村落記事

七美神社(一)

澎湖最早的神社位於今日天后宮後方的高地上,為台灣神社遙拜所,主要奉祀征台陣亡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人。日治時期,在馬公市區漸次發展後,空間逐漸不敷使用。昭和3年(1928)2月11日澎湖神社動工(今縣立游泳館一帶),同年11月8日完工,同年舉行遷座式將原本奉祀在遙拜所內的神位遷於新址,昭和9年(1934)升格為縣社。除此之外,七美有一處小地名也稱為神社,神社位於七美中和村山頂水塔(中和社區活動中心後)的高地上,神社坐北朝南,周圍以玄武岩建成牆垣,牆垣內種有黃槿樹。地方民眾指稱興建於日治時期,其確切的時間則不詳。1937年4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當年街庄協議會計畫在西嶼庄、望安庄興建神社,七美神社或許興建於1937年日本發動二次戰爭之後,藉以透過宗教力量,轉化民眾成為效忠天皇的子民。興造方式以徵召地方民眾,每戶皆須派出一名壯丁參與神社興建。神社完成之初,由於地方缺乏集會場所,遂以此神社作為開會討論的地方。當時,進入神社之民眾,皆需膜拜後,再行會議討論。當地民眾雖稱此地為神社,然應只是一處簡易的遙拜所。

七美神社(二)

二次戰後,神社逐漸荒廢,成為地方孩童放羊牧牛的庇護休息之地。由於當時建材缺乏,民眾遂撿拾步道所舖設之石塊作為住家之建造之用。今日神社周圍佈滿馬櫻丹林,難以靠近。許玉河/20180720

沙港村二礁塔(一)

沙港村北方海域有數處礁石,較為人知者分別為頭礁、二礁與長岸東。退潮之際由沙港村天后宮附近潮間帶往北走,首遇頭礁,頭礁為一堆玄武岩礁石所組成。復往北走為二礁,二礁昔日建有一塔。由二礁往東走為長岸東,長岸東亦有一塔。《澎湖地名辭書》稱此二礁上的塔為二礁塔,《澎湖的辟邪祈福塔》則稱為二地塔;長岸東上的塔,無名稱。二礁塔或二地塔,兩書具稱因有婦人溺斃於附近海域而建造此塔以供避難。《澎湖的辟邪祈福塔》記載較為詳細:大約民國四年時,有一婦女因與家人發生口角,在清晨時來到今二地塔附近進行漁撈作業,當海水漲潮時未歸,而爬上北側大石頭縫躲起來,其夫見妻出海未歸,划著舢舨船四處尋找,但由於婦女是躲在石頭縫裡找不到,其夫乃回沙港村,婦女因而溺斃。隔年,沙港村民曾九發起建塔,以保護往後在沙港村、員貝村潮間帶活動及在步道行走人們的安全。1992年,二地塔依原塔的基礎予以改建,獲澎湖縣政府補助新台幣捌拾萬,為三層玄武岩造型。

沙港村二礁塔(二)

由上可知,二地塔係因1915年發生海難,而於1916年由鄉人曾九發起建造。至於長岸東塔,《澎湖地名辭書》稱此塔建立亦久,近年來發起重建;《澎湖的辟邪祈福塔》則稱本地原有海上標示桿一隻,1990年仿二地塔建造一八卦型的避難塔一座。兩書對長岸東塔的描述不盡相同。然而,1919年9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以<造塔告竣>為標題報導:鼎灣區管內沙港鄉,由海路通員貝之各處石滬,遠者約邦里二里有奇,近者亦約一里餘。且由直轄內各鄉人往來員貝鄉中,人眾亦不少。然遇潮水驟進,或逢風雨黑夜,其危險最不可思議。曩年斃於此海路者,已有數人。故者番該鄉人曾狗、陳跳等,乃提倡建築救生塔一座,在員貝鄉前二礁頂上端,內安置遇災宿舍甚為牢固。又陳通、陳讓等外十餘人,亦自願出工,在長岸礁仍建石塔數級,以資輔助救生。現皆竣工,已於去月中抬神輿鎮座,並行落成式。說者為救人十命,勝造七級浮圖。正為救無量數之生命,可謂見義勇為云。

沙港村二礁塔(三)

此則報導為我們提供了直接的證據,二礁塔與長岸東塔皆建造於1919年8月,而非《澎湖的辟邪祈福塔》所稱的1916年。然而,1915年的海難事件卻是真的。該事件發生於1915年5月10日因妯娌口角而發生的悲劇,《臺灣日日新報》於同年5月18日報導該事件。有鑒於此處海難頻傳,沙港鄉人曾狗(九)、陳跳等人乃於1919年倡議興建;同鄉人陳通、陳讓亦在同年於長岸礁建石塔數級,以輔助二礁塔救生避難。陳跳乃沙港國小教師陳愛珠女士之父親,也是馬公高中陳清瑛老師之祖父。二礁塔,近年來又重建,舊塔殘跡屹立一旁,1992年由吳明浩鄉長重建所立之碑與初建之時所立之石碑、香爐蓋不復存,新塔也無塔之型。然而,百年前沙港先民之義舉,應予彰顯、以誌不忘。許玉河/20180530#感謝陳聿駿老師

七美月鯉灣的「花園」(一)

「花園」,位於月鯉灣一帶,月鯉灣也是七美唯一白色沙灘之地。七美俗諺:「頂莊透下莊,五甲透花園」,或是「頂宮通下宮,盧家通花園」。此地有四座由「宮仔」發展而來的祠廟,分別為玉天祠、普神祠、金殿祠與盧德祠。玉天祠稱為「頂莊或頂宮」,普神祠為「中莊」,金殿祠為「下莊或下宮」,盧德祠則為盧太爺祠,也就是俗諺中所稱的盧家先人。五甲據稱位於今日七美人塚一帶,然「五甲」與「盧家」,台語發音接近,應指涉同一個地方。

七美月鯉灣的「花園」(二)

相傳此地本多住家,因此有頂莊透下莊之說,盧家更在此建立梳妝樓與花園,然因故成為廢墟。爾後,居民再度遷移七美時多遭陰靈騷擾,於是興建此四座小祠以懷柔安撫此地魂魄。《澎湖志略》:南天嶼(即大嶼,以其地大而在南,故曰南天。上憲以其僻遠,恐容奸,不准報墾。後又與東吉、西吉、半坪嶼、花嶼同請牧羊,亦不准。文中的南天嶼(大嶼)就是今日的七美,此為清代初期虛地徙民的歷史,盧家的故事或為此背景下發展而來。爾後,移民又漸漸有入移入。故《澎湖廳志》記載,鍾守娘,南大嶼門仔崎鄉人,嫁山頂鄉夏進,年二十五,道光16年(1836)守節;呂借娘,南大嶼嘉丁尾鄉人,嫁西湖鄉許夾。咸豐7年(1856),守節。《澎湖廳志》更有:「八罩而南為南大嶼,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此為七美人塚傳說最早的文本,農人鋤地得磁器之屬,更是有人居住活動的證明,盧家通花園,並非空穴來風。花園,緊鄰月鯉灣,月鯉臺語發音如同「苑裡、園裡」,即為花園裡,月鯉或由盧家花園傳說轉變而來。20180720

七美嘉丁尾鄉

《澎湖廳志》:呂借娘,南大嶼嘉丁尾鄉人,嫁西湖鄉許夾。咸豐七年(1857)氏年二十八,守節。嘉丁尾鄉,嘉丁尾臺語發音如茄埕尾,即為今日七美平和村的頂茄埕與下茄埕。茄埕地名的由來,《澎湖地名辭書》提及,高出海平面數公尺的海蝕平台,俗稱茄埕。此段文字語焉不詳,是哪一方位的海蝕平台?茄埕又是指涉何種象徵?令人疑惑。七美平和村昔日有一條東南西北走向的溪溝,貫穿村內,故分為頂茄埕與下茄埕。頂茄埕絕大多數為呂姓族人,下茄埕則以為陳姓為主。因此,《澎湖廳志》所記載的節婦呂借,應為頂茄埕人。其次,從《澎湖廳志》的嘉丁尾轉借為茄埕尾,「嘉丁」與「茄埕」應為海濱植物「茄萣」之發音,也就是紅樹林種海茄冬。高雄市茄萣區之得名,即與海茄苳有關。紅樹林種為被子植物,常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之海岸,尤以海水、淡水交會之泥砂淤積之處為多。海茄冬也是典型的海飄植物,平和村小溪溝的出海口之地及其周遭,或許於清代有海茄冬林,但是在薪材難得的澎湖南大嶼,已輪為「灶腳」之陣陣炊煙而不復見。許玉河/20180721

西嶼-漁翁島之島(一)

由跨海大橋進入西嶼鄉,矗立著一尊老漁翁的銅像,老漁翁的銅像也代表西嶼的另一個名子-漁翁島。17世紀初,荷蘭人二度入侵澎湖並於風櫃尾築城,爾後澎湖也成為荷蘭人東亞貿易的轉運站,《熱蘭遮城日記》即出現許多澎湖的地名與島名。Moses Claesz. Coomans於1622年測繪的澎湖島圖已描繪澎湖本島、白沙島與西嶼的輪廓,也包含海域的暗礁、沙洲。Francois Valentyn的Oud en Nieuw Oost-Indien-《新舊東印度誌》刊行於1726年,圖名:<Kaart van het Eyland Formosa en de Eylanden van Piscadore>(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此圖繪製於1642-1653年。有關澎湖部分,包括Piscadores-漁翁群島(澎湖群島)、Pehou -白沙島、VissersEyl. -漁翁島(西嶼)等,往後西方地圖繪製者也沿襲此一命名原則。Piscadores或VissersEyl有時指涉澎湖,有時也代表西嶼。

西嶼-漁翁島之島(二)

18世紀初期,法國籍耶穌會教士,曾在1710年左右來臺測量,1715年寄給耶穌會上司的書信附有三張地圖,其中一張澎湖群島圖,此圖澎湖諸多島名皆直接採音譯,西嶼則拼為Sissey。1844年6-8月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澎湖群島海圖>。西嶼部分,其地名標示為CHU-KAU-WAN or Fisher I.。CHU-KAU-WAN即為竹篙灣之音譯,Fisher I.乃漁翁島,另外在今日竹灣村的位置也標示Chukauwan。因此,竹篙灣在此圖上不僅是村落之名,也是西嶼的另一個代名詞,故地圖上以CHU-KAU-WAN or Fisher I.稱之。1885年3月29至31日法軍攻打澎湖,Eugene Germain Garnot所著L'expédition Française de Formose, 1884-1885.,1894年出版。此書爾後有中譯本稱為《法軍侵臺始末》,其中題名為Les Pescadores (Mouillages intérieurs & Ile Ponghou.的地圖,西嶼則稱為ILE FISHER-漁翁島。

西嶼-漁翁島之島(三)

自17世紀已降,西方海圖與文獻上,多以「漁翁島」稱呼西嶼。中文文獻又是如何看待西嶼呢?成書於1630年以後的《皇明世法錄》收錄有<彭湖圖說>一文,文中以有西嶼、西嶼頭等地名,西嶼頭更是當時「夷寇出入之道」,也因此地地形高聳突出,更成為18世紀中期興建西嶼塔燈的所在地。《澎湖紀略》、《澎湖續編》、《澎湖廳志》等書也都以「西嶼」稱呼西嶼這個地方,並無漁翁島的說法。

西嶼-漁翁島之島(四)

清同治七、八年間(1868-1869)美國駐廈門領事官李仙得(C.W.Le Gendre)寫的《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有: Ponghoo or Pescadores Islands(澎湖,或稱「漁夫島」)之語 ,然此漁夫島是指澎湖而非西嶼。直至光緒元年(1875),李鴻章<代陳丁日昌議覆海防事宜疏>提及:「……但臺灣東北海面風勢,為呂宋諸山所束縛,波濤甚險,不如泊於澎湖、漁翁二島之間,抑或雞籠港等處,既易運煤,錨地亦尚穩妥……。」澎湖、漁翁二島之間當指澎湖大山嶼和西嶼之間。再者,光緒五年(1879)通商海關造冊處譯印的《通商各關鹽海沿江建置鐙塔鐙傳鐙杆警船浮樁總冊》亦提及:「臺灣府澎湖廳澎湖島西嶼(海道圖說作漁翁島) 西南角上設有黑色圓形塔一座,……」。

西嶼-漁翁島之島(五)

1860年代以後,臺灣陸續開放淡水、安平、雞籠、打狗等通商口岸,臺灣、澎湖又成為外國戰爭或貿易的攻略目標。外國海圖多出現漁翁島之名以代表西嶼,在中文文獻或官方的文書中,漁翁島自1875年以後也慢慢的被官方或民間使用,成為西嶼的另一個代名詞。乃至於以後成書的《臺灣通史》有:「孤拔以戰艦五艘伐澎湖,先攻漁翁島砲臺……」或「西嶼燈臺:在澎湖廳西嶼,則漁翁島也…..」之語,已不足為奇。許玉河/20181101#感謝高啟進老師提供資料

鳥島≠鳥嶼(一)

《馬公基督長老教會紀念設教百週年特刊》記載1886年6月6日,甘為霖和高長抵達澎湖媽宮,並陸續前往南寮、赤崁、吉貝、鳥嶼、員貝、竹篙灣、西嶼等地宣教。《看見十九世紀臺灣》中甘為霖所著的<澎湖群島記行>則提及自己與高長在造訪了幾個偏遠的村莊後,又移轉到鳥嶼(Bird Island)去:「島上居民超過一千人。我們在那裡又有幸能宣揚福音,直講到聲音嘶啞。此外,那些群眾不但「專心聽講」,並極親切招待,得到的回報更大,讓我們又驚又喜。那些島民曾一度有此惡名,說他們是澎湖群島上最傑出的海盗與打劫船難者。但現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比他們更為安靜且更為勤奮的人。他們說,約在八年前,(英國政府)曾分發給他們一千六百元錢,以酬謝他們給予一艘失事英國汽船的協助。」

鳥島≠鳥嶼(二)

《福爾摩沙素描》一書則是如此描述:「造訪了幾個地方,我請湯弟兄去兩個村落傳教,小船來了,我(甘為霖)自己則是去吉貝嶼(Kiat-poe-su),在海軍圖上又叫做鳥嶼(Bird Island)。中國海這附近的船難,幾乎都發生在島的北邊,幾個人告訴我當地方的居民非常友善,因為英國領事最近乘軍艦來,對那些經常勇敢拯救船難災民的人有豐厚的賞賜。」

鳥島≠鳥嶼(三)

從上引文的脈絡來看,《馬公基督長老教會紀念設教百週年特刊》記載甘為霖到鳥嶼宣教是對Bird Island的誤解。1844年6-8月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澎湖群島海圖>(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 R.Collinson. R. N.) 其中,Bird or Low Island位於白沙島北方,意為鳥島或低島,也就是吉貝; Conch I.,位於白沙島的東方,意為海螺島,也就是今日的鳥嶼。1895年日人的地圖則依據Richard Collinson的地圖,把吉貝稱為鳥嶋,鳥嶼稱為二殼嶋。1900年的日本地圖則稱呼吉貝為吉貝島(鳥島),鳥嶼則稱為鳥嶼(二殼島)。甘為霖也稱自己參考了已故船長柯林森(Captain Collinson, R.N.)所繪製的地圖。因此,甘為霖所到宣教之地是吉貝而非鳥嶼。十九世紀外國文獻與海圖上所指稱的Bird Island或鳥島是指吉貝而非今日的鳥嶼,鳥嶼稱為Conch I.-二殼島。許玉河/20180811

重光里凌霄寶塔

此座「凌霄寶塔」位於澎湖縣馬公市重光里五福路上空地處,相傳由重光里(舊名「後窟潭」)威靈殿池府王爺降旨設立,用以鎮地方風水之缺陷。凌霄寶塔高度為665公分,共九層,塔頂有葫蘆狀塔尖。因該地北面有來自吼門的海流直貫而入,是為了阻擋海神進入村莊、居民財物被象徵帶走而建。根據當地耆老回憶,此座寶塔早年僅由石塊堆砌,石塊間並無施工黏附。因小孩很愛攀爬,眾人擔心發生危險,後來才加上石塊間的黏附施工。雖然耆老與鄰居自幼就愛攀爬玩耍,當時並無發生過石塊滾落意外。(資料來源:2019年訪談時任威靈殿鄉老-葉龍泉先生)

重光里石敢當(海堤內)

此石碑立於澎湖縣馬公市重光里海堤內,附近草地上。此座石敢當石碑,相傳是為鎮壓地理缺陷而設。石碑正面上書文字:石敢當。石敢當為厭勝物,用以「壓服而致勝」來制服邪祟、壓制煞氣。石碑背後所銘刻時間為昭和八年(1933),由重光里威靈殿的邱王爺指示設立。相傳威靈殿的邱王爺,本身精通地理,會看方位知吉凶,所以廟裡與地方的風水相關問題,幾乎都是由邱王爺降旨探勘與決定。目前石敢當石碑所在之地,該處地理近年因戰後海堤的增設,遮擋住了海浪與海風的侵襲吹拂,該處已不再受到以前的侵擾,已無實際作用。(資料來源:田野訪談)

重光里石敢當(破水將軍鎮煞)

位於澎湖縣馬公市重光里運動公園馬路對面牆邊的石敢當,碑面所書文字:雷令三十六天罡/元亨利貞破水將軍鎮煞罡/七十二地煞。設於該處據說是要用來破除由南方的田溝流向聚落的「水箭」,且月潭呈弓形面則面向北方的吼門,即有破吼門鎮水煞的功能。(原本該地有日、月、星三潭,但目前僅剩日、月兩潭)此石碑方向朝向西南方。據說是1935年重光里威靈殿擴建及翻修凌霄寶塔時,順勢安置的「破水將軍」石碑。因石敢當為厭勝物,用以「壓服而致勝」來制服邪祟、壓制煞氣。重光里社區內,有多座石敢當石碑,部分的建立年代不明,但相傳多為邱大王所設,也是地方的重要信仰、安定地方人心之物。

重光里石敢當(短型)

此厭勝物/石敢當,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重光里月潭前方的短石碑,上頭很特殊的並無文字,但上頭有繫紅布巾。根據當地耆老表示,原本月潭前沒有設置此短碑,後來因為發生小孩嬉戲溺死潭中事件,所以才增設的。設立時間為戰後,但詳細時間不明。重光里當地的厭勝物,包括凌宵寶塔、與里內社區附近的兩座石敢當,以及此短碑,都是重光里威靈殿裡的邱王爺所指示設立。因為相傳邱王爺(生前)原本就是地理師。(資料來源:2019年八月訪談鄉老葉龍泉先生)

寧靜樸實:員貝嶼(一)

教師生涯的第一站,原本是從吉貝開始。後來,與另一位老師互換服務地點,從吉貝變成員貝。民國81年8月與陳邦泓校長搭乘順次叔的小漁船開啟我的教師生涯。我慶幸自己與人為善互換志願而能讓我認識這一個寧靜又樸實的小島。員貝嶼的面積不過0.27平方公里,島中央有個開口朝西的小窪地-「坳底」,為本島主要的農業區。島的南部以受侵蝕、搬運和沈積的影響,形成一向南的小突出半島。半島末端,有一底棲砂嘴,退潮時露出水面,與草嶼相連。大退潮時,可順著露出的海蝕平台上,涉水走到對面的湖西鄉沙港村。島西側海域有一溺谷的海底地形,往昔冬季迴游到此的海豚,常沿著此溺谷迴游於沙港與員貝海域,兩村之間的潮間帶十分廣大。因此,員貝嶼雖然隸屬白沙鄉管轄,早期不論在產業活動與歷史開發傳說卻與沙港村息息相關。距離員貝最近的島嶼為草嶼,位於員貝南方海域,島南有一寬五十公尺的貝塚層,夾雜著陶瓷片,屬於明清時期漢人文化遺址。北方則有澎澎灘與鳥嶼;東方海域為雞善嶼、錠鉤嶼,為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西方則為白沙島,與歧頭村有交通船往來。聚落位於島嶼南部。

寧靜樸實:員貝嶼(二)

坳底西側為員貝國小舊址,其前身係赤崁國民學校員貝分班。民國35年(1946)9月設立分班,45年八月增為2班,升格為分校,48年8月奉令獨立為員貝國民學校。57年8月改稱員貝國民小學。84年6月在我退伍之後回到學校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卻也是員貝國小最後一次的畢業典禮。同年8月,奉令廢校,校產由赤崁國民小學接收。員貝,有許多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也反映了員貝人善良樸實的民風。

寧靜樸實:員貝嶼(三)

歷史與傳說有關員貝開發的歷史,1685年杜臻所著的《澎湖台灣紀略》所提及的員貝嶼:「鎮海 港、員背嶼,各有水源、漁寮。但水淺礁多,舟不易往,第於北山築墩探瞭而已!」1686年蔣毓英所著的《台灣府志》提及「員背嶼,偽時居民甚眾,今止零落一、二家。」由此觀之,員貝在明末或鄭氏時代有不少人口。清代初期澎湖南海東吉、大嶼、嶼坪諸島實施虛地徙民的政策。員貝也可能在此政策背景下造成人口急劇的減少,甚至於沒有人居住。依此而論,員貝與澎湖南海諸島的開墾被認為是18世紀中期以後才漸次形成的聚落。其次,員貝廟宇龍興宮,現存最早匾額為光緒癸未年(1883)「德配昊天」,係開基總董王媽涼敬獻。然而,依據明治30年(1897)的調查資料顯示本廟稱為:「太子爺宮,係42年前創立」。由此推測,龍興宮應創建於1855年,創建初期可能極為簡陋,1883年應為較具規模的整建並立匾紀念。

寧靜樸實:員貝嶼(四)

龍興宮的興建較澎湖其他早期聚落廟宇的發展是較遲的,也代表員貝的聚落人口的發展,員貝嶼以陳、王兩姓為主。陳姓來自於白沙鎮海,王姓來自於金門。當地有一則關於陳、王兩姓開墾員貝的傳說:白沙鎮海陳氏兄弟早於王氏兄弟先來員貝以石圍地,王氏兄弟知道後,馬上駕船也來到員貝,趕緊以樹枝直接在地上劃線佔領土地。此舉引起陳氏兄弟的不滿,雙方發生爭執。最後,陳、王兩姓促請鎮海的鄉老裁決斡旋,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共同開墾員貝。

寧靜樸實:員貝嶼(五)

沙港村也有一則與員貝嶼相關的傳說:據說:員貝在很早以前是屬於沙港的。因為沙港的石滬漁業十分發達,整個員貝至沙港海域之間的潮間帶,都是沙港人建造的石滬分布其間。沙港人巡滬經常走到員貝的山腳下,然而員貝蠻荒未闢到處都是蜈蚣,沙港人只在員貝搭寮休息,不曾移居開墾。後來白沙島有人想要去員貝開墾居住,便徵求沙港人的同意,沙港人便要求欲移居的白沙人準備一副牲禮,由沙港人祭拜報告祖先後,員貝便開始有人居住。該則傳說所提及的石滬產權,從日治時代《澎湖聽水產調查報告》昭和7年(1932):員貝有兩口石滬,主要位於西側。再依據現今的調查顯示員貝村以南與沙港村以北海域廣大的潮間帶共有23口石滬,全為沙港村民所築造。員貝村民所建造的石滬僅限於員貝嶼以西海域,只有3口。實際的調查與傳說之間相互吻合。據此,石滬不僅扮演著傳統村落對海域利用的延伸,也反映地方家族拓墾的軌跡。白沙鄉白沙鄉員貝村居民主要來自鎮海陳姓與金門王姓,依照員貝當地的傳說:鎮海陳姓早於金門王姓來員貝開墾。再對照沙港村人同意白沙鄉民開墾員貝的傳說,共同反應一個事實:「員貝嶼的先民屬於澎湖居民的二次移民,其開發晚於澎湖本島或白沙島等較大的島嶼。」

寧靜樸實:員貝嶼(六)

員貝島西北方海岸有一支獨立海蝕柱,形貌似筆,當地人稱它為「石筆」。此海蝕柱東側有一較突出的岩塊,其橫臥的柱狀玄武岩十分雄偉,當地人稱它為「石硯」。整體看起來就像原被這張大桌子上擺放著硯台和筆。傳說,清朝時有艘船在澎湖發生了船難,其中一位老人過世了,就葬在員貝這張文桌的附近。後來這位老人的子孫,不是中狀元就是進士,連續好幾代,子孫個個事業有成,所以就打算把葬在員貝附近的祖先遷回家鄉,但是這墓一遷回大陸之後,整個家族的家道就中落了。所以大家都傳說那位老人葬的位置,正好像一個人坐在桌子旁邊,桌子上有硯台,有筆,就像一位官老爺坐的位置一樣,是個可以庇蔭子孫的好地理。

寧靜樸實:員貝嶼(七)

員貝的寺廟龍興宮主祀哪吒太子,現存最早匾額為光緒癸未年(1883)「德配昊天」,係開基總董王媽涼敬獻。光緒甲申年(1884)澎湖通判鄭膺杰亦贈匾:「風希懷葛」以茲紀念。現今改建後廟內楹聯為員貝文學博士子弟所書。此外員貝尚有數間宮仔,在聚落東側的小廟有個溫馨感人的故事。從前有一位老婆婆帶著孫子從大陸到澎湖,中途遇到船難,老婆婆坐著漂流木來到員貝,但是到員貝的時候只剩下老婆婆,她的孫子已經不知去向。老婆婆被員貝人救起後,大家都很熱心,煮了熱騰騰的高粱粥給她吃。老婆婆吃飽之後含笑而終。員貝人就把她葬在員貝東側鄰海之處,早期還以那塊漂流木雕刻牌位供奉祭拜。爾後改建為小廟形式,門額刻有「有求必應」,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冬至、除夕晚員貝人均會祭拜。尤以小孩子不好照顧時會去拜、請求保佑孩子好照顧。最近一次整修是為陳高惠出資,此廟據說比龍興宮創建的年代還早。

寧靜樸實:員貝嶼(八)

民國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澎湖毒魚歪風盛行,員貝人愛惜自己的故鄉與滋養他們生命的大海,不以如此殺雞取卵手段獲取非法暴利。後山環島步道仍舊嗅得出青草與的泥土的芬芳。如果你肯放慢腳步,風茹草的清香、土丁桂的紫氣隨時與你同在。往北眺望澎澎攤、鳥嶼、吉貝一覽無遺;東方海面雞善錠鉤、雄偉矗立;南有草嶼近在眼前,別小看這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島,繞島一周你會有驚奇的發現;西則為白沙島諸村社,身處其中擬定能感受員貝的善良與寧靜。許玉河/20160730

大池村-西林寺

相傳西林寺供俸的主神觀音佛祖本來是配祀在治安更中,根據傳說當時治安宮廟公正在焚香拜禱,將線香放入香爐中,忽然發爐冒起白煙,廟公事覺有異於是入內請示擲筊,一直無果,於是請復中壇元帥(三太子)降壇。三太子降壇後指示信眾,乃是宮內的觀音佛祖想搬離治安宮,在外靈修,村民遂將觀音佛祖安奉於村莊東側的土地公祠。時任大池村長 王國華 鑒於原土地公祠僅18坪,盤算另尋新址,與地方人士商討,於民國98年向國有財產局購買在大池治安宮前方港灣旁的海埔新生地,建造寺廟。並於民國99年農曆八月初二破土動工,民國100年啟蒙於玄天上帝感應,新廟宇定名為「西林寺」;民國103年農曆二月初四,西林寺舉辦入火安座科儀、歷時四載歲月,農曆三月初三,西林寺竣工落成。

我心「巷」往許家村(一)

板橋一座。此處位處下社南緣,亦為清代日治時期聚落的入口處,故稱為橋頭。石板橋現今則改舖水泥板,入海處也填平為海埔新生地。田仔頭:位於橋頭東側,範圍不是很大,但田地土壤顏色灰黑,又因地處村頭位置,故名為田仔頭。埔頂:位於澎3號縣道與進入村落的澎12號鄉道交叉點的北側坡地,由於地處坡地的較高位置,故稱為「埔頂」。此處多矽質玄武岩基底,土壤層淺薄,無法從事耕種,多為銀合歡林或牧草。腳田仔:位於許家村社區活動中心南側一帶,由於四周多石塊,只有中間有一塊田地,故稱為「腳田仔」。此地靠近海邊,是早期村民運沙堆肥的地方,海蝕平台上尚遺留昔日牛車行經的到痕跡。溝仔墘:許家村有兩條小溪溝,一條流經頂社與港元寺後入海;另一條由浸水仔流經許家車站南側往西留後入海,故其兩側地區稱為「溝仔墘」。民國70年代以前溝仔墘經年有水,海淡水交匯處水族繁盛,亦為孩童聚集嬉戲的遊樂所,民國80年代改建為水泥排水溝,已失去昔日風貌。

我心「巷」往許家村(二)

山伯公:位於溝仔墘西南側的小丘,許家村真靈殿對面區域。為昔日許家村民募葬地。此因下社西宅房長房許山死後埋葬在此,故下社其他各房後裔,乃尊稱此地區為「山伯公」。許家村真靈殿民國62年改建時,潭邊才子歐天錫即以此地名創作楹聯一副:「許地廻環佛火爭輝山伯月 家村坐鎮鐘聲響達水湄潮」。山寮:位於山伯公的南側,昔日曾在此山丘建築柴寮,故名為「山寮」。灰窯腳:位於山尾南側,昔日在山尾南邊曾經設窯燒製石灰,此地即在灰窯的邊緣,故稱為「灰窯腳」。清咸豐年間,村民許賀自高雄引進石灰業,並帶動澎湖石灰業的發展。燒製石灰的材料多取自許家村海邊潮間帶所產的貝類、螺類或向外地收購。自許賀創立第一個石灰窯到二次戰後初期,許家村有數座灰窯,分別為許丁蒼、許朝騰、許慎己與許丕八等人所有。戰後,建材業的革命,水泥工業興起,迫使灰窯業者的經營每況愈下,許家村最後一口石灰窯於民國56年前後停止運作。由於製造石灰辛苦又有危險性,因此,許家村有一句俗諺:「燒灰錢,祖先不敢得」,意指燒灰十分辛苦,祖先在天之靈看了也不忍心。

我心「巷」往許家村(三)

面前仔:位於灰窯腳的南側一帶,由於地處聚落前面,範圍又不是很廣大,故名為「面前仔」。紅土:位在現今飛彈營區西側一帶。由於當地土壤略呈紅色而得名,一為昔日許家村主要的放牧場所。此地大多屬於下社村民的農地。浸水仔:位處紅土西南側,由於此片地區地勢較低,加上土質較黏,透水性較差,下雨後農地經常積水不退,故名為「浸水仔」。白錫:位於紅土的南側一帶,因此處土壤呈現黃白色,故名為「白錫」。澎湖3號縣道以東區域,近兩年來因外來人口移入,逐漸形成新社區。頂寮後:位於頂寮祖厝「許氏宗祠」後面,一直延伸到志清國中南側的土地,因為地處頂寮的後面,故名為頂寮後。這些土地本來是頂寮居民的農地,現今則多已廢耕。西壁埔:位於下寮聚落北邊,澎12號鄉道南側的小山丘。此一小丘範圍不大,因地處港仔尾西邊,故又名為「西埔仔」或「西壁埔」。民國70年前後此處設有工寮,為村民夏季挖牡蠣、剝蝦子製造蝦乾所在地。

我心「巷」往許家村(四)

冤宮:位於西埔的北邊,彭12號鄉道西側,整個範圍都是墳墓區,日治時代曾是湖西庄第二公墓,二次戰後是湖西鄉第七公墓所在地。民國75年左右,台電公司原本徵收此處土地預計興建發電廠,後因地方人士反對而作罷。灣宮又稱「冤宮」,意指往生者居地,已過世的許文永先生表示,昔日村內漢文先生許丁行留有詩作一首:「冤宮塚上暮鴉啼,千載賢愚同寄棲,拭淚傷心流未止;墓碑又是石高低」,以視冤宮悽涼。林投腳:傳說位於村落西南方海域中的虎頭山(牛母件嶼),每當虎頭掉落一塊石頭,村中就會有一人喪命。由於林投樹有刺具辟邪效果,許家村民乃在村莊西北側海岸種植林投來克制虎威,消弭村莊的不幸,此地乃稱為林投腳。林投腳在民國60年前後依舊茂密成林。爾後,因發生一場大火,林投樹燒毀大半,又因道路整建不復原貌。崎仔頭:位於下社真靈殿西側海岸邊的岬頭。此處因為坡地較陡,又位處岬角上,故稱為「崎仔頭」。

我心「巷」往許家村(五)

真靈殿:位於下社聚落西南側海邊,許家村46號,是下社村民的信仰中心。據廟記所載,清乾隆44年(1779),廟中原祀福德正神,清光緒9年(1883)增建前落,光緒16年「鄉民耆老許自溪附湄洲普濟真顯宮,因該宮內祀許府真君與本村同一宗姓,頗合民眾之意,爰取爐丹塑像,許府真君立為主神,而今香火鼎盛,故命名為真靈殿。」明治31年在日本總督府民政局的指示下展開全台寺廟的調查工作,澎湖廳在這次調查結果中共有97座廟宇。港仔尾鄉(許家村)的廟宇只列了編號第79號的靈應宮,港元寺不在其中。從資料中顯示,當時的建築總面積為10坪,廟宇總用地70坪。現在廟貌為民國60年(1971)重建,於62年落成,主祀神許府真君(許遜),副祀神有三官大帝、文衡聖帝、玄天上帝及金府千歲等神祇。許家村真靈殿和港元寺興建之初,並無自己的宮廟小法組織。二次戰後,才從馬公西衛引進小法犒軍的科儀。清代及日治時期,每逢農曆初一的犒軍儀式,由鼎灣村廟宇的小法協助舉行,兩村因這層關係而發展出「安營鎮符」的傳統,延續至今已歷百餘年。建築年月為10年前,極有可能是以光緒年間重建的那一次作為登記之年月。戰後,又將靈應廟改名為真靈殿延續至今。

我心「巷」往許家村(六)

港元寺:坐落許家村25號,地處頂社西南邊與下社交界處。港元寺是頂社村民的信仰中心。興建於清乾隆20年(1755),起初為將軍小廟,爾後改祀觀音菩薩並更名為港元寺。民國42年(1953)改建新寺,但因頂社人口較少,仍然保持著單進雙脊的形式,現在廟貌是88年重建的。因為觀音菩薩有三個紀念日-降生日、出家日及成道日,因此頂社居民雕刻了三尊觀音菩薩來奉祀,分別為大媽、二媽、三媽。武衡聖帝、城堭爺與土地公則為副祀神。許氏宗祠:許氏宗祠位於頂社東北角,澎3號縣道西側路邊,為頂社許氏族人所建的宗廟。許氏宗祠興建於昭和6年(1931),現在廟貌是於民國72年(1983)重建落成的。外門刻有「高德憑依支衍派,陽明煥彩藻流芳」的對聯,橫批「高陽衍派」。宗祠內供祀「開澎祖德流勳」神位及祖先牌位。牆上則懸掛著落成時,各地許姓宗親會所贈之匾額,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開基祖忌日時,舉行祭祖及吃祖的活動。每年冬至之日,則至菓葉祭祀開浯始祖金門五十郎公,已延續兩百餘年。

我心「巷」往許家村(七)

下社祖厝:坐落於許家村41號,下社祖厝本是西宅房開基祖居住地,民國60年真靈殿改建時,下社宗親連同整修,民國100年再次重修成現在的外貌。祖厝大門仍保存著蔡廷蘭進士親筆楹聯「地勢延東瀛之勝,家聲溯泰岳而遙」,橫披為「南村取足」。下社西宅房的裔孫,於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舉行祭祖及吃祖(餐敘)活動,冬至之日,則至菓葉祭祀開浯始祖金門五十郎公,已延續兩百餘年,此習俗近年來也已停止。西井;位於林投腳南側。此井歷史悠久,水質甘甜,可以製作豆腐,為許家村民早期重要水源之一,產權原屬村廟真靈殿「公司」所有。然因井水使用量大、復以井深較淺,水源呈現不足現象。民國60年前後許有成、許保朝、許文振、許彥益等人共同出資聘請西溪打石師傅鑿井濬深,水脈豐沛。爾後,隨著自來水普及,菜宅廢耕,民國80年代以後,此井逐漸被廢棄。貢生厝:為許家村51號民宅。依據《澎湖續編》記載:許克視、許克義皆為附貢生。查閱許氏族譜:許克視,本名許監、字克視;許克義,本名許信、字克義。兩人俱為許家村西宅房第十七世。此處古宅,應為兩人其中之一居住地。據許有成表示:二次戰後初期,宅內尚有「貢生」匾額一塊,現已遺失 不復見。

我心「巷」往許家村(八)

學堂:位於許家村33號民宅,此處在清代、日治初期設有私塾,故稱為學堂。爾後,因人去樓空,二次戰後,國軍自大陸撤退,由於營舍不足,四處佔住民宅、寺廟或宗祠,此處亦被佔用,並在室內書寫反共愛國標語。此處民宅外型典雅,頗具書香氣息,然而年久失修現已殘破不堪。學堂前有古井及一棵老樹-木麻黃。頂厝:位於許家村57號民宅一帶。據傳許家下社西宅房第十七代子孫(入澎第五代)於清嘉慶年間經營台廈海上貿易致富,最盛時期曾擁有十三艘帆船,並且建造富麗堂皇的大厝,俗稱「頂厝」。後因船隊遭風,多數被毀,因而舉家遷往鹿港。許家村57號民宅後方尚殘留昔日頂厝片瓦殘跡。許玉河/20160716

沙港村海樹井(一)

湖西鄉東石村往沙港村左側道路旁有一口井,井旁有花崗岩石碑一座,名此為「海樹井」。海樹井所在地,《澎湖地名辭書》稱此地為沙港村頂社的「坳裡」,從石碑隱約可知此井為日治大正四年(1915)時所鑿。石碑上有五排文字,然多渙漫不明。海樹,18世紀中期《澎湖紀略》稱海樹為石帆,其枝柯如鐵,綆相勾聯。以其扁薄如帆,故名。生海底礁石之上,有紅、黃、黑、白數種。外有鹹涎包裹,洗去其膜,即見木本。19世紀中期,《澎湖續編》提及澎湖以海樹插於花瓶內裝飾供奉。19世紀末期,海樹已成為澎湖手工業的材料,用已製作手環。故《澎湖廳志》云:近時土人取海樹、籐製為手釧、戒指之類;而海籐映日有金點者良。每個值錢數百文;近則價值日昂,多或十餘金不等,因輪船來往購之者多。海樹手環等製品因臺灣開港通商,新式輪船來往貿易,使其價值水漲船高。

沙港村海樹井(二)

伊能嘉矩於1901年1月7日前來沙港鄉踏查,更提及沙港海中生產海松,鄉民下海撈取,製作手環,不只澎湖全島,甚至台灣也多半仰賴這裡供應海松製品。換句話說,沙港鄉執海松製品之牛耳。1907年10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便云:澎湖海底產鐵樹及海藤,漁人拾之用以製造腕環、吸煙草之具、手攜之短筇等。中國人士猶寶貴之,且美其名曰黑珊瑚鈪。其上等者,在澎湖可售金至五、六圓左右。1909年8月時任澎湖廳長之山田寅之助(1908年8月─1909年10月)更鼓勵此海樹腕環之製造。許雪姬老師於第18屆澎湖學研討會(2018/10/20)更表示有沙港村民遠赴廈門學習「腕環手工業」,此與《澎湖地名辭書》所載陳歐枝女士曾謂小時曾見長輩用海樹製成一簍簍的飾物,如手鐲、煙斗等售往廈門不謀而合。

沙港村海樹井(三)

其次,澎湖冬季常有水源匱乏之虞。《臺灣日日新報》報導1908年5月17日即報導沙港鄉民每逢冬季,各井水泉即俱告竭,必徒步取汲於他鄉。脇本彬廳長於1907年(1906年4月─1908年5月)巡視後允應補助百金,並許買水雷炸擊,因此得泉。日治大正三年(1914)澎湖廳又花費近千元於沙港開有一口「玉森井」,並於隔年(1915)立碑以記其事,「玉森井」其深達43丈餘,位於沙港村何處並無明載,然似乎與「海樹井」無涉。日治時期沙港村腕環手工業、海樹井與玉森井之歷史與發展為何,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許玉河/20181025

沙港村玉森井(二)

<地井竣工>沙港鄉開鑿之地河井,前此雖為泉脈過盛,故障工事,然得繼任警官之慇懃監督,工事著卓進步,現已一切告峻,名曰玉森井。去九日舉行落成式,鄉民欣然色喜,各踴躍從事。僉謂從此可洗沙港無水之口頭禪,碑記一道,附後。其文云:我鄉自祖上以來,近三百載,每冬季即乏飲料水。改隸後,人口日增,需用益重。困難狀況,可想而知。大正三年春,住當地警官兒玉啟次郎氏,有鑒於此,因熱心提倡開鑿地河井。召保甲役員,議決工費及義務,竝獲澤井廳長,鹽尻課長,贊成補助。遂於同年六月朔,著手開鑿。中途因鐵桿故障,無事者流,煽動廢棄,我同人慮前功虧,而名譽又損,因毅然負擔反對者資金及夫力,並得繼任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兩氏,及巡查捕翁寬柔氏,勇往監督,深達四十三丈九尺,費金千元有奇。閱十月,而豐富之水脈見。我沙港破天荒之地河井以成。因名曰玉森井。俾後人飲水思源,知所敬式焉。時大正四年仲春月置。許玉河/20181027

沙港村玉森井(一)

澎湖是一個多風少雨的地方,年雨量約1000公厘,是台灣地區雨量最少的地方。地表只能生長耐旱的植物。井,成為提供澎湖人民生農業用水的最重要來源。尤其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冬季枯水期,水井乾涸,生活頓生不便。日治時期,鑿井提供用水,成為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1914年,沙港村開鑿的地河井(深水井),即為關注的焦點。此井在沙港警察派出所警官兒玉啟次郎的倡議下,獲得當時澤井廳長、鹽尻課長的支持,加以繼任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巡查捕翁寬柔的監督下,透過地方保甲制度的推動,歷時10個月而得以完成,名為「玉森井」,立碑為記。「玉森井」,當以警官兒「玉」啟次郎與大「森」皆治之名為記。兒玉啟次郎,《臺灣日日新報》有其相關報導,包括倡議開井、鼓勵設立鼎彎區公學校以及推動地方保甲活動。1915年以後,由沙港派出所轉往澎湖廳澎湖婦人病院任職。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與巡查捕翁寬柔,亦可見於大正年間《澎湖廳報》之記載。鹽尻課長則為任職澎湖廳警務課之鹽尻彌太郎;澤井廳長為澤井瀨平,擔任廳長期間為1914年1月-1916年11月。茲將1915年5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之全文摘錄於後:

竹灣有棵老雀榕(一)

通樑古榕,遠近皆知。清末,《澎湖廳志》對古榕已有側寫:「通梁社神廟前有古榕一株,其始祗一本在東偏,已而榕根下垂至地,遂成兩株相連;高三丈,廣四丈許,枝葉茂密.鄉人取木數十條支之,以次遞接,長幾八丈餘,直至海濱.亦罕見也」!日治時期昭和二年(1927),臺灣八景的票選活動,澎湖的代表就是古榕。昭和8年(1933)10月5日,林獻堂更與蔡培火等人由吳秋微陪同乘汽動船,與郭禮、高順賢等一行八人往白沙庄參觀通梁保安宮廟前之榕樹。

竹灣有棵老雀榕(二)

在通樑古榕的光環下,另有一棵雀榕在歲月的洗禮之下,含精育華已百年寒暑,這棵老雀榕位於竹灣的豬母生一帶。雀榕,又稱鳥榕。臺人習慣以「榕」代稱「松」,故高雄鳥松的臺語發音為:鳥榕tsiáu-tshîng,而非鳥松tsiáu-siông。鳥松,因鳥榕此種植物而得名。雀榕能克服貧瘠的土壤或岩石縫隙,葉形橢圓比大於正榕、白榕之屬。《澎湖廳志》所記載的澎湖樹木種類不多,最主要的有榕、鳥榕、檉柳、菓葉樹、林投等。澎湖人更在端陽節也以榕葉一枝插於門首,以辟除不潔,其功用與艾草相似。1895年乙未戰爭澎湖之役,田代安定來澎湖所記載之澎湖列島自生植物,以原生種為主,其中並無鳥榕或雀榕之記載。然而,竹灣人的成長記憶裡,卻與這棵老雀榕緊緊相依。

竹灣有棵老雀榕(三)

「老雀榕」立身於「竹灣村前寮豬母生」。陳仁和校長編撰《竹灣風情》對此地多有描述:「豬母生」的上游為「港仔溝」,港仔溝出海口為「港仔喉」。明末,先民為逃避兵燹之禍,於「港仔喉」附近之「池裡」登陸。「池裡」地勢地窪,是附近諸水匯集之地。先民掘井取水,搭寮而居。又搬石圍宅墾荒,這一片低窪地是竹灣先民乘船最早抵達之地,因稱之「前寮」。後來向東發現更好的港灣乃再遷移今日聚落所在。而「豬母生」之由來,則因先民於此養豬,故名。港仔喉南側山壁,尚有日治時代開鑿的地道坑洞,可惜今日荒煙蔓草,不復昔日景觀。

竹灣有棵老雀榕(四)

該株老雀榕盤根錯節於豬母生港仔溝邊的玄武岩牆上,枝幹有的已斷裂腐朽,然而枝條氣根蔓生,開展而出,幅員亦廣大。鄭板橋有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東北季風夾雜著鹹水煙吹拂百年之久,老雀榕仍屹立不搖,開枝散葉,以此詩頌之,當之無愧。港仔溝兩側,竹灣先民採石護岸,數口水井沿溪溝而立,先民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痕跡猶存。真布阿嬤對著一一許回憶:「以前她和先生兩人順著港仔溝出港仔喉,走到海邊撿拾海膽。那時候海膽1公斤60元,他們一個潮汐可以撿拾30公斤。」大海的賜予,如此豐碩;阿嬤的回憶,如此甜美。阿嬤又說:「那個地方玄武岩很多,會有很多的燕鷗在那邊做窩,他們也撿拾燕鷗的大便回去做肥料。」大自然如此無私賜予我們生活之所需。

竹灣有棵老雀榕(五)

四百年前,先民一寸一寸的開闢荒野,我們有了安身立命的田園。四百年後,我們一步一步棄守祖先的故土,讓其成為了荒野。銀合歡稱霸濛濛的山丘,馬纓丹盤據潺潺的溪溝。縱使舉步維艱,我們仍有先民的汗水,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來到了老雀榕的庇蔭之處。用我們的雙手,撫觸雀榕乾粗的外表;用我們的雙眼,凝視層層石牆的紋理。用我們的心,感受周遭的一切。我們曾經迷失與徬徨於山林之間,同伴堅定我們的勇氣,繼續沿著港仔溝前進,追尋生命的出海口。竹灣有棵老雀榕,未竟的旅程…………許玉河/20190113

小門:三角石與三角島(一)

小門:三角石與三角島小門,明清的文獻或方志最早稱為丁字門。於史籍可稽者,最早可見於崇禎5年(1632)以後陳仁錫所纂輯之《皇明世法錄》:「西為西嶼頭,正夷、寇出入之道,有菓葉澳泉甚冽可以煑茗,稍北為竹篙灣,又西而為𧎎仔員,又西北為丁字門、水吼門,非乘潮舟不得出入,舊有右哨舟師守此,今并撥水、陸重兵協戍如蒔上,以防竊發。」1684杜臻所著《澎湖臺灣紀略》:西嶼頭有山稍高,度可十六丈,可泊兵船四十餘。其險阨,曰內塹、外塹。稍北十里曰捤仔澳,可泊南北風船十餘,各有漁寮、水源(新圖又有大池角、小池角、吼硫𥔋、員門司、磺礁、外篙澳)。稍北二十里曰丁字門。其澳迫窄,僅可容四、五舟。有水源,無魚寮,為寇夷樵汲所至。從1632年至1684年50餘年間的發展,丁字門杳無人煙,不過為寇夷樵漁汲水的休息站而已,連魚寮亦無。

小門:三角石與三角島(二)

康熙37年(1698)郁永河《裨海紀遊》出現小門嶼而無丁字門,也就是17世紀末小門嶼知名已逐漸取代丁字門的說法。乾隆8年(1743)《澎湖志略》一書,胡格提及:小門並橫礁至媽宮水程三十里 小門汛,砲臺一、烟墩二。小門汛雖為國防上防守的重點,然而從澎湖輿圖觀之,汛塘戍防所在位置為竹篙灣而非小門,故而竹篙灣留有多處烟墩的地名。乾隆34年(1769)《澎湖紀略》西嶼澳中並無小門社,蔣鏞的《澎湖續編》(1832)一書中亦全無小門一語。故而,小門在18世紀中期,當時人上西若非尚無人居,就是人煙稀少附屬於竹篙灣而未被認定為獨立的「社」。蔡光庭對小門姓氏的研究,推算小門最早遷入的姓氏也在乾隆朝之後,大致與方志上的記載吻合。直至清末,林豪於光緒19年(1893)的《澎湖廳志》書中,始將小門社列入西嶼澳。

小門:三角石與三角島(三)

1844年6-8月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澎湖群島海圖>(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 R.Collinson. R. N.),Richard Collinson將小門嶼命名為Triangle I.-三角島。爾後,法國語日本也因襲此說。無獨有偶,現今連接竹灣村及小門村之澎2線道的山頭即名為三角石。昔日,小門村民進出村莊的通道位於村莊東南側附近的水泥小徑,穿越兩座小山中間,再由震義宮左側進入。村民有鑑於上山下山往來不便,試圖截彎取直,打通三角石。然而,村民害怕觸犯山靈,於是乃請示震義宮溫府王爺的意見,主公進駕表示基於方便村民的生活,只能同意。貫通三角石的道路遂於民國71年(1982)開挖道路,民國73年底(1984)完工,三角石遂被一分為二。三角石被一分為二,三角塔遂被孤立於山頂。附近居民祭拜塔公時,也只能在山下的水泥平台遙祭。

小門:三角石與三角島(四)

小門之名,以丁字門稱者,以其外型如丁字。以小門稱之者,有認為最初只有五、六戶人家,門戶稀少故曰小門;有以通道位於兩座小山丘之間,其形如門而得名。然而,17世紀末,小門地區毫無人煙魚寮,以門戶稀少或位於兩山之間進出的通道而得名,過於牽強。門者:陸路、水路的重要通道,例如鹿耳門。小門嶼與漁翁島之間隔著一條水道,未有人烟、卻是重要的戍防之地,形勢險要,故以此小水道而名之為小門。至於Richard Collinson將小門名之為三角島,是否就是因為三角石之故,留給我們諸多想像的空間。

