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把脫脫地瓜戲
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 2019/11/9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地瓜戲;建國日報;臭肉魚;草把魚;脫脫魚;歌仔戲;𩵚魠魚;澎湖
民國40年代,《建國日報》經常報導澎湖漁民魚夏季捕獲「草把魚」。例如民國46年(1957)8月25日報導:「風和日麗大批草把魚湧入本縣海域,單單馬公區就捕獲20萬斤,其他離島未算在內,成為近兩個月以來最大的捕獲量,漁獲量大增也導致價格下跌,零售價格由每斤4元8角降至2元8角。」草把魚到底是什麼魚?澎湖漁民又能在夏季單日捕獲20萬斤以上的漁獲,可見此種魚頗為常見,價格也相對低廉。無獨有偶,同年3月初的《建國日報》也報導本年初的「脫脫魚」產量不佳,漁民無利可圖,預計轉往東港作業。冬春之際「脫脫魚」捕獲不佳,「脫脫魚」又是哪種魚呢?從記者報導的季節與魚種的脈絡,夏季捕獲的「草把魚」就是臭肉魚(tshàu-bah-hû),脫脫魚就是𩵚魠魚(thôo-thoh-hû),兩者皆是台語轉成國語,以音借字的典型罷了。不僅魚名如此,民國50年(1961)4月18《建國日報》報導:適逢馬公北極殿文武帝君誕辰,殿內道士大擺「佛壇」,廟外上演適合鄉下人口味的「地瓜戲」,縱使傍晚細雨霏霏,人潮依舊不減。道士作「醮儀」曰擺「佛壇」,所謂「地瓜戲」當為歌仔戲(kua-á-hì),蓋「歌(kua)」的台語發音與「瓜」的國語發音如出一轍,這些報導地方產業與風俗的記者肯定未諳台語,導致字義的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