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古地圖
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 2019/9/12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目斗嶼;澎湖;墨嶼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𥑮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重修臺灣府志(1747)》所附「澎湖廳圖」標誌「墨嶼」於「花嶼」、「大猫嶼」、「小猫嶼」以及「草嶼」附近,並闡述其方位在「在廳治西,水程八十里。」《續修臺灣府志(1763)》所附「澎湖廳圖」與《重修臺灣府志(1747)》的附圖極為相似,對於「墨嶼」和「草嶼」的描述亦如上述,因此,幾可確認「墨嶼」就在「草嶼」周遭。自此而後,清代方志和日治時期的文獻便幾乎沒有提及「墨嶼」。直到李紹章(1960)於《澎湖縣誌》中整理出「歷代志書遊記所載澎湖島嶼名稱表」,其中對於「墨嶼」的解釋為「小猫嶼附近之數岩礁」。張朝勝等人再以近代的《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來看,「草嶼」南方連綿的岩礁群現被稱為「南塭」,因此,本文傾向於認為昔日方志所指涉的「墨嶼」即為今日的「南塭」,至於「墨」的字音,與閩南語「沒(bu̍t)」字相近,有「沉落水(tiâm-lo̍h tsúi)」之意,故以「南塭」半浮半沉於水面的情況,頗符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