通樑村47號林家古宅

通樑村47號林家古宅澎湖縣歷史建築通梁林家古宅,創建年代至少在清乾隆36年(1771)以前,距今已近250年的歷史。通梁林氏開基祖林四,原籍福建省漳浦縣烏石鄉。林四(1622-1700),於崇禎16年(1643)來澎。依據張宇彤的研究林家古宅應是林氏第三代林鎮或林鎮兒子林澤(1725-1789)、林幸遇(不詳)、林良才(1740-1763)時所興建的,時間大抵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以前。建築立面不開窗,與日治時代的民宅迥異。包括紅磚、有粉紅色澤的上等泉州白石,也反映林家在乾隆朝於寧波從事貿易富甲一方的證明。今日林宅兩側龍虎門殘跡與大門入口,尚可窺見粉紅色澤的泉州白石。

馬公共同墓地石碑文

馬公共同墓地石碑文馬公市各里小地名一書論及鐵線尾西側海岸有一方石碑:「馬公街水仙宮共同墓地」,另一面書寫:「鉄線尾七三四番地八分二厘七毛五糸 管理者馬公街長」。並以此說明:「鐵線聚落西北方的潮間帶習稱「海尾」,以前先民在附近所建的大名、沙滬、加覽、加噹、澎林、菜滬、轉彎等7 個石滬,目前都已無痕跡了。此石碑北邊一帶因此被稱為「水仙宮」。據推測可能是清朝晚期馬公水仙宮在鐵線尾所購置的義塚用地,到日治之後被改為由馬公街長管理的共同墓地。無獨有偶,東文里海豚灣飯店附近民宅,亦有一塊石碑橫躺於地面,其中一面文字為「後窟潭七一0番地八甲九分八厘一毛 管理者馬公街長」。此時碑文對照鐵線尾水仙宮共同墓地石碑文推測,也應是共同墓地所立之碑。其次,鐵線尾海岸有一潮池名為「水仙窟」,故而此墓地以水仙宮為名,實為當地海岸小地名之故,與馬公街臺廈郊水仙宮無涉。從《臺灣總督府檔案》「廳地方費所屬地無料貸下許可ノ件(馬公街)」,澎湖廳於昭和2年(1927)公布之馬公街各地共同墓地之地號與面積,後窟潭與鐵線尾石碑文之記載與公文書完全一致。先前於文澳民宅前所發現之殘碑馬公街鵝頭,對比《臺灣總督府檔案》之記載為文澳地名鵝頭山,應亦是昭和2年(1927)馬公街共同墓地管理下之產物。而類似的石碑應散存於馬公各里公共墓地,為數應不少。

成功村小地名(一)

成功村小地名花娘墓:傳說為有一對父女大體漂流至港底灣,村民將二人分葬兩地。父、女二人遺體葬於村內後,陸續發生靈異事蹟。花娘墓上長有一棵甜藍盤,相傳可治百病。身體有傷之人常來此摘取甜藍盤葉服用,頗具療效。村民言花娘墓歷史更早於天軍殿。逢年過節或初一十五多有以「菜湯飯」祭祀者。過溝:由西向東流經天軍殿前方的小溝渠,沿著過溝設有多座小橋,糯米橋與明德橋即為其中著名者。過溝西方上游設有水閘門,並設引水道入成功水庫,導致過溝水量大減,生態環境不如早期豐富。糯米橋:糯米橋位於天軍殿右前方的過溝,橋頭設有一玄武岩石碑「紀念碑」。依據港底李忠誠先生表示:紀念碑為李兩老先生(生於1873年),為紀念此橋落成而鐫刻,粗估此橋大約建於1897年前後,於今已有120年左右之歷史。此橋港底人稱為糯米橋,當初係以糯米、石灰、紅糖等為建築材料,石材為採自附近海岸。糯米橋往東又有一橋,連接澎11號鄉道與202縣道,橋有兩個涵洞,今已成為道路的一部份。

成功村小地名(二)

明德橋,位於天軍殿東南方前方,連接舊活動中心與東營。村民李西心為便利民眾前往舊社區活動中心所興建。爾後202到道路北移,舊社區活動中心土地被徵收,明德橋不復。僅有「明德橋 李西心建立」之石碑尚存。南無阿彌陀佛碑:村民暱稱「彌陀佛」。鎮守東方水路入口,港底居民作醮普渡之前,由天軍殿舉行儀式祭拜此碑後,孤魂野鬼才可入村莊。現今儀式簡化改由鄉老在作醮普渡時祭祀告知「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碑旁尚有一塊公水止煞碑,為鎮守水口沖煞。後落山:乃天軍殿之靠山。日治時期於此山頭栽種銀合歡,屬廟的公產,再由居民投標承包,砍伐薪材買賣。爾後後落山收歸國有,改植南洋杉、檉柳、菓葉等樹種。窟仔底:為天軍殿所在的凹地,相傳此地為一蟳穴。山頭:天軍殿前方的小高地則稱為山頭,昔日為營區。營區今已全數拆除植草造林。鱟穴:位於成功村東營東北方海岸,鱟穴有兩處高低不一的小山頭。高處較大的鱟母,低處的為鱟公。傳說此處藏有大量白銀,後經貪婪之人取走部分,難以再覓。鱟穴亦產珍貴的黑斗石,昔日要取黑膽石須經天軍殿主公同意。後因黑斗石價昂,遭盜採。村民發現後,要求盜採者歸還原位,並以水泥重新固定。鹽埕:位於成功村養殖場西方海域,此地多為石坪,並佈滿大大小小的潮池。潮池內的海水蒸發後留下白鹽,村民乃於此撮取海鹽食用,故名為鹽埕。

成功村小地名(三)

明德橋,位於天軍殿東南方前方,連接舊活動中心與東營。村民李西心為便利民眾前往舊社區活動中心所興建。爾後202到道路北移,舊社區活動中心土地被徵收,明德橋不復。僅有「明德橋 李西心建立」之石碑尚存。南無阿彌陀佛碑:村民暱稱「彌陀佛」。鎮守東方水路入口,港底居民作醮普渡之前,由天軍殿舉行儀式祭拜此碑後,孤魂野鬼才可入村莊。現今儀式簡化改由鄉老在作醮普渡時祭祀告知「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碑旁尚有一塊公水止煞碑,為鎮守水口沖煞。後落山:乃天軍殿之靠山。日治時期於此山頭栽種銀合歡,屬廟的公產,再由居民投標承包,砍伐薪材買賣。爾後後落山收歸國有,改植南洋杉、檉柳、菓葉等樹種。窟仔底:為天軍殿所在的凹地,相傳此地為一蟳穴。山頭:天軍殿前方的小高地則稱為山頭,昔日為營區。營區今已全數拆除植草造林。鱟穴:位於成功村東營東北方海岸,鱟穴有兩處高低不一的小山頭。高處較大的鱟母,低處的為鱟公。傳說此處藏有大量白銀,後經貪婪之人取走部分,難以再覓。鱟穴亦產珍貴的黑斗石,昔日要取黑膽石須經天軍殿主公同意。後因黑斗石價昂,遭盜採。村民發現後,要求盜採者歸還原位,並以水泥重新固定。鹽埕:位於成功村養殖場西方海域,此地多為石坪,並佈滿大大小小的潮池。潮池內的海水蒸發後留下白鹽,村民乃於此撮取海鹽食用,故名為鹽埕。

風騷橋與港底橋(一)

風騷橋與港底橋「風騷」二字,《詩經》〈國風〉。騷,《楚辭》〈離騷〉,風騷乃指詩文之事。唐朝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清趙翼《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毛澤東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雪》亦有風騷之語: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澎湖不遑多讓,舊名港底的成功村,昔日有橋一座亦以風騷為名。昭和3年(1928)5月26日,久彌宮殿下蒞臨澎湖,並於御泊所與增永廳長等人合影留念,隨後於久留米中將碑前憑悼,觀賞馬公小學校、公學校學生體操表演,文澳陸軍墓緬懷賜禮。下午經海岸通受官民等奉送,晚間搭乘開城丸離澎。期間,久彌宮殿下通過視察良文港東山比志島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途經港底風騷橋頗見迫狹,乃由廳直營,再就橋兩旁添擴數步,俾自轉車通行無礙,便於往來。久邇宮邦彥王(1873-1929),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俄戰爭時久邇宮邦彥王任步兵少校,他被分配載日本第一軍司令黑木為楨的參謀部中。1907年至1910年他赴德國進修戰術,他被編入普魯士步兵衛隊的第二團。回到日本後他晉升為少將,指揮第38步兵師。1918年他晉升為中將,指揮近衛師團。1923年他晉升為上將,並進入統帥部。1928年(昭和3年)5月14日在台灣台中遭朝鮮人趙明河暗殺未遂。1929年1月27日昭和天皇將他晉升為元帥,並授予大勳位菊花章頸飾,隨後逝世於東京。

風騷橋與港底橋(二)

再者,風騷橋港底村民稱為港底橋,而風騷橋村民另指位於過海一帶的小橋。上述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風騷橋,應只昔日通過港底灣,連接港底與西溪之間的港底橋。民國58年(1969)8月,臺灣省水利局即依此地形規劃設計,於港底村東側鱟穴南,築攔水壩至對岸西溪村大山尾西側處。壩頂闢建公路與澎202號線道路連結,提供往來車輛通行的便捷,港底橋也隨之淹沉於水庫之中。港底村也因成功水庫的興建,於民國63年(1974)1月15日更名為「成功村」。成功水庫在生態和民生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澎湖縣政府遂於2003年公告成為歷史建築。興建風騷橋的石材,採自海岸的玄武岩,二次戰後鋪上柏油。風騷橋高不逾2.5公尺、寬約4公尺,長約500公尺,昔日橋有六個涵洞,爾後改建為三個。漲潮時潮水雖淹沒涵洞,然不至於淹沒橋面。此地為大城北溝、過溝等溝渠入海之處,生態十分豐富,各種斑節蝦、毛蟹、海淡水魚等水族繁密,成為兒童嬉戲的天堂與重要的魚場。淹沉於水庫之中的風騷橋,爾後為自來水公司於枯水期拆除。今日西溪村過海一帶,尚殘留昔日石橋上岸後的一小段柏油路,李毓仁先生擔任村長期間,曾整修此路面設有扶手等設施。

太武大鳥飛

此影片為介紹澎湖縣湖西鄉太武村,太武社區的影片,創作者為林苡樂。 太武村位於成功水庫的東側,聚落則處在機場的東北邊。據耆老表示:太武村民原本定居在太武山南方的山腳下,故以「太武」為聚 落的名稱。太武這座山乃澎民祖先由金門遷居時,為懷念家鄉有座 太武山而命名的。後來村民一說是常遭太武山上賊兵的騷擾,另說 為山腳下的風水不佳,才全體遷移到現在的居地。 太武村的行政區域自清代以降幾經多次沿革,終在民國五十四年 (1965)三月一日,獨立為太武村迄今。太武村面積有1.3106平方公 里,民國九十六年(2007)二月人口115人,總計有30戶。行政區域東 連林投村,西接成功村,南臨城北村與隘門村,北毗西溪村。對外交 通靠澎13號鄉道,南連4號縣道,北接2號縣道。農田主要分佈在聚 落的南、西兩面,但因機場的營建而被徵收大半,目前機場的主跑 道大多是太武村的耕地,加上是個不臨海的內陸村莊,村民大多從 事農耕、少許畜禽及水泥技工等職業,在生活條件欠佳的情況下, 人口外流非常嚴重。 拍攝時間為民國一百零八年(2019)年四月至五月,正值澎湖縣的 觀光旺期,大批遊客自各地湧現而來,搭機到訪造就機場自清晨到 夜半都有民航機起起降降,且期間混合著例行出勤的軍用機噴射引 擎的火光,巨大的噪音和油氣臭味參雜進純樸的農村生活。

鐵線風情

此影片為介紹澎湖馬公市鐵線里,鐵線社區的影片,創作者為蔡貴雪女士,鐵線是個純樸的小社區 ; 廣大的潮間帶有多樣的生物 ; 美麗的海堤沿岸加上夕陽,讓人想留住它的美。作者希望借由影片讓離鄉的村民隨時想起故鄉 ;也讓友人 , 觀光客想來社區逛逛走走,欣賞純樸美麗的小社區, 鐵線社區地標-大牛,為鐵線風情,鐵線人民信仰中心-清水宮,當你騎車在201線道,往澎南地區,看到馬路右邊有隻假可亂真的大牛,可以走進去鐵線社區逛逛,社區乾淨純樸,孩童愉快嬉戲,沿岸潮間帶有豐富生物,海堤的休憩區,可以讓人們直接接 近大海。坐在椰子樹下吹海風賞夕陽,感覺真舒服。

那些年走過的路-澎湖篤行十村城牆內文物拾遺

本部影片的作者為陸振強、王美珠,片名「那些年走過的路-澎湖篤行十村城牆內文物拾遺」。澎湖篤行十村原為日本馬公重砲兵大隊進駐後興建的官兵眷村,建於西元1907年,是一處具備日式風格的特色建築。眷村內建築擁有良好的通風系統及完整的格局,如:客廳、餐廳、書房、廚房、衛浴、燒水間等,屋舍前、後院更是有規劃休憩空間。建構上,採用特別的工法和結構設計,加強建物的耐震性。民國96年(2007)眷戶搬遷,眷村內多數的屋舍陷入荒蕪、傾倒的淒涼景象,僅留下少數因觀光需求有整建,以及正在緩慢興建中的日式房舍。

細細麵線_西衛情

本部影片的作者為蔡淑惠,片名「細細麵線_西衛情」,作者希望透過影像紀錄西衛鄭師傅製作麵線的技巧以及辛勞。西衛里清代前叫做「西衛社」,屬東西澳管轄,東西澳全銜是「東衛西衛澳」,因為鄭成功登陸澎湖後派出三名將領-楊祖、林福、張在等分別在「娘媽宮安撫司」後面三處海岸部署防守據點-也就是稱為「東衛」、「中衛」、「西衛」。其中,「西衛澳」在光復後劃分行政區域時,正式命名為「西衛里」。西衛社區以宸威殿為信仰中心,社區內更是有聞名全台的特色傳統產業:手工麵線。聞名全台的西衛傳統手工麵線迄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麵條香Q美味,也是澎湖著名的伴手禮之一。

澎湖縣湖西鄉外籍配偶關懷協會-藝(異)起共學趣

從異國到台灣,對於新住民姐妹來說,在各項資源上能夠了解的有限,除了面對日常的家庭生活外,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是否可以調適,都是一個嚴峻的課題,為讓新住民無慮的融入澎湖生活環境,即以新住民為對象,規劃辦理適合其課程,以期能妥適生活;其實每位新住民姊妹們都有自己的專才,期望透過課程研習、調查、整合之後,藉以消除產生的隔閡,並且妥善運用彼此的優點,達到相輔相成的良好成長模式。而在更了解在地生活智慧後,對這塊土地也就更快速的融入;另一方面課程中相互討論可提供手作的DIY活動,規劃日後成立「藝(異)起來手作」媽媽團隊,讓媽媽們有發揮手藝的舞台,達到親子的照顧,在地住民及姊妹們有更多互動交流的場域,也希望能增加新住民就業機會,進而能減輕經濟上的負擔,達到雙贏的效果。

澎湖縣湖西鄉北寮社區發展協會-花羨北寮心~~故鄉

北寮村位於澎湖本島東北角的奎壁山半島上,東、西、北三面濱海,南面接南寮村,本村村名原本與南寮村合稱,因音同出現多種寫法,如:「奎壁澳」、「奎壁港」、「圭壁港」、「龜壁港」……等,因分開為南北兩個聚落,「奎壁港社」乃專指南方聚落,北戶聚落則稱為「北寮(社)」,此乃北寮村地名之始。民國54年5月才再從南寮村獨立為北寮村迄今。 北寮社區是個典型的聚落,從空中來鳥瞰整個北寮,奎壁山如同一個屏障般,阻擋著東北季風,因地形三面環海,所以北寮的潮間帶資源相關豐富,居民大多以漁業為生,而婦女們則以清緄鈎餌為輔。 北寮擁有三寶的豐富資源,除了地質景觀特殊外亦有延繩釣之具環保的漁法,漁業以加網魚為最大宗的魚獲,其另一特色為社區入口處亦有千年硓𥑮石等獨特景觀。

澎湖縣馬公市嵵裡社區發展協會-臭肉哥的風華一生~船老大與臭肉魚

嵵裡位於澎南區201縣道上,為一狹長型聚落;東鄰井垵、西接風櫃、南面靠海,直與虎井桶盤隔海相對;北有馬公內灣,緊與五德相鄰。 社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地形東西長、南北窄,東邊有百里坡山丘、西邊有大山(仙人掌公園現址),前面貝殼沙灘細緻潔白、綿延長達一公里,後有內灣濕地、寬廣平坦。嵵裡水仙宮廣匹澤民、慈悲靈驗、香火鼎盛,為社區居民宗教信仰中心。 紗帽山下有普德寺廟一座,為心靈寄託的所在,轄內有侯發宮、姑婆宮、萬善宮、將軍宮及東、西、南、北、中五營頭。 社區自始一直以"討海"為居民生活主要的收入來源,海洋是居民生存的依靠。每年洄游到澎湖海域魚類有丁香、白饒、鰛魚、小管、沙丁魚等;尤以4月-10月沙丁魚(俗稱臭肉魚)為大宗,始有魚類加工廠之產業。然自民國55年本社區配合政府模範社區建設需要,為改善地區產業經濟活動而集中於現址。目前為全澎湖最大的魚類加工廠,為供應全台魚類加工的重要基地,臭肉魚類的加工生產供應更佔全國95%以上。而全球溫室效應與科技研發,在過度捕撈與海洋枯竭衝擊下,海洋生態的保護與產業升級是刻不容緩的趨勢。如何能認識產業文化與海洋生態結合,於焉有此計畫之緣起。

採石聞名西溪社區

澎湖本島第二高峰太武山北側有一條小溪往北流自紅羅村出海,此溪之西有個聚落故名西溪村。這條溪流雖小,卻終年不曾乾凅,為西溪村民帶來豐沛灌溉的水源,所以溪兩旁菜園林立,又因地勢低漥又避風很適合農作,所以冬天也產出澎湖超級大高麗菜、紅蘿蔔、黃花椰菜、澎湖茼蒿、大頭菜、白菜、油菜,夏天則生產澎湖絲瓜、糯米玉米、南瓜、葫蘆瓜、菜豆、茄子。除了農產豐富外,早年溪裏魚產也相當豐富,有毛蟹、大腳蝦、鰻魚、鱸鰻、吳郭魚、姑呆魚、甚至海水的笛鯛、班午魚都曾逆流至西溪國小旁,可惜後來河川整治設攔水壩,阻斷魚類溯流之路,現在魚類資源少了許多。村落自日據昭和年間就由陳松林先生創立經營大光工業社,迄今近八十年的歷史,是當初澎湖唯一貝殼磨製鈕釦工廠,後來被塑膠鈕釦取代而沒落。之後又作改榨花生油生意,香氣四溢是澎湖稀有的產業。村中自民國五十至八十年代又有兩家採石廠,負責開採玄武岩製成墓碑和墓園週邊的雕刻,也是澎湖僅見,在土葬的年代裏,也為村落帶來相當大的收入。

菜園好休閒

菜園早期先民於三百年前來此地就農兼捕魚,因菜園窪地土壤肥沃專供種植蔬菜,北方又有拱北山屏障減弱強大的東北季風,遠眺像一片綠油油的「菜園」,因此取名「菜園」,日據仍沿稱菜園。菜園背山面海左側鄰近興仁水庫,水庫下方就是澎湖最著名的水鳥棲地,擁有豐富的潮間帶溼地及紅樹林生態,是候鳥遷徙休息覓食的落腳處,區内綠意盎然的優美植物俯拾可見,讓人悠然於自然之中。菜園濕地早期為魚塭養殖區,魚塭停用之後,自然回復成濕地生態,一年四季吸引許多水鳥、岸鳥前來停棲,冬季甚至可以看到黑面琵鷺,是澎湖賞鳥人士最愛的地點。濕地海岸地理環境就有先天的優勢,後因菜園海上牧場觀光活動興起,加上近年菜園社區致力於社區美化工程,使得菜園社區整體更為美觀,整座海岸開發了綠地與海岸造景,連以蔚藍海景讓人心曠神怡!

幸福原味 蓮戀湖西

湖西村位於湖西鄉中央偏東,昔日因與湖東間有湖相隔,因此得名。湖西村最有名的地方產業是「炸棗」,它的外型類似台灣的芝麻球,在澎湖傳統結婚習俗裡,是新郎倌送給親友的點心,當地旭西及福榮食品廠即以製作炸棗而聞名。湖西村擁有一座百年的蓮花池,是一個重要的生態園區,也是居民遊憩的好去處。近年來,社區大力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無論在社區長者照顧、文史調查與出版、民俗技藝傳承,以及地景地物的空間營造,績效相當卓著,足為其他社區之楷模。

南寮古厝群

南寮古厝群位於湖西鄉北寮半島南方,南寮村不靠海所以早期大都農耕為主,也有許多工匠和公務員家庭。因人口逐漸外移而沒落,現今從菜宅、魚灶、牛車到為數不少的古厝,彷彿穿越時空來到早期澎湖農村的樣貌。南寮古厝建築結構大多是用硓 石古 石建構而成,具有防風和通風的效果,對於長期需受到風吹日曬的澎湖居民來說,使用硓 石古 石來建構住宅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只是人口的外移無人居住而年久失修,古厝群逐漸傾圮但仍保留了歷史文化痕跡。南寮村還保有一些澎湖少數殘存的花生種植,還有不少農業耕作,馬公北辰市場許多蔬菜是來自南寮農夫之手,也是少數不太靠海生活的村落。

中華民國保存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二崁褒歌大會串

中華民國保存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聚落協進會,組織成立於民國83年3月7日,其宗旨為配合政府推動建設二崁聚落保存區。澎湖縣西嶼鄉是一個南北狹長的海島,從南到北有很多自然及人文觀光資源,二崁就在這個觀光動線的中繼點。 在整個西嶼最佳觀光動線上,二崁有其重要的角色,因為二崁以古厝聚落保存聞名,51家古厝家家不同格式,雖然有些已頹廢,但社區人士仍秉重建家園有望的信心,由二崁聚落協進會在繼續推動。 時代的進化,二崁古厝也許只是一個歷史痕跡,但觸動的是社區宗族的凝聚力(二崁僅金門夏興陳氏一族),二崁古厝受惠於政府聚落保存政策,得已修復保存。也因全村居民的無悔接受單行法規的土地使用管制,朝聚落永續定型保存之方向,不作高樓大廈之想,期能由昔日農漁小村,轉化為可觀光及常民生活歷史教育意義的文化觀摩景點,賦予二崁聚落新機能,可民宿、可流覽、可親切訪談的文化觀光小聚落。

澎湖縣馬公市公所-馬公起飛‧社區展翅

馬公市是澎湖縣唯一的縣轄市、最重要的都會區,也是台灣最早的漢人聚落所在地。舊稱「媽宮」,民國10(1921)年改為現名「馬公」,民國70(1981)年12月25日升格為縣轄市。現今有澎湖天后宮、觀音亭、中央街、四眼井等古蹟,另外由於澎湖觀光業發達,澎湖境內的主要觀光資源等也集中於此。 馬公市現轄33里,閭里之間互相依存,卻特色獨具。觀興仁里之「進士第」,遙想澎湖第一才子蔡廷蘭當年的勤學苦讀;睹西文里之「文石書院」,見證馬公鼎盛文風;見「天后宮」之奠基,知我澎開發之久遠,凡此種種,皆我馬公市珍貴的鄉土人文至寶。鑒於馬公人文氛圍濃郁,各里鄉土史蹟豐富,「馬公市」長久以來即為澎湖首善之區,人文薈萃,人口眾多,歷史古蹟林立,文物燦然大備。而這樣具有豐富的人文特色與資源,隨著時代演進,人口老化年青人外流已漸式微,此時更須喚醒民眾共同關心自己社區生活文化圈;因此如何能將各里社區特有之習俗與文化,或透過耆老口述;或經由史蹟導覽,或田野調查方式,發掘及蒐集各里社區特色文化。

大池炸粿&鯊魚排

這是著名的大池美食之一,下午兩點才開門,地點位於治安宮前、雜貨店旁邊。營業期間,總是聚集許多遊客慕名前來購買,品項就幾種而已,主要有炸粿和鯊魚排。炸粿有蝦子和鯊魚肉兩種口味,裡面包滿了青菜,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鯊魚排就是單純炸過的魚排再撒上胡椒鹽,簡單美味的食用方式,是澎湖食用鯊魚肉的一大特色,不單單只取用鯊魚翅而已。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大池排骨麵

是大池的著名美食之一,在之前就聽過別人推薦過很好吃。這是一碗充滿感謝的麵,因為從點餐、取用、品嚐,都接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像是村長的幫忙,王國華阿公提供我們吃飯的場地,同組組員幫忙外送,才會有這一碗,在雨天之中,送到我手上的麵,需要感謝很多人啊。而味道也跟平常排骨麵不太相同,它的蔬菜和肉塊都十分美味,而湯頭充滿與眾不同的胡椒風味。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現流的海鮮

照片拍攝於108年7月20日下午四點多,位置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北極殿前廣場。這是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執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團隊所主辦的「澎湖島嶼生活記憶田野工作坊」,在大池組學員進入村莊田野時,就在宮廟前所見的生活景象。當天下午,在北極殿廟口前,也就是在大池鯊魚排/炸粿的店門口,來了一輛小發財車,滿載著新鮮的小管跟軟絲,停駐著讓村民挑選採購。這種出售各式新鮮海鮮的發財車,通常從出海作業返港的漁船或是箱網養殖場批得魚貨之後,開始開著小發財車走村串鎮,到各個漁村叫賣。通常由夫妻檔共同經營的這種賣魚車,幾乎清一色會選在各漁村的主要村廟廟口叫賣。而小發財車上除了裝盛海鮮的塑膠竹框外,必然配備著計算斤兩的秤,收銀機則是揹在老闆娘身上的揹袋,在村民挑選秤重後發揮銀貨兩訖的功能。這種魚販車通常是可以講價的,選購的村民會依據所聽聞海鮮價格的情報,跟魚販車老闆開始殺價,有時也會攀攀交情,要魚販老闆讓利。這種廟口魚販車的生意,是傳統攤販買賣文化的寫照。

案山北極殿玄天上帝的顯聖傳說(林千發口述)

此兩則傳說是澎湖縣案山里北極殿主神玄天上帝顯聖傳說,由受訪者林千發口述(林千發,男性,出生於民國六十年,高職畢業,任職於海軍馬公木工廠,現任案山北極殿法師長,亦曾任小法與頭家)。一則是信女親眼目睹帝公騰雲駕霧,她驚訝的叫聲導致帝公落水,此時信徒發現帝公金身的褲腳也濕了。對信徒來說,此傳說證實所奉祀帝公所擁有的神力為真,且有信徒親眼見證。第二則是關於一位仗著自身法術高強而四處綁神的法師,來到案山北極殿時法力不敵帝公,而被帝公收服的傳說,此則傳說傳遞意義在於案山北極殿帝公法力特別高強,因而能收服其他神明所不能收服的法師。

澎湖白沙鄉通樑的張家石滬

這張照片是1960年代後期出生於通樑討海人家的張國亮,在他們張家石滬拍攝的照片。石滬是澎湖非常具有特色的陷阱漁業,是先民跟大海搏鬥、討海為生的過程中,善用地方資源、利用潮汐漲退的落差,將海洋生物困在石滬內方便捕撈的特殊漁業文化,也是過去非常重要的漁獲來源。張國亮因為從小跟著三叔公踩著珊瑚礁淺坪走到家裡的石滬巡滬,接受幾百年來澎湖人以海為田傳統文化的薰陶,也傳承了父親開風氣之先投入水產養殖事業的眼光,竟然在國中畢業後,放棄已考上的馬公高中與五專,選擇進入澎湖水產學校水產養殖科第一屆,堅定父親的遺願,把一生奉獻在海洋水產領域的工作上。

收舊衣親送印尼助人

本張照片是1937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的陳秀琴女士,從澎湖收集許多舊衣服親自帶到印尼鄉下送給當時貧困印尼人的情形。陳秀琴阿嬤當時因為來自同村的夫婿蔡明月先生到印尼從事遠洋漁業,因為船上印尼漁工,知道他們家鄉居民窮困,於是從澎湖各地蒐集舊衣,裝運到台灣,再利用運魚船從高雄運到印尼,並且親自前往印尼,僱車由先生船上的印尼漁工帶路,將舊衣送往更落後的深山聚落。平時歡喜奉獻廟宇的習慣,也在印尼送舊衣時,一路上也跟經過的大小廟宇結緣。陳秀琴阿嬤擁有一顆善良樂於助人的心。

中途島採撈珊瑚記

本張照片是1936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的老船長蔡明月先生,拿著一株深海珊瑚(寶石珊瑚)講述採撈的情形。深海珊瑚不同於淺海的造礁珊瑚,生長在水深200公尺以下至2000公尺左右的海域,也是佛教七寶之一,又被稱為寶石珊瑚。寶石珊瑚最早被發現開採的地方是在地中海海域,臺灣則在日治時期由漁民在澎湖海域作業時意外撈起,再經殖民政府派員探勘採撈,主要珊瑚漁場在臺灣堆下方的香港西。光復後,澎湖漁民持續採撈香港西珊瑚漁場以致枯竭後,澎湖的珊瑚漁業開始探尋其他漁場,轉往太平洋中途島海域發展。民國六十幾年,蔡明月有一次帶領龐大的59艘船隊前去採撈,自己船隻卻誤闖美國200海浬經濟海域,被美國海岸防衛隊抓到夏威夷監禁52天。離開後,以監禁期間購買的海圖,卻讓蔡明月發現新的珊瑚漁場,採撈得一萬四千多公斤深海珊湖,整體船隊也都收穫滿滿。

日本的「台灣馬公會」小豆島大會合照

這是1930年在澎湖縣馬公市出生的林麟祥,在後來跟日本的「台灣馬公會」交流時,在前往日本小豆島參加大會時的大合影。林麟祥的父親在日據時期進入澎湖要塞擔任陸軍,那時候光是在澎湖的日本人應該有三千多人,可是1945年日本敗戰後就被強制遣返。這些人回到日本二十幾年後,開始想念當初在澎湖的日子,也就發起聯誼,並在1967年正式成立「台灣馬公會」。後來因緣際會,受日本教育長大、與日本友好的林麟祥變成馬公會的副會長,因此每次日本「台灣馬公會」回來澎湖的活動,他都會盡心接待,也對他們的心情感到動容。因為有些人來過澎湖之後,回去日本沒多久就往生了,那就好像在說:「如果沒有回來澎湖見見老朋友,是不能放心走啊!」

從體弱到強壯:宜雄與武術的邂逅

本次透過訪談澎湖縣馬公市黃宜雄先生退休後回鄉創業的契機,因從小體弱,卻對武術興致濃厚,因此開始練習太極拳,但後至台灣當刑警,退休後回到家鄉,因愛上潛水,得了潛水夫病,後學習鳴鶴拳,身體才好轉,也開了一間武術館,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因小時候身體虛弱,也對武術有極大的興趣,進而開始練習太極拳,後來到台灣念警察學校,當上了刑警。回來澎湖後,愛上了潛水與馬術,但後來因潛水得到了潛水夫病,治療多次未有成效,便拜師學藝鳴鶴拳,身體才漸漸地好轉。

我從難民變成通訊兵

本次受訪者為張守業先生,居住莒光新村眷村,受訪時年齡88歲,透過訪談張守業先生了解其因大陸變色,他如何從偷渡當了難民再輾轉來到台灣,之後頂名成為通訊上士的過程,藉由此專訪希望喚起不同時期對居住於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大陸變色,我們從澳門偷渡到香港當了4個月難民,輾轉來到台灣,馬上搭火車到了林邊茄冬,後來因為演習需要架設通訊電話,陸軍總部派了軍官來接我去,演習結束後,我頂名成為通訊上士,並且進入陸軍通訊兵群,駐地在指南宮下的鐵皮營房。

馬公中央街的前世今生

本張照片是1930年出生的澎湖縣馬公市耆老林麟祥先生受訪講述馬公中央街前世今生的情景。發跡自清朝時期「七街一市」的今日馬公中央街,跟清朝派駐澎湖的班兵息息相關;林麟祥的祖先,也是當時派駐馬公的五品千總。正是這份傳承,讓他對延續馬公市中央街滿懷特殊的情感。因此當中央街逐漸拆除消失之際,他就努力奔走爭取林濁水立委、高植澎縣長的支持,自己也被各方推舉擔任馬公第一街振興協會的會長。後來在召開公聽會,並努力奔走跟各方努力爭取中央修建經費之下,最終才獲得保留整建。

光復前後大倉嶼的窮苦生活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嶼過去前往白沙鄉城前村的海路。位於澎湖內海的大倉嶼,宛如貝殼裡的珍珠,因此又被稱為珍珠島。但是直到民國四十年代漁船機械動力化之前,大倉居民的生活一直相當窮苦。1935年出生於大倉的陳木郡先生受訪時說,那是一天只能吃二餐,而且主食地瓜簽、甚至有時只能撈青海菜餬口的時代。因為只能依靠搖櫓討海,春夏天風平浪靜,可以搖櫓將漁獲搖到馬公市後窟潭(今重光碼頭),再肩挑到馬公販售。漁獲在馬公販賣後,通常就購買地瓜簽、柴火、生活民生用品再挑回來,搖櫓回大倉。可是一到冬天,面對嚴酷猛烈的東北季風,根本難以搖櫓往返,因此只能配合退潮走海路到城前,再搭公車到馬公販售。頂著刺骨寒風,撩過冰冷海水過海路的生活,直到動力漁船後才大幅改善。

大倉聚落的面貌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白沙鄉的大倉聚落空間平面示意圖。從圖中可清晰發現聚落屋舍為了躲避嚴寒東北季風,採取坐北朝南,往左右依序建造的格局。同時,整體聚落形成上半部跟下半部二大區塊,中間有一條東西向的巷弄道路貫穿。上半部屬於舊聚落,自從陳盛家族在18世紀中葉上島以來陸續開展。至於聚落下半部,原本是沙灘海域,直到光復以後才因為填海造陸以及開港等因素,居民才陸續在上面建造房屋。重要的是,當大倉居民開始填海造陸之際,每一戶人家也就開始在自家門前慢慢地填海造陸,並且是從舊聚落屋舍直接往新生地大幅延長成為長條狀的特殊景觀。那個樣子,就好像使用超大型燈光投射在舊聚落的屋舍上,隨著影子的拉長延伸,也就直接烙印在前方的海埔新生地。

大倉的克難商號

本張圖片是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嶼上最早一家柑仔店的正式商號的營利事業登記證。大倉是位於澎湖內海的一座小島,全島人口最多也僅有三百多人。島上一直到光復後,才因為派駐大倉建造碉堡的外省兵退役後留下來長住,在民國四十幾年間開設了這家商號。或許因為是外省榮民開設,因此取了「克難商號」的名稱去正式登記開業,今日看來頗有當年特殊的時代記憶。後來外省榮民要搬離大倉,才由大倉居民陳木郡在民國64年盤接經營。大約十多年前,陳木郡因為年事已高,轉而交給自己的媳婦「阿花」經營。在這種雞犬相聞的小漁村,柑仔店裡買賣的是從小看到大、看到老的鄰里,見了面是長幼有序、論資排輩的稱呼;這是一個不在乎店名的世界。左鄰右舍緊密相連的共同生活網絡,才是在這裡行住坐臥的道理。

澎湖農忙托兒所

民國40年代後期政府為了讓農村婦女能在農忙時期安心從事勞動生產,使幼童能獲得更好的托育照護,因此於全臺各地成立「農忙托兒所」,上課場所多以村廟宗祠或活動中心等臨時場所為主。例如,民國47年(1958)西嶼鄉婦女會於9月1日成立農忙托兒所,開學典禮由呂吝女性主持,預計招收30名學童,但只有25名學童報名。民國49年(1960),馬公鎮公所分別於風櫃、鎖港、興仁三里成立,每班暫定60名,開學日期分別為風櫃6月25日,鎖港26日、興仁6月28日。許素葉省議員於民國50年代擔任澎湖婦女會理事長期間,也曾設立慈幼托兒所。離島之望安,也於民國50年(1961)9月1日由該鄉婦女會開辦,教師由劉琴小姐擔任。這些農忙托兒所,爾後逐漸轉型成為各村的托兒所。

從情人路變介壽路

民國40年(1961)4月10日,澎湖縣為紀念「領袖」豐功偉績,由鄭大洽、李玉林、郭石頭、尹殿甲等十餘人假澎湖防衛部中山室成立介壽亭興建委員會並舉行召開修建會議,決定即日起鳩工興建,預定五月底完工,並已募集18,447元,若有不足款再行勸募。 介壽亭完工後,配合附近的體育場、中正公園設施與觀音亭景觀,逐漸形成馬公地區的休閒熱區。尤其是介壽亭至金龜頭一帶的道路,有林蔭遮蔽,更成為澎湖人口耳相傳的情人路。民國46年(1957)3月,地方人士建議將此道路命名為情人路。有趣的是,有一方人士則認為觀音亭海邊的道路如果是情人路,那麼新生路則可稱為「曠夫路」。 民國40年代已迄50初期,觀音亭情人路常成為《建國日報》報導紅男綠女談情說愛的焦點,署名老薑的作者也以觀音亭與介壽亭為主題創作談情說愛的版畫, 藝術水準頗高。民國51年(1962)2月,澎湖防衛部為求軍政一體,薑澎湖各地及道路橋樑統一名稱,詳列對照表一份,頒發各級使用。例如火燒坪一律改稱為光明里,後窟潭稱為重光里,千人塚名為中興崗,濟安橋改稱中正南橋,永安橋改稱中正北橋,第一賓館已迄金龍頭止成為介壽路。 情人路自此也失去了她溫婉的芳名。

澎湖鎖港咬山辨:雞籠仔出

當時,鎖港漁業夏天以焚寄網捕捉臭肉魚、四破、巴朗等魚類。冬春之交,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則改以大帆船從事打瀨網,捕捉狗母魚、紅魚仔、冰葉仔、以及蝦、大蝦等。上述漁獲榮景,極為打瀨網的成果。打瀨網因深受季節風的影響,風太小帆船行駛乏力,風太大,則返航艱難。故而,鎖港隻打瀨網漁業多集中在鎖港與龍門之間避風的海域。鎖港漁民稱此漁場為「北溝」,北溝以咬山辨:雞籠仔出為基準,當雞籠嶼井垵東鼻角成一直線,此為北溝的界線,漁船在此山辨以北的海域捕魚,越此線以南則風浪變大返航費時,將影響漁獲的價格。民國50年以後,發動機漁船逐漸普遍,風力的因素逐漸影響,鎖港漁民進一步開發出南溝漁場,南溝位於虎井嶼東吉之間的海域,由於是新開發的處女地,也帶動鎖港漁業的黃金期。

澎湖西嶼鄉傳染病墓地石碑

明治28年(1895)3月23日,日軍攻擊澎湖爆發乙未之役,25日澎湖淪陷。然而,日軍爆發傳染病導致近五分之一軍人與軍屬的死亡。日軍遂於文澳西北方高地建立墓塚,墓碑上刻「混成枝隊陸軍軍人軍屬合葬之墓」,俗稱「千人塚」,文澳里人有稱該地「七星穴」或「七星堆」。由於日軍深受傳染病之害,又基於公共衛生之考量,明治35年(1902)已有針對霍亂與痘瘡等傳染病,特別設置「傳染病墓地」之辦法,以區隔一般正常死亡者之墓區。位於二崁與竹灣村之間濱海公路,就有一塊長方體水泥柱石碑,四面中有兩面陰刻「傳染病墓地」字樣。

澎湖天台山上的足跡

明治39年6月(1906)《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天台古蹟為澎湖八景之南天夕照。以八卦方位按之,八罩島居離之南針,離為火,有文明之象。故與西嶼落霞兩景對峙。天台山在花宅鄉與水垵鄉交界之處,每年暮春之初,兩鄉丁壯必抬神像到山巓。拈香供獻酒醴,名為踏青。父老兒童,拜跪祈福及回鄉時,則爭抬神與狂走。先到鄉者則得勝采,其鄉是年必大得山海之利。從此則報導中,花宅水安初春的習俗,類似聯合澎湖各地遶境鎮符活動。天台山周遭的主要的地形景觀包括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溝、海蝕洞和海岸奇岩怪石等等。山上有一巨石,石上有一類似腳印的風化痕跡,鄉人傳說為呂洞賓遊經時留下的腳印。無獨有偶,位於花嶼東南側的礁石上,也有一類似景觀,口耳相傳本腳印為左腳,與望安天台山的右腳形成一對。然而,在民國50年(1961)《建國日報》的報導中,天臺山上的腳印乃鄭成功當年渡海來澎,立足於山上礪兵秣馬圖反清復明所留下。在反共抗俄的年代,天臺山上的腳印就是所謂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足跡。當觀光旅遊興起之際,天臺山上的腳印則成為呂洞賓遊經澎湖的註記。地理景觀的詮釋,也深受時代氛圍的影響。

抹除與掩蓋:禁說日語、禁播日歌曲的時代

民國41年(1952)11月,澎湖縣黨政軍聯席會報決定禁止民眾戴用日式軍帽,然一般民眾仍未注意,防衛部決定嚴加取締。 民國43年(1954)5月,教育廳取締日文與日語歌曲之要點包括(一)日語歌曲除無歌詞,屬於欣賞音樂以外,其他均不准在公共場合、商店播放。私人播唱亦不准用用播音器向外播送,電影院放映影片,可播送當天片內的歌曲,但不准用擴音器向外播送,更不准播送其他日本歌曲。(二)公教人員於辦公時間外,私人交談使用日語雖未明文禁止,但各機關應積極從推行國語著手,設立員工國語講習班,養成自動說國語習慣。(三)餐館菜單禁用日文。(四)利用國語注音符號代用日文(譯音),可由各縣市國語推行委員會自行辦理。 為了落實上述政策,澎湖縣宣傳會報第八次聯席會議決議如下:(一)本縣重大固定宣傳標語地址改訂飛機場及第一碼頭。(二)各地電影院應少播西洋歌曲,並嚴格取締日本歌片,每一電影院購備反共唱片50張輪流播唱。(三)各紀念節日遇有遊行時,各單位所製之三角小旗常寫有總統萬歲等重要文字,於遊行後則隨意拋擲或給小孩玩耍棄之於地,有失崇敬與宣傳意義,由防衛部、縣政府分別通知各部隊機關團體,切實注意此事。

草把脫脫地瓜戲

民國40年代,《建國日報》經常報導澎湖漁民魚夏季捕獲「草把魚」。例如民國46年(1957)8月25日報導:「風和日麗大批草把魚湧入本縣海域,單單馬公區就捕獲20萬斤,其他離島未算在內,成為近兩個月以來最大的捕獲量,漁獲量大增也導致價格下跌,零售價格由每斤4元8角降至2元8角。」草把魚到底是什麼魚?澎湖漁民又能在夏季單日捕獲20萬斤以上的漁獲,可見此種魚頗為常見,價格也相對低廉。無獨有偶,同年3月初的《建國日報》也報導本年初的「脫脫魚」產量不佳,漁民無利可圖,預計轉往東港作業。冬春之際「脫脫魚」捕獲不佳,「脫脫魚」又是哪種魚呢?從記者報導的季節與魚種的脈絡,夏季捕獲的「草把魚」就是臭肉魚(tshàu-bah-hû),脫脫魚就是𩵚魠魚(thôo-thoh-hû),兩者皆是台語轉成國語,以音借字的典型罷了。不僅魚名如此,民國50年(1961)4月18《建國日報》報導:適逢馬公北極殿文武帝君誕辰,殿內道士大擺「佛壇」,廟外上演適合鄉下人口味的「地瓜戲」,縱使傍晚細雨霏霏,人潮依舊不減。道士作「醮儀」曰擺「佛壇」,所謂「地瓜戲」當為歌仔戲(kua-á-hì),蓋「歌(kua)」的台語發音與「瓜」的國語發音如出一轍,這些報導地方產業與風俗的記者肯定未諳台語,導致字義的偏離。

改易地名鄙視在地文化

中華民國政府更改臺澎各地地名基於兩個原則,一為將三個字以上的地名全部改為兩字,以符合統治上的一致性;另一個理由為地名不雅。所謂不雅,除了官方的認知加以貶斥之外,普遍認為澎湖人受日本奴化教育,除了禁日語,禁帶日帽,全力消除含有明治、大正、昭和年號的文物,在當時正權貶低臺澎文化之下,連澎湖人也產生自我否定。二次戰後,民國38年(1949)白沙鄉港尾村改名為講美,澎湖諸多傳統地名被更改為新地名也應在此時前後。西嶼鄉緝馬灣成為赤馬,小池角則分為池東池西兩村。白沙鄉部分大赤崁改為赤崁,小赤崁易名為小赤。湖西鄉港子尾成為許家,白猿坑定名為白坑,港底易名成功,紅羅罩定為紅羅。西寮中寮合併為中西,沙港、土地公前、水窟合併為沙港,但基本上並未易名。馬公鎮方面的變異最大,金龜頭被更名為金龍頭,後窟潭成為重光,火燒坪改為光明,舊媽宮三甲也消失在地圖的標註上,劃分為數個里;雙頭掛改為興仁,豬母水成為山水。望安鄉基本上無變動,大嶼鄉則由澎湖縣長劉燕夫以七美人塚故事報請臺灣省政府易名為七美。

澎湖望安鄉土地公港

此地本名西埔港,1930年代的昭和年間,一位許姓長者於此地發現「石頭顯化土地公、土地婆尊像」,遂邀集村民搭寮安置神像。民國59年(1970)夏至,許興拿等人倡議建廟並將西埔港改名為土地公港。此地有綿延數公里的大瀨仔沙灘,為望安島上最重要的綠蠵龜生態保護區之一。土地公港往南皆是沙灘,往北多海崖,沿岸遍布著二次戰後興建的碉堡。民國38年(1949)中華民國撤守台灣澎湖,實施戒嚴海岸港口多有管制,土地公港隨即以軍事目的之需求而遭封閉。對當地漁民的漁業活動造成相當的不便,屢屢提出開放的申請。民國43年(1954)澎湖防衛司令部准予開放使用,期間為每年3月至10月夏秋兩季,每天6時至24時為開放時間,其餘時間仍禁止漁船出入。此源於土地公港為一南風港,夏季對漁船出海十分便利。

赤崁丁香咬山辨

《建國日報》即曾報導,1966年7月12日(農曆5月24日)適逢赤崁龍德宮太子爺生日,龍德宮不惜以每天三千元的代價聘請歌仔戲在廟前公演三天,三十組以上的丁香魚船隊,也在演戲的第一天席開三十餘桌宴請夥計,每桌花費五百多元。全村亦舉辦大普渡,共花費五萬多元,乩童小法紛紛出籠,熱鬧非凡。太子爺誕辰之後,漁民出海捕捉丁香,單單7月16日就捕獲九萬六千多台斤,批發價一台斤約6元,總價約57萬新台幣。報導指稱:赤崁與鳥嶼兩村有4-20馬力的機漁船144艘,以捕捉丁香魚為主,每年總產量約340萬台斤,產值約2200萬元。漁民祈求神明保佑,漁事豐收,復以敬天畏地謝神明,人神之間的建立彼此溝通信任的默契。赤崁漁民捕捉丁香魚,有其獨特的「咬山辨」,藉以定位各漁船的漁場。這些漁場涵蓋了豐富的海洋知識與經驗,更是地名的另一種詮釋。

改天則換地

民國51年(1962)7月,縣府將千人塚改名為中興崗,希望縣民今後稱呼該地應改去以往的習慣。民國60年(1971)8月中,鎖港里民大會居民以鎖字不雅而且不吉利,封鎖港口之意,對從事漁業的鎖港地區十分不妥,建議將鎖港改為金港里,則滿漁港都是黃金對漁業前途大有幫助。鎖港地名乃來自小管港,本立基於漁業經濟特色,反而改名為金港里有不知所云之慮。無獨有偶,同年8月底馬公鎮啟明里在里民大會中建議政府將善後街改為仁愛路57巷。里民們所持的理由是善後有不雅不吉利之意。從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善後」:事故發生後妥善處理遺留下的問題。宋.蘇軾〈送范中濟經略侍郎〉詩:「謀初要百慮,善後乃萬全。」可見善後並無不雅之意,居民何以自貶?從二次戰後,政府處心積慮抹去明治、大正與昭和年號,竄改為民國字樣;更改台灣澎湖各地地名,導致失去原本地名所代表的空間與時間意義。在政府透過公權力竄改歷史,斬斷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讓我們不知不覺輕視過去的遺澤,造成我們直線的思考認為唯有前進才是主流,回顧昔日則是一文不值。也導致我們離我們的祖先越來越遠,而文化消失的速度越來越快。

澎湖人的端午節

二次戰後的記載與採訪,澎湖人的端午節,打從一清早家家戶戶懸插艾草,農家則煮糖飯或糖糕飯前往「菜宅」或「園」祭祀園頭公祈求作物豐收:園頭公即是蕃薯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土地公。祭祀時間約在中午前後。祭品為一把金紙、糖膏與爆米香。祭祀時,燒三支香並將一支高粱桿插在園頭,象徵土地公的拐杖,讓土地公巡視田地時使用。祭祀時並頌唸歌謠「糖膏甜甜,蕃薯gau3生;生kah4牛lan7長,馬lan7大,一欄挖車guah7」。此外,以爆米香祭祀,也有將蟲爆死的意涵。以糖飯拜井母除了感謝井神的照顧,兼有「乞水-乞求美麗」之意。中午祭祀祖先,要炒三樣菜,較富有的家庭則有三牲酒禮、自製的粽子等一併上供桌。晚上則要拜床母,希望對幼兒多加照顧。家中若是幼兒哭鬧不停,婦女會抱著兒童穿梭於高粱田,據聞可根除夜晚哭鬧不停的毛病。婦女也在端午此日,則翻箱倒櫃,曝曬衣物消毒。日治時期,有關澎湖端午節習俗的記載鳳毛麟角。1936年當年的端午節,中屯與沙港於午時下雨,兩鄉居民爭相以空瓶貯存「午時水」,以此水為佳品飲之能祛除邪穢,延年益壽。除此方式之外,更保險的方法,居民都在午時到井邊汲水,以瓶子裝好珍藏。洗澡可以去毒,預防瘡癬孳生,更可使皮膚潔白。遇有發燒之時,以午時水調和白糖飲用,有退燒之能,解暑消火。午時水可說無所不能。

七美海女

1970年7月2日《建國日報》第2版報導七美海域適逢九孔盛產期,婦女成群結隊前往海中採九孔。九孔有明目效果,因此一斤有60元以上的價格。九孔生長於沿海地帶約2丈深的海域,採捕的工具為水鏡一付、一個網袋、一支小鏟子,婦女幾乎乎人人潛海採捕。七美居民又以海膽作鹽辛(海膽汁),暢銷於本島,為七美婦女主要的副業。1970年7月25日,《建國日報》第2版又報導七美婦女人人精游泳,潛水採集九孔海膽對其而言,是家常便飯。「澎湖地皆赤鹵,可耕者甚少,俱以海為田。男子日則乘潮掀網,夜則駕舟往海捕釣;女人亦終日隨潮漲落,赴海拾取蝦蟹螺蛤之屬」。澎湖婦女以海為田,七美女性更勝一籌,潛水功夫,巾幗不讓鬚眉,堪為澎湖之冠。

