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

  本文旨在探討澎湖地區元宵節活動,以及活動與傳統漁、農社會之關聯。澎湖的元宵節總是從正月15熱鬧到17,相關活動包括:乞龜、漁燈會、過平安橋,以及元宵節之後的例行性遶境活動。傳統的乞龜龜品至今衍變出不同的材質,也增加不同的乞龜品項,熱鬧無比。除了乞龜之外,外垵的漁燈會也頗具特色。外垵漁民感謝主公溫王爺的庇佑,使他們每次出海總是滿載而歸,因此,每到元宵節必定會趕回村中,將船隻整齊的停泊港內,而有「漁燈會」或「海上燈會」之稱。另外,元宵結束之後為表達神明對農民的關心與重視農業的心意,有鎮符、繞境之傳統。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澎湖縣南洋媳婦生活徑驗面面觀

  本文以訪談法及詮釋現象學作為研究與分析方法,針對遷居澎湖3年以上、參與過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生活適應方案、言詞表達順暢且有意願的8位南洋媳婦為訪談對象,探討本縣南洋媳婦生活適應狀況、適應問題解決方法、成長改變與在澎湖的人際關係網絡,以提供政府、學者等相關單位,作為擬訂「南洋媳婦」相關政策時的參考依據。研究發現:1.丈夫通常是在婚姻市場中條件較差者,且有婚姻買賣現象;2.婚姻仲介未據實告知澎湖的環境狀況,使她們有受騙、失望的感覺,甚至有逃婚紀錄;3.生活習慣與文化、婆媳問題、夫妻關係、管教子女、另類家庭等問題,使異國婚姻生活中充滿惶恐與憂慮;4.南洋媳婦逐漸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獨立做事、培養自信心,已有自我意識、自我價值的雛型出現。根據上述問題,建議政府針對婚姻仲介公司進行管理輔導、訂定相關法令、提供本國各項社會資源訊息、成立語言輔導班、管理媒體品質、製作宣導短片;針對家庭教育相關機構則建議提供異國婚姻與親職教育相關課程、諮詢輔導專線、提供社會資源資訊建立服務網絡;對家庭與個人,則建議鼓勵媳婦參與相關課程、改變刻板印象、南洋媳婦需有自覺與上進心、協助同胞適應生活、持有感恩與對等的心。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澎湖天后宮御祭文、御賜匾額及清風閣殘碑

  澎湖天后宮的歷史與澎湖的歷史息息相關,然許多史蹟或因年代久遠而不存,或因地方志書訛傳,或因殘毀而久未受重視。本文探就澎湖天后宮相關史蹟,包括:御祭天后文鐫額一事,「神召海表」、「平章臺逆」、「與天同功」等3面御賜匾額,以及原置於清風閣中庭之殘碑。天后宮殘碑,原置於清風閣中庭左前方,此碑遲至民國84年,使見諸於文獻記載,並初步判斷可能是一塊旌表的石碑。該碑僅於上半部分,碑額下的碑文大多風化難以辨識。碑額有雙龍戲珠浮雕,額上有2字,字跡尚稱清楚,但因全碑正中有直線鑿痕,正巧穿越碑額中的文字,破壞殆半。經曾文明老師進一步研究,碑額2字為「恩懿」,研判此碑為對媽祖懿範的感恩。吳培基,生於1967年3月11日,現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十分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2005;2005;2005;2006;2006;2007)、《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2011)等,皆有相關著作。

《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

  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本文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

  清代澎湖有2座城隍廟,一在文澳,一在媽宮澳,現均為第三級古蹟,其史蹟與澎湖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本文探討澎湖城隍廟御賜「功存捍衛」匾額、清代石碑,及清代地方志之相關記載,並記錄部分文澳城隍廟文物。

《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

  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見於汪大淵《島夷誌略》〈彭湖〉。(明弘治)《八閔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包括:從已知的〈陳信惠傳〉,以及檢索電子文獻資料庫等。本研究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硓𥑮石季刊—第53期》海隅古厝—七美鄉傳統民宅調查

  七美鄉早在數千年前即有人居住,近年來因人口外移嚴重,諸多傳統古厝缺乏居住及維修管理,令豐富的古厝文化資源逐漸毀損凋零。本文期待以古厝、現況文物歷史資料發現先民智慧結晶並立下社區營造之基礎,聯繫鄉民與鄉土之間的情感。研究結果發現:1.七美地區聚落發展零散、大小不一;2.小型聚落通常與旱作田野交錯出現;3.住宅多為斜瓦頂或平頂,高度以一層為主;4.古厝以硓𥑮石、窄門、室內地面向下凹陷為特色;5.黃槿樹的種植。建議未來可對外行銷推廣、對內以鄉土教育的模式,促進地方繁榮與發展。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作者為現服務於澎湖科技大學的吳培基老師,以下為此篇內容摘要:雍正5年,於澎湖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多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格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聽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

  澎湖文石書院原有建築現僅留魁星樓(及登瀛樓),餘已蕩然無存,文物億多不存,僅留存石碑。本文探討魁星樓的匾聯,以及文石書院石碑,包括:〈文石書院碑記〉、「文石書院」門額、〈倡捐襄舉賓興記〉等。本文綜述這些石碑及匾聯的歷史背景、校勘文字、補足部分闕字,徵引相關文獻,解釋碑文及匾額聯詞,以及向來忽略的篆印記。

《硓𥑮石季刊—第51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

  本文針對白沙鄉光復以前的40方匾額進行記錄與詮釋,以保存這些重要文化資產的歷史意義。40方匾額分別造於清代24方、日本時代16方(佚失3方),並就宮家、廟家分別論述。匾額內容包含:廟宇宮奉神靈之用、人物或事蹟紀錄、緬懷、嘉獎等。40方匾額中,有10方式未曾著錄的匾額,包括清代5方、日本時代5方,校正匾詞2方、上下款23方,以及記錄了佚失的3方匾額,並將整理的資料作為建置澎湖匾額數位典藏的基礎。

《硓𥑮石季刊—第15期》澎湖的七鶴穴傳說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15期,篇名為〈澎湖的七鶴穴傳說〉,作者為姜佩君。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文就「七鶴穴傳說」在澎湖產生與風水相關的變異情形做初步的探討與解讀。七鶴穴傳說於台灣、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皆有相關記載,流傳甚廣,穴名有多種名稱,但以「七鶴穴」最為常見。傳說基本上由尋找風水、承諾照顧地理師、虧待地理師、地理師復仇、風水破壞等情節組成,與七鶴穴傳說故事有相關之人物或地區包括:張百萬、蔡廷蘭、湖西鄉西溪村員外、南塭仔、竹灣村等。根據資料分析結果,七鶴穴傳說具有「基本型」,再依不同地區為其添上不同的色彩,使其具有多樣化的面貌,值得更進一步的探討。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澎湖蔡進士傳說初探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22期,篇名為〈澎湖蔡進士傳說初探〉,作者為姜佩君。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蔡廷蘭進士為澎湖唯一一位進士,其事蹟除了可以於官方出版刊物獲得之外,也有不少相關傳說流傳至今。本文就48則採錄資料、10 則文獻記載之資料分為生平事蹟、傳說進行說明與探討。蔡廷蘭生於1801年,卒於1859年,幼時小名「撞門」,傳說是出生時有豬狗或火球撞門,故以此為小名,後取諧音改為「崇文」。有關蔡進士赴本島或大陸考試的傳聞相當多,大致上可歸類為將父作馬、三代填反、巧對、異象與其他,其中巧對又有地名詩、澎湖八景詩。蔡進士至江西任官時,積極辦案、除農害、治水,後傳吞金自殺而亡,然而據《澎湖廰志》記載,蔡進士是於江西任內病故。根據蔡進士相關傳說,本文歸納出下列結論:1.澎湖人宿命觀濃厚;2.與蔡進士相關的故事皆成為其傳說;3.蔡進士有功於民,受民尊崇。

《硓𥑮石季刊—第46期》澎湖石滬2006年滬口普查之研究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6期,篇名為〈澎湖石滬2006年滬口普查之研究〉,作者為李明儒、李宗霖。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根據文獻的記載,石滬的出現最早為新石器時代。歐美、日本、臺灣、菲律賓、泰國、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分佈。石滬為澎湖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推估已有300年的歷史,1999年的調查統計有574口。本次2006年的滬口普查,截至2006年11月止,以調查人員步行能夠到達的地方,總共調查記錄了石滬433口,尚有148口因離岸太遠,須雇用船隻才能到達,暫時無法清查。比較1999年的記錄發現,相關地區的石滬增加了7口,其中馬公市增加1口、白沙鄉增加6口,若加入尚未清查的148口,則澎湖石滬推估應有581口。堪稱為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的潮間帶大型結構物,也是台灣最有潛力登錄為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

《硓𥑮石季刊—第08期》泥灘上的舞者—招潮蟹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08期,篇名為〈泥灘上的舞者—招潮蟹〉,作者為冼宜樂。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文介紹了澎湖可見的招潮蟹品種,並針對其分佈、生態行為、與環境的關係進行討論。潮間帶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招潮蟹身為該處的住民,不僅是泥灘上的舞者,也是生態環境的指標,目前,澎湖共發現8種招潮蟹。招潮蟹分佈範圍廣闊,紅樹林生長的濱海、河口-泥灘地、珊瑚礁的沙質或泥濘區域均有可能為其棲地。牠們多居住於水域,特別是潮間帶,故此,習性和水域環境的生態習習相關。光線、潮汐、溫度、雨水等各項可能造成環境狀態變動的因素,均會對招潮蟹的生態行為造成影響。另外,牠們也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加速泥灘地中的物質交換。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澎湖攝影史簡記〉

澎湖地區的攝影史始於日軍侵入澎湖後。日本佔台後興建澎湖史上的第一座機場,並對攜帶攝影器材出入機場者進行管制。然而,不可否認攝影史仍然對澎湖地區的人文、古蹟、景物產生觀光推廣與保存珍貴資料之意義。然而,中日戰爭爆發、耗材不易取得且昂貴、軍事管制對攝影藝術產生抑制的效果。首先,中日戰爭時期對於相機的管制更加嚴格,未經核准私自攜帶經發現皆以洩漏軍事機密罪論處。再來,相機造價昂貴,一部德國製Leica底片相機就可以在馬公街上買一棟房子,同時,底片、沖洗藥水、相紙及相關材料取得需仰賴日本進口,不容易購買,導致攝影藝術發展上的困難。攝影藝術一直到光復後結束軍事管制,經由媒體報導、推廣而陸續興盛。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來熟識媽宮〉

本文就澎湖歷史與主要建築做介紹。首先,南宋孝宗乾道7年(1171)開始有澎湖的紀錄,當年稱為「平湖」,而後於元朝收入版圖並設立「澎湖寨巡檢司」。明朝時期倭寇盤據,遂於1388年廢澎湖巡檢司,荷蘭人也趁此時期進駐媽宮澳。隨後依序是鄭氏、清朝、日治、民國政府治澎。主要建築或歷史景點包括:前身為日治時期廳長官舍的「澎湖開拓館」、澎湖縣政府、日治時期接待日本皇族的「第一賓館」、馬公中正堂、自來水加壓水塔、孤拔紀念碑、觀音亭、擁有四門的「媽宮城」、天后宮、城隍廟、……等。

騎樓式現代化建築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七美鄉傳統民宅調查,作者為于錫亮、朱盈蒨老師,兩位皆任職於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本圖主要為騎樓式現代化建築於七美鄉,而本文提到七美鄉最常見的地貌景觀是連續的旱作田地,四周都是色澤黝黑的擋風石牆及零散的銀合歡灌木。除了南滬港有較集中的工商業外,西崎頭、東崎頭及埔內聚落一帶則為七美主要的文教區。一般小型聚落最常與旱作田野交錯出現,聚落內的住宅多為斜瓦頂或平頂,高度以一層為主,每戶門前常有一擋煞 作用的照壁和一空間用以曝曬農物或漁獲,旁邊有栽種和屋子一樣高的黄槿樹,樹下則砌有水泥平台可供居民活動、乘涼。在三合院的中庭,雖建築已改建成為鋼筋水泥的平屋,但仍然保有特色,有的則已改建成騎樓式的建築,也提供必要的陰影納涼空間。

《硓𥑮石》季刊第12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四)〉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2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四)」,以下為本文摘要: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澎湖人口移動留下詳實見證與豐碑。本篇主要說明為第七章澎湖人移出後在新居地的調適,澎湖人自澎湖本地移住台灣本島,分佈很廣,幸而有疏密之別,根據澎湖人報導與光復1945 - 1957 年之統計,發現一項事實即分佈於高雄市的最多,由此可知近年來之移住趨勢。而澎湖人在新居地的調適情形,可從寺廟、宗親組織、同鄉會、職業類型的變遷及政治活動來看,前三者為旅外澎湖人心靈與生活寄託,後兩者為環境所需,澎湖籍人士支持鄉親競選的現象相當顯著,同鄉會佔有重要角色。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水雞跳落深古井〉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9期水雞跳落深古井,由青蛙落井、等待水滿,最終跳出的意象,比喻人等待機運而飛黃騰達。褒歌係先民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鍊韻語吟唱,4句是基型。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人一粲,實則展露歌喉、識見與機智,意趣盎然。洪敏聰先生是一位已退休的公務員,原本於澎湖縣文化局擔任副局長,生長於澎湖縣西嶼鄉,多年來他走遍西嶼各座寺廟古厝,記下鄉親們墾山討海的風俗民情。洪敏聰先生長期以來致力於澎湖褒歌的母語教學,曾著作《澎湖的故事》、《澎湖的諺語賞析》以及《澎湖的漁歌:澎湖的褒歌》等書籍。

《硓𥑮石》季刊第9期〈小門嶼層、湖西層和花嶼〉

根據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澎湖地層以花嶼的六千五百萬年最古老。其次為通樑一號井地下深處的通樑層和白沙層,再其次為漁翁島層,約在一千六百萬至八百萬年前。依次是小門嶼層、湖西層至最年輕的海濱堆積層。「小門嶼層」是由殼灰岩、褐鐵礦頁岩、褐鐵礦膠結的鐵質石英砂岩所組成,除發育於小門嶼外,七美燈塔附近、西嶼竹灣北側、通樑龜山頭北側和鳥嶼電廠後側都有露出。湖西層分布於湖西灌溉井的湖西低地一帶,由多層沙質泥層及多量貝殼化石組成,表層附近的淺褐色泥層是澎湖燒紅磚的主要原料。花嶼是澎湖地區最古老的地層,屬於安山岩質的火山熔岩、碎層岩及石英脈等組成。

山口幸弘老照片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圖為昭和7年(1932)5月所攝,作者山口正昭的大弟山口幸弘。山口幸弘生於馬公,昭和10年(1935)5歲時去世。本文作者為山口正昭先生,譯者為黃有興先生。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譯者黃有興先生(1927-2017)為澎湖縣人,曾任地方公務員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委員,退休後繼續從事台灣文獻及澎湖民間信仰研究工作。

王廷幹〈倡捐襄舉彬興記〉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圖為王廷幹所立之〈倡捐襄舉彬興記〉(道光23年,1843)石碑。「賓興」一詞有兩種意義,一為泛稱舉拔賢能,一為地方官設宴款待考生。臺灣、澎湖之賓興款項,自始即用作補助考生旅費。此碑之前曾嵌於孔子廟西邊牆上,目前則豎立於庭院牆邊。最早收錄碑文的為《臺灣南部碑文集成》一書,然而當時有相當多的闕字。晚近,石碑拓本及碑文收錄於《臺灣地區現存碑碣:澎湖縣》,但碑文仍有許多錯字。

〈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民國68(1979)立。暗澳城、紅毛城,都指明代天啟年間娘媽宮後的中國碉堡,此碑記載日治時期,日政府令全縣普築防風牆,將紅毛城所留基石大部分搬走,立碑當時尚有城基,今皆不存,均改建為住宅。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文澳東城門井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文澳東城門井,經查有可能是文澳廳署東轅門外的水井,而與暗澳城無涉。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葵廉的澎湖群島圖的比例尺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葵廉澎湖群島圖的比例尺。上面註記”4 Duytsche mylen van 15 in een grad”,直譯成英文:”4 Dutch miles of 15 in a degree”。這支比例尺總長4古荷蘭哩,1古荷蘭哩約等於4分,即1/15度。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澎湖縣政府〈鎮海城遺址簡介〉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澎湖縣政府〈鎮海城遺址簡介〉碑,立於民國68年(1979)。明代「鎮海城」遺址經考證認定在今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古稱「城頂」的地方,可惜年代久遠,被附近居民翻耕為農地,無基址可尋,民國68年(1979)縣政府立〈鎮海城遺址簡介〉碑及「鎮海城遺址」牌。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鎮海城遺址據點解說牌文〉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鎮海城遺址據點解說牌文〉,立於民國94年(2005)。明代「鎮海城」遺址經考證認定在今講美村南、城前村東北的高地,古稱「城頂」的地方,可惜年代久遠,被附近居民翻耕為農地,無基址可尋,民國68年(1979)縣政府立〈鎮海城遺址簡介〉碑及「鎮海城遺址」牌,民國94年(2005)又立〈鎮海城遺址據點解說牌文〉,然此解說文沿襲舊說之誤,瓦碉港、鎮海港、城前社3處之明代城址均指同一處遺址,即今稱「鎮海城」,並非銃城;至於擒渠帥、獻俘一事,並非發生在風櫃尾城。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硓𥑮石》季刊第50期-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作者吳培基、賴阿蕊。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輿地紀勝》卷130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宋朝《輿地紀勝》卷130-福建路泉州-風俗形勝-「環島三十六」、「泉之外府」,可知宋代澎湖亦稱作「彭湖」。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閔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閔書》卷9方域志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明)《閔書》卷9方域志-泉州府南安縣2-川-蘆溪。明代泉州府南安縣「蘆溪」,溪有橋,南安縣有宋代都巡寨,元至順間(1330-1332)遷至蘆溪橋,改蘆溪巡檢司。元代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亦任蘆溪巡檢,由此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中的「彭湖」確指今之澎湖的考證資料。(明弘治)《八閩通治》記載,(元代)陳信惠曾任澎湖巡檢,除此外關於「彭湖巡檢」資料不多,故從已知的〈陳信惠傳〉,已及檢索電子文獻資料庫等作為旁證。

《閔書》卷82英舊志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明)《閔書》卷82英舊志-泉州府縉江縣2-(元)陳信惠。《閔書》中關於陳信惠的記載,都不超出《八閔通志》的內容。陳信惠中國元朝人,字孚中,號退翁,福建晉江青陽嶼頭陳厝人。於元朝至正年間實授擔任澎湖寨巡檢,駐紮於台灣海峽的澎湖群島,澎湖寨巡檢為歷史文獻上蒙古帝國首度於澎湖群島設置的官職。他所擔任的巡檢官職,是元朝最基層的官員,隸屬於福建泉州府,著有中齋等集。

《八閔通治》卷80古蹟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明弘治)《八閔通治》卷80古蹟-泉州府-彭湖巡檢司。並載:「在府城東南三十五都海島中,元時建。國朝洪武二十年,徏其民於廷近郭,巡檢司遂廢。」澎湖在元朝統治時曾設置澎湖寨巡檢司,或稱澎湖巡檢司,設治時間以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的考證最為早,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準備。該地方區劃隸屬於元帝國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而澎湖寨巡檢是元朝於澎湖群島設置的官職,也是澎湖首度設立正式的地方統治官署(之前澎湖列島歸屬於晉江縣)。駐於澎湖馬公的巡檢官職,是元朝最基層的官員,隸屬於福建泉州府。

青田縣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青田縣的位置,位於處州路(括蒼)及溫州路(東嘉)交界,摘自《中國歷史地圖集》。根據元代劉仁本〈過楓亭驛和周草庭巡檢韻就寄〉一詩,可知周草庭是目前已知第二位元代澎湖巡檢,惜其生平不詳,由此詩知其擔任處州路青田縣尉,周草庭可能是秋日赴任處州路青田縣尉,恰與劉仁本同舟,劉仁本作詩送之。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閩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南宋江南西路建昌軍「蘆溪寨」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南宋江南西路建昌軍「蘆溪寨」,與福建邵武光澤縣相對,摘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元代澎湖巡檢之一陳信惠約於至正15年(1355)曾任職蘆溪巡檢,文獻中地名「蘆溪」(或盧溪、瀘溪)有多處。依《建昌府志》及《大清一統志》載,邵武賊廖恩作亂,置「都巡寨」於南城縣東北之瀘溪以鎮之,元至正12年(1352)毀,故陳信惠任職的蘆溪巡檢應非此圖中的「蘆溪寨」。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閩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桶盤嶼景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為桶盤嶼景觀欣賞,圖為桶盤嶼景觀欣賞。本篇為呂文雄先生針對桶盤嶼景觀所拍攝之照片。該文分別拍攝了三張照片,並依序以「桶盤嶼的玄武岩柱極為壯麗」、「桶盤『貓江石』為差異侵蝕造成」、「桶盤嶼『蓮花台』景觀海蝕平台上的火口地形,具有火山丘及環狀構造」命名以及進行簡要的說明。呂文雄先生先後以〈桶盤嶼景觀欣賞〉(呂文雄,1996)、〈七美景觀賞析〉(呂文雄,1996)、〈走訪天台仙境〉(呂文雄,1997)等三篇文章投稿至《硓𥑮石》季刊,刊登於季刊之封面裡,均以影像和短文紀錄下壯觀,且富有澎湖特色自然地景。

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遺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遺址。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真正的紅毛城只有1座,即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木埕」實則為明天啟年間所築的中國碉堡(城池)。而據文化部資產局網站資料說明: 風櫃尾荷蘭城堡位於馬公風櫃里俗稱「蛇頭山」的小半島上,於明天啟2年(西元1622年)8月由荷蘭人所興建,以作為其貿易據點,堡內有司令官住所、營舍等建築物。天啟4(西元1624年)年因明政府派軍攻擊,明荷雙方達成協議,由荷人將可搬遷之建材拆運至安平,用以興建熱蘭遮城。於荷人離去之後,僅賸的土垣與濠溝成為往後歷代政府之海防砲臺。 風櫃尾荷蘭城堡為小型的歐式城堡,平面為正方形,長寬各約55公尺,其四角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轉角處均有往外突出的稜堡。本堡的土垣高約7公尺,以土壤壓實而成,其上鋪草皮;西南面的土垣因鄰接風櫃半島,其外側以石料及石灰築成,並有濠溝一道;其餘的三面臨接海洋,土垣的外側以木板圍成,木料來自日本、巴達維亞及廢船。於荷人佔領期間,本城堡之棱角上共安置有29門大砲。儘管如今僅存殘跡,城堡的形式為大航海時代荷蘭在海外殖民地所建砲城的式樣,是西式砲城引進澎湖的先聲。

暗澳城-馬公市西衛里的海蝕平台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馬公市西衛里的海蝕平台。澎湖暗澳城的興築,採石的地點應該在紅木埕附近的海邊,且可能為海蝕平台的地形,其中包含西衛里,有相連的海蝕平台,大央嶼附近還有廣大的淺坪和珊瑚礁,西衛曾多達17個石滬,長度100~570公尺,石材以玄武岩(黑石),硓𥑮石(白石)為主,也有單以玄武岩為主(例如:「埕方」、「贛埕」等滬)。故此地極可能為當時採石的來源地之一。

東衛海蝕平台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馬公市東衛里的海蝕平台(旁為東衛石雕公園)。澎湖明代暗澳城的興築,「撥兵沿海採石砌築,每兵每日扛石十四五槓」、「用玄武岩塊堆砌而成」,採石的地點應在紅木埕附近的海邊,可能是海蝕平台的地形,如馬公市觀音亭、重光里、西衛里、東衛里、安宅里等,均有相連的海蝕平台地形。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馬公市觀音亭海蝕平台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馬公市觀音亭的海蝕平台。澎湖明代暗澳城的興築,「撥兵沿海採石砌築,每兵每日扛石十四五槓」、「用玄武岩塊堆砌而成」,採石的地點應在紅木埕附近的海邊,可能是海蝕平台的地形,如馬公市觀音亭、重光里、西衛里、東衛里、安宅里等,均有相連的海蝕平台地形。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高拱乾 《臺灣府志》卷首〈澎湖圖〉局部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高拱乾《臺灣府志》卷首〈澎湖圖〉局部,圖中有一「鎮海嶼」,旁有瓦硐港、赤嵌、後澳、大吼門、萬丈潭等,可知文獻上「北山鎮海嶼」、「鎮海嶼」即今之白沙島,而文獻上所提瓦硐港、鎮海港、城前社的明代城址,均指同一處遺址,今稱「鎮海城」。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遺址〉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遺址〉碑,民國95年(2006)澎湖縣政府與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所立。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澎湖志略》卷首〈澎湖輿圖〉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澎湖志略》卷首〈澎湖輿圖〉,本圖於媽宮東北標示「紅毛城」並繪有城池1座。此紅毛城(紅木埕)與文獻上的穩澳山、暗澳城,指的都是媽宮後的明代中國碉堡「天啟明城」。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案山仔」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案山仔」(小案山),今之「測天島」。案山仔隔著馬公港,與媽宮相對,為明代案山銃城所在。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文澳東城門井」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204 縣道旁「文澳東城門井」指示牌。「東城門井」向來認為與暗澳城有關,但「東城門井」遠在暗澳城(紅木埕)東南方1.3公里,距離太遠,方位也非正東方,反而離文澳廳署較近,有可能是文澳廳署東轅門外的水井。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澎湖航海圖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圖為荷蘭司令官Bort航海記的澎湖圖(1664),此圖直指澎湖過去有關「紅毛城」(荷蘭城堡)的傳言並非屬實。過去流傳澎湖有多座紅毛城,但如圖所示,圖上澎湖本島標示有2座中國碉堡,碉堡的位置相當靠近海灣,1在娘媽宮後,另1約在今馬公市菜園里的位置。顯示傳言中的「紅毛城」實際上並非是的荷蘭城堡,而是明代時王夢熊所築的中國碉堡「天啟明城」。

Braam(I724—1770)臺灣及澎湖地圍的比例尺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荷蘭人Braam(I724-1770)所繪臺灣及澎湖地圖的比例尺。比例尺上的註記為古荷蘭哩的註記方式,1度(degree)有60分,1古荷蘭哩等於4分,即1/15度,1古荷蘭哩約為7-8公里。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Jan van Braam(1724—1770) 的臺灣及澎湖地圖局部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圖為荷蘭人Jan van Braam(1724-1770)局部的臺灣及澎湖地圖。圖中澎湖本島有2處標示fort,顯示有2座中國碉堡,此結果與1664年荷蘭司令官Bort航海記的澎湖圖相同,兩相應證之下,更進一步的證實澎湖過去有關「紅毛城」(荷蘭城堡)的傳言並非屬實。同時,再對照文章作者吳培基及賴阿蕊的論述,更加確定過去傳言中的「紅毛城」實際上並非是的荷蘭城堡,而是明代時王夢熊所築的天啟明城。

Johannes Vingboons 臺灣及澎湖地圖的比例尺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本圖為1636年荷蘭製圖師 Johannes Vingboons (約翰內斯·溫邦斯 ),其所繪臺灣及澎湖地圖的比例尺,其詳細記錄了台灣西南部。Vingboons來自一個藝術家族,是荷蘭著名製圖師和水彩畫家,他將製圖專業與水彩藝術相結合,製作了城市立面圖,平面圖,沿海剖面和海圖,而這些圖像給予當時荷蘭貿易相當大的助益,也是相當珍貴的古地圖。目前,這幅地圖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

Johannes Vingboons所繪臺灣及澎湖地圖局部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17世紀荷蘭人Johannes Vingboons 所繪臺灣及澎湖地圖局部,此圖是Vingboons根據1636年左右原圖繪製,圖中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城池),1座在娘媽宮後(約在「紅毛城」、紅木埕),另1座位於澎湖本島中央。Vingboons來自一個藝術家族,是荷蘭著名製圖師和水彩畫家,他將製圖專業與水彩藝術相結合,製作了城市立面圖,平面圖,沿海剖面和海圖,而這些圖像給予當時荷蘭貿易相當大的助益,也是相當珍貴的古地圖。目前,這幅地圖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

大城北南營區入口標示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大城北南營區入口標示,入口崗哨現已撤離,該營區的道路通往拱北砲台。拱北砲台建於清光緒12年(1886),民國33年(1944)日軍於旁興建新式砲陣地,現為軍事管制區。拱北砲臺位於湖西鄉大城北南側高地拱北山,位處澎湖島中央,拱北山海拔高52公尺,是澎湖島的最高點。拱北山舊稱大城山,1624(明天啟4)年荷蘭人曾在此構築瞭望城堡,澎湖島民稱之為大城山。拱北砲臺初建於1885(光緒元)年,依「清代臺灣砲臺表」記載:「大城北砲臺:在媽宮之西十里,光緒元年建,13年修。駐兵千五百名,為媽宮犄角。」其形式應屬傳統的舊式砲臺,其火炮配備亦屬舊式前膛砲,俗稱「紅夷砲」。由於此傳統舊式大砲配備防禦火力薄弱,在1895(光緒11)年清法戰爭,澎湖島的戰役中無法發揮火砲防禦威力,致使法軍於三日內攻陷澎湖。

大城北廢棄砲兵陣地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大城北營區西北西方的廢棄砲兵陣地。明代文獻多次提及「中墩」、「大中墩」、「中墩山」,經考察3者應指同一地點,即今之「大城山」,其上城池宜稱為「大中墩城」,今位於大城北軍事管制區內。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澎湖漁翁島招潮蟹之生態環境〉

漁翁島(今澎湖縣西嶼鄉)四面環海,海岸線全長約40公里(林長興,民80),有半島、海灣、海崖、沙泥灘、礫石海岸等地形。學仔尾半島北側有一處寬廣的潮間帶及海蝕平台,除了海洋生物繁多之外,亦是冬季候鳥的棲地與覓食地。招潮蟹屬節肢動物門沙蟹亞科,是一種靠著刮食泥土中有機碎屑維生的泥灘地螃蟹,目前共有6種招潮蟹,在漁翁島和小門嶼的分佈有8處。招潮蟹在攝氏25度以上的晴天活動力較為旺盛,也容易於泥灘上觀察到,生態環境之特性與爛泥、排水口附近相關,如:漁港、潮間帶、排水溝出口、潮池等。

〈文澳東城門井簡介〉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文澳東城門井簡介〉碑,落款於民國68年(1979),澎湖縣政府製。經查「東城門井」遠在暗澳城(紅木埕)東南方1.3公里,距離太遠,方位也非正東方,反而離文澳廳署比較近,有可能是文澳廳署東轅門外的水井。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仰之彌高」門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圖為「仰之彌高」門額(大正7年,1918)。該門額置於孔子廟前院,與其一同置於前院之碑記尚有〈澎湖縣孔廟重建碑記〉、施琅靖臺碑、〈文石書院碑記〉、〈聖廟重修落成記〉、〈倡捐襄舉賓興記〉、〈古蹟保存所記〉等石碑。

孔子廟東廡

圖一(上)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為孔子廟東廡內部擺設呈現照片。澎湖文石書院創建於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歷經多次重修。日治時期改稱為孔子廟,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及昭和六年(一九三一)二次重修,仍大致保留文石書院之建築規制。昭和六年重修時,吳爾聰立下〈聖廟重修落成記〉石碑,記敘修建歷程。圖二為本計畫工作團隊成員江昭蓉於108年(2019)12月24日拍攝之孔子廟東廡外觀照片。

合界村威揚宮「海國英揚」匾額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威揚宮「海國英揚」之匾額,上款「光緒弍年孟春吉置」,下款「船戶金進春、滾夥陳蘓黃和、楊文理 (楊)桑同(楊)錦坤(楊)連富(楊) 仝叩」,由上款可知落款年代為光緒2年(1876),位於正殿右方。合界村威揚宮,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5號,主祀池府王爺,副祀神文衡聖帝,並供奉多尊王爺、官將頭等。,據傳創建於清乾隆年間,本匾相關文獻未曾著錄,而此匾捐獻者多為船戶。

合界村威揚宮「德被蒼生」匾額

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威揚宮「德被蒼生」匾額,此照片於2019年12月11日由本團隊重新拍攝,據《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一文中提及此匾位於正殿右方,上款「民國十七年桂月吉旦」,下款「內垵鄉眾弟子敬獻」,上款「民國十七」年原為「昭和三年」(1928),可細看匾上「十七」2字部分相重疊,只約占一字的空間,原應為「三」,由於改譯日本年號所致,而桂月為8月。下款則是由於內垵鄉是日本時代說法,現為內垵村。

合界村龍慶宮外觀

本圖一為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龍慶宮民國108年重建前之外觀。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而圖二為2019年12月22日重建新廟後的影像。合界村龍慶宮位於西嶼鄉合界村后螺1號,主祀神祇為文衡聖帝,創建年代不明,昭和7年(1932)曾重修,此後又於民國60年(1971)與108年(2019)兩度重建落成。而本次西嶼后螺(合界村舊地名)的龍慶宮,僅由10戶信眾斥資興建,因后螺的人口數實在太少,由村內14位重建委員不僅出錢出力,更是無怨無悔的積極奔走籌措經費,並在10戶信眾與旅台鄉親的資助之下,終於募得約1,200萬元左右經費重建,相當團結一心。

合界村〈龍慶宮落成碑記〉

本圖一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圖一為民國60年(1971)〈龍慶宮落成碑記〉。而本廟屬合界村后螺,主祀文衡聖帝,創建年代不明,昭和7年(1932)曾重修,此後又於民國60年(1971)與108年(2019)11月14日兩度重建落成。圖二為當日合界村龍慶宮入火儀式前所拍攝新碑記圖片,由林寶安所拍攝。(舊) 龍慶宮落成碑記 : 蓋聞建廟以祀神,立碑以記蹟,旨在使吾人有精神與信仰之寄託,不使湮沒修建之年代,本村龍慶宮,始建於何時,惜乎前未立碑記載,無從查考,嗣於民國壬申年,眾議重修,爾來三十有五載,隨時光之消逝,經風雨之侵襲,陳舊不堪,民國五十六年端月,承陳東來,陳主等之倡導,民眾之熱誠,旅台之鼎力,於民國五十八年菊月,興工擴建,同年臘月入火,民國六十年菊月,厥功告成,雖非輪奐之足道,然合作無間之精神,誠堪宏揚於後世,當玆落成之日,爰留沿革之概略,並勒捐献者之芳名,以資留念,此記。

竹灣村大義宮「威靈赫濯」匾額與上下款

圖為澎湖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威靈赫濯」匾額上下款之照片,為吳培基於2008年所拍攝,而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本匾上款「庚子孟冬」,下款「本社弟子 陳長吉 吳合榮 叩謝 吳齡 吳鶴年 吳文詮 吳文義 吳文燦 重修」,上款無年號,上下款均有重修的痕跡,推斷庚子是明治33年(1900),「威靈」專指溫府王爺,推斷是大正11年(1922)改建以前的匾額,庚子年是明治33年(1900)年,孟冬是10月。而現今(2019)此匾已收錄於倉庫內。澎湖縣竹灣大義宮位於西嶼鄉竹灣村76號,主祀神祇為文衡聖帝,創建時間為同治元年(1862)。

竹灣村大義宮「重鎮威靈」匾額

本圖一為竹灣村大義宮「重鎮威靈」匾額,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而本匾無上下款,年代不詳,重建前已有的匾額,「威靈」專指溫府王爺,可能是大正11年(1922)改建以前的匾額。而現今此匾置於大殿右側古書區的牆上,如本團隊於2019年11月24日所拍攝,被由高雄大義宮於民國103年竹灣大義宮31週年慶典所慶贈的「奉天贊大義 百舟喜迎聖」圖框所蓋住,此圖框相片中的百舟影像為莊晉勳先生所拍攝。

竹灣村大義宮「德善堂」匾額

本圖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德善堂」匾額,上款「太歲甲子年置」,下款「本鄉眾弟子叩」。據《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一文中「本鄉」指日治時期「竹篙灣鄉」,可證甲子年為大正13年(1924)。得善堂於明治37年(1904)創設,而此匾是在大正11年(1922)改建之後所立。本匾額目前至於大義宮內的大殿正中央,保存狀況良好,得善堂按創設年代為第11間所設立的鸞堂,鸞堂是一種以扶鸞方式為主的宗教組織。而澎湖的鸞堂多與村里鄉鎮各家公廟並存,與台灣本島的鸞堂發展大為不同,更多依附於公廟內。

竹灣村大義宮「德善堂」之匾額上下款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圖為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德善堂」之匾額上下款。本匾上款「太歲甲子年置」,下款「本鄉眾弟子叩」,「本鄉」指日治時期「竹篙灣鄉」,可證本匾的年代為大正13年(1924)。本匾額目前至於大義宮內的大殿正中央,保存狀況良好,得善堂按創設年代為第11間所設立的鸞堂,鸞堂是一種以扶鸞方式為主的宗教組織。而澎湖的鸞堂多與村里鄉鎮各家公廟並存,與台灣本島的鸞堂發展大為不同,更多依附於公廟內。

竹灣村大義宮「聖威奕世」匾額

圖為澎湖西嶼鄉竹灣村大義宮「聖威奕世」匾額照片,本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以及本團隊於2019年11月23日重新拍攝之圖片。而圖中「聖威奕世」匾額,上款「歲次戊午年春月吉旦」,下款「信女 楊許走 陳許春桂 顏許玉珠 黎許玉惠 陳許松枝 許西微敬叩」,上款未書年號,推斷戊午年是民國67年(1978),而本匾為6位許姓信女所立,其中5位為冠夫姓,冠夫姓為台灣在民國87年民法修訂前常見情況。

大池村治安宮(北極殿)外觀

圖為大池村治安宮(北極殿)外觀,該宮廟現址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27號,主祀玄天上帝,據傳村民洪忠於光緒15年己丑(1889)於海灘拾獲此神,該年冬天建廟奉祀。相傳大池村治安宮玄天上帝為村名洪忠於光緒己丑年於海灘拾獲此神,原先於自家奉祀,由於靈驗,於是該年冬天建廟奉祀。至今已三次重建分別為昭和己巳年(1929)由陳慣、洪必禎、顏華、顏珍、顏方、洪賞等倡議重建,歷經七年於乙亥年(1935)完工。1977年-1981年再次重建。2005年-2006年整修為今貌。而從代表圖片中一張為2007年12月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第26頁,對照另一張本團隊於2019年12月02日相片可發現外觀上的不同,如北極殿,以及廟旁的階梯,新增了LED燈等。

大池村治安宮「威鎮北極」匾額上下款

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威鎮北極」匾額上下款,本匾上款「光緒己丑孟冬旦」,下款「本社弟子黃対洪祖雄黃明廣王維東陳和 洪連文敬献」,從上款中的光緒己丑年可以得知落款時間為光緒15年(1889)年,孟冬為10月。此匾據當地傳說與建廟時間相同,相傳大池村治安宮玄天上帝為村名洪忠於光緒己丑年於海灘拾獲此神,原先於自家奉祀,由於靈驗,於是該年冬天建廟奉祀,民國18年及民國66年曾兩度重建。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又稱為北極殿,主祀神祇為玄天上帝,地址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27號。本圖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2日所拍攝,而上下款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

大池村治安宮「天元一氣」匾額上下款

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天元一氣」匾額與上下款,本匾上款「昭和五年庚午季春」,下款「本鄉弟子陳貫敬献 孫陳清泉重油」,從上款得知此匾致贈落款時間為昭和5年(1930),季春3月,匾額位置在大殿左方牆面上,目前保存狀況良好。釋義:「天元」為道家所稱「天、地、水」三元之一。「一氣」:太一混然之氣。本圖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2日所拍攝,而上下款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

大池村治安宮「繼天立極」匾額

圖為澎湖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繼天立極」匾額,本圖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本匾上款「昭和壬申年仲秋月置」,下款「本鄉董事洪必禎率純良鳳雛仝敬献」,落款年代昭和壬申年為 昭和7年(1932),仲秋為8月,匾額位置目前於大殿右方牆面上且保存狀況良好。「繼天立極」四字出自於宋.朱熹〈大學章句序〉:「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由設也。」 繼:繼承;天、極:指帝位。繼承天子之位 。

大池村治安宮「北門鎖鑰」匾額與上下款

本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北門鎖鑰」匾額與上下款,本匾上款「昭和癸酉年季春吉置」,下款「本社信士洪文協率男清藝敬献」。昭和癸酉年為昭和8年(1933),季春為3月。目前此匾位置烏龜池前牆上正中。另外據《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一文中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於文中提及匾祠「北門鎖鑰」字體為草書,上下款為楷書。「北門鎖鑰」意指國土北境的重境,而下款「信士」泛指社信仰的人,本社則為當時的大池角社。本圖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而上下款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

大池村治安宮「英氣凌雲」匾額上下款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圖為大池村治安宮「英氣凌雲」匾額之上下款,治安宮主祀玄天上帝,本匾上款「癸酉夏月穀旦」,下款「本社弟子顏酒敬献 臺施壽栢敬書」,落款年代為昭和8年(1933)。「栢」是「柏」的異體字,下款印記:「施壽柏印」(印篆)、「壽柏印」。顏酒及多位鄉民亦出現於馬公城隍廟〈西嶼諸善信寄附金〉碑文裡。宮廟的匾額與宮廟的歷史、地區發展息息相關,本文以澎湖縣西嶼鄉為例,介紹該地光復以前的匾額,並探究這些匾額背後的意義,及早把這些珍貴的匾額,加以記錄並進行研究及釋意。

大池村治安宮「英氣凌雲」下款印記

本圖為大池村治安宮「英氣凌雲」匾額下款「本社弟子顏酒敬獻,臺中施壽柏敬書」印記。分別為「施壽柏印」(印篆)與「壽柏印」(壽字符、白、印等字形)如圖。而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第33頁,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另外彩色相片為本研究團隊於2019年12月2日所拍攝。落款印記,除了證明是此人所送,更可使匾面增添生色,有時亦可證明致贈者的官銜、出身等作用。此匾現今(2019)保存狀況良好,目前置放於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大殿內。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外觀

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外觀。內塹宮主祀池府王爺,初祀觀音佛祖,據傳創建於康熙40年(1701),後以內殿、外殿分別奉祀。據西嶼鄉內垵村內塹宮沿革碑記所記錄: 內塹宮據祖先傳說,原為觀音佛祖開闢之廟地,當初鄉耆為覓地建宮,苦無適當地點,而猶豫不決之際,湊巧池府千歲巡狩降臨本境,霎時神靈顯赫,進而與觀音佛祖商議,讓地建宮,約定內殿奉祀觀音佛祖,為其修真養性之所。外殿奉祀池府王爺暨諸神列聖,由池府王爺主掌一切大事,互不擾侵,宮中重大慶典,宴請外來神聖。應另設素席供祭觀音佛祖以維平等。約法既定,池府王爺遂鑒察踏地,選擇吉日良時興工創建本宮,於是本境鄉耆協議雕刻池府王爺神像奉為本宮主神,至今亦已二百七十餘年矣。創建於十八世紀初,清代康熙四十年,亦即公元一七○一年,經過七十五年,於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一七七六年集議籌資作第一次重修。再經過七十一年因破漏不堪祀神,於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一八四七年作第二次翻修,復經過六十七年,於中華民國四年即公元一九一四年,因破舊狹溢,無以應付信徒活動,故擴大為六十建坪,並增建左右廂房,而作第三次重建。於民國四年折卸整地開工重建,民國五年竣工落成,至此時期本宮始略具廟宇規模也。十八世紀初創建以後,則先後與合界頭、后螺、橫礁等各廟宇結緣聯誼互相往來活動至今,保持永久友好,誠屬難能可貴也。

內垵村池王廟三樓古物陳列室

圖為澎湖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三樓古物室陳列室照片,此文物陳列室存放許多廟中珍貴的匾額以及木雕大師藍木的作品於陳列室中,陳列室目前開放參觀,有興趣了解池王廟歷史及發展典故可入內參觀,而從圖二可看到陳列室內的文物-藥籤筒,由於早期醫療不發達時,廟裡因應而生的藥籤,其中藥籤更是扮演著連結澎湖社會與當地人、神之間的互動,從求籤者從寺廟取得廟方神明認可的藥籤後,會到附近西嶼的中草藥房依處方抓藥服用治病,若是中藥房發現藥籤與症狀不太雷同時,則會跟村民說再去筊杯一次等神明旨意。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赫聲濯靈」匾額

本圖為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赫聲濯靈」匾額,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匾額上款為「嘉慶癸酉年陽月吉旦」,下款「本境弟子仝叩敬立」。「赫聲」:顯盛的聲名;「濯靈」:受尊敬的神靈。而上款中的嘉慶癸酉為嘉慶18年(1813),陽月為10月。從匾額上可發現「嘉慶」、「吉旦」4字是紅色,其餘為淺綠色。而「赫聲濯靈」四字匾詞則語出《詩經殷武》:「赫赫厥聲,濯濯厥靈。」註:赫赫:顯盛貌;濯濯,光明貌。另外也常作「聲靈赫濯」。此匾現今(2019)保存狀況良好,並存放於廟中3樓的文物室中的牆面上,開放參觀亦可瞭解內垵宮廟歷史。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四訖」匾額

圖為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四訖」匾額,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英靈四訖匾額落款於咸豐7年(1857),上款「咸豐七年歲次丁巳季冬吉旦 」,下款「爐下眾弟子敬立」。上款的季冬為12月之意。現今此匾放置於廟中3F樓的文物室中的牆面上,文物室平常皆開放參觀,若想一睹文物風采,可前去參觀。匾額與宮廟的歷史、地區發展息息相關,亦可了解內垵宮的發展史。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主祀池府王爺,因內垵古稱「內塹」,又稱「內塹宮」,據傳創建於康熙40年(1701),初祀觀音佛祖,後以內殿、外殿分別奉祀以區別,地址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228號。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聖神功化」匾額與上下款

本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聖神功化」匾額,本計畫執行團隊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本匾上款「﹝大正﹞六年歲次丁巳仲秋重建」,下款「本社董事呂有聲薛縛黃旺薛乾仝敬獻」,上款日本年號大正遭塗去。 另外根據《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於文中提及下款贈匾者「呂有聲」亦出現於〈重修溫王宮碑〉於大正8年(1919)年立的碑文,以及「薛乾」、「黃旺」兩人亦出現於馬公城隍廟〈西嶼諸善信寄附金〉碑文。故可推測應為大正年間敬贈的匾額,而上款時間大正6年(1917),仲秋則為8月。另外此匾亦可代表著本廟於大正6年(1917) 8月重建過,現今(2019)保存完好,存放於廟中3樓的文物室中的牆面上。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乃眷西顧」匾額與上下款

本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乃眷西顧」匾額,本計畫執行團隊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根據《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於文中提及本匾上款為「﹝大正六﹞年歲次丁巳季冬吉旦」,下款「爐下眾弟子敬立」,上款日本紀年遭塗去,僅餘「年」字。而大正6年(1917)歲次丁巳,季東為12月。本匾詞出自《詩經》〈大雅〉:「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此匾現今(2019)保存完好,存放於廟中3樓的文物室中的牆面上。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主祀池府王爺,因內垵古稱「內塹」,又稱「內塹宮」,據傳創建於康熙40年(1701),初祀觀音佛祖,後以內殿、外殿分別奉祀以區別,地址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228號。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永鎮」匾額

圖為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永鎮」之匾額,落款於大正7年(1918)。池王廟主祀池府王爺,因內垵古稱「內塹」,又稱「內塹宮」。本匾上款「﹝大正﹞戊午仲秋吉旦」,下款「合界頭 后螺 鄉眾弟子仝敬献」。此匾現今(2019)保存狀況良好,於前殿的3樓文物室中牆上掛放。另外據《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一文中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於文中提及依「西嶼鄉各村沿革表」,清代「合界頭社」、「后螺社」,於日治時期合為「合界頭鄉」,從此匾額可證,日治時期「合界頭」、「后螺」仍有並稱的習慣用法。西嶼鄉內垵村池王廟,主祀池府王爺,因內垵古稱「內塹」,又稱「內塹宮」,據傳創建於康熙40年(1701),初祀觀音佛祖,後以內殿、外殿分別奉祀以區別,地址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228號。

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永鎮」匾額上下款

圖為內垵村池王廟(內塹宮)「英靈永鎮」匾額之上下款照片,由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04日所拍攝。上款「(大正) 戊午年仲秋吉旦」,上款原有日本年號遭塗去,隱約可見「大正」字樣,戊午年為大正7年(1918),仲秋為八月。下款「合界頭后螺鄉眾弟子仝敬献」,另外據《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一文中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於文中提及依「西嶼鄉各村沿革表」,清代「合界頭社」、「后螺社」,於日治時期合為「合界頭鄉」,從此匾額可證,日治時期「合界頭」、「后螺」仍有並稱的習慣用法。

外垵村溫王宮(外塹宮)外觀

本圖為西嶼鄉外垵村溫王宮(外塹宮)之外觀。溫王宮主祀溫府王爺,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而彩色相片為本計畫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5日所拍攝。因外垵古稱「外塹」,又稱「外塹宮」。據傳創建於康熙年間,大正8年(1919)重修落成,今貌為民國94年(2005)重建落成。據《澎湖廳志》:「今各澳多有王廟,而西嶼外塹大王之神,尤著靈異。凡商船出入,必備牲醴投海中,遙祀之。」可見溫王爺的靈驗,而廟中有匾「海澨蒙庥」係嘉慶14年(1809)所題,現在廟址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80-1號 ,為民國6年(1918)時所修建。

外垵村溫王宮(外塹宮)「海澨蒙庥」匾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圖為外垵村溫王廟(外塹宮)「海澨蒙庥」之匾額,上款「嘉慶己巳年菊月穀旦」,可知為嘉慶14年(1809);下款「欽命提督福建全省陸路等處地方軍務繼勇巴圖魯世襲壯烈伯許文謨敬立」。許文謨,四川成都人,世襲壯烈伯,嘉慶12年(1807)任福建陸路提督總兵官。嘉慶14年(1809)8月,淡水廳屬中港、大甲溪等處發生漳泉械鬥,命許文謨帶兵1千赴台灣,西嶼內垵及外垵均為當時的出入港口,由此匾可知許文謨是經澎湖到台灣彈壓械鬥。

外垵村溫王宮(外塹宮)「海澨蒙庥」匾額上下款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圖為外垵村溫王廟「海澨蒙庥」匾額之上下款,落款於嘉慶14年(1809)。溫王宮主祀溫府王爺,因外垵古稱「外塹」,又稱「外塹宮」。本匾上款「嘉慶己巳菊月穀旦」,下款「欽命提督福建全省陸路等處地方軍務繼勇巴圖魯世襲壯烈伯許文謨敬立」。許文謨,四川成都人,世襲壯烈伯,嘉慶12年(1807)任福建陸路提督總兵官,嘉慶14年8月淡水廳屬中港、大甲溪等處發生漳泉械鬥,命許文謨帶兵赴臺灣,10月12日,許文謨奏報已到臺灣,當時的西嶼外垵為出入港口,由此匾可知許文謨是經澎湖到臺灣彈壓械鬥。宮廟的匾額與宮廟的歷史、地區發展息息相關,本文以澎湖縣西嶼鄉為例,介紹該地光復以前的匾額,並探究這些匾額背後的意義,及早把這些珍貴的匾額,加以記錄並進行研究及釋意。

外垵村溫王宮(外塹宮)「海澨蒙庥」匾額上下款印記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圖為外垵村溫王廟「海澨蒙庥」匾額之上下款印記。溫王宮主祀溫府王爺,因外垵古稱「外塹」,又稱「外塹宮」。本匾落款於嘉慶14年(1809),上款印記不明,下款印記可能是「許文謨印」(印篆)、「文謨」(印篆)。許文謨,四川成都人,世襲壯烈伯,嘉慶12年(1807)任福建陸路提督總兵官,嘉慶14年8月淡水廳屬中港、大甲溪等處發生漳泉械鬥,命許文謨帶兵赴臺灣,10月12日,許文謨奏報已到臺灣,當時的西嶼外垵為出入港口,由此匾可知許文謨是經澎湖到臺灣彈壓械鬥。宮廟的匾額與宮廟的歷史、地區發展息息相關,本文以澎湖縣西嶼鄉為例,介紹該地光復以前的匾額,並探究這些匾額背後的意義,及早把這些珍貴的匾額,加以記錄並進行研究及釋意。

〈重修城隍廟碑記〉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為〈重修城隍廟碑記〉,此碑目前經整理,字跡清楚可見。《澎湖廳志》卷2規制,祠廟(叢祠附):「光緒十一年法夷亂後,通判程邦基飭紳士黃濟時、蔡玉成、徐癸山等捐貲重修。有碑祀﹝記﹞。」〈重修城隍廟碑記〉記事較為詳盡。此碑碑文敘:「丙戌春落成,具詳奏請封號、頒匾額。」丙戌年為光緒12年,與事實不符,事際上,光緒11年即已上奏疏。作者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文澳城隍廟嘉慶年間香爐

