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的石滬-東滬仔與長岸東的故事

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 2018/5/16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吉貝;良村宜效;赤崁;東滬仔;長岸東;臺灣日日新報;澎湖;澎湖廳

大正5年(1916)8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本年二月二十五日。澎湖廳下吉貝鄉附近。漂到小形洋船一艘。鄉民一同拾得之。後乃知為上海英人船渠會社泥受船。然漂到未幾。即由會社派人受取。而報以二千金。經由該廳送致于鄉民。該廳不欲其濫行費消。特充為該鄉基本財產。使得永霑其利益。于該地為造石滬二所。現其鄉民正熱心趕築。又此石滬漁業法。實為他鄉所未見。蓋造以硓古之垣。深丈餘。干潮則垣頭露出水平線上。滿潮時魚族悉潜其深處。不啻釡中之魚。故鰹漁時一日可得數千斤。誠最有利之漁業法也。這兩口石滬連結百年前吉貝人救護英國船隻的善行,舊觀音寺石碑記載:……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村民歡天喜地,將祖先留下石滬經營獲利後,轉造漁船海利獲得全縣之冠……。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澎湖社會文化的代表文物,即是吉貝兩塊石滬漁業權的石碑的複製品。昭和5年(1930)10月23日《臺灣日日新報》更以<良村宜效>為標題,讚美吉貝村民風純樸,精進農漁業之發展,為澎湖廳下唯一之模範村。撫今追昔,吉貝鄉親當自我惕勵,復先人百年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