瓶中信與飛鴿傳書

強勁凜冽的東北季風,形塑澎湖的地形地貌與植被環境,覆以群島羅列、暗礁密布,對島嶼居民交通往返與日常生活,更造成極大的限制。《澎湖廳志》曾記載:「光緒4年戊寅春,暴風。吉貝嶼小船不能往來,以書繫於桶內,隨流報饑困狀。」回想百多年前,當時不僅吉貝居民生活陷入艱難,澎湖諸島亦應如此。瓶中信不是浪漫的情懷,而是昔日救命的訊號。明治35年(1902)日人於目斗嶼設置「北島燈臺」峻工後,目斗嶼與馬公之間交通以「有明丸」為交通船,一週往返一次,而一般島民並無對外船班,僅賴私人關係對渡。日治時期,澎湖與臺灣的建設有長足的進步,然而天候依舊是無法克服的障礙。澎湖廳與望安支廳之間的聯絡,常因冬季陷入20天以上的斷航,甚感不便,更影響政令的傳達。大正15年(1926),增永廳長遂與軍方協調,借用軍方的傳信鴿作為訊息傳遞的工具,傳信鴿從馬公到望安只需1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任務。相對於澎湖大山嶼諸島,小離島的居民生活相形不便。以臺灣觀之,澎湖諸島亦復如是。

風騷橋與港底橋

昭和3年(1928)5月26日,久彌宮殿下蒞臨澎湖,並於御泊所與增永廳長等人合影留念,隨後於久留米中將碑前憑悼,觀賞馬公小學校、公學校學生體操表演,文澳陸軍墓緬懷賜禮。下午經海岸通受官民等奉送,晚間搭乘開城丸離澎。期間,久彌宮殿下通過視察良文港東山比志島混成支隊上陸紀念碑,途經港底風騷橋頗見迫狹,乃由廳直營,再就橋兩旁添擴數步,俾自轉車通行無礙,便於往來。風騷橋港底村民稱為港底橋,而風騷橋村民另指位於過海一帶的小橋。上述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風騷橋,應只昔日通過港底灣,連接港底與西溪之間的港底橋。民國58年(1969)8月,臺灣省水利局即依此地形規劃設計,於港底村東側鱟穴南,築攔水壩至對岸西溪村大山尾西側處。壩頂闢建公路與澎202號線道路連結,提供往來車輛通行的便捷,港底橋也隨之淹沉於水庫之中。港底村也因成功水庫的興建,於民國63年(1974)1月15日更名為「成功村」。成功水庫在生態和民生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澎湖縣政府遂於2003年公告成為歷史建築。興建風騷橋的石材,採自海岸的玄武岩,二次戰後鋪上柏油。風騷橋高不逾2.5公尺、寬約4公尺,長約500公尺,昔日橋有六個涵洞,爾後改建為三個。漲潮時潮水雖淹沒涵洞,然不至於淹沒橋面。此地為大城北溝、過溝等溝渠入海之處,生態十分豐富,各種斑節蝦、毛蟹、海淡水魚等水族繁密,成為兒童嬉戲的天堂與重要的魚場。淹沉於水庫之中的風騷橋,爾後為自來水公司於枯水期拆除。今日西溪村過海一帶,尚殘留昔日石橋上岸後的一小段柏油路,李毓仁先生擔任村長期間,曾整修此路面設有扶手等設施。

青螺法螺畫眉墨

青螺村南方有座聚善寺,聚善寺後有靠山為「鼎臍山」,<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像片基本圖>第一版圖號9320-Ⅲ-048,台灣省林務局民國68年10月1日攝影,鼎臍山標高22.7公尺。鼎臍山又稱青螺山,以其狀似螺獅,又覆蓋青草,故名為青螺山,此山咸信為青螺地名之由來。有關青螺以此山而得名之文獻,可見於1971年2月12日《建國日報》之報導,該報導並附有青螺山之照片。從此照片觀之,真是像極了螺類,甚至有螺紋之外表,山頂尖凸,應為蔡福松老師考察所稱之二戰後碉堡。該照片山下的小廟,則為聚善寺。青螺,澎湖最負盛名的海產「珠螺」,又名大頭螺,其外表即為青綠色。佛教講經說法稱為吹法螺,故而青螺也借指佛教經典:「晚參圓白足,昏梵禮青螺」。青螺也是青山的代表,青螺也是畫眉之墨:「黃金戒指白玉璫,青螺眉黛窄衣裳」。上述各種青螺的說法,也皆與色彩或外型息息相關。至於青螺山為昔日巡檢司的說法,來者可追。

護我耕牛

澎湖居民,多在每年在春雨過後開始耕種花生,鄰居之間總會互相幫忙。由於並不是每一戶人家都有耕牛,因此耕作的模式乃由飼養牛隻的家戶開始犁田播種,待完成後,再移往下一戶人家。通常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耕種。耕種期間,這些家戶則共同提供牛隻所需的飼料飲水與照顧。等待花生田收成後,大伙也將花生藤提供給牛隻的主人家,作為牛隻過冬的飼料來源。牛,在過去的農業社會,確實如同家人一般,甚至於比家人還重要。民國40年代,澎湖縣政府制定保護耕牛宣傳週,設立耕牛保護站:「限制屠宰耕牛、耕牛登記檢查與輓車牛隻保護」等政策。屠宰公會在宣導周期間自動停宰,並勸導民眾節食耕牛。

冬至不反無祖

冬至的澎湖鄉間,大小林立的宗祠與民家,香煙裊裊。作為澎湖人冬季最重要的傳統節慶,故而「冬至不反無祖」。澎湖的冬至除了菜繭與雞母狗傳統食物之外。傳統的宗族組織,十六歲的男性則在冬至這一天「入祖」或稱為「報新丁」,並舉行聯誼聚餐。男孩長大以後,年滿十六歲即算成年,稱為,「新丁」。換句話說,已有參與聚餐吃冬的權利。新丁在該年冬至祭祖時,也要繳交一個紅包來「報新丁」,執帳者便在這一年將他的名字排入吃祖的席位之中。新丁要參予祭祀吃祖的活動,必須每年於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前呈報並繳交吃冬的費用,方可參加。一位終身未婚的男性,就算其年齡再大,他永遠只是新丁,要參予宗族的吃冬的活動不僅要年年呈報繳費,而且它是沒有權利舉辦吃冬活動的。男子結婚以後,其身分地位又再次改變,結婚以後,他正式成為宗族的一員,稱為「頭家」。男子結婚當年,他便需要向執帳者「報新婚」,等候輪值祭祖作頭家,舉辦吃冬的活動。輪值作頭家是身分與地位的象徵,表示以他為頂點新的一房已正式產生。頭家年滿五十歲以上,則稱為鄉老(老大),鄉老為參予宗族內部決議的主要人物,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越豐富,其地位與意見愈形重要。

Kiang 內(lāi)採紫菜

澎湖姑婆嶼呈南北走向,大致上可區分為三部分。北面曰「北山」,中間的部分稱「中山」,南面稱「南山」。紫菜採集地位於北山,此處有小屋一座,水井一口,作為紫菜生長期看守人員歇腳之所。中山又稱做正垵,南山南岸有採石場,早期以玄武岩圍成三間厝仔提供休息場所,北山的東北角是有採石痕跡。北山的北側海岸盛產紫菜,環北山四周力有多塊紫菜漁業權碑。由Kiang 內(lāi)往西延伸的海岸數百公尺海蝕平台,是紫菜的主要產地。Kiang 內(lāi)其命名由來,是以附近的礁岩圍成一個水潭,其狀如大碗公(Kiang)。民國50年代,赤崁居民於此海蝕平台造庭播種,造庭乃指以水泥覆蓋海蝕平台,以利紫菜生長,播種乃指種植紫菜。然紫菜生長狀況不佳,且多沙,最後以失敗告終,目前此地的海蝕平台遺留許多水泥殘跡。

外垵村凱仔城

位於澎湖往西嶼燈塔的澎6號道右側(N:23.567957,E:119.477859)有處地名稱為凱仔,外垵人稱呼裝漁獲的竹簍為凱仔(khai-á) ,清朝時代溫王宮請王,有一次請到大千歲羅王(農曆2月27日誕辰)。大千歲羅王一降壇就附身於乩童,指示村民要修建凱仔城:「外垵地形是個畚箕穴,此穴非常好,易生財聚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凱仔這個地方,破了一個洞,使得錢財留不住。如同裝魚的凱仔(khai-á)一般,破個洞魚都跑走了。因此,必須砌一座石牆把這個缺口補起來,錢財才能滾滾而來,堆積在社內,不再外流」。村民謹遵羅王的話,馬上動員民丁堆砌凱仔城,故稱為「羅王砌凱仔城」。凱仔城蓋完後,果然連續幾年漁獲都是大豐收,且村民無災無難,豐衣足食,為了感念羅王,村民乃雕塑羅王神像奉祀 。凱仔城位處山坡,堆疊的石塊時有崩落,則由外垵村的民丁負責修復,許剛毅老師的父祖輩便曾經搬運石頭參與修復凱仔城。凱仔城北側,水泥通道的入口處,溫王宮於此設置石碑一座,可惜文字漶漫不清難以辨識。此石碑極可能為興建凱仔城時同時設置鎮煞碑於此,石碑文字雖然不明,然尚有水泥基座與竹符,顯然祭祀活動尚存。

薑是老的辣

民國51年(1962)7月台灣爆發霍亂疫情,進口的蔬果都需檢驗以防堵霍亂進入澎湖。澎湖當地報紙,稱霍亂為虎疫,猶然未改日治時期的說法。霍亂(Cholera),日語コレラ,臺灣日日新報或當時的書籍漢文稱為虎列拉或虎疫,真有其勢如猛虎快速傳播。同年,馬公海水浴場竟然有女性裸泳而被指稱為女妖精,想必引起極大的轟動。從左側的廟宇局部以及右側的圓環建築,此海水浴場當為觀音亭。蓋時裡海水浴場遲至民國55年(1966)7月17日方始開幕。漫畫作者老薑,「薑是老的辣-畫面也真的很辣」,在那民風尚且保守的民國50年代。

尖山佛大輸

1913年4月15日的《台灣日日新報》報導一則「輸同巨佛」的賭博案。澎湖媽宮人文某,與劉自在外兩名,同在內地人料理屋裡賭博,文一敗塗地,計輸金額多至五萬三千餘圓。因與諸人酌定,每金一圓,願攤還銅五厘,諸人許諾。計攤還金應二百六十圓有奇竝一同到代書處,立借用證為據。嗣為其岳父處經漢偵知大怒,較鬧一場。現已被探偵告發在案,難免獲咎。島諺恒謂:尖山鄉佛大身。島音身輸同音,故凡賭輸多金者,皆謂尖山佛大輸云。

八罩島稅關監視署-上

1858年清朝與世界列強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台灣開放通商口岸,1862年後陸續開放淡水、雞籠、打狗與安平等港口。日本統治台灣之後,自1896年2月22日起,允許各國人民和船舶在上述四個通商口岸自由往來、居住與經商。其餘非通商口岸,外人與船隻不得進入。此舉卻嚴重影響台灣居民生活必需品之供應,日人乃規定唯有中國傳統民船根據「支那形船舶取締規則」得往來於通商口岸之外的特別港,重新允許與外國貿易往來,「媽宮港」即是澎湖地區唯一的輸出入港。此外,為了取締目的另設監視署,明治33年(1900)3月以府令第21號<稅關監視署之名稱與位置>設置八罩島稅關監視署 、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並於明治33年04月07日(19000407)發布。明治34年府令第22號 包含、東港、大稻埕、許厝港、中港、通霄、大安港、蕃挖 、八罩島、漁翁島、五條港、布袋嘴、國聖港、灣裡港 、大林埔、枋藔、車城等監視署同時設立。然而,遲至明治35年10月01日(19021001) 訂定<稅關監視署之名稱與位置>後,始正式施行,至1905年全台灣共設置24處。澎湖媽宮稅關支署與漁翁島稅關監視署今日猶存,且均指定為古蹟,八罩島稅關監視署卻渺無遺跡。依據《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 33 年(1900-04-06)甲種永久保存府令35號<稅關監視署名稱及區域中追加>公文指出:澎湖廳平均每月外國寄港船隻,漁翁島的外垵灣為16艘,八罩島的將軍灣為6艘,因而在此兩地設立稅關以為管理。

八罩島稅關監視署-下

大正12年2月2日(1923)《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灣稅關監視署多至20處,其中有不需要設置者,為節省經費而廢止,包括新竹州之香山、苑裡(灣裡),臺南州之七股、高雄州左營庄之桃子園,澎湖島望安庄八罩島等自2月1日起廢止。從1902年10月01日成立,《總督府職員錄》登錄之第一位監吏川瀨秀一,至1923年2月1日廢止,最後一任監吏今泉三郎,八罩島稅關監視署走過22年歲月於此畫下句點。媽宮稅關支署、漁翁島稅關監視署至今依然存在於澎湖,且被指定為古蹟。八罩島稅關監視署,依業務量減縮於1923年裁撤。雖然其已不復存在,然將軍澳978番地,今日的111號曾經是稅關監事署的所在地,掌握著望安鄉的貿易之路。

吉貝的石滬-東滬仔與長岸東的故事

大正5年(1916)8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本年二月二十五日。澎湖廳下吉貝鄉附近。漂到小形洋船一艘。鄉民一同拾得之。後乃知為上海英人船渠會社泥受船。然漂到未幾。即由會社派人受取。而報以二千金。經由該廳送致于鄉民。該廳不欲其濫行費消。特充為該鄉基本財產。使得永霑其利益。于該地為造石滬二所。現其鄉民正熱心趕築。又此石滬漁業法。實為他鄉所未見。蓋造以硓古之垣。深丈餘。干潮則垣頭露出水平線上。滿潮時魚族悉潜其深處。不啻釡中之魚。故鰹漁時一日可得數千斤。誠最有利之漁業法也。這兩口石滬連結百年前吉貝人救護英國船隻的善行,舊觀音寺石碑記載:……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村民歡天喜地,將祖先留下石滬經營獲利後,轉造漁船海利獲得全縣之冠……。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澎湖社會文化的代表文物,即是吉貝兩塊石滬漁業權的石碑的複製品。昭和5年(1930)10月23日《臺灣日日新報》更以<良村宜效>為標題,讚美吉貝村民風純樸,精進農漁業之發展,為澎湖廳下唯一之模範村。撫今追昔,吉貝鄉親當自我惕勵,復先人百年榮光。

萬物有靈皆可渡

日治時代的澎湖農作飽受蝗蟲、麻龍(夾竹桃天蛾幼蟲)之害,為此澎湖農夫,捕捉不勝其煩,屢見於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此事。澎湖農民苦於對策,因此突發奇想,企圖透過經懺超度蝗蟲之魂,以弭蟲災。於是,預定於1915年元宵,在澎湖媽宮城隍廟內,誠心開演經懺,並事先傳函至各鄉,望能夠一同前來共襄盛舉。並約共修齋已助誠敬。因此城隍爺燮理陰陽之餘,又多了一項驅除蝗災的技能。民間信仰一向以靈驗為本位,由此也可以看出城隍爺在日治時代神威之廣大。

從小案山變測天島-上

19世紀中期,清朝開港通商,澎湖成為外國商船、兵船航行的中介點。1844年6-8月英國海軍上校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繪製一張澎湖地圖<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 R.Collinson. R. N.>,Collinson 在Junks B.與Makung Har.之間的小島上標註O.Fort,O.Fort即為小案山。對照Collinson發表的《The Chinese Repository》原文,O.Fort的O.是Observatory之縮寫(位於23°32 :9N, 119°30 :2E),Observatory為天文台之意,乃 Collinson在澎湖水文調查的13個觀測點之一。Fort乃砲臺之意,故知小案山此地於清代設有砲臺,以其地理位置位居於媽宮港中間,可控制灣區之故。

從小案山變測天島-中

1885年3月,法軍攻擊澎湖亦繪製澎湖地圖一張<Les Pescadores>,法軍承襲英國地圖,也稱小案山為I. Observatoire,並偵查得知小案山設有20cm中國砲一門,Armstrong式14cm旋條砲二門。10年之後的1895年3月,入侵澎湖的換成日軍,日軍在一幅題名<澎湖嶋>的地圖上,將小案山標示為測天嶋(島),蓋以Observatory為觀測天文之天文台來命名。日人占領澎湖之後,即著手規劃在澎湖設立海軍基地,最後選擇在小案山此地設立海軍軍港,小案山居民因此被迫搬遷。依據《總督府公文類纂》,搬遷地從最初規畫的火燒坪,轉變為虎井,並且在明治29年5月搬遷完畢。然而,蔡文騰先生的<從漁港變軍港:日治時期馬公要港之形成(1895-1937)>一文顯示,小案山居民是搬遷到今日的大案山一帶。

從小案山變測天島-下

小案山之名,從19世紀初期出現在志書的記載,到19世紀末期居民被迫搬遷離開故土,且被改名,百年的發展似乎在轉眼間消失,不復為人們所記憶。小案山在清代又有多少人居住在此呢?從明治28年(1895)的<澎湖島行政始末>記載大案山有113戶,362人;然而該份文件並無小案山的戶口數。1896年12月末的<澎湖島住民戶籍調查表>大案山則有115戶,558人,<澎湖島行政始末>與<澎湖島住民戶籍調查表>兩份資料相隔一年,人口數相差近200人,是否為小案山居民遷移所增加之數量,無法得知。因為,其他村落如文澳、西寮等亦有類似差異頗大的現象。然而,我們若從上述有主墳墓數304面,小案山佔236面來推估,大約佔3/4強。61戶的3/4約為46戶。1896年12月末的<澎湖島住民戶籍調查表>,全澎湖戶籍數為10,914,共有50,484人,平均1戶4.6人。則小案山於清代人口數約在200人左右,與上述大案山所增加的人口大致相符。從的星星漁火的小案山,轉變為船艦停泊的測天島,小案山也逐漸為我們所遺忘,測天島取而代之,而其地名由來實緣於英國海軍上校Richard Collinson的命名Observatory,並由法人承之,日人定之。小案山的後裔,是融入了澎湖村里的脈絡之中,或是已經離開澎湖這塊土地異地再起,等待有志者的追尋。

點亮「香多拉的燈火」-上

雖然只是「星星漁火」,澎湖的漁業活動卻也吸引了胡建偉的目光。道光年間,漁火星星有了專屬的名子,她的芳名叫做案山,正確來說是小案山-媽宮灣中的一座小島。案山漁火自此到清末成為文人歌詠的澎湖八景之一:罨嶼潮痕上短篷,晚收笭箵泊菰叢。瀰漫春水連天碧,次第漁燈隔岸紅。世慮盡捐雲樹外,人家都住畫圖中。菱塘柳陌吾廬在,歸去還思理釣筒。1895年改朝換代,澎湖成為日本的領土。日人隨即規畫小案山為馬公要港部的海軍基地,並遷移小案山居民到今天的大案山,小案山也改名為測天島。從漁村變成軍港,案山漁火彷彿消失不復存在。

點亮「香多拉的燈火」-下

然而,這星點漁火實已轉化成另一種漁業形態。明治44年(1911)7月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西瀛<北山漁火>:案山漁火,向為本島八景之一,自隸帝國版圖,該地充作海軍要港部,漁者裹足不前。八景之中,僅存其七而已。惟例年來如白沙島之赤崁鄉、及旗(岐)頭、港尾、鳥嶼、員貝,以及沙港鄉之長岸,奎壁澳之洲裡等處,每當春夏之際,一遇風靜潮退時,土人多持漁燈往海灘照尋螺魚種類,燈光萬點、逶迤時數清里。此時登高一望,覺輝煌閃爍,大小坡景色,頗具奇觀。是前此之案山漁火,今可移北山漁火,以填補八景之缺憾云。這一把火種,儘管外在形式不盡相同,地點也不一,然而其根源於澎湖海洋經濟命脈的元素,本質與內涵如出一轍。澎湖四圍盡海,海是澎湖人的生命泉源。陸域生態、經濟活動、歷史文化、宗教民俗無不帶有海洋色彩,就連風的氣息、水的味道也脫離不了鹹水煙的影響。其次,案山漁火、北山漁火與外垵漁火的例子,從來文化的創生都不是因為官方給你錢你才做,而是來自於民間旺盛的生命力並依附於生存的土地。我是一位海賊王漫畫迷,在空島的篇章,空島一族一生的使命就是要點亮「香多拉的燈火」!那麼,從案山漁火、北山漁火與今日外垵漁火呢,是你?是我?或是「溜溜的他」?這一把火種,儘管外在形式不盡相同,地點也不一,然而其根源於澎湖海洋經濟命脈的元素,本質與內涵如出一轍。澎湖四圍盡海,海是澎湖人的生命泉源。陸域生態、經濟活動、歷史文化、宗教民俗無不帶有海洋色彩,就連風的氣息、水的味道也脫離不了鹹水煙的影響。其次,案山漁火、北山漁火與外垵漁火的例子,從來文化的創生都不是因為官方給你錢你才做,而是來自於民間旺盛的生命力並依附於生存的土地。我是一位海賊王漫畫迷,在空島的篇章,空島一族一生的使命就是要點亮「香多拉的燈火」!那麼,從案山漁火、北山漁火與今日外垵漁火呢,是你?是我?或是「溜溜的他」?

擺渡人的歌:小門橋與許對(一)

擺渡人的歌:小門橋與許對歷時五年七閱月的工程,1970年12月25日,跨海大橋全部完成。跨海大橋的興建,大菓葉碼頭的船來船往也逐漸畫下句點。在1970年12月之前,小門橋,早一步先行完工。小門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島嶼,清代的志書又稱丁字門,與漁翁島一水相隔。小門在還沒有建橋之前,村民往來於西嶼小門之間,都靠搖櫓擺渡。後來雖然由天主教會協助修建簡易石堤,縮短渡船之間的距離,但是陸路的交通,也只是大退潮時由東南方海岸走到竹灣村的後灣上岸,十分不便。故而,小門村原來有三、四艘搖櫓小船專營小門和西嶼之間的人貨擺渡,收取微薄的船資。

擺渡人的歌:小門橋與許對(二)

許對,1971年之際,已是逾古稀之齡的老者。過去,一天24小時有十幾個小時擺渡於小門嶼漁翁島之間。忙的時候,大孫女也上船幫忙搖櫓。許對心情好的時候一邊搖櫓也唱起南管旋律,自娛娛人;不搖櫓的時候,就看看善書、編編竹簍。夏季搖櫓每天可賺個幾十元,是收入較多的時節。但是,過年前後的幾天,卻可以賺個上千元。小門橋的興建,便利了鄉民。便利了鄉民,許對卻失業了。雪上加霜的是,自1970年10月因小門橋通車,賦閒在家的他,竟因此精神耗弱,夜夜難眠。至1971年1月止,已散盡他搖櫓辛苦所得的積蓄。許對不怨天尤人,直誇小門橋的興建是時代進步的象徵。然而,屬於許對與擺渡人的歌,餘音難覓。

以鯨而聞名:小門海翁的故事(一)

以鯨而聞名:小門海翁的故事乾隆22年(1757)夏4月,一隻鯨魚擱淺於虎井嶼灣上。鄉人爭割其肉,所獲者約有數千斤云。胡建偉撰寫《澎湖紀略》時尚言:「澎署大門尚有支門魚骨一條,長數尺、大數把」。百餘年後,光緒18年(1892)壬辰冬11月初2日,有異魚,入自西嶼之小門港,擱置淺礁上。魚身長一十六丈,闊二丈五尺餘,高約二丈,黑色花點,腹內五臟無異獸類。魚口上齶較長,或曰象魚也。遠近鄉人爭取其油,三、四日未盡。黃濟時採集此則軼事,雖未言明魚種,顯而易見的又是一條大鯨魚。這隻鯨魚有多大,《臺灣日記與稟啟》也給了我們答案:「澎湖西嶼漲潮甚大,及退有大魚擱於灘上不能去。身長六十四丈,脊高二丈,頭如鰻魚形,眼無珠而兩眶圓徑尺有五寸,無鱗,灰色,皮厚分許;肉甚粗,不能食,海濱人取其油得三千餘石,甚脊骨圍圓丈許,可鏬開為圓棹面;其肋骨大者圍圓有至二尺者。」小門當地居民也言及鯨魚擱淺時,連鄰近的竹灣等村落都前來割鯨魚肉,有的甚至於為了避免血水油脂低在身上,而著蓑衣進入鯨魚內部割肉取油。今日竹灣大義宮陳列的鯨魚骨相傳即是此事件所遺留著,小門村章林女士表示有一隻鯨魚骨尚埋藏在社區活動中心地底。

以鯨而聞名:小門海翁的故事(二)

昔日澎湖科學館陳列著一組鯨魚魚骨模型,並介紹一則小門村鯨魚與石敢當的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次颱風來襲,將兩大一小的鯨魚吹到小門海岸。當第一條鯨魚擱淺於岸邊時,居民割其肉而食,然食之者皆暴斃而亡。當第二條鯨魚又擱淺時,居民恐懼之餘,嘗試推其下水,失敗之後,居民以為不食棄之可惜,食之者又是同前者之下場。當第三條鯨魚又擱前時,村民乃堆疊三塊石頭充作石敢當禱於上天,食鯨肉誠不得已,如有罪請將罰於此石。第三次食鯨肉者皆平安無事。鯨魚,海中的龐然大物,超乎人們的想像,於是乎鯨魚如同神靈。傳說鄭成功即是「東海長鯨!」因此,凡鄭成功所犯之處,如南京、溫、台并及臺灣,舟至海水為之暴漲,1661年乃能順利進入淤淺的鹿耳門水道,攻克荷蘭人。而其子若孫亦鯨種。故而有小門村民食其肉取其油,而獲罪於天的傳說。小門村以鯨魚洞的地景聞名於世,有關小門鯨魚的傳說不僅載於史冊,民間亦有口耳相傳的海翁故事,小門村的石敢當也依然迎風而立,鎮守一方。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一)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澎湖查某台灣牛」是清代的志書-《澎湖廳志》形容澎湖女人的一句俗諺。澎湖的婦女不只從事「討海」的工作,陸地上的耕作,女性一樣要辛勤以赴。劉家謀的<海音詩>曾如此形容澎湖的女性:辛苦耕漁朝暮偕,飢來薯米爨牛柴。煌煌六十年中紀,貞節如林聚一崖。蓋因「澎湖地皆赤鹵,可更者甚少,俱以海為田。男子日則乘潮掀網,夜則駕舟往海捕釣;女人亦終日隨潮漲落,赴海拾取蝦蟹螺蛤之屬」。其次,澎民男有耕,而女無織。一切種植,男女並力,而女更勞於男。蓋男人僅犁耙反土,其餘栽種耘耨,多由女人任之。「上山落海」的勞碌生活,是澎湖傳統婦女昔日的生活寫照。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二)

道光11年(1831),澎湖大旱、又逢風災,造成全澎湖的大饑荒、民生困苦。翌年春天,興泉永道周凱抵澎撫恤,當時的澎湖廩生蔡廷蘭寫了一首<請急賑歌>給周凱,請其解澎湖燃眉之急。<請急賑歌>中以一位「鄰婦」來表達澎湖的災情的慘重:炊煙卓午飛,乞火聞臨婦。涕淚謂予言:恨死乃獨後。居有屋數椽,種無田半畝。夫婿去年秋,東渡糊其口。高堂留衰翁,窮餓苦相守。夫亡訃忽傳,翁老愁難受。一夕歸黃泉,半文索烏有。嫁女來喪夫,鬻兒來葬舅。家口餘零丁,幼兒尚褓負。吞聲撫遺孤,飲泣謀升斗。朝朝掇海菜,采采不盈手。菜少煮加湯,菜熟兒呼母;兒飽母忍飢,母死兒不久。爾慘竟至斯,誰為任其咎?可憐一方民,如此計八九。恩賑曾幾多,可能活命否?救荒如拯溺,急需援以手。詩中的「鄰婦」,其丈夫東渡台灣,竟客死他鄉。公公又因太過傷心也跟著過世。窮苦困頓的她,只好嫁女賣子來籌措喪葬費。不僅如此,這位寡婦有一子尚在強褓之中,冬天到了,沒有食物可食,她只好到海邊採集海菜維生。而澎湖大飢,大多數人也都到海邊採海菜,這位寡婦又要照顧幼兒,採集到的海菜數量也隨著減少,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些堅苦卓絕的女性,也因此成為史書歌詠的對象。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三)

清代劉家謀<海音詩>之中,「煌煌六十年中紀,貞節如林聚一崖」,即在描寫清代方志中的澎湖女性。乾隆年間(1771)的《澎湖紀略》、<人物志>中載有11位烈女的德行,道光年間(1832)的《澎湖續編》增加122位女性的事蹟,並區分為<女壽>、<貞女>、<貞烈>、<節孝>等篇章加以介紹。從1771至1832約六十年,節婦增逾十倍以上,比起台灣其他的方志是有過之而不及,故而劉家謀有此感概。至光緒年間(1893)的《澎湖廳志》則統合前面兩書的女性及當時採訪所得的資料,以<名媛>、<貞烈>、<節孝>區分,更敘述了332位婦女的德行。上述的名媛、貞烈與節孝婦女之所以載入史冊,源於「節烈」為女子重要的德行之一。由於宋代理學家的倡導,官方的鼓勵,節烈逐漸演變為女子最重要的德行。宋代以後,不但社會對節烈特為重視,而且對實行節烈的方法亦別有苛求,女子不但要為夫守節,甚至要求殉夫。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四)

道光18年(1838),澎湖通判魏彥儀於媽宮天后宮內設立節孝祠,藉以表彰節婦貞女。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建完成後,大正15年(1926) 4月,諸紳商重立《澎湖廳志》中臚列之節孝孝婦女牌位,由陳采蕊主其事以神轎迎入天后宮節孝祠內安奉。昭和6年(1931)11月23日,郭石頭號召十餘人發起奉迎天后宮節孝牌位遊媽宮城,共有男女四百餘人參加,所到之處香案羅列,旌表旗幟、西瀛吟社字聯等等。參與的團體包括海靈殿、北辰宮、提標館、銅山館、海壇館、北極殿、臺廈郊以及各善社贊助旗幟,旗海飛揚。會後並募金450元,作為救助貧寒節孝婦女之用。1932年與1933年連續舉辦此項活動。提倡節孝,無非從傳統的三從四德角度來看婦女應扮演的角色。然而,當婦女走出家庭,進入學校與職場,這一道緊箍咒也逐漸地瓦解。是以日治時期的林介仁,也已銅山館為書房招收女弟子修習漢文。日治時代,女性也在教師、醫生等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只是過程並非一蹴可及,二次戰後初期澎湖查某台灣牛的澎湖女性形象,依舊鮮明。

澎湖媳婦回鄉定居的心情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的媳婦陳月雲女士,受邀至國立澎湖科大通識中心教師成長團體演講分享她回鄉的情形。當年69歲的陳月雲女士,先生是赤崁人,從小就搬到台北,長大後跟她爸爸因為業務認識。陳女士的父親有一回安排幫他相親,結果安排好的女孩沒來,沒想到陰錯陽差看到我,就喜歡上我。說起來真的是命運,也帶點意外。她先生因為喜歡喝酒,有澎湖討海人的習性,也算早走。他們總共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每個都已經獨立自主,過得也不錯,不過她都跟他們說「不幫忙帶孫子」。等她先生走後,她也開始認知思考從台大圖書館退休後的生活。因為生性不喜歡麻煩別人,後來就決定回來她先生所繼承赤崁自己的土地蓋房子,開啟人生的下半局。

帶領社區跳舞比賽獲獎

這張照片是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的媳婦陳月雲女士提供。陳月雲女士是在民國86年退休時決定回來赤崁住的,訪談當時已經69歲,卻積極投入社區工作的故事。身為赤崁媳婦,雖然沒住過澎湖,她先生還是有幾位感情很好的兄弟朋友,會給她照顧。回來赤崁以後,她開始慢慢學習融入赤崁這個地方的生活。尤其是跟幾個朋友的太太開始去參加社區的一些活動,去學跳元極舞。因為學得很積極用心,竟然變成助教。等老師課程結束後,就變成她們幾個人在負責帶領。後來,更開始投入赤崁的社區發展、社區營造、長青學苑等工作,還帶著大家編舞、練舞,用漁村的生活當故事,道具也全部自己動手做,參加澎湖縣比賽獲獎,又晉級到全國去比賽,得好多獎回來。這張照片是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的媳婦陳月雲女士提供。陳月雲女士是在民國86年退休時決定回來赤崁住的,訪談當時已經69歲,卻積極投入社區工作的故事。身為赤崁媳婦,雖然沒住過澎湖,她先生還是有幾位感情很好的兄弟朋友,會給她照顧。回來赤崁以後,她開始慢慢學習融入赤崁這個地方的生活。尤其是跟幾個朋友的太太開始去參加社區的一些活動,去學跳元極舞。因為學得很積極用心,竟然變成助教。等老師課程結束後,就變成她們幾個人在負責帶領。後來,更開始投入赤崁的社區發展、社區營造、長青學苑等工作,還帶著大家編舞、練舞,用漁村的生活當故事,道具也全部自己動手做,參加澎湖縣比賽獲獎,又晉級到全國去比賽,得好多獎回來。

大學三年來的煎熬與成長

本張照片是位於澎湖縣湖西鄉林投公園內的及林春咖啡館內,創辦人年約24歲蕭珊正娓娓道來她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說起來,及林春咖啡館的整體規劃設計,是蕭珊親自跟木工、設計師傅一起討論、設計完成的。在打造及林春這座具有特色的咖啡屋的過程中,可以見到蕭珊的能量與巧思。說起來,這並非從天而降,也不是來自從小刻意尋訪名師的栽培,而竟是年紀輕輕就必須承擔許多重大苦難煎熬與磨練的結果。面對家庭的變故,高中畢業不僅忍痛放棄到台北讀大學、見識天下的機會,也迫使她提早面對處裡複雜的法律與債務問題。這樣的經歷,讓她知道自己必須不斷努力地培養訓練處理問題的能力與專業,使自己變強,也讓她主動爭取任何可能學習的機會,擴展到不同領域的能力。

演講國際禮儀

本張照片是1950年代後期在澎湖馬公市出生的朱玉鳳大使在2015年底受大葉大學邀請,對大學生演講國際禮儀的情形。經過三十多年的外交官生涯,讓朱大使深刻體會國際文化的多樣性。希望能夠讓年輕人可以「有禮走遍天涯」,畢竟如果不能掌握不同國際社會的文化習俗,小者鬧鬧笑話,引發地主國對外交人員專業素質的懷疑,嚴重者則可能損及二國友好關係。畢竟文化就是一種不斷持續重複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家怎麼食衣住行育樂、如何行住坐臥的一套道理。外來人不懂在地文化習俗者,很可能就會做出令人感到不自在、感到無法安心的舉動。因此,朱大使退休後繼續推廣國際禮儀的工作。在這全球化時代,希望把海洋美景推向全世界的澎湖,也需要提升國際禮儀的水平。

中華民國101年全國基層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大會受獎

本張照片是1950年出生於澎湖七美、在1990年當選七美鄉長的許福存,在2002年獲頒全國基層體育有功人員殊榮的留影。許福存從年輕時就喜歡運動,進入七美鄉公所任職後,在民國六十幾年當上民政課長後推動舉辦七美杯籃球比賽,一直到今天已經有四十幾年之久。1990年當選鄉長後甚至聯合望安辦理七美望安運動會,帶來二鄉人民之間相互觀摩、學習與激勵的效果。許鄉長的願望,正是希望推動體育活動,可以讓鄉民身體更健康,可以更少使用健保卡看病。除此之外,過去十多年來,許福存則又因緣際會進入城隍廟擔任總幹事、主委職務,為宗教廟宇事務與鄉親心靈信仰的工作服務。

穿著青蛙裝正撿拾螺介貝類的呂葉菜豆

本張照片是1944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後來嫁到白沙鄉大倉島的呂葉菜豆,正在大倉島西北方的潮間帶淺坪區撿拾螺介貝類的情景,拍攝時間是2016年9月1日,照片正前方則是澎湖的跨海大橋。呂葉菜豆嫁到大倉以後,開始跟隨夫君出海捕魚作業。一年四季,不論出海作業的是鏢魚、放绲、照罾,都是夫妻倆合作一起打拼。一支釣雖是夫君自行駕船出海,餌料卻需呂葉菜豆在潮間帶淺坪區抓取。夫妻倆所得的漁獲,則會以活魚方式帶到馬公市販售。如此勤儉持家努力積攢下來,就成了扶養五個子女的基礎,直到個個成家立業。最後的牽掛,則是大兒子留下的一對姊弟。在他們開始可以獨立之後,也是用討海的積蓄,幫助他們購屋置產,為他們開路。

高雄海專澎湖分部(澎湖科大前身)第一屆開學典禮(招收水產養殖科與航運管理科二專部各一班)

本張照片是設立高雄海專澎湖分部(澎湖科大前身)第一屆的開學典禮(招收水產養殖科與航運管理科二專部各一班),時間在民國80年9月。每當談起創校當初的困難,1960年出身澎湖的澎科大蔡明惠教授依舊五味雜陳。民國80年,當澎湖鄉親開始歡慶總算有了大專學府設立之際,處在最早高雄海專分部階段走過來的師生,卻是百感交集;那真是一段篳路藍縷的時光,卻也建立師生之間相當珍惜的革命情感。教室是借來的,資源是匱乏的,設備永遠是不夠的,但是師生卻在這樣困窘的條件下胼手胝足地走過來,許多早期學生也都成為今日在澎湖以及各地相當傑出的人才。獨立設校到十多年前升格成為科技大學的蛻變,則為澎湖提供了更多元的教學與進修服務。

我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本次受訪者為楊詩言先生,受訪時年齡91歲,透過訪談楊詩言先生在退伍之後,為了要在澎湖縣當時只有官方媒體之外能擁有不同的言論,進而創辦雜誌到獲得國家頒發終身成就獎的過程,藉由此專訪希望喚起不同時期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雖然持續擔任建國日報總編輯,48年退伍後的楊詩言,為了在官方媒體之外擁有地方的聲音,而在49年另外創辦了「澎湖建設」雜誌,希望能發揮「促進地方建設,繁榮民眾公益」的功能。創辦至今,楊詩言每期總要撰寫3萬多字文稿,56年來未曾中斷,也希望這份雜誌能由後代繼承發揚光大。為了表彰楊詩言的貢獻,阿扁政府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民國38年在澎湖當兵的艱苦生活

本次受訪者為黃端禮先生,受訪時年齡87歲,透過訪談黃端禮先生了解當時為山東流亡學生的身份搭軍鑑過來澎湖服兵役的過程,藉由此專訪希望喚起不同時期對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山東流亡學生黃端禮,民國38年從廣州搭軍艦來到澎湖,713編兵事件後開始在澎湖各地當兵服役。在當時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鞋子破了,連長帶著兵從澎湖就地取材,砍瓊麻浸泡後,自己製麻繩、編草鞋;建營房,借牛車,用兵拉,載運屋瓦;打井水,差點淹死等等…困苦的生活,歷歷在目。

研究澎湖姓氏源流的蔡光庭老師

本張照片是研究澎湖姓氏源流的蔡光庭老師。1950年代出生於馬公東文里的蔡光庭,在澎湖馬公高中退休之後,因為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開始關心自己蔡氏家族的遷徙與源流。為了考察編撰蔡家的族譜與遷徙演進,除了整理既有文獻的記載外,更開始從村裡蔡氏各家戶的神祖牌進行整理記錄,也從戶政事務所調閱日治時期以來的記載。慢慢整理出蔡氏祖先原來,當初主要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從金門芎林遷徙到澎湖,目前已傳承到了第15代。另外,隨著時代演進,村裡的蔡氏家戶的建築也漸漸從合院式建築改建為西式洋樓,目前東文里的三合院僅剩八間。

為了照顧父親毅然回鄉種田

本次受訪者為葉文泉先生,澎湖縣白沙鄉後寮村人,受訪時年齡54歲,透過訪談葉文泉先生了解到澎水畢業後就離鄉前往高雄工作,直到因父親身體不適而回鄉照顧父親,卻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務農的過程,藉由此專訪希望喚起不同時期對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住在澎湖白沙鄉後寮村,從澎湖水產學校輪機科畢業後,到高雄的汽車保養場工作,退伍後又轉去開貨運卡車,沒動過回鄉打拼的念頭。民國83年,因為父親腳膝蓋開刀,行動不便,決定回鄉照顧父親,也開啟重新務農種田的生活。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種植香瓜、加寶瓜、香瓜茄、西瓜等作物,並且在農會與農改場技術指導下,逐漸打出一片天。

國際會議裡的杜瑀涵

這張照片是1980年代出生於澎湖且是原民通婚下一代的杜瑀涵,與伙伴一同前往國際社會為原住民發聲的留影。出身澎湖而且是排灣族原漢通婚的後代,杜瑀涵說從小時候起,她的媽媽跟阿姨就一直給了她很好的觀念,讓她對原住民文化產生認同。後來卻慢慢發現,她自己身旁有些人對原民文化有不同的看法。身為原漢婚姻的後代,這也是她從小就要面對的原漢文化衝突。進入大學以後,因為通過的國科會大專計畫與國際交流經驗,不斷圍繞在維護原住民文化的課題上,甚至被國際原住民朋友如何努力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文化所感動。她也因此跟一群原住民青年朋友合組社團,到國際社會為原住民權益發聲;她也希望在澎湖這個原住民文化的沙漠裡,可以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原住民文化環境。

四十年資歷的深海珊瑚師傅

本次受訪者為成萬貫先生,澎湖縣湖西鄉人,受訪時年齡56歲,透過訪談成萬貫先生了解到小時候因家境困苦,國中畢業後就離鄉跟隨大哥到台北學習深海珊瑚的加工技術,並見證澎湖珊瑚加工產業的盛況及衰退的過程,藉由此專訪希望喚起不同時期對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因為家境無法支持繼續升學,國中畢業的成萬貫就跟隨大哥到台北學習深海珊瑚的加工技術,經過3年6個月的學徒訓練,順利出師,投入加工行列。退伍後,回到家鄉購置機器開始加工,並因此認識後來的另一半。同心打拼的夫妻倆,見證了澎湖深海珊瑚加工產業高達百多家的盛況時期,二信開辦全國獨有的珊瑚借貸,以及採撈珊瑚漁業衰退的過程。

讓小時候的南寮牛屎窟翻新

本次透過訪談澎湖縣湖西鄉陳有擇先生,從小在澎湖南寮社區長大,並看著許多婦人撿牛屎並壓在咾咕石上,這些小時的回憶,讓他在當上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後,積極的去復原及呈現當時的景象,也希望能喚起當時澎湖社會面貌的記憶,以下為訪談摘要:有擇先生是位土生土長的澎湖人,從小就在南寮這個社區長大,看了很多婦人在撿牛屎跟曬牛屎,把它們壓在咾咕石上,變成一個餅狀,下課他會拿著一個籃子去撿,因為這個牛屎具有相當意義,所以有擇先生當上了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之後,積極的去復原這老舊的牛屎窟。

當飛達老師遇見石頭

本次透過訪談澎湖縣馬公市吳飛達老師返鄉創業的過程,在一次返鄉時,看到了小石雕藝品,觸發了他想將石雕發揚的念頭,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飛達老師一二十年前回來澎湖時,看到有些小石雕藝品,就觸發把石雕發揚光大的念頭。那時跟太太二個人,太太走比較農業方面的,像做澎湖絲瓜、嘉寶瓜、花生等,他則是走海洋系列,綠蠵龜,玳瑁,石斑魚等,後來才轉型真正的玄武岩石雕創作。澎湖雖然過去以咾咕石當建材,也有文石雕刻、以及珠寶珊瑚等各種石雕工藝,不過以玄武岩石雕創作則還有待努力。

大倉的老郵差

本張照片是1935年出生於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嶼上的陳木郡先生,在該島上唯一郵政代辦所前的留影。位於澎湖內海的大倉嶼,宛如貝殼裡的珍珠,因此又被稱為珍珠島。但是過去因為欠缺正常的船隻交通航線條件,長期處於郵局服務範圍之外。島嶼的郵件,都是居民前往馬公辦事時攜回,相當不便。民國六十幾年,隨著陳木郡開始經營柑仔店,因為補貨需固定往返馬公,也就熱心地到馬公郵局將大倉漁村的所有信件攜回,扮演義務郵差的角色。多年之後,郵局為擴大服務,特別邀請陳木郡先生受訓,成為正式郵差,並取得郵政代辦所的資格,可以販售郵票,服務村民郵政需求。

擔任東吉嶼主任竟被關禁閉一個月

本次受訪者為楊詩言先生,受訪時年齡91歲,透過訪談楊詩言先生在派駐澎湖縣三級離島-東吉嶼期間,積極協助百姓解決相關難題而深受愛載,但卻因受贈禮物而被軍方關禁閉而與山東流亡學校總校長張敏之、鄒鑑校長同處禁閉室一個月的過程,藉由此專訪希望喚起不同時期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建國日報編輯、創辦澎湖建設的老報人楊詩言,抗戰時期加入青年軍,後來撤退來到澎湖擔任民情輔導大隊派駐南方四島的主任,協助百姓解決困難,並因備有阿斯匹靈、碘酒等成藥,可幫漁民治感冒、處理皮外傷,深得四島居民愛戴。38年底,有位船長送下屬小組長金戒指,楊詩言決定轉送當時正要舉辦運動會的東吉國小。沒想到因為這件事被副大隊長簽報關禁閉一個月,並在禁閉室與當時因為713事件被構陷收押的山東流亡學校總校長張敏之、鄒鑑校長朝夕相處一個月。

澎湖本地黃牛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圖為澎湖地區七美、竹灣、西溪、青螺、紅羅黃牛。據《澎湖聽志》物產篇云:「澎湖少水牛,為畜黃牛,駕車、耕種皆用之。」澎湖旱田以黃牛為最多,占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黃牛輸入澎湖,為早年隨移民俱來,品種與大陸黃牛無異,但體軀略小,係因土地貧脊水草不豐所致。而從澎湖歷年養牛資料,從民國37年3,155頭到民國76年5,635頭,期間經過多次配種與改良已更能適應澎湖環境,但民國80年隨著農耕漸漸被機械取代,牛隻逐年減少,至民國89年僅剩1,729頭。

黃清池家中—證書

這是由黃清池阿公提供的,從證書上面的時間-民國42年來看,這是阿公年輕時的證書,薄薄的兩張紙被保存得很好,沒有什麼破損,這是修理輪機相關的證書,阿公說有這張證書的人不多。阿公曾在馬公公共汽車(現澎湖縣政府車船管理處)工作過,有過修理輪機的相關經驗,後來才轉為討海,對於動力機械船、船隻的維修方面也有涉略。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鎖港定置網

每天下午約3點多,澎湖馬公市鎖港魚港總是聚集很多人潮,這些人群裡有當地人,有觀光客,也有遠從鄰鄉的鄉親老饕,他們共同引領期盼著外海慢吞吞進港的那幾艘小平底船,因為他們剛從幾千公尺外撈回的活跳跳的魚產,這種漁撈法稱作定置網漁業。定置網捕魚法就是魚群洄游的路徑上事先架好網具,等魚兒自動游進網具而捕之稱作定置網漁業。鎖港定置漁網每天下午各一場,抓的都是季節性的魚,賣魚是零售的先賣,剩下的就是給魚販去標。業者會將要標售的魚分類上號碼,如果要標的人就可競標,高價的就是最後得標的人。除了新鮮外,最重要的價格也一定比市場賣的便宜;民眾都知道在這裡買的魚是現撈又新鮮的高級魚。目前有五組四船家,因都在近海,上午五點多出去,約六點就回來;下午二點多出去,三點多就回來,一天兩趟;魚種以煙仔魚最多,除此之外臭肚魚、青嘴魚、白帶魚、油帶魚、梭仔魚、花葳魚、碗米、馬好等魚種多是常見到的魚種。買定置網魚必需學會快狠準,一旦猶豫幾秒可能好魚就被買光了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社區發展協會-鎖回時光.管住生活.港灣美味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位於馬公市東南側,北連接鐵線,西連接五德,南鄰山水,東毗湛藍海岸。清朝時稱「鎖管港社」,隸屬「嵵裡澳」管轄,本社自古以討海為生,尤其擅捕小管(另有一說:此處港口盛產小管頗多),故稱「小管港」,後因「小」與「鎖」的閩南語音相近,而訛寫為「鎖管港」。日治時仍稱為「鎖港管」,光復後曾一度與「鐵線尾」合併稱為「鎖鐵里」,民國四十年(1951),實施地方自治,始與鐵線尾分開獨立改稱「鎖港里」。全里面積1.79平方公里,人口數2845人(107年08月止統計),是澎南區人口最多的一里。 以整體環境而言,鎖港是澎南區最大的村里,有圖書館、加油站、郵局、消防隊、警察局、電信局等,可說是基礎建設齊備,在文化資源部份:鎖港有石器時代的細繩紋陶文化貝塚,及縣定古蹟南北石塔、全澎湖最大的神像廟宇紫微宮,及其他家族宗廟、近海石滬三座等。在產業部份,除了自有大小捕漁業及定置漁網外,另有旅行社一間、水域活動業者三間、食品加工廠三間、傳統小管曝曬場兩間、餐飲小吃店及民宿數十來家。民生方面早上市集的果菜肉品,南北雜貨五金等應有盡有,已成為澎南區的生活重心,馬公市之副都心。

澎湖縣白沙鄉小赤社區發展協會-「虫奄」蜅蠐的故鄉

小赤社區位於澎湖縣白沙鄉,是岐頭、赤崁、瓦硐、港子所包圍的聚落,居民大多由金門遷入,距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也是鄉內唯一不靠海的社區,縣主要道路不經過,因此整個聚落顯得十分恬靜。 社區常住人口數僅100餘人,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意願高,家戶鄰里間相處互動非常緊密,凝聚力強,往往一有活動,幾近全村動員,堪稱小而美,小而巧的社區。社區組織編制健全,經常性維護社區公共空間環境整潔及公園綠美化,透過全村村民的努力營造「蟬意綿綿、詩情畫意」的鄉間小路。 社區雖然人口外流嚴重,在課程及活動辦理上並無太大問題,但社區仍以串連鄰近學校的方式,將「社區就是教室」的理念,帶領學生到村莊與社區長者共同學習,獲得不錯的成效;因此本會延續往年的模式,結合鄰近學區學校及帶動鄰近村莊(岐頭社區)共同參加社區營造的發展工作。

「文石書院」-門額下款韓蜚聲

本圖為本計畫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1月12日補拍文石書院此門額,而本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一文,作者為吳培基。韓蜚聲為乾隆丁西科舉人,韓蜚聲捐俸重修文石書院,挑取四庫館謄錄於中,而落款次印通常為表字別號,但現存「文石書院」門額石碑的落款次印,多數認為「鵞湖」,但「鵞湖」應為江西鉛山〈鵝湖書院所在地〉的雅稱,並非字號。依據字形,其字號可能是「雁鼎」,並於文石書院下款落印。而澎湖通判自清雍正5年開始設立,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赤嶼植物監測位置