本圖片一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而圖二為本團隊於2019年12月14日重新拍攝,圖片皆為文澳城隍廟嘉慶年間香爐,置於正殿(後殿)。香爐上環刻「嘉慶貳拾肆年荔月城隍爺弟子辛懷潘敬奉」。荔月為農曆6月。此為文澳城隍廟現存最早之文物。文獻上未見「辛懷潘」其人之記載。清代澎湖有2座城隍廟,一在文澳,一在媽宮澳,現均指定為縣定古蹟,其史蹟與澎湖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可參閱《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此文探討澎湖城隍廟御賜「功存捍衛」匾額、清代石碑、清代地方志之相關記載,並記錄部分文澳城隍廟文物及媽宮城隍廟文獻辨正,以作為日後研究之參考。作者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額

圖片為本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2月10日所拍攝,為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額,此匾立於光緒年間。此匾據《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作者吳培基於此文章中說明,上款:「光緒十三年孟秋」,下方註記「民國丁未年仲冬之月重修 吉旦」;下款:「澎湖廳鎮臺李春榮、廳長程邦基」,下方註記「暨閤澎眾弟子敬献」。孟秋為7月,民國丁未年仲冬為民國56年農曆11月,「献」是「獻」的俗字。

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額上、下款局部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為文澳城隍廟「視觀察」匾額下款局部,下款內容:「澎湖廳鎮臺李春榮、廳長程邦基」,下方註記「暨閤澎眾弟子敬献」。程邦基與李春榮為前後任通判,並非「鎮臺」,通判於清代也未稱作「廳長」,程邦基於媽宮城隍廟立有「你來了」、「悔者遲」2匾,下款均為「署通判事程邦基敬立」。關於此下款,《光復以前臺灣匾額輯錄》稱:「下款顯非原文,係後人補刻時誤用者。」

文澳城隍廟日治時期香爐

圖一黑白相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而圖二為本團隊於2019年11月10日所拍攝,皆為拍攝文澳城隍廟日治時期香爐,目前置於拜殿。面對香爐,正面刻有「城隍廟」3字,右側刻有「壬午年孟春月吉旦」,左側刻有「本社弟子林配德、甘興、葉尾看仝敬謝」。「壬午年」未記清朝、民國年號,應是於日治時期,昭和17年(1942)。據辛添榮君稱,葉尾看君亦列名於民國86年〈文澳祖師廟重建碑記〉,為當時文澳祖師廟重建委員會西甲委員之一。清代澎湖有2座城隍廟,一在文澳,一在媽宮澳,現均指定為縣定古蹟,其史蹟與澎湖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本文探討澎湖城隍廟御賜「功存捍衛」匾額、清代石碑、清代地方志之相關記載,並記錄部分文澳城隍廟文物及媽宮城隍廟文獻辨正,以作為日後研究之參考。作者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文澳城隍廟正殿神龕左右的木質對聯

圖片一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二為本團隊於2019年11月10日重新拍攝,圖皆為澎湖馬公市文澳城隍廟正殿神龕左右的木質對聯。現今於正殿(後殿)神龕左右掛有木質對聯,上下聯分別為:「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必昌」、「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必滅」。上下聯最末4字「殃盡必昌」、「德盡必滅」,分折至左右另行書寫。對聯未有年款,據辛添榮君稱,民國38年重修前即已存在,推測為光復前之文物。此聯講善惡因果終將有報,廣為流傳,常見於城隍廟,或說出自彿經,其實先秦思想中已有類似觀念,例如:《易經》。

通梁村保安宮「德普環澎」匾額

本圖為通梁村保安宮「德普環澎」匾額之照片,該匾約於道光16年(1836)由林瑤璞敬獻。上款為:道光丙申年梅月吉旦。下款:弟子林瑤璞重脩。 梅月為農曆四月。下款林瑤璞。而致匾者極有可能為通梁林氏後代,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通梁林氏的開澎始祖林四,字宗哲,來自福建漳浦烏石鄉,生於明天啟2年(1622),卒於清康熙39年(1700),故其來澎定居年代,約在明崇禎末年(1643),通梁大榕樹即由其後裔林瑤琴,於嘉慶年間所植。圖片一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圖二為本團隊所拍攝。

吉貝村武聖殿「聖恩御賜」匾額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武聖殿「聖恩御賜」匾額之照片,本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本匾上款「昭和四年己巳春月增築」,下款「本鄉眾弟子仝敬立」。昭和4年(1929),春月1~3月,匾額位置在大殿正上方。「本鄉」指日本時代「吉貝鄉」。下款印記「福祿」。吉貝村武聖殿,又名聖帝廟,地址為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4鄰75號,主祀神祇為文衡聖帝,創建於康熙31年 (1692),重修民國52年 (1963),誕辰日期為農曆1月13日。

吉貝村武聖殿「海不揚波」匾額

本圖為吉貝村武聖殿「海不揚波」匾額之照片,本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本匾上款「己巳年孟春月吉旦」,下款「本鄉眾弟子仝敬立」。其中上款己巳年為昭和4年(1929),下款孟春為1月,本鄉指的是日治時期的吉貝鄉,此匾額於2008年時位置於武聖殿後殿正上方,但現今(2019)此匾詢問廟方已收放置廟內倉庫存放。吉貝村武聖殿,又名聖帝廟,地址為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4鄰75號,主祀神祇為文衡聖帝,創建於康熙31年 (1692),重修民國52年 (1963),誕辰日期為農曆1月13日。

吉貝村武聖殿「聖域重光」匾額與上下款

本圖為吉貝村武聖殿「聖域重光」匾額上下款之照片,該匾立於昭和6年(1931)。匾額上款記載立匾年「年辛未冬月吉置」,下款「理事陳通 總董事楊兩全 理事陳量 評議員陳森 鄉老楊陣 評議員蘇漢 仝敬立」。昭和6年新未(1931),冬月是10月~12月。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

員貝村龍興宮「風希懷葛」匾額

本圖為澎湖白沙鄉員貝村龍興宮「風希懷葛」匾額之照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本匾上款「光緒甲申年二月下浣」,下款「澎湖分守嶺南鄭膺傑題」。光緒甲申年是光緒10年(1884),由鄭膺杰題匾詞,「下浣」即下旬,匾額位置在後殿左方。「風希」有望風、仰慕之意。「懷葛」即懷念葛天氏。鄭膺傑,廣東清遠人,監生,光緒七年以前,總辦基隆媒務,光緒10年2月實任澎湖通判,11年7月因失守案內,革職發往烏龍江效力。

岐頭村鳳儀宮「海獄威震」匾額與上下款

本圖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鳳儀宮的「海獄威震」匾額與上下款之照片,上款內容為「道光壬寅年臘月榖旦民國六拾年陽月」,下款「弟子郭濟攀敬立 郭壬癸重修」,道光壬寅年是道光22年(1842),臘月12月,陽月是10月,匾額位置位於中殿正中。白沙鄉岐頭村鳳儀宮,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2鄰45-2號,主祀神祇為蘇府王爺,創建年代為咸豐2年(1852)並於民國62年重建廟宇,誕辰日為農曆4月12日。

小赤村蜩鳴宮「威光海國」匾額上下款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小赤村蜩鳴宮「威光海國」匾額上下款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上款為「乾隆十八年瓜月穀旦」,下款為「沐恩船戶林大吉仝敬酬」,「酬」字置於匾額正中上方。乾隆18年(1753),瓜月是7月,匾額位置在大殿左方。立匾時間與建廟時間相同,立匾者為林大吉即碑記中拾獲神像者,本匾額被視為蜩鳴宮創建之信物。小赤村蜩鳴宮蜩鳴宮為乾隆18年(1753)興建,供奉溫府王爺,誕辰日期農曆5月13日,現址為白沙鄉小赤村2鄰11-1號。

小赤村蜩鳴宮「格被神恩」匾額上下款

本圖一為小赤村蜩鳴宮「格被神恩」匾額上下款 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圖中之物約於咸豐1年(1851)製作完成。「格被神恩」約於咸豐1年(1851)獻匾,該匾額目前位於小赤村蜩鳴宮,為鄉內弟子所獻。匾額內上款刻「咸豐元年端月吉旦」,下款為「本鄉弟子公立」。

赤崁村龍德宮「绥及萬方」匾額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绥及萬方」匾額之照片,本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以及本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1月23日重新拍攝之圖片。本匾上款「澎湖福建水師右營游擊軍功四等邱有章敬(獻)」,下款「乾隆元年孟夏梅月榖旦立」獻字置於匾額上方正中如圖,而下款乾隆元年(1851),孟夏、梅月是4月,匾額位置在後殿左方。贈匾者為邱有章,字子鳳,號鳴崗,泉州府晉江縣人,雍正7年(1729)任廈門水師後營守備,雍正11年(1733)任澎湖水師右營遊擊,乾隆2年(1731)任廈門水師後營遊擊,乾隆8年(1743)任廈門水師中營參將,乾隆10年(1745)再任廈門水師後營遊擊,乾隆13年(1748)11月任澎湖水師副將。

赤崁村龍德宮「神聖威靈」匾額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神聖威靈」匾額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神聖威靈」匾額上款:乾隆癸亥梅月榖旦。下款:弟子太學生張啟璋 (張)啟榮敬立 。而從上款乾隆癸亥年得知此匾時間為乾隆八年(1743),梅月為農曆4月,穀旦乃是吉日之意。而下款太學生張啟璋、啟榮為白沙鄉瓦峒村張百萬的裔孫,分別排行老二與老三。現今匾額位置於赤崁村龍德宮大殿右手邊牆上。

赤崁村龍德宮「承乾宣化」匾額與上下款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承乾宣化」匾額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承乾宣化」匾額上款: 「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花月榖旦」;下款:「湖西弟子辛齊光敬立」。此匾額於嘉慶20年(1815)由舉人辛齊光敬獻,花月為3月,上款旁有篆印「奎堂」,下款有篆印「辛齊光印」、「愧賢」。「奎」是星宿名、主文事。贈匾者為辛齊光,字愧賢,奎璧澳湖西社人,嘉慶6年,臺灣府學歲貢生;嘉慶18年癸酉科欽賜舉人。目前此匾置放於正殿內。

赤崁村龍德宮「德播千秋」匾額上下款

圖為赤崁村龍德宮「德播千秋」匾額上下款之照片,獻匾年代為昭和10年(1935)。匾額上款「昭和十年乙亥夏月吉旦」,下款「弟子宋喜偕男法民明火敬謝」。而上款昭和二字有明顯試圖被抹去之痕跡,本國家記憶庫計畫團隊實際詢問當地人赤崁人表示可能因改朝換代從日治時期變更為民國故將其抹去,尚需進一步進行更完整調查。而此匾現今置於大殿右側。而上下款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主要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可進一步於相關連結中參閱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一文,以及本團隊於2019年11月25日補拍匾額之影像。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此為硓𥑮石季刊第32期-鹹水煙下的點滴,其內容描述用硓𥑮疊成一個魚墩來捕魚,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此為硓𥑮石季刊第33期-鹹水煙下的點滴,其內容描述在元宵節,以過平安橋和乞龜的習俗,來保平安賺大錢,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柑仔店〉

其內容描述雜貨店從很早以前,不論是在市區還是鄉下,都是不可或缺的店家,而且店內賣的物品也多到算不了,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晚霞滿漁船〉

此為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晚霞滿漁船,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內容如下:楓紅的天空與詩畫般的海域 編織成屬於澎湖的夕陽之美豐收滿載的漁船陪伴著晚霞 迎著海風尋著浪跡乘興而歸。

《硓𥑮石》季刊第03期〈二崁壽崁屋脊子孫延〉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3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二崁壽崁屋脊子孫延。本圖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06期秋之夜〉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6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秋之夜。本圖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9期,篇名為「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作者吳培基。本篇主要論述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旁。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本文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查經施琅靖臺碑可能與立於台南大天后宮「平臺紀略碑記」同樣立於清康熙24年(1685),同被譽於「全臺第二古碑」,歷經多次搬遷,碑文所敘主要為海疆廓清、澎湖大捷,關於臺灣僅有數語,擬題為「靖海碑記」、靖海碑。

《硓𥑮石》季刊第19期〈夏之戀〉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9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夏之戀。本圖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19期〈澎湖戲院志(上)〉

澎湖最早的電影放映,是做為政府宣傳政策或政治理念之管道,由昭和3年(1928)澎湖廳教育課的陳慶池先生利用手搖式放映機至各鄉村放映教育影片開始。由於影片教育成果之宣傳效果斐然,在添購新放映機後於中日戰爭時期播放戰爭新聞片,以激發人民愛國(日本國)情操。光復後則為傳達三民主義、反共抗俄、效忠領袖等精神教育而播放。在播放的場地方面,1921年,室內劇場興起,居住於澎湖的日籍人士集資興建「馬公俱樂部」,作為舞台表演及電影觀賞場所,同時,由在地人興建的「澎湖劇場」(後改為澎湖戲院)亦為電影播放場所。光復後的戲院包括:澎隆戲院、龍宮戲院、建國戲院、中興戲院、真善美戲院與東昇戲院,至民國70年代前為戲院的興盛時期,而後因電視、錄影帶出現,便逐漸沒落。

《硓𥑮石》季刊第20期〈西瀛勝境〉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0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西瀛勝境。本圖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20期〈澎湖戲院志(下)〉

本篇接續「澎湖戲院志(上)」,繼續紀錄澎湖自日治時代以後各文康中心的興衰。澎湖最早的電影放映,是做為政府宣傳政策或政治理念之管道,而後也用來激發人民愛國情操、三民主義與反共抗俄等意識型態,而依據持有單位不同,可分為官方與軍方。官方單位如:澎湖官方文康中心,在當時除了是官方的娛樂中心之外,也是震災中心。軍方則有:7443部隊中正台、金龍頭賓館、澎防部中正堂、湖西介壽堂、講美介壽堂、西嶼中正堂、海軍介壽堂(中正堂〉、隘門空軍基地中正堂共9家,推廣文康活動供官兵或眷屬或居民使用、欣賞影片,藉以紓解官兵思鄉情緒與提供娛樂活動。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春季開紅花的刺桐〉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2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春季開紅花的刺桐,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澎湖戲院至再敘〉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2期〈澎湖戲院至再敘〉,作者陳英俊承〈澎湖戲院志(上)〉、〈澎湖戲院志(下)〉(澎湖縣文化局,2000)有關澎湖電影院之討論,有感於文章出版之後陸續獲得老戲院之拆遷、改建、結束營業之訊息,故再撰此文,簡要的探討相關影城之變革。文章主要內容包括:1.無法確定「中央街露天電影」放映年代和地點;2.真善美戲院結束營業,並改建為商業大樓;3.海軍介壽堂(中正堂)之拆除;4.西嶼中正堂之拆除;5.湖西介壽堂改建為托兒所。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初夏新葉初長的刺桐〉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3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初夏新葉初長的刺桐,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24期〈仲夏濃密綠葉的刺桐〉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4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仲夏濃密綠葉的刺桐,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25期〈秋、冬季的刺桐〉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5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秋、冬季的刺桐,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25期〈歷史照片與古蹟的關連〉

1837年發明攝影技術至今,歷史影像的收集和研究報告有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然而,若影像本身敘述錯誤,即產生錯誤轉載、影響考證的連鎖效應。如:和史料紀載不符的孤拔墓碑、誤植為「漁翁島砲台的火藥庫」的東臺古堡、將澎湖廳總鎮署東西門誤認為「北門」的媽宮城城門、被誤認為是拱北砲台的日軍新建新式砲陣地等諸多錯誤。作者也呼籲無論是官方或非官方刊物,影像務必嚴加考察後再予以引用刊載,以免影響考證、造成錯誤的文史或影像史。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內容主要描述阿婆趕鴨回家這樣的景象現在已經很少看見了,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內容描述趁著早上出門擺攤,也不知道擺了幾十年,而攤位賣的豆花以及米糕糜,使作者想起兒時吃的早餐,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其內容描述不管是來訂製皮鞋或是修補皮鞋,只要在老師傅的手中,不用三兩下就能完成了,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鹹水煙下的點滴〉

其內容描述,後窟潭的池府王爺生日,阿嬤以及孫子坐在宮口前看戲,想必這戲一定很好看,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拍攝,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老照片馬公海軍紀念日1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9年(1920)5月27日海軍記念日之表演,左起第2人為作者祖父山口忠六。作者的祖父、父親山口秀次及他本人,三代均住過澎湖。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馬公市武聖廟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馬公市武聖廟。武聖廟現址為舊稱之紅木埕,為明代「暗澳城」(紅毛城)之所在。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過平安橋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作者為姜佩君,本張照片為「過平安橋」。澎湖元宵除了乞龜,還要過平安橋。各宮廟會在元宵節前幾天搭起「平安橋」(鍵號的地方),民眾從橋走過,自然會經過神像下面,獲得神明庇佑。下橋之後,會有人收香油錢,給了香油錢,他們就會給一顆紅蛋,吃了可保平安。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其著作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龍德宮

本圖片為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照片中所拍攝的是白沙鄉赤崁村的龍德宮,作者為姜佩君。元宵節除了前面講的乞龜之外,近年來也提供轎車、機車、電腦等物供民眾乞求,且隔年不需還的宮廟。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其著作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北海略圖

文章照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傅統上澎湖離島的劃分以本島為中心,以北的稱北海,以南的稱南海。南海的魚權是開放的,屬全澎湖共有,而北海的魚權,則全屬赤崁所有。由於張百萬傳說故事的影響,所以這張地圖中,框起來的地方都歸赤崁所有。雖然有人懷疑這個傳說的真實性,但數百年來,赤崁村擁有這些無人島的島權,卻是一件不爭的事實,而且早在清朝就已經立碑證明。

北海漁權

本張照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作者為姜佩君。此圖片描述北海漁權,照片中,在後面被擋到的是清朝立的舊碑,前面是現在立的新碑,所以早在清朝,就已經確認赤崁擁有這些權利。北海這些無人島的最大價値,就是盛產紫菜,每年可為赤崁村民增加不少額外收入,所以有人叫它「澎湖黑金」。其中產量最多、也最有名的就是姑婆嶼。為了紫菜的採收經營,赤崁社區的龍德宮組織一個15人的公產管理委員會,負責籌辦整個紫菜管理事宜。

全村動員採紫菜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此圖片描述全村動員採海菜,作者為姜佩君。文中提到,為了紫菜的經營,龍德宮組成了一個15人的公產管理委員會,負責整個管理事宜。每年中秋節過後,委員會即雇請2位村民前往姑婆嶼監管紫菜的生長,以防被人盜採。待紫菜成長完全之後,委員會就會通知大家探收,而具有採收資格者,為有按時繳交「丁口錢」的村民。採收權分圖片上面這幾種。紫菜1年可探集2至3次,採紫菜當天都是集體行動,配合潮汐的因素,探集的時間只有2小時。

報紙相關報導

本張相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照片為報紙的相關報導。回到元宵節的主題,由於掌握北海無人島的紫荣採收權,使得龍德宮成為澎湖最有錢的宮廟。基於回饋村民的心態,廟方於每年元宵節撥款,提轎車、機車、電腦、電視等家電用品供村民無償乞求,這本是一番好意。但消息傳出去,遠至台灣,各地人潮蜂擁而至,大家以賭博、玩「樂透」的心態去擲箋、乞求,而其他宮廟本著「輸人不輸陣」心理,亦起而效法,長期下來,對澎湖將有不良的影響。

西嶼鄉外垵村溫王宮(外塹宮)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中,所拍攝的建築是「西嶼鄉外垵村溫王宮」,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外垵村位於西嶼鄉末端,是澎湖縣內大的漁村,也是最有錢的漁村。據說只要外垵的船出去,沒有不滿載而歸,漁民認為這一切,都是由於溫王爺的靈感庇佑。」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其著作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外垵漁燈會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所拍攝的場景是「外垵漁燈會」。為了感謝溫王爺的庇佑,每到元宵節,不管在那裡作業的船隻,必定會趕回村中,一百多艘漁船整齊地停在港内,然後從元宵節當晚開始,連續3天,大約6、7點,只要天一暗,便把船上捕魚的魚燈全部打開,同時在船上施放鞭炮、煙火,幾千萬瓦的燈火把外垵的海面照耀的如同白天一樣,連馬公都看得到,藉此感謝溫王爺一年來的庇佑。這個活動,起初無以名之,現在大都稱為「漁燈會」、「海上燈會」。

外垵漁燈會2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中,所拍攝的景像是「外垵漁燈會」,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這是燈全部點亮的情景,白茫茫一片都看不到了。」,可以看出外垵燈火通明,相當熱鬧。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外垵漁燈會3

本照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所拍攝的景像是「外垵漁燈會」,作者姜佩君。照片為由上往下看的情景,透過圖片能夠感受到當時的外垵燈火通明,氣氛相當熱鬧。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

廟前盛況(一)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拍攝的影像是外垵溫王宮元宵節三天期間廟會活動的「廟前盛況」。外垵村元宵節活動的由來,主要是因為漁民為了感念溫府王爺的保佑,也祈求未來一年能夠漁獲豐收,便約定了元宵節起熱鬧三天不捕魚,一起點亮漁船燈火祈福。元宵當晚開始,連續3天,大約晚上6、7點,只要天一暗,漁船便會將全部的漁燈打開,並施放煙火與爆竹,幾千萬瓦的燈火照亮了外垵的海面,因而有「漁燈會」、「海上燈會」之稱。

廟前盛況(二)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拍攝的影像是外垵溫王宮元宵節三天期間廟會活動的「廟前盛況」,外垵村元宵節活動的由來,主要是因為漁民為了感念溫府王爺的保佑,也祈求未來一年能夠漁獲豐收,便約定了元宵節起熱鬧三天不捕魚,一起點亮漁船燈火祈福。這張是溫王宮廟前廣場準備出巡繞境的情景,因為拍照當天,人潮眾多、光線陰暗,效果顯示出來的沒有很好,不過仍然可以看出大夥嚴陣以待的準備活動。

澎湖的宮廟組織

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作者為姜佩君,圖片中描述澎湖的宮廟組織。「大廟」的主神,村民們稱之為「主公」,通常下面還有幾間小廟及五營兵馬。澎湖人習慣將寺廟稱為「宮」或「宮廟」,每一個聚落都有1間以上的宮廟,其中最大的1間(通常也是最早的1間),是全村的信仰中心,享有最高的地位,稱之為「公廟」或「大廟」、「村廟」,其下通常還有幾間小廟及五營兵馬( 俗稱「營頭」) ,各自有其管轄範圍。

五營的造型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所拍攝的為五營的造型,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上面兩張是澎湖常見的五營造型,裡面供奉的是竹符。如果廟裡有活動,比如說繞境要帶兵馬出去時,就用下面的方式帶出去。這些被帶出去的叫『36官將頭』。」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書。

澎湖的神職人員—鄉老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所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照片所拍攝的是澎湖的神職人員「鄉老」。鄉老負責每天早晚對神明的敬茶及處理廟中的各種事務,如神明壽辰或建醮、繞境出巡、演戲、祭典等事。鄉老的成員多寡不一,各地名稱也不盡相同,有稱「老大」、「頭家」、「董事」。「鄉老」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由各甲頭推選1至2人出任,一般是以年齡(超過50歲或60歲)為基本條件,有的還要擲筊請示神意(多在元宵節擲筊)。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圖中穿長袍、手上拿東西的,就是鄉老,負責處理廟中大小事務。」

澎湖的神職人員—小法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所拍攝的澎湖的神職人員-小法,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這是小法,一般叫「福官」,他們負責廟中有關法事的部分。差不多每一間宮廟都有自己的小法,現在因時代變遷及升學壓力,澎湖各宮廟都面臨招募不到小法的情況。」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澎湖的神職人員—乩童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所拍攝的澎湖的神職人員-乩童。乩童:又稱「童乩」、「壇下」,在澎湖是指經法師施法後,神靈降在其身上使他跳動、全身顫動、神智陷入昏迷狀態,而傳達神意者。其工作與台灣本島的乩童大同小異,包括:在廟宇乩壇說預言、看病、解答疑難問題,迎神賽會時站在神輿後面隨同繞境巡視,作「破額」、「插五針」、「敲肩頭」等展示神威。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乩童的特色之一就是打赤腳。」

繞境與鎮符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繞境與鎮符」。澎湖地區最常見的繞境活動當屬「鎮符」,「鎮符」又叫「鎮五方」,是各大宮廟一年一度的例行性繞境。每年大多在元宵過後舉行,選在此時是因為傳統的農業社會,大多於過完年(元宵)後,便陸續開始下田耕種。為了表達關心農民,所以神明特意選在此時鎮符,巡察境內有無鬼怪作崇,以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澎湖地區雖然農業不盛,但仍沿襲此俗,只要一過完元宵,各大宮廟便陸陸續續開始鎮符。

準備出發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繞境當天,須先把神轎準備好,擺置在廟前廣場,然後由小法進行「洗淨」、「請壇」等儀式,然後才可出巡。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作包括《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

小法洗淨、請壇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小法正在進行洗淨、請壇法事儀式,由圖中可知有「拗指」、「開鞭」、「洗淨」等動作,可以注意到中間照片小法是打赤腳的。小法:為「小法師」的簡稱,俗稱「福官」,是澎湖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小法負責宮廟活動中有法事的部份,如:「洗淨」、「請壇」、「放營」、「召營」、「犒軍」、「操營」、「結界」等各種儀式,是各宮廟所有法事的主角。

乩童起駕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西嶼鄉外垵村溫王宮元宵節活動-夜間繞境出巡之「乩童起駕」。這種夜間繞境出巡活動是外垵特有的風俗,俗稱「查夜」或「夜巡」。是指神明為了防止鬼怪於半夜作崇,所以特地於晚間出來巡邏、查哨,是一種規模較小的繞境活動。以外垵而言,「查夜」通常只有1頂神轎出去,由大廟中的幾個神明輪流負責。而在相關的法事儀式做完後,乩童就會起駕,準備出巡。

乩童上轎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圖片為「乩童上轎」。乩童為經過法師施法後,神靈降在其身上使他跳動、全身顫動、神智陷入昏迷狀態,而傳達神意者。一切儀式進行的差不多之後,乩童就會上轎,準備出發。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轎隊出發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出巡儀式中的轎隊出發。出巡當日,村中壯丁熱熱鬧鬧抬著神轎遊街,周圍有小法隨侍護駕,前有機車、兵馬、旗牌隊開路前導,在前面拿「迴避」、「肅靜」叫旗牌隊,旗牌隊只有大官才有,算是先鋒隊的一部分。後有八音樂團、各式陣頭相隨,而真正的轎隊,要從涼傘開始算起,涼傘一定在轎隊的最前面,一大群人隨著神轎,走遍大街小巷,巡行轄區及四方邊境,沿途居民擺設香案跪拜迎接,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實乃澎湖民間信仰之一大特色。

涼傘最先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之〈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廟宇神明出巡活動儀式中最先出發的涼傘隊。出巡大致可分為「例行性出巡」及「特殊性出巡」兩種。例行性的出巡,每年大約1至2次,範圍多只限於本村;特殊性的出巡,多屬交流聯誼性質,亦有表達歡迎之意,如鄰村或「交陪廟」,有時會相邀一起舉行聯合繞境。出巡時,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一直筒圓形,上繡宮廟名稱及主神名號,由一位持傘手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涼傘後才是旗牌隊等轎隊。

涼傘(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而本圖片「涼傘」為出巡時,為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的直筒圓形、上繡主神名號,並由1人手持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涼傘是轎內神明代表,也是神明的先鋒,是神明與神明相見互相間的禮節。持涼傘者以一定的步法,如:七星步、八卦步來表示禮節。同時,神明離廟入轎及離轎入廟時,涼傘皆需護衛在主神上端,一路遮斷天降的穢氣,直至進入廟中為止。

涼傘(二)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為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宮廟舉行的傳統民俗活動-「乞龜」。圖片中為元宵節時另一項有看頭的活動-神明出巡。神明出巡時,涼傘是轎內神明代表,除了替神明遮天穢,也是神明的先鋒,遇上神明與神明相見時,持涼傘者就會踩踏以一定的步法,如:七星步、八卦步來表示神明之間的敬意及禮節。

涼傘(三)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而本圖片「涼傘」為出巡時,為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的直筒圓形、上繡主神名號,並由1人手持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涼傘是轎內神明代表,也是神明的先鋒,是神明與神明相見互相間的禮節。持涼傘者以一定的步法,如:七星步、八卦步來表示禮節。同時,神明離廟入轎及離轎入廟時,涼傘皆需護衛在主神上端,一路遮斷天降的穢氣,直至進入廟中為止。繞境若是經過其他廟,廟中的神明出來接,也是用涼傘代表,雙方會各走一些步伐,筆畫較量一番。

涼傘(四)啟籤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和神明出巡。而本圖片「涼傘」為出巡時,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的直筒圓形、上繡主神名號,並由1人手持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涼傘是轎內神明代表,也是神明的先鋒,更是神明與神明相見時,互相間的禮節。持涼傘者會以一定的步法,如:七星步、八卦步來表示禮節。轎隊出發前,是用涼傘來向廟行禮打招呼,這個動作叫做「啟籤」。同時,神明離廟入轎及離轎入廟時,涼傘皆需護衛在主神上端,一路遮斷天降的穢氣,直至進入廟中為止。

涼傘(五)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的〈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與神明出巡。而本圖片「涼傘」為出巡時,每座神轎轎前都會有一直筒圓形、上繡主神名號,並由1人手持沿途旋轉不停的巨傘,名為「涼傘」(也寫做「梁傘」、「娘傘」)。涼傘是轎內神明代表,也是神明的先鋒,是神明與神明相見互相間的禮節。持涼傘者會以一定的步法,如:七星步、八卦步來表示禮節。轎隊出發前,要跟廟行禮打招呼,這部分是用涼傘來代表,該動作叫「啟籤」,「啟籤」後,也要再走踏一些步伐,這個叫「開大小門」,結束後,轎隊才能出去。

回府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圖片為出巡的隊伍回府的場景。神明離廟入轎及離轎入廟時,涼傘皆需護衛在主神上端,一路遮斷天降的穢氣,直至進入廟中為止。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繞境結束後,回到廟中也需要涼傘護衛在頭上,直至進入廟中為止。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師,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結語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為作者撰寫澎湖觀察心得的結語。作者姜佩君老師對此描述:這篇文章是我在澎湖多年的觀察心得,很高興看到澎湖日益繁榮進步,麥當勞、7-11、屈臣氏、星巴克,這幾年都陸陸續續的有了。但也很遺憾,都市的種種惡習,逐漸入侵澎湖,純樸善良的風氣正逐漸消失中。很希望澎湖人能珍惜他們眼前所有,而不要只是想著要怎麼招商、開賭場、發展博弈。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平臺紀略碑記、靖臺碑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一文。文中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圖為「平臺紀略碑記」,該碑與「施將軍廟碑記」(又稱「靖臺碑紀」或靖臺碑)一同立於施琅平臺後方。兩座石碑大小外觀近似,有同樣的龍紋飾樣。

平臺紀略碑記碑座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一文。文中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圖為「平臺紀略碑記碑座」,該碑與「施將軍廟碑記」(又稱「靖臺碑紀」或靖臺碑)一同立於施琅平臺後方。兩座石碑大小外觀近似,有同樣的龍紋飾樣。根據《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記載,「平臺紀略碑記」,縱279公分、橫106公分。

靖臺碑碑座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一文。文中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圖為「靖臺碑碑座」(又稱「靖臺碑紀」或靖臺碑),該碑與「平臺紀略碑記」一同立於施琅平臺後方。兩座石碑大小外觀近似,有同樣的龍紋飾樣。根據《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記載,「靖臺碑」,縱260公分、橫106公分。

靖臺碑利於孔子廟前院之小型碑林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一文。文中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圖片拍攝的是靖臺碑(又稱「靖臺碑紀」)設置置處,,該碑與「文石書院碑記」、「文石書院」門額、「倡捐襄舉賓興記」、「仰之彌高」門額、「孔子廟重修捐題碑記」、「古蹟保存所記」、「聖廟重修落成記」等碑碣,構成一小型碑林,周圍花木扶疏,尚稱不錯的放置地點。

平臺紀略碑記「赤崁泊艦」字跡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施琅靖臺碑滄桑及碑文闕字〉一文。文中探究施琅靖臺碑,考察其搬遷滄桑,細究其外觀,推敲其闕字,探求其文意。施琅靖臺碑或稱「施將軍廟碑記」、「靖臺碑記」,現存澎湖孔子廟。原碑無題,碑文已遭磨平,碑文收錄於清代澎湖地方志,稱為〈施將軍廟碑記〉。圖片拍攝的是平臺紀略碑記「赤崁泊艦」字跡。根據《澎湖續編》、《澎湖聽志》、《台灣文化志》之內容,靖臺碑共闕九字。校字中,有關「射臨赤嵌受降」一句,依據〈平臺紀略碑記〉原碑字跡,有「赤崁泊艦」之句,在台南地區,「赤崁」與「赤嵌」二詞仍混用。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澎湖天后宮御祭文、御賜匾額及清風閣殘碑-天后宮殘碑,改置於室內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8期,篇名為「澎湖天后宮御祭文、御賜匾額及清風閣殘碑」,圖為天后宮殘碑,原置於清風閣中庭左前方,此碑遲至民國84年,始見諸於文獻記載,並初步判斷可能是一塊旌表的石碑。該碑僅餘上半部分,碑額下的碑文大多風化難以辨識。碑額有雙龍戲珠浮雕,額上有2字,字跡尚稱清楚,但因全碑正中有直線鑿痕,正巧穿越碑額中的文字,破壞殆半,本研究推斷碑額2字為「恩榮」。作者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馬公水產補習學校(現澎湖海事水產職校)

本圖來自第十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馬公水產補習學校(現澎湖海事水產職校)。水產輔席學校屬於學校教育系統的一環,同屬於系統內的其他項目包括小學校、公學校、幼稚園和書房。該校以培養將來漁村的領袖、中堅人物、公認有可能成為無盡藏寶庫-澎湖水產業-開發先驅人物為目的,於大正11年(1922)4月,以馬公街立馬公水產補習學校的名稱創設。校內除了普通學科之外,教授漁撈、航海、氣象等專門學科,課以漁撈、製造、輪機、駕駛等的實習。

一般家中拜拜用的龜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主要說明如下:傳統澎湖的元宵節,大都會熱鬧3天。這幾天,民眾除了到各宮廟上香祈福、乞龜看熱鬧之外,家中也要準備幾隻烏龜拜拜。早期的龜多是脂片龜(又稱為「紅片龜」、「鳳片龜」),是一種用糯米粉及糖製成的食品。然而現在經濟發達,就有許多新式的龜。上面圖片是由姜佩君老師在市場上隨機買的。龜背(箭號的地方)上,一般會寫上生意興隆、吉祥如意⋯⋯等吉祥話。

天后宮的大米龜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說明如下:每年的元宵節,白天忙完家中的拜拜,晚上便是到廟裡看熱鬧。各宮廟會張燈結綵,提供各種大小式樣不一的「龜」供人乞請。馬公天后宮是全台第一座媽祖廟,也是全澎湖的信仰中心,和其他宮廟比起來,它算是最傳統的。每年固定會有大米龜供人乞請(如圖),而且這隻米龜向來都是全澎湖最大的。只不過因為米龜越做越大,漸漸的人家就不大敢請回去,所以就改用蒸熟的糯米作成「米糕龜」。

其他宮廟的龜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本篇提及其他宮廟中的龜,除了以各種食材作成的食用龜,像是蛋糕龜、果凍龜、月餅龜、麻薯龜⋯⋯等,各式各樣的新龜出現。在近年還流行黃金龜、金錢龜、金錢魚、金錢船、小金飾等物,甚至還有轎車、機車、家電製品等供人乞請,種類繁多,熱鬧非凡。而如圖可發現有脂片龜(早期多以糕仔粉加上糖水製成)、米龜、右下為這幾年最熱門的黃金龜,有260兩。

其他乞請物(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第16頁,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本文不能算是學術論文,多為將澎湖元宵乞龜習俗活動的觀察心得進行紀錄。照片為祈乞物諸如金錢羊(十二生肖)、金錢龜、金錢魚。除了龜,還有用錢(銅板)串成各種不同造型的東西供人乞求。一般開店做生意的大都乞這種,擺放在店裡,好看又保平安。在近年也流行黃金龜、金錢龜、金錢魚、金錢船、金錢羊、小金飾等物,甚至還有轎車、機車、家電製品等供人乞請,種類繁多,熱鬧非凡。

其他乞請物(二)

本圖片是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第17頁,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本文不能算是學術論文,多為將澎湖元宵乞龜習俗活動的觀察心得進行紀錄。如圖,這些乞請物就是給一般人請的,但有年齡上的分別,左邊的小脂片龜以及各種金飾(如:小神像或是小龜之類的造型乞請物)多是給大人乞的,而右邊的果凍企鵝、果凍兔子諸如此類的可愛造型果凍是給小朋友乞的,都是為了讓大家在新的一年有個好兆頭也乞求平安。

乞龜要還

本圖片是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第18頁,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本文不能算是學術論文,多為將澎湖元宵乞龜習俗活動的觀察心得進行紀錄。乞龜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虔誠上香祝禱後,再擲筊杯詢問神明意見即可。若是擲出一正一反的「聖杯」,代表獲得神明同意,便可將看中的龜請回家。一般來說,只要乞龜回去,來年必須適當地加大、加倍奉還。以黃金來說,若要重新製作,工錢很貴,所以往往是將部分作成小龜,所以幾年下來,大龜也生下不少小龜。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編後語」

本期裒輯6文。(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年(1932),日治時代澎湖名山之作。鄭紹裘先生全譯之,26期起連載。(二)澎湖文石。文石為澎湖特產,早已聞名於世。洎乎近世,唯知義大利西西里島和澎湖群島出產。洪瑞全先生殫見洽聞,撰本文摭談文石之發現、成因、種類、展布、品級、約文舉要,如指諸掌,究文石之旨趣與真諦。(三)優秀草種 。澎湖重要草種有結縷草、鐵線草、鹽地鼠尾粟,尤以結縷草為最優,其在乾旱砂地、鹽份地特具適應性,作為草坪草之綠化功用深具潛力。呂明宗先生收集澎湖結縷草諸品系,植於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作草毯建立之比較試驗。歷1年半之觀察、分析,特摛本文。(四)移民篇章(宗教) 。明治41年(1908)高雄建港,澎民大量徙至,昭和5年(1930)攜來溫王香火。楊石明先生撰文闡述福建和澎湖移民詣鹽埕區開發之歷程,凸顯移民與宗教密邇之諦旨。(五)移民篇章(文學)。本刊第8期刊登尹建中教授<澎湖人口移動史>,第9-16期續載其<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葉連鵬先生以文學作品為基調,撰文纘述尹教授第三期移民赴高之背景、嚆矢、特質與案例。(六)江西考察 。由陳文豪副教授領軍,成員一行8人,去歲(民國90年)8月18~28日,詣大陸江西省考察本縣唯一進士蔡廷蘭事蹟。蔡丁進敷文〈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以為記,分三期梓刊,本期續記遊蹤,並錄返澎後記者會之報導。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編後語」

本期敬詮7文。 (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年(1932),日治時代澎湖名山之作。鄭紹裘先生全譯並註釋之,26期起連載。 (二)鼠害防治。民國86年冬季、87年冬季,蔡金池小姐於白沙鄉瓦硐村、小赤崁村,作野鼠防治與密度調查,橐筆〈澎湖白沙地區野鼠棲群密度調查與防除效果評估〉。 (三)澎湖小法。澎湖小法分普唵派、呂山派。呂山派原始道法從江西傳福建,再隨移民傳澎湖,傳南台灣。16期刊梓吳永猛教授普唵派研究,本期鋟印呂山派探討。 (四)〈東番記〉。陳第,嘉靖20年(1541)生,福建連江人,與沈有容在北域戚繼光麾下相識。萬曆30年(1602),倭寇竄東番,沈有容舟師向東番進發,陳第同舟俱往,翌年,在泉州記下東番見聞,即〈東番記〉。 (五)澎湖詩史。澎湖明清以降,有許多敘事詩,可以讓我們欣賞詩歌之美,亦可藉此了解民情風俗、佐證志書載記、補填史料不足。陳耀明先生〈明清以降澎湖敘事詩初探〉,計蒐明、清二朝28人之詩篇,按時序錄述,究其旨趣。 (六)乙末之役。本刊第1期張守真教授撰〈乙末之役澎湖的淪陷〉,本期葉振輝教授撰〈乙未中日戰爭澎湖之役〉,前文瀏亮清晰,後文翔實富贍,皆達鑒所識也。 (七)第一才女。蔡旨禪詩、畫有深湛的成就,鶴立於詩人、畫家之群,葉連鵬於本期再從文學與色彩之角度翕觀,泚筆〈詩中之彩-從文學色彩學理論觀蔡旨禪古典詩作之用色意涵〉。

《硓𥑮石》季刊第1期「編後語」

本文是《硓𥑮石》季刊創刊號的編後語,作者為主編蔡丁進,本期刊載7文:陳憲明教授實地考察踏訪澎南五德里石湛的存數、大小、維修、輪巡及與公廟的關係等,而撰戚本刊第一文,論述細密、記載翔實。張守真教授鉤稽整理台灣總督府及英圈外務部等日、英文資料,對光緒廿一年(一八九五年〉澎湖的淪陷提出精要的分析與探討,有助設我們了解日本侵澎的真正原因與真相。陳信雄教授之文對澎湖整體歷史提出了新的分期法,並對各期做賅要的介紹,最後總結說明澎湖歷史文化的特色。中研院學者鄭明修〈蠶食鯨吞台灣海岸的開發問題〉一文,理論與實例並重,發人省思。唐代進士施肩吾有沒有涉海到澎湖來?蔡丁進以論著簡介方面就歷史學家所著進行陳述與推論,可提供讀者對此疑案來龍去脈全面性了解。中法戰爭時,法軍由嵵裡登陸,顏文彬先生經由耆老訪談、墓葬檢視、族譜考證等方法,相互比照後確定百年來流傳至今的說法確有其事。高啟進老師把印象所及和史料載記的童謠俗諺分成清朝、日據、光復後三個段落整理寫出,並賦予涵意的說明與背景的詮釋。

《硓𥑮石》季刊第2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陳憲明教授透過實察與訪談及旅居台灣的石滬所有權人後代),分別記述了西嶼赤馬村(緝馬灣)牛心灣內滬、牛心灣外滬、海鼠仔滬、鱠仔鼻頭滬四口石滬建造的由來、時間、現況與特色。郭金龍<赤崁村廟紫菜採集的管理制度-姑婆嶼之例>一文,首敘紫菜採集的傳統,次敘北海無人島領域歸屬的形成與其防衛措施,再敘姑婆嶼紫菜採集活動與赤崁村廟的管理制度,末敘採收意義的轉變及對觀光發展和知性教育的期待。洪國雄〈千年魚栽•萬年草仔-「帷」魚栽〉一文,備述往日帷魚栽業的盛況、工具、方法,以及由盛而衰的原因,充分勾勒出澎湖漁民們討海生活的生動圖像。賴福順教授〈唐施肩吾澎湖「島夷行」糾謬〉一文旁徵博引,溯本清源,再度確定唐施肩吾絕無可能來到海隅荒陬的澎湖。蔡丁進〈唐代時的澎湖-論施肩吾「島夷行」一詩〉分兩期刊載,本期介紹主張施氏不曾到澎湖來的歷史名家考證,最後的結論是施氏確不曾渡海來澎,頂多是在浙江沿岸風聞澎湖情形而詠罷了。卓克華〈澎湖媽宮城隍廟史蹟之研究〉原登載於他處,今添加新資料再發表於本刊。

《硓𥑮石》季刊第3期「編後語」

本期〈第三期〉凡五文:探訪二、民族一、歷史一、古蹟一。計六萬三千餘字,另圖六幅、照片廿二幀。顏文彬先生以共同丸(丸,船也)船難事件而論,共訪問了11人,為地方留下了真實可貴的載記。也感謝文中諸多受訪者,沒有他們親身經歷或目睹的口述,這半個世紀前的船難事件勢將永沉海底而湮滅於人世間矣!高啓進老師〈馬公啓明市場興衰記〉一文,基於自己對童年往事的想望,透過史料收集、父母親及若干當事人的訪談,為已瘞埋在記憶深處的「舊菜市」(啓明市場〉保留下真實的見證。許賢瑤譯註日本已故史家村上直次郎經典大作〈澎湖島上的荷蘭人〉,依第一手資料詳述荷蘭兩次據澎、一次犯澎的始末,並澄清所謂紅毛城(紅木城、紅木埕)係荷人砌築的說法為以訛傳訛的結果。卓克華〈澎湖台廈郊補闕〉乃十年前〈清代澎湖台廈郊考〉的再考證、再闡述,除推斷台廈郊的成立時間外,又考出公號的稱謂、郊舖的所在、舖戶的名稱、會所的演變等。余光弘〈澎湖移民與清代班兵〉一文,探索班兵配置和祖籍分佈互動關係,也幫助澎湖人了解自身歷史淵源。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編後語」

本刊共得新作9文。 (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年(1932),日治時代澎湖名山之作。鄭紹裘先生全譯並註釋之,26期起連載。 (二)馬后傳說。正史所載朱元璋皇后馬氏(1332~1382),其父馬公自小將之託付郭子興,拜為義父,後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娶馬氏。馬后傳說甚夥,澎湖也有類似傳說,主角易為朱元璋,還加了花生情節。(三)蛇郎傳說。蛇郎君傳說是從福建隨著移民,輾轉傳來澎湖、台灣,其情節大致穩定,細節則有許多變異。(四)彭祖傳說。彭祖傳說在元雜劇中受供養,台灣傳說中受侍酒、浼請,皆傾向功利主義,澎湖型式不圖回報之徽德,境界較高。(五)甘羅傳說。此故事主旋律是「人死心不死」,亦即人雖死去,但心未死,不死之心以簫聲續傳情意,俟對方感動,心方死去。藉不死之骨頭表情者,僅見於澎湖,反映民間故事「因地制宜」之特性。(六)張隱傳說。澎湖民間傳說,率多由閩粵傳入,烙印大陸文化痕跡。唯張百萬(本名張隱)故事卓犖殊致,饒富土生土長色調。(七)張隱傳說。張百萬本名張隱(1608~1666),福建漳州人,明末遷澎,卜居大赤崁,因拾獲烏金致富,後因得罪術士,家道蹶落。(八)論姜佩君。姜佩君小組《澎湖民間傳說》與《澎湖民間故事研究》,嘔心之蘭藻二作,為澎湖學豎立了新里程碑。(九)說望夫石。望夫石傳說由來已久,此傳說流傳不墜,迄今皆也。七美望夫石傳說有其特色,且約形成於20世紀。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編後語」

本期(31期)敬采3作,各麤介於后: (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 年( 1932 ),日治時代澎湖名山之作,26期起連載。 (二)招潮蟹文。西嶼鄉招潮蟹有6種,分佈地點8處。招潮蟹之活動隨季節改變,春夏盛,秋冬衰。即逾25℃活動旺盛,數充遝,觀察易。25℃以降匿洞稅駕,數瘳稀,觀察殆矣。故陳鴻賢撰〈澎湖漁翁島招潮蟹之生態環境〉,綜述西嶼鄉鱻羴。 (三)媽宮古蹟。 (1)總鎮署:施琅和日軍各於康熙22年(1683)至光緒21年(1895)克澎,故清統有澎湖確切時間是二者之間:計211年8個月。此期間共派93任水師將領來澎統領駐澎清軍,吳宏洛是第90任,於光緒13年(1887)建總鎮署,為今之澎防部。(2)澎湖開拓館:日治時代,日人假清之總鎮署為澎湖廳舍(澎湖縣政府),廳長官邸(縣長公館)設於署內北側。後因澎湖廳舍老舊,而廳長官邸屢遭回祿,二者乃分別於昭和8年和9年遷建今之中興里。縣長公館後修建為「澎湖開拓館」。陳英俊先生撰〈來熟識媽宮〉,除上述二處外,另甄序其他媽宮古蹟,文末繫附清朝巡檢司、日治廳長、光復至今縣長名單。

《硓𥑮石》季刊第43期「編後語」

用今日概念理解,清領澎湖設巡檢、通判,其身份即澎湖縣長,其官署即澎湖縣政府。清領澎湖康熙22年 - 光緒21年,共212年。文職最高官,康熙23年 - 雍正4年設巡檢(從九品,共12任),雍正5年 - 光緒21年改設通判(正六品,共117任)。巡檢和通判的官署,1 - 12任巡檢、1 - 114任通判,即康熙23年 - 光緒14年共205年,設於文澳(今西文里城隍廟後方)。114 - 117任通判,即光緒15年 - 21年共7年,移設媽宮城內(天后宮西鄰港指部)。

《硓𥑮石》季刊第46期「編後語」

島嶼綿邈,洲渚馮隆;佇結佳文,奇攸鍾也。本期(46期)2007年3月出版,敬刊李明儒和李宗霖(合撰)、陳憲明、黃有興、呂昭明4彥巨製。上上期(44期)甫出刊,馬公高中歐棟烈老師,閱李明儒與詹雅惠<澎湖石滬數位典藏之研究>,面帶傾服語余:「這篇好,真正讚!」余曰:「青萍結綠,余等之師。」澎湖「文石書院」貞珉精研,向所未聞。上期(45期)吳培基教授<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係覈論首撰,靡然鄉風矣。文石書院迄今,原有建築僅留魁星樓,原有文物僅存少數石碑及木牌,以下先敘清領時代:(一)﹝碑今存﹞施琅「施琅靖臺碑」(二)﹝未立碑﹞胡建偉〈捐創澎湖書院序〉(三)﹝未立碑﹞胡建偉〈文石書院落成記〉(四)﹝碑今存﹞閤澎紳士〈文石書院碑記〉(五)﹝碑今存﹞韓蜚聲「文石書院」門額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編後語」

本期(47期)2007年6月出刊,敬梓鄭紹裘、林有忠、吳培基3彥碩製。 本<編後語>續敷介45期,吳培基教授<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六)[聯遺失]韓蜚聲「文章闡道德,石室蘊光輝」門額石聯。(嘉慶4年,1799)(七)﹝碑遺失﹞蔣鏞〈續修文石書院記〉(道光10年,1830)(八)﹝碑偽造﹞廖進、林扁、合和順〈文石書院碑記〉(道光16年,1836)(九)﹝碑今存﹞王廷幹〈倡捐襄舉賓興記〉(道光23年,1843)(十)﹝未立碑﹞施槃〈登瀛樓落成記〉(光緒元年,1875)

《硓𥑮石》季刊第48期「編後語」

本期(48期)2007年9月出刊,敬梓吳培基和賴阿蕊、梁家祐和李明儒、鄭紹裘、胡巨川、林有忠5巨製。今年6月28日(星期四)上午,作者赴澎科大旁聽「澎湖島嶼經濟發展論壇」。觖望澎科大和璞,及海內外政經名宿、文苑斗山、「衿耆士庶與夫客庽斯土者,其各踴躍」賜稿,敝刊一德拜手。以下續謹介45期,頁14-70,吳培基教授〈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十一)﹝匾今存﹞魁星樓一樓匾額「奎璧聯輝」(光緒元年,1875)(十二)﹝匾今存﹞魁星樓二樓匾額「登瀛樓」(光緒元年,1875)(十三)﹝聯今存﹞魁星樓二樓正面中間對聯「登雲鵬鶚乘風早,瀛海鯤鯨跋浪先」(光緒元年,1875)(十四)﹝聯今存﹞魁星樓二樓正面外側對聯「文海翻瀾光射斗,石渠秘蘊氣凌霄」(光緒元年,1875)(十五)﹝批今存﹞魁星樓二樓神龕橫批「鼇頭獨占」(十六)﹝未立碑﹞林豪〈重修文石書院落成記〉(光緒5年,1879)

《硓𥑮石》季刊第4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五篇力作:中研院臧振華教授偕助理陳維新先生,於民國七十二至七十四年間,風塵僕僕的踏遍了澎湖卅二座島嶼,做了全面性的調查和挖勘,為澎湖遠古文化建立了基本架構和解析。水試所澎湖分所鍾國南先生〈澎湖抱墩漁法的初步調查〉一文,首述此一漁法的名稱、原理、分佈、源起,次述一年有餘實作調查結果,末述展望和未來。清代澎湖舉人鄭步蟾裔孫鄭紹裘先生詳盡介紹了鄭舉人的一生,包括求學、應考、中舉、任官等事蹟。中研院學者許雪姫教授〈宋元明清對澎湖群島的認識〉一文,以四部分闡述各朝代對澎湖的認知、載記、嶼名、澎湖嶼名源流和清代重要澎湖輿圖。

《硓𥑮石》季刊第5期「編後語」

本期(第五期)敬刊六文:本刊鑑於澎湖八景之議及其詩作,不僅博得令名、著譽於時,亦是澎湖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故特載具「澎湖才子」美稱的莊東先生宏文,以饗讀者。程一駿副教授從民國八十一年起針對台灣地區海域之海龜進行勘察研究、奔走疾呼生態保育,並與國際機構聯繫、實現澎湖望安鄉設立綠蠵龜保護區。本刊登期大作,與有榮焉。陳憲明教授以六層次層層闡述〈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實地采錄風櫃、許家和鼎灣,充分勾勒出澎湖宗教祭祀的性行形象。高啓進老師依和解書原件追索百年前媽宮港外兩起船難,一是四角嶼附近金成興號船難,一是雞籠嶼附近金捷登號船難,不令其泯滅不傳。卓克華副教授一文,即縷敘西嶼東台由來與內容,收羅豐贍、筆力練達。本刊向行政院新聞局申請登記,字號為「局版台省誌字第五一二號」,正式立案邁入國家雜誌之林,願與讀者共浴澎湖文化之真誠與樸美。

