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歷史

黃步梯

黃步梯為台灣清領時期武官,出身於澎湖廳媽宮社,生卒年未有詳細記載。同治元年(1882年),彰化縣爆發戴潮春事件,黃步梯時任安平右營把總,被分派擔任後勤的角色。在一次運送軍餉赴往前線的任務中,途中遇雨,黃步梯殿後遇襲,順利擊退賊黨,力保軍餉不失,成功送至前線,事後論功行賞,加五品銜;而除了黃步梯之外,其他軍官運輸糧餉大都被敵方劫走,眾人更為敬佩黃步梯之勇武。 同治三年(1864年)末,戴潮春事件結束,黃步梯意欲照顧老母,遂辭官返鄉,後被澎湖水師協副將張顯貴延攬為幕僚,之後又成為通判候補通判,加提舉銜,時人多尊稱「黃別駕」。 黃步梯返回故里期間多有義舉,諸如捐款修建文石書院,又捐地興建澄源堂、太和堂,皆為供奉觀音大士的先天道菜堂,在清末也成為里人清修念佛之地。黃步梯尚對媽宮城隍廟的整修工程念念不忘,過世之前,還不忘叮囑長子黃濟時務必要完成他整建城隍廟的遺志。 現今澄源堂尚有供奉「欽加提舉銜黃公步梯祿位」於殿內。

陳炉

陳炉生於1902年(光緒28年、明治35年),來自台灣澎湖西嶼二崁的陳氏家族,陳炉在1917年(大正六年)從大池角公學校畢業,陳家在當地經營中藥房,頗有聲望,但他身為四房的子嗣,老家發展的空間不多,後來到馬公打拼討生活。當時日治時期在馬公港附近有間昇平旅社,客群多以日本人為主,經營昇平旅社的林家看上陳炉不僅識字,又通曉日本語,便將陳炉招贅進入林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陳炉被日本政府徵召派往福建,擔任憲兵隊隨軍翻譯人員,期間曾掩護福建居民不被日軍發現,不少人因此獲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的同盟國要對戰敗的軸心國審判責任歸屬,不少日本兵卒被送往上海等候審判,陳炉因台籍日本軍通譯的身份,也被押送往上海囚禁,期間曾遭到刑求。而其時,中華民國政府為接收台灣、澎湖,便派官員來台灣各處巡訪,當時被派往澎湖的官員為吳國楨(曾任上海市長、台灣省長),而他在澎湖所下榻的地方正是昇平旅社。吳國楨知曉陳炉的事情後,便手書一封親筆信交予陳炉長子林聯登,要他前往上海給予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並設法聯絡當時曾被陳炉救過的福建百姓做人證,陳炉才因此被釋放,得以順利返鄉。晚年陳炉喜與旁人飲酒聊天,言談間常吹噓早年神勇,所以被鄰人取了「雞胿炉仔」的綽號,後於1965年(民國54年)辭世。陳炉與妻陳林綉美生有六男三女,長子林聯登係陳炉子女中唯一從母姓者,昭和年間曾赴日求學,二戰後出任澎湖縣議員、台灣省議員和國大代表,對澎湖政壇頗具影響。

莊東

莊東,表字廷貴,出世於明治36年(1903年),澎湖廳媽宮社文澳人(今馬公市東文里),六歲進入私塾學習漢學,奠定深厚的漢學基礎。大正元年(1912年),莊東進入媽宮公學校就讀,接受現代化西式教育。大正12年(1923年)畢業台南師範學校,便分發澎湖縣各地的小學,諸如石泉、馬公和望安等處展開教學生涯,同時也出任澎湖縣體育會的理事長一職。1945年,日本政府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澎湖,原澎湖廳辦公署在1946年(民國35年)改制為澎湖縣政府,莊東被委任為首任澎湖縣長(官派)傅緯武的翻譯,同年五月改任教育科督學,翌年出任馬公國民學校的校長,因中華民國政府當時尚有大陸地區的政權,莊東還曾隨同全台灣省的教育人員赴往大陸,進行一個月的考察。民國39年(1950年),澎湖縣政府開辦地方民意機關選舉,首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莊東在民國42年(1953年)第二屆議員選舉起投入選舉,順利當選議員,他時居馬公市港濱,在日治時期分屬南町,儼然為「南派」代表人物,後當選第三屆議長與第五屆議員(後補選成議長)。民國73年(1984年)6月20日,莊東溘然長逝於澎湖,享壽82歲。莊東在政途之外,雕刻、甲骨文等都有所研究,國學、藝術等造詣也是為人稱道,不僅曾譜過馬公國小的校歌,參與編撰《澎湖縣志》,成立澎湖攝影協會,出任西瀛吟社的社長,《莊東書畫遺作專輯》中又收錄莊東憑記憶繪出的「媽宮城」油畫作品,其書法楹聯則可見於紅毛城武聖廟。莊東一生多才多藝,堪稱「澎湖才子」,實至名歸。

紀雙抱

紀雙抱,字經才,署名多作双抱,澎湖鄉紳,雙頭掛(今興仁里)人,曾任教員與澎湖縣參議員,生於清光緒17年(1891年),民國74年(1985年)以95歲的高壽逝世,一生橫跨大清、日治和中華民國三個時代。紀雙抱幼年喪父,後名儒林介仁、吳爾聰門下學習漢學,十八歲業成、翌年加入西瀛吟社,琢磨其詩詞造詣,期間也曾到澎湖各處書房傳授漢學。在大正二年(1913年),紀雙抱開始在媽宮公學校(後作旭國民學校)教學,直到日治時期結束,二戰後頗受國民政府器重,在民國34年(1945年)9月,紀雙抱成為旭國民學校改制馬公國民學校後的首任校長。民國35年(1946年),紀雙抱獲教育公會推薦,當選澎湖縣參議員。民國36年(1947年)2月底,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3月2日又發生外省士兵槍擊紀淑(紀雙抱之女)的事件, 澎湖民眾原本群起義憤填膺,但在紀淑手術脫離險境後,紀雙抱親自出面約束鄉民,澎湖才因此沒有爆發軍民流血衝突,相關事略可見「西瀛勝境」牌樓載錄的碑文中。民國37年(1948年),紀雙抱離開任職34年的馬公國民學校,轉任臺灣省立馬公中學(馬公高級中學前身)的書法老師,民國53年(1964)才從教學的岡位退下來,結束長達54年的教職生涯。紀雙抱自日治時期便以書法揚名,尤攻楷書和隸書,時人為表對紀雙抱「書法」和「詩詞」造詣的尊重,乃有「紀氏雙絕」之美譽。其墨跡偕同吳克文、莊東等鄉紳,散見於澎湖縣各處寺廟的楹聯。

陳柱卿

陳柱卿,是日治時期馬公地區首屈一指的仕紳,生於 光緒9年(1883年)10月15日,戶籍設於高雄州澎湖郡東西灣媽宮街。長大成人後,明治32年(1899)已為藥種商,明治42年到明治44年(1909-1911)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取締役(董事),並擔任媽宮街第四保第五甲甲長。明治42年(1909),陳柱卿承包打撈松島艦的銅鐵構件作業,並以帆船運入清國廈門、汕頭等埠,或由日本內地商人寄函購入,或由臺灣本島鐵匠來購,獲得豐厚的利潤。 在此之後,陳柱卿的政商之路快速發展。大正3年(1914年)8月,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同年12月以職務表現優異,獲頒12元獎勵金。大正4年(1915)2 月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監察役,4月被選舉為天后宮管理人,12月再度獲得職務表現優異獎勵金28元。大正5年(1915年)當選澎湖信用販賣組合監事,同年9月出任地方改良會的副會長。大正6年(1917年)6月4日臺灣總督男爵安東貞美依「臺灣紳章條規」,陳柱卿獲頒紳章。大正11年(1922)至大正15年(1926)連任三屆馬公庄協議員,也擔任農會評議員、神社改築委員長等。 日據時期大正二年(1913),清代的官設有應廟「無祀壇」,位於「西垵仔」的原址受到日本海軍徵收,必須尋覓新址。幸賴時任媽宮區長的陳柱卿奔走資助,方才順利促成遷建,將廟宇遷徙至媽宮城西北方「火燒坪」海邊地段重建,大正五年(1916)11月,「無祀壇」新廟落成,更名為「祀壇」,當時祠旁仍附有大墓三座、祠內設有存放遺骸的空間。為了紀念此段歷程,遂刻立一方「祠壇移轉碑記」。

葉甲寅(重光里威靈殿法師長)

葉甲寅先生,民31年9月17日生,世居後窟潭。接觸小法時為民38年,當時他八歲。ㄧ起學小法的共有13人,分為兩陣,大陣7位、小陣6位。葉先生屬於大陣的。學小法完成時,要經過神明考試(念咒、打鼓)來驗證。有分「腳步」『一落身』(即站姿唯一前腳、一後腳)、八卦(雙腳要打開站)。站要站穩,若師父從背後踢腳時不會軟掉。練完小法回來,已經十歲了,當時要學六個月才畢業。當時沒有辦「坐禁」。屬於普庵派。但廟裡沒有普庵佛祖,用請的,請來了要去外面接法師長。威靈殿這裡也有在地的學好了先教,以致於「有狀元學生,無狀元老師」的俗語流傳。就是指後窟潭的法師傳下來,然後又去面學習精進。學生是傳承,有的去外面學,或在這裡學,學成後回來教。像是在「店仔口」(tian-a-kháou)教出來的徒弟—陳俊宇現任法師長,也就是現在的法師長,即是葉老的徒弟。自葉老到陳俊宇,中間有兩個法師長。(2019.09訪談威靈殿的資深老法師長葉甲寅先生)

何義士

何義士(Davide Luigi Giordan,1924-1999 ),義大利人。12歲加入天主教靈醫會,1947年(民國36年)奉命派往中國雲南醫治痲瘋病患,但在1949年(民國38年)受到國共內戰影響,遭共產黨迫害被遣返回國。回義大利後的何義士並未對傳教事業氣餒,反而進入醫學院就讀,矢志幫助更多苦難的人們。 1953年(民國42年),醫學院畢業後的何義士前往台灣羅東聖母醫院服務。1958年(民國47年),何義士認為「羅東不夠偏僻」,便自願來到澎湖的惠民醫院擔任內科醫師。1973年(民國62年),何義士被調往三重聖母診所。1983年(民國72年),何義士再度返回澎湖,並在1985年(民國74年)出任惠民醫院院長,一路服務至1999年(民國88年)生命結束,總計在澎湖地區服務長達31年。 何義士長期看診,國語、臺語皆十分流利,平常喜歡海泳,周末還會騎自行車到風櫃、講美等探望教友,此外他踴躍捐血,也不收取窮苦病患的醫療費用,非常融入澎湖的生活。由於他一年四季都穿短袖,所以有人問他「不會冷嗎?」他便回答說「我媽媽給我一件很好的皮衣 ,所以我都不會冷。」他母親希望他能保持慈愛長者的形象,他也一直留著鬍子,於是澎湖人多暱稱他為「大鬍子醫生」。 何義士過世之後,澎湖縣政府為了表彰他的奉獻,在議政大樓附近設立何義士牽著自行車的塑像,供後人憑弔。

黃步梯

黃步梯為台灣清領時期武官,出身於澎湖廳媽宮社,生卒年未有詳細記載。1862年(同治元年),彰化縣爆發戴潮春事件,黃步梯時任安平右營把總,被分派擔任後勤的角色。在一次運送軍餉赴往前線的任務中,途中遇雨,黃步梯殿後遇襲,順利擊退賊黨,力保軍餉不失,成功送至前線,事後論功行賞,加五品銜;而除了黃步梯之外,其他軍官運輸糧餉大都被敵方劫走,眾人更為敬佩黃步梯之勇武。 1864年(同治3年)末,戴潮春事件結束,黃步梯意欲照顧老母,遂辭官返鄉,後被澎湖水師協副將張顯貴延攬為幕僚,之後又援例成通判(候補通判),加提舉銜,時人多尊稱「黃別駕」。 黃步梯返回故里期間多有義舉,諸如捐款修建文石書院,又捐地興建澄源堂、太和堂,皆為供奉觀音大士的先天道菜堂,在清末也成為里人清修念佛之地。黃步梯尚對媽宮城隍廟的整修工程念念不忘,過世之前,還不忘叮囑長子黃濟時務必要完成他整建城隍廟的遺志。 現今澄源堂尚有供奉「欽加提舉銜黃公步梯祿位」於殿內。

陳炉

陳炉(1902-1965年,明治35年-民國54年),來自台灣澎湖西嶼二崁的陳氏家族,陳炉在1917年(大正6年)從大池角公學校畢業,陳家在當地經營中藥房,頗有聲望,但他身為四房的子嗣,老家發展的空間不多,後來到馬公打拼討生活。當時日治時期在馬公港附近有間昇平旅社,客群多以日本人為主,經營昇平旅社的林家看上陳炉不僅識字,又通曉日本語,便將陳炉招贅進入林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陳炉被日本政府徵召派往福建,擔任憲兵隊隨軍翻譯人員,期間曾掩護福建居民不被日軍發現,不少人因此獲救。1945年(昭和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的同盟國要對戰敗的軸心國審判責任歸屬,不少日本兵卒當成戰犯被送往上海等候審判,陳炉因臺籍日本軍通譯的身份,也被當成戰犯,押送往上海囚禁。 而其時,中華民國政府為接收臺灣、澎湖,便派官員來臺灣各處巡訪,當時被派往澎湖的官員為吳國楨(曾任上海市長,後於1949.12.21-1953.4.6期間擔任臺灣省主席),而他在澎湖所下榻的地方正是昇平旅社。吳國楨知曉陳炉的事情後,便手書一封親筆信交予陳炉長子林聯登,要他前往上海給予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依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南京二檔館)戰犯審判紀錄,全宗179,案卷號1025〈陳炉〉(臺灣澎湖戰犯案)「被告當時基於敵國人民之地位,隨軍服務,在任職期間,既無具體之實足以證明有前開犯罪行為,而其職又非足以侵略戰爭有效之支援依法在不罰之列,自未便以戰爭犯論據故不起訴。軍法檢察官施泳37.6.24」。 晚年陳炉喜與旁人飲酒聊天,言談間常吹噓早年神勇,所以被鄰人取了「雞胿(ke-kui)炉仔」的綽號,後於1965年(民國54年)辭世。 陳炉與妻陳林綉美生有六男三女,長子林聯登係陳炉子女中唯一從母姓者,昭和年間曾赴日求學,二戰後出任澎湖縣議員、臺灣省議員和國大代表,對澎湖政壇頗具影響。

莊東

莊東,字廷貴(1903-1984年,明治36年-民國73年),澎湖廳媽宮社文澳人(今馬公市東文里),六歲進入私塾學習漢學,奠定深厚的漢學基礎。1912年(大正元年),莊東進入媽宮公學校就讀,接受現代化西式教育。1923年(大正12年)畢業臺南師範學校,便分發澎湖縣各地的小學,諸如石泉、馬公和望安等處展開教學生涯。 1945年(民國34年),日本政府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澎湖,原澎湖廳舍在1946年(民國35年)被改制為澎湖縣政府,莊東被委任為首任澎湖縣長(官派)傅緯武的翻譯,同年5月改任教育科督學,翌年出任馬公國民學校的校長,因中華民國政府當時尚有大陸地區的政權,莊東還曾隨同全臺灣省的教育人員赴往大陸,進行一個月的考察。 1950年(民國39年),澎湖縣政府開辦地方民意機關選舉,首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莊東在1953年(民國42年)第二屆議員選舉起投入選舉,順利當選議員,他時居馬公市港濱,在日治時期分屬南町,儼然為「南派」代表人物,後當選第三屆議長與第五屆議員(後補選成議長)。1984年(民國73年)6月20日,莊東溘然長逝於澎湖,享壽82歲。 莊東在政途之外,雕刻、甲骨文等都有所研究,國學、藝術等造詣也是為人稱道,不僅曾譜過馬公國校的校歌,參與編撰《澎湖縣志》,成立澎湖攝影協會,出任西瀛吟社的社長,《莊東書畫遺作專輯》中又收錄莊東憑記憶繪出的「媽宮城」油畫作品,其書法、楹聯則可見於紅毛城武聖廟。莊東一生多才多藝,堪稱「澎湖才子」,實至名歸。 本圖片為1960年(民國49年)5月30日所拍攝為「歡送李玉林同志十年治澎任滿榮歸留影紀念」(李玉林為當時澎湖縣長)。照片後排右起為兆純志、莊東、于紹奎、邱鴻恩、王琛;前排右起何默山、沈光明、陳志堅、李玉林、鄭大洽、郭石頭。

紀雙抱

紀雙抱(1891年-1985年),字經才,署名多作双抱,澎湖鄉紳,雙頭掛(今興仁里)人,曾任教員與澎湖縣參議員,生於1891年(光緒17年),1985年(民國74年)以95歲的高壽逝世,一生橫跨大清、日治和中華民國三個時代。 紀雙抱幼年喪父,後在名儒林介仁、吳爾聰門下學習漢學,18歲業成、翌年加入西瀛吟社,琢磨其詩詞造詣,期間也曾到澎湖各處書房傳授漢學。在1913年(大正2年),紀雙抱開始在媽宮公學校(後改稱旭國民學校)教學,直到日治時期結束,二戰後頗受國民政府器重,在1945年(民國34年)9月,紀雙抱成為旭國民學校改制馬公國民學校後的首任校長。 1946年(民國35年),紀雙抱獲教育公會推薦,當選澎湖縣參議員。1947年(民國36年)2月底,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3月2日又發生外省士兵槍擊紀淑(紀雙抱之女)的事件, 澎湖民眾原本群起義憤填膺,但在紀淑手術脫離險境後,紀雙抱親自出面約束鄉民,澎湖才因此沒有爆發軍民流血衝突,相關事略可見「西瀛勝境」牌樓載錄的碑文中。 1948年(民國37年),紀雙抱離開任職34年的馬公國民學校,轉任臺灣省立馬公中學(馬公高級中學前身)的書法老師,1964年(民國53年)才從教學的岡位退下來,結束長達54年的教職生涯。 紀雙抱自日治時期便以書法揚名,尤攻楷書和隸書,時人為表對紀雙抱「書法」和「詩詞」造詣的尊重,乃有「紀氏雙絕」之美譽。其墨跡偕同吳克文、莊東等鄉紳,散見於澎湖縣各處寺廟的楹聯。