本研究監測105年(2016)7月至9月赤嶼的植物率蓋率,此圖為赤嶼植物監測位置,選定兩區域的植物生長情形,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以計算植被覆蓋率進行對照分析。實驗組為遊客至北寮奎壁山、赤嶼踏浪時,較易攀爬上赤嶼時而形成非正式步道的路徑,對照組為遊客在赤嶼上較不會行經的路徑。2001年農委會地景保育小組即排定澎湖為南部區域優先推動地質公園,澎湖更在2002年即選定6處做為地質公園第一優先設置區,分別是:吉貝嶼、小門嶼、奎璧山與赤嶼、桶盤嶼、望安島及七美島,雖為可提供遊客觀光遊憩的保育景點,但旅遊亂象卻層出不窮,例如攀爬玄武岩或人潮擁擠造成環境劣化等。本研究以有摩西分海之稱的北奎壁山、赤嶼地質公園為例,利用監測赤嶼上植物覆蓋率的情形,提出相關建議以納入未來經營管理的考量。

漁產豐富紅羅村

紅羅村位於西溪下游出海處,復興橋下正好是淡海水交會處,是許多魚類最喜歡的棲息處,尤其是豆仔魚最喜歡這種淡海水交會處,不論何時橋下永遠有一大批嬉戲覓食的豆仔魚,還有半淡水半鹹水的吳郭魚、班午魚、笛鯛、黑格等魚,是小魚苗成長的好地方。早年甚至有海中笛鯛逆流到西溪國小旁小溪的記錄,還有珍貴的鰻魚往西溪逆流而上,後來因為河川整治建立攔水壩及水泥化的結果,阻斷魚兒逆流之路。但紅羅村的魚業資源卻不僅於此,村子北方有一大片魚塭,跟鄰村青螺紅樹林濕地生態聯在一起。

卸欄

澎湖漁民在農暇之餘,常常喜歡拿著刺網到海中下網,稱作(卸欄)。卸欄常見的魚種有烏魚、班午魚、碗米魚、沙湯魚、臭肚魚、秋姑魚、黑點魚等,冬天則抓鰹魚、鶴鱵、黑毛、紅甘等魚。卸欄需根據對象魚不同的習性及棲息地而有不同的作為,例如臭肚魚就喜歡有海苔的海域,碗米魚、沙湯魚喜歡出沒在沙灘地,班午魚容易在五月或七月捕獲,石斑魚喜歡在珊瑚礁石地出沒,但礁石區網很容易被礁石纏在一起,烏魚四處覓食,活動領域超廣不受地形限制,所以抓各種魚法各有不同考量。下網時機也有不同選擇,有人水漲近滿潮時下網,然後下潛水底檢查鉛塊是否與地密貼,有時候網子卡在石頭上,魚常會從網和石頭中間的縫隙脫逃,這是每種漁法都共同要注意的。也有人退潮後開船到深處下網,並用木棒拍打趕魚。還有一種是退定後潮水開始漲時到低潮線下網。不管哪種魚法網目都在捕魚過程中多少會被破壞,所以農暇工暇之餘就必需補破網以迎接下次卸欄。卸欄地點除了不能有太多礁石避免纏網外也要在潮流活水處,因為魚會沿此路線覓食。在早年一次卸欄動則十斤百斤並不稀奇,現在魚較少,但煮一餐通常不是問題。

冬季菜宅

澎湖冬季東北季風強大,強風加上海上吹來的鹹水煙讓作物枯黃難以生存,但澎湖人用各種材料來阻擋強風,常見的防風材料有木板、網子、芒草、最常見的是海中的咾咕石砌成一道道圍牆防風,戰勝了強風破壞成功地栽種了許多蔬菜,冬季最常見的蔬菜有高麗菜、大頭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青江菜、茼蒿菜、紅蘿蔔、白蘿蔔、辣椒、大陸妹、蕃茄等種類繁多,為這個魚產豐富的海島提供更多的食物選擇。尤其是烏崁村的超級大高麗菜聞名國內,居民也將高麗菜製成酸高麗菜,和海中各式魚頭真是絕佳美味。另外澎湖茼蒿葉片略小於台灣本島,味道較重較濃和澎湖狗母魚丸煮湯也是當地名菜。冬天種植這些菜最重要的就是灌溉澆水,現在大部分都有電動設備方便許多,以前用扁擔到畚箕井挑水的景象已不復見。

嵵裡姑婆宮木形馬背

姑婆宮,位於嵵裡海水浴場對面,屬於嵵裡西甲和北甲的甲頭廟,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提及主祀的姑婆媽相傳是清朝嵵裡一位未過門的媳婦,因丈夫外出失蹤而守活寡,年老之後被當地居民稱為姑婆媽;姑婆媽死後,因是未出嫁女子,神主牌不能供奉在家,因而由居民興建小祠祭祀。實際創創年代及重修次數已無可查考,目前只知從日治時期以來姑婆宮就位在「營盤頂」上,約半人高牆壁以硓𥑮石興建再塗上石灰,屋頂是木樑蓋瓦,裡面供奉的姑婆媽也是用硓古汕(細質珊瑚礁岩)雕刻的,居民大多從舊漁港駐在所或西營旁的簡易步道爬坡上去祭拜。現有廟貌為民國74年(1985)因屋脊被白蟻蛀蝕,而由水仙宮及西、北甲兩甲居民募資改建而成;此為姑婆宮的馬背。四個角往外折成方正角度,象徵木形,為五行馬背中的木形馬背。

澎湖縣湖西鄉湖西社區發展協會-幸福原味.蓮戀湖西

湖西社區自100年參加文化局涼傘培訓後,101、102年相繼向文化局社造案以「宮廟優聲,鑼鼓傳承」為名,以大手牽小手培訓社區鑼鼓隊,又於104年申請文化局社造二期「八音傳承」,目前八音成員亦有18名,也曾配合文化局藝術下鄉交流活動,深受社區居民肯定。又於105年再度申請文化局社造三期計畫,培訓社區傳統民俗技藝「駛犁歌樂舞表演計畫」,有鑑於社區在50多年前老一輩組成一支湖西駛犁歌隊,在早期農業社會轟動全澎湖,為發揚社區駛犁歌隊之精神與特色,以老年教新手,注入新活力,勾起社區居民之回憶與共鳴。其中老闆娘更是反串之丑角,亦是全場之靈魂人物。全場訴說早期農業社會,純樸、滿足、簡單、自娛娛人之景象。 湖西社區以社造、關懷、活力、永續為四大目標,藉著營造以宮廟為主軸,貼近社區深層而產生共鳴與認同,不僅社區傳統文化技藝得以完整保存而永續,更能藉著社區營造多元發展之過程與成果,促進社區認同與團結和諧,共創一個「幸福原味」之社區。

澎湖縣馬公市鐵線社區發展協會-鐵汕渼「心」意象

馬公市鐵線里可能清乾隆中葉才形成聚落,乾隆2年(1737)以前的方志都沒有記載;地名首見於《澎湖紀略》,稱為:「鐵線尾社」。據說,是因為聚落西南岸在退潮時由祖師廟前方有向外延伸的珊瑚岩礁,一路蜿蜒向西經過菜園、石泉到前寮海域,宛若一條鐵線而得名。透過召開居民共識會議,針對鐵線社區在地的文化資源、海洋資源,尋找代表鐵汕渼之意象或代表圖記。藉由共識會議討論共同設計,創造屬於鐵線社區共同圖騰,同時增進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向心力。本計畫辦理潮間帶生態資源調查、潮間帶生態體驗規劃等課程,聘任專業教師帶領居民共同蒐集鐵線社區海洋資源資料,藉由課程講授與居民共識規劃出具地方特色之導覽路線,並辦理潮間帶生態體驗活動,讓在地居民、觀光客,透過導覽增進對鐵線海岸資源的了解。

硓𥑮石菜宅(一)

湖西鄉南寮村是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因此菜宅也為數眾多,菜宅是專門做為蔬菜栽培的田地,以舊地名名稱範圍來區分菜宅群體,可分為西墩地區(保寧宮西方及北方之區域)、大園地區(東營北方及楊氏祖廟北方之區域)、頂寮地區(趙氏祖廟東方及東南方之區域)。這三個菜宅群體的種植作物和菜宅興建方式都有所不同,主要是依照地理位置與地形高度有所區別。一般菜宅的硓𥑮石疊砌高度北側較高,用來抵擋東北季風,疊砌高度從只有以硓𥑮石劃分田地區域到高度在250公分左右都有。

107年澎湖縣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澎湖地處台灣的離島偏遠地區,資源較為匱乏,且因交通不便,工商業也比較不發達。然而,由於澎湖有秀麗的玄武岩地質景觀,豐富的海洋生態,再加上豐厚的人文底蘊,故在地社會雖不繁華,但卻充滿了樸質與生機。近年來,澎湖地區大力發展觀光事業,每年旅客不斷成長,地方經濟隨之而起;但另一方面,大量的觀光客也帶來海洋生態的破壞,而社區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問題持續惡化,使得澎湖社會的發展,呈現看似有榮景,卻潛藏著高度隱憂的狀態。本成果專輯裡,蒐錄了今年度已推動的各項社區營造成果,未來期盼在與各公部門及民間單位、團體、社區的共同努力下,持續推行「社區營造」,深化在地性服務,提高社區自主性,進而將此一理念落實於社會各專業領域。同時,讓推動社區營造工作者,可依社區不同的特性,帶領社區居民找尋適切的途徑及方向,提昇社區生活品質,實現海洋新故鄉的整體發展及永續經營目標。

種花生、炒花生(一)

湖西鄉南寮村是傳統務農的村莊,在大園菜宅群內種植花生的時節多在春天春雨過後,用來種花生的種子,是前一年收成後曬過及陰乾的土豆仁,在農曆年節春雨過後先犁田,在田裡開出一條條的淺溝,將花生種子順著淺溝小心撒下去,一隻腳由外往內踢,另一隻腳再壓緊土壤,將溝邊的土壤埋過撒入的種子,全部種完土地上全是腳印,這是澎湖花生田特有的農田景觀。收成後的花生傳統的澎湖人會運用環境中現有的海砂,拿來炒花生;將海砂快速導熱後加入撥好的花生粒大火快炒,全程需要透過人力不斷的翻炒,一個步驟都不能馬虎,不然一不小心就會過火炒出焦味,炒出來的成品就會失去澎湖人記憶中的炒土豆味。

北海無人島紫菜的採收權

早期的紫菜採收權,都屬赤崁村所有,後來因為村民的遷移及交通、距離等因素,慢慢分散到各村。比如說鳥嶼村的人,大部份是由赤崁移出去的,兩村的感情很好,號稱兄弟村,所以也就分到一些採收權。湖西村是因為曾經救過為了探紫菜遇難的赤崁人,所以也分到採收權,偏偏湖西村是澎湖少數不靠海的村子,所以紫菜常被鄰村盜採,自己要採,也得跟鄰村借船,所以久而久之,採收權只好再分出去。和鄰村輪流,4年採1次。澎湖這種特有的紫菜採集習俗,已經有數百年,雖然沒有明文記載,只是一種公約,但久而久之已形成一種習俗,對於整個漁村的整合和安定,有相當卓越的貢獻。

樂捐重建朝陽祠諸善信芳名如左

朝陽祠,隱身於馬公市區民權路上,某服飾店面二樓,店側開有一小樓梯可登臨祠中,其內供奉神明為洪真君,信眾親切的稱呼其為「洪先生公」,據余光弘於《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提及,洪先生公乃清代之兵勇,本名洪鑑堂,為人樂善好施且擅岐黃之術,常為鄰居街坊治病,據說其秘方對兒童夏季所生之癤子有奇效,但洪先生並未以其醫技謀利,常免費為人治病;因而在其過世之後,居民感其恩德,乃在其住處附近之城牆邊搭建一小祠以奉之,由於祠廟鄰近清末興建澎湖廳城的朝陽門(東門),故名「朝陽祠」。此為其四十九年樂捐重建朝陽祠諸善信芳名錄。

柳星廟重建碑誌

柳 星 廟 重 建 碑 誌本廟據云:原紀念案山里里民林德全先生生平對三壇之重大貢獻而興建、嗣經本里北極殿玄天上帝指派桞星君駐驆始稱桞星廟。是廟面積雖小然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晨昏膜拜者眾多可謂廟小神靈有求必應、因壬申年適值政府擴建道路必須拆廟遷移經本里北極殿值年鄉老高正吉、歐天福、鄭清舜、林春淵四甲執事蔡清榮、歐清允、吳萬來、林千發多方奔走發起募捐承蒙全里民眾熱烈響應尤其廟址部份土地亦承歐謝桂蘭女士欣允捐獻。遂於民國八十一年農曆四月十日動土、由本里吳通壽先生設計承建歷時三月有餘於同年農曆七月中旬竣工、共用新台幣捌拾陸萬元正。而今廟貌全新比前壯麗、藉此特感謝所有熱心捐献之善信、並將其芳名及款額臚列於后是為記。 鄉老:高正吉 歐天福 大案山北極殿值年鄭清舜 林春淵 執事:蔡清榮 歐清允 吳萬來 林千發中 華 民 國 八 十 一 年 歲 次 壬 申 孟 秋 吉 旦

綠金海菜

澎湖每年冬季十二月至清明節四月期間,因為水溫較低很適合海菜的生長,過了清明以後水溫漸高,海菜漸漸不耐高溫而退出澎湖水域。海菜特別是核黃素和尼克酸的含量十分豐富,還有不少維生素A和維生素E,以及少量的維生素C,並含有15%左右的礦物質,其中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鉀、鈣、鎂、磷、鐵、鋅、銅、錳等,另外還含硒和碘尤其豐富,這些礦物質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是很受歡迎的營養食品。

巡滬

早期先民集體利用石塊玄武岩在潮間帶堆疊一座座石滬集魚,漲潮時魚兒游進石滬內四處覓食,退潮來不及跑就被困在石滬內。早年一天的石滬魚獲很驚人,是許漁人垂涎的「金雞母」,但石滬是有股東的,所以每到退潮可巡滬時,是由滬主優先抓魚,股東們抽籤每天輪流由某某股東巡滬。石滬一般都迎潮流方向而建,最深處建有滬房成心型狀,滬尾成彎鉤型指向滬房,魚兒想逃卻又被逼回滬內,小石滬卻藏著大學問。風浪大、潮差大的地方集魚效果最好,所以冬天巡滬優於夏天,在不能出海的冬季裡提供另一個捕魚機會。全世界石滬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澎湖,全澎湖有六百多座石滬,其中又以吉貝一百零二座最多。

背山面海

這一片片綠油油的小山坡,位於后螺福德廟的後面。后螺福德廟前面是海,後面就是這個小山坡,在風水上有一說是「背山面海」,背山的意思是背後有靠山,在澎湖馬公天后宮後面也可以發現有一個人造的小山,也是有著相同的意思;而面海因為海廣闊無邊,象徵著未來無可限量。當然上面這些都是用風水的面向去做思考,可能從其他方面去觀察又會有其他的解釋。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合界地瓜籤花生粿

地瓜籤花生粿,是住在合界頭的一位熱情阿嬤從半夜開始做的,知道我們要去拜訪她,特别為我們準備了12塊。吃起來的口感,跟外面賣的粿相比,外皮不會這麼的厚,麵粉感也不會很重,不會像每一口都在吃麵粉,反而是因為外皮較薄所以每一口都能吃到裡面滿滿的餡料,而且裡面的料,我原本以為會甜到膩,因為蕃薯跟花生都屬於有糖分的食物,不過吃下去之後反而覺得這種甜甜的剛好不會太膩,也不會不夠甜,兩種甜就像是在嘴巴內融和,蹦出了另一種甜蜜滋味,讓人想要一塊一塊的接著吃。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池東國小百週年紀念冊

這是顏英傑阿公借我們參考研究用的,民國94年池東國小發行的紀念冊,裡面從民前9年日治時期的小池角公學校記錄到民國94年,資料豐富且齊全,還有一些老照片,和這些年一屆一屆的畢業生合照,是很珍貴的資料,可以看到池東國小的學生人數增減和老師們的努力,還有編輯組努力的蒐集史料,連最初創校時的照片都還有呢。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陰天的漁港(大池)

大池漁港的前身為一個大淡水池,根據耆老所說,這也是澎湖最大的淡水池,大池這個地名也是源於此,曾是當地小孩的嬉戲場所,可以玩水抓魚,裡面有鰻魚、烏龜等等。但在民國71年(1982)時,因為過去的義士碼頭不敷使用,當時大池有77艘船,容納不下,因此利用大池改建成現在的大池漁港,曾經的大池塘就再也不存在了,只留在當地耆老的腦海和口耳相傳之中。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大池早市

所謂「早市」,因為一般都會在上午,由一台貨車滿載著日常用品、食物叫賣,在澎湖的鄉下十分常見。小貨車巡迴各個村莊,一般都停在廟前廣場,店主會到廣播點廣播當日販賣物、價格等等,居民就出門挑選、購買。受訪者也有提到,如果不想吃自己種的菜時,膩了,就會去買小貨車的菜品,有些小貨車販賣新鮮的漁獲,讓居民不用特地跑到馬公購買,很有澎湖鄉下日常生活氣息。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大池村小道

走在大池村莊內的路上,會發現其實路蠻陡的,整個村莊是坐山面海的感覺,根據受訪者提到,住在廟附近的居民,基本上是最早來開墾定居的,也是當地的大姓,人口也較多,以洪、顏兩姓為主。照片中的貓,是因為村莊內的貓、狗特別多,貓咪尤其多,有的貓還會在炸粿店的長椅下吃炸粿,很有趣的景象,在比較偏僻的地方,貓還會成群結隊的出現,人走過去,有的親近人、有的躲起來,大池真是一個對貓狗友善的地方啊。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夢幻沙灘

夢幻沙灘位於大池村往池東村的路上,村民在提到夢幻沙灘的命名由來時,都說是網友命名的,因為這個沙灘漲潮時是看不到的,退潮才看的到,搭配西嶼落霞,成為澎湖著名的美景。在訪問的過程中,阿公們都有提到他們小時候會到這邊玩,當時還有海龜會上岸產卵,他們有時會把蛋挖出來玩,之後再放回去,現在因為大環境和消波塊的破壞,已經沒有海龜會上岸了。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大池村嘉寶瓜田

這是洪來阿公家的嘉寶瓜田,筆者第一次親眼看到嘉寶瓜,以前只有在鄉土語言課本上看過而已,是澎湖的特產。洪來阿公80幾歲依舊身體健朗,這片田過去曾經種過鳳梨,很難想像澎湖也能種出鳳梨呢,只是阿公覺得太麻煩,因此沒有繼續種。一開始鳳梨種子是他兒子給的,種出鳳梨後主要都拿去自家小吃店做鳳梨醬了,拍攝當時田裡只有嘉寶瓜和最後一顆鳳梨了。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大池村村民—洪來

洪來阿公,出生於民國21年,經歷過日治時期,也有遇過美軍大轟炸。說到他年輕怎麼討生活的,從國小畢業後就去高雄當中藥行學徒,後來回到澎湖當討海人,但常常暈船,最後去做土水,他自己很自豪的說他一開始就是當師傅,村子裡有很多房子是他蓋的,他自己的房子也是。洪來阿公從他做船模型、蓋房子這些經歷,給人一種做事仔細、充滿信賴的感覺,但是也很慈祥。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漁具(釣小管假餌)

照片中的漁具是由黃清池阿公提供給我們拍照的,這是他仍在使用的,用來捕捉小管,外表光亮、顏色鮮豔,是釣小管用的假餌,一般為魚、蝦的形狀,用來吸引小管上鈎,其中一頭具有兩排倒鈎的魚鈎,應該是在小管上鈎之時,可以纏住小管的觸手,讓小管更容易被人捕捉,不容易脫鈎。阿公也有提到小管的產季是在農曆6到8月,大約在中秋節過後就沒有小管了。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池東國小

池東國小為本次工作坊訪談的耆老都有念過的國小,因為當時還沒有大池國小,到民國53年大池國小才設立。池東國小位在池東村,因此耆老們小時候都需要步行大約20分鐘左右才能到學校,會經過夢幻沙灘和小池水庫。他們當時中午都會回家吃午餐,再回到學校去上課,平常早上從家裡出門上學的時間是上午7點左右,有的阿公說邊走邊玩,大概10分鐘就到學校了。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池東國小內的老樹

這是池東國小中的老樹,品種是大葉欖仁,其中一位受訪問提到,因為現在的校舍都是新建的,大概只有老樹歷史最悠久,看著這些年來來去去的孩子們,阿公也說這棵應該有上百年了吧,屹立不搖在校舍裡頭,因此可能從日治時期的小池角公學校時代就存在了,一直到現在的池東國小。學生們常常在樹下玩耍,撐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依舊在校園聳立著,是見證池東國小歷史和學生生活很重要的紀念物。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路(大池)

這條路是通往夢幻沙灘和池東國小的路,因為訪問到的耆老,大部都是住在大池漁港和治安宮附近,因此這條應該算是他們上學的必經之路,一路通往夢幻沙灘和水庫,再到池東國小。這條路除了平坦的路面,也有些十分陡峭的路段,試爬過一段,很佩服那些走這條路上學的阿公們,部分的路段少有人煙,樹叢特別多,在天色較暗時,給人一種可怕的感覺,有一位阿公說他們都和同伴邊跑邊玩到學校。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跨丁香的漁具

這是黃清池阿公提供給我們拍攝的,也有使用示範給我們看,這是用來捕捉丁香魚的漁具,一般都在石滬使用,退潮時下滬捕捉丁香魚,用前面的大開口,利用「夾」的動作,讓魚集中到網子裡面,如果魚夠多,一次可以抓到5斤的魚。阿公說他這個網子已經三十年沒用過了,現在漁獲量減少,石滬也年久失修,就不用這麼累去捕丁香魚,大部分都是抓小管而已。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老照片徵集—章娥「婚禮迎娶機車」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我23歲那年結婚當天,這是我先生洪東合來迎娶我所騎機車的照片。前一天我自己去馬公市把當作嫁妝的新娘車騎回家,那部機車叫做「滿街跑」,結果騎到現在漁翁島鄉村餐廳那個轉彎處,突然摔倒發生車禍,感覺好像有人從後面把我的車子故意拉倒。後來長輩說,新娘嫁妝車必須要綁紅布條或貼紅紙,結果忘了做,就摔倒了。剛好我車子後面有二個記者,就把我摔倒的情形拍下來。那次車禍,我被送到馬公市林醫院讓王清峰醫師治療,總共縫了二十幾針。隔天婚禮這一天,我雖然已經出院回家,但是整個婚宴過程,我都在新娘房,沒有出來。本來當天還請了新娘轎子要讓我風風光光的乘坐,後來也沒有進行迎娶的禮俗,我先生只有用照片裡的這一台機車,把我從家裡迎娶回家。受訪時間: 2019年10月10日

老照片徵集—章娥「後營」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這是我結婚前跟我未來先生的堂妹所拍攝的照片,位置是在小門對岸,小地名叫做「後營」,旁邊那時候都還有村民在那裡開闢田園種植,我跟堂妹、還有朋友一起過來玩,由朋友幫我們拍攝。那時候我大概17、18歲,還在高雄的工廠當女工,做成衣、洋娃娃、手套、皮包…各式各樣的外銷品,每個月都可以賺一萬多塊。因為我們總經理說,我們這些澎湖小孩很乖,他都會安排我們週六、日加班,晚上也會加班,所以我們領比較多錢。那時候都是去郵局用現金袋寄回小門,一次寄五千、一萬。我是國小畢業13歲左右就去高雄工作,是我表姊、表姊夫回來帶我過去。那時候搭乘的是澎湖輪。過去一個月以後,我又再還回來小門,帶了十幾個我們村裡的女孩子過去我那家公司工作,大家都住在公司的宿舍。那家公司有三百多人。那時候我未婚夫如果打電話去公司找我,公司都還會廣播「章娥,電話」。受訪時間: 2019年10月10日相片提供者 | 章娥

老照片徵集—章娥「新東春」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這是我家的船,船名新東春,包含船長大約6、7人出海作業。這艘船那時候是7人合夥,然後大家一起出海作業,回來再分份,也就是結算漁船討海收入。但是大家嫌合股的人太多,能夠分得的討海收入太少,後來那一艘也就賣掉,大家散股。我們自己家裡就由我先生、我公公、以及我小姑三人再合股買另一艘船,船名也叫「新東春」。後來,我們把我小姑的股份吃下來,他們自己去買了新船,新東春就完全由我們家自己經營。現在就是由我先生當船長,另外聘了5位外勞一起出海作業,冬天主要是討土魠魚。目前村子除了我們這一艘之外,還有三艘跟我們類似的大船。受訪時間: 2019年10月10日 照片提供者| 章娥

老照片徵集—章娥「章娥女士」

本次訪談對象為小門村章娥女士,現為西嶼鄉小門村村長,訪談時間為2019年10月10日。照片攝於1973年前後的小門鯨魚洞附近。章娥女士年輕時就到臺灣高雄工作,工作非常勤勉。她看著照片,說:「這是我從臺灣放假回來拍攝的照片,位置是在鯨魚洞旁邊,我旁邊是我最小的弟弟,大概小我十歲左右。那時候在臺灣工作,平均每年才能夠回家二次,一次是在夏天,一次在冬天,冬天就是過年,夏天就大概6月左右。那時候我在臺灣作女工,非常努力,每個月都寄錢回家。我媽媽說,我們家後來增建2樓,都是我工作寄回家的錢蓋的。」照片提供者| 章娥

老照片徵集—章娥「章娥女士2」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現為小門村村長,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這是我到高雄工作時候,回來參加同學會時拍攝的照片。拍照的地點在我們小門國小的校園。中間男生那時候留在村子討海,照片左邊是我堂姐,他那時候也是在高雄當女工,但是跟我不同公司。我們那時候的國小已經搬到照片這個位置,以前我們國小最早是以分校來小門設置的時候,就在我們小門的三角石(小地名)蓋了一間簡易教室,那時候因為教室不夠用,所以是所有年級學生都一起上課。簡易教室本來是軍營,給士兵住的,後來暫時借給學校使用。二年後,才在現在小門國小的位置蓋了新校舍,也就是我們拍照的位置。照片提供者 | 章娥

老照片徵集—章娥「章娥女士3」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現為小門村村長,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 這是我到高雄工作時候,回來參加同學會時候所拍攝。拍照的地點在我們小門國小的校園。跟我合照的男生,那時候去臺灣到高雄的麵包店當學徒,也是回來參加同學會。我們那時候的國小已經搬到照片這個位置,以前我們國小最早是以分校來小門設置的時候,就在我們小門的三角石(小地名)蓋了一間簡易教室,那時候因為教室不夠用,所以是所有年級學生都一起上課。簡易教室本來是軍營,給士兵住的,後來暫時借給學校使用。二年後,才在現在小門國小的位置蓋了新校舍,也就是我們拍照的位置。照片提供者 | 章娥

老照片徵集—章娥「章娥女士與兒子」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現為小門村村長,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這是我結婚第二年生兒子的照片。我是23歲結婚,24歲生兒子。那時候我們村子的海堤都還沒有建造,我抱兒子位置的後面,其實是道路,那時候都還是海沙的路,完全沒有鋪設柏油路面或水泥。海堤是到後來才建造的。照片上的海上船隻,是因為村子還沒有建造漁港碼頭,沒辦法停靠,所以船隻都停泊在前面這一片海域,船隻進出港很麻煩,必須把所有出海討海作業所需要上下船隻的漁具、漁網、飲水、食物或是漁獲,都要用小船、舢舨接駁,再用人力裝卸上下。那時候如果漁獲,大家也就會排成人龍幫忙把漁獲接龍上岸,非常熱鬧,也很有人情味。相片提供者| 章娥

老照片徵集—章娥「章娥女士的先生」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現為小門村村長,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這是我先生當兵前拍攝的照片,他雖然大我1歲,但是那時候因為我們國小的學生生源比較少,所以每二年才招生一次,也是因此,原本我先生應該是大我一屆,卻跟我變成同班同學。我小學畢業就到高雄當女工,我先生國小畢業以後,還繼續念國中。但是他在14歲的時候,他母親因為白血症就往生了,他母親生前跟他說:念到國中就好。國中畢業之後,他就跟阿公、小姑丈一起討海,後來阿公走了以後,就跟我公公一起討海。等到我先生50歲的時候,因為我公公那時候就算退休,就把船隻交給我先生負責,他就一直當船長討海到現在。他今年61歲(他屬豬)。相片提供者 | 章娥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電動偉士牌」

訪談時間為2019年9月22日,於小門村,照片中的主角為洪女士的女兒。照片中的電動玩具車外型仿偉士牌,是洪涂碧霞女士生下第一胎時,她的母親送來給孫女的禮物,玩具車的動力於充電式,是小門當時唯一一台。此外,小孩身上穿著的服裝也是洪女士的娘家家人在屏東購買的,在衣著選擇較少的小門而言,此套衣服十分引人注目。洪涂碧霞,民國46年,家管,屏東,十八歲嫁到澎湖,透過公公的朋友介紹,先生洪來順。洪女士為先生的第二任妻子。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童裝」

此為2019年9月27日訪談西嶼鄉小門村的洪塗碧霞女士。受訪者生於民國45年,民國62年結婚,婚後育有兩男一女,共三個子女。此張相片約於民國67年(1978)於自家門口外由隔壁鄰居所拍攝。洪女士的娘家位於屏東,商店內的服飾、商品皆較小門豐富,因此買了一套女童套裝(帽子、上衣、褲子)給孫女。洪女士指著相片,說:「當時大家都簡單穿,小孩的衣服是屏東娘家買的,跟帽子是整套的。當時大家都簡單穿,現在也沒服裝店,所以鄰居看到小孩穿著特別的衣服就來拍照。」在衣著選擇較少的小門而言,此套衣服十分引人注目,鄰居看到小女孩穿著可愛,便協助攝影。相片背景拍到了一座洗手台,洪女士分享:「以前洗手台和廁所都在(住屋)外面,冬天出去很冷。」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小門當時的物質生活以及生活情境,也能發現到鄰里之間親近的情誼,對於地區早期生活情況之研究有所助益。照片提供者| 洪塗碧霞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鯨魚洞外」

於2019年9月27日訪談西嶼鄉小門村的洪塗碧霞女士。受訪者生於民國45年。而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擁有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鯨魚洞,相傳因一隻鯨魚衝撞而成,實際上為受到海浪侵蝕所導致的海蝕洞。除了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之外,鯨魚洞也活躍於許多小門人的記憶中。受訪者洪塗碧霞女士為屏東人,生於民國45年,民國62年嫁到澎湖,婚後育有兩男一女,共三個子女。照片約於1989年拍攝。洪女士在訪談中提到,過去曾有專家來此地針對玄武岩進行研究,並說海岸附近烏黑、可刮下來的石頭像是「煤炭」,可以作為燃燒的材料,受訪者表示:「阿姨在台灣時有看過,去撿螺絲時看到,就知道(是煤炭),當時專家還沒來」。鯨魚洞沿岸的變化相當大,洪女士表示:「以前有一條路可以走,現在被水沖到沒有了,上面還有落石,很危險」。訪談過程中提到了小門地區部分的岩石構造,鯨魚洞為海蝕洞,地形經過數十年的沖刷已有些許改變,顯現出相片與訪談內容對於小門鯨魚洞附近地形紀錄的必要性。照片提供者 | 洪塗碧霞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鯨魚洞外」—2

此為2019年9月27日訪談西嶼鄉小門村的洪塗碧霞女士。小門擁有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鯨魚洞,相傳因一隻鯨魚衝撞而成,實際上為受到海浪侵蝕所導致的海蝕洞。除了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之外,鯨魚洞也活躍於許多小門人的記憶中。受訪者洪塗碧霞女士為屏東人,生於民國45年,民國62年嫁到澎湖,婚後育有兩男一女,共三個子女。照片約於1989年拍攝。洪女士在訪談中提到,過去曾有專家來此地針對玄武岩進行研究,並說海岸附近烏黑、可刮下來的石頭像是「煤炭」,可以作為燃燒的材料,受訪者表示:「阿姨在台灣時有看過,去撿螺絲時看到,就知道(是煤炭),當時專家還沒來」。鯨魚洞沿岸的變化相當大,洪女士表示:「以前有一條路可以走,現在被水沖到沒有了,上面還有落石,很危險」。訪談過程中提到了小門地區部分的岩石構造,鯨魚洞為海蝕洞,地形經過數十年的沖刷已有些許改變,顯現出相片與訪談內容對於小門鯨魚洞附近地形紀錄的必要性。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子女照

於2019年9月27日訪談小門的洪塗碧霞女士,地點為受訪者家中。受訪者生於民國45年,民國62年結婚,婚後育有兩男一女,共三個子女。相片背景是沙灘與花生葉。澎湖冬季季風強烈,村民無法出海捕魚時會以農代漁,小門村早期即有多戶利用菜宅栽種蔬菜供自家食用。村民飼養牛隻協助農事,曬乾的花生葉即為牛隻的飼料。照片中的沙灘現在已成為水泥路,根據訪談內容,得知距今28年前仍然是沙地,遇到颱風時,總會淹水;改建成水泥路之後不再淹水,生活上也較為便利,但失去了從前的美景,令人惋惜。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電動偉士牌玩具車」

照片中的女孩是照片提供者洪涂碧霞女士的女兒,女兒所做的小船即舢舨(搖櫓),當時小門尚未興建碼頭,家門前都是沙灘,洪女士家中在海上作業的漁船無法停靠,需將漁獲從漁船搬到舢舨,再搖櫓將舢舨駛到沙灘上。小門碼頭完工後,舢舨已不再做此用途,居民改用來到海上釣魚、捕捉小管。居民印象中如遇到颱風,浪會淹沒沙灘,湧進家中,水最高曾淹至小腿左右,今日這片沙灘已築起海堤,並設置消波塊,海水淹進家門也成為過去的歷史記憶了。

老照片徵集—許果「震義宮舊廟」

廟前兩位年輕人是要好的同學,穿白色上衣的是許天送,是馬公市區永昇鐘錶行的老闆,黑色衣服的是許金波,後來金波娶了天送的妹妹為妻。相片中的是小門村震義宮的舊廟,於民國六十七年拆除破土重建,今日震義宮的廟身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破土,民國七十三年(1984)竣工。在1905到1984之間,震義宮已修建過三次。震義宮為道教寺廟,主祀神祇微溫府王爺,地址為西嶼鄉小門村19號。由震義宮碑記得知,溫府王爺源來自於竹灣大義宮,因此,震義宮之名也是取自於竹灣村的「大義宮」(許玉河,資料檢索日期:2019年10月24日)。

祖孫分享老照片的情懷

照片是108年9月22日由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的老照片徵集活動時所拍攝。此次活動在當天早上9:30於小門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共有三十多位村民前來共同參與。本照片即是當天前來的祖孫三名,在共同觀賞分享老照片的愉悅神情。這二位小朋友究竟是聽到奶奶講述照片裡什麼樣的故事,在神情上顯得非常的愉快,也充滿了好奇的眼神?而講述老照片故事的老奶奶,則是一臉的淡定,如數家珍般地望著照片,也不無陷入某種時光隧道裡沉思的神情,好像那幾十年前的生活景象,就在這眼前重現。老照片成為串連起往日與當下、祖與孫、記憶與好奇之間的魔力橋樑。

「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海報

這是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在108年9月22日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的海報。這張海報由該計畫團隊製作,海報上的老照片是過去早已拆除消失的小門舊橋,算是僅僅存留在老一輩記憶裡的印象,或是留在類似此一稀有照片裡的珍貴記憶。不知道當初這些曾經走過這座橋的小門鄉親,當他們再次看到這張照片時,會在心裡引起如何的記憶?在內心泛起怎樣的漣漪?是曾經在那年少輕狂的歲月裡,跟著村子裡的無稽少年到處晃蕩的過往?是辛苦跟著家人挑著漁獲作物往返的記憶?或是每天必須走過這座舊橋上學、工作的往事?……老照片的徵集活動,所要徵集的就是這些連結延伸的生命/生活記憶。(本張照片提供者:小門旅台鄉親 郭曼娟老師)

「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

108年9月22日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的老照片徵集活動。此次活動在當天早上9:30於小門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前後共有三十多位村民前來共同參與。本照片是活動一開始由本計畫主持人林寶安教授的活動介紹,跟當天所有前來參與聆聽的村民,詳細說明舉辦這項活動的緣由與目的。當天前來聆聽的村民,有高齡91歲人稱「千金媽」的老奶奶,有正在就讀小學的稚幼,有村子裡的漁民,也有開小吃店服務觀光客的人家,算是各個世代、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前來共襄盛舉。以一個平常大約不到百人實際居住的漁村來說,這次活動參與人數的熱烈程度,或許是可以觀察這場活動意義的重要指標。照片提供者| 江昭蓉

大塊磁磚上的老照片

108年10月10日利用雙十節的假期,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由主持人林寶安教授帶領助理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後的口述歷史訪談。由於每一位村民帶來的照片都需要再找時間回去一一訪談,才能將老照片裡的記憶予以記錄起來,因此也就有了跟村民之間各場次的口述訪談現場。在這次回到小門進行老照片記憶口述歷史收錄的過程中,一位村民找到這一塊印製在磁磚上的老照片跟我們分享。他說這是小門目前停車場道路跟海堤尚未建造之前的景象,磁磚照片是他的老家,就是他目前所蹲地點的右手邊位置(照片左上角)。當時他們家門前就是沙灘,再往前走就是海,也是家裡舢舨船隻會停泊的地方。磁磚照片裡是他的父母親。他主要是拿這張照片分享未來可以進行海堤造景的想法建議,他說:「可以把我們這次從小門村民所徵集的老照片,挑選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用燒製技術佈置在海堤牆上,讓更多遊客可以認識小門的歷史與經歷。」老照片徵集活動,也激發出對於小門村未來的不同想像。

訪談老照片記憶後的午餐

利用雙十節的假期,我們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在108年10月10日由計畫主持人林寶安教授帶領助理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後的口述歷史訪談,今天訪談的對象是村長章娥女士。這張照片是我們花費將近3個小時,總計訪問8張老照片記憶的口述歷史之後,章娥村長親自下廚「隨意煮」來請我們享用的豐盛午餐。今天午餐的主食,是中間那一大鍋的絲瓜小管麵線,照片正中央上方則已經盛好一大碗,村長說是特別準備給主持人林寶安教授享用的。那一碗快要滿出來的小管麵線,裝盛著比麵線還多的小管,充分表現主人招待客人的心意。另外則是一盤螃蟹與一盤鯊魚,都是村長家的漁船所捕撈或是鄰居漁民所餽贈的日常食材。擔心我們吃不飽,還特地另外準備一大碗炒飯。所有的料理直接放在舊報紙上,完全一派的庶民生活作風。村長還一再強調,沒有特別準備,就是家裡冰箱隨時可以拿出來的食材,馬上料理就可以上桌,要我們不要客氣。在這國慶日的午餐,我們就圍坐在章娥村長家的客廳低矮長桌邊,開始享用這些美味豐盛的海鮮料理,在海風送爽的秋日,在辛苦完成訪談之後。

訪談老照片的記憶—章娥

照片是在108年10月10日,我們利用雙十節的假期,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主持人林寶安教授帶領助理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後的口述歷史訪談場景,今天訪談的對象是村長章娥女士。訪談的地點是章娥村長的姐姐家門口,計畫主持人林寶安教授開始就村長手中的照片,一一請村長談談老照片裡的回憶,並直接打開筆電進行記錄。坐在小門海堤前漁民家戶門口的涼爽秋風中,林寶安教授跟村長章娥女士,宛若村子裡熟識的左鄰右舍,正在分享著老照片裡的往日情懷。來到漁村的訪談,或許輕便的穿著,正是融入社區的重要法門。

訪談老照片的記憶—洪國欽船長

照片是在108年10月10日我們利用雙十節的假期,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主持人林寶安教授帶領二位助理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後的口述歷史訪談場景,照片裡訪談的對象是洪國欽船長的另一半許玉芬女士。訪談的地點就在洪國欽船長家門口(亭仔腳)用來待客的茶桌前,在助理訪談許玉芬女士之際,旁邊是我們持續合作的小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文彥。許玉芬女士在訪談時特別提起,很謝謝我們團隊跟許文彥理事長合作辦理的老照片徵集活動,說是因為這件事讓「整個村子都動起來,已經很久都沒有這樣的氣氛了。尤其是老人家翻箱倒櫃找出許多幾十年不見的老照片,開始跟家人、鄰居分享後,突然變得好有生氣,真的好感動。」

老照片徵集活動1

108年9月22日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走回小門」的老照片徵集活動。此次活動在當天早上9:30於小門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共有三十多位村民帶著他們的老照片前來參與。沒有舉辦過類似活動經驗的我們,被村民的熱情所包圍,以及淹沒:在我們計畫團隊已經出動7名人員的條件下,並無法在這麼多村民面前,完成老照片的徵集活動。主要原因無他,就是前來參與的村民,並未能事先撰寫完成老照片的內容故事。說起來,在這個主要依靠放網討海為生,依靠拿鍋鏟做小吃吸引觀光客,以及到山上田園照顧作物的漁村,會拿筆工作的根本就是極少數的稀有怪物。為老照片共筆書寫記憶的希望,因此變成漁村裡難以達成的理想。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像照片一樣,先一一簡單記錄每張照片的基本資料,以待來日親自拜訪進行的口述記憶。照片裡是計畫團隊的歐佩怡老師跟村子裡的許照月雲女士,就著老照片開始講述起背後記憶的精彩樣貌。

老照片徵集活動2

108年9月22日(星期日),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走回小門」的老照片徵集活動。此次活動在當天早上9:30於小門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共有三十多位村民帶著他們的老照片前來參與。沒有舉辦過類似活動經驗的我們,被村民的熱情所包圍,以及淹沒:在我們計畫團隊已經出動7名人員的條件下,並無法在這麼多村民面前,完成老照片的徵集活動。主要原因無他,就是前來參與的村民,並未能事先撰寫完成老照片的內容故事。說起來,在這個主要依靠放網討海為生,依靠拿鍋鏟做小吃吸引觀光客,以及到山上田園照顧作物的漁村,會拿筆工作的根本就是稀有怪物。為老照片共筆書寫記憶的希望,因此變成漁村裡難以達成的理想。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行簡單記錄每張照片的基本資料。這張照片是特別前來跨刀協助的洪玉真小姐,聚精會神地記錄著小門村長章娥女士所帶來每張老照片的情形。章娥村長的神情,則透露出老照片跟她自己生命的緊密連結。

訪談老照片的記憶

在108年9月27日,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計畫團隊二位助理前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社區,進行「走回小門」老照片徵集活動後的口述歷史訪談,今天訪談的對象是小門社區重要的社會網絡據點:柑仔店老闆娘洪嫌女士,訪談地點就在柑仔店的門前。透過小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文彥的協助,我們順利地跟柑仔店老闆娘完成老照片的口述記憶訪談整理。在之前進行的老照片徵集活動裡,柑仔店老闆娘是提供最多老照片的村民,或許跟她從年輕接手柑仔店的生命經歷息息相關。因為在過去交通不便的時代,她所經營的這間小門柑仔店,可就是對面營區阿兵哥很重要的生活補給站,也因此常有阿兵哥光顧,阿兵哥的親友前來面會,或是阿兵哥退伍回來,都比較有機會留下照片記憶。而在訪談時,旁邊的許文彥理事長亦也沉湎於那一大本老照片的回憶裡。

現流的漁貨

照片拍攝於108年7月20日下午四點多,位置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北極殿前廣場。這是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執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團隊所主辦的「澎湖島嶼生活記憶田野工作坊」,在大池組學員進入村莊田野時,就在宮廟前所見的生活景象。「現流」是閩南語,代表魚貨新鮮的意思。如果您來到澎湖各地漁村聚落的廟口,那麼這種載運各式魚獲叫賣的景象,幾乎是生活裡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卻也是很容易被觀光客在穿梭大小漁村時所忽略的焦點。幾乎毫無例外的是,不論是早上的菜車或是下午的魚獲叫賣,都以停駐在廟口前的廣場/廟埕做為首選。好像有著不用多說的默契,方便大家川流聚集選購。今天來的魚獲車,叫賣的是鮮活的小管跟軟絲,老村長王國華說,應該是外垵人自家漁船的捕撈所得。某個角度說,菜車、魚獲叫賣,會很自然地往北極殿(治安宮)前廣場/廟埕聚集,正反影了大池生活世界的某種自然。自古以來,廟宇除了是信仰祭祀以及娛樂的中心外,也一直是集會、買賣的所在,很容易地便會因為祭拜人潮而聚集攤販與市集,甚至逐漸形成店鋪、商街,讓廟宇從信仰文化中心不斷擴大到商業中心。有些廟宇甚至擴展到更大的政治社會機能,像澎湖天后宮、大甲鎮瀾宮等大型廟宇就是佳例。大池的生活依然純樸,北極殿依然守護著可以讓菜車、魚販叫賣的空間,以及讓大池炸粿&鯊魚排可以活躍的人潮。那是廟宇依然做為聚落中心的傳統,讓人著迷,也讓人沉思。

廟口早市

照片拍攝於108年7月20日早上九點多,位置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北極殿前廣場。這是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執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團隊所主辦的「澎湖島嶼生活記憶田野工作坊」,在大池組學員進入村莊田野時,就在宮廟前所見的生活景象。大池日常生活裡的早市,記錄的是澎湖西嶼鄉大池村北極殿(治安宮)前,每天早上總會聚集而來的景象,也是長達二、三十年來(甚至更久)幾乎不變的熟悉身影。由於身處遠離馬公市的漁翁島(西嶼舊地名)上,大池聚落每天必須依靠這些走村串鎮的小發財車,帶來補充村民日常所需的各式新鮮蔬菜、水果、肉品、食物,才能讓村民可以過得像人。但是,這可不是僅能在大池村一見的特殊場景,而是絕大部分位於馬公市以外地區漁村的普遍生活寫照。總是因為欠缺一個可以自由選購日常生活所需的傳統菜市場,使得這些小發財菜車找到可以服務偏遠漁村的缺口,也是可以做點生意的利基。拜這些菜車之賜,也就讓那些無法天天進城購買生活所需的村民,依然可以擁有天天選購新鮮多元食材的幸福。

廟口早市菜車廣播

照片拍攝於108年7月20日早上九點多,位置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北極殿前廣場。這是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執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團隊所主辦的「澎湖島嶼生活記憶田野工作坊」,在大池組學員進入村莊田野時,就在宮廟所見的景象。照片裡的婦女正在使用北極殿的廣播系統,放送她的小發財菜車來到廟前服務的訊息,讓村民可以前來選購所需。這幾乎是一種數十年如一日的承諾,在每天來到大池北極殿廟口前報到的菜車老闆娘,把小發財菜車停妥之後的日常。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上北極殿旁設有廣播站的左廂房,拿起麥克風便毫無懼色地開始廣播,「買菜喔!在宮口,有青菜、水果……」。這廣播放送的聲音,好像擁有不可思議的魔力,頓時吸引了漁村裡各角落的老少婦孺開始湧入。原本一派清靜閒適的北極殿宮廟前,也突然變得人聲鼎沸,聚集了前來挑選購買青菜水果與各式食材的村民。幾十年來不變的菜車,透過不變的放送頭,把從遙遠的馬公市批來配合時序變化的食材,提供給大池村民選購。幾十年來,每天在大池北極殿(治安宮)前的早市,正是一輛輛的菜車,跟村民所譜寫的漁村生活交響曲。

日治時期高屏地區的澎湖同鄉組織(上)

日治初期,高雄港擴建,吸引眾多澎湖人出稼,前往高雄尋求工作的機會。大正末年在高雄州的澎湖籍人士已達16,000人以上。有鑑於此,設帳於臺南的林介仁為求澎湖人能親睦互助,便籌組向義會。然而,林介仁於1926年返回澎湖,此事遂告沉寂。1927年,鄭綿等人重新籌組澎湖廳民會,公推鄭綿為籌備委員長。依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1927年10月16日成立總會,當時參加者已達1,400名以上。1927年10月20日,舉行正式發會式,公推陳光燦為會長,各街庄再選出副會長一名,分別為白沙庄鄭綿、湖西庄陳金榜、馬公街陳錫如、西與庄黃又、望安庄陳為。監事為鄭回等五名,會計鄭有,評議員陳錦堂等59名。在澎湖廳民會之前,白沙庄在高雄之人士亦達數千人,因故常發生口角械鬥、甚至同庄操戈之事,惹人笑柄。故而於1926年10月,陳良、吳煥宗、郭盛、蕭炎等人籌組白沙庄人會,以救助行旅失業,疾病死亡為目地,並訂於同年12月12日召開總會,以鄭回味於鹽埕町桂回成工業部為連絡處,至12月初加入者已達400名。總會後因故延遲至1927年4月24日於婦人會館舉行發會式。

日治時期高屏地區的澎湖同鄉組織(下)

不只高雄,屏東地區的澎湖人亦不遑多讓。1926年6月13日屏東澎湖團慈善會於唐榮的別墅成立,會長為歐增外、副會長唐榮,與會者有陳家駒、洪和尚、洪錦與洪勇等四十餘人。屏東澎湖團慈善會救人助喪,屢見《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並思擴大救助範圍。1926年11月14日屏東澎湖團慈善會價屏東座舉行正式的發會儀式,與會者有屏東街渡邊街長、宮本警察課長、蘇嘉邦、葉榮春、徐道慶等300人,會後並於屏東公園內合影。1927年3月7日京都丹後半島北部發生規模7.6大地震,慈善會乃於屏東座聘請劇團演出,欲將收入所得一半為該會基金,一半為地震救恤之資。該演出雖然虧損,然而馬公許來、臺中王清河、屏東林進興、方墩、吳其、新高美煉瓦工廠等人慷慨解囊,慈善會乃從中抽出一百元託該會顧問渡邊街長,轉送京都災區民眾救恤。此外,屏東的澎湖移民亦熱衷參與當地的宗教活動,屏東街慈鳳宮歷年來恭迎媽祖遶境,各種團體爭相競技,澎湖團、臺南團、臺北團等均欲出奇制勝而秘密準備,澎湖籍移民在當地可說十分活躍。

石石在在

西溪村的打石師傅聞名遐邇於澎湖, 肇基於海岸有一處稱為粗礁的礁岩,石材質地優良,透過技藝的傳承,打石成為西溪代表性的產業,村內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石製的各類生活器具。西溪打石師傅精湛的技藝,也從湖西鄉、馬公地區、白沙鄉、西嶼,甚至於,高屏一帶生根茁壯,西溪村的打石業也在民國50年代代達於鼎盛。瓦硐永厚宮於昭和10年(1935)改建,更名為南天廟。廟中石碑寄附者有位西溪鄭蚵捐金十元。吳清在村長表示,瓦硐當地盛產品質優良的青斗石(玄武岩),民國50年代有群西溪村打石師傅租住在下瓦硐打石。民國54年(1965)南天宮改建的石材,也多出自西溪打石師傅之手。今日方思溫紀念公園一帶即是當時西溪村打石師傅工作的場域。從南天廟日治時期石碑的記載與吳清在村長青壯時期的生活記憶,至少西溪村的打石師傅在日治時代來到白沙鄉,以其技藝在白沙庄開疆闢土。