《硓𥑮石》季刊第6期「編後語」

本第六期敬刊四文:歐清石(人物)、黃順鏗(人物)、西嶼東台(古蹟)、澎湖事情(翻譯)。鄭紹裘先生舖敘歐清石烈士一生(1897-1945),他曾任高雄旗津國小教諭,後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法律系畢業,返台開設律師事務所,於高雄東港事件被捕,繫獄三年後,遭盟軍轟炸死於獄中。歐清石民族情操浹然,鄭紹裘訪查錄引周徧,曲盡一代奇人事蹟。許雪姫教授、吳美慧小姐〈黃順鏗先生訪問紀錄〉,採傳記式寫法,紀錄黃順鏗因緣際會兩度赴海南島之傳奇經歷與返澎後的人生。本刊有鑑於日治時代史料之傳承,特聘顏榮勤先生全譯《澎湖事情》第一冊,以資推廣。

《硓𥑮石》季刊第7期「編後語」

為使讀者系統瞭解澎湖地理風貌,自本期起,本刊「封面裡」特敦聘澎湖地理實察的前輩洪瑞全師撰寫系列澎湖地貌文稿(包括地質與地形,並兼及岩石、礦物、土壤等)。鄭喜夫先生〈台澎最早的職官:陳信慧〉文及另文末,發掘長期淹沒不聞的澎湖資料,呈現出陳信惠及其三位後人陳章應、陳道曾、陳瑛的生平,對元代澎湖的探索猶如新蕾綻放,立下重要的研究標竿。鄭喜夫先生另一文〈八閩通志關於澎湖之記載〉更是進一步推知南宋澎湖之隸屬,並駁正明初墟澎即放棄澎湖主權之觀點,論證細密。宋光宇教授大作穿越百年時空隧道去尋覓那遙遠的善堂、善書軌跡,精析《覺悟選新》的來源、內涵與時代意義,十足珍貴。高啟進老師〈澎湖明經進士蔡育成〉一文顯露出科舉制度在有清一代最有影響力者非官員而是仕紳,並撰述蔡育成一生。本刊從上一期開始,封面加英文目錄,裡頁加作者出生年次。從這一期起裡頁再加上各文題目、作者的英譯,另把各文稿前「語錄」改為該文的要義簡介,也一併附譯英文。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8期「編後語」

本第八期敬刊五文:移民史、招潮蟹、石塔、日譯(之三)、善書(下〉。後二者剞劂始第六、七期,且於當期簡介,茲不復。尹建中教授〈澎湖人口移動史〉架構澎湖二百餘年移民歷史,分四期概析其原委與內涵。冼宜樂先生〈泥灘上的舞者-招潮蟹〉一文,對該蟹生態及澎湖本島分佈情形,作深入淺出地描繪。蔣瓊徽先生〈澎湖的石塔〉謂近乎神秘的石塔,是台灣所無澎湖特有的空間防禦體系之一環,其形制率皆下侈上斂,有平衡「地理」、鎮煞,甚至導航、聚雨的功能,充分顯示出宗教和社會意義。現存至少卅一座,分佈於廿三個社里。自上期(第七期)起,郭金龍老師特為本刊「封底裡」撰寫澎湖辟邪物系列文稿,本期寫符咒碑,以後將續撰門楣屋頂辟邪物、石塔、照壁等。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編後語」

去歲(民國92年),11月縣議會定期大會質詢,議員李添進要求地政局清查澎湖到底有多少島嶼?地政局長蔡俊哲表示,澎湖目前真正的島嶼數有97個,後並撰〈澎湖群島體系與無人島地籍管理之探討〉。此篇編後語為主編蔡丁進老師釐清、論述澎湖群島島嶼數,並於最後一頁附上自繪草圖,以期驗證澎湖島嶼數目及名稱。主編蔡丁進老師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蔡主編撰文時而理性,時而感性,不僅能從其論述中體察出淵博的學識,亦能從中感受到主編與各篇作者間之交情、對於澎湖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擔任網羅澎湖大小調查、研究、觀察等訊息的《硓𥑮石》季刊主編之使命感。

《硓𥑮石》季刊第35期「編後語」

民國93年8月「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成行,此次越南考察,主要依循蔡廷蘭著《海南雜著》。該著係渠道光15年(1835),赴福建省福州「鄉試」(即省試,及第者為舉人),試畢返澎遇颶風漂抵越南,從越南行返中國之記錄,共濡滯138天。蔡廷蘭值風越南道光15-16年,雖處清朝國祚即將衰亡之初,惟第二段康、雍、乾餘威仍震爍遠邇,「天朝」之稱尚未顛隕,此「天朝」時代背景,與蔡廷蘭人格魅力、詞文贇雅,致獲越南官紳悃愊相待。本期敬刊5文,其中陳益源〈蔡廷蘭越南行跡及其民俗記載〉、蔡丁進〈越南考察延宕與「海南雜著」綱要〉,是考察前先行研究。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1)廳志文。林豪《澎湖廳志》分始本、祖本(稿本)、抄本(寫本)、刻本。高志彬撰〈記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澎湖廳志15卷抄本〉,臚述《澎湖廳志》成書俶本,建議鏝刊抄本,俾與刪補本并傳流。 (2)褒歌論。褒歌係先民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錬韻語吟唱,4句是基型。辭語有褒、有摳,意趣盎然。洪敏聰撰〈褒歌田野工作心得〉,舖述蒐集緣起、采錄方法與褒歌之美。 (3)傳習所。為推展日語,日治初期在台設「國語(日語)傳習所」16處,澎湖其一也。鄭紹裘先生〈日治時代澎湖最早的學校-澎湖島國語傳習所〉,敷陳其建立、校址、性質、所長、分校、教職員、學生數、課程、紀念稿、改廢等。 (4)(5)沉船記(兩篇)。民國75年(1986)韋恩颱風過境,掀起海床,黃加進發現沈船。綿歷數歲,教育部重視,委史博館統籌探勘。楊式昭小姐〈澎湖清代沈船將軍1號發掘的歷史意義〉一文,敷陳澎湖歷史、船難因素與考古過程;黃永川先生〈水下考古的價值與本世紀重大成就-從澎湖將軍1號沉船考古談起〉一文,論將軍1號為我國首例,其發現系曩昔海外拓殖見證。(6)蔡進士。前清澎湖唯一進士蔡廷蘭(1801~1859),已知史料數本及傳說百首,通識以為網羅殆完,難有新識。然陳益源教授〈澎湖蔡進士的史料與傳說〉竟尋出《瀛志略》和越南國《聖宗實錄》各1則和傳說14則,將啟蔡廷蘭研究之新機。附錄:沈船大事記要

《硓𥑮石》季刊第9期「編後語」

上期刊載尹建中教授〈澎湖人口移動史〉(民國67年演講文),這一期開始轉載其更早之詳贍研究〈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民國58年碩士論文)。詹瑞峰小姐以一個中立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忠實記錄望安鄉陳秀阿媽的每一個生命階段(從女兒直到婆婆),並以這個案例反映澎湖傳統婦女的共同境遇和社會風貌。許賢瑤先生於本刊繼〈澎湖島上的荷蘭人〉後又一有關荷據時代歷史之佳譯-日名史家中村孝志〈關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令學界歆重。鍾國男先生〈關於澎湖的章魚〉一文,除提出澎湖章魚初步探考外,更力促國內外對章魚嚴謹分類研究的重視。本文可謂開拓了「頭足綱八腕目」生物探研之區宇,對澎湖章魚族群研究具有先導作用。本刊亦繼顏榮勤先生翻譯《澎湖事情》第一冊後,敘敦聘為廷朝先生譯第二、第三冊。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編後語」

本期(第10期)計刊5文,除魏廷朝《澎湖事情》(譯文)、尹建中〈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係連載,己於前期簡介外,另敬刊許雪姫、余光弘、蔡智仁大作三文。許雪姫教授撰文披露林獻堂(1881-1956)鮮為人知的林氏史實,除錄引林氏1933年來澎湖遊歷3日的日記原文外,又撦撏群籍,加以評解,增補了偏陬海隅珍貴史跡。余光弘教授憶述吳克文口傳之澎湖掌故「西溪帝公-大軀」的歇後語,並呼籲利史考索和文物保留的重要性。蔡智仁先生〈望安中社的領域〉記錄望安中社村平安醮儀末日的「釘竹符」(遶巡外境)及「遶巡內境」活動,凸顯了該村以「釘竹符」為「境」領域外圍的特殊性(有別於澎湖其他地區以設營頭為標的)。該文係作者身履目擊、諮詢採攬之作,對宗教真跡的徵信與保存顯有貢獻,洵可信今而傳後也。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編後語」

本期刊載5文:(1)教育文。鄭紹裘先生〈澎湖縣國民教育60年之憶述與回顧〉,敬分兩期梓刊,上期簡介。(2)油畫記。〈許景翔的油畫世界〉,上期畫澎湖農漁風情,本期繪澎湖景觀之美。(3)傳說文。澎湖唯一進士蔡廷蘭(1801~1859),清中期人物, 13歲中秀才,28〜29歲襄輯《澎湖續編》,34歲主講台南引心書院,35歲福州鄉試遇風飄越南,36歲中舉人并刊行《海南雜著》,36~42歲文石書院山長,44歲登進士,46歲建「進士第」,49~59歲為官江西59病卒任内。姜佩君講師薈蕞蔡進士故事,反映族群心愫、時代視趨和時人價值觀。(4)澎湖案。陳芸娟講師〈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上二期刊載蕆事。「澎防部子弟學校」係事件重要環節,文中數提及,惟末詳攄。本期《山東流亡學生研究(1945-1962)》子弟學校卷軼,俾補澎區教史闕巵。(5)畜產文。邇經濟發展著顯,生活水準提昇,高營養乳品及畜產之需求連茹。山羊飼養粗糧換肉率高、經營規模彈性、資金週轉靈活,頗適農民創業,如何提高單位肉產,乃重要課題,呂明宗先生命筆〈日糧中添加豆腐渣對山羊生長、屠體性能及瘤胃性狀之影響〉,即研究成果之攄。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編後語」

本期(第11期)敬刊5文,除尹建中〈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魏廷朝〈澎湖事情〉係連載外,另刊劉敏耀、高啓進、陳英俊椽作3文。風水學說可分巒頭風水、理氣風水兩類,理氣風水又分為三元派、三合派,澎湖地理師以學習三合派者居多,劉敏耀先生〈澎湖地理師常用的擇向方法〉,文圖表參配概析此三法要義。高啓進老師記述蔡廷蘭進士之一生,橐比勤甚,廣羅博採計為本刊結撰5文矣。澎湖攝影嚆矢自乙未之役(1895)日軍登陸澎湖而傳入,陳英俊先生〈澎湖攝影史簡記〉,對澎湖攝影從無到有到發皇的歷程,作一宏觀扼要旦形象生動的描繪,款款而談中又有一番懷舊韻致。

《硓𥑮石》季刊第37期「編後語」

本期(37期)敬刊賴福順教授、鄭紹裘耆宿、陳益源教授、高啟進主任4大作,後2作與「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有關。歷經1年多之准備與等待,克服諸多困難,「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終能於今年8月15~22日成行(共8天)。參行人員屢經變動,最後10位定案,全部考察,係依蔡廷蘭道光年間所撰《海南雜著》之行跡,8天之學術考察,沿途印證書中諸多地點,所發掘之歷史文化價值,不止本團收獲豐碩,越方亦頻表開啟他們新知。從蔡廷蘭值風詣越建立良好關係,迄今越南新娘最夥、媒體報導美、中外越南最頻數,勾綰台、越二民族學術交流、邦誼彌馨,此其時矣。

《硓𥑮石》季刊第20期「編後語」

本期刊載4文:(1)戲院文。陳英俊先生く澎湖戲院志>,敘澎戲院全跡,敬分兩期鋟刊,上期已簡介。(2)戰役文。中法戰爭(光緒9〜11年,1883〜1885)之澎湖戰役,清有砲台5處和守軍3,000餘人,法則軍艦7艘另繪有澎湖地圖。戰後澎湖防務受到特別重視,葉振輝教授〈中法戰爭澎湖之役〉是學界該範疇首篇學術論著。(3)澎湖案。大陸淪陷前夕,山東省各校流亡學生組成「八聯中」(昌濰臨中、煙台聯中、海岱聯中、濟南第一至第五聯中,共8校近8,000人)隨政府播遷來台,民國38年6、7月間到達澎湖,後發生「713事件」,埋下澎湖冤獄禍因。陳芸娟小姐諮訪尚存八聯中校長和當事人,捃摭相關史料,撰成〈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是澎湖冤獄首篇學術論著。(4)地名文。黃素芳〈奎璧山地名溯原及音義析論〉一文,以訓詁學、聲韻學探索奎璧山地名由來之變遷與音義。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13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8文。水試所澎湖分所長陳春暉博士翻譯鏑木余三男關於澎湖水產概況調查文獻,名為〈百年前澎湖之水產概況〉,洵百年後諮覽覈考澎漁之珍譯。洪國雄老師〈南海夕陽產業-望安、將軍、七美魚灶淺說〉記述澎湖南海兩鄉三地-望安、將軍、七美-的魚灶景況,闡明其主要魚種、炊煮方式、基本構造、灶主灶數、興衰始末、產銷路線及漁史意義等。蔡丁進老師撰述「盛興餅店」五代簡史及其所建「朱盛文物紀念館」呈展內涵,為澎湖挹注了一新的文化薌澤。葉連鵬先生〈菊島之聲一澎湖新詩的鄉土關懷〉,除略敘澎湖新詩的創作背景與發展概況外,分「懷鄉之情」、「土地之愛」、「人物關懷」三方面綜括其內涵。尹建中教授〈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五)〉係連載。另彩頁部分,郭金龍師寫〈澎湖民間辟邪物之七-鎮五營〉,林長興師寫〈澎湖生態保護區之三-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17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鄭紹裘先生以日友人土坂正彌提供之「澎湖廳小學校開·改·廢推移表」和「各校歷任校長在職名冊」為藍本,撰〈日治時期澎湖廳所屬國民學校之校史沿革與歷任校長(一)〉一文,共22校。陳正茂副教授<明代澎湖群島海防地位之探討>,詳敘有明一代澎湖海防措施之演進起伏。澎湖4主島主要草種有3一結縷草、鐵線草、鹽地鼠尾粟,呂明宗先生費1年時間,採此3草諸樣品種於澎湖種畜繁殖中心,調查其葉部特性與遺傳變異,撰〈澎湖地區優勢草種的調查與收集〉一文,認為3草適合澎湖本地觀光牧場及綠化草坪之選擇。大陸學界堅持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明朝自不例外。廈門大學陳小沖先生<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就表達了此種觀點。蔡采秀特撰<史實乎?論述乎?一評陳小沖「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予以反駁。彩頁部份,鄭謙遜〈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鳥類資源(三)〉。魏廷朝先生全譯之《澎湖事情》,連載至笻3冊始。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16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7文。<16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澎湖事情>、<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3文係連載,前些期已簡介,茲不繁叨。黃東永老師<澎湖縣兒童文學發展概況>論析:(1)澎湖兒童文學由洪金枝(曾任馬公國小校長)參加板橋研習為開端,刊物方面以民國68年《綠天詩刊》第7期刊載童詩為始;(2)自民國65年至今,發展分4期;(3)推展有貢獻人物(洪金枝、黃東永、林桂彬、呂淑屏、薛黃驪等);(4)回顧與前瞻。兒童文學除是清新優雅的文學作品外,也具有啟迪兒童想像與創作的功用,亦是文明進步與否指標之一。吳永猛教授以〈澎湖宮廟小法的普唵祖師之探源〉一文,探討其在8~12歲在五德威靈宮當過小法的經驗,勾綰史乘與實跡,探其奇閟,殆澎湖小法普唵研究之嚆矢椎輪矣。本刊13期52~88頁,陳春暉所長翻譯日治時代第2年(明治29年,1896)鏑木余三男的澎湖水產調查<百年前澎湖之水產概況>(前篇譯)。本期再譯栗川轟翌年(明治30年,1897)的調查〈一百零二年前澎湖之水產業概況〉,栗川轟此文分述:澎湖列島沿海概況、魚族名稱、魚類加工物、風向風力、漁船構造、漁獲銷路與包裝等,留下豐富的調查與記錄,蒐輯迻譯,對今日地方研究,當有莫大助益。彩頁部份,鄭謙遜老師續撰<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鳥類資源(二)>。本刊今年榮獲省文化處委託中研院近史所辦理的「台灣省文獻出版品評鑑推薦獎」期刊類第一名。

《硓𥑮石》季刊第14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澎湖事情》譯、〈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2文係連載,已於前期簡介。上元節又稱元宵節,是台灣地區民間重要習俗之一,劉敏耀先生偕10餘位研究生蒞止澎湖,記錄望、將軍二島各社上元節活動實況,撰文〈望安島與將軍澳各社上元節活動紀實〉。澎湖農作遭受蝗害歷史悠久,約每15-18年即大發生一次,省農林廳受委請後,責由農改場澎湖分場執行藥劑防治之篩選試驗,蔡金池小姐擔綱重任,分室內與田間,先室內試用11種殺蟲劑,再選期中藥效較佳4種在蝗害最嚴重之白沙鄉、西嶼鄉作田間測試,歷1年嚴謹試驗,方克蕆事,撰成〈澎湖條背士蝗之化學防治〉一文。為開拓遠東貿易,17世紀初荷人來到中國。明末萬暦32年(1604)首度占澎,天啟2年(1622)再度侵占,表面上荷人最後失敗(退出澎湖),深層看實大贏家。廈門大學陳小沖先生<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精析荷人東來主因、占澎經過、明廷局勢因躓、福建當局反應、結果與意義,充分勾勒出1622-1624年澎湖危機全貌。另郭金龍先生撰〈澎湖民間辟邪物之八-綜合篇〉。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

《硓𥑮石》季刊第46期〈澎湖觀音亭觀世音菩薩中出巡紀略〉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6期,篇名「澎湖觀音亭觀世音菩薩中出巡紀略」,作者黃有興。繞境,在南台灣又稱為「云庄」,有繞行莊頭之意。在澎湖,舉凡主神壽誕、新年後至農曆2月間、王爺的「迎王」、新廟入火安座等,皆會舉行遶境活動,其中,又以閤澎公廟之馬公城隍廟城隍爺出巡陸上繞境、澎湖天后宮天上聖母出巡海域繞境與澎湖馬公觀音亭觀世音菩薩出巡空中繞境最為著名。陸上遶境是神明出巡時的傳統形式,民國76年時澎湖觀音亭發展出以小型飛機繞澎湖群島一周的創新方式。文章中總共記載了三次的空中繞境紀錄,分別是民國76年、民國77年及78年,包含出巡的籌備過程、須呈報的相關機關、出巡概況與實際辦理情形。作者過去曾針對王爺和天上聖母之繞境儀式撰文,本文以觀世音菩薩的空中繞境為主軸,網羅相關一二手資料以及口述歷史呈現觀世音菩薩空中繞境之沿革和概況。

《硓𥑮石》季刊第04期澎湖群島上的遠古文化〉

澎湖地區強風、少雨、土壤貧瘠,即使擁有豐富的漁產,然而地處偏遠且土地面積小,古時鮮少受到史家重視。宋、元時期出現少數文獻記載,如毗舍耶入侵平湖,和《島夷志略》內的記述。至明末清初,始被紀載於志書等史籍文獻中。澎湖地區的考古最早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紀初的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國內的學者於光復後亦展開了數次的考察與挖掘。根據考古團隊的研究發現,澎湖最早的古文化是大約距今5000年前的「粗繩紋陶文化」,該文化以粗繩紋裝飾的陶器和各式石器、骨貝器等為特色。「細繩紋陶文化」接續其後,約距今4500年前,此時期的文物在島上有廣泛的分布,並以最具代表性的遺址「鎖港期文化」稱之。稍晚出現的是「素面紅灰陶文化」,約距今4000-4200年之間,以石製網墜及無文飾的陶器為特色,最具代表性的遺址為「赤崁頭期文化」。此三個時期之後,就未再出現其他的史前文化。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發現和初步研究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篇名「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發現和初步研究」,作者臧振華、洪曉純。本文作者之一臧振華於一九八三年在澎湖七美島發現了南港遺址,當時即推測此為一處石器製造場遺址,但受限於經費和時間,未能進一步研究。二○○○年五月臧振華與夏威夷大學考古學家Barry Rolett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葉學文博士等人,前往七美南港遺址採集玄武岩石器標本和玄武岩地質標本,又在七美島上發現了東湖和西北灣兩處石器製造場遺址。這些石器製造場遺址規模龐大,暴露大量石器的原料、廢料、成品和工具,在臺灣尚屬首次發現,甚為珍貴。本文陳述這三處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狀況和內容,並就所採集的材料,對當時石器製造技術進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此外,還對三處石器製造場的生產和消費問題、石器製造的專業化問題和石器製造活動的空間結構問題作了初步的討論,本研究推測:遠在四千多年前,僻處在海隅的七美島上可能已經出現了一個產業化的聚落。本文對臺灣地區史前社會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訊息。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澎湖人與澎湖分廟〉

本文走訪澎湖鳳凰殿、鼎灣開帝殿、台南昆明殿、開帝殿,及屏東扶正殿、扶風宮,與高雄扶風殿等地,採用電話訪談、面訪等形式深入探究各廟之間的淵源。探討昆明殿與扶風宮兩廟中由離鄉的澎湖人所奉祀的王爺分靈、降壇詩,以及其他分廟。「王爺」,又稱為「千歲爺」或「○府千歲」。離鄉背井至他鄉謀生,面對多舛的未來心中滿是不安,此時信仰便成為了重要的心靈寄託,彷彿能夠帶給他鄉遊子來自故鄉的希望與力量。台南市昆明殿創建於1962年,奉祀萬、薛、池三府千歲爺,萬府千歲為渡臺時跟隨而來的神像,後建廟祭祀,薛府千歲則為居民旅居他鄉,奉祀的分靈。台南昆明殿緣起於湖西鼎灣周家二兄弟,二人子嗣又分別設立開帝殿、祝三多廟等廟宇。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生命力〉

本篇為《硓𥑮石》季刊第28期的分隔頁,圖片為黃慧仁所拍攝,文為林麗卿撰述,兩人共同以「生命力」為名進行創作。內文寫道:奇蹟綻放在黃金波浪沙地/那所有美麗的皺摺/在每一個晨起/累積/在每一個日落/擴散/於是生命寫真/永不屈服。本篇以文描述照片所拍攝到的一株矮小的植物,在四周無其他生機的沙塵中依然挺立。無數的沙粒有如波浪般形塑美麗的皺摺,每一日不歇地累積與擴散。褶皺中有一股波浪改變了彎曲的弧度,而令這美麗的黃金波浪有所變化的,即是綻放在沙地中雖幼小、卻不屈服的仙人掌。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變〉

本篇為《硓𥑮石》季刊第29期的分隔頁,圖片為洪明景所拍攝,文為林麗卿撰述,以「變」為主題協力投稿。內文以新詩的形式,道出玄武岩的形成過程,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地吞吐火一般熱情/風不斷來訪/雨水淋下/努力形成的土/巍巍木立如峰。除了花嶼之外,澎湖的島嶼多由火山噴發的玄武岩形成,其中,又屬柱狀玄武岩最為壯觀和著名。滾燙的岩漿噴發之後,經過漫延、凝固,以及日後的強風、雨水侵蝕,呈現了今日我們所見的巍巍壯闊景觀。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追日〉

本文為《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的分隔頁,圖片由楊雙富所創作,文由林麗卿撰述,以「追日」為主題進行創作。內文寫道:「努力揮動鳥羽,追向快速輪動的日神,擁有夸父的癡愚,我是否道渴而死?」相片中捕捉到一隻振翅飛翔中的鳥兒,準備停駐在眼前的石塊上,鳥兒的後方是懾人心魄的太陽,強烈的光線和鳥類的剪影做對比,令人印象深刻。太陽磅礡的氣勢,猶如「日神」,此景令人聯想至夸父逐日之傳說。癡愚的夸父日以繼夜地追逐永遠無法趕上的日神,因此作者便以鳥兒與太陽的前後景,以擬人的方式譬喻其是否如夸父那般因逐日道渴而死。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饑雛〉

本文為《硓𥑮石》季刊第31期的分隔頁,圖片由楊雙富所拍攝,文由林麗卿撰述,並以「饑雛」為主題進行創作。內文:啾啾雛鳥啼/哀哀草木淒/母鳥覓食忙/養兒不知疲。全文是以二十字所組成的新詩,描述辛勤的母鳥為一窩嗷嗷待哺的幼雛外出覓食,即使忙碌,卻不知疲憊的情形。照片中記錄下三隻見到相機,誤以為是母鳥靠近而著急著張嘴欲飽餐一頓的雛鳥,雖只是一張靜態的相片,但是透過下方文中的「啾啾雛鳥啼」,彷彿能聽聞雛鳥叫聲,圖文相映、生動有趣。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嘯〉

本文為《硓𥑮石》季刊第33期的分隔頁,圖片由楊雙富所拍攝,文由林麗卿撰寫,兩人以「嘯」為題,協力創作。文章內容:解開心靈的束縛/再也沒有人可以禁錮/我原有的放蕩不拘/我追尋的海闊天空/振聲/一呼百諾/何其雄偉/恰如/山高水長/在於自然。照片中是一隻高展雙翅、昂首鳴叫的燕鷗,彷彿敞開了心胸、無所顧忌且自由不羈那般,能以一己之力追尋更廣的天空。文章以新詩的型態描述,多次使用自由、不受拘束之同義詞,呈現出發現心靈不再受到束縛之後,帶著雄偉的氣勢追求更加廣闊的天地之意象。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邊陲(鄉村)地區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發展為例〉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6期,篇名「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邊陲(鄉村)地區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發展為例」,作者洪文彥、李承嘉。「外生發展(exogenous development)」與「內生發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一直是第二次大戰後鄉村展策略的兩大主流。內生發展與外生發展方式在實際地實行上都有其優點與缺點,也都各有成功與失敗的案例(Lowe et al.,1995)。基於此乃有在二元的策略以外,提出所謂鄉村發展策略的「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鄉村發展的第三條路強調,鄉村發展應重視地方內與地方外的連結。這樣的鄉村發展策略明顯地跨越了傳統的二元發展策略的思維,在這思維之下,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被引用做其理論基礎,使鄉村發展的「第三條路」儼然成為新的鄉村發展典範(Murdoch 2000)。本文以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其應用在邊陲地區的合適性,並進一步去發現其在鄉村發展策略運用的限制。本研究以澎湖地區之漁業發展政策做為個案研究的對象,結果發現,行動者網路雖可澎湖地區組織架構,但卻因為澎湖地區之發展限制,導致網路之失敗,同時亦顯現非人之行動者,及漁業資源並無法如預期時,將產生網路的失敗。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菊島雲起時〉

本篇為《硓𥑮石》季刊第27期的分隔頁,作者洪明景先生以「菊島雲起時」作為發想,相片中聚焦於遍野的天人菊,並搭配簡要的文句敘述之。天人菊俗稱為野菊花、「澎湖野菊花」,屬菊科天人菊屬,原產於美國,因具有耐旱、耐寒與生命力強韌等特性而成為澎湖地區的優勢草種,此二種特性正如同在惡劣的環境下百折不撓的縣民一般,而被選為澎湖縣縣花,而在澎湖遍地生長的天人菊也讓澎湖有「菊島」之美稱。天人菊總是在夏季時綻放於澎湖各處,如洪明景先生所述──盛夏時節,天人菊開滿了田野,微風輕輕拂動,也消除了一絲暑意,而遠處的白雲,也迎風起舞似的慢慢爬上了山頭,與其相互輝映。

《硓𥑮石》季刊第21期〈澎湖氣象站紀略〉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1期,篇名「澎湖氣象站紀略」,作者許天生。臺、澎割讓予日本後,澎湖以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台最早設立的氣象站之一。於明治29年(1896)成立,稱為「澎湖島測候所」,至千禧年,已有104年歷史,舉凡氣溫、雲雨量、風速、濕度、氣壓等天氣現象均屬觀測範圍內,民間俗稱「觀風樓」。明治31年(1898)首度架設地震儀,為澎湖島地震觀測之嚆矢。大正9年(1920),「澎湖島測候所」改稱為「澎湖測候所」,專責地方性的天氣記錄與預報作業。光復後氣象站經歷多次改隸與更名,民國78年(1989)起改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澎湖氣象站」迄今。日治時期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與氣象監測工作融為一體,宿舍設置於觀測站兩旁。如今氣象站的編制為約在10人左右的小團隊,24小時負責氣象監測輪值及行政業務工作。現今的工作內容除了氣象觀測之外,新增地震與潮汐測報、天氣預報等各種氣象服務。本文作者為光復以來氣象站第14任主任,以親身經歷為臺灣留下正式的氣象資料,成為重要的氣象史料。

《硓𥑮石》季刊第8期〈「想雲天」〉

「想雲天」為《硓𥑮石》季刊第8期之封面、封底照,由陳石筆先生所投稿,拍攝地點為馬公市桶盤里。澎湖約為一千六百多萬年前至八百多萬前年因大規模火山運動所形成之火山島,島嶼數量眾多,因此又有「群島」之稱。澎湖群島除花嶼之外,皆由玄武岩構成,除了建構出穩固的地基之外,也為澎湖帶來了壯麗的生態景觀。作者有感於玄武岩壯闊的景觀,留下一段文字:攀爬向高聳雲天的古岩,只為了追尋從來不曾遺忘的空曠,即使戰戰兢兢,也有仙人掌的阻礙,我不要,也不會,放棄嚮往已久的心情。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從澎湖〈甘羅的故事〉看民間文化對故事情節的影響〉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9期,篇名「從澎湖〈甘羅的故事〉看民間文化對故事情節的影響」,作者黃玉緞。<甘羅的故事>係指一位無法見到戀人,死後心有不甘,遺骨發出動人的蕭聲傳達誠摯之愛,直到情意感動到對方後,心才真正停止跳動或不再發出聲音並死去的故事類型。作者蒐集28則此型故事,發現有14則借不死之心、1則以骨頭、8則變成器物、3則借屍體附近的物件、2則借心血染過的樂器表達情意。作者指出,情節單元素會隨地區不同有所改變而不影響故事結構,改變的原因是文化差異使然。儒家文化強調死後保留全屍的觀念根深柢固,然而這一類借由被取出的不死之「心」來傳情的故事,流傳於中國各地。澎湖所傳用「骨頭」代替「心」的說法與其他各地不同,與當地盛行的「拾骨葬」有關,印證民間故事流傳過程中,情節單元素會「因地制宜」的特性。

《硓𥑮石》季刊第52期〈論澎湖博奕政策之適正決策程序〉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論澎湖博奕政策之適正決策程序〉,作者為劉昱明。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取自本文結論:在地方居民自治已成潮流的今天,殊難想像如博弈案此等重大環境決策,能不包含地方民眾的直接參與。本文則進一步指出,單單賦予人民投票選擇權仍不夠。行政機關有義務完整、具體的揭露資訊,使人民有知、有能,為一促進自己家園永續發展的決定,並加入本島人民之決策權,不管是由立委代議決定或公投皆然,來防免不當的投機決策。而惟有一完善的決策程序,能使人民心服口服,增進人民對行政機關的信賴,並促進民主法治的健全發展。

《硓𥑮石》季刊第1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1期,篇名「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作者顏文彬。光緒十一年(1885),孤拔率領法軍來到澎湖,自嵵裡登陸並留下一則嵵裡人巡滬犯西番的故事,然而《澎湖聽志》內未記載其停泊與登陸的詳細地點與故事內容。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並透過訪談耆老與傳說故事內主角之後代子孫,探討法軍登陸的詳細地點。訪察結果發現,依據中國方志叢書《澎湖島》及《澎湖風土記》等書記載,當時法軍將戰艦停泊在圓頂灣,隨後即佔領紗帽山,而巡滬途中遇到法軍之故事主角,推測是王氏族譜中的五世祖王怡后及六世祖中的王秋記二人。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作者顏文彬。光復初期,有一艘名為「共同丸」的木造小客輪,長約8公尺,寬約2.5公尺,為雙層設計,上層設有駕駛艙、甲板與無棚平台,下層為乘客席,載客容量四十人。該船每日往返雞母塢與馬公兩趟。民國35年(1946)時,新年將至,當地居民紛紛搭上船,等著到馬公辦年貨、買新衣,然而該船卻不幸地因超載而造成翻覆,共計二十三人死亡。事件目擊者指出,船行到石昷 仔附近時就翻船了,當時周遭的釣客、雞母塢山頂上的日本救護兵都急忙前往事發地點參與救援行動。救援事件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雞母塢青年吳石勇也是乘客,善於游泳的他也積極地參與救援,卻慘遭滅頂。本文作者訪談船難時同行之人,以及參與救援行動及事件目睹人,試圖釐清整起事件的始末,以免歷史湮滅消逝無痕。

《硓𥑮石》季刊第17期〈明代澎湖群島海防地位之探討〉

澎湖群島位於台灣與大陸之間,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跳板,舉凡軍事、征伐、貿易、補給等,皆將澎湖作為中繼站。清代劉銘傳即指出,澎湖位處守住台灣、南北洋的關鍵要區(劉銘傳,1958)。本文回顧歷代文獻以了解澎湖之地位,論述:1.明代時期澎湖在台灣與大陸,以及國際貿易上所扮演的角色;2.明朝政府於外患歇止後的防澎之舉;3.明代澎湖群島的海防地位及在中國東南海疆域的關鍵性海防價值。研究結果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十七(1999)、十八(2000)期刊載。

《硓𥑮石》季刊第18期〈明代澎湖群島海防地位之探討(二)〉

澎湖群島位於台灣與大陸之間,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跳板,舉凡軍事、征伐、貿易、補給等,皆將澎湖作為中繼站。清代劉銘傳即指出,澎湖位處守住台灣、南北洋的關鍵要區(劉銘傳,1958)。本文回顧歷代文獻以了解澎湖之地位,論述:1.明代時期澎湖在台灣與大陸,以及國際貿易上所扮演的角色;2.明朝政府於外患歇止後的防澎之舉;3.明代澎湖群島的海防地位及在中國東南海疆域的關鍵性海防價值。研究結果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十七(1999)、十八(2000)期刊載。

《硓𥑮石》季刊第1期〈澎湖歷史發展的獨特性—獨特的分期與特性〉

本文將澎湖歷史分為七個時期:原住民活動(新石器時代)、第一次空白時期(約三千年)、漢民族踏上斯土(五代十國)、第二次空白時期(宋代)、海上交通頻繁期(南宋與元代)、第三次空白時期(明朝前期)、四百年的移民開拓(明末迄今)等,呈現出澎湖歷史的重要特質與歷史的特殊現象。在歷史發展的特色方面,顯示:1.五千年前始見人類蹤跡;2.與中國之接觸早於琉球和臺灣;3.發展史中有三段空白時期;4.空白時期長於人類活動期;5.民風簡樸。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素,也就是島嶼具備的獨特模式,則包括:1.距離亞洲文明先進區遙遠;2.位處國際航線上,與外界接觸越來越多;3.島嶼狹小、崎嶇且貧脊,不利農耕;4.冬季季風強烈,不利農耕和漁業。

《硓𥑮石》季刊第51期〈鄉村地景轉變初探—以澎湖石滬為例〉

石滬為澎湖一項重要的文化地景,本文以鄉村產業已由生產轉向消費為脈絡背景,以文化地景為分析方法,來探討石滬地景的產生及觀光化所帶來的影響。研究發現:石滬地景的建造乃是先民與自然環境互動下的產業地景,且地景背後有套嚴密的社會機制(石滬建造動員、石滬所佔股份、村廟的角色)。隨後,當石滬轉型為觀光地景後,地景對不同群體(當地居民、政府、外來遊客)而言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此外,地方居民在此觀光化的脈絡之下,似乎缺席,與石滬地景的互動不如往日密切。最後,研究建議,地方政府應正視地方居民的角色,積極予以賦權,為有地方參與才能使石滬觀光永續經營。

《硓𥑮石》季刊第01期唐朝時的澎湖—論施肩吾﹝島夷行﹞—詩〉

唐朝盛世,多項重要建設、制度皆自此朝代中誕生,如鑿運河、興科舉等,更是對後代造成顯著的影響。運河在唐宋時期有了充分的發揮,為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帶來了最大效益。唐朝興盛的陸運、海運以及國際貿易,在唐朝時期已與澎湖有連接乃屬符合常理之事,然欠缺有力的史料作為佐證。在證據上,至今仍僅能以唐進士施肩吾的「島夷行」一詩作為證明。本文分為兩期,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1、2期刊載。此篇主要以考古紀錄、主張施肩吾曾到澎湖的論述作為探究核心。針對施氏曾至澎湖的觀點,作者進行了詳盡的文獻回顧,除上述的考古記錄之外,多數文獻以分析詩中所描繪之情景之論述為主。

《硓𥑮石》季刊第02期唐朝時的澎湖—論施肩吾(島夷行)—詩(下)

唐朝盛世,多項重要建設、制度皆自此朝代中誕生,如鑿運河、興科舉等,更是對後代造成顯著的影響。運河在唐宋時期有了充分的發揮,為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帶來了最大效益。唐朝興盛的陸運、海運以及國際貿易,在唐朝時期已與澎湖有連接乃屬符合常理之事,然欠缺有力的史料作為佐證。在證據上,至今仍僅能以唐進士施肩吾的「島夷行」一詩作為證明。本文分為兩期,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1、2期刊載。此篇主要以施肩吾生平詩文、相關詩句及對詩句之誤解作為論述核心,就針對誤解之處描述其誤解經過、辯證還原事實。

《硓𥑮石》季刊第13期〈澎湖「朱盛文物紀念館」簡介〉

本文介紹盛興餅店淵源、朱盛文物紀念館設立契機,以及紀念館內展示品。「朱盛文物紀念館」成立於民國87年(1998)6月24日,位於馬公市中正路和仁愛路的交叉口,是澎湖百年老店──「盛興製餅廠」的紀念館。朱盛文物紀念館由第五代朱宏釮所建,該館共有三層樓,每樓20坪,共展出1300件文物。各樓層有不同的主題,一樓為「百年盛興歷史展」,展出盛興五代歷年來的照片、製餅器具、日常用品、古幣等。二樓為「澎湖文石展」,以文石原石、加工雕刻品為主。三樓為「歷代陶瓷展」,展出古代陶瓷與清末郵票。

《硓𥑮石》季刊第21期〈國馬中校運聖火肇創簡記〉

馬公高中校運會自民國80年以降都改在上學期辦理,民國88年後新校長陳進福先生就任,極力促成學校與民眾之聯繫,於是在89學年度之校慶計畫進行校運聖火繞行馬公之儀式。學校數次召開行前會議,細分各工作單位與職掌,協力籌備。聖火路線自中正國小出發,途經中正路中南段、中山路東段、民權路、光復路南段、……,最後回到馬公高中,全程約3100公尺。作者蔡丁進先生奉命詮釋聖火繞經之地的重要史蹟,文章中選定與學校具有連結,或是具有文化意涵之古蹟加以描述。

《硓𥑮石》季刊第25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上)〉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5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上)〉。民國90年8月18至28日,作者蔡丁進先生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並仿照蔡廷蘭撰寫《海南雜著》之日記形式,將一日分為上午與下午,記錄行程與見聞,並以此形成考察報告,同時發表於《硓𥑮石》季刊。地點以峽江縣、豐城市為重點,同時,為了增加對江西省之認識,亦造訪其他縣市。此次考察分為三期,分別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中)〉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6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中)〉。民國90年8月18至28日,作者蔡丁進先生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並仿照蔡廷蘭撰寫《海南雜著》之日記形式,將一日分為上午與下午,記錄行程與見聞,並以此形成考察報告,同時發表於《硓𥑮石》季刊。地點以峽江縣、豐城市為重點,同時,為了增加對江西省之認識,亦造訪其他縣市。此次考察分為三期,分別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下)〉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7期〈蔡廷蘭江西仕宦考察實錄(下)〉。民國90年8月18至28日,作者蔡丁進先生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並仿照蔡廷蘭撰寫《海南雜著》之日記形式,將一日分為上午與下午,記錄行程與見聞,並以此形成考察報告,同時發表於《硓𥑮石》季刊。地點以峽江縣、豐城市為重點,同時,為了增加對江西省之認識,亦造訪其他縣市。此次考察分為三期,分別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林重威殉職與SARS疫情〉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林重威殉職與SARS疫情〉。民國92年(2003)發生一起震驚全球的嚴重疫情──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疫情蔓延迅速,臺灣、澎湖分別於3月14日、5月7日出現首例,全球SARS自始至終,共肆虐232日。林重威醫生當時擔任台北和平醫院醫生,發病日為4月20日,為院內感染,林醫生生於民國64年(1975),逝世於民國92年(2003),過世時年僅28歲。本文紀錄SARS疫情之蔓延、林重威醫師之病程,以及《澎湖日報》上有關「馬中校友」、林父林亨華校長、「重威的老師」、許鴻輝等四人之投書與回應內容。

《硓𥑮石》季刊第35期〈越南考察蔡廷宕《海南雜著》綱要〉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5期〈越南考察蔡廷宕《海南雜著》綱要〉。民國92年(2003)3月,各專家學者協議是年夏季至越南,以「蔡廷蘭越南行跡」為題進行考察。豈料卻接二連三的發生多起事件:美伊戰爭、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禽流感、……,所幸,疫情逐漸穩定,戰爭也未對台灣造成嚴重的影響,考察能如期執行。本文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敘述行前籌備,接著以《海南雜著》的〈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為主,進行歸納、重新整理蔡廷蘭越南行跡的日期、地點、會見人物等訊息,並附上地圖,以及為艱澀難懂之詞彙加上注釋。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一)〉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8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一)〉,為蔡丁進先生一行人至越南考察實錄的第一篇。作者蔡丁進先生曾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考察報告仿照《海南雜著》的日記形式,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蔡丁進,2001;2002;2002)。民國92年(2003)又籌備前往越南考察,並先行將《海南雜著》一書內〈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中的內容重新整頓、加入注釋,刊載於本刊第35期(蔡丁進,2004)。本文則是將越南考察撰寫成考察紀錄,於第38至41期、第44期進行連載,全文分為五回,對蔡進士的越南行跡進行詳盡的考究。

《硓𥑮石》季刊第39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二)〉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9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二)〉,為蔡丁進先生一行人至越南考察實錄的第一篇。作者蔡丁進先生曾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考察報告仿照《海南雜著》的日記形式,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蔡丁進,2001;2002;2002)。民國92年(2003)又籌備前往越南考察,並先行將《海南雜著》一書內〈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中的內容重新整頓、加入注釋,刊載於本刊第35期(蔡丁進,2004)。本文則是將越南考察撰寫成考察紀錄,於第38至41期、第44期進行連載,全文分為五回,對蔡進士的越南行跡進行詳盡的考究。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三)〉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三)〉,為蔡丁進先生一行人至越南考察實錄的第一篇。作者蔡丁進先生曾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考察報告仿照《海南雜著》的日記形式,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蔡丁進,2001;2002;2002)。民國92年(2003)又籌備前往越南考察,並先行將《海南雜著》一書內〈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中的內容重新整頓、加入注釋,刊載於本刊第35期(蔡丁進,2004)。本文則是將越南考察撰寫成考察紀錄,於第38至41期、第44期進行連載,全文分為五回,對蔡進士的越南行跡進行詳盡的考究。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蔡廷南越南行跡考察實錄(四)〉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蔡廷南越南行跡考察實錄(四)〉,為蔡丁進先生一行人至越南考察實錄的第一篇。作者蔡丁進先生曾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考察報告仿照《海南雜著》的日記形式,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蔡丁進,2001;2002;2002)。民國92年(2003)又籌備前往越南考察,並先行將《海南雜著》一書內〈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中的內容重新整頓、加入注釋,刊載於本刊第35期(蔡丁進,2004)。本文則是將越南考察撰寫成考察紀錄,於第38至41期、第44期進行連載,全文分為五回,對蔡進士的越南行跡進行詳盡的考究。

《硓𥑮石》季刊第44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五)〉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4期〈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實錄(五)〉,為蔡丁進先生一行人至越南考察實錄的第一篇。作者蔡丁進先生曾與陳文豪副教授、郭金龍、高啟進、陳國欽、張進發、黃光正、鄭玉梅等八人,「八仙過海」至江西,考察蔡進士廷蘭之仕宦史蹟,考察報告仿照《海南雜著》的日記形式,刊載於《硓𥑮石》季刊第25、26、27期(蔡丁進,2001;2002;2002)。民國92年(2003)又籌備前往越南考察,並先行將《海南雜著》一書內〈滄溟紀險〉及〈炎荒紀程〉等篇章中的內容重新整頓、加入注釋,刊載於本刊第35期(蔡丁進,2004)。本文則是將越南考察撰寫成考察紀錄,於第38至41期、第44期進行連載,全文分為五回,對蔡進士的越南行跡進行詳盡的考究。

《硓𥑮石》季刊第02期唐施肩吾澎湖〈島夷行〉〉

「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黑皮年少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鹹水」此為唐施肩吾〈島夷行〉一詩的全文,詩中原為歌詠尋常海景之景致,卻誤被解釋為澎湖之景,更產生了唐施肩吾曾來過澎湖的誤會。古代對於唐施肩吾是否到澎湖無人存疑,然而近代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贊成與反對二方各有依據,且各有勝場與不及之處;然而,論戰多以理論為基礎,缺乏具有關鍵性的史料,因此並未解決問題。本文博引各方史料,並在避開前輩的論述過程的前提下,考證相關訊息,期待能以史正史、解決臺灣早期歷史的公案。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關於福爾摩沙和中國叫流求的島〉

本文以法國學者聖德尼爾菲於1874、1875年刊登在《亞洲學報》的〈關於福爾摩沙和中國叫琉球的島〉、〈關於福爾摩沙和琉球群島補充論文〉等文章為基礎,進行翻譯、指出文章中的錯誤及討論。作者認為,面對不確定或少見的訊息時,需多方搜尋資訊並小心求證。針對歷史資料,除了需要多方搜尋資料之外,亦須注意出版時代、實際地理距離等細節,如本文即依據空間距離、船舶航行之天數、文獻等資料獲得一條新的線索:在十六世紀的臺灣獲得「福爾摩沙」之美名至十三世紀之間,中國資料上將臺灣稱之為「流求」,也得知此「流求」與「琉球群島」又有不同。

《硓𥑮石》季刊第35期〈夷州歷史研究(上)〉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5期〈夷州歷史研究(上)〉。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琉球。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作者以《三國志》、《史記》、《後漢書》、《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夷洲篇〉等書中之文獻內容、地理知識作為推理依據,一一指出過去文章解析中的謬誤之處。此外,文章中博引各方前輩、東西方學者對於夷洲之看法,多面向的討論夷洲為何處。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夷州歷史研究(中)〉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近代的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琉球。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作者以《三國志》、《史記》、《後漢書》、《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夷洲篇〉等書中之文獻內容、地理與生物知識,如方位、距離、氣溫、地形、土壤、礦產、生物等,以及族群文化、語言暨政治資訊作為推理依據,討論夷洲之實際位置。

《硓𥑮石》季刊第37期〈夷州歷史研究(下)〉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近代的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琉球。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先前的文章已從各方面針對此議題有了深入的探討與論述,本篇之目的有二,一為補充與本議題相關之考古與史實;二為將過去被誤認為與琉球無關的史實一併論述與呈現,精進過去之研究結果。作者認為,歷史是過去已生之事實,無法與之作對,而史實之研究亦須將歷史回歸正道。琉球人在亞洲海洋發展史上占據舉足輕重之地位,然而,多數的知識以口耳相傳無主,缺乏文字記載,甚為可惜,故須加以深入探究,並以文字紀錄之。此外,夷洲與中國之關係為東方海洋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亦須深耕、挖掘。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燈路尾澳—中世紀東方海洋明珠〉

十三世紀時出現的地名「燈路尾澳」-過去曾被誤認為「汀路尾澳」-在當時是國際上的重要地名,是能銜接至琉球國、日本,或是東南亞等地的重要地標。因此,名稱上具有「中途站」、「補給站」、「轉折點」、「轉運站」等性質。然而,在航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地名,在現代不僅鮮為人知,,更不知其位於何處,此可謂地方歷史與東洋航海史上之損失。本文透過文獻檢索,蒐集有關燈路尾澳之一二手史料與論證資料,探討燈路尾澳的名稱緣起、地理位置,以及其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硓𥑮石》季刊第09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一〉

日本人治理臺灣、澎湖不僅帶來了新的變化與制度,亦針對臺澎之歷史、地理、人文、社會進行詳盡的紀錄。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廳之地理資訊及氣象、面積及人口、行政機關、廳與街庄之財政、警政與治安、衛生衛生及生活習慣、神社寺廟等宗教等情況。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二〉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學校與社會教育之體制、公共救濟之社會福利服務與離島巡迴醫療等情況。從內容中可得知,澎湖居民的基本生活在日治時期已趨穩定,更逐漸將照顧責任公共化,即使社會福利服務主要由政府發起或補助,但此時也已出現以民眾參與為主的救濟團體。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三〉

日本人治理臺灣、澎湖不僅帶來了新的變化與制度,亦針對臺澎之歷史、地理、人文、社會進行詳盡的紀錄。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產業活動中農業與畜牧業之情況。從內容中可得知,澎湖居民的產業活動大致上分為農業及水產業二類。島嶼上得天獨薄的環境限縮了栽種之種類,也同時限制了農業的發展。為了對抗強烈的季風,日本政府遂於昭和2年開始陸續展開防風林之興建措施。相對於農業,畜產為農戶的主要收入,除了飼養豬、雞、牛等一般動物之外,也進行品種改良,創造更豐碩的經濟價值。

《硓𥑮石》季刊第12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四〉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產業活動中林業、水產、工業與商業之情況。日本領澎後相隔數年,伊藤真次郎、林務課長賀田、伊藤太右衛門、古川良雄等人陸續針對澎湖林業進行調查,開啟了澎湖造林計畫。在水產業上,為有效運用澎湖豐沛的水產寶庫,日治時期時成立澎湖廳水產會、漁村的漁業組合、鰮魚乾、水產製造業、水庫建設、漁法漁具改良等,均是重要的產業事件。工業上以花生油製造、水產製造為主。礦產方面,則以澎湖文石、硓𥑮石及褐媒之開採與運用最受矚目。商業貿易上則以與台灣本島、外國、日本內地為主。

《硓𥑮石》季刊第14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六)〉

日本人治理臺灣、澎湖不僅帶來了新的變化與制度,亦針對臺澎之歷史、地理、人文、社會進行詳盡的紀錄。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的名勝古蹟。本篇所記載之名勝古蹟,包括日治時期以前與日治之後由中國各朝代政府以及日本所設立之重要城址、建築、設施、紀念碑等。

《硓𥑮石》季刊第15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七〉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繼續探討日治時期澎湖的名勝古蹟,以及澎湖之地名由來、相關傳說與重要歷史事件。本篇所記載之名勝古蹟,包括日治時期以前與日治之後由中國各朝代政府以及日本所設立之重要城址、建築、設施、紀念碑等。在澎湖歷史的部分,不同版本有些差異,然皆取自澎湖港外海況洶湧、港內平穩如湖之現象。在其他傳說與歷史的部分,則是記載了耳熟能詳的龍宮傳說、倭寇、日本甲螺、荷蘭人與澎湖之間的關聯。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澎湖群島體系與無人島地籍管理之探討〉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篇名「澎湖群島體系與無人島地籍管理之探討」,作者蔡俊哲。自元代《島夷誌略》(汪大淵,1349)稱澎湖有36島始,歷代記載島嶼數從45島至72島不等。所謂島嶼,有兩種分辨方法,其一為地理學的解釋;另一項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定義,探討澎湖群島的島嶼數宜先從島、嶼、礁、灘……何者得列入群島體系著手,其次調查是否已有當地民眾「稱習已久名之即知」的名稱。經聯勤總部測量署繪製之地形圖記載及作者研究,澎湖群島體系有97座島嶼。地籍管理方面,澎湖登錄地籍的島嶼最早可回溯至日治時期,本研究首先探討日治後的島嶼地籍登錄脈絡,進而討論無人島地籍管理所面對的課題。研究結果顯示,未進行地籍登錄之無人島屬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管理,無人島之地籍登錄可由已使用機關、計畫使用機關、法人或團體洽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向澎湖地政事務所申請,且澎湖縣無人島並無被私人搶先登錄取得土地所有權問題。然若無人島在尚未辦理土地登記前已受到中國政府先行「登陸」,則依照「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民87)之規定辦理。

《硓𥑮石》季刊第18期〈《澎湖事情》第三冊之二〉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第二冊與第三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十七至十九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三回,本篇以澎湖的警察、衛生、宗教信仰為主軸。在警察方面,討論到澎湖的民情、犯罪與保甲制度。衛生則是包括衛生狀況、醫療院所、傳染病、飲用水及鴉片吸食特許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則是討論到神社與其他諸如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以及與宗教相關之建築物等情況。