朱茂林

朱茂林(1927-2008),1927年(昭和2年)生於澎湖廳馬公12番地,當時該地屬於馬公街郊區,附近有大片農地,人煙稀少,居民多以農為生。媽宮社朱姓(東甲埔仔尾)始祖朱晉英,1846年(道光26年)自江蘇無錫徙澎,任職通判府師爺。朱茂林的父親朱添發為第四代之裔孫,從事泥水匠工作,母親朱葉姜女,家中兄弟、姊妹各四人,朱茂林排行老二。1940年(昭和15年)自馬公第一公學校畢業後,進入旭國民學校高等科就讀,1942年(昭和17年)考取馬公海軍工作部工員養成所。1946年(民國35年)經留用辦理移交之海軍馬公造船所上尉繪圖員的廖振達先生引荐,到該所造機部製圖單位以繪圖工名義服務。1979年(民國68年)11月1日自澎湖海二廠退休,又回到海二廠擔任四等工程師,將退休前未完成工作完成。1984年(民國73年)6月,正式離開海二廠。1960年代(民國50年代),朱茂林先生洞悉視覺媒體傳播巿場,先後參與投資經營真善美戲院和東昇戲院。朱茂林先生退休後,熱心參與馬公各寺廟活動。1981年(民國75年)起,他擔任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副堂主,其間規劃三次觀世音菩薩空中出巡,轟動一時。自1981年(民國70年),朱茂林先生騎著腳踏車,穿梭澎湖各鄉市廟宇蒐集「澎湖鸞書」。同時著手整理修繕書籍,將澎湖鸞書編輯成目。2005年(民國94年),朱茂林與女兒玉芬、玉玲和琡琤著手編寫《澎湖住民寺廟與善書之發展》一書。此書其字斟句酌,耗費極大的心力。在此書五校後,朱茂林積勞成疾於2008年(民國97年)11月20日逝世。朱茂林與朱郭素香女士育有四子六女,十位子女各自有成。

劉元成

劉元成(1780-1848),1780年(乾隆45年)出生,又名劉克成,海山人(今福州市平壇島)。嘉慶年間與兄劉元吉、劉元亨移居媽宮火燒坪(今馬公市重光里),以居積致富。見刻薄成家者,多出不肖子,轉瞬間傾覆殆盡矣;由是廢然意沮,自反其所為,出數千金為各廟香資,並分散澳中之窮困者。1846年(道光26年),遷徙港尾社,頤養天年。1848年(道光28年)去世,享年69歲。劉元成裔孫劉文章口述:嘗聽聞其祖母言,其先祖人稱(阿七祖),係港尾(今白沙鄉講美村)首富,家道鼎盛時,有帆船數艘往來臺廈澎湖間經營貿易,相傳在媽宮(西河堂)附近有瓦店13間,後因帆船遇颶風沈沒,家道始中落。 清朝來澎駐守的海壇鎮標水師班兵所建之會館為海壇館,又名海山館,主祀天上聖母。 而1823年(道光3年),適逢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戍澎各隊目兵丁等428名,共捐餉銀128兩4錢正。而身為董事海壇人劉元成,另捐餉銀20兩正。同年10月又購買瓦店一座,資助海壇館天仙府天上聖母香油資。1845年(道光25年)劉元成另購瓦店,以月租充為天后宮香油費用,而由住持僧勒石留念,住持僧法號為「信昭」,劉元成也自稱壇越主海壇監生劉印元成。於此同時,劉元成亦買瓦店一座,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碑石立於觀音亭廟埕,此碑也是觀音亭目前唯一留存的清代石碑(如圖)。 爾後清法戰爭海壇館遭受重創而逐漸衰敗。日治初期,海壇館伙館更被徵用而成為澎湖醫院之醫務室。也因後裔凋零僅餘40人,當新式澎湖醫院興建後,舊海壇館被官方拍賣,媽祖等神像匾額與昭忠祠之牌位一併被遷移至施公祠內。

程邦基

程邦基,湖北江夏人,捐納從九品,以軍功補用縣丞。程邦基兩任澎湖通判,1885年(光緒11年)7月首任,隔年4月離職,繼任者為戎陳猷。1887(光緒13年)年3月再次代理澎湖通判,同年6月去職。 程邦基於清法戰爭結束後,接替因失守澎湖被朝廷治罪,流放黑龍江的鄭膺杰。程邦基有鑑於官方祀典的城隍廟燬於兵火,乃與媽宮紳商商議,以閤澎十三澳公捐錢二千貫於10月15日興工,重塑像、增前楹、製廟器;餘資建照牆外,市屋一所,取賃充廟費,舉紳輪值,並於1886年(光緒12年)落成。也因城隍爺在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有諸多靈驗事蹟,程邦基具稟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請封號、頒匾額。劉銘傳乃上奏神靈昭著,神靈昭著請加封號褶。光緒帝遂御賜「功存捍衛」匾。程邦基也獻匾兩方於城隍廟。 其次,觀音亭在清法戰爭中亦遭毀損,程邦基一併重修。程邦基獻匾一方:「大慈悲」,上款:光緒丙戌春月吉旦。下款:署通判事程邦基敬立。程邦基見文石書院人謀不臧,事務廢弛,上任後追查歷來書院積欠及大小賓興欠項,凡逃亡死絕者罷之。其子孫尚堪追償者,酌量追還,多寡不等。所收款項,就城內隙地,起蓋店屋,收租充為院費。新立章程,以紳士蔡玉成、黃濟時、徐癸山三人,輪流監理。 然而,程邦基最為人稱道者,為獻給媽宮南甲海靈殿之「靈資清晏」匾。海靈殿兼善堂於1966(民國55年)扶鸞著造《玉敕覺醒迷津》,於<海靈殿重序興建沿革>載:1872年(同治11年)壬申12月,海防通判程邦基夫人忽染異疾,病甚危篤,程通判受人紹介到海靈廟懇求蘇府王爺賜藥,蘇王爺即配幾味藥方,但臺澎俱無。王爺再暗中指點僱船往廈門,果巧遇一老人採藥在路中販售,立刻買得藥材回澎,往來順風只二十四小時,煎服之,危症頓時病癒。程邦基夫婦感念之餘,乃增築廟前四埵亭以壯觀瞻,四棰亭石柱聯:「海宇無塵王道永綏千載殿靈機有赫神功普照萬家春」,並贈「靈資清晏」匾。 1872年(同治11年),澎湖通判乃鐃廷錫而非程邦基,程邦基任澎湖通判在1885年(光緒11年)7月至隔年4月;1887年(光緒13年)3月再代理之,同年6月程邦基轉任恆春縣,繼任者為李春榮。目前存放於海靈殿的「靈資清晏」匾,上款:「同治十一年壬申臘月吉旦,銘謝蘇恩主大聖手;下款:澎湖海防通判程邦基敬叩。」然此匾落款於1872年(同治11年),明顯與程邦基任期不符。下款之文字也與上述三塊匾額不一。故而「靈資清晏」匾,可能經過改造:誤將鐃廷錫的傳說錯植程邦基;或者將程邦基於光緒11年的傳說,誤植為同治11年間。

吳宏洛

吳宏洛(1843-1897),字瑞生,安徽合肥人,團勇出身,屬淮軍張樹聲部之樹軍系統。吳宏洛本姓劉,因過繼給舅父乃改吳姓。1862年(同治元年)從戎後,因功官至記名提督。1887年(光緒13年),將澎湖副將與海壇總鎮對調,新設澎湖鎮總兵,著吳宏洛補授;其海壇協副將,著吳奇勳暫行署理。光緒1887年(光緒13年)12月總兵吳宏洛領項建澎湖城,1889(光緒15年)10月竣工。1887(光緒13年)春正月,吳宏洛興建西嶼東、西兩砲臺。金龜頭、大城北新造兩臺,式樣較高,與前迥異。金龜頭砲臺後約半里之地,造大火藥庫。庫前造水雷局一所,1889(光緒15年)正月工竣。吳宏洛改建澎湖砲臺,使其全數西洋化與現代化,配備當時最新的英國製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使澎湖的火炮邁向後膛砲時期。1888年(光緒14年)3月,吳宏洛帶勇赴臺灣臺東直隸州圍剿卑南生番社,同年9月再率統領勇營及果毅軍練營,征剿呂加望原住民。是役最終取得勝利,但兵士陣亡及水土不服病歿者亦多。同年11月,因彰化縣土地清丈問題引發施九緞舉事,再被調赴臺平亂。澎湖鎮設立後,吳宏洛領兵參與平定臺灣亂事頗有功績。 吳宏洛在澎湖任職期間,除了軍事上卓越的成就之外,對澎湖寺廟的修建也多有貢獻。澎湖武聖廟原在媽宮澳西偏,1766年(乾隆31年)胡建偉會澎湖營增修,後屢修葺。1875年(光緒元年),協鎮吳奇勳擇紅木埕寬敞之地,重新創建。清法戰爭為法兵所毀,光緒17年3月,吳宏洛捐廉五百元重修,添蓋後殿,崇祀武帝三代,並於廟前開一半月池。媽宮觀音亭,1885年(光緒11年)乙酉之役遭砲火之劫,廟內羅漢經法夷搶掠,鐘鼓等物盡攜去。1891年(光緒17年),吳宏洛捐銀五百元修補。剩銀百餘,置南門內店屋收租,以資香火。吳宏洛修繕觀音亭之舉,日治時期,觀音亭住持蔡德修特立碑以記其事。 1892年(光緒18年)7月吳宏洛卸任,1895年(光緒21年)6月1日出任直隸正定鎮總兵。後以積勞憤鬱,1897年(光緒23年)6月卒於軍中,得年55。詔國史館立傳,入祀淮軍昭忠祠。

劉忠樑

劉忠樑,安徽合肥人,由武舉揀選千總出身,曾隨同廣東北海鎮總兵王孝祺於清法戰爭期間援勦越南,克復文淵、諒山各城,經前護撫臣李秉衡保奏,1885年(光緒11年)8月21日奉上諭:「守備劉忠樑著免補都司,以遊擊儘先補用,並賞戴花翎。」 觀音亭正殿前有塊「慈航普濟」匾,獻匾者為劉忠樑,「上款:光緒歲次庚寅菊秋吉旦。下款:總帶宏軍前營花翎儘先補用遊擊劉忠樑敬叩」。劉忠樑為澎湖鎮總帶宏軍前營花翎儘先補用遊擊,光緒庚寅年為1890年(光緒16年),此匾應是清法戰爭後觀音亭重修之際,劉忠樑所獻。 1895年(光緒21年)3月23日,日軍自龍門裡正角登陸攻擊澎湖。3月24日戰役,依據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奏報,清軍與日軍在大城北對仗,候補知府朱上泮親身督戰,受傷昏倒在地,經親兵等竭力搶歸。清軍傷亡慘重,前營管帶朱朝貴、後營管帶朱榮昌、守備孫殿勳、千總羅得標均陣亡,都司吳定安帶傷。幸而西嶼砲臺副將劉忠樑,頻開大砲,遙擊傷斃倭兵不少,林福喜亦乘勢回逐力戰。日軍退回軍艦後,隨即擄各漁船,脅令漁戶引路,復登岸再戰。午後大城北砲臺為日砲所毀,林福喜力竭兵單,遂致挫敗。把總蔡進祺受傷被擄,日軍搶踞各處,營盤紮定,復被西嶼砲臺劉忠樑儘力開砲遙擊,「轟斃日軍二百餘人」。然而,依據1895年(光緒21年)3月23日與3月24後備歩兵第一連隊戰闘詳報,死傷人數合計不過20人左右,並未如唐景崧所言由劉忠樑「轟斃日軍二百餘人」。3月25日,日軍環攻西嶼砲臺,劉忠樑仍還砲擊之,隨後火藥庫爆炸,轟毀砲臺,弁勇潰散,澎湖遂告失守。唐景崧查訊澎湖水師鎮總兵周振邦後認為,以台灣水師副將林福喜督戰為最奮,朱上泮次之。而劉忠樑扼守西嶼砲臺,最為得力,先後擊斃日軍亦最眾,爾後砲臺被毀,係被倭砲飛子入庫,轟發致敗,孤島支持血戰三日夜,卒因無船援應,致為敵陷。劉忠樑,雖未如唐景崧所言「轟斃日軍二百餘人」,然而仍奮勇固守西嶼砲臺,開炮迎擊日軍為保衛澎湖而戰。爾後西嶼砲臺爆炸,劉忠樑生死未卜,或云亡於是役。

林介仁

林介仁(1854-1933) ,號維藩,清末媽宮澳人。《澎湖縣志-人物志》言其自幼聰慧過人,九歲至二十歲,就學於澎湖宿儒,爾後更以文石書院山長金門舉人林豪為師,於是學業大進。1875年(光緒元年),考取秀才,自是在家設帳授徒。乙未之役時為一新社堂主的林介仁於3月避居白沙,10月攜眷往福建同安馬巷廳山頭鄉寄居。 林介仁曾前往廈門、上海等處遊歷,1918年至1921年(大正7年至大正10年),10年間,在高雄市鹽埕區等地設帳,並呼籲澎湖人團結一致籌組同鄉會。1927年(昭和2年),鄭綿等人籌組澎湖廳民會,同年10月16日成立總會。10月20日,舉行正式發會式,公推陳光燦為會長。林介仁可以說是「澎湖廳民會」的推手。 大正昭和年間,媽宮寺廟改建頻繁,林介仁留有多首寺廟改建之詩作。1926年(大正15年),觀音亭改建,林介仁為發起人之一,並捐金百貳拾円。1927年(昭和2年)媽宮觀音亭改建完成後,觀音亭大門外聯柱「音果能觀身外別生法眼 祖來成佛胸中本具婆心」;龍王祠的「龍宮朗耀江中月 王府幽深水底天」,皆是林介仁的作品。馬公城隍廟自1931年(昭和6年)發起重建,由鍾紅樟任發起人。 1933年(昭和8年),林介仁去世,《臺灣日日新報》於3月7日以<宿儒謝世>為題表達哀悼。 逝世之前,林介仁有一副八十自述的對聯:「人生宜看淡念氏八十年甘苦備嘗歷盡許多景況 造化實難移近今廿餘載窮通俱見何期有此兒孫」。林介仁一生設帳教學,參與鸞堂濟世救人,熱心寺廟公益,不求榮華富貴,為世代的良心。

陳潤

陳潤(1858-?),字長澤,清末港尾鄉人(今講美),原居住地為港尾鄉80番戶。陳潤年輕時移居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南町83番地經商,商號為長順。1897年(明治30年)授紳章時,稱其家財有3,000円。其弟,陳長桂亦於1908年(明治41年)授紳章,並於1920年(大正9年)至1933年(昭和8年)擔任白沙庄庄長,兄弟二人政商亨通,名望一時。 陳潤於媽宮設立商行「長順」,1905年(明治38年)陳潤自清國劉五店再購買帆船一艘,重新命名為「新合發丸」貿易往來。1907年(明治40年)春澎湖糧食短缺,汽船自長崎運到番藷切干片六萬餘斤。駁船甫運上陸,競買者多至數千餘人。導致警察馳至彈壓維持秩序,後由錦成、長順兩商號內給單,再由怡發號及合源號支取薯乾。1907年(明治40年)2月至1918年(大正7年)2月,由陳潤發信討論番薯粉、地瓜干、花生豆仁、錦黃豆、落花生油等商品的行情與交易情形,內容也涵蓋當時媽宮的商號:媽成、怡發、肇記、崇記等, 可見長順是清末日治初期媽宮數一數二的商號。 1910年(明治43年)底,陳潤因偶染病甚危,因發心愿,祈病癒時以百金救濟貧乏。果然爻占勿藥,並於1911年(明治44年)2月還願濟助貧者,《臺灣日日新報》因此以<積德可嘉>報導其善行。 1911年(明治44年),陳潤協同胞弟陳長桂與港尾鄉諸人,將原本之高墩改建為廟。1912年(大正元年)12月,陳潤又發起興建保安宮,奉祀連元帥。1913年(大正2年),陳潤獻「聲靈湄島」匾於天后宮。 1914年(大正3年),陳潤在白沙上下澤橋樑辦理普渡法會,超渡孤魂亡旅凡五日。 1924年(大正13年),也與蔡德修等人於觀音亭海濱辦理超渡法會,合計共九日。1913年(大正2年)8月,陳潤與楊棋等數十人成立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並認購二十股, 該組合以販賣花生油為主。《臺灣日日新報》於1919年(大正8年)10月9日更報導陳潤與陳和尚諸人,提出貓嶼島上採鳥糞磷礦的申請書,花嶼居民更引頸期盼能獲得工作機會,以助家計。 1926年(大正15年)觀音亭發起改築,陳潤為發起人之一。1928年(昭和3年),陳潤已70高齡,此時媽宮水仙宮發起修繕勸募,預計募集資金2,400元,分三年募款。 《澎湖縣誌─人物志》稱陳潤:「曾是澎湖著名之巨商,惜乎晚年家道中落,鬱鬱以終。」