後寮的碼頭(一)

天堂路堪稱澎湖的景點網紅,舊名東坪碼仔。依據許耀彬的研究,百餘年前建造東坪碼仔,除了停泊漁船之外,北方外海的姑婆嶼等島嶼,向南沖煞到後寮,先民乃依保生大帝降旨指示興建這座東坪碼仔,複以臨近的煙墩山崖錐部位近海岸線地形形似一把弓,而東坪碼仔造型則像一支箭,兩相搭配藉以來「破煞」。後寮村另外還有西(港)碼與舢舨碼頭。後寮人所謂西(港)碼,就是現在的後寮漁港碼頭,後來為了泊船方便,再依海床地形增設東坪碼仔,就是現在的天堂路現址。再者,又在東西兩個碼頭之間再另設成L型舢舨碼頭後,東坪碼仔乃改稱舊碼。今日,舢舨碼頭尚留有「護我漁船」的碑記。然其建造年代不詳,即可能完成於民國50年代左右。

後寮的碼頭(二)

民國66年(1977)《白沙鄉志》記載:「後寮漁港有東港、西港兩處專供漁船停泊之用。民國四十三年由澎湖縣政府及當地民眾合作興建東港,因僅有防坡堤一條,停泊漁船只有五、六隻,出入航道又在淺坪遼濶之範圍內,不但漁船出入不方便,對漁業之發展性亦極有限。西港有南北防坡堤各一條,於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由澎湖縣政府補助工程費二十萬元,天主教會捐獻物資,用以工代賑方式,抵充採石等工資。西港出入較東港方便,故後寮村大部份船隻,均集中於此」。

後寮的碼頭(三)

後寮的西港,為天主教靈醫會在澎湖興建的地一座碼頭,爾後又陸續興建赤崁、大倉、合界等地的漁港。這些漁港皆是「以工代賑」配合美援物資的方式辦理。陳仁勇在其《聖嘉民與媽祖的巧遇》暨《白沙鄉宣教二十五年紀念1955-1980》便提及大倉與後寮的例子。例如:「白沙地區早期許多村莊沒有港口,漁船就放在海灘或岸邊,在颱風或季風季節來臨時,船家要一直擔心漁船漂到大海裡,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具。 靈醫會成功地推行以工代賑,依照每個參與居民工作的時間分配一定量的油,米或麵,動員整個村莊的居民組織成團隊,大家分工合作,搬運石頭,修建海堤和港口,以保護船隻不受風暴影響。在呂道南神父和羅德信神父的號召下,後寮是第一個完成漁港建造的村莊。漁民憑著令人欽佩的堅韌毅力,採集了大約4,500立方米的石頭,搬運到建築碼頭的工地上,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長320米,底部寬12米,高6米,表面寬2米的水泥海堤漁港終於完工。開幕典禮於1962年10月8日舉行,有800人參加。」

講美的小島

坪岐嶼又稱坪嶼或坪山嶼,位於澎湖白沙講美東北面海蝕平台上,《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形》一書誤植為尖嶼,真正的尖嶼鄰近講美漁港,爾後整建碼頭時已經成為漁港堤防的一部份。坪岐嶼 則是有一崗哨的小島,民國60年代尚有士兵於退潮之際涉水來此駐防。復往東,有一更低平之小島為草嶼,草嶼尚有一座倉庫,是養殖紫菜業者或漁民整補漁具休息之處所。《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形》則將此嶼誤植為坪岐嶼。草嶼再往東的小島為「四sian」,昔日有海蝕柱,其形如四人矗立海邊,故名。「四sian」曾為國軍火箭筒訓練射擊之靶場,故而失去昔日的形貌。「四sian」為講美村嵵板頭山下向海中延伸的岬角,也稱為講美鼻。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六)

1901年提標館所陳列之家屋建物如左:一 香油店四軒一在宮內町一丁目四番戶:元把總高得意買送一在宮內町一丁目五番戶:元把總高得意買送一在宮內町一丁目十七番戶:高迺嘉之父高清標買送一在宮內町二丁目土名左營街:今王耀居住之屋一伙房:係提標館所屬小會館之意。乃廈門附屬各地之人建置,以便棲止祖承祠:廈門城內及城外街之人共建,今中田藏忠居住。水仙宮口伙房:泉廈同安人在媽宮為苦力者共建,現今□□□宿舍後。新伙房:廈門石碼附近各鄉之人公建,後改名曰勸善堂。左右附屬家屋賃金,係充勸善之費。其石碼之人仍可在店內居住。(今提標館神像亦奉祀在內)坑仔頂伙房:廈門港人公建。宮內町二丁目九十九番戶,今黃美及王武瑤之岳母居焉三承祠:廈門罐口人公建,今李簡居住。大伙房:鎦五店人公建,今鹽務總館。新承祠:亦鎦五店人公建,因附近提標館該館改作警察署之時,故伙房亦被圍在內。平安伙房:亦石碼人公建,仝上。

鐵鑠仔塔

本圖為鐵鑠仔塔座落於小門村莊前俗稱鐵鑠仔的高地,即震義宮之西方約三百公尺處。塔東五十公尺鄰近聚落,塔西六十公尺處,為小門島的最西端俗稱外鐵鑠仔的小丘。根據小門村的居民描述,小門村聚落由俗稱「網行岐山」環抱,先民依山勢擇低漥之地而居,故建塔鎮守山靈,藉以防衛可能入侵村莊的陰氣,俾居民安居樂業,並兼作指引漁船進出港之指標。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張宗雁所撰,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建築-西利堂(花磚)02

洪華,台灣本土的剪黏匠師,以台南為代表,有洪華及周老全兩大系統,均屬台南安平人。洪華,人稱「匡仔華」,生於光緒初年,活躍於日治時期,除參與早期台南興濟宮之整修外,日治末期赤嵌樓屋頂剪黏即為其作。其主要傳人有葉鬃(人稱鬃師,1902年生),及洪順發(字松山,1917年生)。其作品在澎湖仍非常常見,在港仔、後寮等古厝仍然可見到完整作品。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張宗雁所撰,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建築-西利堂01

許續一生中建有家宅三間,家宅皆取往西下海捕魚即有利之寓意,並命之為「西利堂」:其中一間在社中西邊係傳統三合院式(今小門村7號);叧兩間,一在沙砱(今小門村11-4、11-16號),一在井腳後(今小門村12號),皆係和洋式洋樓。惟沙砱一間已拆除,改建成新式洋樓;另兩間西利堂已無人居,屋舍尚存。7號一間産權由許續弟許美一族擁有;另12號一間由許續長男許尚、三房許路裔孫共有。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張宗雁所撰,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建築-西利堂02

許續一生中建有家宅三間,家宅皆取往西下海捕魚即有利之寓意,並命之為「西利堂」:其中一間在社中西邊係傳統三合院式(今小門村7號);叧兩間,一在沙砱(今小門村11-4、11-16號),一在井腳後(今小門村12號),皆係和洋式洋樓。惟沙砱一間已拆除,改建成新式洋樓;另兩間西利堂已無人居,屋舍尚存。7號一間産權由許續弟許美一族擁有;另12號一間由許續長男許尚、三房許路裔孫共有。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張宗雁所撰,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宗教(物品)──頭春

本次訪談地點為小門村。小門村位於澎湖縣西嶼鄉,聚落內分為「西邊」、「井腳後」及「沙砱」等三個區域,村內以許姓為多,其餘姓氏包括洪、章、林、蔡等四姓。小門擁有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鯨魚洞,為當地產業帶來不同的面貌。 照片中是「跋頭春」,方式大致是先登記,向神明說明要頭春多少金額,依照自己的心意,再將現金放入紅包袋或貼在春字聯,放在桌上,焚香稟乞之後拿起筊桮,向神明祈求,若象桮則可得取,若無,則繼續追加心意或利息,直至象桮應允為止。求得的頭春一般要先放在家中的神明廳3天,3天後再放入衣櫥或保險箱,只要是生財的地方都可以,這就是代表有『賰』(有剩、有餘)的意思。

小門橋舊址

小門嶼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島嶼,與西嶼本島一水相隔,距離約二百公尺。在還沒有建橋之前,村民往來都靠搖櫓擺渡,相當不便。小門村原來有三四艘搖櫓小船專營小門和西嶼之間的人貨擺渡,一趟船資收幾分錢。1971年跨海大橋通車之後,小門以鯨魚洞聞名,每年吸引了相當多的觀光客前往攬勝,渡船無法應付需求。鄉公所才趁著建造碼頭之便,在現在的碼頭防波堤的位置,修築一座長150公尺、寬4公尺的小門橋,來連接碼頭與竹灣村,橋上人車通行,橋下供漁船進出。

大池村俯瞰圖

往北的大池村俯瞰圖,江昭蓉提供。大池的由來是因為有一大淡水池而得名,那一大池就位於目前的漁港之處,因地勢的關係,每逢下雨時,雨水會沿著溝渠流入大池中,據洪來先生口述,小時候務農後就會跳入大池中游泳、消暑。在淡水的大池捕魚時會利用魚群洄游的本性,在高處敲擊噪音,把魚嚇到往下游,而低處的人就剛好把魚網起來。但現今各溝渠已填地做平面道路,而大池也發展成新的漁港。本篇文章為參與由澎湖科技大學所舉辦的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學員所撰寫的文章。

大池鯊魚排炸粿

這是著名的大池美食之一,下午兩點才開門,地點位於治安宮前、雜貨店旁邊。營業期間,總是聚集許多遊客慕名前來購買,品項就幾種而已,主要有炸粿和鯊魚排。炸粿有蝦子和鯊魚肉兩種口味,裡面包滿了青菜,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鯊魚排就是單純炸過的魚排再撒上胡椒鹽,簡單美味的食用方式,是澎湖食用鯊魚肉的一大特色,不單單只取用鯊魚翅而已。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三、海山館(一)

海山館即是海壇館,為清朝來澎駐守的海壇鎮標水師班兵所建之會館,主祀天上聖母,而海山館以該營駐地海壇島上有山「海山」而得名。康熙60年(1721) 澎協左營有海壇鎮標左營撥班兵戰兵52名、守兵71名,海壇鎮標右營撥班兵戰兵22名、守兵27名,合計172名。澎協右營有海壇鎮標右營撥班兵戰兵33名、守兵46名,合計79名。海壇鎮標在澎軍士合計有251名。乾隆47年(1782),奉裁142名。又將金門標兵移戍安平,另撥海壇、南澳、銅山各標兵以補其數澎湖右營的海壇鎮標有「海壇右營戰兵184名,守兵269名」,合計453名。道光癸卯年(1823),施公伺重修。海壇右營戌澎各隊目兵丁等428名,共捐餉銀128兩4錢正。董事海壇人劉元成,另捐餉銀20兩正。道光25年(1845)劉元成另購瓦店,以月租充為天后宮香油費用,而由住持僧勒石留念。於此同時,劉元成亦買瓦店一座,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碑石立於觀音亭廟庭前廣場。同治7年(1868),海壇右營戍守於澎湖者,戰兵59名,守兵113名,合計172名,不及乾隆、道光人數之一半。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三、海山館(二)

明治31年(1898)4月的調查,海山館為「澎湖醫院」,南澳館為「媽宮警察署」,海壇館成了「媽宮警察水上分署宿舍」,海壇館項下註記奉祀忠勇侯,海山館則為天上聖母。由此可知「海山館」即是我們熟知的「海壇館」。而《總督府公文類纂》中的海壇(檀)館奉祀忠勇侯,應為《澎湖廳志》所載之昭忠祠:「昭忠祠,在媽宮澳東南。光緒四年季冬,副將吳奇勳等創建;官兵、義勇總立一牌.每於祭祀,由武營舉行。內祀同治元年協營各標戍兵調赴臺灣勦辦戴逆案內殉難諸將弁:署左營守備蔡安邦、千總周允魁、外委周得榮、李連陞等,兵丁一百三十四名。並祀戰艦失事昭武都尉吳忠發、黃得貴、孫廣才等,暨義勇三十一名。」然從其所附錄陣亡之兵勇姓名,水提標52人、海壇標92人、南澳標48人、閩安標1人、烽火營4人、銅山營45人,媽宮6六館合計達242人,而非上述所載之134人。這些因參與平定戴潮春之亂而殉難的官兵將士,以海壇鎮標的92人最多,復依據余光弘《媽宮的寺廟》之研究,施公祠與昭忠祠比鄰,海壇館與上述雙祠也近在咫尺,昭忠祠可能因此被認為屬於海山館的伙館之一。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三、海山館(四)

1885年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海壇館遭受重創,無力修復伙館家屋,於是將二棟家屋的土地,一塊給予葉伯楨,一塊給予陳道為業。之後陳道借與檢癥院應用,卻遭遇到意料之外的大風雨,該屋乃倒塌,片瓦無存。下列將列出海山館於日治初期所擁有之伙館家屋各伙房:施公祠伙房:早期澎湖人士有感施公的餘澤,建祠崇祀。後來建築損壞、香火久廢。之後由鄉人獻與海壇人居住做為伙房,各神像亦借祠內奉祀香火。海尾伙房:海壇及福清縣人建置,位於東町二丁目,土名海尾。粟倉口伙房:同上。原置在本廳署內地與武倉庀連,因名之曰粟倉口。後改置於烽火館東隅,位於西町二丁目葉春連住屋之後。安甯伙房:同上。在烽火館西隅,位於今西町二丁目葉春連住屋之後。東隣伙房:同上。在海山館之東,因法人蹂躪廢作墟地。後將該地借與鐘守備朝鳳建屋,鐘守備又賣與黃記,按月仍納地租400文。

捕小管漁具

本文訪談於大池村。「大池角」相對於「小池角」,即「大池塘的角隅」,「大池角」則有「在大池塘角隅的聚落」。池塘到底有多大?《澎湖聽志》(林豪,1893)內載:大池角:在西嶼,有池可廣可數畝,大旱不涸,堪資灌溉。現今,大池塘因應新漁港的建築工程,已經成為新漁港的一部份,不復蹤跡。澎湖先民以海為田,大海對於先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糧食與經濟來源。乘船出海時,欲捕捉小管時,需要藉著牠們趨光的特性。本圖為捕小管的漁具。

大池村大裕商行

大池村現任宮公洪英智的父親洪元振,早年經營有大裕商行,並擔任民國70年治安宮重建委員會主委。據洪英智口述,洪元振十幾歲去台灣雲林北港學漢藥,後來母親過世後才回澎湖,擔任總鋪師的助手,也因此學會辦桌的手路菜,後來約在民國50年左右開設雜貨店,名「大裕商行」,內部附有撞球桌。洪英智回憶幼時會幫父親作生意,夏天就是在村里叫賣冰棒,冬天則是叫賣炸粿,而現今廟口旁的大池炸粿的老闆娘,就是他的小妹,傳承了父親的手藝。當時並未有招牌,只掛有菸酒公賣局的菸酒零售商牌照,並保留至今。雜貨店大概在民國100年左右歇業。

時代的苦難與光輝:二次大戰吉貝物語(三)

林文鎮老師則記錄了故事的續集:「1945年美軍空襲吉貝,造成13個人死亡,楊順虎的家全毀,母親與祖母也在這場空襲中遇難。隔年農曆十月初七,楊順虎去巡「船仔船」滬,共捕獲九千多尾的鮸魚,約一萬台斤。楊順虎請了十幾個人幫忙,用舢舨載了好幾趟才載完。當晚,又捕獲六千多台斤的丁香魚,丁香魚煮熟晒乾運到台南販賣,一部分錢買米運回吉貝,所有幫忙捕魚的人都分到一包米。楊家的經濟情況獲得改善,也蓋了新房子」。於吉貝人而言,盟軍的轟炸成為地方的記憶,形塑於廟宇文化。於楊家而言,他們寧可住在老舊的瓦房,全家團聚吃番薯籤配鹹汁。無情的戰爭,隨時能奪走無辜百姓的生命,苦難的時代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生命的價值與永恆。參考資料:2019/05/22陳惠英小姐講述2019/05/22張慶海先生講述張維斌,《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臺灣紀實》顏其碩,《陋巷雜草》許雪姬,《澎湖縣志:雜志 卷十五》林文鎮,《吉貝石滬記憶圖像》

澎湖縣白沙鄉公所-白沙藝文社區營造發展計畫

白沙鄉位於澎湖群島北端,境內包含白沙島、中屯嶼、鳥嶼、員貝嶼、吉貝嶼、大倉嶼及目斗嶼等7個有人島和20個無人島,轄內計有15村落,人口9,817人,其中吉貝村設籍人口1,601人;中屯村設籍人口613人,為本年度社造輔導實施重點村落。本鄉鄉內農業特產有哈蜜瓜、嘉寶瓜、菱角絲瓜、花生、地瓜、楊梅等。漁業特產有丁香魚、鰆魚、石斑魚、小管等,養殖漁業有石斑魚、牡蠣、紫菜等。觀光業有民宿、餐飲、遊艇、水上活動、農漁特產、紀念品等業者,期藉由本計畫執行能吸引遊客走入農漁村體驗多元之民俗風情文化,促進本鄉農漁特產與觀光產業發展,促使農漁村青壯年人口回鄉投入創業,活化社區營造之目的。近年來與社造中心共同研討及盤點本鄉可以運用之資源,為保存優質傳統文化,提升社區整體環境景觀,故提本計畫以建立永續經營觀念,形成區域文化與生態產業鏈,展現白沙鄉魅力農漁村新風貌。推動社造三期主要在向下扎根與向上串連,成立鄉級社造中心,將輔導未參與社造計畫之村落,讓在地人對自我資源進行普查、確認與維護,並能規畫出分工合作與溝通之運作機制,期望未來能針對本鄉各村提出因地制宜的社造策略與行動計畫。

合界村陳扁前理事長口述村史

合界社區發展協會陳扁前理事長為合界村永城聚落社造案的重要推手,他熱心於合界村公共事務,熟稔合界村村史典故傳說,言語風趣,收藏含有記載合界村的鄉志典籍供訪問的學員查尋。陳扁理事長說起建廟神蹟:合界早期有兩個聚落,一是合界頭,一是后螺。有一天池府王爺向村中各個意見領袖託夢,夢中指示建廟心願,因為夢境相同,大家開始著手建廟,但由於當時人丁少,工具欠缺,社區條件不佳,雖然每戶各出人力協助施作,仍然進展緩慢。某一天,村中壯丁在白天辛勞建廟後熟睡,等隔天清晨醒來,卻發現前晚清完的土方又增加了新土方,鄉老於是請示王爺,王爺降旨:因體恤村民,乃特別指派兵馬前來協助建廟!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合界永成聚落

這是合界頭楊氏五房在日治時期所創立的永成聚落,現存於當今合界村53-56、58-66號。目前整體聚落建築概況破舊,大多年久失修,僅有幾戶尚有楊家後代居住,屋況稍好。不過,這片永成聚落的硓𥑮石建築,相對於經過文建會(今文化部)支助重修、新建的二崁老聚落,永成聚落的硓𥑮石建築更呈現相當的古樸之美,令人流連忘返,也是吸引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拍照欣賞的關鍵。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守護夜間航行的合界小燈塔

這是守護夜間航行船隻的合界小燈塔,位於村落西北方高地,造型小巧袖珍,面向姑婆嶼與跨海大橋間的航道。耆老楊扁說:古早以前,通常是用點著高粱桿燃燒的火光,以引導船隻回航。後來改為水泥建體,使用煤油,以指引歸航的漁船。為確保小燈塔的指引功能,需要有人輪流看守燈火,輪值的看守人員都是未出海留守的船家船員。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學海」門楣

合界古厝門楣留有「學海」二字,似乎告訴我們永成號經營商號之餘,還不忘庭訓子孫必須謙卑學習的處世態度。不過耆老卻說,永成聚落因為富有,所以用錢買功名來彰顯才學。但從楊棋的資料看來,我們似乎錯解了,對於楊棋的才學與行善,實有相關文獻可徵。因此,或許諷刺的是,國人自古以來「為富不仁」的印象/偏見,似乎讓富有的永成家族跟合界村民之間存在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留下難以抹滅或撼動的印象。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合界的漁產與加工

簡易自製的加工工具,一塊海邊撿來的漂流木頭,一隻老虎鉗,加上一截塑膠管,就可以組合成簡易靈活、順手好用的加工工具,把從海濱潮間帶撿拾回來的「砂螺」,夾破尾端的螺殼,做成一瓶一瓶的燒酒螺,出售給前來的觀光客,賺取一點副業收入。在合界漁村的巷弄之間走動,就能輕易發現這樣純樸又勤勞的景象,把傳統婦女協助家庭經濟的角色展露無遺。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合界村圍牆上的窗

合界永成聚落北方有一堵硓𥑮石牆,主要是用來遮擋強勁的東北季風,以保護村民居家生活不被強勁猛烈東北季風的侵擾。這堵石牆的特殊之處,在於上面開了一方朝向大海的方型窗口,可以讓石牆內的家人,從窗口觀測是否有船隻入港的動態,或是檢視大海潮汐的漲退情形,以便評估何時可以下海撿拾螺貝的時機,或是規劃出海的時間。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南寮古厝群(一)

南寮村的古厝群位於南寮村77號至95號之間,為趙氏家族擁有,外觀和內部尚保留了古早味的記憶,經過社區動員打掃,環境十分清幽,每每吸引遊客參觀拍照留念。前棟古厝已傾倒,居民在空地上進行創意造景,使用拖網浮球與漂流木做成4隻小貓共享一條魚,營造「龜壁港社,有福同享」的意象。澎湖人「魚」的臺語發音為「ㄏㄨˊ」,與國語「福」發音相似,代表著有福同享,希望南寮居民一同共享福氣,同時也使用牛車的車輪做為裝飾,展現南寮的農村意象,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風貌。

南寮古厝群(二)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為一深入地方、根植社區之單位。除了歷史悠久的古厝群,在南寮的巷弄中,也能找到不少保存良好的傳統建築物。例如:南寮村157號旁的古厝,外牆的磁磚裝飾仍保持的很完整,可看出此家族當時的華麗風貌。古厝的主人姓陳,子孫多半都在外地工作,在民國60年(1971)時,尚有一位長輩居住於此,這位長輩過世後,就再也沒有子孫們返回。(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南寮古厝群(三)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根植社區之單位。除了歷史悠久的古厝群,在南寮的巷弄中,也能找到不少保存良好的傳統建築物。南寮村163號鄰近的3間古厝群,主人姓陳,彼此為兄弟關係,與157號旁古厝的主人是兄弟關係,這3間古厝保存良好,雖沒有過多的色彩做為裝飾,但也呈現質樸的風貌,可供後代子孫一窺古厝風貌。(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石碑(石敢當、石符)

早期澎湖生活刻苦,自然天災危害多,居民會求神問卜,特別是丁字路口的風水沖煞處或被稱為凶位的牆上,皆會依照指示設置石敢當或是辟邪的石碑,以期能夠辟邪、止煞,抵擋自然災害。石敢當早期的信仰理念可能由「石頭之堅硬,足以抵萬惡」而來,後來始穿鑿附會成石將軍,並且把它和歷史人物扯上關係,據推測唐代已有,主要宗教任務是:鎮風防沙、抑浪阻水,驅邪止煞鎮百鬼、除魔掃妖壓災殃,南寮村設置的石碑共有6座(石敢當5座、石符1座)。

南寮魚灶、水井(一)

南寮村社區發展受到各界肯定,有賴於社區的兩個太陽(媒體對南寮村趙嘉協村長及陳有擇理事長的封號),趙嘉協村長及陳有擇理事長都十分熱心社區的發展,主動撰寫計畫向政府各單位申請經費,整個社區各個角落都乾淨清潔,從古井、魚灶的修復、古厝環境整理、社區美化,後來又打造具環保又有傳統古味的牛屎窟,成為社區新亮點。澎湖縣政府建設處在民國101年(2012)度推動的社區空間營造計畫,將原有廢棄空間重整創造新活力,福記號魚灶、古井四口和古厝等,透過社區規劃師及社區志工們的努力下,恢復原有魚灶風貌,也恢復了漁灶的功能,而社區內四口古井也煥然一新,居民能夠在乾淨的環境下取井水使用,滑輪式和傳統式扁擔挑水工具更能供民眾參觀使用,體驗傳統取井水的生活樣貌。

南寮新源成號(柑仔店)

「新源成號」原址設在南寮村42號的柑仔店,配合政府縣道拓寬工程於民國100年(2011)底搬遷到南寮村15-3號,是南寮村唯一的雜貨店,已有百年的歷史,創始者為趙生來,第二代經營者為趙映,現今已由第三代趙開哲接手;店裡保存著創始者使用至今的算盤。除了販賣一般日常民生用品外,在其他節慶日子也有販賣傳統紅龜粿等糕餅,是廟宇慶讚普渡謝平安的祭品,口感遠近馳名,鄰近村里居民也會前來購買。因早年交通不便利在「新源成號」設置南寮郵政代辦所,至今仍保有中華郵政公司的業務,郵務內容包括:代售郵政票品(含郵票、郵政明信片、特製郵簡及特製信封)、郵件招領、擦洗信筒箱、收寄掛號函件、收寄包裹、收寄快捷郵件等。

馬公後窟潭呂全合(三)

威靈殿重建後,鑑於鄰近福德宮已經老舊漏水不斷,呂全合發起樂捐重建,由薛有成、葉根壯兩位師傅負責改建工程。呂全合熱心社會公益,首先在民國57年(1968)的中秋節舉辦「重光里敬老會」活動,接著每逢春節時都以紅包向社里的老人拜年;也出資並號召眾人的力量,闢建成社區運動場。其子見達被甄選為民國57年(1968)第一屆國民中學校長,分派到屏東縣國中任職,因辦學績 優最後昇任高雄縣旗美高中校長。為了鼓勵清寒學生,特別設立「呂全合清寒 學生助學基金」,嘉惠無數學子。#《續修澎湖縣志 人物志》#<澎湖的公廟鑿花木雕-傳承篇>#《明善金鐘 卷一》#《澎湖縣志 文化志》#《馬公市志》#<澎湖戲院志(上)>#<一新社聖真寶殿樂善堂歷年要事專錄>

光緒年<上鼎灣社弟子洪網喜助>燭臺(二)

二次戰後,中寮與西寮合併為中西村。然依據蔡光庭老師的研究,今日的中西村並無洪姓居民,鼎灣村則以洪姓為大姓。其次,清代的港仔尾社為今日的許家村,許家村與鼎灣村素為友好,兩村宮廟往來逾兩百年以上。鼎灣村開帝殿即保存乾隆乙己年(1785),由「港仔尾社許連生」所獻的「參贊化育」匾,兩村也於元宵後都有聯合遶境鎮符的習俗。許家村與中西村的宮廟則素無往來。此燭臺標示著光緒庚寅年(1890) 上鼎灣社弟子洪網所捐獻,然自道光以後,上鼎灣社已更名為中寮,光緒年間的洪網仍自稱上鼎灣社,由此可知一地的地名對生活於其間的居民是同時並存。其次,洪網居住於上鼎灣社,當時的上鼎灣社應包括今日鼎灣村的一部份。第三,許家村港元寺於清代光緒庚寅年應有改建之舉,洪網乃捐獻此燭臺祝賀廟宇落成。許家村與鼎灣村的交陪關係,從清代乾隆的匾額、光緒年間的燭臺,二次戰後不論是鼎灣村開帝殿、永安宮改建,抑或許家村真靈殿、港元寺重修,兩村互贈匾額祭祀器物,兩百餘年來兩村友誼歷久不衰。

望安水垵西洞尾

照片中的地標來自於望安鄉水垵村,石碑目前仍佇立於村內濱海地區,這座地帶標立於日治大正8年(民國8年,西元1919年)於今年(2019)正值百年之期,四面文字大致辨識如下:澎湖島要塞第二地帶標第一號陸軍省大正八年八月十九日。西洞尾又稱「西胴尾」,意旨望安島西北部突出似兔耳的半島,因,名稱上也有「似兔耳」的意涵。除了照片中的地標之外,水垵村內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地標-西洞尾燈塔(西胴尾燈塔),用來警示漁民該處嚴峻的地形和海象,也作為漁民計算距離的根據。

觀音亭「制字先師倉沮聖人神位」(二)

無獨有偶,舊奎壁澳六村於陰曆三月二十八日「請聖賢公」,又稱「過爐日」也有一塊類似牌位「制字先師倉沮聖帝仝神位」。湖東村原本與奎壁澳六村保有聯合迎王活動但日治時期暫停。1902年湖西設立公學校後,六村藉由勉勵學子念書應禮拜聖賢公,因此1905年由湖東村倡議,另辦六村聯合請聖賢公過爐,六座宮廟初茲雕塑「制字先師倉沮聖帝仝神位」,訂於陰曆三月二十八日「請聖賢公」,又稱「過爐日」。 爾後,北寮村又另行製作一塊「制字先師倉頡聖帝仝位神」牌位祭祀,但仍參與此相迎聖賢公牌位活動。倉沮為倉頡與沮誦之合稱,中國上古神話人物,任黃帝史官,傳說倉頡發明文字,沮誦為其助手。劉知幾《史通》曰:「蓋史之建官,其來尚矣。昔軒轅氏受命,倉頡、沮誦實居其職。至於三代,其數漸繁。」《淮南子》:「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奉迎制字先師倉沮聖人神位,於清代、日治時代猶仍盛行於臺澎。例如,彰化崇文社於大正6年10月重立倉沮二聖神位并舉行恭迎聖駕活動,參與活動者有井野邊支廳長、長井彰化公學校長代理鈴木敎諭、林茂才熾昌、吳茂才錦卿、徐茂才昇平等人。觀音亭「制字先師倉沮聖人神位」為清代媽宮士子敬惜字紙、奉迎倉頡牌位活動的遺物。舊奎壁澳「制字先師倉沮聖帝仝神位」,為日治時代湖西公學校設立後,地方士紳位鼓勵子弟勤勉於學,在迎王的基礎之上舉辦的活動。爾後,北寮村於二次戰後再製「制字先師倉頡聖帝仝位神」,彰顯古風。時代雖異,文風猶存。

時代的苦難與光輝:二次大戰吉貝物語(一)

二戰末期,盟軍自1944年8月14日以B-24轟炸機對澎湖投下第一顆炸彈, 展開幾乎長達一年的空襲。昭和19年(1944)10月8日,盟軍飛機初臨馬公上空對停泊在馬公之船團投彈。10月13日再度空襲馬公之東甲、北甲及碼頭, 東甲北極殿、澄源堂等廟宇均受損。 馬公街區居民常因轟炸而疏開至西衛、後窟潭或湖西庄、西嶼庄等鄉下避難。 昭和20年(1945),盟軍轟炸的次數更加頻繁,3月14日馬公受盟機大轟炸,馬公幾成廢墟。不止馬公,澎湖各地如西嶼、白沙、湖西,乃至於離島之吉貝、東吉等皆曾受盟軍轟炸。白沙或吉貝遭受盟軍轟炸或攻擊之紀錄可徵者,1945年2月18日午前11時左右,澎湖遊局之通訊船有明丸,在吉貝島附近受盟機掃射,乘客死者數人。1945年8月4日美國海軍第119巡邏轟炸中隊於清晨出動一架PB4Y-2執行武裝偵巡任務,上午11時50分以機槍與100磅炸彈攻擊白沙島北方海面的數艘戎克船。1945.8.14 美國海軍第119巡邏轟炸中隊清晨出動一架PB4Y-2執行武裝偵巡任務,在上午10時10分以機槍和100磅炸彈攻擊停泊在吉貝嶼的一艘機帆船。

時代的苦難與光輝:二次大戰吉貝物語(二)

盟軍無情的的攻擊,也對吉貝居民造成傷亡與難以磨滅的刻印:「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某一天晚間,當空襲警報嚮起時,位於現吉貝嶼123號的楊氏一家,就扶老攜幼的跑出家門,衝向建置於其厝後的防空洞,由祖母與老母親先躲進去,然後再由孫字輩子輩按序躲進去,不料防空洞體積容納不下全家人,導致大媳婦背著剛出生一兩個月的長孫,無法躲進防空浻內,這時躲在裡頭的祖母與老母親就嚷著(給阮出去),阮歲頭吃到這,反正早晚終要返去的人,就堅持要爬出防空洞,讓出位置給長媳婦與長孫躲進去,她們倆老就跑進自已厝內躲進(床腳下),不出幾分鐘,美軍B29轟炸機飛臨吉貝嶼上空,這時附近有一喪家正在處理入殮事宜,用糞箕蓋著油瓶仔火不讓飛機看見光芒,不料被著火燃燒,美軍B29轟炸機就往該方向投彈轟炸,附近房屋被炸倒了四五間,躲在防空洞內的楊家人,心驚膽跳急著等空襲警報解除,查看自家被炸的如何。空襲警報解除後,躲在防空洞內的楊家人,一看家毀了,祖母與老母親也不見了,就開始搬動屋梁砕瓦,想救出被埋於瓦礫中二老,可惜二老雙雙命斷於這場無情的轟炸中。」

澎湖國際獅子會紀念亭(五)

<澎湖獅子會誌整修紀事>澎湖觀音亭獅子亭,因年久失修破損不堪,經澎湖獅子會開會決議提撥新台幣參拾陸萬元正,由鴻運企業行承修。第三十二屆會長潘載祥、秘書李崑山、財務陳天演、幹事陳重卿。第一副會長陳棟樑、第二副會長謝英隆、第三副會長陳超偉、第六屆會長黃祿蒼、第十二屆會長陳瑞霖、第十三屆會長許金柱、第十五屆會長莊自智、第十八屆會長許整理、第十九屆會長顏正盛、第二十屆會長楊振安、第二十一屆會長陳天演、第二十二屆會長鄭坤田、第二十四屆會長呂再池、第二十五屆會長陳喬欽、第二十六屆會長洪啟洋、第二十八屆會長許朝來、第二十九屆會長呂輝育、第三十屆會長倪久男、第三十一屆會長陳安允。會員:王柄楠、洪榮郎、黃忠義、劉朱華、曾春榮、許義次、謝有福、李百順、吳明錚、林金柱、黃建築、呂德勇、陳進兩、陳自騰。澎湖國際獅子會謹製竣工日期:一九九八年六月吉日

澎湖國際獅子會紀念亭(四)

<澎湖國際獅子會紀念亭興建記>之二澎湖縣第十六屆會長許金柱祕書陳伊族國際獅子會第十四屆會長陳騰蛟 祕書蕭秋瀛謝公仁、莊自智、許三郎、陳棟樑、許紀盛、凃連溪、吳双烈、陳喬欽、黃祿蒼、王協力、黃晚達 、劉清郎、廖景福、許整理、陳大石、倪久男、鮑迎耀、楊振安、楊榮總、郭永源、黃檻森、顏正盛、莊吉田、洪朝國、曾建池、鄭坤田、顏長榮、蔡扶家、鄭公煉、陳天演、楊守仁、陳瑞霖、許福基、高龍變。第十九屆會長楊壬辰高雄市國際獅子會祕書曾建彩日本東京柳橋國際獅子會大阪箕面國際獅子會橫濱橫濱港國際獅子會韓國西漢城國際獅子會菲國馬尼拉華人區國際獅子會拉印市聖地安國際獅子會香港快活谷國際獅子會台中市金龍國際獅子會屏東縣潮州國際獅子會破土日期:一九七九年六月竣工日期:一九八○年六月設計者:高耀通承包商:賀強營造工程公司

澎湖國際獅子會紀念亭(一)

<國際獅子會宗旨>國際獅子會於1917年創始美國,其名稱因由英文LIONS直譯而來,即採以用LIBERTY(自由)INTELLIGENCE(智慧)OUR(我們)NATION(國家)SAFETY(安全)五個英文之首字母所併成,故含有遵重自由、運用智慧、促進我們國家安全之意義。因此,為自由國家所歡迎。其組織係由社會上具有領導地位之各業人士所組成,目的在建立良好的國際友誼,改善社會風氣,更以發揚人類博愛精神,謀求國家社會的福利,促進人類幸福、世界大同。高雄市國際獅子會第19屆楊會長壬辰獅兄,私捐巨款與澎湖國際獅子會,合建此一雄偉的獅子紀念亭,並得日、韓、菲、香港等國外七個姐妹會與國內兩兄弟會之後援,經年施工而成。相信將為推動澎湖觀光事業之象徵,更為國際獅子精神、大同世界崇高理想的永久標誌。國際獅子會300D區監督洪四川謹誌1980.7.1

清代澎湖飛雲號擱淺紀錄

1912年9月中旬,澎湖遭受颱風侵襲。各地公學校、民宅、船隻損失慘重。寄泊於媽宮港的中國船隻亦遭此劫,總督府所屬的漁業試驗船亦擱淺於小案山海岸。光緒7年(1881)7月1日風災,清朝兵船飛雲號亦擱淺小案山,兩者皆順利出險。飛雲號,隸屬於福建水師,乃馬尾造船廠所製造之第八號船舶。同治9年5月福州將軍文煜上奏閩廠續造第七號輪船擬名揚武,第八號輪船擬名飛雲。據監督日意格所報以第七號船揚武「二百五十匹馬力,長十九丈、寬三丈六尺有奇,船前齧水一丈四尺有奇,船後齧水一丈六尺有奇」。第八號船飛雲「一百五十匹馬力,長二十丈有奇、寬三丈二尺有奇,船前齧水一丈有奇,船後齧水一丈二尺有奇」。經提調夏獻綸擇於3月16日,將第七號船揚武推移入水,4月28日將第八號船飛雲推移入水。

十九世紀的清朝飛雲號與澎湖

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後,清朝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之間,陸續對琉球問題多有折衝與外交糾紛。光緒7年3月15日 (1881/04/13),閩浙總督何璟等上奏對日本之野心,沿海防務不以日本有事而始事經營,自不以日本無事而稍從疏懈。乃將福建水師轄下大小兵商輪船,將登瀛洲,靖遠,澄慶撥往江南;撥往浙江者伏波,元凱,超武;撥往天津者鎮海,撥往牛莊者湄雲,撥往山東者泰安;福星駐海壇,飛雲駐澎湖,振威、濟安駐廈門,藝新駐福寧,揚武、威遠駐羅星塔。飛雲號即在此次琉球事件的延續下派駐澎湖,雖遭7月風災,仍順利脫困。光緒8年(1882),法國侵擾越南,因越南多事,李鴻章乃囑咐船政局派遣濟安與飛雲赴廉瓊洋面巡防。由此看來,飛雲號在當時是一艘頗有戰力的船隻。然而,1884年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艦隊侵入福建馬尾,8月法軍艦隊司令孤拔發起攻擊,揚武號被擊而沈,福星亦壞,琛航、永保兩商船欲開輪往撞,中砲被焚,其飛雲、濟安、振威三船,福勝、建勝兩砲船與法船往來攻擊,苦戰逾時,砲船一被擊沈,餘皆焚燬,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飛雲號也在此戰中結束他的一生。

清朝福建水師與澎湖

1874年臺灣爆發牡丹社事件,清廷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主持臺澎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由於日軍兵船常於臺澎海域活動、復以戍守臺澎的班兵積弱不振,沈葆楨提出汰除臺澎老弱班兵,主張增募當地團練,以臺澎人守臺澎,藉以增強地方防衛。因此當日本兵船常於澎湖臺灣海域巡洋窺視時,沈葆楨在李鴻章的支持下乃調遣揚武、飛雲、安瀾、靖遠、鎮威、伏波等兵船常駐澎湖派習合操陣式,並由向海關所借淩風輪船駐澎教習,並持續增兵臺灣,向日本施加軍事壓力。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一)

明治28年(1895)3月26日,日本於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日軍利用清朝澎湖鎮總兵官署為行政廳之廳舍,由海軍少將田中綱常擔任行政長官,展開對澎湖的殖民統治。日治初期,由於辦公官廳不足,廟宇宗祠常成為被徵用作為官舍之用,也因此於明治29年(1896),日本政府已完成調查這些具有公共性質與官方色彩的廟宇、宗祠或官方廳舍,並進一步占用。例如,明治31年4月(1898)的調查資料顯示:隘門劉氏家廟作為「隘門辦務署」、赤崁龍德宮成為「澎湖島國語傳習所大赤崁分教場」、媽宮風神廟充作「媽宮辦務署」等。由清代班兵所建立的伙館廟,更是難逃此一命運。銅山館是「澎湖島郵便電信局」,海山館為「澎湖醫院」,南澳館為「媽宮警察署」,海壇館成了「媽宮警察水上分署宿舍」,提標館則作為兵器支廠。面對館產被政府占用,這些班兵的後裔心有不甘,遂以提標館葉伯楨為首,於明治33年12月(1900)聯名向政府提出歸還舊有產業之請願:「自帝國領地以來,四館皆有官而借用,民皆緘默,因思帝國政府告示煌煌,官業即歸官掌之,民業即歸有主掌之,足見政府之以德愛民,無偏無頗,有如是矣。」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二)

明治29年(1896), 日本政府完成調查這些具有公共性質與官方色彩的廟宇、宗祠或官方廳舍,並進一步占用,而提標館則被編更作為兵器支廠,面對館產被政府占用,原清朝班兵的後裔心有不甘,遂以提標館葉伯楨為首向政府提出歸還舊有產業之請願:「自帝國領地以來,四館皆有官而借用,民皆緘默,因思帝國政府告示煌煌,官業即歸官掌之,民業即歸有主掌之,足見政府之以德愛民,無偏無頗,有如是矣。 其四館實係民業,理應歸民掌管」,望澎湖廳長高津慎能恩准將四館批還原主。四館請願者:提標董事葉伯楨、鄭教,海山董事林鵬(飛)、王玉,南澳董事王順、李燕,銅山董事林長春、陳才山。明治34年(1901)1月,葉伯楨再度上書澎湖廳以「提標、海山、南澳、銅山等之四館,因為維持媽宮公學校校費,所以愿將該四館暫時献出編入作為基本財產,以便生租,應用其收入租額九分為公學校校費;一分為該四館香油費。將來公學校若有籌畫,確定他項基本財產,校費充足之際,許允將四館仍舊返還執掌管理。」 此項由日本政府提出的半強迫方式辦法,提標、海山、南澳、銅山等之四館順勢以退為進的作法,不僅為當時澎湖的現代教育做出絕大的貢獻,也為四館的產業保留日後的一線生機。從《總督府公文類纂》的資料顯示,以上四館不僅擁有龐大的房地產,其歷史沿革與組織管理等均有明確的記載,更有助於釐清清代班兵在媽宮發展的歷史。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三)

「廼眷西顧匾」隸屬於馬公市堤標館,該館位於馬公市中央里中山路56號。提標館提標館的起建年月,從現存提標館碑記認為起自康熙23年(1684)。然而,1901年,提標館董事葉伯楨與鄭教請願上書提及的時間為雍正年間的1720年代。當時以澎島地處海濱,向無兵房旅館。凡泉州廈門、同安各地來澎營業及戍兵者,因念澎地瘠苦,無設旅館,故經由此地及阻風等輩,無棲身之所。於是,各前輩擬議置買民房,以為孤旅棲身之所。適有戍兵一人,於廈門天后宮請有天后金身來澎供奉,其間極其靈感,素著顯異。迨後,泉、廈之人來澎日眾,數年間嫌其廟地窄狹,邀集同鄉之人議捐巨資重建廟堂,以壯宏模,本島旅居及住居及原本籍之人共捐成。初期建廟於媽宮東甲,號曰:提標館。因其戍兵由水師提督標下派撥,其營商業者,亦賴其扶持照料,故有是名,別號曰:泉同公所,即泉屬兵民集會之所。其舊地名舊承祠,亦是奉祀天后神像,特為廈門人旅居之所,後又改舊承祠為祖承祠,以是祠為提標開始之地,是以名之。職是之故,提標館,又名泉同公所,為故名思亦乃來自泉州同安一帶的軍民商紳人事所建,而非如碑記所言係的來自漳州人士。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四)

提標館最早供奉之媽祖係來自廈門天后宮,非分香自東衛天后宮。再者,提標館的前身為「舊承祠」、「祖承祠」,蓋有承襲自廈門天后宮之意。提標館自創建以來,興建經費約三千六百圓,其費金皆由泉、廈、同安旅居之兵民及原本籍之殷富紳商募集寄澎,所有金額,無從考聞。是時所集之金,除建廟塑神置器之外,為慶讚落成,設筵演戲之用。也因這些青待班兵伙館廟資產雄厚,故日治初期《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澎島曩年七月普度,以四館為最排場熱鬧,惟大街足與頡頑。然四館中以銅山館為巨擘,提標館次之,海山館、南澚館又次之。」或者,如元宵節的場景,媽宮流傳的俗諺有:「南澳好花燈、銅山好錦曲(南管)、提標好大燭」之說,展現各個班兵伙館廟在元宵節的特色。作者希望讀者能在查找本館訊息時知曉過去相關資料,在原報導不支援無償公開閱讀的前提之下,以館內現今相關照片搭配報導內容作為資料呈現之方式。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五)

在堤標館的管理方法上,清代由戍兵及寄留之商民,舉二人按季輪流管理。一曰頂公(辦理提標館諸事),一曰管事(管理收支開用賬項)。每三個月,則遞換一次。另外有看館之人,如同廟祝之職,亦是三個月一更換。管事無支給薪俸,為每季給鞋錢八百文,看館月給一千文。日治初期的管理方法仍由住居媽宮之商民,遞年舉四人辦理,管事每一人,管理三個月。館內伙房的使用方法有二:凡有祭祀慶典集會議事件,齊集館內,又或有由本籍渡臺往返過澎阻風之旅客,並在地失業無依之流民,均可在本籍會館內及各伙房以居之。提標館派下的商民,在媽宮城經理會館之事,輪流掌管者計有五十二人。其餘在城不理館事,亦多在外鄉居住之泉、廈、同安之人,計有五百人上下。這五百人之中,單身到澎者有五十餘人,以祖父流傳及身居二、三世者,有四百四十餘人。由此也可以窺知清代班兵未返回原籍,逐漸在澎湖落腳生根。提標館名下的產業,無耕種的田地,均以家屋為主,顯現這些班兵營商為業。家屋分為兩類,一曰伙房,一曰香油店。伙房者,係就泉廈一帶附近地方之人招集建置,如小會館。香油店者,為會館內各神聖香燈之用,係陸續勸捐建置所有。這些位於媽宮街區的伙房與香油店的面積兩者合計超過565坪。

目斗嶼燈塔

目嶼,吉貝居民也習以目斗稱之,也是其傳統的領域範圍。目嶼即墨嶼,目斗即墨斗。目斗除了南岸有少數珠母菜、馬尼拉芝、黃花雞菘等植物生長之外,全島幾為黝黑堅硬的玄武岩地形發達,從顏色而言確實如墨之黑。居民也因其形如墨斗而轉音稱為目斗。以月眉稱呼目嶼,則為文人雅士之作。日治時期,日人稱目嶼為北島,並在島上設立「北島燈塔」。北島之名實原於1844年6-8月英國海軍上校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繪製一張澎湖地圖<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此圖將目嶼稱為North I.,亦及北方之島。日人沿襲英國的說法,乃將目嶼稱為北島。然而此時為同一個島嶼,也就是今日之目斗嶼。因此,日人建設之「北島燈塔」也就是現今的「目斗嶼燈塔」。

墨嶼、目嶼古地圖

「目」與「墨」的臺語「ba̍k」發音一致,因此造成書寫選擇之異。讓後人誤以為「目嶼」與「墨嶼」兩者一南一北,實為指涉同一個島嶼,也就是今日吉貝北方的目斗嶼,該處自18世紀中期,已為吉貝居民的漁業場域,或石滬捕魚或冬季採集紫菜。過去因發音和書寫名稱不同之故,使得目斗嶼有不同的名稱,甚至是錯誤的記載。如:在《重修臺灣府志》中,此書顯然參考之前的方志,然而卻對澎湖島嶼的地理形勢一知半解,張冠李戴,將同一個島嶼「目嶼、墨嶼」視為兩個,南北各塞一個。「丁字門嶼與小門澳」,也是相同的情形。

合界頭採石示禁碑記錄

「合界頭採石示禁碑」,位於合界頭威揚宮廣場。此碑本無題名,原來鑲嵌於威揚宮正面牆堵,威揚宮改建時被棄置於他處。故而何培夫於民國82年(1993)清查澎湖縣碑碣時,認為此碑已經佚失。 爾後,威揚宮於民國83年(1994)重修入火,村民發現此碑,乃重新立於寺廟左前方廣場圍牆旁。此碑為花崗岩材質,本文參考伊能嘉矩、何培夫與筆者2019年7月20日現場記錄之本文校對如下:乾隆十五年四月初三日蒙福建臺灣府澎湖海防糧捕分府加三級何 批據呈稱澎島地土,俱皆初非契賣之業。則大礁頭採石,鄭學聖呈懇示禁,有傷伊祖墳墓。又復請勒石明界,未便據准。著尒等會繪圖形,秉公確覆。今尒等呈覆,則大礁頭實係公山顯然。又称近有違禁採石,里居風水有傷地脈。曾經 前憲出示演戲公禁。茲鄭學聖之控,有傷伊祖墳墓事,非無因。但鄭一宗勒石,致起爭端,今准尒等同鄭姓勒石會禁,自後只許各姓塟埋耕牧,毋得別生異端,既可保一鄉之地脉,即鄭姓祖墳亦獲護蔭。不惟兩全其美,且阻塟止墾之混爭,亦杜矣!尒等公同勒石會禁可也,圖並存。西嶼頭澳合界頭甲澳甲楊紹宗 鄉老楊贊 楊老 陳郡 楊才 楊富 陳朝 翁才 陳通 莊賜 陳奕 楊孫 楊岱等通梁澳鄭學聖同勒石

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樂隊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爾後,興建觀音亭作為地方居民運動及休憩之場所。民國59年(1970)端午節,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於此舉辦晚會,由澎湖縣總之會副主委洪慶麟主持。澎防部軍樂隊、藝工五隊、省馬中、馬公國中、望安國中、湖西國中、馬公國小、篤行幼稚園、澎湖監獄等單位擔綱演出。除了馬公市區之外,白沙、湖西民眾藝不辭路遠特地趕來觀賞精采表演,晚會自7時半開始,近10點結束,看台及其四周擠滿五千餘觀眾,相當熱鬧。

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競賽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爾後,興建觀音亭作為地方居民運動及休憩之場所。民國60年(1971)9月28日,澎湖縣第15屆縣運在體育場隆重揭幕,由蔣祖武縣長主持,參與選手超過一千人,較往年增加許多。表演節目有馬公國中八百位男女同學擔任大會操、中興國小杜鵑聞舞曲以及中正國小大會舞。當日已有四項十人破縣運紀錄,成績輝煌。 同年10月為慶祝建國60年,澎湖縣體育會乃辦理大橋盃少年準硬式棒球錦標賽。共有馬公、港底、中山、龍門、合橫等五所國小參賽。

