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前後大倉嶼的窮苦生活
創作者: 林寶安
時間: 2016/8/9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大倉;白沙;城前海路;後窟潭;舢舨;陳木郡口述;搖櫓;澎湖;澎湖內海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嶼過去前往白沙鄉城前村的海路。位於澎湖內海的大倉嶼,宛如貝殼裡的珍珠,因此又被稱為珍珠島。但是直到民國四十年代漁船機械動力化之前,大倉居民的生活一直相當窮苦。1935年出生於大倉的陳木郡先生受訪時說,那是一天只能吃二餐,而且主食地瓜簽、甚至有時只能撈青海菜餬口的時代。因為只能依靠搖櫓討海,春夏天風平浪靜,可以搖櫓將漁獲搖到馬公市後窟潭(今重光碼頭),再肩挑到馬公販售。漁獲在馬公販賣後,通常就購買地瓜簽、柴火、生活民生用品再挑回來,搖櫓回大倉。可是一到冬天,面對嚴酷猛烈的東北季風,根本難以搖櫓往返,因此只能配合退潮走海路到城前,再搭公車到馬公販售。頂著刺骨寒風,撩過冰冷海水過海路的生活,直到動力漁船後才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