蔡德修

1905年(明治38年),蔡德修、林介仁、黃克勤等人於觀音亭創立由新社省善堂。董事蔡德修、黃有福,正鸞為黃如山、黃節儉,校正為許晉纓、林介仁。與此同時,西嶼澳緝馬灣(今赤馬)人蔡鎮由觀音亭分香,於自家土地創寺供奉觀音佛祖,蔡鎮將「鎮」字一分為二取名金真堂。 1925年(大正14年),蔡德誠於此創立鸞堂「移新社啟善堂」。啟善堂創立之初,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派兩位鸞生協助指導鸞務,並完成《渡世木鐸》一書。1927年(昭和2年)觀音亭擴建整修,以西巖寺為公館出火暫棲。同年10月24日觀音亭改建完竣,準備舉行入火儀式。23日先行到緝馬灣西岩寺,恭迎觀音佛祖到天后宮奉安。日治時期媽宮觀音亭與緝馬灣西巖寺兩寺之間關係十分密切,蔡德修為觀音亭住持與蔡德誠管理西巖寺,兩人為親兄弟。 1919年(大正8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澎湖佛廟,以觀音亭為勝。德修師在當時甚有名望,為澎湖佛教之引領者。1924年(大正13年)10月,廖勝卿、陳長澤、蔡德修、葉伯楨、陳賓、謝得、郭維明、林團立、洪保額等,發起沿海等處及馬公港裡尚有未曾超度之幽魂,乃提倡延請本郡諸高行齋公,設壇在觀音亭廟前虔誦佛經放燄口,一連計九晝夜不輟。1927年(昭和2年)觀音亭雖重新告竣,然維持費尚未籌及。蔡德修敬邀林介仁及謝靜觀、陳長澤、林裕堂等公同酌議。並得魏知修協助,於1928年(昭和3年)借地澄源堂前建築家屋一座,分作兩棟,計開費工料金二千六百圓有奇。賃內地人所收租金,充作觀音亭維持費。所有不敷金額,則由蔡德修設法補足。 南瀛佛教會為日治時期最重要的佛教組織之一,創始於1921年(大正10年)4月4日,1927年(昭和2年)1月後,改稱為《南瀛佛教》。該會名稱在1940年(昭和15年)6月起改稱為臺灣佛教會。蔡德修於1934年(昭和9年)1月成為南瀛佛教會通常會員,同時加入的還有大嶼張玉旨(張碾)。 蔡德修,生卒年不詳。歷任觀音亭住持、參與創立由新社省善堂,且與臺灣佛教界有所交流,對日治時期澎湖佛教的發展有其貢獻。

鍾紅樟

鍾紅樟(1886-1937),生於1886年(光緒12年),西嶼澳小池角人。鍾姓開基始祖為鍾龍祖,南明永曆初期,自漳州海澄徙澎。鍾龍祖傳鍾旺、鍾讚、鍾再三子,即今小池角鍾氏三房。裔孫皆居於社內頂寮。鍾姓特別重視子女教育,也因此能人輩出,尤以二房為最,例如昭和時期西嶼庄庄長鍾鮔、次男鍾紅樟為小池角殷商,再下一代有國小校長鍾如瑶、鍾如磨等;大房則有現任法官鍾邦九,三房有檢察官鍾忠孝等。 日治時期,鍾紅樟為小池角當地的殷商,更活躍於媽宮市街。其登記的營業所位於媽宮街內706番地(今中央街3號、3-1號),與「合發」同一店址,具有商業合作夥伴關係。日本人在臺澎地區實施酒類專賣之前,鍾紅樟經營酒品,日後並出任澎湖酒組合長,也兼營鹽館,西嶼鄉大菓葉6號,即為鍾紅樟與鍾鮔在西嶼經營酒坊的所在地。1928年(昭和3年)鍾紅樟與許波、林勇購入原本行駛於臺灣沖繩之間的小型汽船辨天丸,經營高雄馬公航線。1935年(昭和10年),為日本統治臺灣40週年,該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在臺灣舉辦博覽會,這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大型博覽會。鍾紅樟以煙酒組合仲賣人身分出面組團參加。 鍾紅樟與兄長鍾鮔也將商業觸角擴展到臺灣,聞名於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屏東大和旅社前身原名「松風旅館」。 1926年(大正15年)澎湖觀音亭以歷久風雨飄渺,破壞不堪,鍾紅樟、葉淵、許波、許來等邀請同志商議修繕,鍾紅樟任總代並敬獻「觀徹色空瀛海居然南海音清韻雅水聲響答鐘聲」石柱。其次,<觀音亭改築發起人集金記念碑>以「鍾漢源」為首捐金六百圓,「鍾漢源」應為鍾紅樟。1931年(昭和6年)孔廟發起重修,鍾紅樟捐金貳拾圓。同年城隍廟改建,鍾紅樟率先捐款1,000圓,鍾紅樟也榮膺正總董。1935年(昭和10年),紅木埕三官殿重修,鍾紅樟也任改築總董事。鍾紅樟以其良好的政商關係,熱心公益,於1933年(昭和8年)1月,榮膺馬公街協議會員。昭和前期,可以說是鍾紅樟縱橫媽宮商場的全盛時期。 日治時期,澎湖籍雕塑家黃清埕亦為小池角人,曾於1940年(昭和15年)為鍾紅樟塑像,作品目前典藏於高雄市立美術館。

呂戊辰

呂戊辰(1880-1930),清代港仔鄉人。本姓蕭,父親蕭鍬,係港仔南蕭三房9世裔孫,早亡;母再嫁呂各日,蕭戊辰乃從繼父姓,改姓呂。呂戊辰爾後移居媽宮東門朝陽門城外「埔仔尾」89番號(今馬公市新生路14號),創建合昌號,從1927年(昭和2年)的《臺灣商工名錄》之登載,合昌以販售材木、煉瓦(磚)為主,也經營貸家(かしや:出租房子)。呂戊辰善於經營,妻陳玉又善於理財,因而商行的生意蒸蒸日上。經過數年,累積的財富便有餘裕在埔仔尾一帶購地擴張,當地人譽稱「埔仔尾三大地主」之一。 1923年(大正12年)天后宮改築,<謹將天后宮重新改築諸董事捐金芳名開列於左>碑記,呂戊辰以蕭戊辰之名任改築董事,捐「金百七十元」。1922-1927年(大正11年至昭和2年),港仔保定宮發起重建,呂戊辰亦以蕭戊辰之名任董事之職。1926年(大正15年)觀音亭改築,呂戊辰為改築董事之一,並捐金貳百円。 1930年(昭和5年)9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合昌材木商行呂戊辰在澎湖醫院治療疾病,不幸藥石罔效。其赤手空拳奮鬥20餘年,累積十餘萬家財,為事業成功之楷模。其為人溫良、富人情味,熱心於公共事務之寄附」。合昌商行現址為「傻愛莊」。呂戊辰過世後,合昌由其次子呂安德經營。

林裕堂

林裕(1872-1932),字裕堂 ,馬公北甲人,居住於馬公614番地。 澎湖於日治時期成立的詩社成員多為清代之秀才、貢生、童生,如風櫃尾之蔡汝璧,媽宮許晉纓、林維藩、高遜人、陳錫如、蔡錫三、林裕堂、鮑迪三等;湖西之陳梅峰、吳爾聰、陳鑑堂、洪少陵;白沙之許凌雲;西嶼之楊棋、劉承命等人。 林裕堂作為澎瀛詩社的發起人之一,名著於時。 林裕堂自1910年(明治43年)至1920年(大正9年),擔任媽宮區書記。 爾後,於天后宮內執業代書,馬公觀音亭發起改築時,林裕堂所登記之職業即為代書業。1923年(大正12年),天后宮改築林裕堂捐金百六十円。1926年(大正15年),觀音亭改建,林裕堂為12位發起人之一,捐金百四十円。 協助蔡德修於1928年( 昭和3年)建築日式家屋一座,賃租日人收取租金,維持觀音亭香火。 1931年(昭和6年),原孔子廟管理人郭健秋逝世後,文石書院諸人推舉吳爾聰為管理人、林裕堂為輔佐雜務。 此時,澎湖孔子廟也面臨風雨飄搖、白蟻剝蝕的窘境,林介仁、陳梅峰等發起重修,由鮑迪三、林裕堂、林顧卿、莊安邦等人輪接督造, 林裕堂並捐金拾八圓。 同年,馬公城隍廟改建,林裕堂與鍾紅樟、許合發、謝得、陳溫而、陳彬、吳寶額、張純卿、劉石龍、陳息、黃火壽、郭騰芳、林吉木、顏留等14位為發起人。 隔年,林裕堂仙逝。 林裕堂子純嘏、循治。純嘏取名自詩經「錫爾純嘏、子孫其湛」,循治源於《三國志》:「……謹遇良善,治官曹文書,必循治……」,反映了林裕堂詩禮傳家之風。林裕堂傳世之詩文作品多佚失,寥寥可數。僅將其為觀音亭超渡溺死幽魂所作之聯文抄錄於后: 佛法無邊深感慈悲超沉溺 天心可格惟憑誠敬奏膚功 藉仗真經超苦海 何殊寶筏渡迷津

許波

許波(1889-1944),生於1889(光緒15年),媽宮北甲人,日治時期馬公「合發號」的掌舵者,居住於馬公街馬公516番地。合發登記的營業所位於街內706番地(今中央街3號、3-1號),營業項目包含米穀、雜貨、果實、炭薪的批發、販賣,並且涉足運輸業,經營對廈門的海運貿易,是街內數一數二的店家。合發行創辦人許魁,育有五子,元、梏、鐘、波、鵬,原在媽宮館口一帶(原銅山館前)以販售番薯籤、雜糧為業。許魁去世後,長子許元與諸弟合力在今中央街3號及3-1號經營合發行,許元壯年辭世後,改由四弟許波繼掌合發行。 1897年(明治30年)日本即以媽宮港為特別貿易港,1931-1932年(昭和6-7年),又以媽宮港作為對中國經濟作戰的據點之一,意圖對中國進行經濟干擾。日本乃扶持合發行從事走私以遂行對中國經濟侵略作戰。1938年(昭和13年),許波出面整併「馬公旭自動車商會」、「澎湖自動車商會」及「三榮自動車商會」等陸上客貨運業,組成「澎湖交通株式會社」(會址在今光復路與三民路交叉口),並出任社長,1944年(昭和19年)則擔任取締役(董事)。 1916年(大正5年),許合發於湖西鄉菓葉村許氏家廟敬獻「歷世重光」匾一方。許波與合發號亦積極參與大正昭和年間澎湖寺廟的改築。1923年(大正12年)天后宮改建,許合發擔任改築董事。1926年(大正15年)9月,觀音亭發起改築,許波為12位發起人之一。1928年(昭和3年),以許波為首共12人提出水仙宮發起改築之申請。1931年(昭和6年)城隍廟改建,許合發任副總董之職,捐金四百円。 1937年(昭和12年)5月19日,臺灣總督府褒揚1931-1934年(昭和6-9年)年間熱心奉獻寄附金者,許波、蔡獎、呂安德、高恭等人。1944年(昭和19年)12月21日,許波走完他的人生,享年55歲。

陳彬

陳彬(1862-1945),字文質,嵵裡澳人,1862年(同治元年)生,爾後隨父親移居媽宮南甲。日治時期陳彬經營瑞發號,營業所為馬公402番地,主要營業項目為煙品與雜貨買賣批發, 陳彬也曾於望安經營鹽館。1936年 (昭和11年)媽宮煙酒賣捌人(配銷人)主催小賣店(零售商)辦理商品陳列競技會,陳彬與吳萬益、朱再同獲四等獎。 天后宮於1923年(大正12年)改建,陳彬以董事身分捐金百六十元外, 尚以馬公南甲油漆發起人捐金五十元。 1926年(大正15年),觀音亭改建,陳彬為12位發起人之一,寄附貳百參拾円。陳彬並敬獻楹聯乙對:「佛放大光明重煥瀛西諸勝地,祖傳徽妙法別開海外一香山」。 媽宮城隍旁原有風神廟,1790年(乾隆55年),通判王慶奎、澎協黃象新、遊擊聶世俊、雷鳴揚捐建。1799年(嘉慶4年),通判韓蜚聲添買民房一間拆建。1881年(光緒7年),都司郁文勝倡捐重建。1898年(明治31年)風神廟充當媽宮辨務署官舍, 爾後因馬公小學校興建,寺廟拆毀,風神爺被安置於城隍廟中。1924年(大正13年)1月23日,海靈殿蘇府王爺與北辰宮朱府王爺同時降鸞於銅山館銘新社擇善堂:「風神乃上界神明,豈可將神像安置於城隍廟案旁。境主靈應侯特地與天后宮天上聖母商議,借其後樓供奉風神爺。」兩位尊神特地傳喚南甲陳彬與北甲謝靜觀前來鸞堂囑咐,以兩人德高望重,應將此事週知臺廈郊諸紳商暨媽宮三甲人士。待天后宮後樓完竣,再以鑼鼓旗幟迎入。 爾後,陳彬與謝靜觀等人完成神明所託之事。準此,風神廟被拆毀後,風神爺神像先安奉於一牆之隔的城隍廟,待天后宮清風閣新建完成再移祀於內。 此則扶鸞記載,除了彰顯陳彬在當時媽宮商紳中的地位外,再次證明媽宮三甲在當時共同管理三座闔澎廟的歷史。

劉石龍

劉石龍(1881-1945),馬公南甲人生於1881年(光緒7年)。媽宮社南甲劉姓始祖劉聯捷,為1825年(道光5年)派駐澎湖的水師協鎮右營中軍守備、曾護理兩次右營中軍守備,1832年(道光12年)逝於澎湖任上,諡皇清武德郎。 劉石龍開設瑞興商號,登記的營業所在馬公街328番地(今中山路6巷5號)。瑞興商號巴洛克的建築風格,頗為華麗氣派,於今尚存。瑞興的營業項目包含酒類、吳服、雜貨販賣等。瑞興歇業後將店面分為兩部分,一部份交給女婿經營漁具店,另一部分出租做為診所。 1923年(大正12年)澎湖天后宮改築,劉石龍擔任改築董事,劉石龍捐「金百六十元」。1926年(大正15年)9月,觀音亭發起改築,劉石龍為12位發起人之一。1927年(昭和2年),觀音亭落成,劉石龍在此次改築中捐「金貳百円」。1931年(昭和6年)媽宮城隍廟改建,正董劉石龍捐金二百五十円。

郭石頭

郭石頭(1900-1963),1900年(明治33年)出生於今澎湖縣馬公市啟明里,別號青巖。1912年(大正元年),以13歲幼齡入上瀧組,後在日人運輸機構服務。1934年(昭和9年)任馬公融通信用組合常務理事。1935年(昭和10年)1月由澎湖人所組織之馬公共通信用組合召開總會並選舉理監事,由郭遠任組合長,理事有張溪泉、高恭、方勇、蔡獎等人,郭石頭與許良、邵魁則榮膺監事,顯見郭石頭在馬公商場已有一席之地。1944年(昭和19年)任馬公街農業會副會長。1946年(民國35年),郭石頭當選澎湖縣商會理事長暨澎湖縣糧食公會理事長,任職達10年之久。民國1947(民國36年)成立糧食調劑委員會,當選主任委員,親向省政府請求賑濟。二二八事件時,以副議長身分與傅緯武縣長、高順賢鎮長等人居中協調努力,致力誘導群眾,維持澎湖地區安寧。 1949年(民國38年)向省政府爭取農會基金50萬元,分配鄉鎮農會為週轉金,奠定各鄉鎮農會經濟基礎。1950年(民國39年)國軍進駐澎湖,成立軍民合作站,任站長,協助駐軍解決困難。1954年(民國43年)5月2日澎湖縣第二屆臨時省議員選舉,郭石頭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連任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暨臺灣省議會議員。1956年(民國45年)11月16日第二光盛輪在東吉、西吉海域觸礁沉沒,為二次戰後臺灣地區最嚴重的船難。郭石頭聯合澎湖縣議會、高雄市澎湖同鄉會等請省政府迅撥專款撫恤第二光盛輪失事死難遺屬,儘速追究責任並早日撥船恢復航行。 郭石頭對澎湖大專教育的提升極為關注,臺灣省議會第二屆第三次大會與章博隆分別提案,建議政府增加臺東、花蓮、澎湖等三縣籍高中畢業生保送大專就學名額。同時郭石頭也考量到澎湖係離島地區,省立澎湖醫院每感醫師缺乏,希望能繼續推行醫師流動性之調動,以解決地方人民就醫之困難。 郭石頭信仰虔誠,大正年間參與由新社省善堂的鸞務,著造《化世木鐸》一書。二次戰後初期,郭石頭德高望重,闔澎三大公廟都委由其擔任管理人。馬公東甲北極殿毀於二次大戰砲火,1946年(民國35年)6月,東甲里人以郭石頭為正總董,許志、藍鋠西為副總董,高慶義等人為正董,發起重修。澎湖文澳城隍廟,建築大抵於1949年(民國38年)間重修,郭石頭任總董事。1957年(民國46年)馬公三甲人士爰發起組織觀音亭修建委員會,也以郭石頭為首發起重修,郭石頭捐金6,000元,並獻「除一切苦」匾。 1963年(民國52年)元月6日郭石頭逝世,葬於馬公草蓆仔尾公墓地。郭石頭一生於澎湖貢獻良多,也留給後人無限的追思。