馬公要港境域圖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由林有忠先生翻譯之「澎湖風土記(下)」,原作者為日人井田麟鹿。澎湖島為極其重要之兵家必爭之地。且因其乃日本帝國南門之鎖鑰地位,是以被定位為帝國之要港之一。並構築要塞,設要港部、要塞司令部、水雷佈雷隊、重砲部隊、港務部、憲兵隊、衛戎醫院等單位。對澎湖之陸上及附近海域,嚴加戒備,各部門間以要港部司令部為重。要港部司令官,海軍中將任用,直接隸屬日本天皇,但受臺灣總之之節制。要港部司令官之幕僚團隊編制,包括參謀長、參謀、副官、情報機關長、軍醫長、主計長,另設領港之引水員及工廠主任,皆分工於其所各職司之部門。

1941年3月原作者合照—1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1941年3月原作者合照—2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作者西川伍—1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作者西川伍—2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增田校長攝於馬公國民學校花壇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澎湖馬公測天島略圖(一)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澎湖馬公測天島略圖(二)

本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5年(平成17年)病逝日本。據譯者黃有星先生轉述,西川 伍先生生前自稱是澎湖人,對澎湖有極深的懷念與摯愛,彌留之際由念念不忘本文之出刊。本文是一篇兒時回憶錄,對作者和澎人而言,洵非常珍貴、生動之真實故事。為彌補西川 伍先生未能親睹之憾,本期出刊後將遙寄尊閫,獻呈其靈前。另外,萬兮感謝黃有興先生,以近80之高齡,辛苦執筆中譯,還要風塵僕僕台、日奔波。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夷州歷史研究(中)——城山近照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近代的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臺灣。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作者以《三國志》、《史記》、《後漢書》、《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夷洲篇〉等書中之文獻內容、地理與生物知識,如方位、距離、氣溫、地形、土壤、礦產、生物等,以及族群文化、語言暨政治資訊作為推理依據,討論夷洲之實際位置。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夷州歷史研究(中)——城山遠照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近代的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臺灣。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作者以《三國志》、《史記》、《後漢書》、《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夷洲篇〉等書中之文獻內容、地理與生物知識,如方位、距離、氣溫、地形、土壤、礦產、生物等,以及族群文化、語言暨政治資訊作為推理依據,討論夷洲之實際位置。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夷州歷史研究(中)——琉球假面具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近代的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臺灣。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作者以《三國志》、《史記》、《後漢書》、《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夷洲篇〉等書中之文獻內容、地理與生物知識,如方位、距離、氣溫、地形、土壤、礦產、生物等,以及族群文化、語言暨政治資訊作為推理依據,討論夷洲之實際位置。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夷州歷史研究(中)——磨石

中國歷史自西元2世紀始有夷洲記載,當時著錄於倭國傳之中,至近代開始討論之前,文獻多指在日本,卻不知日本的何處。然而,近代的討論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夷洲即是臺灣。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陸續於《硓𥑮石》季刊第35、36、37期連載。作者以《三國志》、《史記》、《後漢書》、《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夷洲篇〉等書中之文獻內容、地理與生物知識,如方位、距離、氣溫、地形、土壤、礦產、生物等,以及族群文化、語言暨政治資訊作為推理依據,討論夷洲之實際位置。

馬公第二公學校(現石泉國小)

本圖來自第十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馬公第二公學校(現石泉國小)。日治時期的學校教育體制包括小學校、公學校、實業補習教育、幼稚園、書房等教育單位。其中,公學校是以本島人為主的學校。在澎湖廳大小20座島嶼的區域內,因島嶼散佈各處,教育機關的配置頗為困難。雖然有1所小學校、10所公學校及8所分校,卻仍有完全未設學校的島嶼14座,更有連書房也從缺者,島嶼上的居民沒有任何受教育的途徑。

戶田義道師所主持的馬公妙廣寺

本圖來自第十八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戶田義道師所主持的馬公妙廣寺。日治時期澎湖的宗教包含神道教、佛教、基督教與寺廟等,根據文獻記載,至昭和10年底統計,本島人傳統的寺廟有153座、齋堂4、神明會324。各廟除了按照舊習祭祀外,看不出教化上的明顯效果。當時廳內本島人文化程度很低,或許由於保守固陋,對寺廟非常熱心,為了新建寺廟,不吝喜捨財務。本張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的《澎湖島大觀》。

昭和時期馬公街水塔

本圖來自第十八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昭和時期馬公街水塔。馬公街水塔為馬公自來水廠所建設,完工於昭和5年,負責供應馬公街內的飲用水。工程費國庫補助223,200圓,廳地方費補助52,265圓、街費78,309圓,總計353,774圓,馬公街制定條例,課徵給水費,以維持經營。照片中的儲水塔塔高約120尺,是水源經由深水井連接隧道,再由鐵管抽到高塔儲存的。本張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的《澎湖島大觀》。

媽宮城

本圖來自第十六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媽宮城,媽宮城又被稱為光緒城。光緒11年(1885)2月,法軍攻佔媽宮,6月媾和成立,清廷感於澎湖有設防之必要,因而研議築城,於光緒13年(1887)12月,由澎湖總兵吳宏洛督建,歷時兩年,於光緒15年(1889)10月竣工。圖中近景為小南門,遠景為南門,城牆外側(右)臨海,小南門外突堤即渡頭。本張照片翻拍自文化中心《走過從前》(澎湖縣文化局,1995)。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正文前第2頁—澎湖古今事〉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正文前第3頁—方形印_台灣總督府圖書館藏_圓形印〉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正文前第4頁_松島記念碑及松島記念館〉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正文前第5頁_照片2_馬公街海岸街景〉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正文前第6頁_照片3_澎湖文石書院〉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清嶺末期行政系統圖〉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清嶺初期行政系統圖〉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澎湖古今事—正文前第一頁(外殼內封面)大正15年(1926)〉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書倒第2頁_正文後的原版權頁—大政14年(民14)〉

圖片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四十七期的〈澎湖古今事(一)〉,文章由林有忠先生所翻譯。本主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於《硓𥑮石》季刊第47、48、49、50期連載。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臺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19期〈澎湖縣女人台灣牛─文學作品的考察〉

澎湖屬海島地形,由於土地貧瘠,自古以來居民多考海維生,生活本就不寬裕,再加上澎湖為中國華人海外移民的重要地區,自清治以後,人口快速累積,小小海島要養活那麼多人,生活自然貧苦,尤其是澎湖的女人,更是必須為生計奔波,為家事操勞,所以自清時期即有「澎湖查某台灣牛」這句俗諺,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就兩度以此題材入詩、「開澎進士」蔡廷蘭〈請急賑歌〉詩中「鄰婦」的遭遇,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在澎湖的文學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往往是現實生活的映現,深刻描繪出澎湖女人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風味,這種特殊的典型,很值得研究,本文從澎湖文學作品中,歸納出貧苦勤勞、堅貞剛毅、庸弱見凌、認命迷信等4種重要的「女性形象」典型,並作分析討論。

《硓𥑮石》季刊第1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紗帽山北方墳墓遺跡〉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一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一文,圖為紗帽山北方墳墓遺跡。光緒十一年(1885)孤拔率領法軍來到澎湖,自嵵裡登陸並留下一則傳說,然而《澎湖廳志》內未記載其停泊與登陸的詳細地點與故事內容。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並透過訪談耆老與傳說故事內主角之後代子孫,探討法軍登陸的詳細地點和正確版本的故事內容。研究結果發現,依據中國方志叢書《澎湖島》,及《澎湖風土記》等書記載,當時法軍將戰艦停泊在圓頂灣,隨後即佔領紗帽山。而巡滬途中遇到法軍之故事主角,應是王氏族譜中的五世祖王怡后及六世組的王秋記二人。

《硓𥑮石》季刊第1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王氏古厝的水缸遺跡〉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一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一文,圖中人物的左手邊為王氏古厝的水缸遺跡。光緒十一年(1885)孤拔率領法軍來到澎湖,自嵵裡登陸並留下一則傳說,然而《澎湖聽志》內未記載其停泊與登陸的詳細地點與故事內容。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並透過訪談耆老與傳說故事內主角之後代子孫,探討法軍登陸的詳細地點和正確版本的故事內容。研究結果發現,依據中國方志叢書《澎湖島》,及《澎湖風土記》等書記載,當時法軍將戰艦停泊在圓頂灣,隨後即佔領紗帽山。而巡滬途中遇到法軍之故事主角,應是王氏族譜中的五世祖王怡后及六世組的王秋記二人。

《硓𥑮石》季刊第1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故事內王氏祖先躲藏處〉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一期〈法軍登陸嵵裡訪談考〉一文,圖為故事內王氏祖先躲藏處。光緒十一年(1885)孤拔率領法軍來到澎湖,自嵵裡登陸並留下一則傳說,然而《澎湖聽志》內未記載其停泊與登陸的詳細地點與故事內容。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並透過訪談耆老與傳說故事內主角之後代子孫,探討法軍登陸的詳細地點和正確版本的故事內容。研究結果發現,依據中國方志叢書《澎湖島》,及《澎湖風土記》等書記載,當時法軍將戰艦停泊在圓頂灣,隨後即佔領紗帽山。而巡滬途中遇到法軍之故事主角,應是王氏族譜中的五世祖王怡后及六世組的王秋記二人。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仿共同丸船難事件救人小船〉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三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一文,當年救人的小船早已汰換,圖中小船為仿當年所建。光復初期,有一艘名為「共同丸」的木造小客輪,長約8公尺,寬約2.5公尺,為雙層設計,上層設有駕駛艙、甲板與無棚平台,下層為乘客席。該船每日往返雞母塢與馬公兩趟。民國35年(1946)時,新年將至,當地居民紛紛搭上船,等著到馬公辦年貨、買新衣,然而該船卻不幸地因超載而造成翻覆,共計二十三人死亡。事件目擊者指出,翻船時聽到一聲尖叫,當周遭的釣客、雞母塢山頂上的日本救護兵發現船體翻覆時,皆急忙前往事發地點參與救援行動。救援事件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青年也是乘客,善於游泳的他也積極地參與救援,卻慘遭滅頂。本研究訪談船難時同行之人,以及參與救援行動及事件目睹人,試圖釐清整起事件的始末。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共同丸船體草圖〉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三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一文,圖為共同丸船體草圖。光復初期,有一艘名為「共同丸」的木造小客輪,長約8公尺,寬約2.5公尺,為雙層設計,上層設有駕駛艙、甲板與無棚平台,下層為乘客席。該船每日往返雞母塢與馬公兩趟。民國35年(1946)時,新年將至,當地居民紛紛搭上船,等著到馬公辦年貨、買新衣,然而該船卻不幸地因超載而造成翻覆,共計二十三人死亡。事件目擊者指出,翻船時聽到一聲尖叫,當周遭的釣客、雞母塢山頂上的日本救護兵發現船體翻覆時,皆急忙前往事發地點參與救援行動。救援事件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青年也是乘客,善於游泳的他也積極地參與救援,卻慘遭滅頂。本研究訪談船難時同行之人,以及參與救援行動及事件目睹人,試圖釐清整起事件的始末。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參與過當年救援行動的張有餘先生〉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三期〈澎湖共同丸船難事件訪問記〉一文,圖為參與過當年救援行動的張有餘先生。光復初期,有一艘名為「共同丸」的木造小客輪,長約8公尺,寬約2.5公尺,為雙層設計,上層設有駕駛艙、甲板與無棚平台,下層為乘客席。該船每日往返雞母塢與馬公兩趟。民國35年(1946)時,新年將至,當地居民紛紛搭上船,等著到馬公辦年貨、買新衣,然而該船卻不幸地因超載而造成翻覆,共計二十三人死亡。事件目擊者指出,翻船時聽到一聲尖叫,當周遭的釣客、雞母塢山頂上的日本救護兵發現船體翻覆時,皆急忙前往事發地點參與救援行動。救援事件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青年也是乘客,善於游泳的他也積極地參與救援,卻慘遭滅頂。本研究訪談船難時同行之人,以及參與救援行動及事件目睹人,試圖釐清整起事件的始末。

中屯村永安宮「代天府」匾額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永安宮「代天府」匾額。上款陰刻填金「康熙庚寅年弟子呂懷英立」,下款另嵌入木條「民國六十二年冬月呂姓眾弟子重修敬謝」。康熙庚寅年為康熙49年(1710),冬月為10-12月,匾額位置在於大殿正中。而此匾獻匾者呂懷英為中屯呂姓先祖,後而由中屯村呂姓弟子於民國六十二年重修本匾 。白沙鄉中屯永安宮,於民國12年(1923)興建,於民國62年(1973)重修,供奉關聖帝君,誕辰日期農曆正月13日,祭典日期為農曆7月14日;其地址位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52-2號。

中屯村永安宮「代天巡守」匾額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永安宮「代天巡守」匾額。本匾並未有相關文獻並未曾著錄,無上款,下款為「雍正丙午年同月公立」,雍正丙午年為雍正4年(1726),桐月為3月,本匾位置於大殿右方。而其中「巡狩」指的是古代的天子出巡視察領土,歷史非常久遠。但天子日理萬機,不可能天天出巡,所以會委派「欽差大臣」代替天子出巡,這就是「代天巡狩」一詞的最初由來。 其中代天巡狩的神明以王爺最常看見,領有「代天巡狩」的王爺會被稱為「千歲」,所以不一定每位王爺都是「代天巡狩」。

中屯村永安宮「威靈丕振」匾額上下款

圖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永安宮「威靈丕振」匾額上下款。上款為「大正十二年癸亥腊月吉旦」,下款為「董事 郭杭 謝梨 曾楊旺 鄭文 鄭倫 黃文立 鄉老 呂添丁 謝舉 陳釵 仝眾弟子公立」,大正12年(1923),臘月12月,匾額位置位在中殿左方。本匾過去並未有相關文獻紀載,詢問耆老其相關歷史並未果。僅能從下款得知為永安宮董事鄉老一同致贈此匾。 另永安宮據廟宇碑記 載於日據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屯村民被徵召南洋服役、攜帶恩主公香火者、縱然槍林彈雨、橫禐頻臨、亦能逢凶化吉、帄孜到達、事隔多年、仍為受惠者、感懷不已。 每逢歲首、恩主公神輿遶境、孜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孜、年終善亯建醮、演戲、酬謝神恩、更是普天同慶、熱鬧非凡、歷年如此、久而久之自然戎為善亯生活中不可或缺精神堡壘、指南聖地。可見永安宮於村民信仰中的地位。

中屯村永安宮「萬世永賴」匾額上下款

圖為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永安宮的「萬世永賴」匾額。上款為「道光丙午年郭媽喜敬立」,下款為「光緒己丑年郭眾弟子重脩」,道光丙午年是道光26年(1846),而下款光緒巳丑年是光緒15年(1889),現今匾額位置位在永安宮大殿左方中間。本匾過去並未有相關文獻紀載,詢問耆老其相關歷史並未果。僅能從上下款得知為郭姓所贈,而中屯(中墩嶼)始祖為郭主於南明、永曆晚期徙澎,是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錦湖鄉的錦湖9世祖。此匾現今存放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永安宮,於民國12年(1923)興建,民國62年(1973)重修,主祀神祇為關聖帝君,誕辰日期農曆正月13日,祭典日期為農曆7月14日,地址位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52-2號。

瓦硐村南天廟「聖神高厚」匾額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瓦硐村南天廟「聖神高厚」匾額。上款:「嘉慶戊寅年桂月吉旦」。下款:「吳思啟敬立」。 嘉慶戊寅年是嘉慶23年(1818),桂月是8月,匾詞嵌有厚字,也可佐證本匾為原「永厚宮」之文物。下款首印「源海」,次印「思啟」(小篆)。瓦硐永厚宮於昭和10年(1935)改建,更名為南天廟。現址為白沙鄉瓦硐村1鄰40-1號,主祀神祇為文衡聖帝,誕辰日為農曆6月24日。

瓦硐村張氏家廟外觀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片為王滋敏、吳培基先生於2004年所拍攝,而今(2019)瓦硐村張氏家廟外觀已重新修整,可參閱下方相關連結張氏祖廟。瓦硐村張氏祖廟,位於澎湖縣白沙鄉瓦硐31號,瓦硐村舊名為瓦硐港,而張姓於瓦硐村總人數不到10%,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張姓始遷祖祖張阮(啓璋),係大赤嵌社張氏開澎祖張隱次男張遠英次子。 張姓祖廟據《瓦硐張氏族譜澎島肇基始祖張隱公派沿革》載:雍正元年(1723)落地,遂由大赤嵌社遷徙瓦硐港新居,從別派別爲八房頭;同時興建祠堂,張氏家廟;廟成,雍正皇帝御賜「誥封懷遠將軍」牌匾,而今存家廟內,故得知雍正元年即有家廟存在。(蔡光庭著,《揚帆棹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2016) 資料來源:瓦硐港社9世張兆麟,《瓦硐張氏祖譜‧澎島肇基始祖張隱公派沿革》(1985),頁14-15。

港子村保定宮「協天大帝」匾額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為2008年所出版刊物。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澎湖縣白沙鄉港子村保定宮「協天大帝」匾額。上款為「 大正 十四 年歲次乙丑瓜月吉旦」,下款「弟子洪自保重修叩謝」。「瓜」字數筆近似「灰」字,疑是重修改誤。上款年代僅見「….十四 ……乙丑」等字,且版面仍有空間,依廟中大正14年紀念碑,得知空白處應為大正。而大正14年乙丑(1925),瓜月是7月,匾額所放置位置在前殿正中央上方。港子村保定宮地址位於白沙鄉港子村5鄰54-1號,據重修白沙鄉志載保定宮於康熙6年(1667)興建,民國64年(1975)重修,主祀神祇文衡聖帝,誕辰日期農曆6月24日。另匾額照為本團隊於2019年12月5日於港子村保定宮重新拍攝。

港子村保定宮「英靈赫濯」匾額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港子村保定宮「英靈赫濯」匾額。

講美村龍德宮「位正東宮」匾額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講美村龍德宮「位正東宮」匾額。

講美村龍德宮「僊度蓮胎」匾額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講美村龍德宮「僊度蓮胎」匾額。

遠東唯一最大的澎湖目斗嶼燈塔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𥑮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重修臺灣府志(1747)》,所附「澎湖廳圖」標誌「墨嶼」於「花嶼」、「大猫嶼」、「小猫嶼」以及「草嶼」附近,並闡述其方位在「在廳治西,水程八十里。」《續修臺灣府志(1763)》所附「澎湖廳圖」與《重修臺灣府志(1747)》的附圖極為相似,對於「墨嶼」和「草嶼」的描述亦如上述,因此,幾可確認「墨嶼」就在「草嶼」周遭。自此而後,清代方志和日治時期的文獻便幾乎沒有提及「墨嶼」。直到李紹章(1960)於《澎湖縣誌》中整理出「歷代志書遊記所載澎湖島嶼名稱表」,其中對於「墨嶼」的解釋為「小猫嶼附近之數岩礁」。張朝勝等人再以近代的《臺灣地名辭書 卷六 澎湖縣》來看,「草嶼」南方連綿的岩礁群現被稱為「南塭」,因此,本文傾向於認為昔日方志所指涉的「墨嶼」即為今日的「南塭」。

澎湖廳馬公支廳

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澎湖廳馬公支廳。明治28年(1895)簽訂馬關條約後,地方暫行官制在台灣本島設立3縣6支廳,另設澎湖島廳,同年8月以總督府條例設立2民政支部、4支廳、9出張所時,也在澎湖設置島廳。29年3月制定台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設立3縣1廳時,在澎湖設廳。至大正9年(1920)改制澎湖廳被廢改郡之前,澎湖一直屬於廳。到了大正15年(1926),澎湖又再行設廳,澎湖廳直屬總督。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澎湖的海盜與傳說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的海盜與傳說」,作者許玉河。本篇說明從考古的證據顯示,澎湖群島最遲自宋元以來,即是漢人從事漁業活動的基地之一。16世紀以降,台灣、澎湖即是東亞貿易圈的一環,海盜、冒險家、商人均活躍於此一海域。外國人甚至於以海盜之島(Rovers)來稱呼望安島。因此,歷史上有關澎湖地區海盜活動的情形以及澎湖本地有關海盜的傳說不勝枚舉。本文即從澎湖的地理環境、海盜與澎湖居民的關係、澎湖居民的海盜行徑、澎湖各地的海盜傳說探討此一主題。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許保富先生略傳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許保富先生略傳」,作者許玉河。許保富,澎湖縣湖西鄉許家村人,出生於大正元年(1912),卒於民國94年(2005)。他的青年時期,在日本政權的統治下成長,接受日本教育的洗禮;也深愛傳統漢學而受教於清末秀才陳梅峰門下。二次戰後,他曾因眼光獨到而富有一方;也曾因判斷失當導致傾家蕩產,卻不曾輕言放棄,從困頓中站起。其一生的黃金歲月,大多在商場與金融業中奮鬥。閒暇之餘,他更熱愛傳統詩文的創作,他是一個既現代又傳統的人物。他的逝世,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澎湖天后宮御祭文、御賜匾額及清風閣殘碑〉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8期,篇名為〈澎湖天后宮御祭文、御賜匾額及清風閣殘碑〉,作者為吳培基。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澎湖天后宮的歷史與澎湖的歷史息息相關,然許多史蹟或因年代久遠而不存,或因地方志書訛傳,或因殘毀而久未受重視。本文探究澎湖天后宮相關史蹟,包括:御祭天后文鐫額一事,「神召海表」、「平章臺逆」、「與天同功」等3面御賜匾額,以及原置於清風閣中庭之殘碑。天后宮殘碑,原置於清風閣中庭左前方,此碑遲至民國84年,始見諸於文獻記載,並經初步判斷可能是一塊旌表的石碑。該碑僅餘上半部分,碑額下的碑文大多風化難以辨識。碑額有雙龍戲珠浮雕,額上有2字,字跡尚稱清楚,但因全碑正中有直線鑿痕,正巧穿越碑額中的文字,破壞殆半。經曾文明老師進一步研究,碑額2字為「恩懿」,研判此碑為對媽祖懿範的感恩。吳培基,生於1967年3月11日,現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十分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文章主要見於《硓𥑮石》季刊各期;《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2011)亦有收錄。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

清代澎湖有2座城隍廟,一在文澳,一在媽宮澳,現均為第三級古蹟,其史蹟與澎湖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本文探討澎湖城隍廟御賜「功存捍衛」匾額、清代石碑、清代地方志之相關記載,並記錄部分文澳城隍廟文物及媽宮城隍廟文獻辨正,以作為日後研究之參考。本文為吳培基教授所著,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硓𥑮石》季刊第48期-宋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屯軍置屋之商榷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8期,篇名為「宋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屯軍置屋之商榷」,作者吳培基、賴阿蕊。為了防禦「毗舍耶」入侵,宋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屯軍並置屋200間一事,向來已為定論。本文重新審視相關史料,發現這些史料或有不同的解讀,並推論:汪大猷在泉州海濱設置永寧寨(地名水澚)置屋200間,並以此水軍控禦澎湖,其後的泉州知府真德秀並有「置寨誠得其地」的說法,「其地」指澎湖,汪大猷實則並未在澎湖屯軍置屋。

《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見於汪大淵《島夷誌略》〈彭湖〉。(明弘治)《八閔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包括:從已知的〈陳信惠傳〉,以及檢索電子文獻資料庫等。本研究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澎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硓𥑮石》季刊第53期-海隅古厝-七美鄉傳統民宅調查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篇名為「海隅古厝-七美鄉傳統民宅調查」,作者朱盈蒨、于錫亮。七美鄉早在數千年前即有人居住,近年來因人口外移嚴重,諸多傳統古厝缺乏居住及維修管理,令豐富的古厝文化資源逐漸毀損凋零。本文期待以古厝、現況文物歷史資料發現先民智慧結晶並立下社區營造之基礎,聯繫鄉民與鄉土之間的情感。研究結果發現:1.七美地區聚落發展零散、大小不一;2.小型聚落通常與旱作田野交錯出現;3.住宅多為斜瓦頂或平頂,高度以一層為主;4.古厝以硓𥑮石、窄門、室內地面向下凹陷為特色;5.黃槿樹的種植與照壁。建議未來可對外行銷推廣、對內以鄉土教育的模式,促進地方繁榮與發展。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作者吳培基,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清雍正5年,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而本文為吳培基教授所著,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作者吳培基,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 澎湖文石書院原有建築現僅留魁星樓(及登瀛樓),餘已蕩然無存,文物亦多不存,僅留存石碑。本文探討魁星樓的匾聯,以及文石書院石碑,包括:〈文石書院碑記〉、「文石書院」門額、〈倡捐襄舉賓興記〉等。本文綜述這些石碑及匾聯的歷史背景、校勘文字、補足部分闕字,徵引相關文獻,解釋碑文及匾額聯詞,以及向來忽略的篆印記。另可於本網站相關文件處下載本篇文章參閱。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文石書院歷任山長及史蹟考證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7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歷任山長及史蹟考證〉,作者吳培基。澎湖文石書院在地方教育文化上扮演重要角色。書院山長並非官職,未表列於地方志的官職中。〈文石書院歷任山長初索表〉、〈清代臺灣書院講習彙錄〉等研究,所列書院山長互有增減,本文以這2個表為基礎,考證文石書院歷任山長及史蹟。對表列山長各有增刪考訂,發現:(1)張璽、陳廷憲2位通判兼任山長;(2)林豪於光緒2~3年,曾停留臺灣及澎湖,但尚未出任山長;(3)刪除澎湖舉人郭鶚翔,未發現任山長之記載。

《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縣西嶼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作者王滋敏、吳培基。宮廟的匾額與宮廟的歷史、地區發展息息相關,本文以澎湖縣西嶼鄉為例,介紹該地光復以前的匾額,並探究這些匾額背後的意義,及早把這些珍貴的匾額,加以記錄並進行研究及詮釋。大致上,匾額依其功能可分為6大類:標示名號、證明資格、旌表殊榮、誌謝隆恩、寄跡高情、宏揚教義。本研究結果:1.著錄9方未有記錄之匾額;2.改正2方匾額年代;3.校正1方匾詞、7方上下款;4.可能已經佚失的匾額1方。

《硓𥑮石》季刊第51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1期,篇名為「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作者王滋敏、吳培基。本文收錄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40方進行記錄與詮釋,並且以照片數化化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以時代為分類依據,得知其中有24方為清代、16方為日本時代之產物,並於研究中增錄未曾著錄的匾額10方、校正2方匾詞、23方上下款、3方佚失之匾額,對澎湖匾額數位典藏之記錄有卓越的貢獻。

《硓𥑮石》季刊第15期-澎湖的七鶴穴傳說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5期,篇名為「澎湖的七鶴穴傳說」,作者姜佩君。本文就「七鶴穴傳說」在澎湖產生與風水相關的變異情形做初步的探討與解讀。七鶴穴傳說於台灣、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皆有相關記載,流傳甚廣,穴名有多種名稱,但以「七鶴穴」最為常見。傳說基本上由尋找風水、承諾照顧地理師、虧待地理師、地理師復仇、風水破壞等情節組成,與七鶴穴傳說故事有相關之人物或地區包括:張百萬、蔡廷蘭、湖西鄉西溪村員外、南塭仔、竹灣村等。根據資料分析結果,七鶴穴傳說具有「基本型」,但澎湖的七鶴穴傳說不僅有多樣化的面貌,更有其獨特之地方色彩。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澎湖蔡進士傳說初探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2期,篇名為「澎湖蔡進士傳說初探」,作者姜佩君。蔡廷蘭進士為澎湖唯一一位進士,其記載除了可以於官方出版刊物獲得之外,也有不少相關傳說流傳至今。本文就48則採錄資料、10 則文獻記載之資料分為生平事蹟、傳說分析進行說明與探討。蔡廷蘭生於嘉慶6年(1801),卒於咸豐9年(1859),幼時小名「撞門」,傳說是出生時有豬狗或火球撞門,故以此為小名,後取諧音改為「崇文」。有關蔡進士赴台灣本島或大陸考試的傳聞相當多,大致上可歸類為將父作馬、三代填反、巧對、異象與其他,其中巧對又有地名詩、澎湖八景詩。蔡進士至江西任官時,積極辦案、除農害、治水,後傳吞金自殺而亡,然而據《澎湖廰志》記載,蔡進士是於江西任內病故。根據蔡進士相關傳說,本文歸納出下列結論:1.澎湖人宿命觀濃厚;2.可與蔡進士扯上關係皆可吸納成為其傳說;3.蔡進士有功於民,受民尊崇。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試論澎湖張百萬傳說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9期,篇名為「試論澎湖張百萬傳說」,作者姜佩君。張百萬為澎湖地區傳說中的首富,因其在無人島拾黑金而一夕致富,而後開始往唐山經商,事業得志,傳說上曾以「以金填海」、「富可敵國」形容其富有程度。盛極一時的張百萬最後家道中衰,然而,有關其衰敗的原因並無法定論,傳說上即有風水被破壞、香菇木耳事件兩種,此二種衰敗原因又各有不同的說法。有關張百萬的相關事蹟並未記載於《澎湖聽志》、《澎湖紀略》等史料,因此,本文蒐集46則相關傳說,針對其生平、相關傳說進行探討與分析,張百萬和澎湖唯一的蔡進士一樣,皆屬於「箭垛式人物」,兩者都是擁有最多傳說的澎湖人。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澎湖民間文學的研究概況與未來展望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篇名為「澎湖民間文學的研究概況與未來展望」,作者姜佩君。民間文學範圍甚廣,舉凡神話、故事、傳說、童謠、褒歌、諺語、歇後語……等皆是範疇,本文略述澎湖民間文學研究概況和未來展望。民間故事的文獻記載主要可見於《憶澎湖》(陳豪,1978)、《澎湖搜奇》(澎湖縣文化中心,1996)兩本,其他散見於澎湖相關叢書。另外,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澎湖科技大學亦有針對澎湖民間文學系統性搜集、整理,研究成果以《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硓𥑮石-澎湖民間文學專輯》為主。諺語方面,則收錄於《澎湖風情話-諺語集》(洪敏聰,1996)、《澎湖的褒歌》(洪敏聰,1997)、《澎湖菜瓜-雜念》(洪敏聰,2001)、《澎湖諺語研究》(高芷琳,2000)等書籍。本文建議未來可以從擴大採錄點、加強本地人參與、與觀光旅遊結合等面向著手,提高澎湖民間文學研究的質與量。

《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篇名為「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作者姜佩君。本文旨在探討澎湖地區的元宵節活動,以及活動與傳統漁、農業社會之關聯。澎湖的元宵節總是從正月15熱鬧到17,相關活動包括:乞龜、漁燈會、過平安橋,以及元宵節之後的例行性遶境活動、紫菜採集。傳統的乞龜龜品至今衍變出不同的材質,也增加不同的乞龜品項,熱鬧無比。除了乞龜之外,外垵的漁燈會也頗具特色。外垵漁民感謝主公溫王爺的庇佑,使他們每次出海總是滿載而歸,因此,每逢元宵節必定會趕回村中,將點亮漁火的船隻整齊的停泊港內,而有「漁燈會」或「海上燈會」之稱。另外,元宵結束之後為廟方為了表達神明對農民的關心與重視農業的心意,有鎮符、繞境之傳統。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澎湖縣南洋媳婦生活徑驗面面觀〉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6期》,篇名為「澎湖縣南洋媳婦生活徑驗面面觀」,作者朱玉玲。本文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及詮釋現象學作為研究與分析方法,針對遷居澎湖3年以上、參與過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生活適應方案、對筆者信任、言詞表達順暢且有意願的8位南洋媳婦為訪談對象,探討本縣南洋媳婦生活適應狀況、適應問題解決方法、成長改變與在澎湖的人際關係網絡,以提供政府、學者等相關單位,作為擬訂「南洋媳婦」相關政策時的參考依據。研究發現:1.丈夫通常是在婚姻市場中條件較差者,且有婚姻買賣現象;2.婚姻仲介未據實告知澎湖的環境狀況,使她們有受騙、失望的感覺,甚至有逃婚紀錄;3.生活習慣與文化、婆媳問題、夫妻關係、管教子女、另類家庭、經濟等問題,使異國婚姻生活中充滿惶恐與憂慮,但也有不少夫家給予支持與包容;4.南洋媳婦逐漸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獨立做事、培養自信心,已有自我意識、自我價值的雛型出現。根據上述問題,建議政府針對婚姻仲介公司進行管理輔導、訂定相關法令、提供本國各項社會資源訊息、成立語言輔導班、管理媒體品質、製作宣導短片等。針對家庭教育相關機構,則建議提供異國婚姻與親職、子職教育課程、開闢諮詢輔導專線、提供社會資源資訊建立服務網絡。而對於家庭與個人,則建議鼓勵媳婦參與語言與婚姻相關課程、家人改變刻板印象、南洋媳婦需有自覺與上進心、協助同胞適應生活、持有感恩與對等的心。

《硓𥑮石》季刊第49期〈大城北人工渠道魚、蝦、螺貝類物種之初探〉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大城北人工渠道魚、蝦、螺貝類物種之初探」,作者江國辰、李育宸、李志強、沈佳旻、陳新蓓、襲驊穎、施志昀。澎湖地區淡水資源雖較為缺乏,但仍有少數河川及野塘分佈其中。因澎湖四周環海,故有一些洄游性魚類或其他物種會進入淡水水域中進行繁殖或生長,使得澎湖的淡水生態系統與物種組成較為豐富。本研究於2006年4月至2006年5月進行大城北人工渠道之調查,採用垂釣、網捕、誘捕及徒手採集方式,調查人工渠道內淡水魚、蝦、螺貝類之物種,以瞭解澎湖目前淡水域物種現況,除可為澎湖淡水物種做初步的記錄,亦可做為日後相關單位研究、管理、教育、保育等之參考。其調查結果共發現6種螺貝類、2種蝦類及5種(含1變異種)魚類。與過去記錄相較,在受到人為因素干擾下,如環境過度開發破壞,而造成原生物種的減少;或人為不當的棄養和放生,致使外來物種的入侵,並與原生種產生相當程度之競爭,對於生存於渠道內之物種無疑是一大威脅。

《硓𥑮石》季刊第44期〈澎湖石滬數位典藏之研究〉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4期,篇名為「澎湖石滬數位典藏之研究」,作者李明儒、詹雅惠。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根據文獻的記載,石滬的出現最早為新石器時代。美加、澳洲、英格蘭、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都有文獻 ;韓國、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泰國、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分佈。就現有的文獻觀之,澎湖的石滬群可能為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的潮間帶大型結構物,堪稱台灣最有潛力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澎湖的石滬推估已有300年的歷史,其發展有其歷史與保存的價值,但是相關的文化資產正逐年凋零。因此,以數位典藏的方式,保存澎湖石滬文化刻不容緩。  本研究致力於研究建立石滬數位博物館,期望將典藏展示、教育研究、保存推廣及觀光發展的價值,能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向全界世界推展,亦可提供使用者對於石滬的知識、文化、歷史、經濟...等,一個簡易、方便、充實的學習平台,並依石滬資料,區分成專有名詞、建築形式、產業、人文、信仰傳說和其他六類。

《硓𥑮石》季刊第46期〈澎湖石滬2006年滬口普查之研究〉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6期,篇名為「澎湖石滬2006年滬口普查之研究」,作者李明儒、李宗霖。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根據文獻的記載,石滬的出現最早為新石器時代。歐美、日本、臺灣、菲律賓、泰國、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分佈。石滬為澎湖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推估已有300年的歷史,1999年的調查統計有574口。本次2006年的滬口普查,截至2006年11月止,以調查人員步行能夠到達的地方,總共調查記錄了石滬433口,尚有148口因離岸太遠,須雇用船隻才能到達,暫時無法清查。比較1999年的記錄發現,相關地區的石滬增加了7口,其中馬公市增加1口、白沙鄉增加6口,若加入尚未清查的148口,則澎湖石滬推估應有581口。堪稱為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的潮間帶大型結構物,也是台灣最有潛力登錄為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而本次所調查的433口石滬與1999年記錄比較,堪用僅112口,231口已倒塌,40口確定消失,45口難以辨識,其他有的改變形狀、有的資料不全,顯示澎湖縣保護石滬文化資產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

《硓𥑮石》季刊第08期泥灘上的舞者—招潮蟹〉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篇名為「泥灘上的舞者-招潮蟹」,作者冼宜樂。本文為招潮蟹生態介紹及澎湖本島海岸濕地招潮蟹之初步調查。介紹了澎湖可見的招潮蟹品種,並針對其分類、分佈、生態行為、與環境的關係進行討論。潮間帶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招潮蟹身為該處的住民,不僅是泥灘上的舞者,也是生態環境的指標,目前,澎湖共發現8種招潮蟹。招潮蟹分佈範圍廣闊,紅樹林生長的濱海、河口-泥灘地、珊瑚礁的沙質或泥濘區域均有可能為其棲地。牠們多居住於水域,特別是潮間帶,故此,習性和水域環境的生態習習相關。光線、潮汐、溫度、雨水等各項可能造成環境狀態變動的因素,均會對招潮蟹的生態行為造成影響。另外,牠們也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加速泥灘地中的物質交換。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一、二〉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篇名為「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一、二」,作者林承毅。作者欲藉詩文解讀影像中所要傳達的意涵,並期待能更進一步體會澎湖民間信仰的魅力。詩中敘述東衛天后宮三府千歲化吉當日的情形,首先提到的是,王船是一艘不下水、不載貨的船,它所承載的是信徒們期望能直達天庭的奉獻。詩文的第二部分形容化王船的情景──大桅倒下來了/時刻也到了/批哩啪啦的鞭炮聲/是千歲爺公/給東衛人最後的叮嚀/而那熊熊的火焰/像在為這十五年的情緣/獻上最後的禮讚──而目睹這一切的作者和人們,默默的看著王船,安安靜靜的隨著人群、隨著風而去,心中低迴著,順風相送。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三、四、五〉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三、四、五」,作者林承毅。本文以「金色山水」、「案山鐵道」、「嵵里臭肉」為題,期待不僅能以詩文描述影像中的意涵,並能更進一步體會澎湖特有的人文魅力。因資源不豐、衛生習慣不佳與醫療不發達,早期各地發生的瘟疫帶起了澎湖的王爺信仰;以海為田的先民,總是駕著小舢舨外出討生活,船離海上岸時,那一道道的船痕象徵著先民奮力生存、與海共存的意象;環繞著澎湖周遭的海水及冬季強烈的季風,促成了澎湖人將捕撈到的漁獲製成魚乾的習慣與產業之發展。綜上所述,首文「金色山水」以帶點神祕色彩的神鬼故事,解釋溫王殿廟埕前所聽到有關山水沙灘的故事,沙灘上出現了噩夢中的足跡,大上帝公下降斬妖除魔。再來,「案山鐵道」以船隻上下岸時的金屬軌道痕跡譬喻為承載著許多記憶的鐵道,與阿里山森林火車和台北火車站的火車軌道命運截然不同。最後,「嵵里臭肉」則是描述澎湖嵵裡曬臭肉漁的特殊產業文化情景。三則詩文均為澎湖特有的景觀與民間故事。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澎湖群島生態保護區介紹(一)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1期,篇名為「澎湖群島生態保護區介紹(一)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作者林長興。貓嶼包含大貓、小貓兩座島嶼,行政區域屬望安鄉。本文概略的介紹貓嶼的地形、特徵與周遭特色資源,再進一步介紹貓嶼上的海鳥保護區。貓嶼外形似貓,更以其外形而被命名。特殊的位置與地形讓大、小貓嶼自古以來便成為航行的主要地標之一。島嶼附近海域資源豐富,候鳥會於夏季至島上覓食、繁殖,群鷗遮天蔽日的奇景更被形容為「燕鷗的天堂」,也因此,為了保護候鳥及島上的生態環境,政府於民國80年設立了全國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也是當時全國唯一的海鳥保護區。保護區的設立獲得了良好的效果,過境的候鳥鳥種超過60種,燕鷗也維持在萬隻的數量,在候鳥的種類和數量上均有成長。

《硓𥑮石》季刊第12期〈澎湖群島生態保護區介紹(二)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2期,篇名為「澎湖群島生態保護區介紹(二)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作者林長興。本文概略介紹當時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三個島嶼。臺灣最負盛名的三大火山群有三:澎湖、大屯山、基隆,其中澎湖群島除花嶼外均由玄武岩構成,分佈在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的海域。政府於民國81年將小白沙嶼、雞善嶼、錠鉤嶼設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以保護澎湖的玄武岩生態景觀。玄武岩地形雄偉壯麗且令人印象深刻,不論是小白沙嶼聳立在海蝕平台上發達彎曲的玄武岩節理,抑或是小雞善嶼上猶如巨型「管風琴」的高低筆直柱狀玄武岩、錠鉤嶼上「一線天奇景」的海蝕柱,均是最佳的旅遊景點與珍貴不可再生的自然資產。

《硓𥑮石》季刊第13期〈澎湖群島生態保護區介紹(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3期,篇名為「澎湖群島生態保護區介紹(三) 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作者林長興。本文首先介紹綠蠵龜的產卵棲地──望安島的地形、沙質成分,再進一步談及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的設置由來與設置情形,並在文末呼籲民眾珍視、保育綠蠵龜及其產卵棲地。澎湖的第四大島─望安島四周海岸線蜿蜒,島嶼四周分佈豐富的珊瑚礁,珊瑚礁碎屑與貝殼砂形成數千公尺的沙灘,沙灘的砂質適合綠蠵龜產卵,自古以來便成為綠蠵龜天然產房。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設立於民國84年1月17日,保護區又細分為6個區域,總面積共23.3283公頃,分佈於望安島西岸、南岸。保護區設立至今已小有成效,每年上岸產卵的綠蠵龜數目穩定增加,期望綠蠵龜生態能永續存留在望安島上。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澎湖歷史的另一轉戾點—失落60年的縣政府成立紀念影像〉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篇名為「澎湖歷史的另一轉捩點-失落60年的縣政府成立紀念影像」,作者林麟祥。本文內為老照片人物辨識與背景簡介。作者朋友於箱底發現超過1甲子前的老照片,是攝於1946年代日治結束、國民政府甫接手的縣政府大門前。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投降,蔣介石派福建省主席陳儀接管已被日本統治51年的台灣及澎湖,陳松堅主委接管澎湖廳,傅緯武為首任澎湖縣長,1946年1月21日澎湖廳改組為澎湖縣政府。照片內記錄了曾遭受空襲的澎湖廳大樓和相中123人的樣貌與情緒,可看出人間冷暖與時代暗流。前排左邊大盤帽警官群為福建幫外來政權,半年前台澎百姓歡欣光復,不料接收官員變本加厲,到處安插福建鄉黨佔據高位,之後還發生「228事件」。筆者於照片拍攝一年半之後進入縣政府服務,經反覆凝視斟酌,加上諸前輩的協助,將已被辨認出的相中人整理、記載,以續澎湖正史。

《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憶嚴師河西(大原)三郎先生〉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憶嚴師河西(大原)三郎先生」,作者林麟祥。本文為作者追憶日治時期國小教師河西三郎的回憶。河西三郎, 1919年8月生於日本山梨縣農家,原姓為「大原」,卒於2007年2月。1940年派來澎湖,曾任石泉、湖西國小教師,以「誠實盡善」、「嚴教體罰」聞名。本文記述作者兒時受教於河西三郎之經驗及修學旅行之種種,文中透露出戰爭時期澎湖教育情形、物資匱乏、醫護資源不足之情境,以及「嚴師」河西三郎先生為教導學生、幫助學生所做的犧牲奉獻。作者林麟祥先生有感於嚴師過去「嚴教訓練、灌輸是非善惡、重公益與信義而輕私利」的教育理念及懷念恩師而書此文。

《硓𥑮石》季刊第50期〈澎湖民宿發展之初探—經營面向的訪談〉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民宿發展之初探-經營面向的訪談」,作者侯建章。2005年開始,配合花火節及遊客量的增加,澎湖一些新興的民宿紛紛開業,成長快速。然而,有的民宿天天客滿,有的望門興嘆,其中存在哪些差異?少數民宿成功的因素為何?本文以4家澎湖地區成立兩年以上經營較成功、有高住宿率,並有擴大經營規模的民宿業者進行訪談與觀察,針對民宿背景、經營理念、建築風格、服務理念、行銷手段進行分析與探討,找出這些民宿的成功因素,希望對其他民宿業者有所助益。調查結果顯示,海景或庭院越美麗的地點、外觀出色、具有主題性與浪漫裝潢的建築設計、符合客人需求的服務、業者的企圖心、網路或異業結合行銷,才能夠營造民宿品牌、提高知名度、建立口碑,成為成功的民宿。然而,若民宿未來要繼續保持經營優勢,勢必得不滿於現狀、繼續突破。

《硓𥑮石》季刊第02期千年魚栽.萬年草仔—〔帷〕魚栽〉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期,篇名為「千年魚栽.萬年草仔-『帷』魚栽」,作者洪國雄。 養殖魚種之選定、消費群的喜好與魚苗的供應有著密切的關係。早期的魚苗來自「帷魚栽」,亦是早期澎湖居民增加收入的經濟活動,西嶼、白沙、湖西、湖南、望安等地都相當盛行,以二崁為例,全盛時期就有21組網具,但現已全無。魚栽漁獲產量依節令、稚魚期、風向、潮汐、作業魚種的習性息息相關,帷獲率則要靠技術、觀察與經驗,作業的網具有大小、材質和型式的不同,製作各有巧妙,功能卻相同。撈上的魚栽全數以尾計數售予中小盤商;當魚栽數目太多,則以抽樣的方式概算。隨著市場的供求、種魚的研發、養殖技術的進步、設備的更新,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成為養殖場內的新寵,傳統的「帷魚栽」更是因進口魚的引入而一蹶不振。如今,往昔活躍的網具大都已塵封、毀損,更是難以再興。

《硓𥑮石》季刊第13期〈南海夕陽產業—望安、將軍、七美魚灶淺說〉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3期,篇名為「南海夕陽產業」,作者洪國雄。本文以南海中望安、將軍、七美3島的魚灶為主角,記錄其現況、意義與演變的過程。南海的漁業於光復後因動力船的引進而擴及到近海一帶,漁獲量大增,其中又以「火繒」的漁獲為最多,尤以臭肉鰮、丁香魚、鎖管占大宗,並可外銷,水產加工製造業和相關設施如魚灶乃因應而生。早期的灶主無論有沒有漁船,待漁船入港,買主聚集競標,再將漁獲扛或載到灶口。早期燃料多為土炭或火炭,後用煤油。漁獲需先用鹽水浸泡攪拌均勻再進灶煮,煮完的魚經過曬乾、裝箱,再運送至本島銷售。魚灶的結構大至上可分為灶台、鹹汁槽、煙囪三個部分,其他使用到的場地和工具還有大鍋、魚寮、晒魚場、魚篩、竹蓆等。七美的魚灶開始得最早,以臭肉鰮為主,灶主多達20多人,民國60年後停止生產。望安的魚灶於民國36年開始加工臭肉鰮,之後還有鎖管加工,民國75年韋恩颱風過後鎖管遁跡,魚灶毀損,遂走入歷史。將軍的漁灶產業始於民國39年,主要以臭肉鰮為主,丁香魚為輔,後受珊瑚漁業影響日趨沒落,韋恩颱風過後漁源匱乏,魚灶就此塵封。運輸產銷方面,七美、將軍除由專船載運台南靠行、部份賣高雄外,其餘皆裝箱運至望安,由望安載至馬公,再轉運台南。

《硓𥑮石》季刊第01期記我所知道—澎湖地區的童謠〉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期,篇名為「記我所知道-澎湖地區的童謠」,作者高啟進。本文以清領時期、日治時代、臺灣光復初期至民國五、六O年代(台語篇)、臺灣光復至今(國語篇)等四個時期介紹作者所知道的澎湖地區童謠,前三個時期的童謠以臺語、日語為主,現代則因為要推行國語政策,故以國語為主。清領時期的童謠主題包括:過年過節返鄉、請「姑仔神」、吸食鴉片危害、澎湖女人臺灣牛、媽宮三甲、孩童放牛童謠等。日治時代則有日本軍人、玩沙包等。光復初則出現有關結婚、反基督教祈禱、數字、魚類、玩具、學習、日本大人、吃地瓜放屁、反共復國等。光復後有跳橡皮筋、萬金油、大姆歌、小姐別生氣、打電話、星期幾等。童謠好聽好記,富鄉土氣息和古老韻味,有告誡、勸善,也有嘻戲、諷刺、節俗和鄉野傳奇,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情境,更蘊含著先人的智慧。

《硓𥑮石》季刊第03期馬公啟明市場興衰記〉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為「馬公啟明市場興衰記」,作者高啟進。啓明市場,有人稱「舊菜市」、「下骰菜市」,作者的童年在啟明市場內度過,故訪談數位曾於啓明市場內作生意的長輩,記錄當時的點滴。啟明市場的前身是1904年的媽宮市場,1920年改為馬公市場,1945年光復後改為啟明公有市場,作者回顧的對象有:販仔白、透西船報仇、市場管理員、度量衡、物品包裝、休市、物資管制、西室商店等,還有五金行、豬肉攤、零食攤、飲食店、雞肉攤、剝豆莢、火災等許多點滴回憶。民國62年市場改建,多了二樓餐廳和許多不同的攤位,更開了澎湖最早的超市「中信超級市場」。作者分析市場的衰退原因,大致上敘述如下:一、重光、建國、文康市場相繼成立;二、市場內土地所有權分租,然產權歸市公所所有,無法統籌應用;三、租金提高;四、改建時引起住戶嚴重抗議。

《硓𥑮石》季刊第05期百年前澎湖媽宮港外的兩起船難〉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5期,篇名為「百年前(1896年)澎湖媽宮港外的兩起船難」,作者高啟進。澎湖四面海域廣闊,然島嶼周遭之海底地形、暗流、洋流、季風與氣候等威脅,影響航行安全,嚴重者甚至導致船難,自有文獻記載後,媽宮港外四角嶼、桶盤嶼、虎井嶼等海域皆有船難發生。本文主要探討明治29年(1896)文獻未記載而由民間自行處理的兩次船難,資料來源參考自兩次船難的和解文書。兩次船難皆無人員傷亡,惟處理之方式有所差異。第一次處理完之後回饋參與救災居民布匹和紹興酒;第二次救援鄉民欲遵照萬國條約均分,船主要求歸還800餘布匹,鄉民只願歸還430匹,雙方爭執,只好請澎湖的臺廈郊、台南的南郊、媽宮城內五町頭的頭人來調解,最後歸還了530匹布,日本警察也參與一腳。

《硓𥑮石》季刊第07期澎湖明經進士蔡玉成〉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7期,篇名為「澎湖明經進士蔡玉成」,作者。 蔡玉成,道光23年(1843)生於澎湖風匱尾,同治11年(1872)為貢生,卒於日治大正元年(1912)。字汝壁,族譜上的名字為苟完,鄉人有稱為「古員的」,清領時期多用玉成,日治時代用汝璧。蔡玉成對澎湖的貢獻卓越,例如重建修文石書院、文昌祠,重修城隍廟及建祖祠,建程朱祠、文昌閣,充實文石書院興膏火,還有賑災、重設義倉、籌設育嬰堂、籌組民團、請全嬰命稟帖、與林豪協修《澎湖廳志》、創西瀛吟社等;日治時期,也曾登庸澎湖廳參事並授紳章。此外,他也經營興發油車和金益成報單館,可謂文商全才。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開澎進士}蔡廷蘭〉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1期,篇名為「『開澎進士』蔡廷蘭」,作者高啟進。蔡廷蘭是澎湖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進士。本文介紹他的生平、著作、家族、友人、軼事。自1813年至1870年間,澎湖出了4位舉人、1位進士:辛齊光「欽賜舉人」、在澎湖畫下重重一撇的蔡廷蘭、媽宮鄭步蟾「補用同知」、媽宮郭鶚翔「大挑教諭」。蔡廷蘭,字仲章,號香祖,諱崇文,諡郁園,學者稱為「秋園先生」,生於嘉慶6年(1801),卒於咸豐9年(1859),澎湖廳林投澳雙頭掛社人。13歲中秀才,44歲中進士,46歲於舊宅旁建「進士第」。蔡廷蘭於澎湖曾任文石書院山長,協助編纂《澎湖續篇》稿、乞留台灣道姚瑩、以詩訴請急賑。道光15年(1835)於回澎途中遭風飄抵越南,後經陸路返回,就所見聞著《海南雜著》一書。在金門,曾立碑文及柱聯於金門瓊林蔡氏宗祠和「欽旌節孝」。道光29年至咸豐9年(1849-1859)任江西峽江縣、豐城縣知縣、南昌水利同知等,卒於任內。

《硓𥑮石》季刊第24期〈澎湖望安小說家〔阿Q之弟〕徐坤泉(1907~1954)〉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4期,篇名為「澎湖望安小說家「阿Q之弟」徐坤泉(1907~1954)」,作者高啟進。徐坤泉(筆名「阿Q之弟」),望安將軍澳人,是日治時代台灣文學界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本文臚述其作品和一生簡歷。徐坤泉,生於日治明治40年(1907),卒於民國43年(1954),將軍澳當地人稱他為「泉仔」,著有三本風靡一時的小說:《可愛的仇人》、《暗礁》、《靈肉之道》及其他長篇小說、隨筆、詩、小品文類、文學作品。筆名「阿Q之弟」之靈感取自於魯迅的《阿Q正傳》,阿Q是一個無力抵抗掌權當局的弱小民族中的弱小者,至死不知何為死刑、犯下何錯。徐坤泉曾在陳錫如的私塾研讀漢學詩文,大學畢業後擔任《臺灣新民報》記者與編輯。「七七事變」爆發後,由湖南回到台灣接手《風月報》的主編,創造與當時新文學運動不同導向的刊物,主筆連載《新孟母》、《中國藝人阮玲玉哀史》,也發表許多隨筆、小品文和詩作。後徐坤泉轉而經商而中斷連載,至昭和17年(1942)才在《南方》半月刊上刊載有關政治立場的作品。民國36年(1947)曾因「八•一五獨立運動」入獄,後判無罪,民國39年(1950)任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後與廖漢臣合作編纂《臺灣省通志稿學藝志文學篇》,同時也開始在《豐年》、《學友》上刊載作品,民國43年(1954)因病去世。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開澎進士」蔡廷蘭補述〉