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籃球賽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爾後,興建觀音亭作為地方居民運動及休憩之場所。民國36年(1947),歷經數月的動工,觀音亭在落成後,其周遭也逐漸發展成為澎湖縣的體育場。1980年代之前,不論是軍方的運動會、軍訓活動、各項運動賽事、縣運、球類比賽或觀光休閒運動,幾乎都與觀音亭畫上等號。在運動項目中,包含籃球、排球、田徑、拔河、游泳等。戰備體育則有手榴彈擲遠、爬竿、負重競賽等,本照片為籃球比賽之照片。

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棒球賽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爾後,興建觀音亭作為地方居民運動及休憩之場所,其周遭也逐漸發展成為澎湖縣的體育場。興建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工程始於民國46年(1957)包括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等運動設施的整修。第二期工程於11月隨即展開,項目包括填平整平、興建棒球場,還有廣為老一輩澎湖人熟知的300公尺田徑場,也涵蓋在此次興工之中。 棒球場與300公尺田徑場的完成,更讓觀音亭周遭一躍成為澎湖的運動與休閒聖地。

觀音亭體育場二期工程開始公告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史文桂於4月12日召集民眾大會代表宣慰,並於同月14日召集地方政府及各法團首長士紳,商討賑款發放辦法。經決議以款之半數,普遍發放全澎同胞;以半數修建永久建築;內撥八十萬台元,建築中正公園紀念主席。隨即勘定觀音亭、水產學校間海岸公地為園址。因撥款有限,遂發動兵工,於6月開工。計修葺觀音亭舊有浴場、涼亭、廁所、休息室、水井及新建公園牌樓、浴場、更衣室、淡水室、涼棚、搖籃、跑馬台、涼亭、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廁所、暗溝、階梯、石櫈暨防波堤等,於10月底完工。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是民國46年(1957)的運動設施的整修,第二期工程於同年11月隨即展開,包括場地整平、興建田徑場與棒球場等工程內容。

澎湖島近海行路圖

本書乃由本要塞司令部部員井田麟鹿,所主編記述而成之作品。凡在本地服務之少尉以上軍官及相當官等之文職人員,皆應根據本書,以研究本地之一般風土民情,並以之為勤務上之參考為要!明治43 年(1910)8月15日澎湖島要塞司令官足立愛藏 這都是由於澎湖僻處在交通不便之南海4邊陸之一隅裡,是以鮮有機會被介紹給世人外,且在經濟層面,仍尚未被發現該地具備有足以吸引世人目光之有利經濟要件,亦為原因之一。話雖如此,但我認為其中最大之原因,是有關澎湖的記錄資料,泰半不為世人知曉。基於此理由,是以我僅就所蒐集之兩三則文獻記錄、進行鄉野調查之所得,及目觀親聞之事實,彙集編成名為《澎湖風土記》之一小冊子,藉以稍稍向世人介紹澎湖之實況。

老照片徵集—洪塗碧霞「舢舨上的女孩」

照片中的女孩是照片提供者洪涂碧霞女士的女兒,女兒所坐的小船即舢舨(搖櫓),當時小門尚未興建碼頭,家門前都是沙灘,洪女士家中在海上作業的漁船無法停靠,需將漁獲從漁船搬到舢舨,再搖櫓將舢舨駛到沙灘上。小門碼頭完工後,舢舨已不再做此用途,居民改用來到海上釣魚、捕捉小管。居民印象中如遇到颱風,浪會淹沒沙灘,湧進家中,水最高曾淹至小腿左右,今日這片沙灘已築起海堤,並設置消波塊,海水淹進家門也成為過去的歷史記憶了。洪涂碧霞,民國46年,家管,屏東人,十八歲嫁到澎湖,透過公公的朋友介紹,先生洪來順。洪女士為先生的第二任妻子。

觀音亭駕牛車競賽報導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當時使用經費將觀音亭打造為一處兼具運動與休憩用途的場所。在舉辦過的各種活動中, 最有趣的是民國71年(1982)2月澎湖縣政府為慶祝觀光節,乃在觀音亭體育場辦理駕牛車比賽,以二十隊為限。路程二百公尺,以跑完兩次的平均時間計勝負,頒發金牛獎、銀牛獎、銅牛獎、鐵牛獎與錫牛獎,位獲獎者也由主辦單位致贈紀念品以資鼓勵。

馬公後窟潭呂全合(二)

呂全合除了經營造船業有成之外,民國55年(1966)5月,一新社召開第29次委員會,決議買入鄭暻文所持有的澎湖戲院,以充實一新社之財源。6月向澎湖縣政府呈報轉教育廳申請影戲業執照,許等爵任經理,董事由吳克文、王明發、陳四福、紀雙抱、陳昭烈擔任。7月「澎湖戲院」遵恩主指示易名為「一新大戲院」後,第31次委員會決議邀呂全合各出一半資金合股經營一新大戲院。一新社乃向馬公信用合作社貸款200,000元,其中160,000元作為入股一新社之資金,其餘40,000元作為建廟費用。呂全合出資80,000元,再邀洪流芳、林興發插股,兩人各出40,000元,合計320,000元,一新大戲院的規模於焉成形,呂全合也成為一新大戲院的大股東之一。民國58年(1969)威靈殿經鄉老提議,呂全合任主任委員,到民國62年(1973)竣工,增建東西兩側翼室,呂全合也親自為廟門泥塑獅子,大小各一對,奉獻予威靈宮。小的一對落款時間為民國60年(1971),大的一對落款時間為民國62年(1973),署名「本殿主任委員呂全合親製奉獻」。

光緒年<上鼎灣社弟子洪網喜助>燭臺(一)

許家村舊社區活動中心命名為銀漢堂,曾為港元寺於2000年改建時之行臺。銀漢堂的角落有乙對被棄置的木製燭臺,燭臺上殘留臘跡,亦佈滿胡蜂的土窩。燭臺落款:一為「光緒庚寅年孟夏月吉旦」;一為「上鼎灣社弟子洪網喜助」。乾隆中期,《澎湖紀略》記載:「鼎灣澳,上鼎灣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一里)、下鼎灣社(距廳治陸路一十里)、港底社(距廳治陸路一十里)、沙港頭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三里)、港仔尾社(距廳治陸路八里)、鼎灣頭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三里)、水窟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五里)、土地公前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五里)、潭邊社(距廳治陸路一十里)。」光緒末年,《澎湖廳志》則記載:「鼎灣澳,鼎灣社(距廳治陸路十里)、西寮社(陸路十里)、中寮社(陸路十里)、潭邊社(陸路九里)、港仔尾社(陸路七里)、水窟社(陸路十二里)、土地公前社(陸路十三里)、沙港社(陸路十三里)、港底社(陸路九里)」。比對以上兩則清代澎湖方志的記載與相對里程數,西寮社應為鼎灣頭社,中寮社為上鼎灣社,鼎灣社則為下鼎灣社。

時鐘達人-許有土(二)

後來許有土到廢五金回收場尋找損壞的時鐘,向老闆以較便宜的價格,將一些故障廢棄的時鐘買回家鑽研,越鑽研越有心得的他,在多年的接觸下,練就了修理舊時鐘的好本領,因為他的細心與用心,「時鐘達人」的稱號便在村內不脛而走,村子裡的民眾若家中有壞掉的時鐘,就會拿去請他修理,許有土都很謙虛地說:「我試試看啦!也是要看零件壞在哪邊,太難的也修不好。」雖然是客氣地回答,但他都是很認真地修理每部送修的時鐘,零件壞掉的,就從家裡廢棄的時鐘拆解下零件進行替換,大多能完成居民的請託。

時鐘達人-許有土(三)

許有土不僅在修理老時鐘的天地裡找到他生活的興趣,更讓這些停止轉動的時鐘重新回復生命力,持續的運轉下去。物換星移,時空流逝,許有土修好的時鐘,仍然持續的運轉,看著這老時鐘的擺動,聽著齒輪的滴答聲,許多人想起了兒時的回憶,也想起許有土的親切笑容。103年(2014)初春,許有土離開了人世,享壽87歲,許多曾經找過他修理時鐘的村民聽聞到這消息都感到相當的難過,許有土一生沒有娶妻生子,形單影隻的過著簡樸的生活,在家多數時間就是修理居民送來的時鐘,有時也會到廟口與村民乘涼閒聊,不因眼盲而受挫的他,在修理時鐘的天地裡,留下充實的回憶。雖然許有土的生命畫下了句點,但經由他修理好的老時鐘,仍然會持續的運轉下去。

南寮地理位置及由來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重視在地文化、根植社區之單位。澎湖縣南寮社區處處充滿歷史與文化之美,舉凡硓𥑮石牆、漁村文化、古厝,甚至是具備創新的「打卡聖地」彩色浮球等,均位於南寮。南寮村古稱「龜壁港澳」,早在《隋書.列傳四十六.東夷流求》及施琅《靖海紀事》均有記載。蔣毓英《台灣府志》亦有記載「龜壁港澳,在湖東澳東北,相距三里許。不時有龜壁進港字卵,故名。」。「奎璧港社」一詞則首見於胡建偉《澎湖紀略》。(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雞善嶼的紫菜採集權(一)

雞善嶼位於南寮村東北方,冬天盛產紫菜(本地人稱水菜),品質極佳,吃起來嫩又脆,口感奇佳,周圍漁場豐富是磯釣的好場所。紫菜採集行動,除了經濟上的收益外,在地居民視為一種鄉土認同、團結聯誼、平等互惠的象徵,曾經為主張佔有無人島的領域,村與村之間幾乎要大打出手,也為了維護無人島的領域不被他村獨佔,而形成村落間百年以上稱兄道弟的社會組織。至今澎湖仍存在著無人島紫菜採集的領域管理制度,這套領域管理制度反映了漁村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組織,它凸顯著澎湖漁村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一層面。紫菜的生產期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期間任何單位團體個人,無漁業權所有人(單位)之允許不准登島從事任何活動。傳說赤崁村民曾經至澎湖本島東邊最遙遠的兩個無人島-雞善嶼和錠鉤嶼採集紫菜,人船出航途中遇強風,漂流至今澎湖本島的奎壁澳湖西村沿岸,挨餓受凍的赤崁村民登陸後向赤崁村嫁至湖西村的楊姓姑姑求援,透過這位姑姑的關係,湖西村居民幾乎全面出動,熱情款待來自赤崁村的紫菜採集者,待風平浪靜時,赤崁村民再揚帆搖櫓返回赤崁。

雞善嶼的紫菜採集權(二)

事後赤崁村人為感謝湖西村民,將雞善嶼和錠鉤嶼送給湖西村,但湖西這個村落並不靠海,村人擁有小木船者少,從赤崁村得到這兩個無人島後,每次採集紫菜所需的船和揚帆搖櫓的人員都必須向同屬奎壁澳而漁業較發達的菓葉村調借,同時湖西村也須提供相當人數的紫菜採集權給菓葉村作為酬勞,如此,菓葉村居民自然而然參加這兩個無人島的紫菜採集權,湖西村居民雖獲得兩個紫菜資源豐富的島嶼,但每次欲前往採集紫菜時必須求助於菓葉村的船和人員,久而久之,常因紫菜的採集期已決定,菓葉村民臨時託辭風太大不能行船,湖西居民的採集活動因而受阻,雞善嶼和錠鉤嶼上的紫菜成為被人盜採的所在。湖西村為了與菓葉村的協調採集紫菜的權利事宜,湖西村居民聯合奎壁澳五社其他的南寮、北寮、紅羅罩(現今紅羅村)、白猿坑(現今白坑村)和湖東等社的居民集體前往菓葉,談判有關雞善、錠鉤兩島嶼的領域歸屬問題,並攜帶武器,不惜與之動武,當時菓葉之鄉賢,眼見情勢危急並出面調解,讓定各社紫菜採集權事宜,湖西居民同意將雞善嶼和錠鉤嶼的紫菜採集權交出,並提供菓葉社及奎壁澳五社的居民分享。

雞善嶼的紫菜採集權(三)

依談判時各社的人口數分配這兩個無人島的領域持分比率,湖西、湖東、北寮和白坑等4社均分錠鉤嶼,至今這4個村落仍然4年一循環,每年輪到一個村採集紫菜。另外菓葉、南寮、紅羅罩等3社共同領有雞善嶼,據說當時議定每5年中菓葉有2年的採集權,而南寮和紅羅各一年半,但野生紫菜的採集期間僅限於每年農曆12月至翌年2月這段期間可採集2至3次,南寮和紅羅罩兩社5年中各有一個半年的採集權,半年的採集時間和次數不易分配的關係,當時決定雞善嶼的紫菜採集權5年當中菓葉採2年,南寮採1年,紅羅罩採1年,其餘的1年為南寮和紅羅罩兩社聯合採集。後來據說紅羅罩將聯合採集年的權利全部讓給南寮,南寮再以若干金錢補貼紅羅罩,歷經清朝、日治以至民國,幣值變動,金錢補貼的事情不了了之。台灣光復後,民國42年(1953)1月17日南寮和紅羅兩村的村長、代表和鄉老共12人在澎湖縣湖西鄉警察分駐所重新協議紫菜採集權之事宜,經過協議後,雞善嶼紫菜採集權的歸屬甚為清楚,從此之後未再有領域問題之紛爭。

雞善嶼的紫菜採集權(四)

南寮村20年中有7年的雞善嶼紫菜採集權,全村分為3甲,各甲有鄉老1人,每年輪流,紫菜採集的決策權在鄉老,當村廟有大普度之年還設有頭家3人,負責建醮及演神明戲諸事。南寮村男子16歲以上無論現住村內或旅外,只要有繳給村廟的丁錢,便有紫菜採集資格。要採收前一天值年鄉老以敲「金」或廣播通知村民,天微亮即出海,登島採收開始與結束聽「金」聲行動。過去全村有250至300人參與雞善嶼的紫菜採集。南寮村雞善嶼紫菜的分配,每次採集人自己得一半,另一半交出歸公,再將歸公部分的28%均分為提供採集交通船者,此外每艘交通船上可得到2人份的採集權,從前他們採得的紫菜全為己有,為防止弊端,又改為提供交通船的2個採集人所採的紫菜,一半歸自己,一半歸公,但船主還可取得村內任選一人所採的紫菜量的一半,每逢採集年都會從歸公的紫菜中,拿出一些送給廟祝,最後剩下來的紫菜仍依全村人口數平分給每位村民。

種花生、炒花生(二)

南寮村種植花生及地瓜的時間,約在春天農曆3、4月春雨過後開始播種,直到9、10月得以收成,若當年地瓜豐收,居民會將地瓜刨絲曬乾做成「地瓜簽」來保存,冬天就可以食用,日曬食物是澎湖居民最常使用的保存食物方式,除了地瓜簽,還有各式各樣的魚乾、花菜乾、高麗菜乾等。花生食用的方式分為水煮以及乾炒。南寮村炒花生的方式,是先將海砂在鍋子裡翻炒加熱,再倒入花生加以拌炒,利用海砂易導熱的方式讓每顆花生都能受熱均勻,炒花生時會聽到逼逼啵啵的聲音,一直翻炒到聲音都消失了為止,翻炒途中也可撥開花生檢查是否炒的過熟過黑,這種炒熟的花生是最道地的澎湖花生吃法。

澎湖縣白沙社區營造協會-尋迷藏循港尾(講美)

社區先民係明末清初由福建泉州、漳州、金門等地移入,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清領時期隸屬於瓦硐澳,稱為港尾社。日治時期稱為瓦硐澳港尾鄉,隸屬頂山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稱為白沙鄉港尾村,民國44年(1955)更名為「講美」村迄今。民國56年(1967)實施社區建設,由政府及該村旅外人士共同出資建設,當地居民通力合作,使村容煥然一新。本村地勢平坦,四面臨海,居民大部份以半農半漁維生。

赤嶼植被覆蓋率

本研究監測105年(2016)7月至9月赤嶼的植物率蓋率,由此圖可知7、8、9月份實驗組與對照組等兩組的植被覆蓋率測量結果:實驗組植物覆蓋率的面積比率值(% Area):7月份為21.34%,8月份為43.53%,9月份為58.73%:對照組植被覆蓋率的面積比率值(% Area):7月份為97.39%,8月份為95.61%,9月份為92.21%。由數據結果可知,非正式步道上的植物覆蓋率明顯低於遊客較不行經路線的植物覆蓋率。2001年農委會地景保育小組即排定澎湖為南部區域優先推動地質公園,澎湖更在2002年即選定6處做為地質公園第一優先設置區,分別是:吉貝嶼、小門嶼、奎璧山與赤嶼、桶盤嶼、望安島及七美島。台灣地景保育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地質公園「地景保育」、「環境教育」、「社區發展」、「地景遊憩」等4大核心價值概念,除了針對特殊地質地形景觀進行保育工作,更包含了周邊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藉由當地居民以在地自發的力量來落實保育,並藉以促進地方競技發展。推動地質公園成立及推廣讓世人欣賞其動人的風貌,雖為可提供遊客觀光遊憩的保育景點,但旅遊亂象卻層出不窮,例如攀爬玄武岩或

大池村村民—顏英傑

這位顏英傑阿公,民國35年次,是位漁夫,平日多在在石滬捕捉漁獲,也是大池村現在少數還有在巡滬的人,對於石滬的大小事,十分了解,像是石滬的名稱、所有權,還有哪一個石滬什麼潮汐會有比較多的漁獲。他也有談到,他是一半自學一半跟著父親學習這些知識的,小時候國小放學時,就會跟著爸爸一起出海去抓魚等等。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傳統產業之創新經營

本次受訪者為澎湖縣馬公市的蔡朝樂先生,探討他在事業上的轉型經歷,希望藉由此次訪談喚起不同時期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蔡先生在事業的轉型過程中雖然失敗了,卻成為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以下為訪談摘要:朝樂先生是位土生土長的澎湖人,與老婆感情很融洽,總是會互相談論作品與文創,海產冷凍加工轉型的期間,嘗試了不同的行業,也因年少不懂事讓他失敗,幸運的是,這些失敗,讓他遇到生命中的轉折點。而其創立知樂文化創意坊,朝樂與陳菊爾賢伉儷,將水產到知樂文創的人文與仙人掌故事。為提升仙人掌的價值,把仙人掌做成藝術品,以喚醒世人愛護仙人掌資源。

隘門國小<國軍協建環境工程碑誌>

二次戰後,隘門國小校舍為軍隊所強佔。學生被迫進入隘門洪氏宗祠與村廟上課。然而,在隘門當地鄉紳劉江忠等人無私捐款購地或奉獻土地,林投、太武兩地鄉親共襄盛舉的努力之下,校地得以擴充、校舍得以重建。民國57年(1968) 海軍零八一三附六部隊,為隘門國小創建校門、圍牆與操場。圍牆在民國95年(2006)校舍整建時並未拆除,民國100年(2011)整建操場時依舊保留下來。玄武岩的質地,正是滄桑堅忍的存在。五十年後,校門也與原貌幾乎無異。左右各有一塊大理石的石碑以誌其事,題碑者為校長黃秀雄。

白沙鄉港子村誠敬堂

白沙鄉港子村眾安寺東北方有一座誠敬堂,誠敬堂寺區的圍牆上,懸掛著一塊石牌,1856年(咸豐6年)吉旦創立,「誠敬堂」,港仔菜堂。依據〈誠敬堂史記〉,係由張氏任、張氏鳳創立於1856年(咸豐6年),奉觀世音菩薩為主神。爾後有張氏珠與呂蛋等人承續。現今廟中懸掛多塊日治時代與二次戰後臺灣與澎湖人士所敬献的匾額。 日治時期的匾額有三塊分別如下:「救苦難堂」匾,上款:1912年(大正元年)六月吉旦,下款:本村眾弟子敬献。本匾使用「本村」二字,而非使用「本鄉」或「本社」,與日治時代牌匾使用的方式不一。其次,「慈航普濟」匾,上款:1929年(昭和4年)十二月吉旦,下款:白沙庄長陳長桂拜献。陳長桂為陳潤之胞弟,兩人皆曾受紳章,《臺灣列紳傳》有傳。第三,「慈雲廣被」匾,上款:1931年(昭和6年)辛未季冬穀旦,下款:本社弟子林根永敬献。從上述匾額推測,大正元年與昭和年間應有重修。現今廟體主要為1994年(民國83年)重修,誠敬堂的左廂,則為昔日誠敬堂住持的居所。

菜園鴉片井

澎湖縣馬公市菜園里,菜園鴉片井(現今位於現菜園師部南圍牆邊),鄰近雙湖園。相傳清代吸食水煙鴉片者,也要飲一壺好水,吸煙者探得菜園鄉外有一口好井,最為甘美,不畏路途之遙前來汲水,遂口耳相傳以此得名。 日治時期,馬公要港部為獲得穩定的水源供給,尋找澎湖島上所有的水源,提供要港部(今馬公警備府 )在戰時與平時的使用。1910年(明治43年),經過各方調查之後,終於找兩三處湧泉地帶,其所在位置為:菜園鄉(菜園里)、鐵線尾鄉(鐵線里)、雙頭掛鄉(興仁里)、石泉鄉(石泉里)等四鄉之間。1911年(明治44年),進行菜園里及雙頭掛(興仁里)的水源地買收作業,鴉片井一同被劃入水源地之一。依據黃明光先生之口述:日人於今菜園師部南圍牆邊整建石牆,挖掘集水池,讓泉水大量湧出,圍牆約有40米見方。今日鴉片井雖已消失,然其水源依舊源源不絕滲出,注入雙湖園中。(詳細參見全文)

水雷索爾

1885年(光緒11年)3月29日至31日,法軍攻擊澎湖,為確保船艦航行的安全,孤拔派遣Foret海軍中校和Goudot海軍上尉從事偵察媽宮港的鐵鍊。偵察的結果證明封鎖的柵閘僅是由兩條粗大的鐵鍊組成,這些鐵鍊每隔若干距離便有浮標支持著。隔天清晨,這些鐵練被Talpomba 少校指揮的 Triomphante艦的小艇所破壞,Bayard艦順利地駛入了媽宮港,並對清軍的散兵壕從事背面攻擊。此條鐵鍊(barrage)也清楚的描繪在 Les Pescadores (Mouillages intérieurs & Ile Ponghou )地圖上。 10年後,另一個東亞強權日本於1895年(光緒21年)3月23日至25日,發動戰爭攻擊澎湖,澎湖失守並為其所佔領。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日軍亦擔憂媽宮的水雷佈設,在戰事底定之後,其船艦仍不敢擅入媽宮港。(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

虱目魚在澎湖

1913年(大正2年)6月《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近年來澎湖漁民在港底、文澳、東衛、中屯、沙港、崎頭、宅角嶼、青螺、菜園等地陸續發現虱目魚苗,尤其在吹北風地季節,魚苗群聚淺灣,可以撈捕近20萬尾左右,臺灣漁船特地來澎湖蒐購。1914年(大正3年)6月的報導又云,臺灣南部經營虱目魚養殖者每年三、四月相率駕船前來澎湖購買魚苗,每年達50萬尾以上。同年10月,《臺灣日日新報》又云:青螺鄉前海岸或大池角天然塭地,無人嘗試魚塭養殖殊為可惜。此時適有港底李權等共九人,申請在港底鹹水灘前試養虱目魚,李權等人被譽為是澎湖魚塭的創始者。港底魚塭所在地位於今成功農漁活動中心北方的「番石窟」,也就是百姓公廟的前方海岸處,魚塭以玄武岩堆疊圍成弧形石堤,並於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成廢棄狀況,而魚塭遺址因填海造陸於今不存。 虱目魚養殖以海淡水混和養殖,早期須以人或動物糞便注入魚塭,以加快其生長。菜園魚塭就曾以水肥車直接灌注魚塭內,然澎湖淡水水系貧乏,亦不利虱目魚的養殖。澎湖人習慣喜食海魚,對淡水魚的接受度較差。菜園魚塭於二次戰後一度飼養虱目魚,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魚塭爛泥淤積,復以石斑魚等魚種掠食虱目魚苗,最後以失敗告終。

八斗與八罩

望安鄉以望安島而得名,望安島舊稱網垵或八罩。八罩有八罩嶼、八罩山等以自然環境的意涵,也有以澳社聚落發展而稱為八罩澳。關於八罩的意義為何?最普遍的說法為八罩指八座島嶼的總合,包括將軍澳嶼、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七美嶼、花嶼或虎井嶼。然而鄰近虎井的桶盤呢?靠近花嶼的貓嶼和草嶼呢?《福建通志臺灣府》……六十里曰花嶼,七十里曰草嶼,二嶼青蔥,為澎湖諸嶼之最。又十里為大貓嶼,五里為小貓嶼,二嶼對峙,多產異石。桶盤更是17世紀中已名列史冊:「……嶼之正中曰娘宮嶼;從西嶼入,二十里曰茶盤」,文中的茶盤即是桶盤。為何上述諸島不屬於八罩之列? 1664年(康熙3年),清朝對明鄭在臺澎的軍事佈防,蒐集相關的情報繪成一張臺灣軍備圖,今人定名為<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此圖可見於高賢治,黃光瀛總編輯之《縱覽台江 : 大員四百年地輿圖》一書。此圖對澎湖諸島的描繪包括:虎井、彭湖山、甘吉、將軍帽、八斗、峙山等島名。八斗即是八罩,八斗更早於八罩之說。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日治初期的媽宮城

1895(明治28)年12月5日澎湖島島司宮內盛高,有鑑於媽宮城內的行政事務推動,預計將媽宮城內分為五町,其下再分為一到三丁目。截至當年11月底媽宮有住家508戶,官署8戶,明家87戶,寺廟6戶,合計609戶。男性1,202人,女性965人,合計2,167人。然而實際上該份「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中澎湖島機密報告(臺灣民政支部)」資料並無提及五町的正式名稱。 明家亦即明き家,也就是空屋。媽宮城內扣除官署8戶與寺廟6戶,尚有595戶。其中有87戶空屋,換句話說,有近15%的家屋呈現無人居住的狀態。其次,男女在性別比上差距極大124:100,男性多出女性237人。究竟是因媽宮本為班兵聚集之地,男性因此遠多於女性,或是有其他原因呢? 隔年(1896)「明治二十九年一月中澎湖島機密報告」中有提及媽宮西町之名。6月18日,距離日本於1895(明治28)年3月26日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已逾年餘,宮內島司為求統治之效,乃發出示諭...... 同年9月18日,又公布「澎湖廳廳令甲第四號澳務所設置」,透過各項制度法令的建立,日本一步一步的強化澎湖地方的掌控。 (詳見全文)

西嶼鄉傳染病墓地石碑

此塊「傳染病墓地」石碑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的二崁村與竹灣村交界,石碑上並沒有確切的時間記載,但依照日本政府對傳染病的規範,粗估時間落在1900年(明治30年)初期。由於這塊碑設立的地點位處遠離村落的海邊位置,而且這塊土地在清代就已經是墓地之功能,在日軍登陸澎湖之後因傳染病發生的關係,而被規劃成專門處理因病死亡的士兵之墓地。 1895年(清光緒21年、明治28年)3月,當時馬關條約尚未簽訂,日軍登陸澎湖,將澎湖佔領並作為日後進攻台灣本島的根據地。然而登陸澎湖後軍隊爆發霍亂使大量士兵死亡,為了處理病死的士兵,最先是在文澳西北方高地建立墓塚,也就是今日馬公市西文里的「千人塚」。在日本接收澎湖之後,澎湖廳地區醫療系統在1897年(明治30年)開始慢慢建立,並設立針對傳染病的隔離機構,其中以漢生病為官方主要整治的疾病。 1902年(明治35年),日本政府針對傳染病設置「傳染病墓地」之辦法後,將因為傳染病死亡者的墓地特別區隔開來,此石碑即是其中一個傳染病墓地。根據瞭解,當時主要傳染病是瘧疾與霍亂,次要的有鼠疫、傷寒、以及赤痢。從日治初期的傳染病狀況可以瞭解當時澎湖公共衛生條件相對低落之情形。

澎湖竹灣村獸類死体埋却場碑

此石碑推測立於1927年(昭和2年),地點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石碑兩面所刻的文字並不同,分別是「獸類死体埋却場」以及「竹篙灣合界頭橫礁三鄉共同」。兩段文字各自象徵了日治時期的公衛政策,以及日治時期竹灣、合界頭、橫礁地域與政策關係上的相近。 所謂「獸類死体埋却場」是日治時期政府針對台灣各地傳統處理動物屍體的方式,提出的章程。由於早期民眾處理動物屍體多半是直接丟棄,有些病死牲畜也會因為覺得丟掉可惜,還是煮來食用。這樣的行為並不符合公共衛生之標準,故制定了這樣的章程。澎湖的<獸類死体埋却塲約束章程>頒布於1903年(明治36年),之後於各地廣設掩埋場。1912年(大正元年)亦有該章程修改的紀錄,持續出現在官方記載資料中。 石碑另一面的「竹篙灣合界頭橫礁三鄉共同」亦是此碑值得注意的部分。日治時期之行政體系以警察系統為末端,當時「竹篙灣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今日西嶼鄉竹灣、橫礁、合界、小門等四村。石碑上的文字顯示掩埋場由當時三個鄉所共用,也印證了日治時期竹篙灣行政區的狀況。

許加船長的龍鴻滿號

  此張照片之位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小門漁港,拍攝時間為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採訪許加船長之時。拍攝方向為面向村內,左方的綠色山丘在當地被稱為「三角石」。往年入村道路還未開通時,村民須繞過三角石再由震義宮旁的舊路入村。爾後鑿開從三角石中央闢路,使得車子也能直接開入村內。三角石左方為海巡署所在地。龍鴻滿號約2015年(民國104年)從澎湖縣湖西鄉龍門漁港購得。龍鴻滿與「攏呼滿」(lóng hōo muá)諧音,有祈求收穫滿滿之意。在澎湖漁村,漁民購買漁船並非全部添購新造的漁船,不少漁船其實來自購買其他漁民準備出售的二手漁船。只要合意,通常講好價錢就可以成交。   舊小門橋在1971年(民國60年)西嶼跨海大橋通車後建立,橋上可供人車通行,橋下可供船隻進出小門漁港。小門漁港與舊小門橋同時期修建,氣候不穩時可將漁船停放港內以防風浪,但平時為了配合出航與歸航的時機,舊小門橋要等到退潮時才能進出港口實在不便,因此震義宮廟前灣內還是頻繁進出漁船。小門漁港的頻繁使用與擴建,等到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吹毀小門舊橋、1987年(民國76年)新小門橋(又稱麥當勞橋)建成後才漸漸成為如今所見。

洪嫌雜貨店的大門擋

  此照片為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15-2號的洪嫌雜貨店,拍攝時間為2020年(民國109年)7月6日分別採訪洪嫌女士、洪玉娟女士(照片中著紫色外套者)時所拍攝。照片為洪嫌雜貨店門內門擋放置之處,另為門擋置於建築右方窄巷,可見其門擋的長寬。這隻粗重的大門擋,是在經歷韋恩颱風的嚴重侵襲破壞之後,洪嫌雜貨店所特別備置,足見颱風侵襲之猛烈。   1986年(民國75年)8月22日,韋恩颱風登陸澎湖,為台灣地區首先受到侵襲的縣市。韋恩颱風是臺灣氣象史上第一次經澎湖再由台灣中部登陸之颱風,一方面為少見直撲澎湖的颱風,二方面由西南方登陸,讓澎湖居民更加難以防阻,因為澎湖漁村聚落房屋多以躲避東北季風的方位建造,正好面向西南,直接遭受韋恩颱風之侵襲。   依照居民口述回憶,韋恩颱風侵襲時,不僅水淹房屋,連沙子都撲進家門。為了照顧最重要的船隻,家人們緊張的整夜不睡,但仍有許多舢舨受風吹撞擊建築而損毀。因此,韋恩颱風後的小門居民戒慎恐懼,如洪嫌家中備置巨大門擋,小門沙灘前也建築起了阻擋沙子與海水的高堤。

小門國小運動會趣味競賽

  此張照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拍攝地點為過去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民小學(已於2012年廢校)在1994年(民國83年)4月23日舉辦國小運動會時。當時就讀小學二年級的洪文亮進行以碗盛水、乒乓球飄浮其上並吹氣使其前進的趣味競賽。洪文亮身穿白襯衫黑色短褲,為當時小門國小學生的統一制服。面前的鐵碗則為校內營養午餐所使用的餐具,底下則是學生上課的課桌。偏鄉小學運動會的趣味競賽,就是如此地使用這種日常的簡易設施來進行。   說起這所小學的歷史,原來是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小的「小門分校」,自1983年(民國72年)起升級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民小學」,運動會也從以往整隊帶往隔壁竹灣村竹灣國小參加的方式,轉為在小門村由小門國小獨自辦理。特殊的是,小門國小的運動會是一年一度由全村居民不分男女老少所共同參與的盛事,賽程設計裡就直接安排了在校生競賽、以及村民的競賽。當然,在這個雖然偏僻的小漁村,卻可以不論競賽輸贏,皆能夠領得獎品的好事,背後其實主要村民共襄盛舉捐款提供的獎品。這樣的凝聚力,當然背後是村民用以鼓勵自己年幼子弟的用心,也是村民樂於參與這每年一度大事的關鍵。

澎湖小門村永豐福新船進水儀式

  此張照片記錄著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新船下水」的儀式。小門村的漁船一般會在隔壁竹灣村的造船廠製好,然後順著造船廠的軌道推入海中駛回小門,在小門的海灣內繞行三圈之後才會上岸,在快要抵達岸上時,漁船上的人會丟炸棗或麻糬給岸邊的村民討個吉利,新船抵岸之後也會請鄰居來吃飯慶祝。這個傳統的儀式至今仍存在於小門,但是丟出來的東西更多樣化,甚至會有果凍和土豆粿。   照片中是洪家的新船-永豐福,在1988年(民國77年)進水後,準備靠岸回小門村時留下的。站在船頭的是船長洪登,也是洪嫌女士的父親,船上右邊數過來第二位是她的姨丈(著黑白灰三色條紋者),其於則為船員。在船下拿網子接麻糬的是小門村村民,每當新船下水儀式時大家都會一起來參加。   船身繪有鯉魚,意味漁利大進,其下有蔓草,寓意生生不息,期許漁業資源永不枯竭。船隻上方,會掛上親朋好友贈送的進水旗,進水旗花色各異,寫上祈願漁獲豐收的祈福語,祝賀船家新船落成。

傳統毒魚材料-台灣灰毛豆

  此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村民以往用來毒魚的天然材料-台灣灰毛豆。台灣灰毛豆台語稱為烏仔草,其特色為帶有絨毛的莖葉,以及一朵紫紅色小花,易於辨識。   對於早期的大池村民的而言,童年時期在海邊石滬裡遊玩、抓魚、甚至毒魚,是生活裡的共同記憶。他們會從沿岸山丘上找到烏仔草,以石頭或銳利器具搗碎,用布包裹著搗出的汁液,再拿著布邊走邊擰,把汁液擰到石滬裡,不用多久,石滬內的魚就會昏厥浮起,便能輕鬆捕撈這些魚獲,像是丁香魚、花枝、玳瑁石斑、臭肚等。等捕撈後,將魚放於網內置於海水中,毒性會自然排泄。因為方法與過程簡單,還成為大池村的男孩在沿岸石滬相互較量的遊戲,看誰能夠依此一方法捕撈更多漁獲,是他們童年難忘的遊戲。   後來,因為有不肖人士利用毒性更強的氰化鉀來毒魚,因為比傳統的烏仔草更有效,且材料取得便宜,漁獲可觀,而更加普及。然而,因為氰化鉀的毒性,以及過度使用所造成沿岸生態的破壞,近年來在生態保護意識的抬頭下,已全面禁止毒魚活動。

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放屎滬」殘跡的採蚵婦人

  本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早期一座石滬「放屎滬」的所在地,目前石滬已倒塌,尚留有部分遺跡,讓石蚵可以在此自然生長。照片中的這位村內婦人,正坐在礁岩上採取新鮮的石蚵,準備銷售至台中。   這座放屎滬遺跡的位置在大池村大池漁港的東北邊。根據大池村前村長王國華先生的敘述,這座石滬之所以稱為放屎滬,傳言在早年時,因為自家廁所簡陋,又沒有公共廁所,村民總是會前往此處「方便」,藉著大海包容萬物的能力解決生理需求。久而久之,這座石滬就被稱為「放屎滬」。然而,據大池村裡的耆老,如王國華前村長以及熟悉村內大小石滬的顏英傑先生所述,事實上他們都未曾親眼目睹有人在「放屎滬」大小便的情事發生,因此,「放屎滬」應是更為早期村民之間所相傳的習慣與說法。   後來,石滬年久失修,再加上大池漁港的興建改變了沿岸的環境,使的「放屎滬」失去功能,逐漸倒塌,廢棄不用,只能從部分玄武岩塊的堆砌看出原先的石滬殘跡。不過,因為長滿石蚵,可以讓村民採取食用或銷售,依然呈現了地方小漁村一直以來與海洋互利共生的生活形態與模式。

1959年黃清池與顏雪娥結婚證書

圖中文件為黃清池先生所保留之1959年(民國48年)的結婚證書,新郎為黃清池,新娘為顏雪娥,介紹人為王鴛鴦。   黃清池先生於1935年(昭和10年)出生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並於1948年(民國37年)畢業於池東國民學校,他在國小一二年級時受日本教育,三四年級時則遭遇空襲時其無法讀書,五六年級再接受戰後的國民政府教育。國小畢業後他曾經前往受訓並從事汽車修理、輪機修理的工作,1956年(民國45年)從軍中退伍後,透過介紹人王鴛鴦之介紹與顏雪娥結婚,並開始討海為生,時至今日業已八十多歲高齡之際,仍經常出海。   顏雪娥女士在幾年前已過世,黃清池先生十分細心保存兩人的結婚證書,並於此次機會提供我們進行紀錄。此結婚證書一式兩份,在當時這種款式的彩色印刷對一般民眾來說並不普遍可見,多僅在重大喜喪會印製;較特別的是圖中左上角並黏著兩張郵票,據說是結婚登記時的印花稅。中間蓋有兩位新人的印章,就黃清池先生的說法,這是當時很普遍的習俗。

1967年西嶼大池洪家古厝前的家庭合照

照片拍攝於1967年(民國56年)農曆新年時,洪頭一家人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舊宅大廳門前,由澎湖馬公市的統一皮鞋店第二代老闆許清欽拍攝。照片左方是洪春芝的父親洪頭,雙手緊抱著四姊洪春華,腳邊站著的是三姐洪春瑩,正中間是洪頭的母親洪楊當,腳上還纏著三寸金蓮,前方站著四哥,洪楊當後方是大哥洪自選,右方是洪頭的妻子洪顏玉蘭。當時老么洪春芝還沒出生。 對於成長於不同年代背景的人而言,拍照所穿的正式服裝也不同,照片中可以同時見到傳統和西式的服飾,像是洪楊當的對襟藍衫、頭巾和三寸金蓮;洪頭的襯衫和皮鞋;洪顏玉蘭的農夫褲和白色布鞋等。其中最特別的是四哥穿著的學校制服,衣服上標示著太子龍的廠商名稱,沾到水後會出現藍色的太子龍浮水印六個字,對於當時的小孩來說是十分新潮的樣式,這些服飾打扮反映了各世代及其生長背景的獨特。

纏足奶奶揹孫子

照片中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提供者洪春芝的奶奶洪楊當揹著四姊,奶奶腳上有纏足,於1966年(民國55年)時在舊宅三合院前所拍攝。澎湖因為以海為田、討海為生,因此漁村的經濟分工也就是一種性別分工。家裡的男性負責出海捕魚,女性則負責家裡事務與耕種下田,也就是「做山」 (tsò-suann)。忙碌的年輕夫婦所生育的年幼子女,也就留在家裡,由年長的奶奶負責照顧金孫。 圖中奶奶頭上戴有兩層頭巾,內層的布稱作「皮」(phê),可以防日曬或保暖。外層的布是「上巾」(chiūⁿ-kun),用來加強內層布的防風砂、防日曬效果,也可以綁在神桌腳上當小孩的搖籃。大池村村民將揹小孩的布稱作「偝巾」(āiⁿ-kun) ,尺寸固定長約七呎二,寬約一呎二,會從小孩雙手腋下及屁股下方繞過,綁在奶奶的胸前。 原拍攝地點是大池村32號的洪家古厝於1980年(民國69年)拆除,遷至現在大池村內的203線上。新住處是當時洪頭到台灣學習建築連棟式的透天房子,並親自規畫類似的住宅設計,之後請來澎湖縣湖西鄉師傅建成。

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大義宮。大義宮以前曾經是竹灣、合界、橫礁三村的聯合信仰中心稱「三合宮」,但後來因其他二村人口增長,且前來此地祭拜路途遙遠,也因此各自設立自己的廟宇,而此廟也改名為大義宮。 1986年(民國75年)大義宮地下室空間增設蓮花珊瑚洞,一開始是因為信徒的放生活動,讓池內有玳瑁、綠蠵龜、鱟等各種生物,而後隨著保育觀念漸興,此地不再接受新的動物進駐。目前池中還有八隻海龜,聽廟方人員解說,牠們每年都會帶到屏東海生館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每個禮拜則進行兩次餵食,一次是海鮮,一次是高麗菜等蔬果類,每次差不多投放15公斤的食物,藉此控制牠們的進食量與維持營養均衡。 隨著時代的進步,保育的觀念從被人類飼養,到現在認為動物應該活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人們以自己為尊的觀念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以動物為出發點的思考。

曬小管的季節日常限定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明和先生家屋旁的景象,一張是楊先生家人一起努力將新鮮小管整理切開後,放置在網架上曝曬的情景,另一張照片則是準備用來裝盛小管的塑膠框。 小管通常是半夜漁船回航進港後,就必須前往竹灣漁港跟漁船取貨,時間並不固定,必須等候船長的電話,然後趕緊起床開車過去運載回來進行曝曬前的清理加工。以當天這一批小管來說,從竹灣漁港載運回來後,總共7個人花費三個小時,在早上七點半時便將所有小管排列於網架上,等待烈日的曝曬。曝曬過程需經常翻面,工作繁複辛苦。小管乾依曬乾程度可分為一夜干與全干,一般來說,一夜干因曝曬時間較短,保存小管較多水分,吃起來口感較為濕潤,軟韌度也比較高;而全干通常做為乾貨販售,保存時間較長,也是烹煮油飯這類料理的重要材料。 楊明和先生表示,挑選小卷的秘訣是通透與完整,越通透就表示小管越新鮮,小管表面沒有破裂亦是好品質的象徵。烹調方式有兩種,楊明和先生的媳婦當場就端出經過油炸與烘烤兩種工序的小卷給我們試吃,我們欣喜之情在言談間流露無遺,驚訝於肉質的肥美與海味的濃烈,難怪澎湖人覺得台灣的海鮮遠不及家鄉的滋味。

蕃薯籤的記憶

此張照片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照片中塑膠袋裡包裝的是楊明和先生自己做的番薯籤,沒有使用農藥等化學用品,因為要給自己吃,所以不要求賣相佳,選用的並不是烤地瓜那種橘黃色的地瓜,而是偏白色的品種。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諺,意指危急時刻總有處理事情的方法,這句話不僅是俗諺,也是貧困人們的生活寫照。在台灣經濟大幅成長之前,人們普遍較為貧窮,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平常生活大多無力負擔整鍋飯都是白米煮成的熟飯,而是以番薯籤(地瓜剉成的絲)為主食,依照家境條件好壞添加不同比例的白米烹煮。從飯鍋裡的番薯籤比例,就可以大致判斷這戶人家的家境。 時至如今,地瓜成為平民抗癌聖品,或講究健康,或講究口感多變,地瓜入飯已經成為現代人飲食的新潮流。楊明和先生說他們偶爾也會煮番薯籤來當作主食食用,除了是養生為了身體好,也在飲食的過程中,回憶往昔生活,也更珍惜當前的環境。

百年長板凳與椅頭仔

此張照片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明和家中。根據楊明和所述,照片中的長板凳與椅頭仔是從他祖父時代就有,今年楊明和已經80幾歲,算起來超過一百年。而這兩張椅子特別的地方在於,整張椅子都沒有使用釘子,而是用榫卯相接,但堅固耐用性更勝於用釘子製作的椅子。 這類長板凳在以前漁村自家辦喜宴、且還沒有專業外燴團隊出現時非常重要,每次自辦喜宴時,都要整個村莊到處去借用。因為如此,每戶人家都會在椅子下面用紅漆署名,否則會有拿錯的事件發生,而長板凳同時也是拜門口的拜桌。 楊明和在跟我們分享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語氣中的念舊與神情中的遺憾。老東西陪著楊明和先生穿越時空,對他來說,那並不只是一張椅子,而是會想起跟祖父、父親相處點滴的連結,象徵與懷念的意義遠大於椅子的實際作用。楊明和說老家本來還有另外一條長板凳,與弟弟一人分到一條,但後來弟弟搬離嘉義老家之後,那邊的長板凳也不見蹤影了。

楊明和曾祖母蕊姐畫像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的楊明和先生家,這是一張楊先生曾祖母的彩色畫像。楊明和先生說大家都叫曾祖母做「蕊祖」,這幅畫據說是在嘉義繪製,繪製時間應該至少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時期;至少畫像從他小時候懂事以來就有了,不過他沒有看過蕊祖本人。 這張畫像顯得非常稀奇,一方面是過去若有如此古老的畫像留存下來,絕大多數是黑白畫像為主,這張彩色畫像顯得相當稀有。另一方面,畫像裡的曾祖母「蕊姐」的服飾非常講究,也顯得非比尋常。曾祖母頭戴鑲有琥珀色寶石的金色鳳冠,身上衣服仿照官服樣式似為藏青色黑絨材質,領子以布鈕釦緊扣,開襟衣服上似乎繪製一頭翱翔天際的鳳鳥,手持蒲扇,一雙裹小腳則穿著高級軟呢絨布鞋。整個畫像令觀者感到相當高貴的裝扮與神采,當時的畫像師除了面貎依當事人描繪外,很多服飾是畫師加上的,這也反映出當時畫師的畫風。

楊明和齒模盒

這是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明和先生工作室裡,他在過去製作齒模的盒子。楊明和先生是牙技師,這些齒模盒都是幾十年來持續使用的謀生用具,現在由他的兒子繼承齒模事業,他們另外使用類似的齒模盒子。同時改變的是,以前楊明和先生都是使用日本的原料來建模,現在兒子們則是改用西德的材料。基本上,齒模盒子裡面裝的就是楊明和先生他們為病人量齒打造的模型,模型放在盒子裡面成形,下次病人回來套上量測需要修改調整的地方,修正後就按照這個模型做假牙。 這個齒模盒子是楊明和先生工作室裡收藏的物品,大多是跟他當初牙技師的工作相關器物。進入工作室,發現牆上的日曆日期就是我們訪談當天,猜測楊明和先生應該每天都會到工作室看看他的夥伴們。想來這些器具不僅伴隨著楊明和先生過完大半輩子,也將持續伴隨子孫進入工作室聽著楊明和講述往日故事時,繼續留存在下一輩、下下輩的記憶與生活中。由此可以看出,物的意義不僅僅是實用,還能夠承載著一個家族的記憶。這或許可以成為楊氏家族的傳家之寶吧!