呂全合

呂全合(1914-1997),馬公後窟潭人(今重光里)。父親呂騰蛟,務農維生,育有四子,全合行次。呂全合曾拜謝自東師學藝,隨自東師參與宮廟的鑿花。觀音亭於1959年(民國48年)改建落成,呂全合捐金5,000元,或可能參與此次觀音亭鑿花之修復工作,並寄附「彼岸同登」匾一方。呂全合亦擅塑像,馬公重光里威靈殿前的兩對獅子即為其所塑(如圖)。 呂全合除了經營造船業有成之外,1966年(民國55年)5月,一新社召開第29次委員會,決議買入鄭暻文所持有的澎湖戲院,以充實一新社之財源。6月向澎湖縣政府呈報轉教育廳申請影戲業執照,7月,「澎湖戲院」遵恩主指示易名為「一新大戲院」後,第31次委員會決議邀呂全合各出一半資金合股經營一新大戲院。呂全合出資80,000元,再邀洪流芳、林興發插股,一新大戲院的規模於焉成形,呂全合也成為一新大戲院的大股東。 1975年(民國64年),呂全合任威靈殿主任委員,威靈殿重建後,鑑於鄰近福德宮老舊漏水不斷,呂全合發起樂捐重建,由薛有成、葉根壯兩位師傅負責改建工程。呂全合亦為後窟潭鸞堂日新堂總董事,為重光里人所敬重。呂全合熱心社會公益,1968年(民國57年)的中秋節舉辦「重光里敬老會」活動,接著每逢春節,準備紅包向社里的耆老拜年;出資並號召眾人的力量,闢建社區運動場。

邵久

邵久(1919-2015),馬公井仔垵人。父親邵魁(1890-1950),幼習漢學,造詣頗深,能詩;1922年(大正11年),在馬公開設妙中寫真館,以日本久邇宮親王為始,在澎湖的司令官、歷代廳長都由他負責拍照。 1930年(昭和5年)與1932年(昭和7年),邵魁連任兩屆馬公街協議會員。 二次戰後,邵久擔任臺灣省政府糧食局高雄管理處澎湖分處秘書。觀音亭於1957年(民國46年)發起改建,邵久為改建委員之一。1966年(民國55年)2月2日,時任救國團澎湖縣團務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莊東,鼓吹成立燈謎研究會。澎湖縣燈謎研究會遂在澎湖團委會輔導下創立, 原始會員有︰莊東、郭自得、顏其碩、何肇邦、莊九、王以德、吳克文、呂萬祿、阮壽昌、邵久、王大鯤、宋偉凡等人。邵久任總務組長,並由郭自得先生出任首任會長。邵久退休後旅居臺北,2008年(民國97年)九十大壽的邵久自臺北搭機返回澎湖,參加澎湖燈謎研究會召開的會員大會,翁開懷理事長特以事前訂製的金質賀匾來祝賀邵久「九十歲生日快樂」。

廣慈法師

廣慈法師俗名顧平,1918年(民國7年)出生,12歲在南京棲霞寺出家,16歲就讀焦山定慧寺佛學院,與煮雲、星雲、悟一、蓮航法師等一代高僧都是同窗修學,二次戰後來到臺灣。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與軍隊全面撤守臺灣澎湖,由於軍舍不足,導致國軍到處侵占民房、宗祠、廟宇為營舍。1950年(民國39年)廣慈法師來澎,於馬公觀音亭掛單,接引不少虔誠的善男信女皈依佛門。1953年(民國42年)8月28日,廣慈法師偕同煮雲法師等人前來澎湖佈教,煙酒公賣局的劉永譽科長、救濟院院長郭自得居士等人親自接待。 郭石頭以及地方士紳等亦來訪煮雲法師,商討弘法的日程,結果決定在馬公本島講道三日,其他時間赴各重要的鄉鎮、島嶼佈教。晚間,在東甲北極殿大廣場舉行佈教大會,先由郭石頭致介紹詞,繼由廣慈法師演講一小時,聽眾有七、八百人之多。第二天聽眾有增無減,第三天是星期日,廣慈法師在太和堂傳授三皈依,皈依者有救濟院院長郭自得居士等五十餘人。廣慈法師與煮雲法師也曾前往澎南佈教,在嵵裡有七十餘人皈依三寶,也由廣慈法師傳授三皈依,在鎖港管坤元寺佈教一小時許,要求皈依廣慈法師者亦有三十餘人。在煮雲法師的協助下,廣慈於觀音亭內成立中國佛教會臺灣省澎湖支會,由廣慈法師任理事長,觀音亭的駐軍始讓出空間給佛教會辦公。1959年(民國48年),廣慈法師又創辦佛教正信幼稚園,並且幾乎建成一座佛教講堂。後來因故放下尚未完成的講堂離開澎湖,並囑付悟志繼續完成工程。佛教會又於觀音亭內成立澎湖念佛會,按期念佛誦經,觀音亭逐漸恢復往昔梵音繚繞之榮景。 已故陳仁和建築師,曾設計澎湖念佛會之建築而未實現。由此觀之,澎湖念佛會之建築或為廣慈與悟志欲興建的佛教講堂。

曾石柳

曾石柳(1904-1981),馬公文澳(今西文里)人,1904年(明治37年)出生。文澳曾姓,始遷祖曾玉明(1872-1930),係沙港頭社曾氏八世祖,光緒年間任職文澳廳署,明治時期入贅大暗澳鄭家養女林進治(1874-1950)。曾石柳12歲時即受僱於日本人的營造商做童工,開始接觸土木工程,也利用夜間進入私塾進修。20歲時就開創自己的事業,備受日本官員肯定。戰後1949年(民國38年),創立「協福營造廠」,參與政府各項標案建設。 曾石柳事業有成,於社會公益事業不遺餘力。觀音亭於1957年(民國46年)發起改建,以郭石頭為首發起重修,重建委員有曾石柳、胡長在、洪住、薛庚寅、蘇有土、邵久等人。曾石柳除了慨捐5,000元之外,1959年(民國48年)觀音亭落成,並聯合重建委員敬獻「觀如來」匾。 1989年(民國78年)西文里興建社區活動中心,二樓部分題名為石柳紀念圖書館(如圖),以表彰曾石柳先生對鄉梓的貢獻。

薛光燦

薛光燦,西寮人(今湖西鄉中西村),生於1934年(昭和9年)。父親薛庚寅,母親陳嬌,育有3男3女,薛光燦排行長男。1946年(民國35年)馬公國民學校畢業,考取澎湖水產學校初職部,三年後畢業,隨雙親在乾益堂藥行內學習藥理,幫忙店務。 薛光燦年輕時參與許多寺廟的服務,由於處事公正,30多歲即擔任過天后宮、觀音亭、城隍廟三大闔澎廟之管理人,尤其以觀音亭廟務參與最多。1974年(民國63年),薛光燦與諸善男信女先於梅月(農曆四月)寄附暮鼓晨鐘組於觀音亭,8月21日在三善社三善堂的扶助之下,由新社省善堂重新復興鸞務,陳媽和任由新社社主,郭振家任省善堂堂主,薛光燦任副堂主,任職副堂主期間協助完成三部鸞書之著造。1987-1989年(民國76-78年)觀音亭省善堂辦理三次觀音菩薩空中出巡法會,廟前有白象塑像乙對,即由陳媽和與薛光燦署名。1987年(民國76年)7月11日觀音菩薩空中出巡法會,由於是第一次辦理此項活動,薛光燦身兼副主任委員、總幹事與遊行組長。隔年1988年7月31日第二次觀音菩薩空中出巡法會,薛光燦為副執事與祀典組長。第三次空中出巡於1989年(民國78年)7月10日舉行並遠赴臺灣,於指南宮受廟方招待出巡繞境及參香人員時,薛光燦以觀音亭負責人身份致謝詞。 薛光燦與妻陳錦絹,兩人育有3男1女,其中三子薛明峰高職畢業後原想赴臺灣發展,但因曾祖父薛號生前說過:「乾益堂三字不能改」,因而留在藥店內幫忙,成為乾益堂的掌舵者。乾益堂自1993年(民國82年)起,以漢藥的專長研發藥膳熬煮的藥膳蛋,獲得大眾回響之後,藥膳蛋的銷售成為乾益堂觀光季節的主力產品。除了藥膳蛋,近年又增加藥膳豆干等。

陳媽和

陳媽和(1907-1997),日治時期任職於馬公要港部。二次戰後,任職澎湖海軍第二造船所主任,曾因利用廢料設計工程節省公帑,發揮克難創造精神而獲獎。1959年(民國48年)陳媽和獲選為國軍克難英雄之表揚,同年獲獎的還有朱茂林、港底李生月等人。 1924年(大正13年),天后宮重建落成,馬公要港部工作人員發起奉納晨鐘暮鼓一組,陳媽和名列其中。觀音亭於1927年(昭和2年)落成,馬公要港部工作人員於1929年(昭和4年)2月,再次奉納晨鐘暮鼓一組。 日治時期,陳媽和參與馬公城隍廟宣講社誘善堂,並擔任宣講生宣講勸世。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二次戰後鸞手青黃不接,導致鸞務停頓。陳媽和乃於1974年(民國63年)借助三官殿之力,復興省善堂,並擔任觀音亭省善堂堂主,期間先後著造三部鸞書經文,分別為1979年(民國68年)《南海諸佛救苦超度真經》、1980年(民國69年)《菩提極樂真經》以及1982年(民國71年)的《南海之行》。最為人所稱道者,乃發起觀音佛祖空中出巡之創舉,前後辦理三次,前兩次以澎湖為範疇,第三次則涵蓋臺灣繞行一周。陳媽和於擔任觀音亭省善堂堂主期間振興堂務,也提高觀音亭的能見度。

謝有溫

謝有溫(1935-2006),號釋新,1935年(昭和10年)生,澎湖安宅人,世代務農。日治時期,全家十口均賴其父親任職軍區所得微薄薪資度日。爾後,考取政工幹部學校五期本科班(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服務於野戰師,飛彈營、澎防部、陸軍航空訓練中心、澎湖縣團管區、澎湖港檢處。歷任連幹事、指導員、營輔導長,團級以上參謀,主任處長、上校副處長兼政戰主任等職。 1977年(民國66年),第八屆縣長選舉時,國民黨內爭取提名的主要人選,分別是當時擔任中興大學副教授並兼任中知青黨職的陳癸淼,以及出身軍旅並曾任澎湖團管區政戰部主任和港檢處副主任的謝有溫。當時的參謀總長宋長志力主澎湖的軍事地理環境特殊,故仍應由具軍方背景的人士出任縣長,在無人提出異議的情況下,終使謝有溫獲得提名並且順利的當選。 謝有溫任內的政績,包括征收軍用紅木埕營區改建北辰公有零售市場,帶動市區商機。闢建馬公第三漁港,並填築海埔新生地達一百餘公頃,展開馬公新市鎮的開發工程,完成澎湖第一至第四號線道路的擴建,並委請省公路局保養維護。闢建鄉市中心漁港工程,全面改建各地漁港,帶動漁業蓬勃發展。興建澎湖縣立文化中心、體育館(場),提升文化體育水準。協助澎湖一村改建國宅,增進民眾居住品質,辦理馬公市文澳市地重劃。出版《澎湖》、《澎湖設治七百年史》,保存歷史文獻等。謝有溫卸任縣長職務,先後擔任「農工企業、唐榮鐵工廠」兩省營公司常駐監察人,並兼任教師於南亞工商專科學校。 1981年(民國70年)7月,謝有溫於觀音亭敬獻「慈雲庇蔭」匾。1985年(民國74年)11月,在其卸任之前,內政部公告澎湖觀音亭為三級古蹟,保存澎湖重要的宗教文化。

鄭步蟾

「媽宮舉人」鄭步蟾(1831-1878)師事大龍峒的仕紳陳維英。1843年(道光23年)正月,鄭步蟾通過童試中秀才,1852年(咸豐2年)參與鄉試,為中式陳翔墀榜第58名舉人,時年僅22歲。 鄭步蟾中舉人後曾報捐候補同知,加捐四品銜,分發廣東未果,便奉命返鄉,被任命為澎湖文石書院的第29任山長(1852年-1856年,咸豐2年至6年),負責掌理當地的文教工作,對於地方和交通的建設亦是不遺餘力,其他尚有修建文石書院、登瀛樓等,也鳩資興建永安、繼安等橋樑,便利民間鄉里等事蹟。1875年(光緒元年),鄭步蟾偕同武庠生高其華(後出任澎湖水師協左營千總)、地方鄉紳郭鶚翔齊力鳩資重建媽宮東甲北極殿,蔚為一時佳話。 1873年(同治12年),鄭步蟾報捐候補同知,加捐四品銜,赴廣東省當代廳官。1877年(光緒3年),鄭步蟾請假省親返澎,於滯澎期間得病,不幸於1878年(光緒4年)7月14日逝世,得年48歲。鄭步蟾過身後於家中「打桶」(即停柩)兩年,直到1880年(光緒6年)才下葬於案山塋地(居民俗稱「白墓」,為馬公市仍存唯二得過「舉人」的墓葬)。 其妹鄭佩嫁予郭鶚翔,郭鶚翔亦為東甲人,並曾於1870年(同治9年) 中舉。

羅德信神父

圖一為首批由義大利到中國雲南的五名靈醫會士,中間為羅神父。1946年(民國35年)攝。圖二為1959年(民國48年)復活節,羅神父與教友在馬公聖堂前合照。民國48年攝。圖三為惠民醫院的紀念碑。2014年(民國103年)攝於惠民醫院。 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出生於義大利聖瑪丁諾(San Martino in Riparotta)。18 歲進入靈醫會,25 歲晉升神父。1946 年(民國35年),31 歲的羅神父帶領另四名靈醫會會士到雲南實踐對父親的承諾,到最偏遠的地區去服侍最需要的窮人;但是沒預料到,六年後,要讓窮人翻身的共產黨卻把他們趕出雲南。 羅神父於1952年(民國41年) 4月到澎湖探察,並建議會長華德露神父(Fr. Ernestino Valdesolo, 1912-1995) 到馬公建立靈醫會的另一個宣教據點。1953年(民國42年) 9 月他再次回到澎湖馬公,並在此待了 18 年,他一生當中最精華的歲月,都在這島上渡過。 羅神父個子不高,體格看起來並不健壯,遇到困難決不退縮,勇往直前。他堅持但不莽撞,做事有計劃而且踏實。生活樸素,節衣縮食,卻慷慨助人,是充滿行動力的傳教 士。也許是學歷史的背景,他不只是行動積極,也想要徹底瞭解澎湖,他一到澎湖兩個星期就走遍澎湖大大小小的島嶼。。他不僅詢問政府官員和老師,也和漁民、販夫走卒攀 談,他比許多澎湖人更瞭解澎湖。1968年(民國57年)他出版一本書《澎湖:風與沙的島嶼》,用義大利文介紹澎湖的種種風俗、民情、文化、歷史傳說、生活習慣。 初到澎湖時,羅神父看到有些漁民衣衫襤褸,有些人說話粗魯,滿口髒話。起初他只是同情他們,心裡難過,和他們聊天之後,瞭解他們,也開始關心他們的家庭和生活。他發現澎湖漁民粗俗或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顆單純、善良的心,而且他們都很認真工作, 所以只要有人協助,幫他們解決生活上一些困境,就可以改善他們困苦的生活。所以除了建立馬公惠民醫院,在各地建造教堂、幼稚園、巡迴醫療站之外,他也積極參與社區的建設。 羅神父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很薄弱,所以他向澎湖縣政府提出各種社區建設計劃,爭取公家機關的協助和支援。他也用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將自己親身的經歷和計劃,寫成小冊,寄回義大利靈醫會總部,請求派遣更多會士來台灣,也積極在歐洲勸募捐款。1987年(民國76年)羅神父安息於羅東聖母醫院,享年 72 歲。

夏明智修士

圖一為1953年(民國42年)夏明智修士(Umberto Amic, 1908-1993)(右二)與何義士修士(Davide L. Didone ,1924-1999)(右)在義大利搭船到台灣。 圖二為1957年(民國46年)夏明智修士與何義士修士在惠民醫院陽台上。 夏明智修士生於義大利米蘭附近的克雷蒙納(Cremona)。他是靈醫會五名第一批到雲南的會士之一,主要負責護理工作。他照顧病人像顧病自己的兒子,雖然夏修士很愛乾淨,但是當病人需要時,他則不嫌髒臭,傷口換藥、包紮,洗澡、清理大小便等事,都能做得面不改色。 1954年(民國43年),他和鮑志修士( Cirillo Pozzi,1919-1998)、李智神父(Rizzi Giovanni,1927-)一起在到澎湖。由於他先前到過中國雲南,學的中國話口音很特別,澎湖本地人常聽不太懂,所以他平常也不大多說話。夏修士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開刀房和病房工作。他專長外科,病人要開刀時,他便負責手術器械準備、消毒、麻醉,以及男病人的導尿。1975年(民國64年),夏修士調派到泰國照顧痲瘋患者,1993年(民國82年)於泰國過世。