作者高啟進老師有感於過去關於蔡廷蘭研究之不足,遂至江西考察其相關地、物,並邀請學者與相關人士進行訪談。蔡廷蘭,字仲章,號香祖,諱崇文,諡郁園,又被學者稱為「秋園先生」,生於嘉慶6年(1801),44歲中進士。曾在江西的峽江縣、豐城縣任官,前者僅有3個月,故無太多建設;於豐城縣因遇暴雨、洪水,因此,除修整縣治大堂及考棚之外,大部分的功績在於修築堤防、石埽,從防洪、減緩流速著手。再來,更尊崇當地先賢並增加學額、抵禦太平軍並褒揚有功的團總、嘉獎境內善士等。作者至江西考察時,發現與《澎湖志書》所記載之不同處,如《澎湖志書》內針對轄江縣之事蹟乃記述其就任後即清理積案、獎勵善類、救濟百姓;而在《江西志書》內則無記載相關事蹟。惟《澎湖廳志》、《澎湖廳志稿》完成於蔡廷蘭逝世後20至35年,《峽江縣志》、《豐城縣志》則於其逝世後12至14年,因此作者認為後者之可信度相對較高。

《硓𥑮石》季刊第37期〈開澎進士蔡廷蘭傳(1801—1859)〉

蔡廷蘭生於林投澳雙頭掛社,為澎湖地區唯一的進士。蔡廷蘭,字仲章,號香祖,諱崇文,諡郁園,又被學者稱為「秋園先生」,生於嘉慶6年(1801),44歲中進士,46歲於舊宅旁建「進士第」,卒於咸豐9年(1859)。蔡廷蘭於澎湖曾任文石書院山長,並編纂澎湖志書、代表澎湖士民乞留道姚瑩、協助賑災;於其祖籍地金門則撰文記載族兄弟合力建造「蔡氏宗祠」一事、提柱聯;於越南,則著有《海南雜著》,紀錄在當地的見聞、文化、政治、社會等19世紀越南之景。離開越南後於峽江縣、豐成縣任官,並於豐城縣修豐城縣縣治大堂與水利設施。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開澎進士蔡廷蘭傳(1801—1859)〉

「開澎進士」蔡廷蘭生於林投澳雙頭掛社,前篇紀錄其生平,後篇則以其詩文著作、恩師與同儕、家人、傳說為主。《香祖詩集》記載了蔡廷蘭未出版的詩文,僅有少部分流傳,大部分杳無蹤影。在蔡廷蘭的詩歌中,有多種不同樣貌之主題,如:為了救濟災荒的〈請急賑歌〉、應酬用的〈惕園遺詩〉、紀錄天降甘霖的〈夏日喜雨呈通判蔣鏞詩〉、描述優美風景的〈澎湖八景詩〉等多首詩歌。恩師周凱禮士愛才,蔡廷蘭對其相當敬重,老師過世後,與同儕編纂《內自宋齋文集》。除了恩師之外,其成就亦有賴於父親蔡培華的苦心栽培與母親許氏的督促。最後在傳說的部分,則是有關其原先的小名「撞門」、與媽宮舉人鄭步蟾之間的趣聞、出口成章、地名詩、江西家眷及後裔等。

《硓𥑮石》季刊第04期田園風光〉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4期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田園風光,為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主要描述田園風光:夏天 澎湖的南風迷人 在它的吹拂下 高粱菊花 搖曳弄姿 與藍天白雲共創一幅美景。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07期晨曦〉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7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晨曦,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菓葉村,主要描述晨曦,如下:夏晨在菓葉看日出馳名遠近要看到一抹烏雲遮蓋朝陽的神祕奇景卻是難得一見。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09期冬〉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09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冬,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風櫃尾,主要描述冬的景象:冬 偶爾放晴但狂風依然風颼颼 草颯颯遠眺是浪近看也 是浪一片浩瀚。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林投晨景〉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0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林投晨景,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林投村,主要描述林投晨景:清晨馬鞍藤頂著驕陽扛著喇叭向大地播放著晨之歌。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豐收〉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1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豐收,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主要描述豐收景象:先是花生「剝藤」再接著甘薯「曝籤」難得一見的豐收年。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2期〈晒魷魚〉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2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晒魷魚,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主要描述晒魷魚景象:走進晒場看到一車車掛上去的魷魚在陽光照射下飄逸魚香。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5期〈採海膽〉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5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採海膽,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七美鄉,主要描述採海膽的情景:圓扁帶刺的海膽,外表雖醜陋,卻是桌上的佳餚,是真正的內在美。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6期〈牧〉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6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牧,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主要描述放牧情景:牧童與狗匆匆趕羊赴海濱這是海島牧羊的特殊景觀。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7期〈爬〉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7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爬,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桶盤里,主要描述爬的情景:一步一腳印穩穩地爬上去母親的叮嚀不可忘安全第一。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18期〈施肥〉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18期的封面以及封底照片,圖片的主題名-施肥,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主要在描述施肥情景:「蒙古包」與「隧道蓬」是瓜田的襁褓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天后宮〉

本圖文為硓𥑮石季刊第26期;第30頁,作者為高齊繁先生,其內容說明即在介紹開澎媽祖廟-天后宮,於民國六十八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早在明朝中葉,澎湖天后宮原為福建漳泉一帶移民在海邊搭建的「船頭媽祖」的小廟,之後擴建為一座單進兩落的小廟,到鄭芝龍治台時,擴建為單進兩落三開間的格局,於施琅平台後,於康熙二十三年底派欽差雅虎到澎湖祭拜媽祖並改封媽祖為「天后」。民國12年全面擴建為兩進(中間有坍塌)兩落三開間的大格局。民國72年至74年以保存原貌整修。*補充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澎湖天后宮改為國定古蹟。2011年(民國一百年)再啟修建,2014年(民國一百零三年)竣工。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吊筒〉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6期的封面、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吊筒,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天后宮,主要描述吊筒景象:懸掛在天后宮的屋簷下叫它是吊筒乍看似朵倒垂的百頁蓮花細瞧卻是如意巧思的層疊一隻祥獅默默地欣賞著它陪著它走過多少年華成為文化瑰寶。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古蹟鑿花巡禮〉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7期第99頁的照片,圖片主題名-古蹟鑿花巡禮,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天后宮,主要在描述古蹟鑿花巡禮:虔誠的信徒,薰陶在吉祥的藝術造型裡,內心的感受,不僅是寧靜、溫馨...而已。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古蹟鑿花巡禮〉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6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古蹟鑿花巡禮,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天后宮,主要在描述古蹟鑿花巡禮:一刀一神功,一刻一韻味,刀刀刻刻,不知多少刀刻,才營造如此神韻,能昇華信徒的寧靜心靈。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岩之美〉

圖文皆由高齊繁拍攝與創作,主要在描述岩之美:拉長時空軌跡來想像,他們不會是同時來到人間的,雖然有「玄武岩」相同的名字,卻無相同的貌美與壯麗,長久以來,與天人菊協奏風島情歌,讓多少人沉迷與流連!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古蹟鑿花巡禮〉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9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古蹟鑿花巡禮,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天后宮,主要在描述古蹟鑿花巡禮:雕之巧思,牡丹、石榴,被喻為國色天香,紅艷迷人,恰似影射天上聖母的尊客。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鯨魚洞〉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9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鯨魚洞,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嶼,主要在描述鯨魚洞:驚滔駭浪時,扮演勇士屹立不搖。風和日麗時,充擔畫家美化菊島。中年隨著海韻的節拍,唱出優雅的歌聲。讚頌自己(鯨魚洞)的貌美。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古蹟鑿花巡禮〉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古蹟鑿花巡禮,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天后宮,主要在描述古蹟鑿花巡禮:民間的節慶題材,是文化的精華,經藝術家的詮釋與塑造,採為畫棟雕樑,給廟宇增添不少肅穆的氣象。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山牆鵝頭下的童年〉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的封面照片,圖片的主題名為山牆鵝頭下的童年,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安宅里,為描述山牆鵝頭下的童年,能夠童年的美好時光。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西瀛勝境(浪景)〉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浪景,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主要在描述大海浪景:海,是人類生活的資源;是大地映像的鏡面;更是攝影藝術的題材,閒時,不妨提著相機接近它,留住它為你創造的作品。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鄉情〉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鄉情,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七美鄉,主要在描述所見鄉情:圓扁帶刺的海膽外表雖醜陋卻是桌上的佳餚是真正的內在美。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邂逅〉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1期的封面照片,圖片的主題名為邂逅,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為描述邂逅,雖然只有一張照片,卻能從中感受到當時邂逅的那股溫暖。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1期〈西瀛勝境(夏之頌)〉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1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夏之頌,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主要在歌頌澎湖夏日景象:夏日,菊島風光處處美麗,走在海邊,放眼過去,感受藍天與白雲親密的擁抱;遼闊的潮間帶,挾帶鹹濕味的微風,徐徐拂面而過,這是澎湖人獨特的享受。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龍舌蘭盛開時〉(封面照片)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的封面照片,圖片主題名-龍舌蘭盛開時,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主要在描述龍舌蘭盛開時的景象:黎明即出門,仰望長空,肩挑鋤具,一天的希望由然而生。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龍舌蘭盛開時〉(封底照片)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的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龍舌蘭盛開時,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主要在描述龍舌蘭盛開時的景象:黎明即出門,仰望長空,肩挑鋤具,一天的希望由然而生。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西瀛勝境(濱芒盛開時)〉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的照片,圖片主題名-濱芒盛開時,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主要在描述濱芒盛開時的景象:澎湖田地有兩種擋風牆,一為硓古牆,一為濱芒「牆」,濱芒盛開時,知秋已深了。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豐收〉(封面照片)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3期的封面照片,圖片的主題名為豐收,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為描述豐收,透過圖片中大量的花生與甘薯,也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豐收〉(封底照片)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3期的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豐收,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主要在描述豐收景象:先是花生「剝藤」再接著甘薯「曝籤」難得一見的豐收年。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水燈祭〉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的封面照片,圖片的主題名為水燈祭,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主要在描述水燈祭的情景:水燈是漁船的領航者,人們祈求它,賜予光明與希望。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乘風破浪〉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的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乘風破浪,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主要在描述大海上的乘風破浪:眼前一片白茫茫沒有地平線的動盪耳邊風與浪的拍打聲 呼嘯而過享受忘我的速度感只有在澎湖。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誦經〉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6期的封底照片,圖片主題名-誦經,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作者高齊繁澎湖家中,主要在描述誦經的情景:信女藉香烟裊裊與低聲的梵唱,淨化虔誠的心靈!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保運〉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36期的封面照片,圖片的主題名為保運,是由高齊繁先生所拍攝,本圖拍攝於澎湖縣馬公市城隍廟,主要在描述保運的儀式:仲夏城隍廟中庭可看到一個紅蛋一丁口的祈神活動叫「保運」。高齊繁先生,為馬公國小退休老師,長期紀錄與拍攝澎湖的美,並由澎湖縣文化局發行《高齊繁攝影專輯》、《澎湖老面孔》,其中《澎湖老面孔》一書是與莊凱証先生合攝著作,另外也曾擔任過由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發行《澎湖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專輯》一書的總編輯。

《硓𥑮石》季刊第48期〈石滬發展休閒漁業之研究—以澎湖吉貝為例〉

澎湖具有豐富多樣的海洋地理資源及傳統漁業,有利於休閒漁業的發展。石滬是昔日澎湖漁民用來捕魚的傳統漁具與漁法,利用漲退潮來獵捕誤入陷阱的魚群。如今因漁業資源枯竭漁獲量減少,石滬漁業已大不如前,傳統古老的捕魚漁具、漁法也逐漸沒落消失。為了改善澎湖的漁業與促進觀光發展,政府正努力推動保存石滬文化,並集合傳統與休閒漁業,促使澎湖的觀光邁向人文生態旅遊型態,為澎湖觀光產業開創新的生機。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對石滬與休閒漁業等專業人員進行訪談。研究者從收集文獻、專家訪談與實地勘查後,歸納出研究結果,並針對石滬與休閒漁業未來的經營管理、生態旅遊基礎設施、解說教育及社區發展等方項提出建議。

《硓𥑮石》季刊第04期宋、元、明、清對澎湖群島的認識〉

本文以明鄭劃分前後期,明鄭以前以敘述方式記錄國人對澎湖的認識;明鄭以後則以方志及筆記中的澎湖、澎湖嶼名源流、澎湖輿圖的測繪分別討論。明鄭以前,澎湖因漁場豐富,已有漢人、毗舍耶人路過、居住。元朝後澎湖設置巡檢司,澎湖的牧業、商業逐漸繁榮。明朝後因倭寇盜賊影響海上治安,明太祖施行墟澎政策,萬曆年間又增設戎兵防守,然至明末寇亂不斷,防戌策略無疾而終。清朝同治13年,清政府再度加強澎湖的防戌。澎湖各島嶼之名多以景觀、地形、產物、歷史意義做為命名依據,然個人對島嶼的定義、中國古代地理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漲退潮時島嶼數目不同之故,在名稱和數量上形成多家說法,如:花嶼、桶盤嶼、狗沙嶼、鎮海嶼等。

《硓𥑮石》季刊第06期黃順鏗先生訪問紀錄〉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06期,篇名為〈黃順鏗先生訪問紀錄〉,作者為許雪姫。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黃順鏗先生,祖先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內厝村人,後遷移至全州開墾立基。其祖先正東公於1636年徙居澎湖馬公菜園里蓮花宅,黃順鏗先生為四房第十代。黃順鏗先生生於民國五年,早年多從事木工工作,最後任職於公賣局,育有六個子女。其父以討海維生,母親則是一位做事有計畫、個性平和且節儉持家的人。黃順鏗先生九歲始就學,畢業後做木工學徒,並努力尋找機會自我學習,欲成為師傅頭。日本占領中國東南沿海後,黃順鏗先生擔任班長至該地建造開礦工人的住處,同時,也領略到海南風情。民國三十一年到高雄,而後返回澎湖成親。待成親後又再赴海南島,然而當時戰鼓頻催,木材、機器毀損,頓時失去了工作,並且被調派至樂東生產隊幫軍部造橋、建屋舍。光復後因錯過了返鄉船,又隔一年多始搭上船返鄉。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灌園先生日記〉中的澎湖遊記〉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10期,篇名為〈灌園先生日記〉中的澎湖遊記〉,作者為許雪姫。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文介紹林獻堂先生於〈灌園先生日記〉中所記述的澎湖行歷史,「灌園」為其號,這是林獻堂唯一一次的澎湖之遊,日記中記載了有關1933年前後澎湖的人文、交通、景物、宗教、軍事等情況。於景點的部分,記載了有些因政治、社會變遷而消失的部分,如:高雄神社、皇太子殿下紀念碑、松島紀念館、上陸紀念碑等。交通上則記錄了台灣、澎湖之間的航線,包括:馬公到通樑和瓦硐的船、高雄到馬公、大阪商船、馬公往大果葉、瓦硐的發動機船和渡輪等。書中雖有部分史實錯誤,但卻詳細的記載了其所經歷的歷史,能重構或解決某些歷史問題、印證史事。

《硓𥑮石》季刊第18期〈許雪姫評楊彥杰著《荷據時代臺灣史》〉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18期,篇名為〈許雪姫評楊彥杰著《荷據時代臺灣史》〉,作者為許雪姫。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文就楊彥杰學者所著《荷據時代台灣史》進行評析,在外考證上針對結構、史料進行討論;對內考證方面,則論述其優、缺點。於結構,整體整然,然而缺乏索引、參考書目、未針對過去研究進行評估,且有些本末倒置的以中國移民為重點,而非以原住民為主體。於史料,未能使用荷文原手史料、錯字、未附上度量衡單位換算等。本書作者利用相關資料針對人口、性別比、砂糖產量、稻穀產量、稻作租稅標準等項目,進行精密的估算,是為優點。然而作者誤將明代時期澎湖歸屬明政府視為事實、細節考證不周詳、未交代1644-1662年間澎湖之歸屬、《被遺誤的台灣》中多處與江戶生教授翻譯不同等,是為缺點。

《硓𥑮石》季刊第24期〈李佛續先生訪問紀錄〉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4期,篇名為李佛續先生訪問紀錄,以下為本篇摘要:李佛續先生,西嶼外垵人,生於民國2年的漁民世家。其一生幾乎是走過了半個中國。求學時期母親希望李佛續先生多讀書、未來尋找「輕苦」的工作,別繼續靠捕魚維生,因而踏上不同於父輩的人生。民國19年自雄中畢業後因父親逝世、霍亂、經濟困頓等因素,成了流亡學生,陸續到暨南大學、廣東中山大學、金陵大學求學。畢業後擔任助教、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場主任,協助安裝桃花溪水力發電廠機電設備、設計下清淵硐電廠之水輪機。成家後回台進入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結訓後派為台灣前進指揮所工礦專員,之後奉命調到高雄、嘉義、台北等電力公司服務,至民國66年退休。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日治時期台灣面臨的海盜問題〉

社會政治動盪不安之時,常有人因經濟貧瘠鋌而走險成為海盜,故,這一時期往往是海盜猖獗之際。本文主要探討1895-1932年之間在台的中日海盜事件,尤以1912-1913年之間最為嚴重。海盜成為了兩岸在貿易、交通、外交上的安全問題,因此雙方除了驅逐艦巡邏之外,也在商船上增加警員與武器,積極消滅海盜。當有外國船隻遭難時即有必要展開外交談判,然而雙方在對盜難的處理基本思考、賠償金、對「撫卹」名詞的看法上各有不同,造成談判觸礁且費時之情況。

《硓𥑮石》季刊第20期〈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上)〉

1931年「918事變」之後,東北學生逃入關內,作為「流亡學生」的開端。但真正形成廣闊流亡學生潮並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則是1947年國共內戰期間跟隨政府遷台的「山東流亡學生」。然而,當時因政府反對、經費不足等原因,導致多所學校解散,唯有「八聯中」是例外。學生們在1949年分兩批抵達澎湖馬公,年紀稍長者接受「半訓半讀」的教育,女生及年幼者則進入「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接受正常學校教育。然而在1949年7月13日時,凡身材合於扛標槍者一律編入「青年教導總隊」,這不但違反當初的協議,也導致流血事件的發生,更種下了日後「澎湖冤獄」之禍因。聯中校長張敏之不斷努力的想帶回學生,引起韓鳳儀的不滿,遂向李振清反映,誣賴張敏之有「妨礙建軍」之嫌,將其逮捕入獄。

《硓𥑮石》季刊第21期〈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中)〉

1947年國共內戰期間跟隨政府遷台的「山東流亡學生」在7月13日因政府違反當初的協議,遂發生流血衝突,更種下了日後「澎湖冤獄」之禍因。而聯中校長張敏之更被韓鳳儀誣賴有「妨礙建軍」之嫌,被逮捕入獄。韓鳳儀、陳復生不僅捏造張敏之、鄒鑑之口供,又以嚴刑逼張敏之、鄒鑑、劉永祥寫下承認加入共黨、同謀等一切罪刑與接受判刑,最後共有46人被冠上「匪諜」之名,由軍法判罪。不僅如此,更有多名學生接受刑罰、飽受煎熬,若不服,則被冠上匪諜之名。被送往保安司令部的46人原認為到台灣可洗刷冤屈,但卻傳回張敏之等7人已被執行槍決的消息。其餘師生則被編入「新生營」接受思想改造、刑罰逼供。張敏之被捕入獄後諸多山東省籍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為證明其清白到處奔走,然而政府直到1952年奉蔣公之命才開始調查案件。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下)〉

1947年國共內戰期間跟隨政府遷台的「山東流亡學生」,在5000多名男學生集體邊兵後,其餘未編兵的幼年男生和女生則進入「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繼續教育。本篇記錄子弟學校成立初期與步入正軌之後所面臨之挑戰與解決辦法,王志信、李振清為此四處奔波。子弟學校成立初期因經費、教師、校址、校舍、編班,可說是困難重重。步入正軌後接踵而來的是整理學籍與籍貫、分層管理、加強學生就業教育、闢地建校、向軍方借用軍糧維生、籌措經費、申請物資。子弟學校缺乏經費與物資,學生長期營養不良、居不安、吃不飽,大多有胃腸病、少年白頭、視力減退、夜盲症等症狀。1953年,因澎湖地區缺乏物資、地瘠民貧,子弟學校遷至彰化縣員林鎮。

《硓𥑮石》季刊第24期〈走過從前:澎防部子弟學校〉

《硓𥑮石》季刊第24期〈走過從前:澎防部子弟學校〉,在本期封面裡、封底裡梓印澎防部子弟學校師生的珍貴照片共15幀,由作者陳芸娟小姐提供,郭金龍先生協助翻拍。「澎防部子弟學校」是「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事件的重要歷史地點,而從珍貴的照片中可以看出當時學生上課的情形,如照片8,床鋪是桌子、肥皂箱是椅子、寢室即教室,以及王志信校長任「澎防部子弟學校」時於校門口的合影,等等…,皆可看出在當時的時空脈絡下,山東流亡老師以及學生是如何在艱困環境下成長。

《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海南雜著》越南行跡考察攝錄〉

本文為《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海南雜著》越南行跡考察攝錄〉,作者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本文以蔡廷蘭於道光15年由金門乘船返回澎湖的途中,遭遇10月秋颱,船隻漂流至越南廣義省思義府蔡芹汛處登岸,受到越南官方幫助得以從陸路返回中國,本文以199張照片從建築、人文、景觀、經濟活動等面相介紹越南,並與《海南雜著》做一古今對照。而作者陳英俊先生也曾於澎湖縣文化局發行《澎湖海島風情-陳英俊攝影作品專集》,紀錄澎湖家鄉種種的美麗,可謂不遺餘力,另外合著著作的有《尋找澎湖第一》、《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開澎進士蔡廷蘭與《海南雜著》、《澎湖戲院志》,以及於硓𥑮石季刊25期與高啟進、陳益源共同發表〈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民國35年1月21日澎湖縣政府成立紀念影像〉

此為《硓𥑮石》季刊第40期〈民國35年1月21日澎湖縣政府成立紀念影像〉,拍攝日期:民國35年3月,拍攝地點:澎湖縣政府前。圖片為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所提供。從甲子年到癸亥年俗稱「一甲子」。民國35年(丙戌,1946)澎湖縣政府成立,迄今民國94年(已酉,2005)也已經歷一甲子。影像中的人物迄今皆逾80高齡,縣政府廳舍也已是「歷史建築」。作者藉此向前輩致上最高敬意,有機會在相邀影像中老同事在老地點,合照一張「一甲子」影像。

《硓𥑮石》季刊第43期〈媽宮城「南門、小南門」與「迎薰門、即敘門」查考〉

澎湖四面環海、島嶼平坦無險可守為清朝中法戰爭1885年初媽宮失陷的主要原因,清庭遂於光緒13年(1887年)同意撥款建媽宮城,並提升澎湖的軍事防禦能力。台灣光復後逐漸修正澎湖六門的文史資料,六門即為:東朝陽門、南即敘門、西大西門、北拱辰門、小南迎薰門、小西順承門(澎湖縣政府,1978)。有關方位、尺寸則記錄在《澎湖》一書中(「澎湖」編輯委員會,1981)。然而在《澎湖縣志˙城市志》中,卻將「南門」稱呼為「迎曦門」,眾多版本造成正確引用文獻之困擾,縣府主管文獻單位應及早修訂,是故,目前暫以:「北門拱辰門、東門朝陽門、南門迎薰門、小南門即敘門、小西門順承門、西門大西門」為各城樓名稱。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澎湖蔡進士的史料與傳說〉

有關蔡進士的史料,除了興仁里的「蔡進士紀念公園」之外,《澎湖廳志》(林豪,1983)、《臺灣通史》(連雅堂,1992)、蔡廷蘭之著作,各界研究如高啓進(1998;2002;2004;2005)、《蔡廷蘭傳》(蔡主賓,1998)等,記錄了蔡廷蘭的生平、創作、相關文物、民間傳說等史料。在傳說的部分,則是有關其原先的小名「撞門」、與媽宮舉人鄭步蟾之間的趣聞、出口成章、地名詩、江西家眷及後裔認祖、「將父作馬和望子成龍」等民間流傳的傳說。有關蔡進士的史料與傳說已有不少資料,然作者認為仍有開拓的空間,尤以蔡進士在越南所著的詩文、越南漢籍記載等。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作者陳益源,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本文更正了林衡道口述《臺灣一百位名人傳》有關蔡廷蘭的《海南雜著》中〈滄淇紀險〉、〈炎荒紀程〉、〈越南紀略) 三篇為該書篇章而非獨立書籍,以及澄清其並未亡佚之事實。《海南雜著》的版本包括清刊本4種、越南抄本、排印本、其他。其中,排印本是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出版,然而當中因底本殘缺、模糊、臆改或排版錯誤等原因,全書有近50處的缺字、改字、錯字和斷句錯字。譯本則有俄文、法文、日文與越文等版本。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海南雜著》新校本〉

此篇為陳益源教授於《硓𥑮石季刊》第45期針對開澎進士蔡廷蘭刊登《海南雜著》新校本之文章。陳益源教授曾擔任文化部所屬台灣文學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現任為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民間文學、閩南文化、越南漢文小說的調查與研究,曾著作《蔡廷蘭及其海南雜著》,描述有關蔡廷蘭的調查研究以及有俄國、法國、日本等國翻譯《海南雜著》的新發現,另外也有合作著作《蔡廷蘭集》。

《硓𥑮石》季刊第35期〈蔡廷蘭越南行跡及其民俗記載〉

《海南雜著》是文學史上的遊記佳構,該書開篇從蔡廷蘭的越南行跡講起:本應至台南引心書院任教的蔡廷蘭,遇到颱風成為海上難民飄至越南中部的廣義省思義府菜芹汛。為了離開,便「以急歸奉母為言」說服使者及大官,並獲得越南明命皇帝同意。而在〈炎荒紀程〉中,則記述了有關越南人的穿著打扮、有交往的越南士大夫、民俗活動、沿途所見風景及見聞。〈越南紀略〉中則提到越南史、典章制度、風俗等事,據事直書。可知該遊紀為中越兩國關係的真實見證,也是珍貴的越南歷史、風俗文獻。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水天一色〉

本圖片為硓𥑮石季刊第26期封面裡的相片,圖片主題名-水天一色,拍攝者為葉興讓先生,得獎過許多大小攝影展,也曾舉辦過「意鏡澎湖│葉興讓攝影展個人攝影展」於澎湖湖西鄉公所二樓文化藝廊、澎湖縣風景管理處,長期記錄與拍攝澎湖各式風景如人文景自然風景,希望透過鏡頭將故鄉之美,介紹給更廣大的群眾,而本篇圖文皆由葉興讓拍攝與創作,描述水天一色之景:海島阿!妳的美麗令人流連忘返,我願化作海洋的小魚兒,悠游你的身旁。

《硓𥑮石》季刊第17期〈史實乎?論述乎?─評陳小沖(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7期,篇名為「史實乎?論述乎?─評陳小沖(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作者為蔡采秀,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 荷蘭人在1622-1624年間佔據風櫃尾蛇頭山,並建造城堡、設置砲台,1624年則離開風櫃尾前往臺灣,並將蛇頭山城堡拆遷至臺灣建造熱蘭遮城。作者評論陳小沖〈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一文,指出陳文針對荷蘭人何以離開澎湖,前往臺灣的經過與意涵,並未多方考證史料,並對既有論述提出不同史料或證據,而僅憑主觀意見論斷,顯有不妥。另本全文PDF可於相關文件處下載閱覽。

《硓𥑮石》季刊第01期〈蠶食鯨吞台灣海岸的開發問題〉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01期,篇名為〈蠶食鯨吞台灣海岸的開發問題〉,作者為鄭明修。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 河川和海洋成為台灣經濟高度成長之下的犧牲品,研究員鄭明修先生感受到除了研究之外,社會同樣賦予他對台灣海洋環境問題關切的義務和責任,並於本文提出三點台灣因海岸開發而導致與河、海爭地的隱憂:一、過度開發可能使地下水受汙染、海鮮內含重金屬;二、政府打著「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政治口號,卻忽略了事前評估、工程監督,不僅造成龐大的後續維修經費,亦忽略了人民的福祉;三、淡海新市鎮、廢水處理廠、垃圾焚化爐使沿岸生態系貧乏、滅絕。同時,作者也期待未來各種開發案應將「人」納入環境汙染源的中心,審慎的思考「人與河海爭地」之議題。

《硓𥑮石》季刊第9期〈關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

「沈有容諭~紅毛番韋麻郎等」碑,是台澎第一古碑,民國8年澎湖媽宮之媽祖宮( 天后宮)出土,本文介紹此碑之史蹟,並作若干考辨。昭和10年在臺南市舉辦歷史展覽會以紀念領臺40週年時,臺南市長古澤勝之氏採訪了澎湖的史料,在媽祖宮發現了縱長8尺餘、寬1 尺餘,載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之碑文,並捎來其拓本。當時筆者看到該碑之拓本就深感興趣,最近自山中圖書館館長處得知該碑目前已成為馬公街媽祖宮之柱,因只呈現表面,至於背面如何, 則不得而知,且聽說此乃大正8年該廟重修時從祭壇下方出土的,越加感覺興味盎然了。碑面所呈現之文字僅12字,僅以此文面實無法說它是完整的碑文。

《硓𥑮石》季刊第8期〈澎湖人口移動史〉

本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篇名為「澎湖人口移動史」,內容摘要如下: 擬針對澎湖人向臺灣本島的遷移予以討論,以人口人類學進行新的嘗試,與社會科學中的人口學不同處在於強調貫時限( Diachronic )和縱深式( Longitudinal Approach ) 以及適應的探討。澎湖人口大量移向臺灣本島的歷史可暫區分為四個階段或模式:第一期〈(1750-1850),遷往恆春;第二期〈(1850-1908),遷往台南地區;第三期〈(1908-1960),遷往高雄地區;第四期〈(1960-現在),遷往高雄市和其他。研究結果的大概輪廓為,澎湖人口的遷移在民39年到49年之前是同質性的人口移動,之後為異質性的移民。在同質性移民模式內的遷移者,所參加作為適應工具的社團,其功能是多元化的,異質性遷移者,所參加社團之功能為單元化的。本文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分析國內移民的架構, 並以此架構連繫遷移者的適應,並探討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問題、都市問題等。

《硓𥑮石》季刊第9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一)〉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9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一)」,以下為本文摘要: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本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本文主要是探討研究人口移住的意義和澎湖群島的歷史背景兩大類。作者在人口方面的資料蒐集範圍包括:實際調查、歷史文獻、近代文獻、學術性書刊、官方資料和問卷等多種方式做為研究資料;而在澎湖歷史的部分,則分為隋唐時代、宋代、元代、明代、明鄭及清代、日治時代和今日等多個時代,並對澎湖的改變進行考究。

《硓𥑮石》季刊第13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五)〉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3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五)」,以下為本文摘要: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之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第9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本文主要是探討宗親會問題和職業類型的變遷兩大類。研究結果顯示,澎湖人移出本地之後,在社會組織方面最顯著的變化是團結的基礎逐漸擴大,從血緣性的社會組織(宗親會),轉變成半血緣性以村里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寺廟),最後到目前為止發展成地緣性的社會組織(同鄉會),這一連串的變化,無非是要適應客觀的環境。至於職業類型,澎湖人在高雄之職業類型與高雄市本地之類型相似。

《硓𥑮石》季刊第14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六)〉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之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八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第9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本文主要是探討澎湖人在高雄市調適的情形與其他類似之個案研究比較。移往高雄後的澎湖人,時間一長、事業一成功,他們的同鄉觀念(感)就逐漸淡薄。而兩地之間社團組織最大的特色,在於澎湖地區的組織多以血緣性的社團組織為主,高雄則相反。

《硓𥑮石》季刊第16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七〉」〉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6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七〉」,以下為本文摘要: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之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第9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本文主要是論文第八章探討台灣本島的澎湖人對澎湖本地之影響和《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總結論。台灣本島的澎湖人對澎湖本地之最大影響,是間接地鼓勵澎湖人的移出,或從移台親友處獲得一些關於外界的知識。導致人口變遷的三大因素為出生、死亡及人口移動一一移民。其中移民的研究若從所研究的地域之不同,又可區分為國際移民與國內移民兩個不同的範疇。本論文屬國內移民研究,討論的重心集中在移出原因的分析與移住者在新居地的適應,以期獲得所要瞭解的問題一個清晰而完整的答案。

《硓𥑮石》季刊第43期〈研究澎湖民間文學的中青年學者—洪敏聰著作簡介〉

洪敏聰世居澎湖縣西嶼鄉小池角 ,服務於澎湖縣政府社會科。 1993年自費出版《西嶼鄉民俗概述》, 采錄家鄉的民俗 。1996年6月、 1997 年6月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先後出版他採錄的《澎湖風情話一一護話集》、《澎湖的褒歌》投入其間快10年了,採錄收集近千首。」(劉丁乾《褒歌序》,以苦行僧的行腳方式·一步一個腳印,踩遍本縣各社區,四處向普老請益」(鄭烈《諺語集序》·洪敏聰是一位熱愛民間文化、踏踏實實田野为察、持之以恆、成果厚實的學者。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1930年的澎湖廳〉

本文譯自日本東京新光社於1931年(民國20年) 6月發行的《日本地理風俗大系》第15卷《冊)台灣篇中,由台北帝國大學教授、理學博土坂井一郎撰的「澎湖廳」全文由於文中所敘述與描述之內容係1930年以前,著者所見聞的的澎湖廳,其中澎湖諸島的總人口雖依據1928年的統計數字,但在台灣篇中所提的台灣總人口(4.594,161人)乃根據台灣總督府於1930年所作的戶口普查之記錄,所以都者刻意在譯文表題冠上「1930年」,俾便讀者容易辨别本譯文內所進內容的年代。從本譯文,讀者可以揣悉72年前的澎湖廳全貌,以及執筆的日本學者對由64個海嶼形成的澎湖廳了解的程度。著者的敘述,描述和書中提供的殊多珍貴照片顯示,澎湖廳許多原來的面貌和風景,雖多少已被現代化建築物和交通網取代,但多處仍留存其原貌。為忠於原文,譯者盡量保留原著者使用之漢字及日文固有名詞,但為使讀者易懂該等名詞,譯者於每第一次出現的固有名詞後面附加(譯註)。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在馬公港報沈的日本軍艦 — 松島〉

本文摘自日本東京都光和堂於1994年1月25日發行的小池豬一著〈日本海軍意外史〉及高雄中學日籍校友近堂純司提供之伊藤正德著〈大海軍を想ラ第56~ 60 頁之拷貝。由何聰明先生編譯,說明從日軍建造三景艦的與裝備,並進一步說明松島艦戰績,以及松島艦1907年4月30日凌晨4點08分左右,火藥庫突然爆炸沉沒的經過以及善後,都詳細的在文章中描述,日本海軍也曾在澎湖島馬公街利用「松島艦」的殘骸當建材興建「松島紀念館」和「軍艦松島遭難碑」,另在日本佐世保海軍墓地內亦建有「軍艦松島殉難者之碑」。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澎湖歇後語介紹-西溪帝公-大軀」〉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0期,篇名為「澎湖歇後語介紹:西溪帝公-大軀」,以下為本文摘要: 大約十年前,余光弘老師在馬公從事寺廟的研究,吳克文老師是主要報導人之一。吳克文老師對澎湖的掌故瞭如指掌,余光弘老師聽了吳克文老師說的澎湖許多軼事典故,但都隨聽隨忘並未錄下,不過其中西溪帝公的歇後語是少數尚能記憶的,故勉力將此歇後語的典故寫出,並用來紀念吳克文先生。而本篇「西溪帝公─大軀」主要是針對其由來與傳說的可能性做探討,並後續訪談耆老再考證碑記後所得出來的結論。諺語背後必有故事,故事變成了傳說,傳說蘊藏了底層“真實“,也刻劃了歲月的痕跡。

《硓𥑮石》季刊第53期〈小諺語大典故—閩、台諺語「烏魯木齊」考〉

此篇為余光弘老師所撰寫,主要為考證「烏魯木齊」此諺語的由來典故。去年有一段時間台灣的媒體忽然掀起一陣討論「烏魯木齊」的短暫風潮,這句諺語被用來形容亂七八糟、七拼八湊的事物。例如父母親要求子女用心完成家庭作業,子女卻敷衍了事,胡寫一通,父母會責其子女作業寫得「烏魯木;看到偷工減料的工程,我們可評其建得「烏魯木齊」。事實上「烏魯木齊」不僅可當形容詞,也能當名詞,例如新手掌廚,胡亂煮出一桌菜,我們可問他哪一桌「烏魯木齊」真的能吃嗎?當我在電視中看到這句諺語出現時忽然憶起童年時一個澎湖老太太說的故事可能正是此一諺語的典故,此諺語可能與清代的兵制有關,但是我的假設能否成立,端視此一諺語是否在臺灣海峽兩岸都有流傳而定。

《硓𥑮石》季刊第16期〈澎湖宮廟小法的普唵祖師之探源〉

先民渡海來澎植根開墾,必得渡過大海、生存等茫茫危險,過程中扮演心靈寄託的神靈與祖先,不但促成澎湖地區宮廟林立,也帶動了相關活動的興盛與發展。研究考察史料記載中有關普庵師的生平,以及金門和台南兩地的相關塑像與傳說等資料,探究宮廟小法(福官)中較普及的「普唵派」祖師之生平、信仰、塑像和小法的各種普唵法式。研究發現,澎湖縣存各廟宇的普庵神咒、符令、指法等,均與佛法有關,而澎湖小法「普唵派」的祖師應是宋代禪宗臨濟法系第13代法嗣普庵禪師。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澎湖小法呂山派現況的探討〉

澎湖廟宇之多,早已名聞遐邇,各村里都有公廟,各宮廟都有自己訓練而成的小法團。廟宇文化的傳承包括硬體的宮廟建築,與軟體的神職人員,兩項相輔相成。澎湖廟宇文化之能源遠流長,其神職者的小法團扮演很重要角色。澎湖小法團有普唵派和呂山派兩大法系。本文主要敘述呂山派的現況,分別介紹其咒語、符法、步罡科儀,以及安祖師的方式。同時也與普唵派相關部份略作比較。澎湖小法呂山派與道教閭山派同一源流,但延伸已各有獨特風格。此派當今法系資料完整,是活生生仍在運作的教團。由於本文的介紹,或許對研究民間信仰與本土文化傳承有參考的價值。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道光12年(1832)澎湖一場生命的交會—以周凱、蔡廷蘭等賑災詩為討論中心〉

一直以來,台灣古典文學史上,論及澎湖或賑災詩歌,經常提及的便是澎湖在地文是蔡廷蘭的〈請急賑歌〉如何動人、周凱與其之師生的提攜情誼。研究成果亦大多集中討論蔡廷蘭之生平事蹟、傳說故事、亦或田野調查資料的累積,諸如盧嘉興〈澎湖唯一的進士蔡廷蘭〉、高啓進〈「開澎進士」蔡廷蘭〉、陳益源〈澎湖蔡進士的史料與傳說〉、葉連鵬《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等等皆是,先行之研究甚多卻稍感不足。然而近一步檢視胡建偉《澎湖記略》、蔣鏞《澎湖續編》、林豪《澎湖廳志》等方志,可以發現有一大宗詩作,是周凱等來澎賑災官吏之酬唱之作,而使他們聚集在澎湖而有創作的原因便是--「賑災」一事。數個生命的交會,有的從「賑災」開始隨賑災結束,有的從賑災開始而有更深刻的發展,原先沒有交集的平行線,開始有了轉變。這一些皆聚焦「賑災」,在書寫之下,呈現了許多不同的面向,因此引發筆者撰寫此文的興趣,打算藉由《全台詩》全面仔細的版本校對,省去此一耗時的工作,將其用作本文材料的底本,從小處著眼,重新爬梳相關資料文獻,試著釐析道光12年(1832)澎湖賑災事件,以詩歌書寫的文本為分析對象,作一探討。

《硓𥑮石》季刊第19期〈我所認識的鄭紹裘督學〉

吳祖龍老師為記錄澎湖縣教育局前督學鄭紹裘先生而撰本文,從其家世、生平,至對教育界之勞蹟貢獻一一介紹。鄭紹裘先生為鄭步蟾之後裔,生於大正10年(1921),祖父子孫四代均為教育工作奉獻,橫跨130餘年,實為難得。自昭和14年(1939)於台灣總督府立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奉派到澎湖服務。昭和20年(1945)調至澎湖教育局之後,便踏上了另一條教育行政的路。先生為人公正、廉明,擔任督學後亦是盡心盡力協助局內推展縣內各項教育工作。退休後仍續獻所能,協助學校的活動推動、撰寫《懷古述舊話澎湖》一書、研寫縣內人物、學校歷史。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桶盤嶼景觀欣賞〉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為「桶盤嶼景觀欣賞」,圖為桶盤嶼的岩石景觀。本篇作者呂文雄,共有三張照片,由左至右依序為桶盤嶼的玄武岩柱、桶盤「貓江石」、桶盤嶼「蓮花台」景觀,本文簡述桶盤嶼的地形形成與景觀之美,多姿多采的柱狀玄武岩景觀和同心圓的火山口地形,獨具特色,殊為珍貴。桶盤里位於馬公港西南方約7公里的海域,島形正如其名,彷若一個倒蓋的桶盤。桶盤南半部地勢稍高,海崖由巨大的玄武岩柱圍繞,為著名的澎湖地景特色。

《硓𥑮石》季刊第6期〈走訪天台仙境〉

本圖為《老古石》季刊第6期的分隔頁插圖,作者以影像紀錄天台山坳裡牛群嬉戲奔跑之景像。作者為呂文雄先生,過去不僅為澎湖縣東衛國小教師,更是深耕地方的文史工作者。將澎湖歷史、文物、地理等在地知識埋入一位位莘莘學子的心中。天台山山高53公尺,是望安鄉的最高峰,周遭青草圍繞,附近盛產文石。草地上偶有牛羊駐足覓食,與周遭景致融為一體,自然且純樸的景像令人印象深刻。天台山岩層主要為片狀節理的微輝長斑組成,與虎井、桶盤兩島之柱狀玄武岩景觀不同,該地的節理能形成美麗的「石花」。

《硓𥑮石》季刊第2期〈二崁陳家古厝一隅〉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澎湖的傳統聚落,村內大多姓陳。陳宅構造單純,而村內民宅建築主要呈柵欄方式排列。二崁陳宅建築呈現「日」字型的封閉格局,正面寬12.1公尺、縱深30.7公尺。建築設計以門廳、正廳,以及後堂三部份,配合中介性空間的運用,達到虛實空間交替轉換的目的。其中,「二崁陳宅」是國內少數保存完整的古厝,現為澎湖縣縣定古蹟。村莊早期生活困苦,青年多離鄉背井至本島工作,在累積了一定財富後陸續返鄉整修祖厝,二崁陳宅及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由陳嶺(1872-1948)與陳邦(1875-1959)兄弟合力於1910年興建完成(澎湖縣文化局,2010)。

《硓𥑮石》季刊第17期〈澎湖地區優勢草種的調查與收集〉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17期,篇名為〈澎湖地區優勢草種的調查與收集〉,作者為呂明宗。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 澎湖4個主島(馬公、中屯、白沙、西嶼)中,在海濱、內陸草原或廢耕地,常長成大片群落的禾草,有結縷草、鐵線草、鹽地鼠草、狗尾草、孟仁草、白茅及藍莖草等。路邊及廢耕地混生之禾草,有狼尾草、五節芒、蒺藜草、天竺草、龍爪茅、馬唐、星草與牛筋草等,爬拉、舖地黍亦有局部的分布。草木之豆科植物較常見的,有分布於濱海沙地之濱刀豆,以及在草原中與禾本科混生之小葉括根及小葉鍊夾豆等。主要草種中,結縷草在海濱、沙地及乾旱鹽份地常形成獨佔之群落;公路邊、村落附近低地及土壤潮濕處則有較多鐵線草;鼠尾栗族群較為零星,主要分布在海邊,內陸濕地也偶見純植草地,但群落規模較小。本研究並於鐵線草、結縷草、鹽地鼠尾栗佔優勢的20個地點取得39個樣品,種植於澎湖種畜繁殖中心。調查葉部特性,並以RAPD環帶估算樣品間遺傳距離。結縷草品間的平均遺傳距離達45.1%,鐵線草為42.8%、鹽地鼠尾栗為39.8%。顯示澎湖地區鐵線草、結縷草及鹽地鼠尾栗的遺傳資源均極豐厚。本地區因為地理及氣候特殊,休閒牧業及綠化草種之選擇,應自本地草種開始,進而使豐富之遺傳資源,提高本途徑之可行性。

《硓𥑮石》季刊第46期〈澎湖群島閩方言調查的初步思考~南島語島名的殘存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思考兩個問題:澎湖群島介於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是否殘存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或稱Malayopolynesian)的痕跡?能否幫助我們思考南島民族的移動路徑?經由這兩個問題的分析,我們的初步想法是:其一,法國傳教士唐維爾(d’ Anville)於清雍正12年(1734),改繪中國地圖時,將「目斗嶼」記錄為「目嶼」音讀為「Ge-su」。果若比較伊能嘉矩所記錄射馬干(SAMAKAN)以「睫毛」為「kep’」的音讀形式,則將「目」記為「Ge」的音讀或許與排灣族有所關聯。爾後稱之為「目斗」,及可能又與臺灣高山族多數將「眼」讀為「mata」,而轉寫為漢文有所聯繫。其二,「吉貝」一詞,其意涵指涉的當是「植物名稱」(木棉),唐維爾記為「ki-pei」,或許顯示當時住民尚以漢人為主,果若以目前吉貝島老一輩仍呼為[ka33pua35]的音讀進行分析比較,儘管梵語karpasa音讀相近,若再對照鳥居龍藏先生(1903)以人類學角度觀察澎湖群島聚落生活的記錄,以及宋元時期歷史文獻,我們認為南島民族向澎湖群島的移動路線可能是雙向發展。

《硓𥑮石》季刊第50期〈澎湖群島閩方言調查與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上)〉

本文主要討論4個問題:1.澎湖群島明清時期的文獻史料,以涉及到鄰接區域間的語言問題,數量雖少,卻彌足珍貴。其中尤以清.蔡廷蘭《海南雜著》一書,需要特別重視。2.《明實錄》當中約略有15則與澎湖群島有直接關係的史料,本文以其中的11則,說明澎湖群島海賊問題對於澎湖群島閩方言影響的可能性。鄰接區域的語言、閩方言的「接觸」(contact)問題,讓我們需要擴大以閩南漳、泉兩次方言為主的研究視角。3.日治時期的戶口普查,顯示北緯23.5度以北的區域,以泉州府、漳洲府為主要人口,但是,仔細觀察當時的戶籍資料表,會發現儘管泉州府的人口來源以同安為大宗,尚有安溪、三邑(南安、惠安、晉江)的來源。漳洲府雖不知內部次方言區域來源,不過,馬公支廳仍有福州府、潮州府和「其他」(未知原籍何處者)。最為特別的是,北緯23.5度以南的區域,全為泉州府安溪籍。具體言之,在澎湖群島各區域閩方言調查尚未全面之際,以澎湖閩方言為同安次方言,或安溪次方言的結論,皆有鬆動的可能性。

《硓𥑮石》季刊第51期〈澎湖群島閩方言調查與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下)〉

本文係承前文〈澎湖群島閩方言調查與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上)〉,探討「比較語言學」和「語言地理學」的學說差異,並進一步針對澎湖地區方言研究做出建議與提醒。作者將方言地理學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歸為三點:1.語言分類與地理分布情況有一致性。2.除了有「鄰接區域」、「邊境殘存」、「固有變化」三項原則之外,對於解釋「例外」產生的因素也是重要的。3.涉及分布類型的問題需加以解釋。此外,方言研究須尋找一套客觀並得以檢驗迥異術語系統的思考步驟及方法,過程中則須反思方言地理學可能遭遇的難題。

《硓𥑮石》季刊第1期〈澎湖古厝〉

本篇為李金木先生以「澎湖古厝」為題,投稿至硓𥑮石季刊。早期澎湖人缺乏可供建造用的木材、石材,便以「硓𥑮石」作為建材。成為建材後,「硓𥑮石」在澎湖的運用情形十分普遍,除可成為屋舍居住,亦可成為家畜的飼育處所,此外,頗具特色的澎湖菜宅圍牆、石滬漁業、七美的墓葬文化中也可以見到硓𥑮石活躍的身影。「硓𥑮石」本名為珊瑚礁石灰岩,先民利用退潮時下海將珊瑚礁鑿成小塊後,以牛車拖運上岸,經風雨洗淨、切割、推砌,而成為今日所見的硓𥑮石建設(澎湖縣立文化局,1995)。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陳第、沈有容與東番記〉

《東番記》是臺灣早期歷史,特別是原住民文化習俗史的重要文獻之一。它是明萬曆30年(1602)冬,陳第隨浯嶼將軍沈有容前往東番(即臺灣)剿倭之後,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地採訪記錄下來的。如果沒有沈有容東番剿倭陳第就不可能有這一段親履臺灣的親歷;同樣,如果沒有陳第隨軍前往,也不會有〈東番記〉的產生。所以,陳、沈二人與〈東番記〉有直接的關係。本文根據有關史料對陳第及沈有容的生平、兩人之間的交往、東番剿倭的經過以及〈東番記〉的歷史價值等若干問題做一些探討,以就正於專家學者。

《硓𥑮石》季刊第2期〈澎湖媽宮城隍廟史蹟之研究〉

本文探究城隍廟之建置與興修,以及日據時期以來的變遷。自設立廟宇談起,唐朝時祭祀城隍成為日常習俗,文澳城隍廟為澎湖第一座城隍廟,創建於乾隆44年(1779),光緒15年為了方便祭祀移至馬公城內,其間數度重建。日據後廟宇久經風雨,民眾遂向廳長大竹勇申請改建,並廣邀眾街庄諸人士樂捐。於澎湖,城隍神傳有多起神蹟,如驅瘟疫及海寇、降雨,護國庇民;日治時期善堂興起,一新社至城隍廟祈請靈應侯為澎民戒除鴉片煙毒,靈驗異常。此外,日據時代城隍廟隔壁改建為日本人小學校分班,而歷史悠久的土地公廟之福德正神亦供奉於此。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台廈郊補闕〉

本文博引各方文獻,針對過去研究之疑點補缺(卓克華,1986)。澎湖行郊稱台廈郊,簡稱澎郊,由廈郊金長順、台郊金順利組成。由於康熙、雍正年間商業貿易極為興隆,作者推斷澎湖早已有行郊,而非文獻記載之乾隆40年(1775)(林豪,1983)。創立行郊之後即須訂定公約,包括團體旨趣、目的事業、制裁等內容,共同保障同業間的利益、維持風紀或興辦公益事業。現存之約章僅有兩件,皆為日據初期訂立;另一重要文物為記錄當時各郊行及澎湖舖戶姓名之石碑。台廈郊之會所設於媽宮街水仙宮,郊鋪設立於澎湖媽宮街(陳文達,1720),可能因清代班兵而出現,需仰賴廈門或台灣運送的商品包括:糖米、布帛、木瓦等澎湖未產之物。

《硓𥑮石》季刊第5期〈清代澎湖海防經營與西嶼東台的歷史研究(上)〉

本文分為上、下兩篇,以西嶼地區在清代時期的駐兵、設立的砲台、戰船等兵力配置探討清政府對澎湖海防維護狀況。澎湖有兩座墩台,一在媽祖宮山巔、另一在澎湖西嶼頭山巔。若以牡丹社事件作為考察清代海防政策之分水嶺,則能發現撫丹社事件乾澎湖最多有12座砲台,而後逐漸減少。隨著治安與軍防問題日益嚴重,海防政策也由監控台灣轉為剿撫海寇、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政策轉為海防西化時期,當時沈葆楨命人購買、修築砲台,以加強澎湖兵防;然各砲台、小砲圍十餘年內即廢棄。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澎湖〈彭祖公的故事〉試探〉