竹灣蔡生用的殺豬器材

  這是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生用家中,照片中總計有五把刀,是蔡生用先生殺豬所使用的器具。 蔡生用先生今年92歲,從開始當兵就學習如何殺豬,退伍之後開始經營殺豬的生意,左鄰右舍常常都會請他去幫忙,宮廟祭祀用的豬公,也會請他執刀。在以前幫忙殺一頭豬的代價是400元,同時要繳納屠宰稅,蔡生用先生一直殺豬到40幾歲,後來就收山了。 蔡生用先生以前以殺豬為業,雖然可以讓一家人能過溫飽的日子,不過五個子女的身體病痛都不少,陳蔡素雲女士說,因為殺豬是殺生的事情,可能是造業太多,所以讓他們子女的身體狀況都不太好,她本人就已經開了五次刀,其他兄弟也頻繁欠安,不知道是迷信或是巧合,這種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其家人似乎也寧可信其有。 除了殺豬以外,蔡生用先生還會賣布,只要能賺錢的工作他都會努力去做。

楊明和的舊房子門牌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楊明和先生家中,這塊門牌放置在客廳的玻璃櫥櫃上。 楊明和先生說這是他在澎湖縣馬公市永和街所擁有的一棟房子,當時因為要改建新房子,在拆除舊房子的過程中,特別將門牌保留下來作為紀念。因此,雖然舊房子已經隨著拆除重建而消失,看著這塊斑駁的門牌,卻能成為想像以前老房子的模樣,以及觸動當時在老房子居住時,發生在生活裡各種記憶的重要連結。在鄉下地方來說,門牌通常是給陌生人、郵差、公務人士認路辨識的依據,鄉里熟識的老鄰居,依靠的則是每天出入之間的熟悉。但是當舊房子拆除以後,門牌卻成為可以睹物思人的紀念。

西嶼竹灣蔡生用夫妻藝術畫像照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生用先生家的客廳,照片是擺放在客廳電視上的蔡生用夫婦藝術畫像照。 根據蔡生用先生口述,這二張藝術畫像照是大約在八年前2012年(民國101年)有台灣人來村子裡挨家挨戶鼓吹大家可以留下這種藝術畫像,作為家庭重要的紀念。當時的作法,是先拍下他們的照片,再畫下背景,最後將照片與畫像合一,因此如果仔細端詳照片,可以發現蔡生用先生夫婦的頭部跟身體是合成的結果。兩幅作品總計付費台幣三千五百元,蔡生用先生認為難得,也為夫妻兩人生活留下紀念。 這二張藝術畫像提供一種有趣的畫面構圖,以及被拍攝者對於畫面傳遞訊息的認同與想像。蔡生用先生的畫像顯得一家之主的威嚴,其夫人則是雙手交疊的傳統相夫教子婦女形象。而蔡生用先生畫像的背景,顯然是個虛構的客廳,呈現著一種大戶人家的氣派氛圍。窗明几淨的客廳,延伸往上的樓梯,代表這是一座洋房別墅;樓梯旁後面則是個接待的客廳,牆上掛有山水風景畫,客廳則用珠簾與後面空間隔開。珠簾前顯得突兀的一張小沙發,則留下畫師藝術水準的證據。 這種圖像畫似乎顯示某個時期對於家庭男女主人形象的想像,現在已經不多見。

蔡生用的一五珠算盤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蔡生用先生家中的一五珠算盤。 一般珠算入門皆以一四珠算盤為工具,背誦口訣以進行加減乘除的計算,但蔡生用先生所使用的是較稀少的一五珠算盤;一四珠算盤可以計算十進制,一五珠算盤可以到十二進制。而最難使用的是二五珠算盤,可到十六進制,與中國慣用的斤兩、中藥計算相符,故中藥行還有老藥師在使用二五珠算盤。 在以往計算機尚未出現之前,人們主要使用算盤記帳。村裡一般人在算盤方面大多學習一四珠算盤,且頂多只學到加減乘,除法則是比較難的算法,也只有蔡生用先生會除法的計算。蔡生用先生從年輕時就頭腦清楚,算帳的功夫無與倫比,被延聘擔任竹灣村宮廟大義宮的管理委員幾十年,也曾經擔任活動中心的監事、理事,一把算盤在手,沒有數學問題難得倒蔡生用先生,也讓他在村民心中有了一個可靠的印象。

蔡生用學習識字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蔡生用先生的《辭海》與習字帖。第一張照片為辭海,上面署名「顏玉露 敬贈」,是來自西嶼鄉大池村的作家所贈送。第二張照片則為蔡生用先生的習字帖。 蔡生用先生小時候失學,未曾讀書,長大以後覺得不識字實在是人生憾事,故戮力學習,將這本辭海字典視為寶貝,每日練習識字並書寫。幾年的功夫便將辭海文字認識了八成以上,現在電視、報紙上刊載的文字都能認得。此次訪談過程,就因為訪談者不善使用台語,同時蔡生用先生也有點重聽,他便提議以寫字方式提問,他再口述回答問題,雖然認字速度有些吃力,但語意一字不差,可見其為自學之後的識字能力。 根據蔡生用先生表示,這本辭海是幾年前從台北回來的顏玉露小姐採訪他之後,得知他學習的舊字典已不堪使用,瀕臨解體,故贈送一本全新的辭海給蔡先生,以鼓勵他繼續識字。此行稍有遺憾者,是未能拍得舊字典。

惡夢出賣

這是拍攝於2012年(民國101年)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社區牆上的一景。在澎湖社里的路邊,偶而會看到「惡夢出賣」這種紅色紙條貼在圍牆或電線桿上,這是一種古老的心理巫術,在台灣則非常難得一見。有人說,看到這個紙條,千萬別跟著唸出字來,否則就代表買下惡夢,之後將惡夢連連;但也有長輩說,這種紙條貼在經常人來人往的必經之路上,是為了藉由人氣沖淡惡夢的煞氣。 寫這種紙條的人,通常是自己做了惡夢,特別是家有幼童半夜難入眠,於是寫了紙條貼在外面,希望把惡夢賣掉。看起來似乎有點驚悚,但其實不用害怕,長輩們說,看到這種紙條,直接路過不要理它就好,如果紙條掉在地上也不要撿拾。而且惡夢賣不出去,也不會有人買,就算跟著唸了紙條的內容,沒有金錢交易,算不上買賣。紙條最後會風化脫落,惡夢也跟著消失無蹤。

拆鱠仔塔(抱墩)所需之漁網及竹簍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丙戊老先生家,這是用來「拆鱠仔塔(抱墩)」的工具,基本上由一件漁網、一個竹簍構成。 「拆鱠仔塔(抱墩)」是澎湖在地的一種傳統捕魚方法,與石滬都是屬於陷阱漁業,但是原理不同。石滬最有名的是七美的雙心石滬,利用漲退潮的原理,在漲潮時因為海洋生物會游向近岸覓食,因此在近岸處以石塊堆砌石滬,當退潮時將之圈困在石滬之內,漁民就可以直接捕捉。石滬因此屬固定式、且相當大型的陷阱設施,通常需集合眾人之力完成。 相對而言,抱墩則是小型的、拆除式陷阱設施,通常個人即可作業。雖然同樣在近岸處以硓𥑮石堆砌,但是固定式的石滬講求必須堅固以承受嚴酷風浪的拍打,抱墩講究的卻是一種雜亂無章、接近自然的隨意堆置,類似偽造成自然的海中石堆,吸引浮游生物與魚蝦入住,最後用照片裡的漁網將四周圍住,再把石堆拆除,即可抓住躲藏在石堆裡的海洋生物。抱墩以每月的大潮汐為基準,大多每半個月拆除一次捕捉魚蝦,而拆除之際也同時將玄武岩在旁邊堆疊起來,拆跟建也就同時完成。

蔡丙戊老先生手編草鞋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丙戊老先生家中,這是由他親手所編織的草鞋。 澎湖群島從先民移住入墾以來,就是過著一種以海為田、靠海為生的生活。在幾百年來物資取得不易的環境下,先民下海捕魚也就穿著自己就地取材編織的草鞋,是漁民在潮間帶作業時非常重要的裝扮,不但止滑而且可以保護雙腳。竹灣村的蔡丙戊老先生一生與海為生,擁有一雙編織草鞋的能手,後來甚至會購買大批草繩,再編織成草鞋供村內的其他漁民選購,藉此賺取一些額外收入。目前因為各式防滑鞋的出現,更能保護雙腳,漁民下海捕魚時已很少再穿著草鞋。 蔡丙戊老先生後來應竹灣村社區發展協會之邀,也曾在竹灣村活動中心開課教授草鞋編織,目前在該活動中心仍展示著老先生親手編製而成的一排草鞋。

竹灣村造船業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共合造船廠,工人正在施工的情形。竹灣村曾是澎湖縣西嶼鄉唯一的造船基地,也是澎湖縣在馬公市以外的造船重鎮,另一個造船基地是白沙鄉的赤崁村,共同為澎湖各島嶼漁村的漁民服務。 竹灣村目前還在村內南北兩側各有一間造船廠,分別是南邊的共合造船廠以及北邊金泉泰造船廠,兩間造船廠在鼎盛時期皆有數十名員工,造新漁船以及維修來自澎湖各地的漁船;然而在產業結構的轉變下,造船廠剩下少數員工,且部分雇用的外籍移工,主要負責漁船的修補及上漆等作業。 根據訪談,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重創澎湖,亦對當地漁船造成許多損失,造船廠自此後也從打造木船改用較為堅固的玻璃纖維,代表一個新時代漁船的來臨。 本艘漁船上面除了漁船名稱之外,另外有「CT2-★★★★」的字樣,前面的「CT2」是漁船噸位的代號,指漁船噸數10-20噸的船隻,其他代表噸數如下:CT0:5噸以下,CT1:5-10噸,CT3:20-50噸,CT4:50-100噸等。至於後面4個數字,則是這艘船的船籍編號。

竹灣村共合造船廠

  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曾是澎湖縣造船重鎮,早年是撐起澎湖漁業的重要支柱,在村內南北兩側各有一間造船廠,分別是南邊的共合造船廠以及北邊金泉泰造船廠,兩間造船廠在鼎盛時期皆有數十名員工,造新漁船以及維修澎湖各地的漁船;然而在產業結構的轉變下,造船廠剩下少數員工,且部分為雇用的外籍移工,主要負責漁船的修補及上漆等作業。 照片中為竹灣村兩間造船廠中位於村莊南側且現存仍較具規模的共合造船廠,廠外仍至少停放有近十艘等待維修、補漆的漁船。

竹灣村養蚵與箱網養殖產業

這是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近海的海上養蚵場產業,竹灣村的養殖漁業規模是全澎湖縣僅次於馬公市嵵裡規模的箱網養殖漁業,主要以養殖海鱺為大宗,同時也有部分養殖牡蠣。而與台灣本島西南部台南七股一帶採用棚架的牡蠣養殖方式不同的是,澎湖的牡蠣苗皆是在台灣本島已經串好再運到澎湖,再以保麗龍等漂浮物綑綁後下海養殖的。 澎湖養殖漁業受惠於相對乾淨優質的澎湖海域環境,一直是出產高品質養殖漁業魚貨的地方。養殖牡蠣也成為台灣大宗業者進口販賣的高級品。每年中秋節台灣人民樂於烤牡蠣分享食用的習慣,也是澎湖牡蠣業者大量採收裝運台灣出售的季節。不過,牡蠣季節每當寒冷東北季風南下,因為牡蠣開始變瘦,也就逐漸結束,等待來年。

竹灣村箱網養殖漁業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海域的箱網養殖場。竹灣的箱網養殖規模是全澎湖縣僅次於馬公市嵵裡的箱網養殖漁業,主要以養殖海鱺為大宗,養殖戶較多散戶而較少大型商業化養殖。 在竹灣村外海的海面上所使用的主要有兩種養殖箱網,一者是較簡易的方形軟式箱網,由簡易的漂浮物與木板構成,可由機動竹筏漁船直接於海面上拖曳;另一種則是如相片中的圓形箱網,這是仿效挪威養殖鮭魚的HDPE材質的箱網,差別在挪威的圓形箱網直徑多達50公尺,而澎湖的箱網則僅有直徑十餘公尺。根據竹灣養殖業者的說明,仿效挪威的圓形箱網面對台灣與澎湖的氣候、海象有較強的韌性。

竹灣村箱網養殖海鱺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海域的箱網養殖場,當時外籍漁工正準備將餌料餵養海鱺。竹灣養殖規模是全澎湖縣僅次於馬公市嵵裡的箱網養殖漁業,主要以養殖海鱺為大宗,養殖戶多為散戶而非大型商業化養殖。 漁戶自早晨五六點開始捕魚,趕上早上十一點從馬公前往嘉義布袋的船班,在下午三點前抵達布袋的市場上;而下午三四點時漁戶又會再出航一次到箱網,主要就是餵魚。當今竹灣村的箱網養殖漁戶多雇用外籍漁工進行餵食捕撈等工作,而餵食的飼料為一公斤10元的魚肉,養大的海鱺則能創造一公斤300元的價值。 根據竹灣村其中一位養殖漁戶所述,海鱺的養殖過程若養在池子中只要四個月,像這樣的海上箱網養殖卻需要七個月,主要是養殖的肉質品質更好,而且因為海鱺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市場需求穩定且受消費者喜愛,因此這種箱網養殖的市場才能延續下去。

竹灣大義宮前廣場流動攤販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村廟竹灣大義宮前廣場,這座全村的信仰中心,也正是竹灣村民平常出入最頻繁的活動地點,居民的日常生活幾乎和這裡脫不了關係。最好的證據,就是每天到了特定時刻,開著小發財車的小販商人就會將車停在大義宮前的廣場,並透過廟宇廣播系統向全村廣播告知小販的到來,因此可以看見販賣蔬菜水果肉品的菜車、或是販售包子饅頭、麵包土司、豆花、海鮮的各式發財車,居民每當聽到廣播,就會騎著摩托車或是步行過來;剛好造訪此地的遊客,也會好奇地圍觀甚至光顧。這些小發財車在西嶼鄉各村落流動的方式,也就提供各村落居民部分生活機能的滿足。

竹灣村民潮間帶撿拾貝類

此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潮間帶,為竹灣村村民在潮間帶撿拾螺介貝類的情形。在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南側海灘(在地村民稱為「灣底」一帶),因潮差大,每到退潮時就會露出幅員廣大的潮間帶,此時竹灣村居民就會攜帶各種工具走下去到潮間帶用長條狀之工具撥動潮間帶的礁石,尋找並撿拾如大蛤與海膽等可食用之食材。 潮間帶的撿拾活動,通常是由婦女負責。在過去的漁村生活裡,男人出海討海,女人通常負責家裡工作,也利用潮間帶進行各種螺介貝類的撿拾,可以作為三餐食材的來源。有些澎湖人常開玩笑說,這些潮間帶就是澎湖人的冰箱,可說反映一種特殊的生活面貌,讓澎湖人只要有時間,馬上就有新鮮美味的海味可食。只是近年來因為捕撈過度與海域逐漸有些污染,潮間帶可以撿拾的海鮮生物也同樣在減少中。

竹灣村外籍移工

  此照片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照片中的是正在進行養殖漁業飼料餵食的外籍移工;竹灣村於今日仍有部分產業需要仰賴大量勞力付出,如養殖漁業、造船業(現已幾無造船,多為維修與補漆等),在整體勞動條件的改變下,外籍移工逐漸取代本國籍勞工,成為這些產業的主要勞力付出者。值得一提的是,像是竹灣村的傳統宗教民俗活動進行時,也需要動員大量民眾,而這些在竹灣村的外籍移工有時候也會加入其中,一同融入於村莊的結構中。

許天旗先生與白腹魚

  照片中是2001年(民國90年)家住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許天旗先生,在澎湖縣馬公市第三漁市場和自己標魚所標到約18公斤白腹魚的合照。許先生在1999年(民國88年)49歲時,因故決定從討海工作轉行,隔年開始在澎湖北海的險礁島帶人浮潛、開快艇。由於冬季屬於旅遊淡季,過了兩年多之後,冬季決定到澎湖縣馬公市第三漁市場兼職學習標魚,而後因緣際會經營魚貨買賣生意至今。   白腹魚是一種洄游魚類,過去是澎湖冬季捕撈的重要魚種。根據許先生的經驗,大約從七、八月份開始在金門、台北淡水附近海域就會以延繩釣的方式捕撈白腹魚,當白腹魚南下越冬,漁船也隨之往台南馬沙溝及將軍港附近移動,最後白腹魚會沿著洋流再從台灣東部往北洄游。但隨著捕魚技術演進,復因外國的雙拖漁船大量捕撈造成生態破壞,目前白腹魚已經屬於瀕危狀態。

潮間帶的小門村民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嶼的東北角,照片裡前面二位是正在潮間帶淺坪區準備採集作業的小門村民(第二位為受訪者許貴女女士),後面一位應該是隨行記錄的人員。當天下水的時候,正是已經逐漸退潮之際,由於當日的退潮時間較晚,村民為了安全必須在天黑以前採集完畢回家,因此在水位高度稍退之後就前進海中央的礁石作業;村民們也都手持竹竿行走支撐,以防止跌倒。當天主要採集的目標,是澎湖礁石上非常重要的野生石蚵(tsio̍h-ô,澎湖人普遍o與oo不分,因此蚵與芋的發音相同)。平常這片淺坪區海域也是村民撿拾採集螺介貝類的主要場域。澎湖人常說大海就是家裡的冰箱,也由此可以多少獲得理解。

西嶼小門村的泉水與污水

這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西南沙灘旁的排水溝,其位在小門沙灘旁的岩石區,拍攝時為退潮的景象,漲潮時約一半的洞口都會被淹沒。小門嶼雖然為海上的一座小島,然而島上確有豐富的地下水以及泉水,從島嶼大約中央的位置往西南方向流動,經過小門的菜宅區,通過今日遊客前往鯨魚洞時會經過的小吃區道路,流到此處排水溝的出口。事實上,過去泉水往西南方向流下來時,會匯集在今天的活動中心旁,形成一個小水漥,當地居民會在小水漥內戲水。後來小門村因為遭受1986年(民國75年)韋恩颱風的嚴重破壞,居民大力爭取而開始興建道路以及防波堤,也就把原本的小溪、水窪、以及大片的沙灘,逐漸以水泥覆蓋而消失,帶來整體生態環境的劇烈改變。 後來,隨著小門鯨魚洞觀光人潮推動在地小吃業者的蓬勃發展,也使得飲食業廢水混合著泉水從這個排水溝排泄出海,使得接近排水溝時可以聞到些許惡臭。或許在發展觀光之餘,如何解決因為飲食業者污水入海可能對附近海洋生態的影響,將是小門社區正在面對的重要課題。

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菜宅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東北側後山處,此處有大片的菜宅(tshài-the̍h),過去扮演當地重要的生活蔬菜糧食的供給角色。菜宅的田野景觀,是澎湖所特有,為了阻擋冬季帶著鹽分的強烈東北季風的吹襲,保護土地上種植的各種作物,而取材在地的玄武岩、硓𥑮石所堆砌而成。 菜宅過去大多種植番薯、高粱(蘆黍,lôo-sué)以及花生,搭配蔬菜(多為瓜果類,菜瓜、金瓜等)。經過時代的轉變,經濟較為優渥後,居民大多已經以台灣進口的稻米作為主食,蘆黍在當地已經無人耕種,留下照片裡長滿野草的景致。受訪者洪玉娟回想過去處理蘆黍的過程非常的艱辛,採收後需要將蘆黍進行甩打,再進行曝曬後,經過敲擊去殼處理才能烹煮食用。在以前經濟條件不佳的時代,食用蘆黍糜 (lôo-sué-bêr)是當地有點年紀以上村民共有的回憶。

小門特產土豆粿

  此照片是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許貴女女士家中拍攝,為小門村當地特產土豆粿(塗豆粿,thôo-tāu-kér,小門村保留澎湖最古老的同安腔,普通腔通常唸kóe)。其製作方式是運用當地生產的番薯加入麵粉攪拌製成外皮,內餡則是將花生壓碎,加入曬乾後的蕃薯簽、砂糖以及黑糖拌勻。根據許貴女女士口述,加入黑糖為他的獨門秘方,也因此他們家的土豆粿特別的好吃。土豆粿上面的粿印,則是製作完成後才在最後用粿模加上去的。   整個土豆粿的材料皆是取用自當地,然而底層的饅頭紙都是許貴女女士請託別人在高雄幫忙購買的,問其原因?據說是馬公雖然有販賣類似的饅頭紙,其價格卻過高。近年來因為訊息流通與交通運輸費用的降低,給予採購不同的可能性選擇。

小門東北潮間帶的珠螺

  照片之地點為小門嶼的東北角,為當地人主要的潮間帶採集地點。此位置有許多已經損壞的石滬群,照片裡應該就是損壞的石滬牆,因為石滬年久失修,難以再成為可以捕獲大量漁獲的陷阱,村民更難以依靠石滬。此處在退潮時如果潮汐水位夠低,據村民表示,甚至是能直接徒步至海另一端的合界村。   小門嶼西南側、亦即村落前沙灘旁的海洋生物較少,相對而言,此處潮間帶則有豐富的生態以及資源,有較多的生態多樣性。此處潮間帶的玄武岩的岩石周圍四處可見珠螺吸附在岩石上,而死亡後的珠螺殼,則會成為寄居蟹的居住地。當地居民撿拾珠螺並經水煮之後,用針挑出中間的肉,淋上醬油蒜頭,是澎湖漁民非常普遍食用的漁村美食。由於此處潮間帶時常有居民撿拾,因此珠螺的體形較小,越往海裡走則會體越大,甚至可能會有更具經濟價值的鐘螺出現。

勿忘影中人:蔡文輝與陳彩旅沙龍照

這是拍攝於1968年(民國57年)馬公相館的沙龍照,照片裡是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的蔡文輝先生與陳彩旅女士(小名「蕊」),在尚未結婚之前互相交往時,贈與對方沙龍照作為留念。根據夫妻二人口述,當時要拍沙龍照必須要去馬公市,因此兩人的沙龍照都是在馬公市第一照相館拍攝。蔡文輝先生當時正值當兵時期,而陳彩旅女士當年18歲,兩人為解思念之情而互贈沙龍照。特別的是蔡文輝先生還在照片後方留話「親愛的蕊 留念 勿忘影中人」,用以訴說相思之情,但因陳彩旅女士不識字,因此只在沙龍照後方寫下自己的小名。在過去交通運輸以及通訊相當不發達的年代,保留思念之人的照片影像,成為當時男女戀人之間非常普遍的作法,甚至同袍朋友有會互相餽贈沙龍照以示非凡的友誼之情;而沙龍照背後最常見的留言,則非此處「勿忘影中人」莫屬。

紫菜礁的公告與回憶

  本張照片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西側靠海岸處,拍攝地點為與小門漁港相對的竹灣村紫菜礁。照片可見公告全貌,也依稀可見紫菜礁上的特殊地形。另可見公告內容:「西嶼鄉竹灣村紫菜礁採收權公告 一、本處紫菜礁為竹灣公共造產,採收權於每年九月分開招標,並為最高價得標。 二、採收期間:自每年九月份得標日至隔年四月份。 三、採收期間村民可取紫菜當釣餌,但紫菜不得攜回。四、紫菜採收權由得標人所有,如發現盜採情事,立即報警依法辦理。 竹灣村長 蔡宗正 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吉日謹製」。   依照洪嫌女士、洪玉娟女士、洪文亮先生口述,公告所在的山頭為渡過舊小門橋後行走的舊路所在之處、一水之隔與小門村相對。依照洪嫌女士口述,以往在對面島上當兵的台灣兵因為常來小門的𥴊仔店光顧而熟悉,也會帶著她們到山頭上登高望遠,洪玉娟女士也有與士兵相處的相似經驗,因此對紫菜礁並不陌生。而《竹灣風情》鄉土教材則形容紫菜礁的地形為「似惡地」地形,並說明此地冬天盛產紫菜、雞腸菜、髮菜,為內行釣客所熟知的垂釣地點。如今的到達方式為自公車繼光站往小門村方向前進八百公尺,左轉進入產業道路約七、八百公尺即可到達。

竹灣村民的旅外連結

此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內「旅外樂捐者芳名錄」碑記。在進行竹灣村田野調查時,許多村民的生命經驗共通點似乎在於有非常普遍的「高雄經驗」,竹灣村民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為了求學、工作、軍旅、家族、旅遊等等,皆與高雄而非其他縣市有所連結。這份碑記上的名錄,則更進一步是竹灣村民旅外打拼的重要記錄。 澎湖因為每年入秋以後東北季風強盛,漁民根本無法出海捕魚討海,生計無以為繼, 加上土地貧瘠,因此至少在19世紀就已經出現季節性移工前往台灣工作的記錄。到了日治時期隨著殖民政府對高雄龐大建設所需的人力,吸引更多澎湖民眾前往高雄,位於西嶼竹灣村的村民,也是在這一趨勢裡前往高雄或台灣各地。但是,雖然早已離開家鄉,旅居高雄或台灣各地的村民,對於家鄉的牽絆卻非常深厚,村廟神明聖誕或是修建廟宇的費用,都不僅是村民的負擔,也是這些旅外鄉親競相捐獻寄附的重點。這塊碑記裡的名錄,也就成為旅外村民與家鄉深厚連結的最佳見證。

山麗山莊的井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山麗山莊,是用以做為建造水井的設施。 由於澎湖水源稀少,都需以人工方式鑿井。早期鑿得水源後,會將玄武岩疊在底層,上層舖設硓𥑮石,並以海砂填補空隙,相當簡陋。到了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村民曾以五兩黃金請工人來挖鑿,再用玄武岩和水泥建造三光大水井,成為村內第一座採用水泥打造的井。1973年(民國62年)後,大池村引進自來水系統,井的需求不如以往,大多用於農業,也逐漸改以電鑽或怪手挖掘,可達十幾公尺深。通常挖好一個洞後,將照片中水泥空心圓柱體放在底層,推疊到地面時放一個有孔的圓形水泥蓋,再擺放直徑較小的水泥空心圓柱體。 山麗山莊創立於1995年(民國84年),由農委會輔導竹灣人在大池村設立,除了提供怪手幫忙鑿井和拆除建築物,也製造水泥做的井,以及房子主要建材之一的空心磚出售。

西嶼大池村的玉皇大帝祭祀習俗

本照片是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7月8日在大池村113-24號的一樓大廳內的門口拍攝,是大池村村民普遍祭拜的玉皇大帝,在地人稱為門口公(mn̂g-kháu kong)。這是將寫有玉皇大帝的紅聯裱框,前方放有一個金爐,兩旁是插電的燭台。房屋建築上,也因此特別配合建有一個平台以便安置。 走訪大池村時,發現幾家民宅大廳內的門口上方都擺有玉皇大帝的牌位,當地居民平常早上、傍晚、或是要出遠門前會上香祈求平安。有一位村民的住家有兩層樓,他認為一樓門口時常有人進出,在神明牌位下頻繁穿梭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所以將牌位放在二樓大廳內的門口上方。 不過不是每個澎湖的村落都有這個習俗,雖然大池村村民祭拜的主神是玄天上帝,但玉皇大帝像是家中的守護神,保佑家人出外的平安。大池村何以出現這樣的信仰習俗,尚無可考。

大池村治安宮前子弟戲表演

這張照片是約在1961年(民國50年)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前的空地所拍攝的,照片中在台上表演的子弟戲,此時應是大池村一年中重要的慶典玄天上帝誕辰,才會有戲劇表演來慶祝,台下觀眾可見到數名穿著白襯衫的男子,據王國華先生口述,當時穿白襯衫也算是一種地位象徵,他們應該是軍方的人員,在休假時來與民同慶。 子弟戲是一種業餘的北管音樂表演,表演內容有扮仙戲和扮人間戲,扮仙戲是為了祝賀神仙誕辰,扮人間戲則是演出歷史人物如郭子儀等人的故事,相較於職業劇團的表演,子弟戲多是由當地村民所表演,據王國華先生口述,照片中台上演員都是大池村民,平時其他工作,有廟會活動時才來幫忙演出。

後尾門

這張照片是於西元約2008年(民國97年)拍設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的陳氏古厝內的照片,照片是古厝內的一個小後門的照片,這種小後門被稱為「後尾門」,從中可以看出此門並不是通往古厝外的主要道路,而是通往旁邊的巷子,且門的寬明顯較小,在過去的古厝中幾乎都可看到後尾門的存在,是古厝中一種功能特殊的門。 後尾門從古厝中的廚房通往古厝外和鄰居相隔的小巷子,方便家中婦女煮飯時在屋內屋外移動,除此之外,後尾門也是婦女和街頭巷尾鄰居聊天的地方,藉由煮飯時得空檔和鄰居閒談幾句,是古早社會互相交流的一個重要場所。

模型船設計圖

這張照片是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在西嶼鄉大池村的洪來先生家所拍攝的,照片是洪來先生自己手繪的模型船設計圖,雖然不是真的漁船的設計圖而是較迷你的模型船,但可以看到洪來先生的設計圖非常的專業,一點也不馬虎,船身的各種比例都非常精細。 此模型船設計圖據洪來先生口述是仿製機械動力漁船引進澎湖前澎湖的主要漁船,又被稱作舢舨船,船身為木造,主要依靠風力前進,故當時的討海人需極熟悉季節風向,若處於逆風狀態,船隻須以英文z字型前進,若現今漁船半小時能到達,舢舨船則可能需耗費數小時甚至一整天,除了動力構造與現今漁船不同外,舢舨船和現今漁船無太大不同,現代漁船的一些常見釣具還有甲板下的防水隔板及水密空氣箱都可在舢舨船看到,也有供船員休息的地方,且設計相較於現代漁船更具藝術感,是很適合近海漁業的船隻。

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洪來模型船

這張照片是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於西嶼鄉大池村洪來先生家拍攝,照片中洪來先生正在展示及講解他親手設計及製作的風力漁船舢舨船模型,此舢舨船據洪來先生口述,是他讀小學時曾和父親共同出海捕魚的漁船,船身為木造,完全依靠風力,可容納二到三個人,主要用於捕捉小管,是機械動力漁船引進澎湖前的主要漁船。 舢舨船由獨木舟演變而來,是過去台灣廣為使用的漁船,淡水漁業及近海漁業主要使用舢舨船,近海漁業會再加上風帆以航行到更遠的海面,舢舨船象徵古人智慧的結晶,甲板下的防水隔板保障船隻的安全,水密空氣箱使船底即使進水仍能保持浮力,還能將新鮮魚貨放入保持新鮮,除動力外相較於現代漁船毫不遜色,舢舨船的外觀通常以上漆來顯現文化特色,有的甚至會在船頭畫上龍眼,是一個逐漸失傳的藝術品。

小門漁民的假餌

這是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民自製的假餌。假餌(柴魚或柴蝦),一般分作塑膠製(日本製)與木料製二種。塑膠製,不會吃水,購自馬公;木料製,自行削製,特性是會吃水,作業時,需每三小時更換一次。木料通常使用白樟。 假餌尾端的攃(tshat ),又分日本製與澎湖製。買現成的日本攃,體形較小,可更換。向吉貝居民購買的澎湖攃,體形較大。一般漁民偏好較大的澎湖攃。攃的清理,需用快乾強力膠填補孔洞,以免浸水而生繡。在海上作業使用後的假餌,需用自來水清洗並曬乾。 假餌需在水裡測試水範,即在水裡的浮沉狀況與游動情形。自製的假餌,能在船行駛時呈現水平模樣,有較好的誘引效果。購買的現成品,則會呈現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不等的樣態。假餌作業,需注意其在水勢的變化,或浮或深,咬水範是關鍵。 作業時,若是有月色,是最佳的作業時機,通常使用有上色的假餌,捕獲的機率較高。若沒有月亮,則使用白色的假餌,以增加中餌的機率。 昔日有十幾艘魷魚舵釣作業漁船,如今僅剩三至四艘。船上配有以竹頭製作而成的緄仔車,內放置彈珠數顆,作為中餌時發出聲響的提醒。此時便要趕緊邊拉、邊放緄線,若使勁地猛拉,可能會有脫餌的情況發生。

澎湖空心磚模具

這張照片是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拍攝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內的山麗山莊,照片中是一座荒廢已久的模具,此模具是專門用來製作空心磚的,空心磚製作及販賣曾是山麗山莊的營業項目,是西嶼鄉最大的空心磚廠商。山麗山莊會自上游購買海砂水泥等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加水攪拌混和成漿.再灌入模具內製成空心磚,之後還需放於太陽下曬乾才能販售,是一項人力密集的產業,後由於大規模機械化工廠的出現及其他建材如紅磚的引進,空心磚的生產已不符合成本,山麗山莊便停止空心磚的生產。 空心磚在過去的大池村乃至於整個澎湖都是非常重要的房屋建材,由於紅磚相對成本較高,因此建築師及屋主傾向使用空心磚來建築房屋,老房子加蓋或整修時也可看到空心磚,因此在大池村內的不少房子多選用牆壁分成硓𥑮石及空心磚作為建材甚至紅磚等好幾種建材同時融合在一起的景象。

西嶼竹灣村的煙墩

  此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為今日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留存的兩座「煙墩」遺跡,此地位於竹灣村聚落的西北角高地,扼守海口,緊鄰小門嶼,竹灣漁民出海返航時最先看到的地點就是煙墩,或稱煙墩山,每年十月,村民會有殺豬宰羊拜煙墩的習俗。   從清代的<澎湖輿圖>中可見,今竹灣村聚落西北方向高地設有塘汛。1740年(乾隆5年)完成的《澎湖志略》提及「小門並橫礁至媽宮水程三十里小門汛,砲臺一、烟墩二。」,其煙墩數量與今日留存的數目相符。1893年(光緒19年)正式完成的《澎湖廳志》卷五中提及「小門汛系外洋次衝要口。營房五間,煙墩三座,炮台一座」,可見為頗有規模的駐兵塘汛,是當時西嶼僅次於外垵(外塹)的戰略要地。   清代的小門汛為國防重地,但其所在地其實在竹篙灣西北高地,遙望小門嶼;煙墩遺址原為清代駐防設施,廢棄後逐漸與竹灣在地的經濟生活結合,因位置居要衝,為竹灣漁民所感念用並使用,轉變成為民俗宗教的一部份,仍維繫著與在地的連結。

竹灣村石頭母

此張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7日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此地位於竹灣村下寮南邊海濱,在共合造船廠斜對面,當地人稱「石頭母」,或稱「觀音石」,因下寮南邊有小廟供奉觀音,一旁的小山被稱為觀音山,山下的巨石也因而被稱為「觀音石」。 竹灣村出生的孩童常以「石頭母」為「契母」、「客母」,於節慶時奉香祭禮祈求石頭母保佑孩童健康成長。每年正月二十、六月十三和十月吉日鎮符時,竹灣村民會為石頭母換上新的紅布條,以示尊崇。 而新建的護欄上題有「石下高眠舒逸興,公餘倚醉放豪吟」對聯,卻將石母稱為石公,似乎有遺誤之嫌。

竹灣紫菜礁採集公告

此張相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7月的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紫菜礁一帶,這是「西嶼鄉竹灣村紫菜礁採收權公告」碑,是2001年(民國90年)12月所設立的碑文。竹灣紫菜礁鄰近竹灣村聚落西北方與小門嶼相望的高地「煙墩山」一帶,就在竹灣村現存的兩座「煙墩」遺跡附近。紫菜礁因附近礁石盛產天然紫菜因而得名。早期在冬季的紫菜採收期常有糾紛與衝突發生,後來經過村落出面將此地紫菜採收權收歸竹灣村「公共造產」所有,並於每年九月公開招標,採收權由得標人所有,採收期每年九月到四月,得標人通常會招聘專人集體採收。但是此碑記也特別註記,若是村民因為釣魚需要,可採集使用,惟不得攜帶回家,算是對於傳統漁民生活需要的尊重;因為紫菜礁一帶礁岩多曲折,是竹灣村民非常優良的垂釣場所。

洪春寶在洪家古厝的出嫁之姿

本照片攝於1972年(民國61年),由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西醫診所的呂醫師拍攝於西嶼鄉大池村的洪宅,當時是洪春寶要出嫁時的影像,由他的大弟洪自選引導準備離開大池村32號洪家古厝的天井。 照片中新娘手捧的鮮花是到馬公購買的。比較特殊的是,遮蓋新娘不僅使用印有一個八卦的米篩,特別還在上面加蓋一個斗笠,據說凸出的笠頂是象徵著出頭天。 當時澎湖婚禮習俗中,女兒出嫁要由阿姨或姑姑擔任好命婆送出門,只是洪春寶都無姑姑或阿姨,父母親也不能送子女出嫁,因此由她的弟弟負責送姊姊出嫁。 這一天洪春寶要出嫁的時刻,在洪家古厝的天井擠滿了前來祝賀、看熱鬧的鄰居,尤其是小孩,呈現這種喜事被大家共同祝福的景象。

大池村洪家古厝的生活記憶

這兩張照片的地點皆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所拍攝,照片攝於1963年(民國52年),第一張是洪春芝的二姊洪春綢在洪家古厝天井(或稱深井)往厝頂的樓梯,下面的照片是洪春芝的二哥和三哥在洪家古厝的廳前合照。 第一張照片中通往厝頂磚平的樓梯,對於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洪家的小孩有著特別的回憶,那時年幼的洪春芝女士和手足會到厝頂搭蚊帳睡覺,因為夏天相當悶熱,厝頂磚平比起室內更加涼快,缺點是會有濕氣,也有蚊蠅侵擾,所以會搭蚊帳。不過,磚平對澎湖漁村家戶而言,則還是曝曬農作物跟各類海鮮成為乾製品的主要場地。 第二張照片可見古厝是由傳統硓𥑮石所建造,而當時養雞也是重要的家禽,是平常供應雞蛋、逢年過節祭拜可以宰殺當牲禮祭拜的重要祭品,平常在家屋裡外自由活動,晚上則會趕入天井的雞寮內休息。 原拍攝地點的洪家古厝於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拆除,遷至現在大池村的澎3線上之後,這些照片也就成為洪家珍貴的記憶。

西嶼社會福利館之變革

此照片拍攝於西元2020年(民國89年),是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澎湖縣西嶼鄉「西嶼社會福利館」。該建築原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在西元2012年(民國101年)廢校後,經過澎湖縣政府的規劃討論,最後在西元2016年(民國105年)予以改建成為西嶼社會福利館。目前該館主要提供身障福利的「身心障礙小型作業所」,提供老人福利服務的「老人日照中心」;另外,亦設有兒童少年福利的「白沙西嶼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可為兒少及親子活動提供更為舒適之場域和空間,讓兩鄉居民能夠感受和運用相關社福資源。 小門國小的廢校,完全見證這做偏遠漁村所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等人口結構問題的嚴峻程度,也是在地漁村社區、以及各級政府所需嚴肅以對的重要課題。從國小轉型為社福館,雖然讓原本可能閒置的場館空間獲得再生利用,也帶來對地方不同的服務,但是此一轉變對於在地漁村聚落的影響,從一個緊密關連的國小,變成一個相對疏遠的政府派駐單位的場館,卻也是一件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小門國小運動會之學童表演

這是拍攝於西元1988年(民國77年)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運動會的照片,照片裡的小門國小學童正在表演當時政府積極推廣的扯鈴等民俗才藝活動。照片正中間為現任村長章娥的兒子。 小門國小是一所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偏僻漁村的小學校,漁村總人口數大約不足4百人,據澎湖縣統計年報,目前最早的資料為西元1991年(民國80年)389人,之後便一直減少,尤其據村長章娥女士估計,平常居住人口大約在一百來位,是相當小型的漁村。在這種漁村舉辦運動會,幾乎也就等於全村的運動會,還住在小門漁村的家家戶戶,幾乎就在這一天全體總動員出席這場村子裡的大事。因此,在為了激勵國小學童強健體魄而舉辦田徑與球類比賽之外,小門國小也會培養學生不同的才藝,就如照片中扯鈴等民俗活動,訓練學生手腳並用肢體統合的能力。在此同時,小門國小也特別邀請村民共同參與一些趣味競賽、拔河比賽,讓許多村民跟他們自己的子女一起同樂,具有不同於規模較大的都市型小學運動會之處。呈現一種很不一樣的小學運動會。 隨著小門國小在西元2012年(民國101年)正式廢校後,這些活動永遠成為歷史記憶,只能從這樣的照片裡去緬懷。

1965年澎湖沙港捕捉海豚景象

羅德信(Antonio Crotti)神父在《澎湖:風和沙之島》一書提到,捕捉海豚是早期澎湖漁民的重要活動。他曾描述西元1965年(民國54年)2月在沙港捕捉了兩百隻海豚的過程,整個村莊都為之興奮。每年在二月和七月之間,數以千計的海豚會出現在澎湖海域。捕捉牠們的方式在於引誘牠們靠近沙灘。幾百位漁夫乘著動力漁船、舢舨船或木筏,手持魚叉和棍棒出海。包圍行動由多艘捕漁船分別拉著一張深色的大網,跟隨海豚的動線,四、五十隻海豚會組成一群,似乎每一群有一個帶頭,牠們跟著領頭的海豚緩緩地朝沙灘前進。令人覺得好奇的是即使牠們發現水越來越淺,還是繼續地往前進。 漁民傳統上有明文規定海豚的分配。第一個看到海豚群的人有權利分到兩隻海豚,剩下的依參與捕獵的人數,還有先前對於購買漁網有貢獻的家庭配給。另一個很有趣的細節:如果海豚改變路線而前往另一個村莊的海灘,那個村莊有一個特殊的權利,無論他們參加與否,都能拿到其中三分之一的漁獲量。因此來自不同村莊的漁夫們會彼此競爭,因為他們都想要海豚來到自己的海灘。

小門國小運動會之趣味競賽

這是拍攝於西元1996年(民國85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小門國小運動會,照片是現任村長章娥女士參加趣味競賽時所拍攝。這項趣味競賽兩人一隊,由隊友揹著手持籃球的隊友比賽揹負奔跑,但是籃球不能掉落,否則出局。 這是一種很不一樣的小學運動會。除為了激勵國小學童強健體魄而舉辦田徑與球類比賽之外,小門國小特別邀請村民共同參與一些趣味競賽、拔河比賽,讓許多村民跟他們自己的子女一起同樂,具有不同於規模較大的都市型小學運動會之處。小門國小所在的小門村,據澎湖縣統計年報,雖然西元1996年(民國85年)有人口327人,但是據章娥女士估計,平常居住人口大約在一百來位,是相當小型的漁村。小門國小運動會因此也就幾乎等於小門村民運動會。 其實,如同照片裡面這些村民參與運動會的趣味競賽,是相當難得的歡樂畫面。一般人們一旦離開學校,特別是有一點年紀、甚至成家立業以後,要讓他們願意粉墨登場參加一些公開競賽活動,通常相對不容易。這種在自己孩子、老師、校長、鄰居、以及貴賓面前現醜的活動,往往讓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照片裡小門村民願意參加一起同樂,相當程度反映出小門國小運動會的全村同樂會特徵,也是值得紀念的重要時刻。   

小門分班同學會紀念

此照片拍攝於西元1980年(民國69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操場拍攝,照片裡是現任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村長章娥女士年輕時幫一起參加小學同學會的四位同學的留影,由左至右分別是洪東和、章寶玉、林光瓣、許美雪;洪東和後來跟章娥結為連理。 章娥女士看著照片回憶說,她讀小學時候,小門國小還是竹灣國小的小門分班。當時她13歲小學畢業後就前往高雄工作,主要從事成衣和手套製造等工作,正是台灣開始發展各種代工、加工產業的時代。她也因為工作勤奮努力,被老闆拜託回來澎湖找更多漁村的同學朋友過去工作,她記得前後總共幫忙找了十幾位過去高雄。這也是當時台灣許多工廠老闆採用的聘僱方式,透過人際關係網絡,尋找來自農漁村勤奮樸實的員工,尤其是女工更是受到喜愛。 章娥回憶說,那時候交通不方便,而且交通費昂貴,因此一年頂多只能利用過年跟暑假回來,大家通常也就在過年時順便舉辦同學會,讓各分西東的同學可以藉機相聚。這張照片就是當年冬天回家過年時,他們班同學會的紀念。

小門國小建校典禮

此照片拍攝於西元1983年(民國72年)8月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是其正式獨立建校的開校典禮,是小門村民的大事。此照片由許玉芬女士所提供。 小門人早自日治時期就是前往鄰近的竹灣村就讀小學,後來因為學生人數增加、也為了減輕學童每天必須長途跋涉讀書的辛苦,台灣光復後於西元1951年(民國40年)設立「竹灣國民學校」的小門分班,再因學生人數增加,於西元1967年(民國56年)擴張為小門分校。到西元1983年(民國72年)時,在村民積極奔走、各方人士協助爭取之下,確定獨立建校成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對於小門村民而言,擁有自己的小學,是一件歡天喜地值得慶祝的大事。這是他們脫離以往必須寄人籬下到竹篙灣讀書的重要里程碑,同時據許玉芬女士口述所言,過去小門人與竹灣人因故口角時,會以「竹灣豬」、「小門牛」 互相謾罵的時代,也隨著小門國小的獨立設校而結束。 不過,畢竟難以阻擋人口外流、少子化的大趨勢,小門國小在西元2012年(民國101年)由於學生人數過少而正式廢校,至西元2016年(民國105年)並被澎湖縣政府改為白沙鄉西嶼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小門國小成為小門人的歷史記憶與令人傷心緬懷的過去,本張照片也成為重要的歷史記錄。

小門國小畢業合照

  此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的畢業合照之一。此照片為許玉芬女士的女兒於小門國小畢業時所拍攝之照片,從右邊算起第三位,綁雙馬尾者為其女兒。至於在相片後方,國小的牆上裝飾則為鯨魚,這些鯨魚的圖案實為反映出小門村鯨魚洞之印象。此外,該屆小門國小的畢業生僅四人。   據許玉芬女士表示,鯨魚洞是因為過去有一條鯨魚擱淺於今鯨魚洞的位置,後來人們才開始習慣稱呼那裡為鯨魚洞,而鯨魚洞之所以會廣為人知,則和近十年來小門成為西嶼鄉重要的觀光景點有關。

小門國小全村運動會拔河比賽

這是拍攝於西元1996年(民國85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的小門國小運動會,照片裡是社區居民、校友所參與的拔河比賽。照片裡只見這些穿著白色衣服的青中壯年小門村民,正在奮力地拔河,而一旁穿著紅色衣服的學童,顯然是他們年幼的家人或鄰居。 這是一種很不一樣的小學運動會。據澎湖縣統計年報,雖然西元1996年(民國85年)小門村有人口327人,但是據照片提供者許玉芬女士的估計,平常居住人口大約在一百來位,是相當小型的漁村。而照片的拔河人數,包括白色衣服的居民與旁邊加油的學童加總大約有30人,加上比賽拔河的另一邊應該有對等的人數,全部就有60人左右,已經佔常住村民6成的比例。因此可以說,對於小門村這樣一個偏僻且小規模的漁村來說,村子裡的國小舉辦運動會,也幾乎就是村子的運動大會,是村子裡所有常住人口幾乎都會投入參與的大事。 無怪乎許玉芬女士的先生洪國欽船長會對於小門國小廢校(2012年,民國101年)有著許多的感慨,直說他們已經變成「文盲社區」。或許廢校所造成的重大影響之一,就是村子不再有這種結合學校與社區年年舉辦的全村運動大會,讓曾經給村民與學童留下重要記憶的場域活動從此中斷,無法繼續。

澎湖西嶼竹灣村共合造船廠

這是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7月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共合造船廠的照片。位於西嶼鄉(漁翁島)北邊的竹灣村,長期以來都是澎湖縣在離島的造船重鎮(其他據點則有白沙鄉赤崁村、過去的鳥嶼村)。竹灣村在村內南北兩側各有一間造船廠,分別是南邊的共合造船廠以及北邊金泉泰造船廠,兩間造船廠在鼎盛時期皆有數十名員工,造新漁船以及維修來自澎湖各地的漁船。目前因為社會變遷、年輕人口外流、自動化等因素,造船廠員工減少,且部分為雇用的外籍移工。照片中的共合造船廠,廠外至少停放有近十艘等待上架維修、補漆的漁船,仍舊相當忙碌。 澎湖因為本身屬於群島組成的結構,各島嶼長期以海為田,主要依賴捕魚為生,直至過去幾十年間的觀光產業發展,才帶動澎湖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在過去以漁業為主、卻又存在群島分散的結構下,使得造船維修產業也在澎湖出現分散性的發展。因此,除了馬公本島的造船業重鎮之外,西嶼的竹灣、白沙的赤崁也都因為可以提供在地漁民在造船、維修方面的服務優勢,從而支撐起具有地域性特質的造船業。

高雄工地裡的澎湖移民

這是拍攝於1970年(民國59年)高雄市的某個建築工地,陳媽愿與陳蔡素雲夫婦正在工地裡準備裁切鋼筋,一副非常費力而辛苦的景象。 從照片的建築樣式判斷,特別是從左側的大型水泥倉儲來看,此一工地的建築應該是屬於正在建造的工廠工地,而且以高雄市當時正在大力推動重化工業的背景,很有可能就是這個產業的工廠建築。 照片裡的陳氏夫婦正在進行鋼筋尺寸裁切的辛苦工作,只見陳媽愿將大鐵鎚高高舉起,以便擊打陳蔡素雲手上的斬鐵,將底下的鋼筋截斷。整張照片讓建築工地重度依靠體力與勞力的辛苦模樣一覽無遺。這樣的辛苦工作,後期已經由機器進行裁切,不再依靠人力。 從西嶼竹灣村來到高雄打拼的陳氏夫婦,是澎湖人在高雄以及臺灣其他地方移民發展的一個縮影。離開家鄉來到陌生的移民之地,有些澎湖人進入較早期移民過來的行業當起學徒,例如西嶼的中藥鋪、藥材業,有些人進入當時臺灣正在大力發展的加工區工廠當起男女工,也有一些進入當時正在發展的建築行業,建築販厝、或是像照片裡的工廠廠房,也有一些進入裝潢業、機車修理、等各行各業當起學徒。至於往後可以如何發展成就,也就端看個人的努力與造化了。

澎湖縣媽宮建城補償執照

清法戰爭後,閩浙總督楊昌濬、台灣巡撫劉銘傳親履澎湖會勘,提出「本爵部院查澎湖一島孤絕,為閩台門戶,必須禦築堅厚砲台,購置精利大砲,選派勁旅駐紮,方足以守禦。」多次奏請加強澎湖的海防,並建議於媽宮建城。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並任吳宏洛為澎湖首任總兵。 1886年(光緒12年),吳宏洛抵澎後,即奉命建媽宮城。媽宮城於同年12月起開始築建,於1889年(光緒15年)10月完工,共花費23,537兩。媽宮城的建築也讓整個媽宮街區重整,許多民宅伙館被迫遷移或以地易地,並由官方造冊發給執照。 該份執照,即為許魁因土地屋舍被徵收而為官廳補償所給予之證明。許魁,合發行的創辦人,原在媽宮館口一帶(原銅山館前)以販售番薯籤、雜糧為業。西元1900年(明治33年)年媽宮郊商整頓臺廈郊業務,並奉天上聖母為主神,每年輪當爐主二名,分上下期辦理,合發號為其中的爐主之一。許魁育有五子,元、梏、鐘、波、鵬。合發號後來由許波掌管。

西嶼鄉大同診所

西元1964年(民國53年)7月西嶼鄉小池角大同診所竣工,興建診所的師傅為李扶。在此之前,鍾正雄醫師於小池角52號旁的陳姓住宅租賃執業。鍾秋玉阿嬤說到:鍾醫師為了興建大同診所,特地買下夢幻沙灘與牛心灣一帶日式建築的石材,作為大同診所的建築材料,庭園中尚有石燈籠的構件,大同診所也因此有「石頭厝」之稱。 診所的入口處,有精緻的磨石子地板與座椅,地板上是一幅澎湖地圖,鍾醫師的心中必是深愛著自己的故鄉。大同診所於該年中秋落成,西嶼鄉代會主席林金安、鄉長王鴻基等人特地贈匾「大同診所」同賀。爾後,又在診所東南方先行興建二樓建築一棟為安頓家人,再於緊鄰診所東側興建自用住宅,連接診所完善生活機能。為因應逐漸增加的勞工保險門診需求,又於診所西南方興建另一棟看診室。整個大同診所四棟建築,分別完成於四個不同的時間點。

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重光里)普渡

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重光里)威靈殿鄰近海邊,主祀池府王爺,為後窟潭的主要公廟。威靈殿是目前所知澎湖唯一沒有舉行公普的聚落主廟,後窟潭居民則另行在7月29日舉辦店仔口囝仔普。 相傳後窟潭威靈殿於創立初期,如同一般寺廟也於中元節辦理普渡。然而,後窟潭海岸,是王爺千秋寶艦的航道,常有千秋船靠港,居民也常在昔日日本人創立的養殖場海岸送水菜。然而,中元節辦理普渡之際王爺的千秋寶艦不僅靠岸,也順便把參與普渡的好兄弟收走。某年,池府王爺降壇,乩身手持七星寶劍衝往海邊斬斷王船之繩索不准其靠岸,並指示:從此以後宮廟不再辦理普渡,以免好兄弟永世不得超生。後窟潭當年年逾八旬以上的耆老表示,從小就沒見過威靈殿普渡,此則池王斬斷王爺船繩索的傳說,推測至少在清末已然成形。

西嶼小池角李扶及其家族的故事

李扶(1922-1994),日治時期西嶼澳小池角鄉人士。畢業自小池角公學校。從現存李氏族人保存的白話古文讀本有署名李魚、李化龍,李魚與李扶台語發音一致(Lí-hû),兩者應為同一人,以喻「鯉魚(李扶)躍龍門」之意。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李扶以19歲之齡,健碩體格被徵調赴南洋作戰。臨行之前,特地拍攝一張日本軍裝的照片留念(如圖)。從其後人轉述李扶的回憶,當時李扶由基隆出港,船艦在海上航行了很久,每當看到夕陽李扶因想念故鄉,竊自垂淚,心想自己不曉得還回不回得來。李扶在南洋的活動範圍遍及印尼爪哇、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有海南島。二戰末期,日軍節節敗退,盟軍以燒夷彈攻擊日軍在南洋的據點,李扶與同伴陷入火海之中,情急之中,李扶等人在地上挖一個洞,並宰殺馬隻,以馬隻覆蓋地面,躲在馬隻覆蓋的洞穴內而逃過一劫。渡河之際,屍體遍野屍臭難聞,鼻子內還得塞進蒜頭以避惡臭。日本投降後,李扶等人被集體遣送到菲律賓的集中營,由於集中營內飲食不佳,幾乎每日均有戰俘不幸身亡,也因集中營內各行各樣的人都有,有人自動來當道士為亡者誦經做簡易法事。在身心極度煎熬的環境中,李扶憑藉著堅強的意志,最後回到澎湖。