王理智神父

圖一為王神父在惠民醫院附設的小教堂主持彌撒(由左而右:李恩導、王理智、呂道南、呂若瑟神父)圖二為王神父在聖誕節送禮物給員工。 王理智神父(Franco Avi, 1934-2020)生於義大利北方的特蘭多省的巴榭卡(Trento, Baselga Di Pine)。家庭以養蜂為業,並不富裕,所以生活節儉。年輕時讀到聖方濟的傳記,深受感動,期勉自己也成為修道士。1950年(民國39年)加入靈醫會,由於靈醫會主要以醫療傳道為志業,所以神學院畢業後,他再進入巴杜亞(Padova)醫學院習醫。 他於1968年(民國57年)來台灣,先去新竹學國語,之後到聖母醫院外科,和范鳳龍醫師(Janez Janež,1913-1990)共事三年。范醫師技術高明、要求嚴格,王神父因此學得精良的外科技術。王神父幾乎什麼刀都開,最常見的是骨折、胃穿孔、盲腸炎、腸阻塞,就連婦科腫瘤或難產手術也都會。惠民醫院內的女員工就有幾十個小孩是王神父接生。 那時沒有放射師,因為人手不多,什麼事都自己做,王神父去台北上課,取得放射師的資格,再教救護車司機林祝怎麼操作機器、照 X 光、洗片子。沒有胃鏡的時代,胃病的診斷主要是靠病史的詢問,身體檢察,和上消化道的透視 X 光。 王神父對病人很慷慨,家屬經濟有困難他就減免醫藥費,但自己卻很節儉。襯衫領口磨破了,把領子拆下來,翻轉過來,縫上去,繼續穿;毛衣手肘磨破了,拿相稱的布,把雙肘破洞補起來,說是義大利最新流行服飾;鞋底掉了,他用外科針線動手術,讓它們死而復活,繼續穿。有位同事和他搭飛機回台灣時,很驚訝發現,他皮箱的帶子已斷了,他還捨不得丟掉,用繩子綁起來,繼續用。他說:「這種旅行袋很少用,又被摔來摔去,只要可以用就好了。」因此看到醫院同事太浪費食物或醫藥衛材,他會不高興。

鮑智修士

圖一為鮑志修士於1954年(民國43年)在羅東聖母醫院做檢驗工作。圖二為鮑志修士、鄭明滿於1966年(民國55年)在房病探視病人。圖三為鮑志修士。 鮑志( Cirillo Pozzi, 1919-1998)生於義大利米蘭附近的布里安(Brianza, Milano),1954年(民國43年),和李智神父一起坐船來到台灣,兩人隨即到澎湖學台語。由於他專長護理,和馬修士一起從事醫療工作,兩年後因為身體健康不佳回義大利療養;1964年(民國53年),和謝樂廷神父(Cerestino Rizzi ,1937)一起坐船回台灣,先在羅東聖母醫院工作兩年,1966年(民國 55 年)再次來到澎湖,直到1987年(民國 76年)才因病回義大利,總共在澎湖服務二十多年,返義大利故鄉後於1998年(民國87年)病逝。鮑志修士在惠民醫院身兼數職,平時他是總務,開車、修機器、什麼雜事都要做,有時也要去廚房查看伙食。開刀時,他和夏修士是王神父的主要助手,要準備並消毒器械。早期開刀沒有整套的器械,而是看開什麼刀,才準備什麼器械,所以要很熟悉各種手術,才不會有疏漏。手術後,他會去照顧病人,尤其是男病人需要導尿、擦澡,他會協助護士處理。

馬仁光修士

圖一為馬仁光修士(最左)在雲南昆明痲瘋病院。圖二為馬仁光修士在澎湖組成「海星樂團」(Stella Marisa)(後排中為羅德信神父,左上為馬修士,1954 年(民國43年)攝於馬公市海星堂)。圖 22-3 馬仁光修士帶著手風琴和樂隊到澎湖鄉下表演。(1954年)。 馬仁光修士(Marinello Renato, 1922-2013)出生在義大利東北部的維欽札(Vicenza)。1948年(民國37年),飄洋過海、到雲南開始醫療事工。後因中共建政,而於1953年(民國42年),來到澎湖「瑪利診所」開展澎湖的醫療服務。除了在馬公的瑪利診所看病,馬修士和夏明智修士(Umberto Amici, 1908-1993 ) 二人定期下鄉巡迴醫療,為貧病者免費施醫。馬修士不只是醫師,也很喜歡音樂,會作詞作曲,精通風琴、手風琴、直笛、黑管等多種樂器,他一生編了無數的聖樂榮耀天主,自己創作的歌曲多達十餘首,中文的聖嘉民頌、聖母護校的校歌,都還是馬修士的創作譜曲。馬修士當年不僅演奏多種樂器,也是樂團、合唱團指揮,他在馬公組成一個「海星樂團」, 在各種教會活動中表演,也到鄉下去演湊,在當時非常轟動。馬修士在澎湖的醫療服務, 總計六年,1959年(民國48年)返回羅東聖母醫院。

李智神父

圖一為李智神父於1954年(民國43年)1 月 30 日義大利坐船到台灣和修會人員合影。圖二為1954年(民國43年)聖誕節期李智神父在馬公天主堂前所拍攝。圖三為1990年(民國79年),惠民醫院重建動土典禮, 右側穿藍衣為李智神父。 李智神父(Rizzi Giovanni, 1927-)生於義大利北邊 Trento 省、以產乳酪聞名的村落(Cavizzana) 。父母務農, 12 歲就加入靈醫會,並以醫療服侍人群為己志,繼二位兄長之後,進入蒙地內羅(Mottinello)神學院就讀。在 25 歲時發願終身服侍天主,成為家中第三位神父。 李神父酷愛讀史地、傳記,自小即對來華傳教的利瑪竇十分景仰。1954年(民國43年),李神父奉派來台,先抵宜蘭羅東,也就是靈醫會在台根據地,一星期後,再到澎湖服務。李智神父說,看過蘭陽平原上的綠野田疇,再細細體會沒有半棵樹的澎湖,天人菊在風飛砂中蒼勁地求生存,他直覺:「台灣是最美麗的地方;雖然落後,但有生命力、有熱情,天主一定會眷顧這裡。」 為了拉近和病患的距離,李神父剛來澎湖,就拜師苦練,學會了道地澎湖腔的台 語。若有人初次跟李神父交談,會很驚訝的發現,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外國人,把台語說的這麼的流利,就像你的鄰居一樣。 在那個年代,窮困有時比病苦更磨人,尤其離島地區,家徒四壁者比比皆是。李智神父除了接病患到醫院治療外,也四處募款收集物資,送給當地的貧苦住戶,幫大家度過苦日子。除了到白沙鄉探訪傳教之外,李神父也在馬公展開牧靈的工作。當時羅神父在馬公街上設立一間圖書室和活動中心,李神父會到那裡,和年輕人在一起,陪他們讀書、聊天、討論人生和信仰。他也和熱心的教友帶這些學生一起到社區去探訪獨居或生病的 人,讓他們用行動去體會天主的慈愛,而不只是口頭的傳講。 1957年(民國46年)李神父調到羅東,擔任丸山分院院長。1992年(民國81年),李智神父再次來到澎湖,擔任馬公惠民醫院副院長,與何義士修士共事。三十多年來,馬公變化了許多,樓房一棟棟的蓋起來,馬路鋪了柏油,車子也多起來。但是,李神父卻看到白沙仍有一些窮困的老人和病人乏人照顧。李神父重拾過去的熱情,帶著教友去探望、照顧他們。 2001年(民國90年)李神父獲頒第十一屆醫療奉獻獎;2010年(民國99年)11月14日,教廷特派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總會長伯羅密歐(Agostino Borromeo,1944-)來台,並委任台北總教區榮退的總主教狄剛(Archbishop Joseph Ti-kang ,1928-)主持冊封 32 位在台灣的騎士,其中之一就是李智神父,

呂道南神父

圖一為呂道南神父帶靈醫會長(Fr. Vezzani)參觀縫紉訓練班(1963年(民國52年)攝)。圖二為於1964年(民國53年)所拍攝,呂道南神父(Antonio Didone, 1933-2015)帶教廷駐華大使高理耀蒙席(Mons. Giuseppe Caprio,1914-2005)到白沙教區視查。圖三為1991年(民國80年)左右呂道南神父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時所拍攝。 呂道南神父出生於義大利巴多瓦省(Padova)的齊塔德拉市(Cittadella),巴多瓦的守護聖人是安東尼,所以父母也給他取名安東尼,呂神父自幼在這個宗教城長大,全家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家裡五男四女當中排行老二, 是家中的長子,五位兄弟中就有三位發願成為神父,終身服侍天主。小時候成績優異,也很認真幫忙家務、農務,管教弟妹也很嚴格,也很受父親器重,是個自我要求高的兄長。 當他 11 歲時想進入修道院,起初爸爸很反對,因為覺得家裡很需要他,但是媽媽卻很支持他跟隨聖召。當他 12 歲時,就立志獻身天主,13歲進入修道院,1958年(民國47年)6月22日晉鐸神父(時年25歲),發願要效法先聖傳播福音,照顧病人。他也因此影響大弟呂若瑟神父,最終做了同樣的選擇。也在12歲時進入修道院。 1961年(民國50年),二十八歲的呂道南奉天主教靈醫會指派,跨過大半個地球,來到陌生的澎湖馬公,進入天主教惠民醫院,開始在台灣的服務工作,展開醫療傳道的第一步。呂道南初抵澎湖,因為內向,又不會台語,所以很少說話。是但他用行動來表達。他雖為院 長,但除了醫療外,院內、院外雜務都靠他一人打點。為了融入當地生活,與居民有良好的溝通互動,呂道南神父首先努力學習台語。一開始,呂神父在白沙鄉擔任堂區神父的工作,除了提供當時仍屬偏遠的醫療貧瘠地區醫療服務之外,呂道南神父更致力於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設立幼稚園和活動中心。 四年的傳教工作,與澎湖鄉民的接觸,讓他深感澎湖醫療不足,遂接受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的建議於1965年(民國54年)返義大利巴杜醫學院讀書。之後返回羅東聖母醫院工作,直到2015年(民國104年)過世。

呂若瑟神父

圖一、呂若瑟晉鐸為神父,1964年(民國 53 年)攝於義大利。圖二、呂神父巡視韋恩颱風損毀的教堂,1986年(民國 75 年)攝於講美。圖三為2002年(民國91年)拍攝於宜蘭縣冬山鄉,呂神父的家人到台灣參觀他創立的聖嘉民啓智中心。 呂若瑟神父(Didone Giusepp, 1940-)出生於在義大利巴多瓦省(Padova)的齊塔德拉市(Cittadella),家中有五男四女,他排行第五,也是家裡的次子。父親是鐵路局的員工,家中的食指浩繁,僅仰賴父親微薄的薪水收入,童年生活相當清苦。1950年(民國39年),10 歲的他受哥哥呂道南神父影響,進入天主教靈醫會的修道院讀書學習。父親原本希望他將來長大工作幫助家計,因此表示反對,但是母親怕孩子以後學壞,還是積極鼓勵他們進修道院。呂若瑟神父和兄長呂道南神父、以及排行第六的弟弟瑪利歐神父,三兄弟先後都加入修會成為神父。 「要隨時照顧弱小」是呂若瑟神父從小就常聽母親這樣提醒,自他加入靈醫會後,就謹記母親的話,從學習神學到臺灣服務,從照顧弱勢的孩子到孤苦無依的老人,他都甘之如飴。在澎湖服務 10 年期間,呂神父創辦了肢體障礙團體「海星園」和「惠民啟智中心」,因而獲頒澎湖縣「好人好事代表」與「榮譽縣民」等榮耀,更與當地居民建立了親如家人的情誼。 1987年(民國76年)調到宜蘭,他在宣教的過程中發現,不只是在澎湖,臺灣也有很多身心障礙兒童面臨同樣的照顧和教育問題,他也在冬山創辦了「聖嘉民啟智中心」。為了讓家有身障兒的父母,能夠更了解如何照顧身障兒,並鼓勵他們走出藩籬,接受有系統的教 育。呂若瑟神父挨家挨戶在宜蘭地區進行拜訪,其間還曾有家長因為不願面對家有身障兒的事實,往往讓呂神父的好意石沉大海,由於呂神父的努力與堅持,聖嘉民啟智中心也逐漸成為蘭陽地區中重度智障兒童的樂園。

謝樂廷神父

圖一於1961年(民國50年)所拍攝,為謝樂廷神父大學時參加的足球隊。圖二於1969-1977(民國58-66年)謝神父帶白沙的小孩去海邊游泳時所拍攝。圖三於1990年(民國79年)謝神父自己動手修理教堂時所拍攝。圖四為2001年(民國90年)謝樂廷神父帶殘障朋友參觀宜蘭綠色博覽會時所攝。 謝樂廷神父(Cerestino Rizzi, 1937-)誕生在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他以雄壯威武的阿爾卑斯山人為榮。謝神父從小就憧憬能夠當神父, 12歲時進入米蘭市由修會創辦的中學,第二年開始每到寒暑假都必須到醫院服務。高中念完,繼續再念大學四年哲學之後, 再讀二年神學。畢業以後他如願的在修會晉鐸,達成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修道,然後服務」的人生。 因為他兩位哥哥和鄰居一位神父都去台灣服務,更令他下定決心。有人問他為什麼選擇那麼遙遠又相對落後的地方服務,他說:「因為愈是落後,就會有許多殘疾病患須要幫助。這才是我們主要的服務目的。」 1964年(民國53年)他抵達台灣之後,先到新竹學中文,他的學習力很強,沒幾個月的時間,不僅能夠把中文琅琅上口,還認識了不少中國文化。次年,他先到三星鄉負責傳教工作,1969年(民國58年)調到澎湖。由於他生性活潑,待人親切又樂於助人,很快就與當地人建立友情。平常,他喜歡一個人騎著單車,沿著海岸線一路欣賞著那片海天一色湛藍的風光。或到漁村探訪,這些討海人剛開始對他有些排斥,後來那些人看他很親切、又有禮,也就不再排斥,反而熱忱的對待他。「嗨!神父你未去叨位,嗨!阿督(tok)啊吃飽未。」他很快的結識了許多當地的漁民朋友,使他更了解這些人的生活習俗。 有一次聽到教友說:「他們村落裡有一位少年得到莫名的怪病,大肚便便。」他的家人求神問卜,不肯帶他上醫院求診。謝神父一聽到這樣的事情,他馬上擱置手邊的事,偕同醫師驅車前往。車子在鄉間小路上飛馳,東彎西拐,路面坑坑洞洞不太好走,加上不知道那家人詳細的住處,東問西問好不容易找到那位患者的家,誰知道當他們表明來意,卻被拒絕於門外。後來,他才知道那個少年的家人求神問卜的答覆是:「那孩子只要挨過七七四十九天不出門,就會不藥而癒了。」儘管如此,他並沒有放棄。一個星期後當他再度探訪,那少年已撒手人寰。謝神父為這件事難過好久,在往後的幾年,他在醫師的協助下, 辦理巡迴義診及醫療講習,希望藉此能夠打破迷信,不再有悲劇發生。 1977年(民國66年)謝神父被調回台灣,接派任惠民殘障服務中心。除了服務於惠民之外,他同時也服勤於神職。從寒溪、牛鬥,一路往上走到松羅、英士、馬輪,山是越走越高,再上去茂安、四季、南山,及接近梨山的環山部落等都是他的轄區。

何義士修士

圖一為何義士修士在惠民醫院前,當時馬公唯一的救護車旁,於1967年(民國56年)攝。圖二為何義士修士騎車到白沙。圖三為何義士修士到病人家探訪。 何義士修士( Davide Luigi Giordan, 1924-1999 )生於義大利東北部的維欽札(Vicenza),自小即立志長大後要到國外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十二歲的何義士受到感召,加入靈醫會,在二十歲,成為靈醫會的正式會士。 何義士於1947年(民國36年)到達中國大陸雲南省,加入羅德信神父等五名會士在雲南開展的醫療服務。兩年後,國共內戰仍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何義士被中共政府以外國間諜的罪名逮捕入獄,次年遭遞解出境,返回義大利。因一心記掛在中國偏遠地區受病痛折磨的病患,遂在義大利潛心學醫,希望學成之後能夠再度東來,服務更多的人群。他於義大利羅馬學醫,成為正式的醫師。 1958年(民國47年)何修士到澎湖服務,他曾向友人表示,羅東不夠偏僻,所以自願到澎湖,他為台灣奉獻的46年歲月有31年是在澎湖度過。他在澎湖可分做兩期,第一是從1958-1973年(民國47-62年),為惠民醫院的成長期;第二是從1983-1999年(民國72-88年)過世為止,為惠民醫院的轉型期。中間的十年惠民醫院由王理智神父接任院長,他則轉赴三重聖母診所服務民眾。 在惠民醫院服務的三十幾年間,遇到貧苦鄉民罹患重病,何義士修士不僅醫治、照顧到底,在危急需要輸血的時候,也總是帶頭輸血給病人,醫療費用更是酌情減收或是分文不取。他的愛與真誠,獲得澎湖人民的尊敬與認同,1985年(民國74年)成為澎湖縣的榮譽縣民。何修士體貼醫護人員的辛苦,又不放心病患的疾苦,總是親自值夜班,讓醫護人員回家休息,他自己卻一天廿四小時,不限時地,為病患看診。不論多晚,只要有病人求診,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改換疲憊的容顏,以笑臉面對病人和家屬。因為他堅信,醫師給病人的信心具有最佳的療效。何修士在惠民醫院服務期間,「白天門診兼夜間急診」成了他的例行工作,三十年如一日。 何修士的作息極為規律,無論多冷的天氣,只穿一襲襯衫、鎮日笑容可掬的態度,獲得大家的愛戴。上午看診、中午騎單車外出、下午回來稍作休息、晚上值急診至天亮、接著又要看門診。他最喜歡以騎單車來活動筋骨、紓緩壓力,讓人不解的是每個夜晚他都欠缺睡眠,中午又沒先補睡就外出運動,平日他會騎到風櫃,假日騎到較遠的通梁或西嶼, 偶而也會順路去探望民眾。 何修士在澎湖並無親人,過世時,澎湖各界人士在馬公為他舉辦一場場面盛大告別式。次年縣政府在馬公市大愛公園內設立真人大小、栩栩如生的何修士銅像,永遠紀念這位奉獻自己的一生來照顧澎湖人健康的大鬍子醫師。