本文博引多方古文與傳說故事,針對「彭祖公的故事」多個版本進行分析與歸納。文章以敘述澎湖版本的故事、其他版本的故事,以及結論等三個部份進行。在「彭祖公的故事」中,不同版本的故事內容大多相同,然而敘述重心稍有不同,部份故事內容著重於卜者的靈驗,部份著重於求壽的過程。在眾多版本中,「酒菜誘請神仙以求增壽」的說法流傳最廣,其他版本如「因行善而得到增壽」與澎湖版本的「神仙試探並主動為其增壽」。若欲將傳說故事做為兒童教育之用途,作者認為「行善獲報」的版本較「利益交換」恰當。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澎湖地區結縷草的變異與選拔〉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7期,篇名為「澎湖地區結縷草的變異與選拔」,以下為本文摘要:澎湖群島是台灣地區中一個特殊的地理區域,植生狀況具明顯的特徵,經初步收集與調查顯示本地區原生結縷草的遺傳變異性大,對乾旱地區的綠化應具有潛力。本研究繼續澎湖原生結縷草族群的變異性調查,擬選拔適合於栽培之品系。由收集之種原中,選擇特性良好之品系進行草毯建立之比較,綜合研究結果,澎湖地區的原生結縷草遺傳資源豐厚,且不乏適於馴化栽培者,值得推廣利用。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澎湖畜牧之回顧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作者呂明宗,圖為民國60年代拱形豬舍(安宅農場)。本文研究、記錄澎湖畜牧業的發展,包括家畜與家禽種類、品種、特性、飼養方式、飼料種類、畜舍、用途等,以文字、影像與統計資料共同記錄澎湖縣畜牧業之歷史。研究結果顯示:1.過去常見或曾見之飼養家畜禽種類包括:豬、牛、羊、兔、鹿、雞、鴨、鵝、火雞等。2.畜舍以石頭、硓 石古石、空心磚作為建材,相關飼養器具則以木頭、石材、竹為主要材料。3.飼料以當地所產之草類、雜糧、廚餘等為主要食物。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褒歌田野工作心得〉

褒歌是澎湖民間非常特殊的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鍊韻語吟唱,以4句為基型。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人一粲,實則展露歌喉、識見與機智,意趣盎然。洪敏聰先生長期蒐集褒歌不下十載,所得300首;本文說明蒐集褒歌的緣起與方法,例如如何讓害羞不願展露的耆老長輩們開懷念起褒歌,或是在適當的場合時機拋磚引玉,讓身旁的人一同分享褒歌。洪敏聰先生在這些田野的歷練中,除了更深刻認識褒歌,感受其中人們的生活景況與七情六慾外,研究過程所帶給他的莫大喜悅,正是讓他得以持續投入的最大動力。

《硓𥑮石》季刊第29期〈「臭頭皇后和臭頭皇帝-澎湖民間故事研究」〉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第29期,篇名為「臭頭皇后和臭頭皇帝-澎湖民間故事研究」,作者為金榮華教授。在閩南話中,「臭頭」就是「癩痢頭」。從地理與移民史來看,澎湖和閩南之間的航程短、風向、洋流,使往返兩地之間較他處便利。不論是金門的「臭頭皇后」或是澎湖的「臭頭皇帝」,他們都共享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共通點,例如兩者都意外地「頭罩綠巾、手捧玉印」,而頭上的「綠巾」(其實是芋葉)則治癒了他們的臭頭。金榮華教授從這些線索出發,結合澎湖先祖來源研究,以民間故事的觀點詮釋金門與澎湖的關係。他也對「臭頭者」故事出現皇后與皇帝不同版本提出解釋,帶領我們看見民間故事背後承載的背景脈絡。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澎湖的荷蘭人造城故事試解」〉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第45期,主要是澎湖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有關中國人與荷蘭人造城的故事: 「中國人和荷蘭人比賽造城,中國人比較老實,在東北角上一擔土、一擔土地造起城來。荷蘭人則在那邊將杉木條一支一支立起來,然後用白布一圍,就做了一個紅毛城。」 這個看似有趣的歷史故事,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故事,只是取巧用詐的方式各不相同。然而,在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時,荷蘭人的確曾使用一捆一捆的帆布填補城牆的缺口,透過金榮華教授抽絲剝繭、多方旁徵博引後,沒想到可能描述的卻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老友約遊澎湖有感而作〉

《硓𥑮石》季刊在第20、21、22期連續登載陳芸娟小姐〈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一文的研究成果後,引起許多讀者的廣大迴響。本文刊登姜遠程先生二首詩作,便是該文的迴響。陳芸娟小姐的文章指出,大陸淪陷前夕,山東省各校流亡學生組成「八聯中」隨政府播遷來台,民國38年6、7月間到達澎湖。未料編兵問題,導致是年7月13日發生流血「713事件」。此後事件擴大,致張敏之、鄒鑑二校長和學生5人,於是年12月11日蒙冤遭槍決。姜遠程先生係流亡「八聯中」裡的濟南第三聯中學生,經歷椎心之痛。此次因陳芸娟一文,將半世紀前的經歷,以詩作悼念,憂思深遠,極其感人。本詩作以感懷半世紀前停留澎湖期間的經歷而作。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蝦仔出世兩枝鬚〉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3期,篇名為〈蝦仔出世兩枝鬚〉,本文為洪敏聰先生所撰之詩文,詩名為「蝦仔出世兩枝鬚」,全詩共33字,須以閩南語閱讀和朗誦,全文附上閩南語拼音、釋義以及賞析。詩文:「蝦仔出世兩枝鬚,佇那海底咧漂流,人咱兩人有通手牽手,較好乾隆遊蘇州」。釋義為:小蝦子孵化出來就有兩枝長鬚,在那海底隨水漂流,我們兩人能夠手牽著手,勝過乾隆皇帝遊覽蘇州。此詩意旨:孤寂的人生宛如在海底隨水漂流的小蝦子,人生有伴,而且能濃情密意的攜手相隨,那就是幸福,當然要勝過乾隆皇帝遊覽蘇州的心境了。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澎湖詩社再探〉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0期〈澎湖詩社淺探〉,作者胡巨川先生。以下文本文摘要:作者透過博覽文獻,深入清末民初以降澎湖各詩社──西瀛吟社(舊稱澎湖詩社、澎瀛吟社)、小瀛吟社、蓮社、文峰詩社──之人事變化及詩文風格演變。另外也增列文獻中所見之澎湖當時另外兩個詩社──杏園小社與新鶯吟會。他從文獻報導中的蛛絲馬跡推演還原當時詩社所面臨的種種事件,如歲時祭儀、擊缽吟況、遊記、吟社興衰……等,讓讀者能夠隨著文章重回歷史、身歷其境。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陳錫如的從軍詩史〉

本篇文章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34期,篇名為〈陳錫如的從軍詩史〉,作者為胡巨川。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文作者為人稱「高雄活字典」的文獻研究者胡巨川,文中呈現並分析清末民初澎湖詩人陳錫如(天賜)前往大陸從軍的19首「從軍行」詩文。從啟程、浪跡異鄉、不受重用、返程,陳錫如的每一篇詩文除記錄當下感悟,也透過本文作者胡先生的引導闡述,帶領讀者回到當時民初混戰的景況。陳氏曾創立西瀛吟社、小瀛吟社、蓮社等詩社,為澎湖文化事業之核心人物,他的詩文描述澎湖景物、政事治理、文人雅集、人民遭受饑荒之苦,也表達他對朱子之景仰與志業,讀者可藉由他的「詩」了解他的生活「史」。

《硓𥑮石》季刊第39期〈澎湖遊子返鄉詩〉

澎湖子弟在成年後多前往台灣謀生,遇事返家時,文人雅士則常有吟詠。本文作者為人稱「高雄活字典」的文獻研究者胡巨川,他考察澎湖文人遊子返鄉詩,讀者除能感悟澎湖遊子渡海謀生、返鄉的心境,也得以「詩」從中看見時代背景的「史」。澎湖地理環境特殊、居民生活困苦,澎湖子弟長大後多渡台謀生,相較於一般的工商人士,文人雅士較多將遊子返鄉的過程與感受化作詩詞。作者胡巨川先生生於西元1938年,長期致力於台澎文史研究中,曾多次於《硓𥑮石季刊》(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6;2007)投稿,著作內容包括澎湖詩文及歷史、詩文作者生平史、日治時期行政首長。及歷史、詩文作者生平史、日治時期行政首長。

《硓𥑮石》季刊第43期〈日治時期澎湖行政首長名錄〉

民國六十九年前,地方出版之《澎湖縣誌.上冊》、《澎湖縣誌.人物志》中完全沒提到日治時期在澎湖的日本人士;民國六十九年後鄭喜夫先生、許雪姫與周惠玲開始進行系統性的整理。本文作者系統性的條列日治時期澎湖的行政首長,並簡述各首長之基本資料、任職期間與職位。作者胡巨川先生生於西元1938年,長期致力於台澎文史研究中,曾多次於《硓𥑮石》季刊(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6;2007)投稿,著作內容包括澎湖詩文及歷史、詩文作者生平史、日治時期行政首長。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陳錫如與其《留鴻軒詩文集》〉

陳錫如,清末民初人,曾於澎湖與旗津創設詩社並推廣儒學漢文,為當時高雄及澎湖地區文化事業之核心人物。《留鴻軒詩文集》為陳錫如晚年,由他三位蔡姓女弟子整理其歷來所作詩文並刊刻出版,並定名為《留鴻軒詩文集.附女弟子詩鈔》。本文作者為人稱「高雄活字典」的文獻研究者胡巨川,通曉高雄與澎湖歷史文獻。讀者除可藉由《留鴻軒詩文集》認識陳錫如的詩文一生,更可透過作者胡先生的文字分析看見清末民初的時代背景與人物群像。

《硓𥑮石》季刊第48期〈澎湖遊子返鄉詩〉

本文承繼《咾咕石季刊─第39期澎湖遊子返鄉詩,由人稱「高雄活字典」的文獻研究者胡巨川所著,深入考究後於本篇增添所收錄詩作之作者以求完備,並完整補述各作者生平。他考察澎湖文人遊子返鄉詩,讀者除能感悟澎湖遊子渡海謀生、返鄉的心境,也得以「詩」從中看見時代背景的「史」。澎湖地理環境特殊、居民生活困苦,澎湖子弟長大後多渡台謀生,相較於一般的工商人士,文人雅士較多將遊子返鄉的過程與感受化作詩詞。作者胡巨川先生生於西元1938年,長期致力於台澎文史研究中,曾多次於《硓𥑮石》季刊(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6;2007)投稿,著作內容包括澎湖詩文及歷史、詩文作者生平史、日治時期行政首長。

硓𥑮石匠師-吳石砛(一)

吳石砛,民國18年(1929)出生,湖西鄉南寮村的硓𥑮石匠師。進行資源調查的薛寧逸常常拿名字跟吳石砛開玩笑「阿伯,汝ㄟ名字應該就是生來要疊硓古ㄟ!」也許是因緣際會,也許是命中注定,吳石砛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挖石頭,第二份工作則是疊菜宅,都與澎湖的石頭:硓𥑮石(白石)、玄武岩(黑石)息息相關,經由他的手完成了很多美麗且實用的菜宅,在現今這個傳統文化式微的社會,吳石砛還願意將一手好技術傳承給下一代,擔任起這份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十分的令人敬佩。

《硓𥑮石》季刊第1期〈乙未之黎澎湖的淪陷〉

乙未年即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為台灣、澎湖劇烈變動的一年,尤其是中日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成為台澎人士心中永遠的痛,但卻很少人知道,為了事先於中日代表和談之前,日軍處心積慮,多方設法派軍先占領澎湖,造成事實,以作為在和談中的勒索,因此乙未之役澎湖的攻防戰,實居關鍵地位,惜清廷未能加以把握,終致澎湖淪陷日軍之手。有關乙未之役抗日運動的論著不少,較著名的有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其對澎湖之役記載不多,又陳漢光〈甲午役中台澎之防守與抗戰〉,其對澎湖之役雖有較多記載,但亦有不少錯誤、遺漏之處。本文試從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及英國外務部出版,《英國外務部領事館報告書》等,日、英等國重要文件中,鉤稽整理所載史料,對一八九五年澎湖的淪陷,提出分析與探討,俾提供有志研究台灣史研究者適當的參考。

《硓𥑮石》季刊第25期〈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年澎湖島地圖新解〉

1622年,於中國沿海尋找貿易據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最終於澎湖駐紮,並興建風櫃尾紅毛城。「1623年澎湖島地圖」是風櫃尾荷蘭城堡原始資料,本文就該圖和所附荷文詳譯、注疏,並提出寶貴新見。讀者可隨作者的分析比對,看見地景人物之今昔對比與時代背景。作者深入考證、譯解有限史料的關鍵處,並配合其他文獻,於文中已呈現若干風櫃尾紅毛城被忽略的現象。進而認為或許無法從荷蘭文獻直接證明17是紀初澎湖的聚落、人口已有一定規模,但至少可確證,「1623年澎湖島地圖」有它主題侷限,不能作為說明今馬公市當時無聚落的證據。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荷蘭時代台灣史」中的澎湖〉

摘錄自內文:1624年8月底,荷蘭人拆毀澎湖紅毛城進入臺南安平,開啟所謂「荷蘭時代臺灣史」時期後,歷史聚光燈便轉照臺灣本島。似因背景燈光暗滅,1624年至1661年期間,澎湖在一般歷史書籍中大都被脫落、忽略;連帶16、7世紀以來的臺、澎密切結構,也因而空缺、隱晦。本文試圖初步補闕「荷蘭時代臺灣史」中的澎湖史,進而對澎湖人長久以來把文澳「紅木城(埕)視為荷蘭「紅毛城」之事,提出一個調和傳說與事實的新假設。最後,我會粗描臺澎兩岸的有趣人物往來關係,再確證臺灣史有被忽略的連續性一面。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記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澎湖廳志15卷抄本〉

《澎湖廳志》是清朝澎湖文石書院主講林豪所編纂,然而民間流通者為清光緒20年所刻之14卷刻本,其原稿抄本藏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筆者高志彬邇來以整理臺灣方志為業,凡有所見,輒作札記。於整理臺志時,發現中圖臺灣分館所藏《澎湖廳志》15卷抄本,經比對知為林豪所纂稿,與今所見之刻本略有不同,因撰此記,略作介紹。筆者見林氏原稿抄本,認為彌足珍貴,今薛氏刪補本一再重排應世,而林氏原稿抄本竟深埋書庫,不見天日,遺憾和如也。茲僅略述所見如此。至考訂論正,尚待方家。是為記。

《硓𥑮石》季刊第18期〈澎湖諺語所反映的早期婦女生活〉

節錄自內文:澎湖地區的婦女因為產業以漁業為主,生活環境惡劣,因此她們的家庭地位、 生活方式及社會責任,和臺灣本島的女性比較起來,就顯得相當特殊,從諺語所反映出來的婦女真實生活,及可能形成的社會問題,實在值得我們去探索,在表面所反映的現象之外,應深入探求其社會文化的深層意義。至於筆者為什麼選擇由諺語中去了解,乃因「諺語」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直接性、和傳俗性的語言。它是一種由先民集體創作出的語言,能反映先民的許多文化現象。站在文化學、社會學、甚至民間文學的角度而言都能忠實呈現早期人們的生活,當然也包括「婦女生活」在內。為使採集到的79 則諺語更有次序,將之區分為「婦德」、「婦容」、「婚姻」、「生育」、「婆媳」、「夫妻 、「童養媳」、「其他」等8類。至於臺語發音則採用國際音標標示,並配合澎湖本地腔調來做擬音的工作,期使能忠於當地的發音而唸讀無誤

《硓𥑮石》季刊第44期〈澎湖女鬼故事探析〉

澎湖居民對於宗教活動相當投入,其中,有時對鬼的敬重甚至高於對神的信仰,這與以農業為主的台灣本島有所不同,甚是特別。本文網羅澎湖地區百餘則鬼故事,其中與「女鬼」有關的故事共有44則,欲探討:1.女鬼在鬼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2.在澎湖社會文化裡的特殊性;3.鬼與活著的女性之間的關係;4.在陽世的女性如何與鬼互動等議題。研究結果顯示,女鬼在故事中較男鬼常出現,且多以駭人的形象示人,這是來自於中國宗族祭祀習慣,以及將其恐怖化以傳達恐懼的心情所致。澎湖四周環海的環境,在古代因知識、技術不發達之故,發生多起意外事故,因此,以「水鬼」為主角的故事眾多。在傳統性別教育上,女性時常受到「找一個好歸宿」及道德的規訓,年輕的女性逝世後為了滿足個體的觀念或得到祭祀的心願,會以如同反抗傳統社會中女性卑微角色的姿態出現,積極追求夢想。

《硓𥑮石》季刊第2期〈澎湖的島嶼〉

根據地理學辭典的註解,「島」和「嶼」均為周圍被水包圍的陸地。其中,陸地較大者為島,小者為嶼。然而,澎湖的「島」和「嶼」常混用,因此,兩者的定義在實務上卻又不是那麼的明確。澎湖的島嶼是由大規模的火山活動所形塑,至元朝有紀錄始,島嶼數量逐漸上升,當中的關鍵因素正是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地理知識的認識與了解。本文簡要介紹島嶼的定義、澎湖島嶼的形成,並考察各朝代島嶼數量之紀錄。作者於文末也指出,島嶼數量的增加並非因為生成新的島嶼,而是因為人們對地理知識的了解與認識,同時呼籲促進地理知識、相關討論的重要性。

《硓𥑮石》季刊第7期〈澎湖火山之島〉

澎湖約為一千六百多萬年前至八百多萬前年因大規模火山運動所形成之火山島,島嶼數量眾多,故又被稱為「澎湖群島」,由玄武岩和沉積岩所形成的岩盤更是一大特色。除島嶼眾多之外,在姑婆嶼、小白沙嶼、員貝嶼、後寮瞭望山、港底灣等地因火山多次噴發、堆積、侵蝕而形成的條狀侵入岩──又稱「岩脈」、「岩壁」、「岩牆」或「岩堵」,也為地理景觀刻下令人驚艷且印象深刻的一筆。本文首先介紹火山的類型與澎湖火山地形所屬的種類,接著再談到澎湖可見的條狀侵入岩,最後以顯示澎湖為火山島的證據作為結束。

《硓𥑮石》季刊第8期〈漁翁島層〉

澎湖的島嶼數量眾多,除花嶼之外,其餘各島由玄武岩和沉積岩形成。澎湖群島的岩層頗具特色,其中又以由三層玄武岩和兩層沉積岩夾層所組成的漁翁島最具代表性,故學術界將澎湖此類岩層命名為「漁翁島層」。各島在水面上露出的岩層各不相同,以漁翁島為例,由上而下依序為:柱狀玄武岩、上部沉積岩、多孔狀玄武岩、中部沉積岩和水面附近的亞多孔狀玄武岩。若以更細緻的視野切入,則能分為:粗粒玄武岩、上部緻密玄武岩、最上部沉積岩、下部緻密玄武岩、紅色壤土和頁岩及火山碎屑岩、上部沉積岩、多孔狀玄武岩、中部沉積岩、亞多孔狀玄武岩等。澎湖屬淺海的火山島,從過去的研究中能夠發現,在屬沉積岩的砂頁中有螺貝化石及海洋生物的化石痕跡。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澎湖地貌之四 節理、層理和裂理〉

本文以七美、錠鉤嶼、小雞善嶼等地作為範本,簡介澎湖的岩石地貌,並且以圖片輔助說明以促進讀者理解。澎湖約為一千六百多萬年前至八百多萬前年因大規模火山運動所形成之火山島,島嶼數量眾多,因此又有「群島」之稱。除花嶼之外,其餘各島由玄武岩和沉積岩形成。熔岩冷卻時收縮加速,形成裂隙向內延伸的「節理」,不同的沉積作用產生出層狀樣態的「層理」,以及暴露於空氣中的岩石經過熱脹冷縮後所生成的「裂理」,是本文主要探討的三項重點。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澎湖特有產業~文石業簡介〉

澎湖產的文石花紋多元且稀有,自古以來成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的「寶石」。文石業開展於日治時期,日本人招募當地青少年習藝,並在望安當地設置加工廠將將軍澳發現的大量良質文石進行加工。經過學者的研究、業者的推廣及交通和資訊的普及化之後,文石逐漸受到一般人士接受,確立其產業地位。本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介紹澎湖的文石產業與產業階段,以及澎湖各區產出的文石特徵。第二部分則以實地考察及文石加工成品的相片為主,文字說明為輔。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澎南圖書分館落成啟用〉

本文紀錄澎南圖書館之興建過程、硬體設施,以及作者對於圖書館在地方所扮演的角色之期待。澎湖縣除馬公市轄區之外,其餘各鄉均有所屬圖書館。澎南圖書館於民國89年(2000)取得用地,並自民國90年(2001)破土動工,工期共計一年又三個月。圖書館分為兩層樓,除了一般閱覽設備與藏書之外,波浪狀的屋頂以及具備石敢當意涵的觀景台已成為當地的特色文化。作者期待圖書館在未來不僅能夠令澎南地區的莘莘學子及民眾有一處優良的讀書環境,也能夠推動當地居民加入義工行列,共同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

文澳城隍廟「功存捍衛」匾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為文澳城隍廟「功存捍衛」匾額。清代澎湖有2座城隍廟,一在文澳,一在媽宮澳,現均指定為縣定古蹟,其史蹟與澎湖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本文探討澎湖城隍廟御賜「功存捍衛」匾額、清代石碑、清代地方志之相關記載,並記錄部分文澳城隍廟文物及媽宮城隍廟文獻辨正,以作為日後研究之參考。經查「功存捍衛」匾有2,分別懸掛文澳、媽宮2座城隍廟後殿正中。關於「功存捍衛」匾之頒賜,推斷先立於文澳城隍廟,璽文為「光緒御筆之寶」,之後另行製作一面匾式,於媽宮城隍廟重修落成時所立,璽文為「勅賜之寶」,璽旁飾以金龍,突顯其為御賜匾額。本文為吳培基教授所著,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為文澳祖師廟「一方之庇」匾額。「一方之庇」匾額上款「雍正七年歲次己酉陽月 吉旦」,下款「燕山王仁敬立」。另根據〈澎湖城隍廟殘碑〉有:雍正八年,澎湖始庥。別駕…」之文句,推斷雍正8年為文澳城隍廟之創建,而雍正7年時,尚無文澳城隍廟,通判王仁立匾「一方之庇」於當時文澳的主要廟宇祖師廟,即表示對其對於祠廟事務之關心,隔年即草創文澳城隍廟。現今(2019)此匾保存狀況良好,位於大殿右側牆上。而澎湖縣馬公市文澳城隍廟,創建於西元1684-1728年,主祀神祇為城隍尊神 ,為澎湖縣定三級古蹟 ,地址位於880馬公市西文里25號 。

文石書院碑記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圖為閤澎紳士〈文石書院碑記〉碑題特寫。此碑敘述通判胡建偉創建文石書院、熱心教育的功績,為閤澎紳士於胡建偉「榮擢屆期」時所立。澎湖文石書院原有建築現僅留魁星樓(及登瀛樓),餘已蕩然無存,文物亦多不存,僅留存石碑。本文探討魁星樓的匾聯,以及文石書院石碑,包括:〈文石書院碑記〉、「文石書院」門額、〈倡捐襄舉賓興記〉等。本文綜述這些石碑及匾聯的歷史背景、校勘文字、補足部分闕字,徵引相關文獻,解釋碑文及匾額聯詞,以及向來忽略的篆印記。

老照片山口忠六葬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9年(1920),作者祖父山口忠六在馬公之葬儀。作者的祖父、父親山口秀次及他本人,三代均住過澎湖。本文作者為山口正昭先生,譯者為黃有興先生。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山口家族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10年(1921)1月,山口家族攝於馬公。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父母結婚照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昭和3年(1928),作者山口正昭的父親山口秀次和母親山口夕力(TaKa),在馬公結婚的結婚照。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馬公海軍工作部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昭和9年(1934),馬公海軍工作部為一位技師辦的送別記念。上面第2排右起第3位,為作者父親山口秀次。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山口幸弘葬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昭和10年(1935)5月,作者的大弟山口幸弘5歲去世葬儀。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山口忠次出征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圖為昭和14年(1939) ,作者的小叔山口忠次出征,攝於測天島工作部宿舍。本文作者為山口正昭先生,譯者為黃有興先生。山口正昭生於1928年,為在澎湖出生之日本人。台南第一中學畢業之後志願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經過嚴格訓練後,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後於1946年返日本。譯者黃有興先生為澎湖縣人,生於1927年。全國性公務員高等考試及格後曾任地方公務員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委員,退休後繼續從事台灣文獻研究工作,本文為譯者黃有興先生承《硓𥑮石》季刊蔡丁進主編之邀請進行翻譯之作品。並有多項關於澎湖地方信仰、習俗、口述歷史之著作。

老照片今村師範來澎記念照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昭和15年(1940)4月29日攝,後排右起第2位為作者父親山口秀次。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山口正昭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圖為昭和18年(1943) ,作者山口正昭就讀台商一中時所拍攝。本文作者為山口正昭先生,譯者為黃有興先生。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譯者黃有興先生(1927-2017)為澎湖縣人,曾任地方公務員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委員,退休後繼續從事台灣文獻及澎湖民間信仰研究工作。

老照片山口忠義出征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昭和13年(1938),作者的叔父山口忠義出征,攝於測天島工作部宿舍。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山口正昭表彰式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平成8年(1996)10月3日,日本佐賀市文化會館表彰式。作者山口正昭(右起第2位),在味の素九州工廠限齡退休後,擔任日本紅十字會救急法指導員,從事活動。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老照片山口正昭近照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作者山口正昭近照。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為澎湖出生之日本人,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高等科畢業,考進台南第一中學,後投考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派駐澎湖西嶼之特攻隊基地,終戰時復員,於1946年返日本。本文敘述他在澎湖的生活、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

澎湖島古圖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為「澎湖島上的荷蘭人」,圖為澎湖島古圖,荷蘭海牙文書館藏,一六二四年左右荷蘭人製。本文由村上直次郎(1868-1966 )著,許賢瑤譯註。本文最早刊於由昭和八年( 1933 )一月號的《臺灣時報》,作者利用以下資料,諸如:總督之訓令,司令官Reyersen的日記、書信及繼任司令官Sonck的報告書等荷蘭文獻的日譯文,都收錄在《台灣史料雜纂》內,撰寫出當時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而本文主要是針對這幾個時期探討與研究:荷蘭人初抵澎湖、築城據守澎湖、與中國官吏之交涉、離開澎湖占據台灣、第三次渡海至澎湖島和澎湖島的紅毛城城址等。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島上的荷蘭人—Bort航海記插圖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為「澎湖島上的荷蘭人」,圖為荷蘭艦隊司令官Bort的航海記插圖,圖上英文字母標示內容分別為:A入口、B停泊處、C小寺廟(媽祖宮)、D荷蘭人廢城、E荒廢的中國城、F在逃敵船、G虎井嶼、H桶盤嶼。本文由村上直次郎(1868-1966 )著,許賢瑤譯註。本文最早刊於由昭和八年( 1933 )一月號的《臺灣時報》,作者利用以下資料,諸如:總督之訓令,司令官Reyersen的日記、書信及繼任司令官Sonck的報告書等荷蘭文獻的日譯文,都收錄在《台灣史料雜纂》內,撰寫出當時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而本文主要是針對這幾個時期探討與研究:荷蘭人初抵澎湖、築城據守澎湖、與中國官吏之交涉、離開澎湖占據台灣、第三次渡海至澎湖島和澎湖島的紅毛城城址等。

《硓𥑮石》季刊第5期〈七美景觀賞析—七美西北灣的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景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期,篇名為〈七美景觀賞析〉,圖為七美西北灣的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景觀。本篇為呂文雄先生針對七美地景──大獅景觀、雙心石滬、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所拍攝之照片,並依序以「七美大獅景觀」、「七美雙心石滬」、「七美西北灣的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命名以及進行簡要的說明。呂文雄先生先後以〈桶盤嶼景觀欣賞〉(1996)、〈七美景觀賞析〉(1996)、〈走訪天台仙境〉(1997)等三篇文章投稿至《硓𥑮石》季刊,刊登於季刊之封面裡,均以影像和短文紀錄下壯觀,且富有澎湖特色自然地景。

《硓𥑮石》季刊第5期〈七美景觀賞析〉—七美雙心石滬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期,篇名為「七美景觀賞析」,圖為七美的雙心石滬,是人造的捕魚陷阱。本文為呂文雄先生針對七美地景-大獅景觀、雙心石滬、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所拍攝之照片。並依序以「七美大獅景觀」、「七美雙心石滬」、「七美西北灣的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命名以及進行簡要的說明。七美古稱「南嶼」、「南大嶼」,清末稱為「大嶼」,台灣光復初期仍然命名為大嶼鄉,民國38年,澎湖第四任縣長劉燕夫先生感念七美人貞烈事跡值得表彰,乃易名為七美鄉。

《硓𥑮石》季刊第5期〈七美景觀賞析〉—七美大獅景觀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期,篇名為「七美景觀賞析」,圖為七美大獅景觀,七美猶如蹲坐的大獅景觀是由交錯的玄武岩節理所構成。本文為呂文雄先生針對七美地景-大獅景觀、雙心石滬、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所拍攝之照片。並依序以「七美大獅景觀」、「七美雙心石滬」、「七美西北灣的柱狀板狀節理玄武岩」命名以及進行簡要的說明。七美古稱「南嶼」、「南大嶼」,清末稱為「大嶼」,台灣光復初期仍然命名為大嶼鄉,民國38年,澎湖第四任縣長劉燕夫先生感念七美人貞烈事跡值得表彰,乃易名為七美鄉。

由微輝長斑岩片狀節理所組成的特殊地貌

《硓𥑮石》季刊第6期的分隔頁插圖,篇名為「走訪天台仙境」,圖為由微輝長斑岩片狀節理所組成的特殊地貌。本篇為呂文雄先生針對望安天台山地景所述之文,並有照片3張,依序以「仙腳印」、「天台山坳裡牛群嬉戲奔跑」、「由微輝長斑岩片狀節理所組成的特殊地貌」命名以及進行簡要的說明。天台山山高53公尺,是望安鄉的最高峰,周遭青草圍繞,附近盛產文石,岩層主要為片狀節理的微輝長斑組成,與虎井、桶盤兩島之柱狀玄武岩景觀不同。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在馬公港報沈的日本軍艦——松島—三景艦上32公分口徑主砲。)

本文為何聰明先生所編譯,圖為三景艦上的32公分口徑主砲,文章內容敘述「松島」艦之創艦與爆炸沈沒始末。「松島艦」為日本政府於1886年至1889年之間,為對付大清帝國北洋艦隊所建「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3艘軍艦中的其中之一,「松島艦」和「嚴島艦」為法國所製造。文章以三景艦之由來與裝備,以及「松島艦」於1894年至1905參與日清戰爭、澎湖島攻佔、日俄戰爭中的戰績,與「松島艦」1908年在馬公港爆炸沈沒的經過與善後等三個層面分別論述,紀錄該軍艦在日本參與各項戰爭中扮演的角色。

《硓𥑮石》季刊第39期「編後語」

本期(39期)敬刊吳培基、胡巨川、黃慧鳳、陳英俊和筆者5作,後2作與「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有關。考察由陳益源教授發起與籌辦,參行人員屢經變動,最後10位定案。歷經1年多之準備與等待,克服諸多困難,「蔡廷蘭越南行跡考察」於民國93年(2004) 8月15日~22日成行(共8天)。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蔡主編撰文時而理性,時而感性,不僅能從其論述中體察出淵博的學識,亦能從中感受到主編與各篇作者間之交情、對於澎湖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擔任網羅澎湖大小調查、研究、觀察等訊息的《硓𥑮石》季刊主編之使命感。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編後語」

本期(40期),敬刊賴褔順、黃有興、林有忠、吳青霞、蔡丁進5閎文。元朝時澎湖史要詆「吳志斗事件」,波瀾壯闊、驚心動魄,惜歷來學人多信筆泛云,未極心實。今賴褔順教授敷章〈燈路尾澳-中世紀東方海洋的明珠〉,韋編三絕、茹古涵今,剖析其毫釐、洞徹其底蘊。「吳志斗事件」本於5則史料,此篇全錄其原文。經考查元世祖忽必烈發兵瑠求,乃因聽聞瑠求出產許多奇珍異寶,除欲強取豪奪外,推論亦用以震攝北方日本,甚或作為纘緒征日之跳板。另興兵瑠求之事,楊祥主戰,吳志斗主撫,吳志斗可能因此埋下殺身之禍,然而他消弭了一場大戰禍,避免千、萬生靈塗炭。至於「汀路尾澳」,賴教授一一分析,終結考曰「汀路尾澳」在澎湖,正名「燈路尾澳」,且是澎湖文獻首出之地名。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編後語」

本期( 41 期)敬刊黃有興、陳益源、林有忠、吳培基、蔡丁進,計5大作。 另外本文提及澎科大之設立,居上台之位,枌榆終感慊願。本刊厚幸焉,蒙姜佩君、李明儒、蔡明惠、陳元陽、吳培基諸師惠賜尊稿,如獲球璧,並茲錄澎科大沿革4階段。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蔡主編撰文時而理性,時而感性,不僅能從其論述中體察出淵博的學識,亦能從中感受到主編與各篇作者間之交情、對於澎湖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擔任網羅澎湖大小調查、研究、觀察等訊息的《硓𥑮石》季刊主編之使命感。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編後語」

本期(42 期) 敬刊翁佳音、吳培基、許玉河、黃有興、林承毅、陳保銀、林有忠,計7篇大作。翁佳音先生25期撰〈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 年澎湖島地圖」新解〉、本期撰〈「荷蘭時代台灣史」中的澎湖〉,前撰敘荷據澎湖時澎湖之情狀,後撰陳荷據台灣時澎湖之情狀,即17 世紀前期至中期澎湖事也。本期翁佳音大作謂「(東亞)大背景海洋場域結構,......澎湖是場域主角之一」,故荷人侵臨「非偶然, 是結構」。本篇編後語為《硓𥑮石》季刊之主編蔡丁進先生所寫,蔡先生以簡潔卻不失嚴謹之方式為本期所刊載之文章進行摘要,可稱為讀者閱讀文章前之引路人。蔡主編撰文時而理性,時而感性,不僅能從其論述中體察出淵博的學識,亦能從中感受到主編與各篇作者間之交情、對於澎湖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擔任網羅澎湖大小調查、研究、觀察等訊息的《硓𥑮石》季刊主編之使命感。

《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編後語」

本期(49期) 2007 年12月出刊,敬泐王滋敏和吳培基、江國辰等7人、鄭紹裘、林有忠諸賢巨製。 以下續謹介45期(2006年12月)頁14-70,吳培基教授〈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計有:(十七)﹝匾遺失﹞「鹿洞薪傳」(十八)﹝匾遺失﹞「有志竟成」(十九)﹝碑今存﹞「仰之彌高」(二○)﹝碑遺失﹞吳爾聰〈募修文廟啓〉(二一)﹝碑今存﹞吳爾聰〈聖廟重修落成記〉(二二)﹝碑今存﹞吳爾聰〈古蹟保存所記〉(二三)﹝碑今存﹞孔子廟信徒〈孔子廟重修捐題碑記〉(二四)吳爾聰〈文石書院沿革大要〉

《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編後語」

本期(50期)2008年3月出版,敬刊吳培基和賴阿蕊、呂昭明、侯建章、鄭紹裘、林有忠6賢鴻章。 本期編後語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第一個部分為主編蔡丁進先生念及過去與顏式裕先生(1922-2007)之交情,撰文記錄其生平、告別式情形,與對澎湖之貢獻。第二部分續謹介45期(2006年12月)頁14-70,吳培基教授〈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計有:(二五)﹝匾今存﹞蔣中正「有教無類」(二六)﹝碑遺失﹞徐詠黎〈重修澎湖文廟記〉(二七)﹝碑今存﹞澎湖縣政府〈文石書院與孔子廟簡介〉(二八)﹝碑今存﹞澎湖縣政府〈登灜樓簡介〉(二九)﹝碑今存﹞澎湖縣政府〈澎湖縣孔廟重建碑記

《硓𥑮石》季刊第44期「編後語」

本期(44期)敬刊李明儒和詹雅惠(合撰)、高芷琳、陳速換、柯榮三、蔡丁進5大作。上期<編後語>菲介清領澎湖「縣長」(巡檢、通判),本期陔記比者縣長任期,並追憶其涓埃。(一)

《硓𥑮石》季刊第51期「編後語」

本期(51期)2008年6月出版,敬梓王滋敏和吳培基、鄭紹裘、林有忠、呂昭明、廖哲強諸賢茂製。 文化大學史學系賴褔順教授,素關心本刊,去年底赴美研究,返台後閱48期。今 2008年2月4日電作者:「48 期宋朝屯軍文寫得很好、很對!因前人未曾提過,所以是發明、是創見。」感謝賴兄讚美,虔祝3賢春禧,至禱再賜鴻藁。朝陽科技大學何孟興副教授民國95年3月寄贈大作《浯嶼水寨:一個明代閩海水師重鎮的觀察》給予雅正,敘及澎湖明代事,甚值推介。明朝福建沿岸的海防措施,由內而外(由陸而海)「衛、所、司、堠、寨、遊」構成一個防衛整體,計有:11個衛、13個守禦千戶所、44個巡檢司、152座峰堠、5個水寨、9支遊兵。

《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編後語」

本期 (52期)2008年9月出版,敬刊吳培基和賴阿蕊、王滋敏和吳培基、黃有興、林有忠、林麟祥、劉昱明,7賢徽章。瓦桐村張氏家廟,有1方雍正元年(1723)頒賜的〈懷遠將軍詰命文〉。《澎湖縣誌.文化志》謄其全文,並加標點。本刊上期王滋敏、吳培基〈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訂正文化志所謄錯處、補足缺字,並對部份奧詞注釋。作者鑑該誥命文甚難明瞭,復受上作之啓迪,決定予全面性注釋及語譯。文章依據本刊上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之附錄。

《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編後語」

本期(53期)2008年12月出版,虔輯姜佩君、賴褔順、黃有興、余光弘、陳愫汎(速換)、朱盈蒨和于錫亮,7賢琅玕。此篇編後語特別提及「澎湖永遠的白阿姨」、「澎湖天使」白寶珠今年(2008)4月8日去世,作者前往瞻仰遺容並參加火化儀式,獲贈《上帝差遣在澎湖的天使一白寶珠宣教士(紀念文集)》。白寶珠之名澎人多有耳聞,唯其處世低調,絕少接受採訪,一生傳奇莫諱如深。而作者綜餐簡報,試述其生平大要於文中:1919年生於中國河南省,1952年在台北新莊樂生療養院接觸許多澎湖去的麻瘋病人,決定赴澎湖。1955年來澎湖,一住54年,走遍大小島嶼,又在澎湖醫院設立特別皮膚科門診。2008年於澎湖醫院護理之家辭世。

《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編後語」

本期(45期)2006年12月出刊,敬梓吳培基、胡巨川、陳益源、金榮華、許玉河5賢巨製。為了研究方便,歷史需作分期。往昔分期多以年代為之,本〈編後語〉詳析至月日。區分當否?尚祈先進賜正。下面簡敷澎湖代史,並傍及台灣:(一)荷據時代:荷入兩次據澎2年6個月零8天。(二)明屬時代:1624年9月11日-1661年4月21日,共36年6個月又10天。(三)明鄭時代:1661年4月22日-1683年7月16日,共22年2個月又23天。(四)清領時代:1683年7月17日-1895年3月25日,共211年8個月。(五)日治時代:1895年3月26日-1945年10月24日,共50年7個月。(六)民國時代:1945年10月25日至今。

松島艦主砲位置圖

本文為何聰明先生所編譯,圖為松島艦及主砲位置圖,文章內容敘述「松島」艦之創艦與爆炸沈沒始末。「松島艦」為日本政府於1886年至1889年之間,為對付大清帝國北洋艦隊所建「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3艘軍艦中的其中之一,「松島艦」和「嚴島艦」為法國所製造。文章以三景艦之由來與裝備,以及「松島艦」於1894年至1905參與日清戰爭、澎湖島攻佔、日俄戰爭中的戰績,與「松島艦」1908年在馬公港爆炸沈沒的經過與善後等三個層面分別論述,紀錄該軍艦在日本參與各項戰爭中扮演的角色。

曳引機耕作(尖山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作者呂明宗,圖為尖山村的曳引機耕作。澎湖早期以黃牛駕車、耕種,民國70年代以後,農耕被機械取代,現改用曳引機犁田翻土,鮮有人以黃牛駕車,黃牛數量也逐漸減少。至近代,澎湖畜牧業未受到推廣,產業逐漸走下坡,因此更顯現出早期畜牧業照片留存之重要性。尖山村位於湖西鄉,村民早期以漁業和農業為生,近年來,社區內豎立一座象徵「好彩頭」的白蘿蔔雕像,成為社區地標。

疊菜宅工法(一)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重視在地文化、根植社區之單位。菜宅,俗稱「宅仔牆」,澎湖農民最常用來抵抗強風的方式,這些硓𥑮石組成的菜宅成為澎湖美麗又具特色的人文景觀。菜宅所使用的硓𥑮石,是海底珊瑚蟲死亡後遺留下來的骨骼,稱為珊瑚礁。採集珊瑚礁石,要在退潮時開始下海,使用六尺長的掘仔或蠔椓搰勾起珊瑚礁,因為珊瑚礁多半在海水深處,需要潛水才能取得,如果珊瑚礁太大,在海上就要使用掘仔或鐵鎚與鐵鑿,將珊瑚礁分成小塊,才能搬到小船上,直到海水漲潮時,才能將船開到岸邊,使用箍落仔與扁擔將含海水的珊瑚礁挑到高潮線上,再以牛車載到岸上,堆疊成一座長寬高各四台尺的珊瑚礁堆,珊瑚礁在海邊淋雨、曬乾、淡化二至四年,淡化後就是硓𥑮石,可用來疊菜宅或蓋房屋。過去南寮村也有部分村民從事挖掘珊瑚礁,但是配合潮汐,一天只能挖掘兩趟,也不一定每趟都有收穫,因此逐漸放棄挖掘珊瑚礁的工作,目前珊瑚礁亦已禁止開採。(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疊菜宅工法(二)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重視在地文化、根植社區之單位。在南寮村,隨處可見菜宅景觀,村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田地可種植作物自給自足,村子裡也有幾位會疊菜宅的匠師們,為了傳承菜宅的工法與文化意涵,文化局特地舉辦了疊菜宅的研習工作坊,邀請85歲的吳石師傅以及61歲的許自謀師傅,帶領6位南寮村的學員們一同疊菜宅。(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疊菜宅工法(三)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重視在地文化、根植社區之單位。這次行動工作坊選定修復的菜宅,位在南寮往菓葉202縣道旁,因道路擴寬而損壞的菜宅,過去202縣道只有2線道時,這處菜宅高度約在110至120公分左右,據地主表示,這個菜宅從他的曾祖父就存在,現在他已經88歲了,推測這處菜宅應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101年(2012)澎湖縣政府進行道路拓寬將此菜宅推倒,硓𥑮石散落在耕地上,時間久長滿雜草,根本無法耕種,地主提供傾倒的菜宅供文化局辦理行動工作坊課程。首先使用怪手整地,挖出被雜草掩埋的硓𥑮石,再開始修復工作,在兩位老師傅和六位學員十天的努力,完成疊菜宅的修復工作,地主兩位老夫妻馬上開始耕種,現在菜宅裡花花綠綠的各式蔬菜及老夫妻照顧農作的身影,成為202縣道上美麗的風景。(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陰陽堂內的饒廷錫牌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作者為吳培基,圖為清代澎湖通判饒廷錫牌位,牌位中記載的文字為「欽加提舉銜前澎湖粮捕分府饒諱廷錫神位」。澎湖通判的資料在清代地方志皆有專節紀錄,然而每一次紀錄可能間隔三十年至六十年之久,資料難免有缺漏。為考察通判饒廷錫之詳細卒年,作者博覽台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陰陽堂中饒廷錫的牌位,以及下任通判劉邦憲之就任等資料之後,推測饒廷錫可能在同志11年(1872)卒於任內,而非原先記載的12年。

陰陽堂內的唐世永牌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圖為唐世永牌位。康世永,(三任)卒於任內,知府銜候補班,曾任同知,依據陰陽堂牌位,其上記「知府銜候補班前同知前澎湖粮捕分府唐諱世永神位」。清雍正5年,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澎湖縣詩社淺探〉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6期,篇名「澎湖縣詩社淺探」,作者為人稱「高雄活字典」的文獻研究者胡巨川。本文介紹清末民初以降澎湖當地之4詩社,分別為:1. 西瀛吟社:前身為澎湖詩社或澎瀛吟社,宣統3年(1911)陳錫如創設。2. 小瀛吟社:民國15年,陳錫如集合他在澎湖留鴻軒館之男弟子創設。3. 蓮社:全台第一個閏秀詩社,民國15年陳錫如集合他在澎湖留鴻軒館之女弟子創設。4. 文峰詩社:前身文澳研究會,民國23年陳錫如男弟子陳光亮創設。作者胡巨川仔細考察各類文獻,釐清詩社創立緣起及詩社間相互關係,是認識澎湖文學史的重要文章。胡巨川生於西元1938年,長期致力於台澎文史研究,曾多次於《硓𥑮石季刊》(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6;2007)投稿,著作內容包括澎湖詩文及歷史、詩文作者生平史、日治時期行政首長等。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澎湖地區國際婚姻發展之狀況與調查研究〉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澎湖地區國際婚姻發展之狀況與調查研究」,作者陳庭芸,摘要如下:本研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選擇外籍新娘的男性為對象,進行電訪、親訪和電話問卷,總共蒐集527份結構式問卷和45份親訪。根據資料蒐集結果,得出澎湖男性失婚的普遍原因包括:地理位置邊陲、傳統色彩濃厚、人口比例失衡與婚姻排擠、社經背景問題等;選擇外配原因多為無對象和父母鼓勵與支持。以此為基準,進一步探究以澎湖地區印尼、越南新娘為對象所呈現出的國際婚姻樣貌。第二部分是澎湖國際婚婚的發展歷程,於1990年後開始流行國際婚姻,以印尼與越南最多,並從1990年前後的台灣朋友與台灣婚姻仲介介紹;到1995年前後轉變為澎湖人擔任婚姻仲介介紹為主;1999年前後,幾乎全以澎湖人擔任婚姻仲介介紹為主。第三部分的研究透過電訪與填寫問卷之形式調查澎湖地區印宣與越南新娘發展與問題,得知印尼新娘多是介於22-25歲之間,以加里曼丹島和華僑最多;越南新娘則多介於23-24.5歲之間,以胡志明市的越南人最多,兩國新娘皆須為夫家提供傳宗接代與無酬的家庭勞務工作。在選擇婚姻動機方面,則採深入訪談方式:有74%的印尼新娘與54%的越南新則是基於移入地的經濟拉力,且各有不同的生活、家庭與社會適應問題。

小硓𥑮石堆(一)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為一深入地方、根植社區之單位。「小硓𥑮石堆」是南寮社區十分特別的景觀,南寮村東北方位於北寮以東、菓葉以西(大園區域),此段東北季風特強,農田均為沙質地,秋收後為防止沙質田地被風吹走,必須在田中每隔1.5公尺至2公尺排列東西向之小硓𥑮石,以攔截東北季風颳起的風沙,保持田地上之土壤含量,隔年春天犁田鬆土前再收回。(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牛屎窟(一)

過去的農村社會,耕種方式多半以人力及牛隻耕田為主,家家戶戶都有飼養牛來協助農作,在缺乏柴火及不使用瓦斯的農村社會,牛的糞便就是爐灶最好的燃料。過去澎湖木材缺乏,因此,民眾會使用高粱桿、地瓜藤或是花生藤作為爐灶的燃料使用,而花生藤也是牛的食物來源之一,所以家家戶戶的爐灶在面臨燃料不足時,村民便會到田野間用畚箕收集牛糞,再挑回住家附近的牛屎窟保存,等收集到一定程度後,趁著好天氣製作牛屎餅,曬乾的牛屎餅可作為爐灶的燃料。要製作牛屎餅時,先於庫存的牛屎中加入適量水分不斷的踩踏,踩到紮實可塑型後,便可取出置於欖仁葉上稍稍壓扁,再貼置於硓𥑮石牆上風乾,待兩三天完全乾燥後即成為牛屎餅,便可取下作為爐灶燃料使用。

牛屎窟(二)

南寮村的牛屎窟體驗區,是利用民國102年(201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核心班課程提案改造而成。改造前的舊厝雜草叢生,前方的牛舍豬舍都堆滿了垃圾雜物,變成了鄰近住戶放置垃圾的地方,爬藤類植物更生長到了電線上,維護相當不易,可說是村子裡的髒亂點。經由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實作課程的協助,村民多次共同討論、規劃,利用周末假日的時間一同打造而成,同時也感謝土地和房屋所有權人願意無償提供社區使用,讓村民一同打造兒時的記憶,並且進而整理村內的髒亂點,成為乾淨又可供參觀教學的環境利用場域。

《硓𥑮石》季刊第34期〈摃鑼摃鼓鬧猜猜〉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2期,是一首褒歌,歌名「摃鑼摃鼓鬧猜猜」,以下為內容摘要:本文為洪敏聰先生所撰之詩文,全詩共二十八字,須以閩南語閱讀和朗誦,全文附上閩南語拼音、釋義以及賞析。詩文「摃鑼摃鼓鬧猜猜,歡喜又擱一年來,天增歲月春常在,祝賀新年大發財」。釋義為:敲鑼打鼓熱鬧非凡,高興又是新的一年到來,天地增加了歲月,但願春天常在,祝賀大家在新的一年都發大財。這首歌是配合澎湖采風文化學會在民國八十七年的春節期間,所舉辦的「童言母語話新年」的活動,歌頌新年的來到。

《硓𥑮石》季刊第23期-悲悼煙台聯中張敏之校長二分校鄒鑑校長及澎湖案遇害師生

節錄自編按:20、21、22期登載陳芸娟小姐〈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後,引起迴響,姜遠程先生作詩二首惠賜本刊。大陸淪陷前夕,山東省各校流亡學生組成「八聯中」(昌濰臨中、煙台聯中、海岱聯中、濟南第一至第五聯中,共8校近8,000人)隨政府播遷來台,民國38年6、7月間到達澎湖。未料編兵問題,是年7月13日發生流血「713事件」。此後事件擴大,致張敏之、鄒鑑二校長和學生5人,於是年12月11日蒙冤遭槍決。姜遠程先生係流亡「八聯中」濟南第三聯中學生,經歷慘愴椎心之痛,半世紀後披瀝詩文。二詩或悼張鄒英靈、或感履綦所留,皆肺肺淌出,憂思深遠、感人至深。本刊特藉封面裡、封底裡篇幅予以披露。

《硓𥑮石》季刊第44期-《全臺詩》蔡廷蘭〈請急賑歌〉之商榷-以版本及典故為主的考述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4期,篇名「《全臺詩》蔡廷蘭〈請急賑歌〉之商榷-以版本及典故為主的考述」,作者柯榮三,以下為摘要:〈請急賑歌〉是「開澎進士」蔡廷蘭於道光11年(1831)因目睹澎湖大旱、饑荒,於隔年寫下的五言歌行體古詩,請求當時擔任福建興泉永道、奉檄至澎湖查賑的周凱加賑,連橫認為本篇為蔡廷蘭最佳之作。今所見蔡廷蘭詩,乃輯自四方,在版本來源多元的前提之下,柯榮三教授針對2004年出版之《全臺詩》一書中的〈請急賑歌〉,認為有部分詩句不知當作何解,有許多校記有待商榷,因此進行詞語考述,博引各版本、文獻仔細推敲用字遣詞、分析鞭辟入裡,為《全臺詩》與臺灣古典詩之彙編提供重要建議。

《硓𥑮石》季刊第26期-翁也隋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6期,是一首褒歌,歌名「翁也隋」,以下節錄自內文:這首韻文由顏朱百老先生講述,主要在讚美新婚夫婦,郎才女貌,親暱恩愛的模樣,出雙入對前後相隨,賞心悅目,令人不覺之中心情跟著開朗起來。褒歌係先民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鍊韻語吟唱,4句是基型。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人一粲,實則展露歌喉、識見與機智,意趣盎然。洪敏聰先生是一位退休公務員,原本於澎湖縣文化局擔任副局長,生長於澎湖縣西嶼鄉,多年來他走遍西嶼各寺廟古厝,記下鄉親們墾山討海的風俗民情。洪敏聰先生長期以來致力於澎湖褒歌的母語教學,曾著作《澎湖的故事》、《澎湖的諺語賞析》以及《澎湖的漁歌:澎湖的褒歌》等書籍。

《硓𥑮石》季刊第27期-一點一劃長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7期,是一首和猜字有關的褒歌,歌名「一點一劃長」。【釋義】一點一劃長,三個石滬內擱淺了四條鰻鯰魚。賞析◎有一首國語的童謠猜字謎: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十字對十字,太陽對月亮。大家一猜知道是「廟」字,而這則猜字謎的謎底是什麼呢?大家猜到了嗎?它就是「為」字,撇除一點一劃的部份,它像不像三個石滬,裡面又擱淺了四條魚呢?「沙毛」魚的學名就是鰻鯰,它的第一背鰭和左右胸鰭各有一枚毒刺,毒刺有毒,但肉質細嫩,煮湯味道鮮美。附註:講述者澎湖縣西嶼鄉外按村李文先生84年10月29日。褒歌係先民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鍊韻語吟唱,4句是基型。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人一粲,實則展露歌喉、識見與機智,意趣盎然。