西嶼小池角李扶及其家族的故事-第六代李麗水

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位於今池西村與池東村),在小池角李姓開基祖為李鎧,第六代李麗水(1891-1980),從事採石與石雕工作,今日小池角關帝廟的一對石獅是其遺留舊作。李麗水多才多藝,也會編制籐編,更是一名南管樂師。後人依舊保存李麗水收藏的「御前清客」譜本,以及各式各樣的樂器、古籍詩詞。小池角是清代日治時期西嶼地區最大的聚落,依據小池角人黃清舜的回憶錄,日治時期凡是重要的廟神生日,必須慶祝聖誕千秋而作戲,一年約有十次。關帝廟的廟埕依舊保存著昔日的戲台。作戲如要節省經費,不請外來的戲班演出,則召集甲中的少年,請師傅來教藝,指導口白(講話)、唱歌,是為子弟戲。李麗水不僅參與指導演出,還有婚喪喜慶也都義務幫忙演奏。正身的對聯,有以其名「麗水」二字冠首的作品。

大倉送電碑記

這是拍攝於西元2016年(民國105年)5月在澎湖縣白沙鄉大倉村的碑記。主要記載大倉在西元1975年(民國64年)年成立電力合作社發電,不過每天只有早上跟晚上各發電一次(約供電5至10小時),讓村民可以煮飯,沒辦法整天供電。經過多方人士的奔走努力,由台電在西元1989年(民國78年)年架設完成海底電纜將電力輸送到澎湖內海的大倉島上,開始全日供電,才讓大家的生活完全改善。碑記全文如下: 碑 記 大倉為一海島村落,民情純樸習慣於刻苦耐勞生活。雖長久以來無完善之電力設施,亦無怨無尤。民國六十四年開始自組電力合作社自行發電,並由澎湖縣政府、台灣電力公司補助發電設施及補貼營運虧損,才勉可維持日常供電,然每日僅供電五至十小時無法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幸賴各級民意代表仗義執言,並蒙經濟部、台灣省政府、台灣電力公司等有關機關鑒於改善離島居民生活為現階段政府實施民生主義之重要社會福利措施,乃不惜斥資新台幣肆仟萬元埋設海底電纜供電,達到全日供電之理想境地,居民生活水準即獲提昇,通電之日莫不額手稱慶,感懷政府德政,爰特立立碑永為紀念。 碑 記 大倉為一海島村落,民情純樸習慣於刻苦耐勞生活。雖長久以來無完善之電力設施,亦無怨無尤。民國六十四年開始自組電力合作社自行發電,並由澎湖縣政府、台灣電力公司補助發電設施及補貼營運虧損,才勉可維持日常供電,然每日僅供電五至十小時無法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幸賴各級民意代表仗義執言,並蒙經濟部、台灣省政府、台灣電力公司等有關機關鑒於改善離島居民生活為現階段政府實施民生主義之重要社會福利措施,乃不惜斥資新台幣肆仟萬元埋設海底電纜供電,達到全日供電之理想境地,居民生活水準即獲提昇,通電之日莫不額手稱慶,感懷政府德政,爰特立立碑永為紀念。

823砲戰榮民證

這是澎湖縣白沙鄉大倉村的陳木郡(1936-2020)所持有的榮民證。陳木郡並非職業軍人,而是因為打過823砲戰保衛國家,由政府給予榮民證的禮遇。陳木郡受訪指出,他是在西元1957(民國46年)當兵,沒想到會碰上823砲戰。當時新兵中心在臺南隆田,訓練四個月就搭船去金門了,直到退伍才回來。他當時擔任的是衛生兵。在823砲戰期間,砲兵是比較辛苦,衛生兵幫忙處理傷患救助、清理傷口、擦藥、包紮,在做簡單的急救、止血、包紮後就要趕快後送。那時砲戰,碰到同袍腳被砲彈炸斷,必須包紮起來,救護車一來就馬上後送到醫院做完整治療。記憶比較深刻的是,他們大年初一還去扛死人,那真的可憐。他說打過823砲戰,取得榮民身份,所以可以領榮民就養金,比他太太領的老農漁年金還要多,讓他覺得二老的老年日子比較好過。

大倉的柑仔店

本張照片拍攝於西元2016年(民國105年)年澎湖縣白沙鄉大倉村,照片裡是大倉最早的柑仔店(𥴊仔店 kám-á-tiàm ),過去由陳木郡(1936-2020)所經營,拍照時已經交由他的越南籍媳婦接手負責。陳木郡口述指出,位於澎湖內海的大倉島,在1989年(民國78年)年海底電纜連通之後才開始全日供電,在那之前的生活相當不方便,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因為無法使用冰箱大家更是辛苦。陳先生記得當時每到夏天去馬公補貨時,就會特別買大冰塊回來提供剉冰 (tshuah-ping )服務,這時村民就會蜂擁而至,整個柑仔店擠得水洩不通,熱鬧得不得了。那真的是一個雖然辛苦,但是美好的記憶。陳木郡先生也很感嘆,以前小孩子很多,柑仔店跟社區都很熱鬧。後來隨著人口大幅外流,漁村生活也陷入人口稀少、老化的困境。 (該店店名使用「柑仔店」,亦可使用𥴊仔店)

大倉的老郵差

本張照片拍攝於西元2016年(民國105年)澎湖縣白沙鄉大倉村,照片裡是大倉村的老郵差陳木郡(1936-2020)。以前沒有電話的時代,信件是非常重要的聯絡媒介。但是因為大倉交通不便,因此並未納入郵局遞送信件的範圍,只有政府公文書信由警察親送大倉。其他大倉人的信件則放在一位大倉人在馬公開設的工廠處,村子有人過去馬公就幫忙帶回來;後來因為有遺失問題,又改放回郵局。陳木郡因為經營村裡的𥴊仔店,經常往返馬公補貨,大概從1981年(民國70年)開始義務幫忙把信件揹回來大倉。過了大概一年後,郵局每個月提供300元郵票讓陳木郡代賣,類似走路工。到了1990年代(民國80年代)初期,郵局才開始每個月給予1千元的津貼,正式成為郵局代辦所。在陳木郡年滿65歲時還因此領到3、4萬元的退休金。中華郵政於2003年(民國92年)元月正式改制為公司後,還是持續請陳先生送信,至2020年(民國109年)過世為止。

西嶼小池角李氏家族-第三代李安邦

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位於今池西村與池東村),在小池角李姓開基祖李鎧的第三代李安邦,族譜又名光前。年幼時,跟隨父親研讀漢學。及長,父子二人在媽宮大井街購買瓦店兩間,經營漢藥生意,經濟基礎日趨穩固,遂於今小池角(池東村)112號購地建屋,如圖片此建物,宅前後皆為李氏農地。李安邦爾後考取生員,故族人稱為「秀才祖」,有令名。其兒子與孫子第四代李簡(叔簡)、五世祖李(添)全在經營漢藥生意。爾後,李全東渡府城,在澎湖的漢藥生意遂告斷絕。李家子孫幼年就經常在裝藥材的兩個大木櫃躲迷藏,惜大木櫃今已不存。

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保安宮化煞碑

依據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港尾)保安宮重修記記載:宮址未決擇之先,其地偏於一隅行人鮮少,本村先賢陳長澤為求繁榮桑梓俾利行人,壬子季冬倡導民眾捐款創建奉祀連元帥。陳長澤也就是為清末日治時期名人陳潤,陳長澤於1912年(明治45年)勸捐修建連元帥廟,連元帥為北營鎮守將軍。在此之前,陳長澤亦於1911年(明治44年)修建張元帥廟於港尾鄉東側,張元帥為東營鎮守將軍,爾後再改名為靈應廟。故而講美人稱靈應廟為東邊廟,保安宮為西邊廟。一東一西,護衛講美聚落兩側。 在保安宮西側有塊玄武岩材質之「化煞」碑,鄉人認為其歷史已逾百年以上。從保安宮碑記提及:「其地偏於一隅,行人鮮少」,故而建廟鎮守。此地之所以行人鮮少,蓋因此地本為港尾人的傳統墓地。日治時期,港尾鄉獸類死体掩埋地為港尾271番號,墓地為272番號;透過地籍圖資系統轉換為今日講美段174號與178號,化煞碑即位於上述墓地周遭,藉以鎮壓此地陰氣而設立。陳長澤等人或鑒於化煞碑力量單薄,復以倡建連元帥廟增強港尾鄉防禦鬼魅入侵的力量。

澎湖縣白沙鄉北山頂山白沙島

澎湖縣白沙鄉,澎湖居民習慣稱為頂山或北山,以其位於大山嶼之北。大約成書於1630年代(崇禎3年)陳仁錫所纂輯的《皇明世法錄》記載〈彭湖圖說〉:「北為北山墩,有北太武。少逶為赤嵌。循港而進,越一澳區為鎮海港,累城焉。」此處的北山墩當指白沙島或後寮煙墩山一帶。此外,北太武與中墩兩地各設置煙墩,設兵十名瞭望探報,每十日則輪番更替。」 荷人於17至18世紀所繪製的《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Kaart van het Eyland Formosa en de Eylanden van Piscadores.),翁佳音老師對此地圖的譯注有Witte Eyl. : 白嶼 (白沙嶼)與Pehou :澎湖(白沙鄉)。另外 Keulen, Johannes van(1654-1715)繪製的〈PEHOU〉圖,在白沙島部分標示了Peho與het Witte Eyland。但是,在大山嶼一樣標示著Peho。準此,17至18世紀,歐洲地圖中的Witte Eyland就是指今日白沙島,而白沙島與大山嶼標示Peho則泛指澎湖,歐洲人以白色的島或白沙之島稱呼白沙島。

郭武雄的祖父郭周

這是大約拍攝於1960年(民國5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周老先生,他是擔任過二屆中屯村長的郭武雄先生的祖父。拍照當時大約七十歲,從拍攝時穿著較為厚重保暖衣服來看,時間應該是在冬季寒冷的時節。頭上帶著保暖的深色帽子,也是冬季時節的重要表徵。 郭武雄先生1938年(昭和13年)生於高雄,他父親卻在台灣光復那一年因故在高雄往生了,當年他才8歲,他母親帶著他跟二個小弟獨自在高雄生活。今2020年(民國109年)已經高齡83歲的郭武雄先生記得很清楚,當時就是他祖父郭周老先生搭乘帆船到高雄去把他們接回來澎湖中屯老家。郭武雄先生受訪時還特別說,當時的帆船可沒有後來的臺澎輪或臺華輪那麼舒適。喪父的郭武雄先生回到中屯以後,開始跟著阿公、阿嬤做山(澎湖人說種田之意),後來也開始學習討海,努力成為做山討海的達人。

1961年郭武雄的退伍紀念照

這是拍攝於1961年(民國50年)的陸軍第五○二四營房修繕隊退伍合影紀念,由居住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所提供。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 今2020年(民國109年)已經高齡83歲的郭武雄先生看著這張當年年輕時候的退伍合照,笑著說起當兵的趣事,直說當時雖然分派在「營房修繕隊」,可是他卻是這個隊裡面工藝技術最差的,後來隊長就叫他擔任採買,負責全隊的伙食工作,卻也因為他對採買工作的用心與認真,因此獲得隊長的信任與賞識,當兵期間就是在採買工作上退伍的。

郭武雄釣魚用的蝦籃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所使用至今的一些重要漁具:蝦籃。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今2020年(民國109年)則已經是83歲的高齡。 照片是郭武雄先生以釣竿站坪釣魚時所使用的小蝦籃。這種竹子編制的小蝦籃,底部直徑僅約8-10公分,上面開口較大,但是直徑也不過12-14公分左右(照片底下是一張A4白紙,寬僅21公分),製作成上寬下窄的小籃子形狀,裡面放置站坪釣魚時使用的餌料,通常是石蝦,因此稱為蝦籃。通常漁民會用上面的繩子掛在胸前,站坪釣魚時,可以直接從蝦籃裡取得石蝦鉤上釣魚鉤開始釣魚。石蝦通常可以在玄武岩、珊瑚礁的潮間帶淺坪區翻找抓取,出去站坪釣魚時,將準備好的石蝦放在較大的竹簍中,僅抓取幾隻在小蝦籃,等用完再從竹簍中取出備用。若取出太多,石蝦可能死掉,無法作餌。

郭武雄釣魚用的手緄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至今所使用的一些重要漁具。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 (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 郭武雄先生釣魚作業的海域,主要是在澎湖內海,特別是大倉島附近的海域。今2020年(民國109年)已經高齡83歲的郭武雄先生指出,手釣主要是用小船(過去主要是搖櫓)駛向水稍深的地方,以照片中的手緄,手持釣線(不使用釣竿)直接掛餌、加上鉛錘,就可放線釣魚,主要漁獲是班午(條紋鯻)、花身(花身鯻)、沙腸仔(星沙鮻)、換米(奧奈鑽嘴魚)等。郭武雄先生說,碰到魚群多的時候,必須用二門手釣,如果二門都有魚上鉤,通常在收一門釣線時,會把另一門的釣線纏繞在腳大拇指上。而鉛錘則必須使用自己製作4、5兩重的鉛錘,才能夠讓釣線盡快下水,一般漁具行的鉛錘並不適用。 郭老先生指出,澎湖人喜歡買內海抓到的魚,價格也比外海的魚昂貴,理由就是內海潮間帶生態體系豐富,魚群生活條件佳,長得好,因此比較好吃。

郭武雄的補網梭子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至今所使用的一些重要漁具:補網梭子。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今2020年(民國109年)則已經是83歲的高齡。 照片中的補網梭子(網針),是補網工具。郭老先生說,他不會編織整件漁網,他用來作業的手抄網、扒網,都是到別的漁村請專人編製的。但是補網卻是每個靠海為生的漁民所必須具備的技能。畢竟大件的漁網可以到別的漁村購買,但是因為出海作業不慎勾到珊瑚礁、玄武岩以致漁網輕微破損時,如果漁民不能親自補破網,每次都還要拿到鄰村請專人補網,那就不必討海了。 照片中的補網梭子是郭老先生親自用竹子製作的,現在漁具店大多販賣塑膠製品。梭子中間挖空卻留下一段竹片,是為了將補網用的網線收整起來,可以讓補網工作更加俐落,不會有梭子後面拖了一長條網線,以致於影響補網工作進行的問題。

郭武雄釣魚用的大魚簍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至今所使用的一些重要漁具:魚簍。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今2020年(民國109年)則已經是83歲的高齡。 郭老先生表示,照片中這個異常巨大的魚簍,是鄰近村子的友人在將近40年前製作的。竹子來自台灣,但是編製的師傅則是鄰村的老朋友。他說當初這個魚簍包括材料跟工錢就要一千五百元,現在如要製作應該價格不斐,而且還不見得能夠找到師傅編製。 魚簍底部長有40多公分,寬約30公分,高有50公分以上,不僅是郭老先生過去討海釣魚、手拋網抓烏仔魚、抓蟳與螃蟹等討海時的重要器具,後來他在田園做山種植各種哈密瓜、絲瓜等作物進行採摘時,也是揹著這個竹簍。據郭老先生表示,魚簍大概可以裝盛三、四十斤重的物品,是非常好用的器具。或許因為郭老先生都是走海路到內海作業,必須配合退潮到漲潮這段短暫時間作業,因此特別訂製可以裝盛容量更多大的魚簍,以確保每次出海作業可以豐收回來。

郭武雄的蟳鉤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至今所使用的一些重要漁具:蟳鉤。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今2020年(民國109年)則已經是83歲的高齡。 郭武雄老先生主要抓蟳的地方在澎湖內海,他說使用蟳鉤要去鈎蟳,要先找到蟳洞,通常必須在沙灘上找到蟳路的蹤跡。由於蟳會爬出來覓食,因此會在沙灘上留下足跡,蟳路較寬的代表公蟳,較窄的代表母蟳。郭老先生說,只要找到蟳路,追蹤到蟳洞的位置,就會使用蟳鉤下去把蟳鈎出來,而且從蟳路就可以判斷,這個洞是躲一隻或兩隻,以及洞裡躲的是公蟳還是母蟳。蟳鉤則是自己製作,最早是以鐵絲灣製,後來有鋁條或不銹鋼等。 郭老先生說,過去在澎湖內海可以抓到相當多的蟳,現在卻因為生態環境破壞,而大幅減少。

郭武雄自製的鉛錘跟魚鉤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 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至今所使用的一些重要漁具:鉛錘、魚鉤。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今2020年(民國109年)則已經是83歲的高齡。 照片裡的鉛錘跟魚鉤,都是郭武雄老先生所自己製作的。郭老先生指出,過去澎湖漁民、特別是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偏鄉漁民,有不少漁具、釣具需要自己製作。尤其重要的是,由於討海作業海域環境、深度、與目標魚對象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更是需要自己灌製不同漁法所需要的鉛錘,才能進行有效的捕釣作業。例如手釣漁業需要較重的鉛錘,而釣魚竿使用的鉛錘較輕;手抄網需要在漁網下擺裝上一排較重的鉛錘,讓漁網可以容易沈底作業。 製作鉛錘的方式,通常在加熱後,需要使用竹片製作的模具,灌鉛後,用細針穿一小洞做未來綁繫魚線之用,再等待冷卻固定即可。

郭武雄的手拋網

這是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11月11日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的郭武雄先生家中,由他介紹從年輕至今所使用的重要漁具:手拋網。 郭武雄先生出生於1938年(昭和13年)的高雄,後來因為父親在光復那一年往生,方才8歲的他便由祖父接回澎湖白沙鄉的中屯居住,開始學習做山跟討海。因為不認輸的性格,逐漸在中屯建立自己的基礎。今2020年(民國109年)則已經是83歲的高齡。 郭老先生指出,手拋網主要是要捕內海的烏仔魚。使用手拋網是用走路的,不乘船,步行到大倉海域。趁海水退潮的時候出發,從中屯的廟口下水走過去,走在淺坪差不多是大腿深的水,水太深你拋不到烏仔魚,水退得太淺的話烏仔魚就會游走,不會留在那裡。另外最好也要有風,沒有風也不行,大概有個6、7級風最好。如果沒有風,你走路會有水聲,烏仔魚會嚇到逃走。 所以郭老先生說,其實手拋網捕烏仔魚非常不容易,他也說起當初開始學的趣事。他是到五十幾歲因為前村長的邀請才一起學手拋網捕烏仔魚,但是因為二人都沒有經驗,每次走路去都是無功而返;由於都是從廟口前方下水,還遭到廟公嘲笑「這二人又去看烏仔魚回來!」經過幾個禮拜,才終於自己摸索到訣竅,後來甚至成為捕烏仔魚達人。

澎湖專屬季節生活的「瓜山」

農漁生活是澎湖人日以繼夜的產業動脈,許多相傳已久的謀生技能,可謂是澎湖屬一屬二的生活資源。而受世代觀念變動,曾普及一時的設施,也面臨消失的命運,其中瓜山便是一例。 馬公市西衛里曾是瓜山的大本營,每逢時令農人們把握時機,準備大展身手,印瓜山一般是過年後,有下過雨土還濕的時候才能製作,印瓜山即製作瓜山之意。印模是以沙砱仔作材質。瓜山的功能主要在擋北風,而土壤的濕度、當天的氣候,是決定瓜山能否成形的重要因素。 婦人說這個模具是母親時代所留,至少有數十年以上的歷史,而她接手重拾過往那段陪伴母親農作的時光。婦人解釋說:從種下瓜仔的第十天左右,小苗就會慢慢長出,大概是隔一天的下午澆水,瓜果多是嘉寶瓜、紅菱居多,哈密瓜較少。預計在媽祖生前可以拆瓜山,農曆五月便可採收。而瓜山的瀕危,包含了現代樓房林立菜宅少了、農耕人力的參與減少、防風材料的更迭以及現代技術的引進。 這種在地居民俗稱的瓜山,貼近於風土設施的特質,六十幾歲的在地居民,正重新找回與家人記憶的連結。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4期,頁數為28-31頁,於2019年(民國108年)6月1日出版。

澎湖烏崁採收蕃薯的老夫婦

照片拍攝於2018年(民國107年)1月15日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的田野,村子裡的老婦人正拿著一隻土掘仔在挖掘採收番薯(地瓜),而他的老伴正在整理採收地瓜的情景。 番薯是澎湖非常重要的作物,甚至可以說是澎湖過去居民三餐糧食最主要的來源。澎湖由於特殊玄武岩方山地形,並無高山可蓄積水源,島嶼亦無河川,因此水源稀缺,無法發展水稻耕作,只能以耐旱作物為主。番薯、高粱(蘆黍)、花生這類耐旱作物,也就成為澎湖先民賴以為生的依靠。但是由於土地不足、雨水有限,土地的產出根本遠遠無法滿足島上居民的需求,使得歷史上的澎湖,一直都需要大量從台灣輸入番薯籤。在過去經濟條件不佳的年代,許多澎湖漁村的耆老,都有著只能購買品質低劣、長著蟲子的番薯籤,煮熟裹腹的深刻記憶。 照片裡比較特別的是,老婦人用來採收番薯的工具:掘仔,這其實在澎湖一般漁村主要是用來在潮間帶挖掘各種螺介貝類的器具。當然,只要能將番薯順利地挖掘採收的器具都是好工具。老人家的採收,一方面反映種植的番薯並非為了出售,只是為了自己食用、分享鄰居,並且讓二老可以勞動身體,一方面也突顯出漁村人口老化,只剩老人家守著田園的現象。

澎湖銀合歡蔓延

這是拍攝於2018年(民國107年)8月21日搭乘飛機時從空中拍攝鳥瞰下的澎湖,照片裡的位置在澎湖縣湖西鄉的東部區域,整片呈現著土地幾乎全然被銀合歡所覆蓋的景象。 在大量且長期的年輕人口外移之下,澎湖許多村落正跟台灣偏鄉農漁村類似,持續面對著人口減少與人口老化的問題。其影響之一,就是如同照片所示的,整片村落土地逐漸荒廢,並且被強勢的外來種銀合歡所侵佔。 但是在田園銀合歡化的趨勢裡,還是有極少數的土地被持續耕種著,就如這張拍攝於2018年(民國107年)1月15日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的田野景象。在荒煙蔓草、被銀合歡入侵支配的土地邊緣前方,有一塊被耕種照顧的田園,顯得相當稀有而另類。這塊位於烏崁外圍種植番薯的田園,成為銀合歡在澎湖蔓延下的例外,也是人口外流與老化的另類見證。

澎湖望安鄉菜宅見聞( 一)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民國103年)11月12日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的聚落田野景象。從照片裡可見,聚落旁邊是澎湖非常典型的菜宅,通常是用硓𥑮石堆砌起來的石牆將土地圈圍起來,具有防護東北季風以減輕對宅內作物損害的作用,讓澎湖人在冬天還有一點來自土地的產出可以上餐桌。從聚落菜宅再往外圍走,土地更加難以耕種,但是在過去那個沒有耕種就沒得吃的窮困年代裡,還是會被居民想辦法開闢成為田園。在這些離聚落較遠、以硓𥑮石牆圍起來的田園,通常都是沒有水井可灌溉的土地,因此以種植耐旱作物為主。而不論是菜宅或田園,澎湖普遍都由硓𥑮石牆扮演著如同台灣農田裡田埂的作用,可做為區辨土地歸屬與邊界的界線。整體而言,澎湖各島嶼漁村過去典型的聚落空間結構,由內而外大多形成以聚落為核心,聚落中間與週圍空地被整理成種植家用蔬菜的菜宅,再往外則是旱作田園的世界。

澎湖望安往日的風沙

這是拍攝於2015年(民國104年)2月26日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的聚落屋舍旁,照片裡呈現典型澎湖冬季的景象。在聚落屋舍旁的土地型態,一種是照片眼前被耕作的土地,只是因為冬季沒水可以灌溉耕種,因此形成一片黃沙的景象。另一種則是耕地後面的那一大片土地,那是被銀合歡此一強勢外來種植物所霸佔的區域,在冬季強風與鹽霧的作用之下,銀合歡枝幹呈現一片枯黃的景象,春夏常見的銀合歡綠葉早已不知所蹤。事實上,被銀合歡霸佔的土地正是目前澎湖典型的田野景象。在人口大量外移,經濟活動往觀光休閒產業移動,以及農漁村人口老化等趨勢下,原有田園幾乎都任其荒廢,並退回自然原始的荒煙蔓草狀。 但是照片裡還耕作的土地,每到冬天就是黃沙一片的景象,卻是澎湖人以往生活裡非常重要的記憶。為了讓一家人可以在冬天還有東西吃,過去澎湖人都一定要在田園裡種植番薯、高粱這些耐旱作物;在七八月辛苦地收成番薯、高粱,也是許多澎湖耆老的共同記憶。那時候聚落周遭的土地,不會有廢耕的土地留給雜草或銀合歡去肆虐。其結果就是入冬之後,聚落周圍片片相連的黃沙田園,在遭受強盛東北季風的吹襲下,捲起籠罩整個澎湖房屋聚落的風沙,成為生活裡難以清理的夢魘。

澎湖冬季銀合歡(一)

拍攝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田野於2015年(民國104年)1月22日。照片裡的銀合歡是目前澎湖群島最大的植被,也是最強勢的外來種。但是第一張照片卻呈現著澎湖典型的冬天田野景象。在澎湖冬天強風、低溫、高鹽分以及幾乎無雨乾旱的嚴酷環境下,即使是銀合歡也會如同照片一般整個枝幹呈現枯槁的死灰,春夏之際的綠葉則早已不知去向。但是根據研究,這樣的銀合歡卻並非枯死,而是一種「假死狀態」(林其臻,2011:38)。等到冬天一過,隨著雨水來臨、氣溫回升,銀合歡就會重新抽出嫩芽,並且隨著夏天雨水增多,就一路長成綠意盎然、滿山滿谷的銀合歡林,重新覆蓋整個澎湖。就像這第二張照片所示。 從滿山翠綠到一片枯槁再回到翠綠島嶼,銀合歡成為妝扮澎湖群島四季風采變換的元素。 參考文獻 林其臻,2011,《銀合歡種子發芽及小苗更新特性》。屏東科技大學森林係碩士論文。

澎湖冬季銀合歡(二)

澎湖銀合歡不僅擁有這種冬天會「裝死」以度過難關的特殊能耐,還具有清理戰場、制霸土地的能力。根據研究,銀合歡的豆莢、枝幹、樹葉,全都含有能夠抑制其他作物生長的含羞草酸(mimosine),而且即使是枯死之後的樹葉樹枝,也都還具備這種克制敵人生長的特殊能耐(林其臻,2011:4)。因此,除非砍伐清除,否則銀合歡就很容易逐步透過抑制其他植物作物的生長,最後將整塊土地霸佔。 想要制霸土地,當然不能只會抑制他人,本身還需要具備旺盛的繁殖力;銀合歡依靠的秘密武器,就是擁有能夠休眠待發的種子,以及成株若遭砍伐後能夠輕易再生的能力。因此,雖然一到冬天銀合歡會掉光樹葉成枯槁狀,但是樹上果莢同時也會成熟、掉落地表,灑出多達1、2萬粒的銀合歡種子。厲害的是,這些種子竟然能夠暫時性休眠,直等到出現適當的水分與陽光條件時開始發芽成長。銀合歡的種子,具有耐旱、耐冷、耐得住各種殘酷生存條件的挑戰,能夠度過長達半年以上的乾旱,在梅雨、颱風等真正帶來澎湖雨水的季節裡,準備開始發芽、成長。 (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

澎湖娘家宴

  「娘家宴」是澎湖縣在馬公市郊、白沙鄉、湖西鄉等偏鄉社區的宮廟廟埕或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集結全村子弟於農曆春節期間參與的辦桌活動。   雖澎湖縣青壯年人口長期流失,但逢年過節時總能見到如「初二回娘家」般的大量返鄉人潮。白沙鄉赤崁村於西元2000年(民國89年)在赤崁龍德宮前首辦「娘家宴」,因該活動有促進村里和睦、凝結村民向心力的效益,各地社區紛紛踴躍響應,漸漸蔚為風潮。   娘家宴主要仰仗澎湖縣政府的補助,歷屆參與的鄉里包括馬公市重光里、烏崁里、案山里、風櫃里,白沙鄉城前村、赤崁村,湖西鄉西溪村、紅羅村、青螺村、鼎灣村、隘門村與菓葉村。   近年來因澎湖縣政府長期補助娘家宴經費造成政府財政負擔,第18屆澎湖縣縣長賴峰偉(任期2018-2022年)宣布,自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起補助經費將轉向投入學校教育、圖書資源等地方建設,不再做娘家宴補助使用。

澎湖遊兵(一)

  1368年(洪武初年)朱元璋即位之初,國土北方尚有蒙古(史稱北元)殘餘勢力,海外有倭寇進犯沿海地區,此外尚有方國珍、張士誠等餘黨逃亡海上,使得明初政局可謂是動盪不安。   朱元璋基於種種因素考量,最遲於1371年(洪武4年)下令「禁民不得私自出海」,頒定「海禁」政策。且朱元璋為對付倭寇,讓政府設立「備倭官」,於沿海各地建置衛所駐防,大量建造海舟,按籍抽兵、派兵巡海。   澎湖遊兵是明朝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簡稱福建布政司)因海防目的派往澎湖海域巡邏的兵船軍伍,初設於1597年(萬曆25年),遊兵的兵力多寡,往往取決於有無敵軍來襲的威脅而定,顯示明朝政府基本多持消極、被動的態度。

澎湖遊兵(二)

  遊兵多自各水寨中抽調兵船而成,當時海防部署多以季風作為汛期的勤務規劃;水寨內的兵船每逢汛期便離寨赴往各處汛防,一年約兩次,主要分成春汛期(約三個月)和冬汛期(約兩個月);春汛期以陽曆清明前十日自水寨啟航澎湖,冬汛期則從陽曆霜降前十日啟航,汛期結束便返回福建沿岸的水寨。而倭寇艦隊多趁非汛期乘南風而至,故夏季侵擾次數較為頻繁,所以軍隊會在非汛期間駐守沿岸水寨。   「遊兵」一詞源自兵法概念,並非明代水師部隊的正式名稱,其泛指在特定海域中執行巡邏及機動戰備任務的船隊;在奏書中多以「浯銅遊」、「海壇遊」或「彭湖遊」等代稱。   「把總」是遊兵的指揮官職稱,根據不同職務分有「欽依把總」和「名色把總」;「欽依把總」是依正規武舉途徑出身,在福建水寨的指揮官多由「欽依把總」擔任;而「名色把總」則多由省級單位差委,在下屬中挑選任命,遊兵部隊的指揮官多屬此類出身,其中包含澎湖遊兵。而把總中最有名的人物代表為後來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的浯嶼欽依把總沈有容。

澎湖遊兵(三)

  早於1601年(萬曆29年),福建的文武官員便針對澎湖遊兵兵力過度裁減的問題起過爭執;反對裁減者認為澎湖若被海盜佔據,則對沿岸海防將更為不利;而贊同裁減者主張澎湖路遙、又寸草不生,糧食補給和救援皆不易,財務開銷過於龐大。但世事難料,後因豐臣秀吉病故,日軍便撤離朝鮮,而明政府也隨即對澎湖進行撤軍;將特地調來協防澎湖的海壇遊兵和南澳遊兵廢除,連同原南日水寨也被裁撤。   1616年(萬曆44年)4月,日本長崎企圖佔領東番以保護貿易據點,但因遇到颱風不慎進入浙江海域與其水師交戰,雙方互有死傷,最後無功而返。   雖日本這次並未如願以償,但福建巡撫黃承玄認為澎湖弊端在於「寡援」,須建立一支軍隊獨立擔任海峽東西側的防務,遂提出將澎湖遊兵和浯銅遊兵整合,成立浯澎遊兵取代澎湖遊兵,故澎湖遊兵是於1616年(萬曆44年)間被裁撤。

姑婆嶼挽紫菜1:漁船與村民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清晨6點多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港口,幾百名村民正熱鬧地準備搭乘船隻前往白沙鄉姑婆嶼進行紫菜採收活動。 姑婆嶼位於白沙島西北方約4.5公里處,是白沙鄉最大的無人島,由於在冬季盛產紫菜,且採收權自古以來歸赤崁村所有,因此前往姑婆嶼挽紫菜就成為赤崁村的年度大事。但由於澎湖冬季東北季風猖狂,不利於漁船出海作業,通常必須等風浪較小的日子,才能安排前往挽紫菜。為了確保村民的安全以及統一管制人員的進出,因此挽紫菜採取統一作業,早期是搭乘村中的漁船前往,近年才改搭乘遊艇,由龍德宮聘僱專用遊艇搭載所有村民往返。在冬季一般遊艇休息的季節裡,龍德宮挽紫菜的活動,也算是給遊艇一次出航服務的機會。 準備搭船挽紫菜的村民,除了攜帶各式器具之外,最重要的是須取得姑婆採紫菜的專用臂章。臂章必須繳交當年龍德宮議定的香火錢後才能取得。近年來香火錢都是1,000元,不過只有村民才有權利可以繳錢取得臂章,一般人無此福利。而臂章的記錄與發放、搭乘船隻的雇用安排以及整個挽紫菜過程的管理,都是龍德宮必須肩負的重要工作。赤崁人的姑婆嶼挽紫菜,也就成為赤崁人每年都會上演的一齣大戲,值得品味。

姑婆嶼挽紫菜2:行頭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清晨6點多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港口,幾百名村民正熱鬧地準備搭乘船隻前往白沙鄉姑婆嶼進行紫菜採集活動。 當天雖然下著小雨,但是風浪不大,算是澎湖冬天比較少數還可以方便船隻出海的日子。村民除了因此穿著雨衣之外,許多人都還戴上毛帽或帽子,並且穿著厚重保暖的衣物,說明當天也頗為寒冷。其他穿著配件則是典型挽紫菜的裝扮。首先,村民穿著的鞋子,以雨鞋、一般塑膠防滑鞋、專業防滑鞋最多,但是照片裡也出現村民自己編織的草鞋,都顯示預計在崎嶇不平、甚且可能濕滑的海蝕平台上挽紫菜的特殊需求;只有少數人穿著一般球鞋,應該是較少在潮間帶作業的年輕人。其次,村民攜帶用以挽紫菜的用具,主要是各式可以瀝水的袋子、竹簍類器具,最多的是照片裡許多人所攜帶以塑膠網所製作的仿傳統茄荎袋。這類茄荎袋輕盈、容量大,還可以讓採收的紫菜在袋裡把雨水、海水瀝乾。此外,其他用來挽紫菜的器具,則裝置於茄荎袋裡,顯然要等到姑婆嶼後才會出場,早期挽紫菜是帶竹簍,手穿戴漁網作的手套方便挽紫菜。

澎湖吉貝的兄弟會

這是2005年(民國94年)2月22日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的某餐廳,當天是農曆正月14日,是所有兄弟會成員照例聚餐,照片為兄弟會名冊及竹製米盅(是量米杯的台語)。 根據張慶海先生口述,吉貝的兄弟會又稱明會、米會,在台灣也稱父母會,是傳統農漁村社會裡的互助組織,用以互相協助會員父母親往生時的喪禮大事。兄弟會最基本需11位成員,包括8人扛大轎(棺木)、一人拿椅子、一人挑牲禮、再加上喪家1人;超過11人者,通常是成員裡拜把兄弟希望加入使然。兄弟會成員常以各成員裡的長子做代表,例如成員張慶山就是受訪者張慶海的長兄,後來張慶山離開吉貝,由張慶海接替兄弟會的工作。 張慶海所參加的這個兄弟會組織,每年依序由會員輪流擔任會首,負責當年事務,一是舉辦固定於每年農曆正月14日的聚會,會首必須事先攜帶米盅前往成員家中取米,並通知聚餐時間地點;當天聚餐由輪值會首請客後,再將會首工作轉交下一位成員。另一事務則是成員父母往生時,喪家成員即需通知會首,由會首瞭解喪家各項工作需求後,召集所有成員進行後續協助喪家辦理喪事。當所有成員的父母均往生後,兄弟會任務即結束,並由最後一任會員請大家吃黑糖飯,代表平安圓滿。

姑婆嶼挽紫菜3:特製手套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港口,村民正搭乘船隻準備前往白沙鄉的無人島姑婆嶼進行紫菜採集活動。 紫菜是澎湖重要的冬季藻類產物,通常生長於人煙罕至的無人島,尤其是澎湖北方與東方海域的無人島,例如雞善嶼、屈爪嶼、錠鉤嶼、以及此處的姑婆嶼等。由於紫菜是在冬天自然生長的海藻類產物,並非特別經過人為種植照顧的結果,因此被澎湖人視為老天爺所特別賞賜的禮物,讓澎湖人可以在嚴寒風大、難以討海捕魚的冬天,還可以有個額外的收入。而這些無人島上的紫菜(「黑金」),也因此成為各漁村競相爭奪的重要資源。之後經官方協議除了姑婆嶼採收權屬赤崁村外,其他島嶼則由相關村落依年度輪流採收。 各漁村村民出海挽紫菜,也就是村子裡的重要大事。紫菜屬於紅藻,通常紮根生長在位於島嶼面北海崖的玄武岩岩壁上,也因此紫菜的採集是一種從岩石上拔起的方式,也就是居民所說的「挽」紫菜。然而,由於紫菜屬於紅藻,如果只是徒手或是戴上一般工作手套,那麼在「挽紫菜」時就可能會有滑動的情形,因此村民都會自己製作第一張照片裡這種可以防滑的特殊漁網手套,才能在挽紫菜時比別人採集更多紫菜,不辜負老天爺的賞賜。

澎湖吉貝張慶海外公的灰窯遺跡

這是拍攝於大約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位於南邊大眾爺廟附近公有地上的一處灰窯遺跡。根據照片提供者張慶海先生的口述,本處灰窯大約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當初是他的外公黃順孝先生所建造、經營。後來這座灰窯在張慶海先生的母親年僅14歲時,因為黃順孝先生突然過世而從此荒廢,至今仍可在原址看到如照片的遺跡。 灰窯使用澎湖許多漁村潮間帶所特有的珊瑚碎屑砂砱為原料,經過燒煮砂砱仔和樹枝加上火炭一起燃燒後的灰燼就成了石灰,是過去社會重要的建築材料。澎湖許多以硓𥑮石建造的傳統古厝,都會在硓𥑮石牆抹上一層石灰泥漿,至今仍可見於澎湖各漁村聚落;而石灰泥漿在歲月與鹹水煙的侵蝕下,也多有脫落的情形。 根據張慶海先生口述,他母親說外公生產的灰窯,絕大部分都是透過帆船直接賣到台灣,只有少數賣到馬公或是其他澎湖地區的建築需求。帆船從台灣回程時,則會購買番薯籤跟民生物資以補充島上物資的不足。

澎湖吉貝菜宅裡的水井

這是拍攝於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的一口菜宅水井,根據照片提供者張慶海先生夫婦的口述,這口菜宅水井為比較特殊少見的型態,目前使用者是經過輾轉借用,至今已經轉過五次到了林春綢女士手上。 在澎湖用來耕作的土地可依據土地有無水井來劃分,有水井可供灌溉的稱為菜宅,沒有水井則是田園或山園;其理由是如果沒有水井提供灌溉,就無法種植需要經常灌溉的蔬菜,只能種植耐旱的番薯、花生、高粱。 因建造的特殊性,張慶海夫婦特別在幾十年前拍攝此水井。照片裡水井內緣的石頭有經過特別的修整加工,因此顯得相當平整,頗為類似聚落裡供應居民取水飲用的水井;而一般灌溉用的水井,大多在內緣呈現凹凸不平、參差不齊的樣貌,二者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張慶海夫婦也指出,吉貝的菜宅通常每座都會有至少二口以上的水井,田園中會有二口井主要原因是井淺,出水量慢,所以需要兩口井輪著汲水;另也因為以前用來汲水跟挑水的器具並不便利,且挑水灌溉算是相當繁重的工作,因此多造水井,以減少汲水之後必須挑水的距離。 辛苦挖出這麼多水井,當然也顯示菜宅對吉貝人的重要性。不過,後來隨著經濟條件改善、外來物資取得容易之後,菜宅的功能也逐漸消失。

姑婆嶼挽紫菜4:鳴槍起跑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澎湖縣白沙鄉北方無人島姑婆嶼,照片顯示幾百名赤崁村民正準備進行紫菜採集活動。 紫菜是澎湖重要的冬季藻類產物,通常生長於人煙罕至的無人島,尤其是澎湖北方與東方海域的無人島,例如雞善嶼、屈爪嶼、錠鉤嶼、姑婆嶼等。由於紫菜是在冬天自然生長的海藻類產物,並非特別經過人為種植照顧的結果,因此被澎湖人視為老天爺所特別賞賜的禮物,讓澎湖人可以在嚴寒風大、難以討海捕魚的冬天,還可以有個額外的收入。這些無人島上的紫菜「黑金」,也因此成為各漁村競相爭奪的重要資源。 照片拍攝於早上8點35分,剛好是村民正準備挽紫菜前的時刻。照片裡的村民已經在紫菜生長的海蝕平台上就定位,等候鞭炮聲響就要開始挽紫菜。 過去為了讓前後抵達的村民可以公平地採集紫菜,因此曾經採用起跑線的方式,也就是等所有村民抵達起跑線之後,鳴槍起跑挽紫菜。但是因為村民急於奔跑前往挽紫菜,卻可能在凹凸不平的海蝕平台上跌倒受傷,影響生命與安全。後來,龍德宮改採村民直接在紫菜生長位置就定位,等人員全部到齊就位後再鳴炮表示開始挽紫菜。在如此廣大的區域,可以讓眾人聽聞清楚的鳴槍起跑方式,當然就是燃放鞭炮了。

姑婆嶼紫菜5:專用漁業權區石碑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澎湖縣白沙鄉西北方的無人島--姑婆嶼島上的石碑,碑文「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紫菜生產合作社 姑婆嶼紫菜專用漁業權區 漁獲期間:每年十月一日至翌年三月三十一日 非入漁權人請勿進入以免被罰」。 姑婆嶼位於白沙島西北方約4.5公里處,是白沙鄉最大的無人島,由於在冬季盛產紫菜,且採集權自古以來歸赤崁村所有,如何安排村民前往島上採集紫菜,也就成為村裡的重要事務。這一座「姑婆嶼紫菜專用漁業權」石碑,是由赤崁龍德宮成立公產管理委員會向官方申請取得漁業權之後所設立,不僅表現紫菜資源對在地居民的重要性,也代表一種管理資源分配方式的確立,相當程度解決過去為了爭奪紫菜採集與分配的可能競爭衝突。而為了守護冬季姑婆嶼紫菜資源,龍德宮每年都還會雇用專人前往姑婆嶼看守,以免遭到外人盜採,確保紫菜可以順利成長,再安排全村採摘。

澎湖吉貝張慶海家的百年粿模

這是拍攝於大約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由張慶海夫婦所收藏的粿模。根據照片提供者張慶海先生夫婦在吉貝嶼受訪時的口述指出,這支粿模是家傳之寶,至少是從他爺爺奶奶的時代傳下來的,所以算起來應該超過百年之久。 特別重要的是,這支粿模目前放置在他二兒子位於高雄市的家中,也是他每年冬天前往避冬的地方。每年冬天一旦東北季風與低溫前來報到以後,他們夫婦就會打包行李前往高雄居住,等過年、甚至等到春天氣候好轉之後,才再回到吉貝生活。但是放在高雄的這支粿模並不是僅供人觀賞而已,而是會實際製作紅龜粿的重要器具。根據張慶海夫婦口述,每到冬至之前,許多旅居高雄的吉貝人就會打電話跟他們預定紅龜粿、雞母狗、以及金銀財寶。他們家的紅龜粿主要是以自製的花生粉與紅糖做成餡料,米粹則使用在來米。至於第二張照片(背面)則會另外使用番薯籤做為餡料,作法是要先將曬乾的蕃薯籤蒸熟,再跟花生粉、紅糖拌炒而成,工序更多更複雜,通常已經不太製作了。 這支粿模最特殊之處,是底下長方形的部分,張慶海夫婦說這就是製作「金銀財寶」的部分。這是直接使用揉好粿料放置於長方形位置粿印即可,並搭配雞母狗、紅龜粿一起於冬至時祭拜。

姑婆嶼紫菜6:黑金大紅包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第一張是村民從姑婆嶼挽紫菜之後,豐收的紫菜堆在船上準備返回赤崁,第二張照片則是回到赤崁漁港之後,碼頭邊已經有商人守候直接收購紫菜的情景。 姑婆嶼位於白沙島西北方約4.5公里處,是白沙鄉最大的無人島,由於在冬季盛產紫菜,且採集權自古以來歸赤崁村所有,因此前往姑婆嶼挽紫菜也就成為赤崁村的年度大事。赤崁村民每年冬天就會等候村廟龍德宮的公產委員會通知,先行添香油錢1,000元以購買姑婆嶼採集臂章,並於採集當天搭乘龍德宮的包船往返姑婆嶼挽紫菜。第一張照片是挽紫菜結束後,船隻回程時所拍攝,可看見每一個茄荎袋都裝滿紫菜,一副豐收的模樣。等船隻靠港上岸後,便有收購商人駕駛小發財車等候在碼頭邊,向挽紫菜的村民收購。這些剛從姑婆嶼辛苦採收回來的紫菜,也就成為可立即變現的「黑金」(與青海菜「綠金」、土魠魚「白金」並稱澎湖冬天三金),成為老天爺賞賜赤崁人可以過個好年的紅包。

姑婆嶼挽紫菜7:鮮美的滋味

這是拍攝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28日中午用餐時間的澎湖縣馬公市某餐廳,照片裡是一道紫菜𩵚魠魚湯與一道紫菜炒蛋。這二道菜所使用的紫菜,則是當天早上才從赤崁北海的姑婆嶼採摘回來,由照片提供者攜帶至餐廳請廚師馬上料理後上菜的樣貌。 照片提供者一行接受赤崁龍德宮的邀請,跟隨挽紫菜船隊於清晨6:30集合,搭乘特別雇用的船隻前往白沙鄉的無人島姑婆嶼,進行有關村民紫菜採集活動的記錄工作。由於任務特殊,因此並未配戴一般村民所取得的採集臂章,而是一張採訪證。因此從村民開始集合、登船、抵達、開始挽紫菜、到回程,都進行相關的拍攝記錄。雖然隨行拍攝記錄,並未實際挽紫菜,在回到赤崁之後,仍有熟識的村民餽贈照片提供者團隊一小包紫菜。而這包新鮮的紫菜,最終經過餐廳廚師的巧手,就成了當天整個記錄團隊拍攝得珍貴照片記錄之外,令人難忘的滋味記憶。

澎湖吉貝張慶海家的戥仔秤

這是拍攝於大約1980年代(民國7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由張慶海夫婦所收藏的戥仔秤。根據照片提供者張慶海先生夫婦指出,這支戥仔秤是家傳之寶,至少是從他爺爺奶奶的時代傳下來的,後來已捐贈給吉貝文物館典藏,在收藏戥仔秤的木盒上應該還留有張慶海自己的簽名。 戥仔秤應該是傳統社會最精密的秤,主要用於秤量金銀首飾、中藥材、或是香料等貴重物品,衡量的重量單位是兩以下的「錢」。張慶海夫婦並不清楚何以家中有此一戥仔秤,因為在他們的記憶裡,家中並無經營相關行業的經歷。 跟一般傳統的秤通常直接吊掛在牆壁或置於牆邊所不同的是,由於戥仔秤是用於貴重物品重量的衡量器,因此都還特別製作精緻的木盒以便收藏,非常的講究。戥仔秤的存在,或許是張慶海家族以往不為人知重要家世經歷的見證。

澎湖吉貝往年冬季山園景象

這是拍攝於1970年代(民國6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吉貝嶼的山園景象(沒有水井的耕地澎湖人大多稱為「山」、山園)。根據照片提供者張慶海先生夫婦指出,這是過去吉貝嶼非常典型的秋冬季節景象,在四五十年以前的那個時代,整個吉貝嶼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就是照片裡這種完全無草無木、一片黃沙的世界,跟今日被銀合歡所佔據、至少長滿野草的山野景象完全不同。 根據張慶海夫婦口述指出,在過去居民仍須仰賴從菜宅與山園耕種以供應生活所需的年代,吉貝嶼上沒有任何一塊土地是不被耕種的。等進入秋冬季節以後,除了菜宅仍可從水井取水灌溉,以種植蔬菜家用外,所有外圍的山園也就完全暴露於強盛東北季風的吹襲之下。張慶海夫婦指出,由於所有山園幾乎都毫無遮蔽,因此經過秋冬季節的東北季風吹襲後,山園土地上比較肥沃的表土就會完全被狂風席捲一空,只剩下比較堅硬的泥土。也因此,他們以前秋冬季節在戶外活動時,經常會被這些捲起的風沙打得很痛,而風沙藉著強風滲入屋內也是每戶人家在秋冬季節非常困擾的事情。 被東北季風帶走表土的山園,也要在過完年之後,開始到海邊搬運砂砱回來填補,並且混合大灶燃燒後的灰燼、肥料,以便趕在春天之後的第一場雨水可以進行耕種。

澎湖吉貝冬天石滬中捕撈丁香魚

這是拍攝於大約1970-80年代(民國60-70年代)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的石滬,大批吉貝村民帶著揖仔網、竹簍等各種漁網具,共同在巡滬捕撈的情形。 根據照片提供者張慶海先生指出,這口石滬名稱是「瀨仔」,由於當天有大量丁香魚湧入,因此許多村民攜帶各種網具前往捕撈。張慶海先生指出,「瀨仔」這口石滬屬於籠仔圈的形式,根據吉貝的習俗,這口石滬如果進來的是比較大的魚類,例如鮸魚、炸彈魚等,都要歸滬主,但是丁香魚、白鱙則是人人都可捕撈,不用給滬主抽取。 從漁民的穿著判斷,照片應該是拍攝於冬季,因此大家都穿著厚重衣物,頭上戴著保暖的毛帽,部分漁民甚至還穿著雨衣。如同這張照片裡,漁民們在寒冷冬天的冰冷海水裡辛苦捕撈丁香的情景,已經成為許多吉貝耆老的共同記憶。

漫遊七美

這兩張照片是西元1982年(民國71年)在澎湖縣七美島拍攝的,照片裡的人物都是我的家人,包括奶奶、叔叔、嬸嬸、妹妹以及堂兄弟姊妹。當時因為叔叔有一個工程在七美進行,因此趁著這個機會帶著我們一起到七美玩,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七美島(大嶼)。 我們從馬公坐船出發,再從七美坐飛機回馬公。當時行駛馬公七美的交通船是「明德輪」,那時候的船速比較慢,不像現在快艇只要1.5小時就可以到達,記憶中當時坐了三小時才到七美。一路上搖搖晃晃,尤其船尾柴油味難聞,令許多人因此嘔吐。上了七美島後,記得一路上看到的房子大部分是平房,道路是羊腸小徑,也沒有什麼車子,因此我們只能走路參觀,也只有到七美人塚和大獅風景區,現在知名的雙心石滬當時還默默無名。 從七美回馬公坐的飛機是12人座的,好像坐公車,可以看到駕駛員在飛機前面操作飛行起降,感覺新鮮又有趣。 記得那時候的七美只有一家旅舍,遊客少、旅遊景點也少,也沒有車;反觀現今的七美,景點多又美,還有美麗愛情島之稱,而且民宿林立,路上除了遊覽車、汽車之外,還有輕便的摩托車從身旁呼嘯而過。往日的七美跟現在真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