三浦光次

三浦光次為日本廣島縣人,1896年(明治29年)以官部候補生入要塞砲兵第一聯隊,1897年(明治30年)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一次來臺任職為1901年(明治34年)7月,補基隆要塞砲兵大隊副官。1904年(明治37年)以砲兵第一聯隊中隊長於7月參加日俄戰爭中旅順口的戰鬥,1906年(明治39年)因戰功而得功五級金鵄勳章,年金300圓及敘勳五等雙光旭日章。第二次到澎湖任職為1918年(大正7年)任澎湖島重砲兵大隊長。1922年(大正11年)任陸軍砲兵大佐,年底免本職。1923年(大正12年)任澎湖商工會長,1924年(大正13年)起被任命為馬公街長。1927年(昭和2年)任澎湖廳水產會副會長。1928年(昭和3年)被授予大禮紀念章,1938年(昭和13年)被任命為臺灣總督府評議員。 1929年(昭和4年)提出「馬公水道水源地」申請,無料(免費)向政府借地,嘉惠馬公市區自來水的普及。

伊東正成

伊東正成先生為⽇本鹿兒島縣⼈,於1911年(明治四⼗四年)八⽉來臺,同時奉派為澎湖醫院醫官,服務⾄1916年(⼤正五年)⼗⽉⽌,頗受⼀般患者莫⼤的信賴。辭職後即在澎湖創立醫院(如圖),同時奉命擔任公醫,迄⾄1926年(⼤正⼗五年)⼗⼀⽉的⼗年間,伊東先⽣對於患者的治療格外親切,獲得深厚的信任,在⾺公實為屈指的成功者,且受⼀般街⺠的尊敬。曾經擔任⾺公街協議會員的要職,是位為街⺠努⼒服務的囑託醫師。

大田政作

大田政作(1904-1999),日本沖繩縣國頭郡國頭村出身的政治人物,曾任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臺灣日治時期最後一任澎湖廳長(1942-1945年,昭和17-20年),也是澎湖廳唯一一位琉球出身的行政首長。 1942年(昭和17年),大田氏時年37歲,被派任澎湖,出任澎湖廳第11任廳長,甫上任便於12月26日主持「貴賓館」(今蔣公行館、第一賓館之前身)上棟祭。此外,大田任內尚有開辦馬公高等女學校(今馬公高中前身)、提拔多位台灣籍本地人才出任行政職等政績。由於當時正值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國情漸趨嚴峻,澎湖駐軍增多,但澎湖當地物產不豐,糧食倚賴臺灣本地輸入,大田氏開始有計畫囤積糧食、並陸續疏散當地婦女、兒童至臺南州或高雄州避難。 1944年至1945年(昭和19年至20年),盟軍戰機陸續空襲台灣各地,澎湖因為軍事重鎮,自然也成為盟軍攻擊的目標,大田政作作為澎湖空襲期間行政長官,率廳下職員經歷多次轟炸後疏散、救援、分配糧食、穩定物價和協助重建家園工作,盡忠職守,直到該年10月1日卸任、正式轉移與中華民國政府為止。 1963年(民國52年)8月1日,大田政作代表「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拜訪蔣介石,並於同月4日重訪澎湖,此為大田二戰後首次造訪澎湖,並受到任職廳長期間澎湖籍下屬的熱烈歡迎。

鄭步雲

鄭步雲(1854-1916)原為「媽宮舉人」鄭步蟾的堂弟,後因轉嗣,而成親弟,曾隨兄長拜入陳維英門下,後考取生員,出任軍方的文職人員。1885年(光緒11年),法軍攻佔澎湖群島,鄭步雲當時為澎湖前路軍火總局兼團軍長官一職,在兵荒馬亂之際,設法保存軍火,並運往臺南繳納,獲得上級嘉勉,後轉任臺灣本島的軍營文案。 光緒21年(1895年),因〈馬關條約〉清廷將台灣和澎湖割與日本,鄭步雲遂辭去原清朝官職,1897年(光緒22年、明治30年)間返回福建廈門,赴往漳州祖籍所在之處省親,復於1899年(明治32年)十二月再回澎湖,結果受到日本當局的重用,被任命為媽宮街長,並出任學務委員、衛生組長等公職,甚至獲得臺灣總督府授予的紳章,惟後不知何故被日本政府收回。 鄭步雲於1916年(大正五年)農曆八月病逝於澎湖媽宮,享壽63歲。蒙兄長鄭步蟾之福蔭,按清代舊例,獲「武畧郎」之稱號,身後原葬於澎湖觀音亭之南側(今澎防部中正堂、篤行十村附近),後又遷葬於媽宮草樹仔尾(馬公市光明里、光榮里)。

鄭祖年

鄭祖年(1864-1928),「媽宮舉人」鄭步蟾第四子,出世於1864年(同治3年),略長於1865年(同治4年)出生的鄭祖揚,但家族仍將庶出的鄭祖年列為第四子,嫡出的鄭祖揚列為第三子。 1888年(光緒14年)間,鄭祖年進秀才,時年25歲,是鄭步蟾諸子中唯一考取功名者。1892年(光緒18年),「金門文人」林豪再度獲澎湖通判潘文鳳應聘,將未刊行的《澎湖廳志》重修,並延請澎湖鄉紳蔡玉成、黃濟時協修,經兩個月刪補之功方成,《澎湖廳志》才於1893年(光緒19年)正式付梓刊行,鄭祖年亦在協助編修的名單之列。 1895年(光緒21年),清廷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臺灣與澎湖被割讓予日本,日本政府在訂定「住民去就決定日」兩年期限之前,鄭步蟾的四名兒子曾相互商議:長子鄭祖堯與四子鄭祖年遷回福建、二子鄭祖模與三子鄭祖揚續留澎湖;為此,鄭祖堯與鄭祖年另起新名為祖培和祖季,代表在新環境重新開始。 不同於長兄鄭祖堯定居廈門,鄭祖年舉家赴往原籍地漳州府龍溪縣古縣社,開辦學堂,作育英才,投身教育事業,直到1928年(民國17年)逝世為止。

鄭子清

鄭子清(1865-1931)父親鄭步蟾為清領時期澎湖媽宮唯二的舉人之一,鄭子清出生於1865年(同治4年),為鄭步蟾第三子、亦為正室李安英第三子;鄭子清尚有一庶兄弟鄭祖年在1864年(同治3年)出世,年歲略長於鄭子清,但族譜仍將嫡出的鄭子清列為第三子。根據後輩子孫鄭紹裘描述,鄭子清樣貌威嚴,且體格甚是魁梧。 1895年(光緒21年),清朝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大臣伊藤博文簽署〈馬關條約〉,臺灣、澎湖群島自此易幟。因應日本政府於同年頒布「住民去就決定日」,給予居住臺灣全境的人兩年的時間決定國籍;鄭子清與其他三位兄弟乃協議商討,長兄鄭祖堯和四弟鄭祖年遷居福建,而鄭子清與次兄鄭祖模則留守澎湖媽宮的祖厝。 在日治時期,鄭子清受聘為澎湖廳財務課雇員(後作澎湖廳稅務課檢稅吏),處理當地稅務達二十餘年,可謂深受日本當局器重,他性格親和,作有「退一步思」之墨寶,引以為座右銘,廣受商界與百姓敬重。 鄭子清幼承庭訓,擅長詩文,在一新社的樂善堂(鸞堂)擔任錄鸞生,十分熱衷推廣民間風俗勸善的活動。

龍門校長-洪文周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鯉魚躍龍門》,見賢思齊話鄉賢。洪文周校長,假如在教育界服務較久的老師們,咸認他是早期澎湖教育界的翹楚。在日治時期即赴當時日本統治下的台南師範學校就讀,畢業之後隨即返鄉從事作育英才的工作。他曾服務過風櫃、隘門、湖西等公學校。台灣光復之後,即接任湖西國小首任校長,至1972年(民國61年)才退休。擔任校長的工作,每日總是先到學校,展開一天繁忙的教育工作,和他的夫人,志趣相投,熱愛教育,以校為家,全心的投入,尤其更關懷學生的學習成果。毎當校内學生成績考查時,便要求全校老師集中命題,並分派至不同的年級任考,這作法使命題有了客觀性,評出來的分數較公開化,成績較具肯定性。在全縣的國民學校盛行抽考,曾於1960年(民國49年)在應屆畢業生會考得過「三冠王」的榮銜,也是全縣畢業生中第一名的學校,聲譽響遍澎湖縣教育界,這殊榮首歸功於校長平時督促老師教學的落實,學生努力學習,才能有良好表現,學校的整體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洪校長辦學校的經營理念是誠實辦校,校務之發展前瞻性兼具、決不苟且、每日上課躬身巡堂,充分發揮視導功能,把湖西國小成為當時澎湖縣最好的教育學府,至今可稱得上是澎湖有名的教育家。

顏我揚

小池角顏氏來自金門島的金寧賢聚,南明永曆末期顏晉周與顏晉仲兄弟相偕徙入澎湖漁翁島,顏晉周卜居緝馬灣(今赤馬村),而顏晉仲(1618-1672,又名顏福)則為小池角開基初祖。《澎湖志略》載顏我揚為小池角人,殆為顏晉仲後裔。 顏我揚(生卒年不詳)赴往臺灣縣補弟子員,1707年(康熙46年)自縣學畢業(即歲貢,雅稱歲進士)。1727年(雍正5年),選授擔任福建省汀州府歸化縣訓導。顏我揚擔任訓導三年,不曾接受學生贈送的贄禮。顏我揚嘗言:「士人在世,首重品行,文章詞藻不過枝葉功夫,若品行不良,縱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卻也無益身心與政途,殊無可取之處。」1730年(雍正8年),顏我揚告假返鄉,作育鄉里英才。時人若談論澎湖士人品學兼優者,必言及顏我揚。除此之外,顏我揚更是清領時期第一位擔任教職的澎湖文士。 今澎湖縣西嶼鄉池西村有一口「西井腳」,相傳顏我揚考取秀才時曾在此豎立旗桿,後人為表飲水思源,便在此處鑿井,即「西井」。

鄭大洽

鄭大洽(1905-1969),「媽宮舉人」鄭步蟾四代孫,1905年(明治8年)出生於廈門,1914年(大正3年)隨祖母遷居澎湖媽宮,托養於叔公鄭子清膝下,並接受日治時期的學校教育,畢業之後進入馬公街役所擔任工友,後升正式雇員,日治時期末期受到時任馬公街長三浦光次的器重,被拔擢為總幹事,澎湖大空襲期間因職責所需留守馬公街,直到1945年(民國34年)太平洋戰爭結束。 二戰後,鄭大洽辭去公職,出任菸酒配銷會的常務理事,這一時期的鄭大洽日趨熱衷地方事務的推動,隨後踏上政途,便是憑藉長期在馬公市街累積的人脈和財力奠定從政的基礎。1946年(民國35年),鄭大洽首次投入選舉,順利當選馬公鎮兩屆鎮民代表。 1950年(民國39年),鄭大洽長子鄭澤雄(1926-1949,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畢業,澎湖水產學校英語科教師)涉入「臺灣省工委李水井等叛亂案」被逮捕,地方上乃勸進鄭大洽參選議員,便於奔走救子,後順利當選首屆民選縣議會議長,但不幸鄭澤雄仍於同年11月29日被執行槍決。 鄭大洽之後於陸續當選第1、2、4、5屆的澎湖縣議員,並且全數出任議長。任內提案有「促請增加馬公來回臺南的航班」、「協助《澎湖日報》創刊」、「倡議修建順承門與孔子廟」、「西嶼鄉電氣化」、「擴建馬公商港」等等。1963年(民國52年),鄭大洽轉換跑道,當選臺灣省議員,提出多項促進澎湖地方發展的建議,諸如「促建澎湖跨海大橋」、「興建離島教師及警察會館」、「澎湖發電廠遷址案」、「增設公務員離島加給」等等。 1969年(民國58年)9月4日,鄭大洽因糖尿病辭世,享壽65歲。

顏江仁

顏江仁,里人多稱「美仁」,西嶼鄉小池角人,生於1901年(明治34年),本名郭仁,但生父郭廉在美仁三歲病逝,寡母顏來改嫁馬公人江定,才改姓江。 繼父江定有感當時澎湖嬰兒死亡率高,遂決意將美仁培養成助產士。1916年(大正5年),美仁進入臺北醫院產婆講習所修習,翌年畢業,1917年(大正6年)返鄉服務,成為澎湖首位合格的助產士。1920年(大正9年)與同鄉的顏其碩結婚,戶籍改作「顏江仁」,婚後仍持續從事助產工作,為當時罕見的職業婦女,並陪伴顏其碩渡過二戰末期的空襲歲月。 美仁生性樂觀慷慨,長年在澎湖馬公市開業,接生對象不分貴賤,常有產婦家庭雇請三輪車伕接美仁在澎湖四處接生奔走,甚至遠赴澎湖離島皆有其接生紀錄,最高有一日接生過六、七人之多。1968年(民國57年),美仁當選澎湖縣第一屆「敬業楷模」,直至「美仁」逝世前夕,在澎湖接生的人數已達有三萬名。 由於當時風俗民情以及拍攝照片並未普及,並未收錄到顏仁江本人相片,故拍攝當時顏仁江與顏其碩在馬公市的故居,現為閤記燒臘館。

顏其碩

顏其碩(1900-1977),西嶼小池角人,字助德,別號小池漁翁。自幼曾學漢學,後接受日治時期的學校教育,1917年(大正6年)進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就讀,兩年後結業,18歲起便開始於澎湖廳各地學校擔任教諭或訓導,包括媽宮、隘門、內垵、小池角公學校和內垵分教場,共計8年餘。1927年(昭和2年),顏其碩普通文官考試及格,成為教育行政人員。1928年(昭和3年),顏其碩轉任澎湖廳庶務課,1929年(昭和4年)起於馬公第一公學校擔任訓導,自此長期定居馬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隸屬日本帝國的澎湖群島曾遭受盟軍的戰機轟炸,顏其碩時任澎湖廳庶務課吏員身歷其境,1945年(昭和20年)3月14日馬公市遭逢盟軍空襲,顏其碩自宅慘遭炸燬,3月20日起至9月中旬,只得寄居澎湖廳農事試作場的倉庫,過著自炊自足的刻苦生活。1969年(民國58年)間,顏其碩發表《陋巷雜草》中,曾撰〈空襲概況〉一文,替澎湖空襲的歷史留下珍貴的史料。 《陋巷雜草》後易名《陋巷吟草》,並於2001年(民國90年)6月出版,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導論」。

吳爾聰

吳爾聰(1892-1956),澎湖港底鄉紳(今湖西鄉成功村),出生於1872年(同治11年),早年受教於秀才吳銘鏘、陳梅峰,亦曾進入「文石書院」,拜入「金門文人」林豪門下,業成另開私塾,漢學底蘊深厚。 1895年(光緒21年)清日易幟之後,日本政府引入學校教育制度,乃聘請吳爾聰擔任媽宮公學校(今馬公國小)教師,為配合新科目,另研習日語、算術等科目,亦曾派赴網垵公學校、湖西第一公學校、鼎灣分教場任職,總計擔任26年教職,在1926年(大正15年 )退休。退休後的吳爾聰有感漢學凋零,另開辦「啟東書房」教授四書五經,但因1937年(昭和12年)中日戰爭爆發後被迫關閉,自願前往澎湖孔子廟(前身文石書院)擔任無給薪的管理員近30年。 1946年(民國35年),國民黨接收台灣後舉辦參議員選舉,吳爾聰以75歲高齡當選澎湖縣議會參議長, 同時也是全省最高齡的參議會議長。 1947年(民國36年),台灣本島爆發「二二八事件」,澎湖島民原本也醞釀起事,但時任參議長吳爾聰以「澎湖不產稻米,一旦起事封港,居民將無米飯可食」等理由,偕同其他鄉紳勸戒里人勿要輕舉妄動,澎湖才因此未爆發流血事端。 1956年(民國45年)11月25日,吳爾聰辭世,享壽85歲,後世乃予以「西瀛鴻儒」之雅稱。

吳克文

吳克文(1928-1995),家族世居澎湖西衛,1928年(昭和3年)出生,進入漢學私塾「瓊音書房」就讀,奠定古文、詩詞等國學基礎,及長接受日本時代的新式學校教育,後考入高雄第一中學(高雄高級中學前身)。二戰結束後,吳克文報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舉辦的「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公費生考試 」,1946年(民國35年)5月放榜,11月分發,獲得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入學資格,因故放棄後返回故鄉,應聘在澎湖縣政府與馬公國民學校服務,期間曾在自宅開辦「樂英堂」,教授漢學課程。1977年(民國66年),吳克文接任西瀛吟社社長,爾後連任五屆,推廣詩教不遺餘力,曾1989年(民國78年)獲頒「世紀詩人」之殊榮。 吳克文因成長過程中屢經戰亂、病痛交迫,多次因祈求神祇而平安無事,返鄉之後,非常熱衷於鸞堂的發展,貢獻卓越。澎湖鸞堂發祥所「一新社聖真寶殿」在二戰期間被盟軍炸毀,戰後重建工程,皆多賴吳克文多方交涉奔走而成。吳克文亦不遺餘力振興鸞堂社務,戮力投入鸞手培訓與善書著述的工作,根據統計,馬公地區高達18所的鸞堂善書,其中有69部善書係出於吳克文之手或經由其校訂,可謂筆耕不輟。 此外,澎湖縣各大廟宇的楹柱上詩詞對聯多有落款「吳藻卿」者,即出自於吳克文之筆墨,如一新社聖真寶殿、澎湖關帝廟、北甲北辰宮、林投鳳凰殿與火燒坪靈光殿等。