《硓𥑮石》季刊第28期〈金瓜開花墜倒枝〉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8期,是一首褒歌,歌名「金瓜開花墜倒枝」,內容由南瓜結實、雄花與雌花開花的意象,連結到人要把握機運、趁勢而起。褒歌係先民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鍊韻語吟唱,4句是基型。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人一粲,實則展露歌喉、識見與機智,意趣盎然。洪敏聰先生是一位退休公務員,原本於澎湖縣文化局擔任副局長,生長於澎湖縣西嶼鄉,多年來他走遍西嶼各寺廟古厝,記下鄉親們墾山討海的風俗民情。洪敏聰先生長期以來致力於澎湖褒歌的母語教學,曾著作《澎湖的故事》、《澎湖的諺語賞析》以及《澎湖的漁歌:澎湖的褒歌》等書籍。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番麥開花吐紅纓〉

本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是一首褒歌,歌名「番麥開花吐紅纓」,以下為內容摘要:本文為洪敏聰先生所撰之詩文,詩名為「番麥開花吐紅纓」,全詩共二十八字,須以閩南語閱讀和朗誦,全文附上閩南語拼音、釋義以及賞析。詩文「番麥開花吐紅纓,阿兄生媠得娘痛,牽像海水半鹹漸,可比龍蝦倒退行。」,釋義為:玉蜀黍開花果穗吐出紅色的鬚絲,丈夫長得英俊甚得我心疼愛,好像海水都變淡了,又可比擬那龍蝦倒退行走。此詩意旨:對於牽手一輩子的人,感到滿意而心生疼惜,自然順心如意,事事變得美好,海水也變淡了,一切就像龍蝦彈跳的泳姿滑順流暢。

《硓𥑮石》季刊第47期-澎湖古今事(一)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7期,篇名為「澎湖古今事(一)」,本文出自日人杉山靖憲所著之《澎湖を古今に涉りて》,由林有忠翻譯,自本期起分4期連載,本期為第1期。本期主述澎湖歷史,作者以龍宮之傳說作為開頭,道出傳說中的「蓬萊」所指正是澎湖,看似為天馬行空之推測,卻又有文獻佐證,甚為有趣。澎湖,又名西瀛、澎瀛、彭蠡湖,位處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重要位置,就戰略、通商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佔據澎湖、台灣之勢力也對明、清時代沿海治安帶來極大的影響。海島地形也在容易成為倭寇以及日本甲螺盤據之地。其他據澎勢力,包括西班牙、荷蘭、葡萄牙、鄭氏、清朝、法國與日本,在島上數處留下軍、民、政之建物與遺址。

《硓𥑮石》季刊第48期-澎湖古今事(二)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8期,篇名為「澎湖古今事(二)」,本文出自日人杉山靖憲所著之《澎湖を古今に涉りて》,由林有忠翻譯,自本期起分4期連載,本期為第2期。前篇敘述澎湖相關傳說、地名來源與過去各方據澎勢力對當地造成之影響。本篇以地理環境、人口、行政區、街庄、教育文化、衛生、社會福利事業、水產、農工商業等面向,探討澎湖自明清時代以降之情況。清朝政府將澎湖與台灣納入朝廷版圖後,始有行政區之紀錄。澎湖島上因交通不便與資源貧瘠,除馬公街外,其他均為貧窮之庄,經濟上須仰賴州之補助。教育、醫療等單位之設立、衛生觀念倡導與實務協助為日治時代後逐漸興起。日治時代亦深化女嬰安置、貧民救助、紅十字會等救濟制度與單位。澎湖擁有天然的魚礁,是為水產資源豐富之寶庫,日治時期設立澎湖水產會與冷藏裝置之興起,逐漸帶動水產加工業。農、工、水產產品之貿易以馬公街為中心,輸出地為台灣、中國和日本。

《硓𥑮石》季刊第49期-澎湖古今事(三)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9期,篇名為「澎湖古今事(三)」,本文出自日人杉山靖憲所著之《澎湖を古今に涉りて》,由林有忠翻譯,自本期起分4期連載,本期為第3期。前篇敘述澎湖的地理環境、人口、行政區、經濟、教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產業等面向。本文由畜產開始,緒論澎湖林業、礦產、交通、金融、會社、官衛之樣貌。澎湖地區幾乎不具備適合發展畜牧業之條件,然而其產值相對於農業產值約有五分之二,豬、雞更可供銷往台灣本島。林業方面,為促進國土保存、維持農耕地,造林計畫更顯必要。另一值得一提的產業為礦業,澎湖的礦產以別具特色之文石、硓𥑮石與亞炭為主。在交通方面,路上之交通工具僅有轎子,貨物運送則靠人力和牛車,海上則為船舶,通訊上則為郵便、電信與電話。金融上則有銀行、產業組合,以及民間互助會。各產業會組成「會社」,例如海運、畜產、水產、電氣等,扮演中介、運送、救助或服務提供之角色。

《硓𥑮石》季刊第50期-澎湖古今事(四)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古今事(四)」,本文出自日人杉山靖憲所著之《澎湖を古今に涉りて》,由林有忠翻譯,自本期起分4期連載,本期為第4期。前篇介紹各項經濟產業與服務業。本篇以重要建築物、名勝古蹟切入,一一介紹其設立緣由與象徵意義。先民渡海來澎植根開墾,過程艱險且充滿不安,只得將茫茫未來寄託於神靈庇佑,也間接雕鑿了澎湖豐富的宗教史、建造了許多座寺廟。此外,自古以來澎湖位處軍事與航道重要位置,也因而誕生出相關歷史事件的城堡、記念碑、泉井、塚墓等。

《硓𥑮石》季刊第15期〈澎湖的砲臺〉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15期,篇名為「澎湖的砲臺」,摘要如下:澎湖地處特殊地理位置,在貿易、航海、軍事、政治上均有值得受矚目之處,並在十七世紀末葉後的太平洋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大致上而言,荷蘭時期被視為貿易據點;明鄭時期成為鄭氏防範清廷的前線;清中葉以前則成為清廷掌控臺灣島的軍事據點;清末葉,成為臺灣及中國東南沿海的戰略據點。歷經不同的朝代治理與不同的角色地位的澎湖,因而擁有臺灣最早、種類最多、數量及種類最多的砲台。砲台的建置與設計因火砲性能、敵艦性能、砲臺功能、戰術思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最早的砲台係荷西時期所引進的西式砲臺,明鄭引入了傳統漢式砲臺,牡丹社事件後至日人據臺,又改為近代化西式砲臺。本文依據年代一一介紹各時期所建置的砲台,包括興建年代、歷史背景、特徵、位置等訊息,紀錄澎湖砲台種類、特色、部屬以及空間形制之變遷。

《硓𥑮石》季刊第25期-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25期,篇名為「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摘要如下:本文介紹風櫃尾荷蘭城堡的歷史背景、建立形制與現況。澎湖風櫃尾蛇頭山的荷蘭城堡建於1622年,作為荷蘭人與明朝政府貿易的據點,根據1623年前後荷蘭人所繪「澎湖港口圖」的註記,城堡平面呈正方形,長寬約為55公尺,四周以土垣圍繞,並舖上草皮作為掩護,四個角大約正對著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四角上各有一座往外突出的稜堡,為典型的歐洲小型城堡,形制大致上與雷爾生遠征軍出發前所獲訓令內容相似。民國77年(1988)以前,風櫃尾蛇頭山荷蘭城堡因建造較早、使用期限短和地處偏遠等原因,長期受到忽視。日治時期,日本歷史學者村上直次郎經場勘與史料初步認定風櫃尾蛇頭山上的土圍是荷蘭城堡的殘跡;民國77年(1988),曹永和院士透過荷人檔案再度證實,城堡所在處終於被發掘。民國89年(2000),被同意列為縣級古蹟,並進一步提報中央建議提昇國家級古蹟,之後開展一連串的發掘、研究、修護、再利用等計畫。

《硓𥑮石》季刊第22期-日糧中添加豆腐渣對山羊生長、屠體性能及瘤胃性狀之影響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22期,篇名為「日糧中添加豆腐渣對山羊生長、屠體性能及瘤胃性狀之影響」,以下為內容摘要:本試驗之目的在探討山羊日糧中添加豆腐渣及盤固乾草對羊隻生長、屠體、瘤胃性狀之影響。選用年齡、體重相近之雜交閹公羊24頭,平均體重30公斤,逢機分成四組,每組6頭。試驗日糧分別添加豆腐渣0%(對照組)、10%(A組)、20%(B組)、30%(C組)等,各組均含30%盤固乾草,並調配成完全混合日糧供試驗之用。生長試驗採用任食方式,試驗期70日分別記錄個別增重及攝食量。   其結果顯示各組之日增重以B組155.95 g/d顯著高於各組(P<0.05)。日平均乾物攝食量,添加豆腐渣之三組均高於對照組,四組攝食量為1-1.2 Kg/day。飼料效率以B組之7.45最佳。瘤胃性狀分析結果顯示:瘤胃pH四組均維持於5.0~6.0間。氨態氮之濃度為28.98-32.92 mg/dL,均在正常範圍內。總揮發性脂肪酸四組為137.18-164.36m mole/L。個別揮發性脂肪酸之摩爾百分比:乙酸:對照組顯著高於其他各組(P<0.05),丙酸:添加豆腐渣各組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乙酸/丙酸的比例對照組高於其他各組(P<0.05)。而屠體性狀,屠宰率、精肉率、脂肪率,各組間皆無顯著差異。但以B組之添加20%豆腐渣者有較高之屠宰率及較低之脂肪率趨勢。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移民與清代班兵〉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期,篇名為「澎湖移民與清代班兵」,以下為內容摘要:清代防衛地方的武力本是招募土著組成之綠營,清廷有臺之後,顧慮臺兵與臺民勾結反清將形成類似明鄭割據的禍患,因此在臺改行班兵之制,臺營之兵皆由內地數營調來之兵混合編成, 年輪替,班滿返回原營,故稱班兵。班兵之制行於臺灣約兩百年,在臺灣的社會文化中必定造成廣泛的影響,可惜迄今少有論及者。筆者曾在兩篇論文中略觸及此主題(余光弘 1982,1988 );本文將再嘗試對澎湖的班兵與澎湖居民祖籍的關係做一探討。簡言之,班兵的調派部署須要考量駐地居民的祖籍,但某一地方之兵常駐一地後,常因引介鄉人遷入定居而影響當地原有的居民祖籍成份,為因應此一情勢,營制乃需有所變革。本文除前言及結語外,共分四節:第二節是根據文獻理出的澎湖移民之簡單歷史,這是探討清代駐澎班兵時極重要的背景資料;第三節從清代方志的記載中撮要敘述駐澎班兵的來源,以及分撥澎湖水師協後的編組狀況;第四節以田野調查的資料為基礎,介紹澎湖居民的祖籍分布。第五節則討論澎湖居民的祖籍與駐澎班兵部署的關係。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澎湖籍移民與高市文化發展之關係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38期,篇名「澎湖籍移民與高市文化發展之關係」,以下為本文摘要:高市早期文學的發展,與澎湖籍移民有著密切的關係。實際上,高雄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高市早期的發展,與各地的移民有密切關係,尤其是澎湖移民,更是其中的要角。本文從澎湖移民與高市詩社發展、開啟高市文化的澎湖師、戰後澎湖派作家政經地位之變遷及高市澎湖籍作家之衰微等四個方向來談論澎湖籍移民與高雄市文化發展的關係。清末澎湖籍文人開始隨澎湖移民落腳到台灣本島授業為生;日治時期,隨著高雄港的開發,澎湖籍文人隨移民而至,紛紛在此開館授徒,成立許許多多的詩社,使高雄文學有著濃濃的澎湖味。戰後初期,「澎湖師」教育的「澎湖派」作家,因受過良好的漢文教育,成為戰後高市教育界主力,甚至橫跨文化、政治界。但隨著下一代移民對故鄉的陌生,及同鄉會為主的人際脈絡逐漸崩解,澎湖派的影響也走向沒落。

《硓𥑮石》季刊第10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二)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0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二〉」,以下為本文摘要: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之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第9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為澎湖人口移動留下詳實見證與豐碑。本期主要為第三章澎湖群島之地理環境,從各群島簡介及其自然背景作為介紹。第四章澎湖群島的人口概況,談論到群島的人口資料數字均欠精確。第五章澎湖人向台灣本島的移住,導因於自然環境不佳、生產低落。

《硓𥑮石》季刊第11期-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三)

本文收錄於《硓𥑮石》季刊第11期,篇名為「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二〉」,以下為本文摘要: 本文轉載尹建中教授之碩士論文「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尹教授首先於《硓𥑮石》季刊第8期發表〈澎湖人口移動史〉後,於第9期至第16期以〈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為題,陸續刊載文章,為澎湖人口移動留下詳實見證與豐碑。本期接續上期第五章關於澎湖人向台灣本島的移住問題,除自然環境與生產力因素外,還有衣錦還鄉的鼓勵和教育問題。第六章高雄市都市化工業化對澎湖之影響,所探討的則是高雄市吸引大量澎湖移住者的拉動因素。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澎湖風土記(上)〉

《澎湖風土記》一書乃由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司令部部員井田麟鹿所記述編著而成之作品,由林有忠翻譯,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上期,內容有概說、位地、名稱、島嶼、山川、港灣、市街、澳社、海路等。井田麟鹿在緒言中道:「…有關澎湖的記錄資料, 泰半不為世人知曉。基於此理由,是以我僅就所蒐集之兩三則文獻記錄、進行鄉野調查之所得,及目覩親聞之事實,彙集編成名為《澎湖風土記》之一小冊子,藉以稍稍向世人介紹澎湖之實況。…」本書內容分38項記述,附有神社、要塞司令部、朝陽門等多幀照片,是當時記錄澎湖的第一手資料。當時的澎湖島要塞司令官足立愛藏曾為之序:「…凡在本地服務之少尉以上軍官及相當官等之文職人員,皆應根據本書以研究本地之一般風土民情,並以之為勤務上之參考為要!」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澎湖風土記(中)

《澎湖風土記》一書乃由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司令部部員井田麟鹿所編著記述而成之作品,由林有忠翻譯,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中期,內容有氣象、住民、戶口、變革、戰紀等。井田麟鹿在緒言中道:「…有關澎湖的記錄資料, 泰半不為世人知曉。基於此理由,是以我僅就所蒐集之兩三則文獻記錄、進行鄉野調查之所得,及目覩親聞之事實,彙集編成名為《澎湖風土記》之一小冊子,藉以稍稍向世人介紹澎湖之實況。…」本書內容分38項記述,附有神社、要塞司令部、朝陽門等多幀照片,是當時記錄澎湖的第一手資料。當時的澎湖島要塞司令官足立愛藏曾為之序:「…凡在本地服務之少尉以上軍官及相當官等之文職人員,皆應根據本書以研究本地之一般風土民情,並以之為勤務上之參考為要!」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澎湖風土記(下)

《澎湖風土記》一書乃由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司令部部員井田麟鹿所編著記述而成之作品,由林有忠翻譯,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下期,內容有遺蹟、軍事、教育、行政、警察、裁判、財政、農業、漁業、商工、蓄產、貿易、交通、宗教、祠廟、井泉、居住、飲食、衣服、婚姻、誕育、喪葬、祭祀、衛生、雜俗等。井田麟鹿在緒言中道:「…有關澎湖的記錄資料, 泰半不為世人知曉。基於此理由,是以我僅就所蒐集之兩三則文獻記錄、進行鄉野調查之所得,及目覩親聞之事實,彙集編成名為《澎湖風土記》之一小冊子,藉以稍稍向世人介紹澎湖之實況。…」本書內容分38項記述,附有神社、要塞司令部、朝陽門等多幀照片,是當時記錄澎湖的第一手資料。當時的澎湖島要塞司令官足立愛藏曾為之序:「…凡在本地服務之少尉以上軍官及相當官等之文職人員,皆應根據本書以研究本地之一般風土民情,並以之為勤務上之參考為要!」

《硓𥑮石》季刊第40期〈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

本文原著為西川伍先生(1934-2005),黃有興中讀,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上期。西川伍先生生於澎湖,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本文全篇以日記方式敘述其出生、幼年、就學、美機空襲、疏散、戰爭結束、撤回日本各時期所過的生活,以及其所見所聞與觀感。作者以率直的筆調,毫無保留地將其出身、馬公海軍工作部各工場日人主管及重要幹部的官舍環境,日常的衣、食、住、行、育、樂乃至生死;日人子弟就讀馬公國民學校的上、下學情形與師生關係、授課情形;美機來襲時的恐慌心境,疏散到臺灣本島的生活點滴;並把終戰撤回日本後的艱困生活充分地表達出來,誠可作為研究日人在澎湖生活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全文處處表露著對澎湖的懷念,因此譯者特加副題-懷念的澎湖島。

《硓𥑮石》季刊第41期-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中)

本文原著為西川伍先生(1934-2005),黃有興中讀,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中期。西川伍先生生於澎湖,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本文全篇以日記方式敘述其出生、幼年、就學、美機空襲、疏散、戰爭結束、撤回日本各時期所過的生活,以及其所見所聞與觀感。作者以率直的筆調,毫無保留地將其出身、馬公海軍工作部各工場日人主管及重要幹部的官舍環境,日常的衣、食、住、行、育、樂乃至生死;日人子弟就讀馬公國民學校的上、下學情形與師生關係、授課情形;美機來襲時的恐慌心境,疏散到臺灣本島的生活點滴;並把終戰撤回日本後的艱困生活充分地表達出來,誠可作為研究日人在澎湖生活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全文處處表露著對澎湖的懷念,因此譯者特加副題-懷念的澎湖島。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下)

本文原著為西川伍先生(1934-2005),黃有興中讀,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下期。西川伍先生生於澎湖,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本文全篇以日記方式敘述其出生、幼年、就學、美機空襲、疏散、戰爭結束、撤回日本各時期所過的生活,以及其所見所聞與觀感。作者以率直的筆調,毫無保留地將其出身、馬公海軍工作部各工場日人主管及重要幹部的官舍環境,日常的衣、食、住、行、育、樂乃至生死;日人子弟就讀馬公國民學校的上、下學情形與師生關係、授課情形;美機來襲時的恐慌心境,疏散到臺灣本島的生活點滴;並把終戰撤回日本後的艱困生活充分地表達出來,誠可作為研究日人在澎湖生活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全文處處表露著對澎湖的懷念,因此譯者特加副題-懷念的澎湖島。

《硓𥑮石》季刊第3期-澎湖島上的荷蘭人

本文由村上直次郎(1868-1966 )著,許賢瑤譯註。本文最早刊於由昭和八年( 1933 )一月號的《臺灣時報》,作者利用以下資料,諸如:總督之訓令,司令官Reyersen的日記、書信及繼任司令官Sonck的報告書等荷蘭文獻的日譯文,都收錄在《台灣史料雜纂》內,撰寫出當時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而本文主要是針對這幾個時期探討與研究:荷蘭人初抵澎湖、築城據守澎湖、與中國官吏之交涉、離開澎湖占據台灣、第三次渡海至澎湖島和澎湖島的紅毛城城址等。

《硓𥑮石》季刊第52期-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

本回憶錄分上下期連載,本期為上期。作者山口正昭先生,居住日本佐賀縣佐賀市。昭和3年(1928年)出生於澎湖廳馬公街。祖父山口忠六、父親山口秀次及他本人山口正昭,三代均住過澎湖,他並感性地以「故鄉」稱呼馬公,實有深深的懷念之情。文中他概述其所認識的臺澎地理風情,詳述在測天島海軍工作部服務的日本技術人員家庭生活和工作狀況;並對其家族成員間的互動和他個人的童年生活細節、進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後改為馬公國民學校)後求學經過和課餘活動、升學中學(五年制)所經歷的曲折過程、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其中尤其難得者,他敘述了參加特攻隊訓練完畢,派回澎湖漁翁島特攻基地受訓情形及心理 歷程。這些事以往很少人述及,可以說是相當珍貴的資料。

《硓𥑮石》季刊第53期》-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下)

本回憶錄分上下期連載,本期為下期。作者山口正昭先生,居住日本佐賀縣佐賀市。昭和3年(1928年)出生於澎湖廳馬公街。祖父山口忠六、父親山口秀次及他本人山口正昭,三代均住過澎湖,他並感性地以「故鄉」稱呼馬公,實有深深的懷念之情。文中他概述其所認識的臺澎地理風情,詳述在測天島海軍工作部服務的日本技術人員家庭生活和工作狀況;並對其家族成員間的互動和他個人的童年生活細節、進馬公尋常高等小學校(後改為馬公國民學校)後求學經過和課餘活動、升學中學(五年制)所經歷的曲折過程、在臺南第一中學的學生生活和臺南被美國軍機轟炸的狀況、17 歲投筆從戎志願入特攻隊的經過與受訓情形、以至後來終戰復員及遣返日本等種種回憶有頗詳盡的追述。其中尤其難得者,他敘述了參加特攻隊訓練完畢,派回澎湖漁翁島特攻基地受訓情形及心理 歷程。這些事以往很少人述及,可以說是相當珍貴的資料。

《硓𥑮石》季刊第35期〈澎湖地區居民對觀光開發的態度及居民休閒生活之研究〉

觀光資源開發有四個主題,即(1) 遊客-利用主體、(2)業者-產業主體、( 3)居民-接受主體、(4)法令規定-法規主體。由於近年來民眾意識抬頭,社會活動頻繁,所以當地居民的意識及態度可說是最重要的成敗關鍵。另外,漁業及觀光業號稱為澎湖的兩大經濟命脈,而由於近年來漁業資源的枯竭,使得澎湖的整體經濟上對觀光的倚賴愈來愈重。開發本地觀光資源的壓力相對的增加。所以瞭解澎湖居民對觀光開發的觀念及其對遊客來訪的態度,以作為今後觀光開發的參考依據顯然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果為:(1)受訪者對觀光發展抱持樂觀的態度,且認為目前觀光開發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多於負面影響。(2)觀光發展對當地生活品質改善具有正面意義。(3)受訪者對觀光開發造成自然環境破壞上有深刻的關切。(4)受訪者均對遊客來訪感到歡迎......等。但是對於如何開發觀光資源、觀光賭場設置與否以及自然資源保育等課題,仍有待繼續研究。

日軍千人塚

本圖來自第十六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日軍千人塚。光緒21年(1895),日本陸軍混成枝隊(旅團),23日自澎湖本島龍門村裏正角登陸,僅經三日攻陷媽宮城占領澎湖,此役戰死病歿者共計1248名,其中混成枝隊所屬有972名,合葬於今馬公國中體育館及操場一帶,該處被稱之為「千人塚」。馬公國中位於馬公市中華路326號,初期名稱為「澎湖縣立初級中學」,初期設立於馬公市東衛里,民國54年(1965)遷到現址,在民國57年(1968)更名為「澎湖縣立馬公國民中學」(澎湖縣立馬公國民中學網站。資料檢索日期:2020年01月14日)。

白沙島登陸點

本圖來自第十六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白沙島登陸點,照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白沙島位於澎湖群島的中間點,兩端銜接西嶼庄與媽宮,位置相當便利。此地是澎湖區域防禦上最薄弱的地方,看中此處易攻難守特性的日本人,便將其選定為登陸的地點。日軍登陸之後,僅經三日便攻佔澎湖,戰役中的死傷者並不多,然而佔領之後因傳染病肆虐,致使因病逝世之官兵達千餘人。戰死即因病逝世者隨後葬於今日馬公國中大禮堂附近,世稱之為「千人塚」。

圓頂山砲台

本圖來自第十六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圓頂山砲台,照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圖中是位於現今澎湖本島的圓頂山砲台,原有一架Armstrong砲,此砲台在日軍佔領時已遭破壞,此地現仍為軍事要地。圓頂山也就是紗帽山,位於澎湖本島南端嵵裡一帶,山高約45公尺,由玄武岩所構成。嵵裡與風櫃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軍事要地,根據吳培基與賴阿蕊(2008)的研究顯示,風櫃上有澎湖唯一一座的荷蘭城堡(紅毛城),位於風櫃尾蛇頭山,該城址已被拆除,目前僅剩下殘跡可供辨認。

目斗嶼古地圖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𥑮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然而,本文傾向於認為「目嶼」即「墨嶼」。圖中的「North I.-北島」是昔日英國人與日本人對其之稱呼,「目」與「墨」的臺語「ba̍k」發音一致,因此造成書寫選擇之異。讓後人誤以為「目嶼」與「墨嶼」兩者一南一北,實為指涉同一個島嶼,也就是今日吉貝北方的目斗嶼。過去方志對於澎湖的島嶼地形一知半解,曾張冠李戴的將一個島嶼是為兩個,如同「目嶼」及「墨嶼」、「丁字門嶼」及「小門澳」等地。

吉貝古地圖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𥑮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重修臺灣府志(1747)》所附「澎湖廳圖」標誌「墨嶼」於「花嶼」、「大猫嶼」、「小猫嶼」以及「草嶼」附近,並闡述其方位在「在廳治西,水程八十里。」《續修臺灣府志(1763)》所附「澎湖廳圖」與《重修臺灣府志(1747)》的附圖極為相似,對於「墨嶼」和「草嶼」的描述亦如上述,因此,幾可確認「墨嶼」就在「草嶼」周遭。自此而後,清代方志和日治時期的文獻便幾乎沒有提及「墨嶼」。直到李紹章(1960)於《澎湖縣誌》中整理出「歷代志書遊記所載澎湖島嶼名稱表」,其中對於「墨嶼」的解釋為「小猫嶼附近之數岩礁」。張朝勝等人再以近代的《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來看,「草嶼」南方連綿的岩礁群現被稱為「南塭」,因此,本文傾向於認為昔日方志所指涉的「墨嶼」即為今日的「南塭」,至於「墨」的字音,與閩南語「沒(bu̍t)」字相近,有「沉落水(tiâm-lo̍h tsúi)」之意,故以「南塭」半浮半沉於水面的情況,頗符釋義。

澎湖水雷營

本圖來自第十六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澎湖水雷營,其地址位於目前馬公民權路上,照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光緒21年(1895)3月23日,日軍登陸成功後,第二天即進兵媽宮,由朝陽門入城,奪取軍火庫、水雷營,控制全島。清代澎湖的軍事建設需自清康熙22年(1683)談起:施琅輕取澎湖之後,結束了22年的鄭氏時期,領台澎之後,閩浙總督、巡撫與有心人士展開了台灣棄留論,一派認為「台灣屬彈丸之地,且易為賊藪,應棄之而守澎」,而施琅則認為「…台灣雖為一島,實腹地數省之屏蔽。棄之不歸番不歸賊,歸於外國。且澎湖不毛之地,不及台灣之什一。無台灣,澎湖亦不能守…」,此一言論受到清廷採納,隨後便於澎湖設置巡檢司,戰略地位亦有提升。

日治時期媽宮城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媽宮城,是日軍佔領澎湖所做的紀錄,照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畫面左方是東朝陽門,現今民生路與三民路之間,最右邊中央為拱辰門,位於民生路西端與民族路交叉處。媽宮城之建立需回溯至光緒11年(1885)2月,當時法軍攻佔媽宮,6月媾和成立,清廷感於澎湖有設防之必要,因而研議築城。因此,媽宮城在過去又被稱為光緒城,該城建於光緒13年(1887),由澎湖總兵吳宏洛歷經三年完成。

日軍馬公舍營病院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日軍馬公舍營病院。日軍佔領澎湖後,因水土不服,部隊中多人染瘧疾,再加上登陸龍門村裏正角後三日的攻防戰,戰死、病歿者,死亡、病歿人數逾千人。馬公舍營病院外插著兩支交叉的旗幟,一面為日本的日丸旗,另一面為紅十字旗,從交叉的兩面旗幟中,可見日本對於軍隊中因疾病而死亡者的重視。日治時期除了照片中的馬公舍營病院之外,澎湖的醫療機關包括:馬公街的官立醫院、婦人病院與海、陸軍醫院。

日軍強行登陸龍門裡正角情況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龍門裡正角登陸情況。光緒21年(1895),我國戰敗,當兩國在馬關議和時,日本陸軍假扮成旅團,並在艦隊的掩護之下,於23日強行自澎湖本島龍門村裡正角登陸,僅經三日攻陷媽宮城占領澎湖,從此澎湖淪陷50年。大正13年(1924)時,谷口要港部司令官、竹下澎湖郡守、上瀧街長及其他有心人士共同策劃建立「裡正角登陸紀念碑」,該碑之立定在透過募款之後達成。原碑已於光復後被政府拆除。

西嶼西台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西嶼西台,照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西嶼西台的前身是明朝將領劉國軒為強化澎湖守備而緊急趕建的砲臺,創建於1683年(明鄭永曆37、康熙22)。清廷領澎之後,便以此為基礎做為防禦設施(引用自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網路資料,資料檢索日期2020/1/22)。光緒12年(1886),清朝任吳宏洛為澎湖水師總兵,次年吳氏命四營(勇營)修築西嶼等地之砲台。西嶼西台也稱為「西台古堡」,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278號,改建完成於清光緒13年(1887),是澎湖在太平洋戰爭末期重要的防禦砲台。

西嶼東台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西嶼東台,照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西嶼東台全名為西嶼東砲台,又稱作東臺古堡,位於西嶼鄉內垵村東南端當地稱為「小頭角(東鼻頭)」的海岬處,現為國定古蹟。同西嶼西台,東臺古堡也是明朝將領劉國軒為強化澎湖守備而緊急趕建的砲臺,創建於1683年(明鄭永曆37、康熙22)。清廷領澎之後,便以此為基礎做為防禦設施(引用自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網路資料,資料檢索日期2020/1/22)。

風櫃尾法軍萬人塚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風櫃尾法軍萬人塚,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攻佔澎湖時,當時法軍東洋艦司令官為孤拔中將,佔領澎湖之後許多將兵感染瘴癘而亡,孤拔中將也病逝,並葬於今中正國小西南角,與雷如恩中尉及雷德爾特主計2人的墓標同立於此。光復後墓園遭到拆除,僅留下紀念碑。而在中法戰爭中戰死,以及登陸後染病身亡的將士則埋葬於風櫃尾北方蛇頭山附近,並立下「萬人塚」的紀念碑石。

澎湖廳正門

本圖來自第十五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澎湖廳正門,本張照片翻拍於昭和7年(1932)由井原伊三太郎的《澎湖島大觀》。明治28年(1895)簽訂馬關條約後,地方暫行官制在台灣本島設立3縣6支廳,另設澎湖島廳。至大正9年(1920)改制澎湖廳被廢改郡之前,澎湖一直屬於廳。到了大正15年(民國15年,1926),澎湖又再行設廳,澎湖廳直屬總督。照片中的澎湖廳為日治初期時的澎湖島廳,為清朝時所使用的舊廳署,該廳署設立於雍正年間。

文石書院(孔子廟)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文石書院(孔子廟),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乾隆卅一年(1766),當時的澎湖通判胡建偉准許貢生許應元申請募資興建文石書院,旨的在培養地方人才,也有鼓舞士氣的用意。完工後成為官吏書院,並任命許應元為山長(書院院長)。書院名為「文石」,乃來自於澎湖地方特殊礦產的文石。澎湖的文石生成於礁岩中,經過研磨就會出現燦爛的彩紋,光澤優美且產量稀少,書院之命名即是期許院內學子能如文石般閃耀光輝,成為珍貴的人才。書院內供俸孔子的神位,故又稱為孔子廟,每年教師節會在廟內辦理祭祀活動。

日軍上陸紀念碑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軍上陸紀念碑,照片翻攝自《媽宮情懷》(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此碑位於湖西庄良文港裡正角。光緒20年(1894)甲午戰爭,我國戰敗,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3月23日雙方正在馬關議和時,日本聯合艦隊在伊東司令長官的率領下已悄悄地在掩護下抵達澎湖,並自龍門裡正角登陸佔領。此碑由谷口要港部司令官、竹下澎湖郡守、上瀧街長及其他人士共同出資及募捐建造,建造日期為大正13年(1924)3月23日。光復後,原碑已被政府拆除。

孤拔中將碑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孤拔中將碑,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清朝光緒十年(一八八五)中法戰爭時,孤拔中將為東洋艦隊司令官,率軍攻佔澎湖。佔領澎湖之後許多將兵感染瘴癘而亡,孤拔中將也病逝,後埋葬於此地(今中正國小西南角)。墓地前面的牆壁以硓𥑮石為材,長23間4尺8寸、側面4間4尺4寸、高6尺、厚2尺,並圍成長方形,並建立孤拔中將、雷如恩中尉及雷德爾特主計3人的墓標。光復後,墓園拆除改成現今所見之紀念碑。

松島艦遇難紀念碑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松島艦遇難紀念碑、松島紀念館及公園,照片翻攝自《媽宮情懷》(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1908年4月30日,停泊於馬公港內風櫃尾北方海域的日本軍艦松島號,因火藥庫意外爆炸而沉沒,官兵死難者達223名,事後日本人利用該艦28吋砲身於今南東西餐廳一帶立碑紀念,旁邊並建有松島紀念館。松島紀念館又稱為松島紀念公園,位於民權路、民福路、中興路與仁愛路中間。

順承門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順承門,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清朝時設置澎湖島廳並建造廳舍,至中法戰爭(1885)之際,媽宮城被據,遂興起築城的議論。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著手築城,設東、西、南、北、小西、小南六門,東稱朝陽門,西稱順承門,南稱即敘門,北稱拱辰門,各為兩層的樓門。媽公古城原建有六個城門,現僅留有順承門(即小西門),為媽宮城僅存的有城樓城門,日據時期還保持原來式樣。

媽宮古城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媽宮古城,本照片翻拍自1996年楊孟哲《台灣歷史影像》。清雍正5年(1727)廢巡檢後改設置通判,而後設置澎湖島廳時,就將巡檢署稍加擴充並建造廳舍,規模雖已擴增,卻仍不足以稱為廳城。光緒11年(1885),中法戰爭時媽宮被法軍佔據,同年6月講和之後將廳署遷移至媽宮,並引起了築城的議論。光緒13年時(1887)12月由清朝總兵吳宏洛親自監工築城,並於光緒15年時竣工,總工程耗資23,537兩餘,金額相當龐大。日本接手澎湖之後,起初也使用當時的廳署,目前,除西側留有城牆與順承門外,其餘城牆及城門皆已拆除。

萬歲井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位於馬公城內的萬歲井,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三月,當比志島混成支隊占領澎湖時,苦於炎熱、受瘴癘侵害者很多,而且島上多數水井都因瘟疫而受到汙染,島上十分缺乏乾淨的飲用水,大為困窘。惟有這口井,滾滾出泉,且水質又不差,士兵飲用後勇氣大振。為紀念上述故事,命名為萬歲井。井頭建一塊石碑,刻萬歲井詩。

媽祖宮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媽祖宮。媽祖宮位於馬公街馬公,創立年代不詳,但以明萬曆三十一年(一六O三)荷蘭人據台時,此地已有漢族店鋪的史實推算,當在此事以前,也就是在移民初期前後創建。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水師提督施琅攻克鄭氏後,相信風波平靜、兵勇輜重均安有賴於媽祖的庇佑顯靈,因此呈上諸加封天妃疏。澎湖媽祖宮乃是全台最早創建之廟宇,此照片是日據大正十二年(民國十二年)重建完成的媽祖宮,廟貌氣勢宏偉。

雞母塢派出所及其所員

本圖來自第十八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雞母塢派出所及其所員,本張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1932)井原伊三太郎的《澎湖島大觀》。澎湖廳又設二支廳,下有二十個警察官吏派出所,此為雞母塢的派出所。澎湖因地理環境限制,犯罪率頗低,又因地緣關係,犯罪種類以賭博為第一,此外還有竊盜、傷害、通姦等,一年內移送法院的案件數不過百件。而在違反行政法令、台灣違警罰法等的立即處分案件數的部分,1年也只有730件左右。廳內最主要的犯罪來源可能是至島外謀生者,旅外者在當地受到了新的刺激和思想,這些新的想法便在返鄉時一同攜回,並逐漸的改變了廳內原先純樸的風氣。

日治時期民族南路口

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民族南路口,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澎湖的樹木難以繁盛,要成為森林更是困難,季節、季風、降雨量、地質,均是致使林業發展受阻的因素。島上春秋二季相當短暫,其中每年9月至翌年3月之間,強勁的季風動輒中斷各島間的交通,加上冬季降雨機率低,便不利於植被生長。而在地質的部分,澎湖島可能是玄武岩崩潰後又經侵蝕所形成的島嶼,又因島上草木稀少無法鞏固土壤,造成泥沙易被風吹離的窘況。照片中的是日治時期的民族南路口,光緒年間媽宮城南門即在路口南端,日據後闢為寬10來公尺的道路,兩旁榕樹已形成綠色隧道。後來道路再拓寬,榕樹已全部砍掉。

日治時期的澎湖測候所

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的澎湖測候所,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臺、澎割讓予日本後,澎湖以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台最早設立的氣象站之一。於明治29年(1896)成立,稱為「澎湖島測候所」,大正9年(1920),「澎湖島測候所」改稱為「澎湖測候所」,專責地方性的天氣記錄與預報作業。光復後氣象站經歷多次改隸與更名,民國78年(1989)起改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澎湖氣象站」迄今。

日治時期馬公市街(現中正路南段西側)

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馬公市街。照片拍攝位置位於日治時期的馬公市街,即為今日中正路南段西側之民房。隨著道路拓寬,已改建為樓房。馬公街是澎湖廳內最繁盛的行政區,依據昭和10年(1935)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廳內總戶數為11,269戶,共計67,601人,馬公街的戶口數則為3,901戶,人口數為23,971人。當時廳內戶口類型有內地人(日本人)734戶、本島人10,516戶、中華民國人(中國人)19戶,即有多達663戶的內地人與全數的中華民國人戶籍位於馬公街,可見其人口密集程度與繁盛狀況。

良文港派出所及其巡查

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良文港派出所及其巡查,本張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1932)的《澎湖島大觀》。澎湖廳又設二支廳,下有二十個警察官吏派出所,此為良文港的派出所。澎湖因地理環境限制,犯罪率頗低,又因地緣關係,思想犯、智能犯極少,犯罪種類以賭博為第一,此外還有竊盜、傷害、通姦等,一年內移送法院的案件數不過百件。在普遍的民情中,廳內家戶從事產業農家多於漁家,然而在性別分工上,男子多以出外就業、漁撈為業,女子則專責農務。特別的是,女子以讓男子從事農務為恥,而多數男子也不願意下田,因此即使在農忙時返家,卻仍不願協助農事,而成天遊蕩,這可能對地方治安造成部分影響。

日治時代澎湖神社

本圖來自第十八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代澎湖神社,照片片翻拍自文化中心《媽宮情懷》(澎湖縣文化局,1995)。澎湖神社位於馬公城外風光絕佳之處,此社是昭和3年(1928)為紀念天皇即位大典,及鎮護澎湖而興建。神社前端有日式牌樓,光復後均拆除改為忠烈祠,後來忠烈祠遷離,現址改為體育園區。神社內所奉祀的神均為日本神祇,有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等,受廳內全體官民的尊崇。

昭和時期馬公婦人病院

本圖來自第十八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昭和時期馬公婦人病院,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的《澎湖島大觀》。澎湖向來以健康地聞名,廳民的衛生狀態大致良好,人口增加率高,壽星特別多。在疾病方面,僅有冬天因季風強烈,沙塵飛揚,加上用水不便無法多洗臉,以致罹患眼疾而致盲目者多。昭和時馬公街除設有公立(澎湖)醫院外,同時也設有馬公婦人病院,專門檢查、治療婦人疾病。馬公婦人病院前身為「驅梅院」,專門辦理來自日本內地娼妓、藝妓女性的健康檢查和疾病治療,1913年後擴建為「婦人病院」(1932,井原伊三太郎)。

大嶼(七美嶼)的教學困境

本圖來自第十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大嶼(七美嶼)的教學困境。當時的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校、公學校、實業輔習教育及幼稚園,社會教育包含圖書館、青年團、馬公青年訓練所及馬公海洋少年團等。廳內島與數目眾多,日治時期有人生活的島嶼共計有20座,並散布在海上各處。因此,教育機關之設置、教育系統的推廣變得相當不容易。雖然已設有一所小學校,以及十所公學校與八所分校,卻仍有十四座完全未設學校的島嶼,更有連書房也從缺者。如照片所示,居住於這些島嶼上的孩子們缺乏任何受教育的途徑,因此大嶼(七美嶼)校長與老師便至每一村落懇請家長讓學生到校唸書。

《硓𥑮石》季刊第19期〈《澎湖事情》第三冊之三〉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第二冊與第三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十七至十九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三回,本篇以澎湖的學校及社會教育為主軸。其中,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校、公學校、實業補習教育(指職業學校)及幼稚園,社會教育則以推廣社會教化、修養為目的而設立,包含圖書館、青年團、馬公青年訓練所及馬公海洋少年團等。其中,馬公青年訓練所創設於昭和9年(1934),翌年4月22日舉行開所典禮,以馬公高等小學校教職員擔任學科教導、退伍軍人擔任訓練,合併學校教育與軍事訓練指導。

《硓𥑮石》季刊第43期〈日治時期在澎湖執業的土地代書〉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3期,篇名「日治時期在澎湖執業的土地代書」,作者蔡俊哲。民國91年12月,澎湖縣政府依據「檔案法」建立公文檔案回溯檔,筆者適服於澎湖縣政府地政局,在土地代書檔案中,查得台灣光復初期在澎湖登錄有案的土地代書有24人。作者收集資料,從清代、日治時期以迄民國91年(2003)土地代書名稱的變革及與土地事務有關之文獻,寫成〈澎湖縣土地代書紀實〉共6萬7千餘字,並蒐錄日治時期之賣渡證、土地登記申請書、委託辦理土地登記之委任狀等文書多件,期對澎湖縣史料有所助益。本文摘錄自〈澎湖縣土地代書紀實〉,就日治時期澎湖地區司法機關及土地登記機關的沿革、實施土地調查測量過程、土地代書名稱的變更予以說明,並略述在澎湖執業的土地代書執業概況,為澎湖研究土地代書發展史之始。

《硓𥑮石》季刊第16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八〉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繼續探討日治時期澎湖的重要歷史。文章提及的重要史事包括:鄭氏、清朝時代、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臺澎重要時期與戰役。本篇為第二冊的最後一篇,文章末有「澎湖小曲」及「馬公情歌」兩首歌,第一首由景緻、建築、人物及傳說等澎湖特色描述澎湖多姿的樣貌與特殊性。第二首則是以傳說故事、季風、歷史景點等內涵詮釋作者所思念的馬公。

《硓𥑮石》季刊第17期〈《澎湖事情》第三冊之一〉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第二冊與第三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十七至十九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三回,本篇以澎湖的地理氣象、面積及人口、行政機關、廳與街庄財政等地區訊息為主軸。根據資料內容顯示,澎湖人口的增加率大、人口密度高,政府開始執行獎勵人民到外到謀生的政策。部分旅外者在本島生活坎坷,返鄉時可能也同時將本島社會的複雜型態帶回澎湖廳,為地方的純樸風氣帶來不和諧的音色。本文記載年代較《硓𥑮石》季刊第九期為晚,在項目上無太大差別,然而,若是將兩篇文章互相對參照,則可發現日治時期澎湖的變化。

《硓𥑮石》季刊第13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五〉

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𥑮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之交通通信、金融、民事調解、官署公司等項目。於交通,可發現因地理環境之限制,日治時期的交通方式以海路為主,通信上則包括郵便局、無線電,以及與台灣本島之間的海底電纜等設備。金融方面,則包括銀行、產業組合、合會和其他。民事調解的部分則因地區偏遠與教育程度之限制,少有人申請調解。在有申請的案件中,以金錢佔多數,土地及人事次之。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馬公語音側寫〉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6期,篇名「馬公語音側寫」,作者蔡志光。澎湖和台灣本島的優勢腔閩南語在聲母、韻母、音節、用詞、語法結構大同小異,然而由於音調、部分音素、詞素上有些交互影響,各項交互影響之下誕生出擁有玄妙腔調的「澎湖腔」,對於外地人而言,並不是那麼的友善。本文研究指出,馬公的閩南話只保留了5個母音,某些韻母如u、i差異頗大,介音u常常在另一腔中互為出沒,且雙母音存在。至於聲調上,最大的差異在於變調,優勢腔的陰上(51)因變調變成陰平(55),馬公腔的陰上變為陽平(13),且輕音節上的使用較少,是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為了有效接收訊息,輕聲字往往被避免。本文針對澎湖馬公閩南語中聲韻母、聲調進行探討,欲解開澎湖閩南語的玄妙之處。研究期待能為珍貴母語的保留盡一份力量,也呼籲教育界重視在地的閩南語教育。

《硓𥑮石》季刊第42期〈設治之前澎島拓殖史詩記略〉

本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設治之前澎島拓殖史詩記略」,作者陳保銀。作者陳保銀女士為澎湖人,以新詩的形式創作設治之前的澎湖史,內文描述澎湖的考古探掘現況、有人類生活之年代、先民的生活區域與生活方式、產業及貿易、先民的離去、倭寇據澎與中國歷代朝代之抗爭等內容,為澎湖拓殖史謄入特別的一頁。早期先民以捕魚、採集、農耕等方式生存,以細繩紋陶器、玄武岩製成的石器、玉器、骨貝器等器皿、工具進行日常生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漢人來澎,確切的說是在澎湖被元朝政府設立巡檢司之前即有人類生活的遺跡,可由島上如白沙、赤崁,甚至是七美等地所挖掘出的陶器、石器、骨貝器、貝塚得知。

《硓𥑮石》季刊第15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澎湖事情〉前期已簡介,茲不復。(一)澎湖擁有台灣最早、最多和類型最豐富的砲台:荷據1座、明末4座、明鄭9座、清初康熙11座、清中期王得祿2處、清後期牡丹社事件後2座、清末中法戰爭7座、清末劉銘傳7座、日治初期1座。林會承教授撰成〈澎湖的砲台〉一文,呈現澎湖砲台的歷史全貌。(二)黃步梯(1824-1881),媽宮人,少任澎營稿識(掌兵馬錢糧統計),後以平彰化戴潮春功候補通判(待任大陸處、局長),母老不仕,回任澎營西席(屬吏),《澎湖廳志》有傳。(三)步梯長子黃濟時(1848-1909),少考取庠生(台灣府學生),後委署彰化縣儒學教諭(校長),事蹟散見《澎湖廳志》。濟時長子黃欽明(1872-1918),少考取邑庠生(縣學生),未嘗出仕,大正7年修成《紫雲居家譜》。陳耀明校長撰〈澎湖黃氏一門三秀-黃步梯、黃濟時、黃欽明〉,闡述其推恩錫類之懿行。(四)陳小沖先生〈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敬分3期刊登。本期敘危機過程,即荷人於1622年7月占澎,8月在風櫃尾築城並派員至中國海岸求商,此後歷福州談判、廈門戰爭、巴達維亞交涉、澎湖戰場接觸及海商李旦斡旋,荷人終於1624年8月拆城赴台。(五)姜佩君講師〈澎湖的七鶴穴傳說〉收集5則七鶴穴故事,並與台灣的基本型作比較,反映出地方傳說的共同性與特殊性面貌。(六)彩頁部分,自本期起敦請鳥嶼國小鄭謙遜老師撰寫〈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鳥類資源〉。

《硓𥑮石》季刊第18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連載者茲不贅:高芷琳小姐的碩士論文將於澎湖所採諺語分為若干類,其中一類是「婦女生活」,乃就此類撰為<澎湖諺語所反映的早期婦女生活>惠稿本刊。是文共採79則俗諺,再再反映出傳統婦女之苦勞過甚與蔑賤地位,吟來令人心酸、感慨繋之,而尊重女性之情懷油然而生。許雪姬教授對台灣史有專精研究,以內、外考證析論大陸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有優點,也有楛處。日治時代澎湖廳著《澎湖事情》共3冊,第1冊由本刊委員郭金龍聘其岳父顏榮勤譯。第2、3冊由首席顧問許雪姬延請魏廷朝譯,詎料民國88.12.28傳媒忽報其噩訊,魏先生是位瀟爽清傲、卓爾不凡的人權鬥士,軫念其坎壈傳奇之一生及惠稿本刊之恩德,茲綴數語以為遠悼。彩頁生態文部份,鳥嶼國小鄭謙遜師續撰<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鳥類資源(四)>

《硓𥑮石》季刊第19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6文:(1)教育文。鄭紹裘<日治時期澎湖廳所屬國民學校之校史沿革與歷任校長>係連載,17期已簡介。(2)翻譯文。魏廷朝《澎湖事情》譯亦連載,9、18期已簡介。(3)婦女文。形容傳統澎湖婦女最具代表性一句話〉是「澎湖女人台灣牛」(或「澎湖査某台灣牛」),葉連鵬先生以此諺為題,歸納文學作品所呈現傳統澎湖婦女4項特色:貧苦勤勞、堅貞剛毅、庸弱見凌、認命迷信,充分勾勒出傳統澎湖婦女的勤苦形象。(4)戲院文。澎湖戲院日治時代有2家,光復後迄今則多達19家。陳英俊〈澎湖戲院志〉撮要介紹19戲院原委與變遷,澎湖影院之迹,迹具在斯焉,殊屬珍貴。(5)人物文。吳祖籠校長於元月中旬惠賜本刊く我所認識的鄭紹裘督學>,孰料未及梓刊竟於下旬罹車禍遽逝。其遺稿謂鄭紹裘是澎杏壇耆碩,計服務教界48載,乃珥筆舖述一生勞蹟,為澎大老留下信傳,幸甚。(6)生態文。小白沙嶼、雞善嶼和錠鉤嶼,民國81年縣府公告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鄭謙遜老師多年觀察3嶼鳥類,撰〈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的鳥類資源〉一文,文敘雅當,雋美照片亦瑰麗精品。

《硓𥑮石》季刊第38期「編後語」

環瀛絕島,粲然疆索;佳文鬱起,席珍世響。本期(38期)敬刊吳培基、王御風、高啟進、蔡丁進4元作。全台最早媽祖廟-澎湖一級古蹟天后宮,其碑匾之認知竟多蹖駁。澎技吳培基教授〈澎湖天后宮御祭文、御賜匾額及清風閣殘碑〉,資料鈎稽堅碻、邏輯紬繹縝密,令人至為傾服。(1) 雅虎致祭天后:施琅平台後,欽差禮部郎中雅虎致祭天后,到的是湄州,而非詣澎湖。(2) 「神昭海表」匾:依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天妃顯聖錄》三書所載,此匾為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之亂平定後,雍正4年(1726)皇上所御賜,懸於台灣府城(台南大天后宮)、廈門、湄州3處。(3) 「平章臺逆」匾:黃瑞玉,嘉慶17年(1812)歲貢生,曾主講澎湖文石書院,所作詩1首,依其題目澎湖天后宮擁有御賜「平章臺逆」匾,推斷為嘉慶帝御賜。(4) 「與天同功」匾:此匾說法紛紜,經考證光緒頒賜「與天同功」匾,分別懸掛台灣各天后廟,未分送澎湖,目前廟內所懸為晚近文物。

《硓𥑮石》季刊第12期「編後語」

本期(第12期)敬刊4文:移民、日治譯文、教育、辟邪物。前二者連載,前期已簡介。鄭紹裘先生錄記馬公國小校史顛末、憶述級任導師與畢業旅遊、表列歷屆畢業生人數與日治16任校長姓名任期、臚陳珍貴記念文稿等,操觚矻矻、啣情殷殷,誠該校百周年慶最佳獻禮。就辟邪物論,金門以風獅爺為勝,澎湖以石敢當為大宗。楊天厚、林麗寬賢伉儷本期撰風獅爺與石敢當之金門篇,郭金龍師下期珥筆其澎湖篇,兩地學人執柯伐柯、參稽質跡,直探辟邪物核心,得其確論。另彩頁部分,郭金龍師寫澎湖辟邪物之六-石塔,林長興師寫澎湖生態保護區之二-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硓𥑮石》季刊第36期「編後語」

賴褔順教授〈夷洲歷史研究〉,探證紮實、闡究精微,鑽堅求通力作也。文長10萬字,35、36、37期敬刊。茲概介於后:近數十年來研究得知,西方維京人於中古 8~11世紀,曾利用季風馳騁於大西洋。但世人迄未知曉,東方夷洲人於上古2~4世紀,早已熟悉季風而揚帆西太平洋。賴教授大作,即要澄清千古疑團--「夷洲人」歷史之謎。賴教授費極大篇幅,對《臨海水土異物志》之〈夷州〉篇,逐字逐句考察。終結證實夷州絕非台灣或澎湖等,而係今之琉球。

《硓𥑮石》季刊第24期「編後語」

本期刊載文章之簡要內容如下:(1)「澎湖第一才女」蔡旨禪(1900-1958),湖西鼎灣人。幼受業書房。9歲長齋禮佛,決終生不嫁。拜澎宿儒陳錫如門下,23歲與師友創「蓮社」(台灣最早閨秀詩社),28歲偕師出版《留鴻軒詩文集》。曾獲聘彰化授徒及聘霧峰林家家教。返台迄56歲鳩居新竹:静攝、養親、授徒、創作。57回澎整修澄源堂並任住持,59歲中風辭世。本文由葉連鵬碧落黃泉的追索,爬梳整理、匯集成篇。(2)徐坤泉(筆名「阿Q之弟」,1907-1954),望安將軍澳人。29歲《台灣新民報》記者並主編副刊。31-39擔綱《風月報》編輯,39歲參與「815獨立運動」,晚年44歲擔任台灣省文獻會,48歲肝癌逝。其作品以言情小說《可愛的仇人》、《暗礁》、《靈肉之道》最膾炙人口,致為日治時期讀者最眾台籍作家。本文由高啟進綜羅資料,敷藻徐氏之傳及文學特質,僾然若見其人。(3)李佛續(1913-),西嶼外按人。就學小池角公學校(今池東國小)、高雄中學、上海曁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南京金陵大學。曾任四川長壽縣龍溪河水力發電廠、桃花溪發電廠主任。抗戰勝利,曾任職於高雄台電,35歲二二八事件保釋無辜平民,65歲退休。悲壯曲折的人生,令人咨嗟。本文由許雪姬採訪、丘慧君紀錄。(4)顏阿菊女士,年近70,望安中社人。韶齢10載住高雄、台南,餘一生居澎。24歲婚,育1女5子。瑞峰小姐經由此個案之記錄研究,充分詮註出婦女的文化氛圍。