高其華

高其華(1849-1890)媽宮東甲人,1849年(道光29年)生,父親高清標為自泉州調澎戍防的水師提標營班兵,及長亦從軍。1875年(光緒元年),媽宮地區的東甲北極殿老舊殘破,高其華偕同舉人鄭步蟾和郭鶚翔等,出面號召募集重建經費,並留有重修碑記存之。此外,高其華尚有捐款重建文石書院、澎湖武聖廟的紀錄。 光緒年間,大清帝國的把總人數為3,141名,千總人數為1,542名,全福建省的千總官職計283名,把總晉升千總的機率約莫一半,高其華得以順利晉升水師提標左營千總,也成為清領時期澎湖水師協最後一位千總。 惟高其華出任千總的年份不詳,根據高家後代子孫高啟進在《西瀛人物志》中的推斷,前幾任千總何僯芳任職時間為1871至1873年(同治10年至12年),1876年(光緒2年)千總則為吳宗泮的情況下,高其華出任千總的年份最早為1877年(光緒3年),而至1890年(光緒16年)高其華病逝告終,任期推估在1877年至1890年(光緒3年至16年)之間。

葉得令

葉得令(1905-2000)為澎湖後窟潭人,祖父葉媽利(1821-1895)年輕時曾赴金門習藝,返鄉後幾乎包辦1860-1890年間(清朝同治至光緒年間)所有澎湖的寺廟工程,後人曾表示:「葉媽利執業時,全澎湖地區的寺廟只有三間不是他的作品」。」 葉媽利約莫在1895年(光緒21年)前後逝世,生前曾收徒三人,分別是兩個兒子葉元與葉一貫,唯一外傳的是鄰居謝江。葉得令是葉元的第三個兒子,父親葉元在1913年(大正2年)過世時,葉得令年歲尚幼,而兩名兄長葉育與葉東也尚未習全父親的本領,於是當葉得令17歲(1920年,大正9年)開始學藝時,便拜入謝江門下。 葉得令約莫於1936年(昭和11年)左右出師,除大木作之外,也通曉鑿花、雕飾等小木作的工法,惜其早期木造作品現今多已拆毀不存;現今位於湖西鄉林投村的鳳凰殿內,尚有葉得令作於1949年(民國38年)鳳凰殿舊廟木構件部分保存。 葉得令傳藝五人,較具代表性的是其子葉銀河與侄子葉根壯。葉根壯在1959年(民國48年)起獨立執業,但之後仍陸陸續續與葉得令有合作的關係。葉得令長年在澎湖承攬宮廟與民宅等營造業務,直到七十餘歲(約1980年代)才退休,2000年(民國89年)過世,享壽95歲。

蔡玉成

蔡玉成(1843-1912),澎湖媽宮風櫃尾人,出生於1843年(道光23年),1872年(同治11年)錄取生員,家族以經營榨油與報單館為業,家境殷實,富甲一方,故清季蔡玉成曾兩度出面操辦民團,抵禦外侮,分別是1874年(同治13年)的牡丹社事件和1885年(光緒11年)的清法戰爭澎湖之役。 蔡玉成亦十分熱絡於社會活動,另有捐款賑災、開辦棄嬰收容所等事蹟,又例如媽宮城隍廟在1885年(光緒11年)清法戰爭後毀損嚴重,蔡玉成便慨捐款項,此事仍見載於媽宮城隍廟的石碑之中。此外,蔡玉成尚出任文石書院董事,對協助管理書院的運作經費不遺餘力。 1878年(光緒4年),金門文人林豪來澎主持文石書院,受邀編撰《澎湖廳志》,蔡玉成負責協纂工作,稿成,卻因故未獲刊行。1892年(光緒18年),林豪再度來澎重編《澎湖廳志》,林豪從蔡玉成處得原稿,又以兩個月時間進行增補,《澎湖廳志》才順利於1893年(光緒19年)發行。《澎湖廳志》兩度編修蔡玉成皆有參與協纂過程,對澎湖文史紀錄可謂饒盡心力。 1895年(光緒21年、明治28年)清日易幟後。蔡玉成多使用「蔡汝璧」之名活動。1897年(明治30年),日本政府拔擢蔡汝璧為澎湖廳參事,並授予臺灣紳章,以示敬重。日後由臺灣總督府出版的《臺灣列紳傳》,亦將〈蔡汝璧〉收錄在冊,肯定其對澎湖地方之貢獻。

郭鶚翔

郭鶚翔(1839-1907),媽宮社東甲人,生於1839年(道光19年),父親郭朝勳與伯父郭朝熙皆為當朝秀才,可謂當地知名的書香世家。郭鶚翔於1870年(同治9年)中舉,時年32歲,為澎湖最後一位舉人,翌年出任澎湖文石書院第35任山長。 1875年(光緒元年),東甲北極殿發起重修,當時鳩資主導的有高其華,同為媽宮舉人的鄭步蟾以及郭鶚翔等,為東甲北極殿建廟有史以來,首度非由官方主導的重建工程。 1884年(光緒10年),台灣清法戰事起,澎湖為戒備法軍入侵,郭鶚翔曾偕其他澎湖士紳頭人蔡玉成、黃濟時等奉朝廷諭令操辦民團,共同保衛鄉里、抵禦外侮。在法軍撤退後,因媽宮城隍廟外觀受損,郭鶚翔亦出面募款重建廟宇,相關事蹟載錄於時任(代理)澎湖通判程邦基所撰的〈重修城隍廟碑記〉之中。 1889年(光緒15年),郭鶚翔調往彰化縣,出任彰化縣儒學訓導,1891年(光緒17年)升任臺灣縣儒學教授。1892年(光緒18年),金門舉人林豪應時任澎湖通判潘文鳳之聘重修《澎湖廳志》,在翌年刊行之前,郭鶚翔曾參與修撰、校正的工作,對澎湖文、武兩途可謂貢獻殊勝。 1895年(光緒21年),台灣、澎湖地區逢清日易幟,郭鶚翔舉家攜眷遷往祖籍福建漳州居住,1907年(明治40年)郭鶚翔病逝於福建,其子孫遂遷返澎湖定居。

葉根壯

葉根壯(1932-2014),來自澎湖後窟潭大木匠師世家,曾祖父葉媽利、叔父葉得令皆是當地知名匠師 ,17歲拜入叔父葉得令門下習藝。根據葉根壯口述的紀錄,早期澎湖地區的寺廟較不講究裝飾(細木作),不會另外聘請鑿花匠師,所以大木匠師通常要包辦鑿花匠師的工作,葉根壯遂成業界「全才匠師」的典範。 自1950至1990年代(民國40至80年代)期間,是澎湖宮廟建築工程最顛峰時期。1949年至1959年間(民國38年至民國48年間),葉根壯隨叔父葉得令奔走各處,此一時期的寺廟大多採用木架扇結構,但時年28歲的葉根壯在1959年(民國48年)出師之後,有感於當時建築材料採用鋼筋混泥土漸漸普遍,葉根壯透過自學與觀摩,重新學習鋼筋繪圖與營建的技術,堪稱經歷傳統木造又能夠順應時代變遷的匠藝大師。 此外,葉根壯鑒於在1990年(民國79年)之後,澎湖縣興起舊廟拆毀、起蓋新廟之風潮,不少澎湖傳統木造廟宇因此消失,乃留存至少有62座廟宇、總計296張圖面手稿。 2014年(民國103年),葉根壯入選為文化部7月29日召開「第三屆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審議會議」中列審名單,若中選「文化資產保存獎」即為國家正式列冊的「人間國寶」;但葉根壯卻在審查前夕的7月23日遭逢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與妻子葉鍾日縛雙雙罹難於西溪村,與世長辭。

辛齊光

辛齊光(1746-1821),澎湖廳奎璧澳湖西人(今北寮村),1746年(乾隆11年)生,家境富裕,為人樂善好施,曾出資修建文石書院,又於湖東、西溪搭建石橋,港尾底(今成功村)、書院崎二處修築大路,從湖西修築石堤連結中墩(今白沙鄉中屯村)時,並於堤旁搭建土地公祠,供路人休憩。此外,亦有修建義塚、借貸窮民等義舉,若有人喪儀無力埋葬,則替其準備棺木襄助埋葬事宜,堪稱湖西一帶賢達鄉紳。 辛齊光仕途不順,應試三十餘年,離鄉渡船常遇風災危難,待得1801年(嘉慶6年)捐取貢生(例貢),已是55歲之齡,時任台灣兵備道的道員慶保贈匾,題曰:「經元」。族人因期盼辛齊光能補個良缺光宗耀祖,便於1802年(嘉慶7年)辛氏祖祠內立匾:「補缺堂」三字。 辛齊光因顧念其母年事已高,便中斷鄉試參與,陪伴老母渡過餘生。當辛齊光再度於1813年(嘉慶18年)應考鄉試,已67歲。此次應試特獲朝廷開恩,辛齊光成為癸酉科周濱海榜「欽賜舉人」,開澎湖士人中舉之先,世稱「開澎舉人」。 辛齊光雖未曾正式中舉,但其人藏書滿家,且善於考證,並曾擔任文石書院山長,諄諄後學,誨人不倦,堪稱澎湖士子表率人物。1821年(道光元年),辛齊光無病而卒,享壽75歲。

謝自南

謝自南(1907-1990),1907年(明治40年)出生於澎湖後窟潭,1923年(大正12年)自馬公公學校畢業後,16歲起正式跟隨父兄謝江與謝建左右學習版築、木工與圖面繪製等技術,未及一年便公推為謝江的「木匠頭手」,17歲即可獨當一面「出師」,足稱天分卓絕。 1925(大正14年),謝江承攬澎湖觀音亭整建工程,當時觀音亭的廟宇重修圖案係由時年僅18歲的謝自南所繪。1933年(昭和8年),謝江受聘為媽宮城隍廟修建的大木匠師,據稱廟身整體設計與現場工程實際上是由謝自南負責。 1935年(昭和10年),謝自南移居高雄發展,陸續承攬多件官方大型現代化工程,如大甲溪上游天冷發電所(今天輪發電所)、二戰末期派往海南島參與其他工程。 謝自南在1959年(民國48年)重操廟寺工程,因應建材改以鋼筋水泥為主的風潮,設計也多採北方宮殿的形式;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高雄文武聖殿與嘉義九華山地藏庵等等,其中位於南投縣的日月潭文武廟常獲蔣介石視察,備受矚目。1972年(民國61年),新加坡天福宮重啟修建,當地華僑委請謝自南繪製設計藍圖,翌年被新加坡政府指定天福宮為國定古蹟,亦為其代表事蹟。 1990年(民國79年),謝自南病逝於高雄,享壽83歲。

藍木

藍木(1872-1943),祖籍廣東潮州大埔,疑為客家人後裔。關於藍木家族移居澎湖的說法紛紜,或說藍木為開澎第一代,或說其祖父輩早已遷居澎湖。 藍木生於1872年(同治11年),以傢俱製作等木工技藝聞名於媽宮,同時亦善於印刷和刻章雕作。藍木曾主持北甲北辰宮、東甲北極殿的建築工程,其中以1923年(大正12年)得到臺廈郊會館諸紳邀請,主持澎湖天后宮的重建工程最具代表性。藍木擔綱澎湖天后宮大木匠師時年僅40歲,臺廈郊諸紳又延請莊榮司襄助,尚有朱進、鑿花匠師蘇水欽與黃良、彩繪匠師朱錫甘與陳玉峰等來澎,皆為一時之選,眾匠師通力合作,澎湖天后宮才順利於1925年(大正14年)竣工。 今澎湖天后宮和東甲北極殿尚保留藍木當年重建的規制,僅北甲北辰宮被拆除全然不存,東甲北極殿另藏「藍木製銅鑄宣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其為「古物」,上刻有「大正壬戌年孟秋鑄」(1922年、大正11年)、「?下弟子藍木敬?」及「辛酉澎湖藍木工場製」(1921年,大正10年)等落款。

黃良

黃良(1895-1970),福建泉州人,出生於1895年(光緒21年),師承泉州匠派,不僅以雕琢花鳥人物細緻聞名,同時擅長唱曲及吹奏南管八音,頗具雅氣。1923年(大正12年)被臺廈郊會館諸紳延攬,赴澎參與澎湖天后宮「大正年間大修建」的匠師之一,司職「鑿花」,與蘇水欽對場。 天后宮修建完畢後,黃良仍留在澎湖陸續參與其他廟宇修建工程,如媽宮城隍廟、白沙赤崁龍德宮等等,作品廣傳於當地,有「澎湖鑿花師」之稱傳開。黃良落腳澎湖期間,收了數名澎湖子弟如黃玉瑤、蔡攑為徒,又各自授藝,黃良一派人數頗眾,自成師系,影響澎湖鑿花界深遠。 惟在皇民化運動期間,澎湖地區宮廟宇修建工程被禁,黃良感於工作機會頓減,便於1936年 (昭和11年)轉往臺灣本島發展,兼教戲曲為生。黃良於1970年(民國59年)參與高雄太子爺廟(應為高雄三鳳宮)修建工程期間過世,享壽75歲。

羅德信

羅德信神父(Antonio Crotti ,1915-1987),1915年出生於義大利王國聖瑪丁諾,1933年進入天主教靈醫會,1940年晉鐸神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民國34年),慈幼會(Salesian)中國雲南教區的主教紀勵志(Rev. KEREC, Jozef SDB ,1892-1974)計畫在雲南興建一家醫院,為尋找合適的醫護人員返回羅馬,便邀請羅德信主持這項計畫,以及招募自願赴往雲南的靈醫會會士。 1952年(民國41年),羅德信等靈醫會會士被中共逐出境內,輾轉來到臺灣持續傳福音和救治窮人的任務。1953年(民國42年),羅德信來到澎湖,在馬公建立傳教據點,1957年(民國46年)間催生惠民醫院,並常派巡迴車前往偏鄉提供醫療服務,不少貧苦百姓因此受惠。 當時台灣適逢二戰波及,物資缺乏,天主教會因較易取得美國捐贈管道,羅德信常常不辭千里在澎湖各島嶼間探訪、發放物資(如東嶼坪、西嶼坪、西吉嶼、七美嶼等),從事社會救濟不遺餘力。羅德信另外也具備土木工程專長,協助過大倉碼頭修建、鋪設村外聯絡道路,以及經手過多間古厝等翻修工程。 羅德信將澎湖的遊歷以義大利文寫成《澎湖:風和沙之島》 ,大量記述澎湖1950年代至1960年代(民國40年代至民國50年代)的風俗民情,歷史價值極高。1971年(民國60年),羅德信接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 ,離開駐留18年的澎湖。

陳教民

陳教民(1915-?),生於1915年(大正4年)澎湖西嶼,1928年(昭和3年)於池東國民學校第二十屆畢業後,隨父親陳座習藥。 陳座是早期的漢醫,在台灣奮鬥數年,頗有成就,並於高雄市大公路開業「座安堂藥舖」,日據時代高雄市的鹽埕埔是很熱門的地區,可以說是高雄市的精華地帶,陳教民與其兄陳能通均在店内服務,生意昌隆甚為忙碌。後其兄陳能通另擇他業,到水泥公司服務,陳教民則繼續家業。 由於陳教民熱心公益,1948年(民國37年)高雄市國藥會成立時,陳教民便當選理事。1950年(民國39年)陳教民經檢覈中醫師及格後,在鼓山二路元亨寺對面開業「座安中醫診所」 ,後來在1953年(民國42年)當選第四屆高雄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陳教民是標準的二崁旅外漢藥業經營成功的第二代,在鼓山區「岩仔」一帶,是澎湖人移居高雄密集的地方,「座安堂」曾經是很多澎湖鄉親聚集的地方,現原址改建,陳教民的後裔已不經營漢藥,而在附近經營銀樓。

陳天樂

陳天樂(1925-?),1925年(大正14年)生於澎湖西嶼二崁。陳天樂與其堂兄陳天掛,一起在西嶼小池角公學校卒業後,即相偕到北港習藥(永隆成及金元和)・數年后再到台南元益藥行服務,堂兄天掛則一直留在北港,后來成立“掛記藥行”。陳天樂於1951年(民國40年)取得中醫師執照後,即在高雄市南興橋頭(現建國橋,鹽埕區段)開業“回春中醫診所”。 陳天樂參加中醫師檢覈考試,専業是眼科,所以回春診所即以眼科著名,畫個眼睛在招牌上,是當時很顯著的店招。又因對胃科、婦科醫術高明傳遍遐邇,不數年即頗有積蓄,買下建國三路華橋戲院邊的一棟三層樓房,擴展回春診所的業務。此時並在三樓申請為丙級製薬廠,出品「吃必安」胃藥、「回春保光眼丸」等,並在鳳鳴廣播電台包下時段,由陳天龍主播“劍山風雲”,當時因藥品廣告成功,是陳天樂一生事業的巔峯。 1971年(民國60年)由陳天樂任新建委員會主委,籌劃新建二崁二興宮,三年後二崁二興宮完峻。陳天樂也回鄉新建了他的新厝,並時常回鄉義診,為二崁在鄉人士經常提起的宗親。 陳天樂除任國藥公會歷屆理監事以外,並於1961年(民國50年)接任第七屆高雄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並曾任高雄市澎湖同鄉會的理事長,其三子陳東亞現亦傳承父業,任高雄市藥草公會理事長。