《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4作,各曲介如后:(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年(1932)日治澎湖名山之作。原文約4 萬字,鄭紹裘全譯並註釋之,26~30期全譯竣事。(二)外籍新娘。台灣跨國婚姻約民國65年(1976)肇端,民國80年(1991)後達高潮(澎湖民國80年䈚萌)。澎湖外籍新娘印尼、越南首眾,人數逐年遞升,東嶼坪衍為「柬埔寨新娘島」。陳庭芸老師掞藻〈澎湖地區國際婚姻發展之狀況與調查研究〉,析理居正。(三)畜牧回顧。(1)豬:澎島,家畜養豬最溥遍。日治時代,大正至昭和年間曾達高峰,光復後軼興軼衰。(2)雞:澎島,家禽養雞最糟遍。呂明宗〈澎湖畜牧業之回顧〉,總畜禽11項,詮評昭整,蓋澎畜牧回顧之首出。(四)SARS疫情。民國91年(2002)11月16日源自廣東省順德市,隔年2月衍及越南。3月12日WHO發出全球警訊,3月14日台灣肇端。5月7日澎湖遘疾,迄6月7日迭累15例。各國傾力防遏,7月5日台灣蠲除而風殺雨止。緣煞訊剪存寖備,橐筆〈林重威殉職與SARS疫情〉以為載記,林重威為SARS疫情全台第一位殉職之醫師。

《硓𥑮石》季刊第33期「編後語」

本期(第33期)敬刊其三,各泛介於后:(一)發現台灣。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祖述 《通典》而青出於籃,其卷327「四裔考四」有〈琉球〉條,所記牽涉到台灣、澎湖。法國學者聖德尼爾菲原著,賴福順、黃宇龍合譯〈關於福爾摩沙和中國叫流求的島〉,追源徹委,用饗學林。(二)移民分廟。(1)台南市「崑明殿」(台南市第一間林投鳳凰殿分廟):明治34年(1901)澎湖鼎灣村周勇、周件兄弟分香。(2)台南市「開帝殿」(台南市第一間鼎灣開帝殿分廟),周勇第三子周耀鵬民國76年在台南市四期重劃區購地營建。(3)台南市「祝三多廟」(台南市第一間鼎灣開帝殿友廟),因粧佛與祝三多廟有縞紵之雅淵源。(4)屏東市「扶風宮」(屏東市第一間林投鳳凰殿分廟):昭和11年(1936)興建。(5)屏東市「扶正殿」(屏東市第二間林投鳳凰殿分廟),建於民國55年。(6)高雄市「扶風殿」(高雄市第一間林投鳳凰殿分廟),民國48年建。楊石明君躬訪南、高、屏,撰〈澎湖人與澎湖分廟-台南市崑明殿、屏東市扶風宮〉。(三)海盜研究。明治34年(1901)10月30日,彭有(澎湖緝馬灣人)所有之「振成利號」搭載19人和龍眼、油糟等貨,從媽宮出海,中途值風濡滯,12月22日通過福清縣屬南日島,遭4艘海盜船砲擊,船主彭有死亡,水夫蔡本中彈。日、清經歷4次談判,綿歷1年4個月。許雪姬操觚〈日治時期台灣面臨的海盜問題〉,澎湖海盜之學,至此文出。

《硓𥑮石》季刊第30期「編後語」

本期敬刊4叡作:(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年(1932),日治時代澎湖名山之作,鄭紹裘先生全譯並註釋之,26期起連載。(二)西瀛吟社。澎湖最早,且迄今仍存之詩社是西瀛吟社。其創立,胡巨川先生考為民前1年(1911),本期撰〈澎湖縣詩社再探〉,更考定創於民前1年(1911)3月8日,並再發現兩社,澎湖共計6詩社。(三)澎湖遊草。久保天隨(1875~1934),日琤琤學者。《澎湖遊草》係久保天隨和尾崎古村、古川梅人等史蹟調查委員,莅澎史蹟調查所撰詩集,計敘1篇、詩題16,詩作51。(四)日著翻譯。何聰明先生( 1930年的澎湖廳),譯自昭和6年(民國20年,1931) 《日本地理風俗大系.台灣篇.澎湖廳》,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早坂一郎原撰。

大龜要提供抵押品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照片中的大龜若要請回去,需要先提供抵押品方可帶回,作者姜佩君於文中對圖片描述:為了避免『龜爬上壁』,所以現在只要乞到較貴重的龜,都要提供抵押品。至於小龜,通常是折合現金,以捐等價香油錢了事。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其著作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馬公幼稚園與保母

本圖來自第十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馬公幼稚園與保母。當時的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校、公學校、實業輔習教育及幼稚園,社會教育包含圖書館、青年團、馬公青年訓練所及馬公海洋少年團等。澎湖島嶼數量眾多,其中便有約二十座島嶼上為有人島,教學資源的分配相當不均,居住於缺乏書房島嶼上的孩子更是缺少受教育的途徑。在資源分佈不均的情況之下,能就讀幼稚園學童也以內地人的孩子為優先。照片中的是馬公私立幼稚園,創設於大正14年(1925)1月,附設於小學校內。昭和10年(1935)12月底,收容內地人(日本人)小朋友20名男童、本島男童1名、女童20名,合計41名,由2名保母擔任保育工作。

工人在將軍澳門仔邊山下採掘文石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十二期〈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工人在將軍澳門仔邊山下採掘文石。文石是澎湖廳的特產,根據《西京雜誌》內容顯示,文石早在數百年前就已被發現。清代時,專供宮廷貴紳賞玩,並限定由官方挖掘,後來因政治動盪而逐漸遭到遺忘。明治42年(1909),內地人(日本人)志太某無意間在望安庄將軍澳嶼、東吉嶼及其他附近岩礁中,發現含有文石的岩礁,經過研磨就會出現燦爛的彩紋。文石研磨後光澤優美,又因產量少,價格相當高,昭和5年(1930)度的產額約為10,000圓。

日治時期陸軍本部一帶的行道樹

本圖來自第十二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日治時期陸軍本部一帶的行道樹,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日本領台後,台灣林業界權威田代安定氏隸屬於比志島混合枝隊,巡視澎湖各島各地、觀察地勢、指示有關本島造林事業將來的方針。明治44年(1911)6月15日到同年9月5日之間,又有林務課長等人跋涉全島,勘查土地及地形,結合技師發表的造林建議,以陸海軍為首,官民一致,堅忍不拔地努力從事造林。他們對澎湖綠化計畫耗費相當多的心力,這只要看當時造林的痕跡,就可以肯定。

馬公公園綠化情況

本圖來自第十二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馬公公園綠化情況。日本領台澎後,對於澎湖的綠化作業相當重視,除了一般的造林之外,也積極於耕地、苗圃等要處造防風林。從昭和四年(1929)開始,展開為期10年,每年補助12,000圓,針對耕地種植耕地防風林,栽種項目包括木麻黃及銀合歡。隨後發現木麻黃與銀合歡混植時,銀合歡會阻礙木麻黃的發育,因此自昭和6年(1931)開始,停止銀合歡種子的播種。在基本防風林造林的部分,自昭和5年開始(1930),選定耕地要處後,在北端與季風垂直設置寬4尺高4尺的茅土堤擋風牆,內側則栽種木麻黃,以防止強烈的季風。

濱臨馬公港的馬公市場

本圖來自第十二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照片為馬公市場。日治時期的商業貿易包括:澎湖廳內、與臺灣本島、與內地(指日本),以及國外(中國)等樣貌。以廳內貿易為例,馬公市場在光復後改為啟明市場,該市場是馬公街經營的消費市場,除此之外,另有一所廳水產會經營的魚市場。根據昭和五年(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的統計資料顯示,消費市場內的銷售額達333,000圓,魚市場的鮮魚銷售量則為1,356,279斤,總金額151,384圓。整體而言,澎湖廳商業環境中,商人的本土性較強且穩重可靠,但缺乏活潑的一面。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澎湖島對外交通由當時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圖片為會社之代理店,在現中山路中段)擔任定期航線,利用開城丸從馬公到高雄、基隆做定期航行。開城丸是總督府的命令船(譯註:丸即號),從馬公到高雄往返八次,到基隆往返兩次,從事定期航行,但自昭和7年(1932)4月1日起,改為壹岐丸(約1,800噸),原先馬公、基隆間的航線停駛,只剩馬公、高雄間每月往返十五次。

日據初期的澎湖島廳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日據初期的澎湖島廳,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日治初期時官方人員的辦公地點,仍採用清朝時期澎湖廳署的舊址。明治28年(1895)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後,臺灣成為日本帝國的領土,並依照明治28年6月的地方暫行官制(魏廷朝,1997),在台灣本島設立3縣6支廳,另設澎湖島廳。至大正9年(1920)改制澎湖廳被廢改郡之前,澎湖一直屬於廳。到了大正15年(1926),澎湖又再行設廳,澎湖廳直屬總督。

台廈郊實業會位於水仙宮之樓下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臺廈郊實業會(館),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臺廈郊實業會(館)」位於現今中山路西端水仙宮樓下,詳細地址為馬公市中山路6巷9號,前身稱為「臺廈郊」,根據會館歷史沿革介紹牌,臺廈郊會館為第三級古蹟,創建時間早於清乾嘉時期。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改名,由中國貿易船的捐款成立。當時會員有七十名,全部為本島人(註:過去稱澎湖人為本島人,日本人則稱為內地人),以實業的代表機關從事活動。

台灣總督府澎湖醫院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台灣總督府澎湖醫院,照片翻拍自1932年井原伊三太郎的《澎湖島大觀》。澎湖廳內的居民的健康狀況普遍良好,長者也相當長壽。又因區位因素及缺乏河川池塘的環境,即使有流行病的案例,但也不到流行的程度。僅因冬季季風猛烈,加上缺少水源洗臉,罹患眼疾者和盲人較多。日治時代的澎湖醫院為洋式二樓建築,醫院內部除了診間之外,包括醫院辦公室及藥局,病房則設於後棟。日治時期時,居住於馬公街上的居民大致上不會覺得有醫療上的不便,但離島居民因位置偏僻以及交通限制,不僅醫療機關未普遍的設置,醫療資源的可近性以及可及性亦較差。

東吉燈台(塔)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東吉燈台(塔),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一書。東吉燈台(塔)被歸類於交通上的航線標誌,位於東吉嶼北方標高47公尺的高地,是高雄、馬公間的主要指標。澎湖廳大小共有六十三座島嶼,再加上近海由於潮流、暗礁等而被看做航海的難關,所以有航線標誌、燈塔各四座、立燈一盞,設置在北島、漁翁島、東吉嶼、查母嶼四處,另外馬公設有警報信號標,降低海難的發生率。

設立於馬公的澎湖郵便局

本圖來自第十三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片為設立於馬公的澎湖郵便局,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一書。澎湖郵政歷史的濫觴始於明治28年(1895)(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7),郵便局為通信單位,馬公只有澎湖郵便局(二等郵便局),建築外觀以洋式風格為主,現址為馬公市中央里中山路75號。在通信方面,也有無線電信的設備,又與台灣本島之間架通海底電纜,另外有海軍無線電信,市中又有裝設收音機,可以收聽台北、日本內地、上海、菲律賓等地的廣播。

先鋒出發

本圖片出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作者為姜佩君,圖片為隊伍先鋒出發的情境。出巡當日,村中壯丁熱熱鬧鬧抬著神轎遊街,周圍有小法隨侍護駕,前有機車、兵馬、旗牌隊開路前導,後有八音樂團、各式陣頭相隨,有時乩童還會上轎,展示神威。姜佩君老師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任教,長期對於澎湖在地民間故事及傳說研究,並加以統整出書,著有《澎湖民間傳說》、《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民俗概論》、《敦煌老子化胡經研究》等作品。

《硓𥑮石》季刊第37期〈金門瓊林所見蔡廷蘭相關文物〉

此篇為陳益源教授至金門考察蔡廷蘭之相關文物,依據世代先後順序,分別是:《瓊林蔡氏族譜序》、表彰道光年間平林(瓊林舊名)顏鳳娘的節孝而立的「欽旌節孝」坊對聯、蔡氏六世十世宗祠「拔元」扁、《瓊林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記》、蔡氏十一世宗祠柱聯、三方「進士」匾、表彰平林蔡仲環妻陳氏與二媳婦陳氏、三媳婦黃氏3人的「一門三節」坊對聯、保護廟「志誠之道」匾、神主牌位等。陳益源教授曾擔任文化部所屬台灣文學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現任為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台灣民間文學、閩南文化、越南漢文小說的調查與研究。

赤崁村龍德宮「超凡入聖」匾額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超凡入聖」匾額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湖西鄉眾弟子敬獻。拍攝者為吳培基。據《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說明此匾,上款:「[昭和]乙亥年夏月吉旦」。下款: 「湖西鄉眾弟子仝敬獻」。 昭和10年(1935),夏月是4~6月,日治時期「湖西鄉」稱指今湖西村,而上款的昭和有被磨損的痕跡。赤崁村龍德宮位於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6鄰119號,主祀神祇為哪吒三太子,本廟又稱為大赤崁龍德宮。

赤崁村龍德宮「曆世重光」匾額上下款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曆世重光」匾額上下款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鳥嶼鄉眾弟子敬獻。匾額上款內容:昭和乙亥年夏月吉旦;下款:鳥嶼鄉眾弟子仝敬謝。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而圖二此扁額全幅影像為本計畫團隊於2019年12月22日所拍攝之影像。

赤崁村龍德宮「威鎮西瀛」匾額上下款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威鎮西瀛」匾額上下款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石順昌敬獻。匾額上款內文為:十年六月置;下款:本鄉弟子石順昌謝,另有橫批「祝落成」。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

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楊旺敬獻。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另外圖二為本計畫團隊於2019年12月2日所拍攝。上款:[昭和]十年十月吉旦;下款為:董事楊旺敬獻。昭和10年(1935),昭和二字有被磨去的痕跡,吉旦表示良辰吉時之意。。而少海是東方的海,語出《淮南子》。覃恩即恩覃意思即廣布恩澤。也有典故應是來自於幼學瓊林:「...聖主德配昊天,遂動華封之祝;帝子覃恩少海,爰興樂府之歌;尊帝父曰:太上逍遙...」赤崁村龍德宮位於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6鄰119號,主祀神祇為哪吒三太子,本廟又稱為大赤崁龍德宮。

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上下款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上下款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楊旺敬獻。匾額上款之內容為:十年十月吉旦;下款則為董事楊旺敬獻。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

赤崁村龍德宮「綏及萬方」匾額上下款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綏及萬方」匾額上下款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緩及萬方」約於乾隆1年(1736)由邱有章獻匾,上款內容:福建澎湖水師右營遊擊軍功四等邱有章敬;下款:乾隆元年孟夏梅月穀旦立。

通梁村保安宮「神明顯應」匾額上下款

本圖為通梁村保安宮「神明顯應」匾額上下款之照片,為感念王爺神蹟,遂於光緒14年(1888)由胡德興、程起鶚敬立。匾額上款內容為:光緒戊子季秋吉旦。本文圖片來自於《硓𥑮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文章分為上下篇,此為下篇,續論白沙鄉光復以前的匾額,並且以照片保存匾額、碑誌、石敢當、宮廟之外觀,紀錄澎湖縣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

許返古宅(一)

據資料研判,許返古宅建築本體創建時間約為清咸豐年間(1851~1861),此時期建築本體為硓𥑮石牆面抹灰的傳統澎湖厝形式,直至民國24年(1935)許返進行建築本體大翻修,將門樓二柱墀頭泥塑獅子、內埕天井鰲魚洩水口融入傳統民宅建築及進口多元樣式且題材豐富的日式彩繪磁磚、彩釉磁磚裝飾建築表面,呈現多元且具特色的澎湖厝。許返古宅建築形式屬傳統一落四櫸頭、中央帶庭、門樓形式為倒吞砱式之澎湖厝,建築形式雖有因翻修造成部分建築本體非傳統澎湖厝原始建築樣貌,因家族有心保存,至今仍持續進行建築本體部分修復,現況及架構尚完整,民國99年(2010)2月11日澎湖縣政府以具歷史文化價值將其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許返古宅(二)

圖片地點的許返古厝位於澎湖縣湖西鄉南寮村111號,而許返早年隨友人渡海到大陸習得呂山派小法術,後期服務於保寧宮擔任福官頭,並傳授呂山派小法術。許返古宅之位置鄰近保寧宮,目前文化局已著手辦理修復工程之規劃設計,待修復完成可將許返古宅規劃為收藏小法文物展示館,供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澎湖呂山派小法。而許返古厝又以年代悠久,其中墀頭泥塑獅子尤具特色,表現地域風貌,具藝術、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硓𥑮石匠師-吳石砛(二)

吳石砛曾說,會去疊菜宅並不在他的預期計畫裡,當時他只是在挖石頭的工人,老闆鼓勵他去試試疊菜宅的工作,因此開啟了他的疊菜宅生涯。吳石砛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輛古早味腳踏車,他都是騎著腳踏車到處去工作,民國75年韋恩颱風造成北寮很多菜宅倒塌,他也騎著他的腳踏車修復很多菜宅,直到70幾歲之後,年紀大了,孩子及孫子們都勸他退休,幾經考量,他才沒有繼續工作。這兩年南寮村逐漸重視菜宅的保存,希望能保存老師傅的手藝,原本已經退休的吳石砛戴起手套,開始幫忙社區修復菜宅,再次賦予硓𥑮石新的生命,並且讓他的手藝繼續傳承下去,透過行動工作坊的修復課程,讓大家看到86歲的吳石砛匠師依舊活力充沛,硓𥑮石在他手中彷彿擁有生命力,疊出一道道活化南寮的美麗菜宅。

小硓𥑮石堆(二)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為一深入地方、根植社區之單位。文化局103年2月8日曾辦理「薪火相傳-南寮社區小硓𥑮石疊砌學習文化體驗活動」,藉由老師傅的實地教學,將此生活技藝傳承給社區青壯年及學童,讓老祖先的生活智慧得以延續流傳,活動當天南寮村及鄰近村落的村民參與踴躍,大人及小朋友都親身體驗小硓𥑮石疊砌的方法。(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硓𥑮石菜宅(二)

西墩區域的菜宅範圍較大,使用率較高,因為北面無建築物抵擋,因此菜宅牆面高度大多數都有200公分以上,菜宅維護較為良好。頂寮區域的菜宅多位於住家附近,範圍較小,使用率最高,多數菜宅內都有種植少許蔬菜;西墩與頂寮種植的作物多以蔬菜類為主,冬天(11月之後)澎湖比較能種植葉菜類,因為蟲害較少、天氣也較為涼爽;夏天的蟲害多、天氣炎熱,只適合種植瓜果類。大園區域是南寮菜宅群體中最北方的區域,迎東北季風,菜宅不易維護,多半以硓石劃分田地區域而已,無高於30公分以上之菜宅(亦可稱為「有防風牆的旱田」),此區因迎東北季風,只適合種植花生、地瓜等不受強風侵襲的作物。

謝維祺〈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圖為謝維祺〈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根據《澎湖續編》、《澎湖聽志》、《澎湖縣志.政事志》、《澎湖通史》均載通判謝維祺於乾隆43年任,但據〈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碑文「黃帝建元四十有二年,祺分首澎湖」之句,應為乾隆42年任。《福建通志臺灣府》也有同樣記載。清雍正5年,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文石書院碑記〉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圖為閤澎紳士〈文石書院碑記〉。《澎湖續編》、《澎湖廳志》均載胡建偉的下任通判為嚴文烈,乾隆36年任。然根據〈文石書院碑記〉碑文「今者榮耀屆期」及落款年月「乾隆卅四年歲次己丑仲秋吉旦」,仲秋為8月,胡建偉應是在乾隆34年8月後不久離任,而胡建偉、嚴文烈之間,可能還有一位澎湖通判。清雍正5年,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陰陽堂〈本堂沿革簡介〉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圖為陰陽堂〈本堂沿革簡介碑〉。陰陽堂於日治時期稱「顯靈廟」,見陰陽堂〈本堂沿革簡介碑〉。「顯靈廟」即清代「無祀壇」,見〈顯靈廟落成碑記〉,此碑未收錄於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澎湖縣篇》。陰陽堂〈本堂沿革簡介〉敘及清代的部分多所錯謬,並未參酌地方志「無祀壇」之相關記載。清雍正5年,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文澳舊廳署址簡介〉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2期,篇名為「澎湖通判簡歷辦正及增補」,圖為〈文澳舊廳署址簡介〉碑。此碑綜述廳署及通判的歷史,有幾處尚待討論:1. 清朝將臺灣澎湖收入版圖總計應為205年。2. 「改設海防糧捕廳…」處可改為「改置通判,廳治仍設於此」。3. 「通判歷一O八任」指到龍景淳為止,光緒15年時,龍景淳任通判,改建廳署於媽宮城內。由於新增6位通判,應該為「通判歷一一四任」。清雍正5年,設澎湖通判,一直到臺灣澎湖割讓日本,共計歷任100餘位通判。這些歷任通判的資料,清代澎湖地方志中均有專節記載,但由於撰述往往間隔30年甚至60年之久,難免卷軼不全。本文藉由檢索臺灣文獻叢刊電子文獻資料庫、《澎湖廳志稿》、《清代台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辨正及增補歷任澎湖通判的簡歷資料。

〈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碑文依石碑版面編排,並附加標點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為〈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此碑為乾隆 44 年通判謝維祺所立,記媽宮城隍廟新建落成,稱為「改建」以誌與文澳城隍廟遞嬗的關係。此碑相當重要,碑文卻未收錄於《澎湖續編》、《澎湖廳志》。此碑碑文較早收錄於《臺灣南部碑文集成》、《澎湖縣誌.文化志》,不過缺漏甚多。目前已經整理完畢。圖為按照版面編排,並附加標點之〈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

澎湖城隍廟殘碑,碑文依石碑版面編排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澎湖文澳城隍廟及媽宮城隍廟史蹟考證」,圖為「澎湖城隍廟殘碑」之識別文檔,並依照石碑版面編排。此殘碑立於媽宮城隍廟的右壁,根據碑文末「肆拾伍年歲次庚子桂月」,知為立於乾隆45 年(歲次庚子,1780)8月。《澎湖縣誌.文化志》(頁37)提及此殘碑稱:「媽宮城隍廟內西壁,尚嵌有一面古碑,因年久漫漶,字跡模糊莫辨」。筆者根據《台灣地區現存碑碣:澎湖縣》的拓本重新推斷部分碑文,共達 104字。 無法辨識之字,但因上下文推斷者,列為推測之闕字,在字加上外框來區別。清代澎湖有2座城隍廟,一在文澳,一在媽宮澳,現均指定為縣定古蹟,其史蹟與澎湖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本文探討澎湖城隍廟御賜「功存捍衛」匾額、清代石碑、清代地方志之相關記載,並記錄部分文澳城隍廟文物及媽宮城隍廟文獻辨正,以作為日後研究之參考。 作者吳培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關注澎湖地區之歷史與文物,特別在與廟宇、碑文、官吏、匾額等主題,《硓𥑮石》季刊、《澎湖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等,皆有相關著作。

「文石書院」門額落款次印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圖為「文石書院」門額落款次印。「文石書院」門額共有三款印記,分別是位於門額的右上側的「引首章」,以及左側下方的兩款印記,這三個印記分別使用小篆及印篆兩種字體。落款次印(表字別號印)為印篆。落款次印為兩字橫書,印文推斷為「雅鼎」。

疊菜宅工法(五)

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重視在地文化、根植社區之單位。在修復菜宅的過程,產生工法的討論,過去疊菜宅都是全新的硓𥑮石,這些硓𥑮石自海上撈起,大塊且有稜有角,但是現今使用的硓𥑮石,多半由怪手拆下房舍或舊菜宅的硓𥑮石重複運用,形體不如以往有稜有角,老匠師考量安全性及後續維護工作,在修復時會加入部分水泥,經過實際操作及會議的討論,大家形成共識,菜宅必須具備景觀和實用功能,菜宅的座落位置也會影響使用的工法,在臨近馬路的菜宅,比較有安全的考量,修復時可使用小部分的水泥加以固定,一般的菜宅仍以傳統堆疊方式修復。(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倡捐襄舉賓興記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45期,篇名為〈澎湖文石書院石碑及魁星樓匾聯〉,圖為王廷幹〈倡捐襄舉賓興記〉,碑文依原碑版面編排。「賓興」一詞有兩種意義,一為泛稱舉拔賢能,一為地方官設宴款待考生。臺灣、澎湖之賓興款項,自始即用作補助考生旅費。此碑之前曾嵌於孔子廟西邊牆上,目前則豎立於庭院牆邊。最早收錄碑文的為《臺灣南部碑文集成》一書,然而當時有相當多的闕字。晚近,石碑拓本及碑文收錄於《臺灣地區現存碑碣:澎湖縣》,但碑文仍有許多錯字。

《澎湖縣誌.文化志》「紅毛城殘基」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本張照片是來自於《澎湖縣誌.文化志》的「紅毛城殘基」圖,可以看見照片的西側仍有部分城基。紅毛城即「荷蘭城堡」,乃是荷蘭人據守澎湖時所建;然而,照片中的並不是紅毛城,而是「天啟明城」,是明朝時期由王夢熊所建築的中國碉堡。此城位於馬公武聖廟附近一帶,日治時期後為了建築防風牆,大部分的基石已被搬離。根據文獻委員會於民國65年(1976)的勘查紀錄,發現關帝廟後尚有部分殘基,縱橫約八十公尺,今已不存。

〈新遷武廟記〉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新遷武廟記〉碑,落款於光緒2年(1876),此碑敘述當時武廟遷建的原由,「紅木埕」一詞初見於此。武廟即今之馬公市武聖廟,根據碑文,其地為紅木埕之舊址。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葵廉(Joannes van Keulen, 1654—1715)的澎湖群島圖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葵廉(Ioannes van Keulen, 1654-1715)的澎湖群島圖。此圖繪製年代約在1680年,圖中標示有2座中國碉堡(不同符號),緊鄰海岸。澎湖流傳許多「紅毛城」(荷蘭城堡)遺址的說法,近來研究已確認澎湖紅毛城只有1座,在風櫃尾蛇頭山,其他「紅毛城」、「紅毛銃城」可能都是明代的中國碉堡(城池)。明天啓4年(1624),守備王夢熊首先於澎湖「鎮海港」壘石城為營。另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及荷蘭人所繪臺灣澎湖地圖,澎湖本島有2座中國碉堡,1在娘媽宮後(紅木埕),1位於高山上。穩澳山、暗澳城、「紅毛城」(紅木埕)等說法,都是指娘媽宮後的這座中國碉堡。荷蘭人紀錄的高山即大城山(今拱北山),澎湖本島最高峰,明代文獻稱「中墩」、「大中墩」或「中墩山」,這座碉堡宜稱作「大中墩城」。本文研究結果,澎湖總計有3座「天啓明城」,都是王夢熊所築。

60 年拱形豬舍(安宅農場)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圖為60 年拱形豬舍(安宅農場),為澎湖重要的畜產紀錄建築,文章作者為呂明宗先生。光復後政府不斷獎勵與提倡豬之飼育,並引進盤克夏及桃園之新品種豬。民國五十年代前農家飼養的豬隻以「本地桃園種豬」為主,豬隻的餵養以餿水、廚餘為主。當時的豬舍材料為硓𥑮石及石頭所建造,飼料槽亦為石頭製,設備簡陋。過去家庭以處畜業做為額外的收入或糧食來源,因此,豬糞尿便成為最佳的肥料。

70年空心磚豬舍(池東村、岐頭村)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作者為呂明宗,圖片是池東村、岐頭村70年空心磚豬舍。光復後政府引進盤克夏及桃園之新品種豬,民國五十年代前農家飼養的豬隻以「本地桃園種豬」為主,豬隻的餵養以餿水、廚餘為主。當時的豬舍材料為硓𥑮石及石頭所建造,飼料槽亦為石頭製,設備簡陋。照片中的豬舍並非以硓𥑮石為建材,而是以空心磚,顯示其興建年代較晚。澎湖豬隻的飼養一直到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三月台灣本島爆發口蹄疫情後開始減少。澎湖的畜牧業未受到推廣,如今早已沒落,過去所使用的物件便成為紀錄澎湖畜牧產業的重要資料。

七美放牧雞、鴨、鵝群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圖為七美放牧雞、鴨、鵝群。本文為呂明宗先生所撰。澎湖家禽中,以養雞為最多,雞蛋曾為澎湖輸出之大宗。隨著飼料以及品種之引入與改良,農民的收益逐漸增加。在鴨隻飼養的部分,由於澎湖缺乏溝渠河川,因此多在旱地散養。鵝的部分,澎湖有鵝年代已久,然而由於澎湖地區消費人口有限,大致上而一,數量並未有大幅度的增加。過去家庭以處畜業做為額外的收入或糧食來源,在澎湖農業早已式微的今日,早期的飼養紀錄便成為珍貴的產業變遷史料。

楓亭驛(「楓亭站」)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泉州路及興化路交界的楓亭驛(「楓亭站」),摘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元代劉仁本〈過楓亭驛和周草庭巡檢韻就寄〉一詩,詩中點出「楓亭驛」、「閩海」、彭湖」、「環峯三十六」、「滄溟」,由此圖可知楓亭驛離海甚近,詩中「彭湖」即指今之澎湖。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閩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重修泉州府志》卷18人物志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明萬曆)《重修泉州府志》卷18人物志-(元)陳信惠。陳信惠,晉江人,曾任元代澎湖巡檢,也是目前已知臺灣澎湖最早的職官。(明萬曆)《重修泉州府志》與《閩書》的〈陳信惠傳〉,都不超出《八閩通志》的內容。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閩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讀史方輿紀要》卷99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清)《讀史方輿紀要》卷99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澳頭鎮-都巡寨(左面)。《讀史方輿紀要》為清代顧祖禹所撰,根據該書及《大清一統志》,宋代南安縣設有都巡寨,元至順年間(1330-1332)遷至盧(蘆)溪橋,改盧(蘆)溪巡檢司。元代陳信惠任職過山魁、彭湖、蘆溪三寨巡檢,此三地皆屬泉州府,從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中的「彭湖」確指今之澎湖的旁證。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閩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八閔通治》卷67人物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圖為(明弘治)《八閩通治》卷67人物-泉州府-良吏所記載的(元)陳信惠。陳信惠,晉江人,曾任元代澎湖巡檢,也是目前已知臺灣澎湖最早的職官。後代方志關於陳信惠的記載皆承襲自《八閩通治》。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明弘治)《八閩通志》記載,(元)陳信惠曾任彭湖巡檢,此外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資料不多。本研究推尋元代彭湖巡檢,首先探究陳信惠歷任巡檢職務,推斷「山魁」、「蘆溪」二地均屬泉州,此一地緣關係可作為〈陳信惠傳〉的「彭湖」確指今之彭湖的旁證。其次,檢得關於元代彭湖巡檢的二首詩,推斷這二首詩分別做於元順帝至正9-12年(1349-1352)間,以及至正20-23年(1360-1363)間。前者與陳信惠任彭湖巡檢年代相近,後者新得一位元代彭湖巡檢-周草庭。

百年前媽宮附近地形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百年前媽宮附近地形,這片翻攝自《台灣歷史影像》(楊孟哲,1996)。澎湖的土地相當貧瘠,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在氣候方面,廳內缺乏春季與秋季,偏向以冬季與夏季為主的氣候型態,冬季強勁的季風容易帶走砂土,導致土壤無法順利留在田內,不利於耕種。在地形方面,澎湖諸島多屬於較低的玄武岩台地且地勢平坦,地面上缺乏有效阻擋季風的屏障,農作與植樹均受到限制。因此,農人為了栽種作物,會在陸地上堆積如照片前方的白色堆積物,此被稱之為「堆肥」。

日治時期「及春堂藥房」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及春堂藥房」,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一書。及春堂藥房是日據時期信用極佳的一間藥商,照片裡是藥商蔡獎先生。馬公街上的居民大部分沒有醫療資源使用上不方便的情形,然而離島地區因區衛因素以及交通方式受限,醫療機關還不普及,到昭和六年底的分佈情況是:公立醫院一間、公職醫生三位、開業醫師三位、牙科醫師兩位、助產士八位、藥商十二位。

日治時期的澎湖廳警務課與課員合照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的澎湖廳警務課與課員合照,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一書。日治時期的澎湖廳,設有庶務、警務、稅務三課。截至1921年12月底的街庄別人口數統計資料顯示,澎湖廳內共分為馬公街、湖西庄、白沙庄、西嶼庄、望安庄等五處行政區,總戶數為11,181戶,包括710戶內地人(日本人)、10,453戶本島人(澎湖人)以及18戶中華民國人(中國人)。在人口方面,內地人2,477人、本島人61,459人、中華民國人60人,全廳總共63,996人。

日治時期馬公自來水廠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馬公自來水廠,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一書。照片中的自來水廠設立於紅木埕水源地附近,自來水廠後方為加壓站。馬公自來水廠於昭和二年(民國16年,1927)六月開工,自同一年底開始給水。建築工事費由國庫補助223,200圓,廳地方費補助52,265圓,街費78,309圓,總計花費353,774圓。同時,馬公街也制定條例,課徵給水費,藉資維持經營,但是仍然無法提供全天給水的服務,僅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限量供給。

日治時期澎湖神社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澎湖神社,照片翻拍自1995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媽宮情懷》。以神社而言,馬公街有澎湖神社,此神社是為了守護澎湖,並為紀念天皇的即位大典(譯著:指昭和天皇),依本廳官民的強烈意願,於昭和三年(1928)二月十一日奉准建立。相中馬公街文澳區的地,在同一年二月十一日開工,同一年十一月八日舉行遷座式,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為一尊,另以能久親王為一尊,加以奉祀。

日治時期澎湖醫院正門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澎湖醫院正門,翻攝自1995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走過從前》。日治時代的澎湖醫院為洋式二樓建築,內部設有醫院辦公室及藥局,病房則設於後棟。日治時期時,馬公街大致上不會覺得有醫療不便的情形,但離島因地理關係,醫療機關還不普及,甚為遺憾。到昭和六年底醫療院所的分佈情況是:公立醫院一間、公職醫生三位、開業醫師三位、牙科醫師兩位、助產士八位、藥商十二位。

日治時期馬公基督長老教會於日本國定節日合照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馬公基督長老教會於日本國定節日合照,照片翻拍自文化中心《媽宮情懷》。馬公基督長老教會位於馬公市新生路,畫面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前後該會在日本國定節日時,交叉著日本國旗的建築物前合照的影像。基督教蘇格蘭長老教會的佈道所,在馬公街馬公、白沙庄瓦硐、望安庄大嶼各有一所,也各有一位傳教師負責佈道工作。根據193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當時馬公街的教徒有70人、望安庄134人、白沙庄47人、西嶼庄22人。

石泉區馬公第二公學校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馬公有二間公學校,圖為石泉區馬公第二公學校,照片翻拍自昭和七年(1932)的《澎湖島大觀》。日治時期時將學校教育體制化分為小學校、公學校、實業輔習教育、幼稚園、書房等單位,以小學校和公學校而言,小學校招收的學生以日本人為主,就讀公學校的學生則為臺灣人以及少數的中國人。根據昭和6年(1931)5月底的「學校班級教員兒童」統計資料顯示,當時公學校又細分為本校與分校,就讀本校的男學生為2,276人,女學生為451人。就讀分校的學生中,男學生為770人,女學生為54人。

日治時期重慶街中段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重慶街中段,翻攝自1995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走過從前》。今日的重慶街中段過去被稱為馬公市街,光緒年間則被稱為東門街。日治時期澎湖共設有馬公街、湖西庄、白沙庄、西嶼庄、望安庄等分區,東門街即為當時通往今日的湖西鄉與澎南地區的重要道路,同時也是媽宮城內的要道。右側三樓是現在的福安診所,原稱「西湖閣」,店址位於馬公市重慶里重慶街29號。

澎湖廳人員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澎湖廳人員合照,照片翻拍自1995年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媽宮情懷》。澎湖廳由63座島嶼所組成(含無人島43座),總面積8.23方里(譯註:1方里=15.421方公里),而以澎湖本島的4.17方里為最大,漁翁島1.18方里次之,其他都在1方里以下。民國九年,全台行政區調整,「澎湖廳」奉令改降為「澎湖郡」隸屬高雄州,「媽宮澳」被改為「馬公街役場」,暫借澎湖郡役所西南角辦公室。

澎湖廳大赤崁派出所

本圖來自第九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澎湖廳大赤崁派出所,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一書。澎湖廳分別設立二支廳,下有二十個警察官吏派出所。因為地理環境限制與總人口少等緣故,廳內的犯罪率頗低,又因與本島交通不便、離大都市遠及資訊傳播速度慢,思想犯、智能犯極少。綜觀過去的犯罪紀錄,犯罪種類以賭博為第一,此外還有竊盜、傷害、通姦等,一年內移送法院的案件數不過百件。

1941年產業組合紀念日合照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民國30年(昭和16年,西元1941年)產業組合有關人士於澎湖神社前為慶祝「合作節」所拍攝的合照。澎湖廳轄區內住民因財力短缺,「產業組合」是重要的金融機關,設有7個組合。也就是說,每街庄有一個組合以上的設立,所處理的金額也逐年增加,對廳內產業的開發大有貢獻。當時的產業組合如下:馬公融通信用組合、澎湖共通信用組合、西嶼流通信用組合、湖西庄信用組合、望安庄信用組合、白沙庄信用組合、澎湖信用販賣組合等七種產業組合。

二等郵便局「澎湖郵便局」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二等郵便局「澎湖郵便局」,照片翻攝自《媽宮情懷》(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日治時期後,日本人接連將新設施與產業帶入澎湖,郵便局即為其中之一。根據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出版的《文化資產手冊》記載,明治28年(1895),日本人在澎湖開設「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開啟澎湖的郵務歷史。明治43年(1910)將原先的日軍十六野戰郵便局改設為「澎湖二等郵便局」。澎湖二等郵便局設立於馬公,外觀以洋式建築風格為設計基礎,建築至今依然存在,地址是馬公市中央里中山路75號。(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7)。

日人設置之苗圃蓮花池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人設置之苗圃蓮花池,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在日本領台澎前,澎湖只要一被佔領,樹木就會遭到濫伐,導致澎湖廳內的土地上大多無樹的情況。日治時期後,台灣林業界權威田代安定氏巡視澎湖各地、訂定造林方針。明治35年(1902),又根據伊藤真次郎的調查導出「澎湖造林論」。昭和2年(1927)起,日本先後在湖西庄、西嶼庄設置苗圃,將原先的民林獎勵監督苗圃改為耕地防風林苗圃,並加設海岸砂防造林苗圃及保安林苗圃。湖西庄的苗圃約有10,000坪,西嶼庄則向居民承租耕地,佔7,000坪。

日治時期通樑神木榕樹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通樑神木榕樹,翻攝自1995年文化局出版的《走過從前》。日治後,日本人針對澎湖之地理、人口、社會、教育、產業等狀況有許多記載,在一項日本針對老樹的調查資料中,可以發現「通樑神木榕樹」占首位。根據記載,該神木樹齡250年,樹冠面積達300坪以上,被列為全國名樹之一。通樑古榕位於通梁村保安宮前,直至現今,樹齡已逾300多年的「通樑榕樹」,依舊是澎湖著名的特色地標(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網路資料,資料檢索日期2020/1/16)。

日據赤崁公學校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據赤崁公學校,是公學校本校之一,照片翻攝自1995年文化局出版的《走過從前》。日治時期的教育體制分為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又分為以日本人為主的小學校、台灣人為主的公學校、實業輔習較育、幼稚園與書房。全澎湖廳有10所公學校本校、7間分校。在就學人數的部分,公學校中本校共有男性2,276位,女性451位(其中包含二位中國人);分校則有男性770位,女性54位。教職員數的部分,本校中男性教職員共有64位,女性共有7位;分校中的男性教職員有17位,女性有5位。

日據馬公小學校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日據馬公小學校。日治時期的教育體制分為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又分為以日本人為主的小學校、台灣人為主的公學校、實業輔習較育(即職業學校教育體系)、幼稚園與書房。小學校是專收日人子弟的小學,日據時期的馬公小學校在光復後改為省立馬公中學,民國56年再度被改為中正國民小學,該名沿用至今。照片左邊為日本陸軍衛戎醫院,範圍包括現國軍英雄館、團管區一帶。

日據馬公至高雄交通船「壹岐丸」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據馬公至高雄交通船「壹岐丸」。澎湖地區地處離島,與本島之間的交通需仰賴船隻往來,1932年起,澎湖廳與台灣本島的海上交通,由「壹岐丸」執行,該船每月往返馬公與高雄15次。肩負澎湖廳外交通的沿岸西線航班一開始由「開城丸」(譯著:丸即號)負責,每月往返馬公到高雄8次,到基隆往返2次,從事定期航行,至昭和7年(1932)4月1日起,改由壹岐丸航行。壹岐丸的船體噸數僅有1,800噸,開城丸有2.030噸,但在速度及設備上較開城丸優異許多。

日據澎湖青年團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據澎湖青年團。青年團屬於社會教育系統的一環,社會教育系統包括:澎湖圖書館、青年會(青年團)、馬公海洋少年團、日語推行等。日治中期時,日人為訓練本地青年為效忠日本的國民,先後在各地組織青年團。青年團為當地的修養機關,澎湖的情況較其它地區特殊,因為設在遠離本土的區域,故團體活動缺乏刺激,也沒有可觀的成績。有鑑於此,團體也投入更多心力在青年身上,加以善導、改革,期望能在社會教化上成為有意義的團體。馬公青年團成立於民國13年(大正13年);19年至25年又先後成立澎湖、馬公佛教女子、湖西、望安等共計6團青年團,女子青年團3團,合計9團,共341人。

日據澎湖圖書館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圖為日據澎湖圖書館。圖書館單位屬於社會教育系統的一環,社會教育系統包括:澎湖圖書館、青年會(青年團)、馬公海洋少年團、日語推行等。澎湖圖書館於昭和7年(譯註:1932)7月12日開設。當時尚未具備圖書館功能的完全設備,實質上是巡迴書庫常設閱覽處,在總督府圖書館的大力援助下,將該館的巡迴書籍提供閱覽,圖書的的設置對於娛樂場所稀少且缺少進修機關的澎湖而言,是最適切的設置。

北島目斗嶼燈塔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北島目斗嶼燈塔,照片翻攝自1995年文化局出版的《走過從前》。澎湖地區地處離島,與本島之間的交通需仰賴船隻往來,再加上島嶼眾多,故為因應航海安全的需要,設有航線標誌、燈塔各四座。目斗嶼島嶼面積約為四個籃球場大小,面積僅有0.0244平方公里,島嶼狹窄且四周佈滿珊瑚礁,故有紀錄以來容易發生海難(交通部觀觀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路資料,資料檢索日期2020/1/15)。

媽宮港舊貌

本圖來自第十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媽宮港舊貌,照片翻拍自文化中心《走過從前》(澎湖縣文化局,1995年)。澎湖地區地處離島,與本島之間的交通需仰賴船隻往來,因此,港口成為交通中樞。照片為媽宮港舊貌,是澎湖對內、對外貨物集散地,該港的商業狀況是全澎湖最繁盛的。早期海上交通由「開城丸」(丸即號)負責,噸數有2,030噸,每月往返馬公到高雄八次、往返基隆兩次,但昭和七年(1932)之後改由噸數較輕的「壹岐丸」執行,航線更改為往返馬公和高雄之間,每月十次。

澎湖地區畜產山羊、肉羊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照片是澎湖地區畜產山羊、肉羊,文章由呂明宗先生所撰。回顧澎湖畜牧歷史,在元代時本以羊為大宗,根據《島夷誌略》篇內容顯示:「自入清代各種文獻資料內,未再發現大規模牧羊之紀錄。」日治時期後,依據明治三十四年(一九O一)的統計資料,澎湖有579頭羊隻,但因為羊隻的飼養沒有加以提倡,便逐漸沒落。光復以來,雖有養羊人戶,因恐損及農作物,亦為當地政府禁止飼養,故羊隻的飼養僅成為農家副業收入。

澎湖地區畜牧業雞隻相關用具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照片是澎湖地區畜牧業雞隻相關用具,文章由呂明宗先生所撰。雞隻的飼養為澎湖的家庭副業,所用之一般飼料,多以當地所產之雜糧,例如高粱、小米、地瓜籤、廚餘、菜根、魚骨、蝦皮等為主要食物。其中,高粱、小米、地瓜籤等除了做為飼料之用,也為一般家庭所食用。存放飼料的器皿稱為食槽,在食槽的部分,多以石頭、陶為材料製作而成。澎湖的畜牧業未受到推廣,如今早已沒落,過去所使用的物件便成為紀錄澎湖畜牧產業的重要資料。

澎湖地區傳統農作與食品加工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圖為澎湖地區傳統農作與食品加工,本文為呂明宗先生所撰。澎湖的農作物以地瓜(甘藷)、花生為大宗,此兩類作物除了做為一般家庭的糧食,也會加工製作成飼料。地瓜與花生可以說是澎湖居民早期的共同生活記憶,地瓜生成後,葉片可烹調成菜餚,根部則刨成絲狀,即是所謂的「地瓜籤」,並以此做為日常的主要飲食。早期從本島運送來的油價格昂貴,多數家庭無法負擔,便會以花生油做為調味品。

澎湖地區石頭、硓𥑮石牛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圖為澎湖地區石頭、硓𥑮石牛舍,本文為呂明宗先生所撰。民國七十年代因牛隻價格優異,為本縣帶來不錯的收入,但受到進口牛肉的衝擊,牛價滑落,飼養戶與隻數逐漸減少。牛隻的飼養方面,食槽、水槽以石頭為主要製造材料,而牛舍則多以硓𥑮石為主要建材。整體而言,設備簡陋。一直到澎湖引入空心磚機器、傳入紅磚製造技藝並帶動相關產業興起前,以硓𥑮石做為屋舍是相當普遍的情形。

澎湖地區石頭、硓𥑮石豬舍

本圖片出自《硓𥑮石》季刊第32期,篇名為〈澎湖畜牧業之回顧〉,作者為呂明宗,圖片是澎湖地區的石頭、硓𥑮石豬舍。珊瑚死亡後,經過長時間的堆積,會慢慢的形成以珊瑚骨骸為主體的珊瑚礁,此便稱為「硓𥑮石」。早期澎湖豬隻飼養的器具,多用石頭做為食槽以及水槽的主要材料,而豬舍與菜宅、石滬及早期民宅相似,多以硓𥑮石為主要的建材,整體而言,設備簡陋。一直到澎湖引入空心磚機器、傳入紅磚製造技藝並帶動相關產業興起前,以硓𥑮石做為屋舍是相當普遍的情形。

澎湖島氣候概況一覽表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由林有忠先生翻譯之「澎湖風土記(中)」,原作者為日人井田麟鹿。澎湖群島雖然是橫佈於近北回歸線下緣之亞熱帶地方,然而冬天之東北季風,卻極其猛烈。每逢來自中國北方冷氣團報到,且又值颳著強勁東北季風之際,則大抵皆為昏沉陰霾之日子,而鮮少有撥雲見日、和煦普照之機會。因此,人人定會穿上棉襖,或皆欲圍坐於爐火四周以取暖。夏天,南風輕拂,然而亦很少會令人感到酷熱難熬。春、秋二季皆極短暫,甚而幾乎可說是沒有。一年四季,晝夜溫差變化極小,有益於人體之健康。且澎湖亦無所謂原本即有之本土性疾病。

澎湖各島戰役攻擊軍進入略圖

本圖來自《硓𥑮石》季刊第41期,由林有忠先生翻譯之「澎湖風土記(中)」,原作者為日人井田麟鹿。澎湖群島雖然是橫佈於近北回歸線下緣之亞熱帶地方,然而冬天之東北季風,卻極其猛烈。每逢來自中國北方冷氣團報到,且又值颳著強勁東北季風之際,則大抵皆為昏沉陰霾之日子,而鮮少有撥雲見日、和煦普照之機會。因此,人人定會穿上棉襖,或皆欲圍坐於爐火四周以取暖。夏天,南風輕拂,然而亦很少會令人感到酷熱難熬。春、秋二季皆極短暫,甚而幾乎可說是沒有。一年四季,晝夜溫差變化極小,有益於人體之健康。且澎湖亦無所謂原本即有之本土性疾病。

日治時期洋式建築澎湖醫院正門

本圖來自第十八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洋式建築澎湖醫院正門,照片翻拍自文化中心《走過從前》(澎湖縣文化局,1995年)。日治時代的澎湖醫院為洋式二樓建築,是醫院辦公室及藥局所在,病房則設於後棟。日治時期時,馬公街大致上不會覺得有醫療上的不便,但離島因地理關係,醫療機關還不普及,甚為遺憾。到昭和10年底的分佈情況是:公立醫院1間、公職醫生5位、開業醫師5位、牙科醫師2位、助產士11位、藥商11位。

牛乳的經營由澎湖畜產株式會社經營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照片為澎湖畜牧業情況,翻攝自1996年的《台灣歷史影像》。澎湖島內缺乏溪流、山野、放牧地,幾乎沒有畜產所必備的天然條件,然而畜產總生產價格卻達428,000餘圓。尤其是豬與雞,除供應廳內的需要外尚有剩餘,每年輸出台灣本島130,000圓以上,居沿岸貿易的首位,已成為農戶的主要經濟手段,可以說是奇異的現象。從一九二三年起,牛乳的經營遊澎湖畜產株式會社經營,以供應當地駐軍與馬公街民的需求。

百年前設置的野戰醫院與雜糧收成後的農地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野戰醫院與雜糧收成後的農地,翻攝自1996年楊孟哲的《台灣歷史影像》。照片中間後半部是百年前設置於媽宮東門外的野戰醫院,前面是雜糧收成後的農地,收成後未再耕種。澎湖廳內土壤由玄武岩潰碎後的火山岩質經風化作用形成,土質相當肥沃,然而由於受到長達半年的季風危害,使表土被吹散、被雨水沖失,逐漸成為不利於耕種之地。在只能種植半年的條件之下,糧食十分不足。

明治35年來台創立土木建築包商兼建材、金屬買賣的「上瀧組」

本張照片來自第十一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明治35年的「上瀧組」,照片翻攝於1932年由井原伊三太郎所編寫的《澎湖島大觀》一書中。約在明治35年來台創立土木建築包商間建材,以及金屬買賣的「上瀧組」(有如現在的大企業),店址在現今寶華觀光飯店處(澎湖縣馬公市中正路2號),創立者叫上瀧柳作氏。上瀧組不但發明了暢銷全台的水泥瓦,且創新澎湖漁船、帶入了發動機的裝置,對澎湖漁業貢獻尤大。

青果蔬菜雜貨商店--嘉發商店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青果蔬菜雜貨商店-嘉發商店,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嘉發商店創立於大正三年(民國三年,西元1914),位於馬公街經營的消費市場內,是一流的青果蔬菜雜貨商店,也是當時陸海軍(含軍艦)主要採購且生意興旺的一家老店舖。根據昭和五年(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的統計資料顯示,消費市場內的銷售額為333,000圓。整體而言,澎湖廳商業環境中,商人的本土性較強且穩重可靠,但缺乏活潑的一面。

馬公港之舊貌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馬公港之舊貌。澎湖地處離島,與本島之間往來主要依靠船運。除了馬公港之外仍有其他港口,照片中的是日據時期馬公港的樣貌,是當時對廳外最主要的港口。而馬公港本身為一開口朝西的馬蹄形天然港灣,港區遮蔽良好,風浪平緩,為海運的主要門戶,更是民生物資的主要輸入港口。每日皆有客輪往返高雄港濱碼頭,海上交通起初由「開城丸」(丸即號)負責,噸數有2,030噸,每月往返馬公到高雄八次、往返基隆兩次,但昭和七年(1932)之後改由噸數較輕的「壹岐丸」負責,航線也減少為每月往返馬公和高雄之間十次。

漁翁島小池角水源地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𥑮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漁翁島小池角水源地,即使水量不多,但卻是其他島嶼上缺少的水源地,圖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澎湖島雖然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但是島上缺少河川、沼澤等水源,更遑論興水田耕種。昭和七年時(民國21年,西元1932年),廳內共有11,181戶,總人口為63,997,其中從事農業人口有44,482人,佔總人口七成,如此高比例數量的農民,廳內卻沒有水利設施和水田,再加上每年人口增加使得1,100人的情況之下,更加突顯了糧食不足的問題。據此,廳內決定建築水利設施,並推動農業設施計畫,改善水源與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