陳棋頭

陳棋頭(1917-1996),生於1917年(大正6年)的二崁,十歲才入小池角公學校,與陳麒麟、陳天助是同窗同學。12歲離鄉,渡過黑水溝至台南源益藥行及北港金元和藥行向二崁族人學習中藥。二次大戰時,他回鄉侍母,入馬公港日本海軍要港部當「筆生」。光復後再赴台,奮鬥創業考取中醫師,後落腳高雄市開設「陳棋頭中醫診所」。 事業有成後,開始投入整理族譜的工作,經多年追尋抄錄各戶神主牌的,再獲下坑原鄉的回應,費二年的時間,字字抄下清乾隆年間印製的《下坑六郎公譜誌》歸入二崁宗系,終於1977年(民國66年)完成《下坑陳氏續修譜誌-附增南海公長房致淳公分支二崁陳氏族譜》 。 陳棋頭與陳教民、陳天樂、陳麒麟三位中醫師是宗親兄弟叔侄,也是知心的好友,所以無論在高雄的宗親聚會或國藥公會時代,中醫師公會時代,都有良好的互輔互動,甚至一起組團回二崁,回澎湖地區義診。在二崁漢藥傳統事業的發展裡,這種親屬、同學、同鄉傳承互助的網絡,並且共同關心故鄉的義舉,都是這一代人的風範。

陳麒麟

陳麒麟(號樹生,生卒年不詳),自幼即生長在二崁傳統家庭,於日治時期西嶼小池角公學校卒業後,隨即到台灣依親,二年後與陳棋頭,一起到台南元益藥行當學徒,接受陳嶺的漢藥傳統訓育後,陳麒麟赴屏東與其父經營衛生棧藥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漢藥材受日本政府管制,無法經營,即回澎湖二崁,陳麒麟有健壯的體魄,有一段時期,曾與白沙后寮友人,一起做潛水打撈業。 台灣光復后,陳麒麟再赴高雄,先在苓雅寮(成功路附近)開設「樹生藥舗」,之後在和煦里開立樹生堂診所,曾榮任高雄市國薬公會第五屆理事長,並歷任高雄市中醫師公會理監事數屆,後定居在高雄市國民市場邊。陳麒麟亦熱心地方公益,除懸壺濟世外,並任高雄市義警中隊長數年,及高雄市苓雅區和煦里里長近三十年,宗教團體如高雄市聖公媽廟,北極金殿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委員等,終其一生不曾間斷。

大田政作

大田政作(おおた せいさく,1904-1999)為日本沖繩縣人,曾任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臺灣日治時期最後一任澎湖廳長(1942-1945年,昭和17-20年),也是澎湖廳唯一一位琉球出身的行政首長。 大田上任之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駐澎湖的海陸軍增至數萬人之多,而澎湖地利匱乏,糧食向來倚賴臺灣本島輸入,為恐戰爭期間澎湖和臺灣本島之間的交通航線被截斷之虞,大田鼓勵各船隻運糧來澎,亦派遣廳內職員和警察數十人赴臺灣本島採購糧食,順利預先儲存存糧,也讓澎湖在二戰結束之後,當地情況平穩,並未發生騷動。 大田政作任期雖僅四年,期間因戰備所需戮力儲備糧食和民生問題之外,也開始大力提拔臺灣籍當地人才;另在教育方面,於1943年(昭和18年)創設馬公高等女學校,以便澎湖的女子有進學之道;又將澎湖水產專修學校由乙種升格為甲種。在行政方面於1944年(昭和19年)將大嶼(今七美)自望安庄(今望安鄉)中分出,另立大嶼庄(今七美鄉)。

西嶼鄉池東村黃格(1881-1952)與長青奉茶棚(一)

西嶼鄉池東村黃格(1881-1952)與長青奉茶棚西嶼鄉池東村長青奉茶棚又稱吃茶棚仔,位於池東村下寮尾,日治時代為奉茶亭。乃當時池東鄉紳黃格所創建,以供過往行人飲水歇腳。黃格澎湖廳西嶼庄小池角第3649番號,光緒7年(1881)4月生。黃格幼年失怙,,十餘歲隻身離家赴高雄謀生。後為淺野水泥會社工人承包商,並與弟經營雜貨店,家道日興。淺野水泥會社為日治時期高雄地區最富盛名的水泥廠,澎湖各地前往高雄者,多有受雇於該會社從事勞力工作。黃格事業有成,然不忘少時貧苦,同情社會、濟困扶危。亦常獎勵青少年學,於故鄉路旁築建涼亭,以利過往行人頓足歇息,夏季供應茶水。

西嶼鄉池東村黃格(1881-1952)與長青奉茶棚(二)

昭和3年(1928)11月榮獲台灣總督府善行者表彰,稱其奮發向上、貧民救濟、造橋鋪路,善行不勝枚舉。小池角黃姓宗祠於大正年間改建,<紫雲衍派紀念碑>記載黃氏宗祠自大正3年(1914)重修,大正9年(1920)完工立碑記事,黃格於此次改建擔任幹事之職,黃格家族亦捐金120元。大正13年(1924)9月,《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黃格之長男中學畢業,準備赴東京就學。 黃龍泉爾後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繼續進修,二次戰後擔任省立台北工專教授。黃格祖居地為日治時期小池角第3649番號,重測後土地為今池東段1299號。覆以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轉換,戶籍為池東村162號,今日門額上仍留有紫雲堂號。茲將西嶼鄉公所於民國84年(1995)10月所立之紀念碑,抄錄於後:

西嶼鄉池東村黃格(1881-1952)與長青奉茶棚(三)

<小池角飲水亭簡介>本鄉池東人,黃格先生,生於民前三十年,幼家貧,十餘歲隻身離家赴高雄謀生。後為淺野水泥公司工人承包商,並與弟經營雜貨店,家道日興,然不忘少時貧苦,同情社會、濟困扶危。亦常獎勵青少年學,於故鄉路旁築建涼亭(即現今之飲茶亭),以利過往行人頓足歇息,夏季供應茶水,數十年如一日,素有善人之福。日據時受台灣總督府表彰為慈善事業功勞者。飲水亭歷久失修,破舊不堪。經鄉公所整建後,恢復舊觀。適本鄉小池角鄉親,顏清宏賢伉儷時任嘉義市澎湖同鄉會第四屆理事長,回鄉探親。一本關懷鄉土之熱忱,除設立「顏頂生先生獎助學金」造福本鄉弟子外,並認同本亭之意義,乃慨然捐資新台幣壹拾貳萬柒仟伍佰元整,增建內部磨石桌椅,石片地板,粉刷外觀,以供遊客、鄉民駐足蔽蔭,追思懷古。西嶼鄉公所謹識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打造澎湖特色的王船

本次透過訪談澎湖縣馬公市王旭輝先生,希望喚起不同時期澎湖社會演變面貌的記憶,以下為訪談內容摘要:王旭輝先生因家業為造船事業,因此從小耳濡目染,而且本身也喜歡玩船及造船,但卻不喜歡造王船,因其費工、費時,因此若非興趣,很少人願意投入其中,造王船,因其費工、費時,因此若非興趣,很少人願意投入其中,希望能藉由此採訪了解到澎湖不同產業的發展,以下為此次訪談摘要:旭輝先生是位土生土長的澎湖人,因為家中也是造船的事業,所以從小耳濡目染,對船相當了解,本身他自己也很喜歡玩船,但雖然旭輝喜歡造船,但他不喜歡造王船, 為神祇造船,費工、費時,而且並非每年皆有造船的需求,以王船為例,最快每隔三年才會造船;因此,若非出於興趣,其實很少人願意投入造船工藝,澎湖王家專精此藝者,也僅王旭輝而已。近期也在幫澎湖天后宮,做一艘澎湖天后宮自己的船。

顏淑娥女士在年幼時與父母親、家人的全家大合照

本張照片是1934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赤馬村的顏家四千金顏淑娥女士,在年幼時與父母親、家人的全家大合照,時間大約在光復前的1937年左右,當時她父親仍穿著日治時期衣服。顏淑娥女士的父親深受日本教育與文化的影響,更是在地方上是頗具名望的國小校長。她父親因為也略通岐黃之術,大家都叫他「仙仔」,並且會幫忙村人寫春聯、結婚喜帖、婚喪喜慶的事務,是村里協助地方辦理各種事務的賢達,但是在家裡則是威嚴的家長。雖然如此,在威嚴的外表背後,父親對這個後來嫁給外省軍官的四女兒顏淑娥,卻有著不肯輕易表達的深切關愛,只是讓他的家成為呵護自己女兒與外孫的堡壘,不受女婿軍職到處輪調的影響。也因此,顏淑娥一直留在父親身邊照顧,直到父親去世。

健哥與靖海宮的淵源

出身烏崁的黃健忠,從小就在廟宇、廟埕遊玩中長大,那是呵護生命成長的依附所在。不過,因為社會環境變遷,廟宇的重要性日漸式微,而年輕人外流,也讓幫忙的都剩下老一輩。大概10年前,那時候廟宇神明的座轎都是文轎,他嘗試做了第一頂武轎,雖然很陽春,卻透過廟宇之間的交流,從此創立推廣了澎湖的武轎文化,也成功開創了年輕人參與的舞台。後來也成立女子幸福涼傘隊,成立電音三太子,積極推動廟宇宗教文化的復興。

作育英才退休的蔡福松老師

本張照片是1950年代出生、後來從馬公高中退休的蔡福松老師講述作育英才的感觸。當初蔡福松老師在大學畢業後參加澎湖縣國中教師甄選,本來預期會被分發到離島教書,沒想到結果竟然意外地分發到本島首善的馬公國中。在那個甫畢業準備作育英才的年紀,心中帶著春風化雨的理想,意氣風發地開啟了日後27年的教育生涯。說起來,人生的第一次總是特別鮮明。蔡福松老師進入馬公國中以後,便承接國中一年級的導師工作,並且帶滿三年畢業,這人生有史以來的第一班,有著自己深刻的用心與呵護,以及不可言喻的期待。12年的馬公國中,深深體悟「作之親、作之師、作之友、作之僕」的道理。

崔棟與顏淑娥婚禮大合照

本張照片是1926年出生於河北省的崔棟,在1954年以連長官階派駐澎湖縣西嶼鄉後,在1957年與赤馬村顏校長家四千金顏淑娥女士結婚大喜時的大合照。在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來台以後,曾經規定軍士官兵有關結婚的限制,當時陸軍總部規定軍官28歲才能結婚。崔棟在25歲派駐澎湖西嶼漁翁島,因為奉公守法不貪污,非常照顧鄉里,成為百姓口中的老崔。駐地在赤馬的老崔,沒想過人生的姻緣就在顏校長家的四千金顏淑娥女士,初見面就留下「這個人將來一定會成為我的太太」的信念。後來等到28歲法令許可了,先申請經過很嚴格的身家調查,才順利結婚。

澎湖馬公綠的飯店創辦人李建宏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馬公市綠的飯店創辦人李建宏先生受訪時的情景。出身澎湖縣馬公市,李建宏從小到大念的都是美術班,最後考大學時卻無緣進入大學美術系就讀。遭受這樣的挫折,李建宏選擇回鄉承接家業,投入物流送貨的工作。但是一心向上李建宏不願放棄進修的機會,考進入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進修推廣部航運管理系就讀,卻也因此對物流事業的整體前景與趨勢多了幾分掌握,也重新思索本身家業的未來與個人在澎湖整體發展趨勢下的機會。因此,在許多人並不看好的情況下,李建宏毅然決然投入旅遊業,創辦了綠的民宿,結果獲得相當不錯的成績。幾年後,看好澎湖觀光旅遊業的發展機會,進一步升級申請設立綠的飯店。持續與最新的發展趨勢與觀念結合,並且樂於用人,是李建宏能夠持續成長的關鍵。

顏勢任1988年在高雄參加全省漁事經驗比賽

本張照片是1951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的顏勢任,1988年在高雄參加全省漁事經驗比賽的照片,當時顏勢任榮獲第一名。長期從事漁業的顏勢任,當時擔任西嶼鄉的漁會小組長跟漁撈組班長,本身的漁船是焚寄網,就是抓臭肉、小管的焚寄網,那時候漁會推廣組辦理焚寄網、流刺網、放緄(延繩釣)的比賽,漁會就叫我報名焚寄網的比賽。不同魚類的生活海域環境與習性都不相同,適合捕撈的時間、所需的網具也不同,漁事經驗因此是一種討海歷練的累積。顏勢任從13歲上船討海,承襲父親教導的漁事經驗,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年紀輕輕就有相當好的討海成績。當時被推薦參加漁事經驗比賽,最後榮獲焚寄網比賽的全國冠軍。

回鄉青年葉生弘高中時期照片

本張照片是1980年出生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退伍後回鄉創業的葉生弘,在擔任教育班長時的照片。出生於澎湖離島的年輕一代,往往在高中階段就必須離家來到馬公或是前往臺灣就讀。葉生弘跟所有澎湖各離島的島嶼少年一樣,在國中畢業後只能負笈他鄉求學,也因此提早讓他們必須學習人格的獨立與成熟。來自離島小孩不服輸的性格,讓葉生弘在後來進入7-11實習期間,深入學得經營管理門市的經驗。等到去海軍當兵,在二年教育班長的期間,則又讓他培養出領導統御能力跟抗壓性。這些歷練,都影響他後來回鄉創業的發展。

郭鄭銀杯老太太在30歲拍攝的照片

本張照片是1936年出生於台南市,後來在11歲自願賣到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當童養媳的郭鄭銀杯老太太在年輕時30歲所拍攝的照片。在台南出生的郭鄭銀杯,父親原來在有名的寶美樓擔任廚師工作,家境過得去,卻在52歲那年得了胃病,隔年竟然走了,讓家裡頓時愁雲慘霧。在這段光復前後兵荒馬亂的時局裡,家裡二位兄長竟也音訊全無。身為么女,郭鄭銀杯在民國36年、僅僅11歲時自願賣到澎湖當童養媳,讓生母可以有一筆安家費可用。自此展開的是艱苦困難的童養媳一生,直到婚後幫郭家生了兒子,才通過童養媳熬成婆的轉變。

澎湖縣西嶼鄉竹篙灣的蔡萬生先生的高中生(左)模樣

本張照片是1951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篙灣的蔡萬生先生(左一),在澎湖水產職業學校唸書時與同學的合照。蔡萬生後來從澎湖水產學校保送到海洋大學就讀,因為念的是水產加工製造科,需要修各種專業化學課程,這個背景成為他後來進入澎湖水試所工作的重要利基。因為澎湖養殖業興起,需要分析監測澎湖各海域水質營養鹽與基礎生產力,當初的專業化學課程剛好派上用場。此外,也要開始學潛水以便分析澎湖各海域海洋環境與生態資源,也要進行海底紀錄監測。這些不斷延伸的需求,也迫使蔡萬生不斷擴大學習的領域,具備更多元的專業知識,成為他後來接任水試所澎湖分所所長重責的基礎。

郭清周與恆安輪

本張照片是澎湖以前專跑南海馬公-望安航線、在1977年11月正式下水的恆安輪。1934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郭清周,在1971、1974年順利考上船長證以後,在1977年被網羅接任恆安號的船長,不過必須先到高雄把這艘日本人所打造的新船開回馬公,參加預定好的開航典禮。由於恆安輪具有更先進的船隻設計與裝備,跟西基號有所不同,讓郭清周花了時間慢慢熟悉。後來,決定開回馬公當天,卻又面對天氣即將變壞的預報,再加上船開到一半,不但風浪,並且羅盤失效,這些卻都沒有擊倒郭清周,依然順利將恆安輪開回馬公。

講述採撈深海寶石珊瑚的老漁民郭劣

本張照片是民國16年次、出生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的老漁民郭劣先生,在受訪時講述採撈深海寶石珊瑚的情景。1949年因為兩岸局勢緊張,結束兩岸貿易的郭劣,重新回來捕魚的將軍澳老漁人郭劣,跟著村里的漁船過著夏天捕臭肉魚、冬天捕土魠白鳆魚的生活。冬天捕土魠白鳆魚,可以一路從農曆10月在台南,沿著台灣西海岸往北捕到2月抵達淡水,才回將軍澳休息,準備等待夏天臭肉魚的來臨。後來,因為日本人到澎湖南方的香港西海域發現深海珊瑚,也帶動將軍澳成為台灣珊瑚漁業的大本營,累積許多財富,造就後來將軍澳又稱為「小香港」的傳奇。

龍門國小教英文的杜瑀涵

本張照片是杜瑀涵在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國小教英文的情景。1980年代出身澎湖的杜瑀涵說,當她從花蓮師範畢業的成績,雖然可以選填台灣各地小學,最後還是順了她父親的期待填回澎湖,在龍門國小任教。初任教職,人是回來澎湖了,心卻還在台北,教書也只當做一份工作。直到自己有了小孩,請了育嬰假以後,才發現大人世界對小孩的教養,竟然像刻印章一樣留下印記。這讓她在育嬰假結束返回學校後,開始對於學生、對教學產生完全不一樣的轉變。她說:「我知道我對他們的意義,我也開始把他們當成我自己的小孩看待,我要他們用我的方法學好英文,我希望他們可以更好!」

回鄉任教的蔡明惠

本張照片是國立澎湖科大蔡明惠教授(左一)講述求學有成回鄉任教的經歷。蔡明惠教授是1960年出生的澎湖縣馬公市人,當他談起當年能夠回鄉服務,仍不免面露興奮與感恩之情。因為大部分澎湖出身、負笈台灣求學而能回鄉服務的,除了公費師範生之外,是只有極少數知識分子才能完成的夢想。從就讀東吳政治系到中山學術研究所,幸運地碰到剛回國的張茂桂老師,跟隨他進入淡水從事田野與基層政治的研究,發現台灣地方派系的重要特徵,並發表國內第一篇派系的重量級文章。他說,當時沒有人相信,他會在老師安排好讓他出國深造、回國進中研院做學術研究的道路之外,選擇回澎湖剛設立的大專學校服務。民國80年七月回澎湖服務至今的二十多年間,他秉持淡水研究的成果,也投入家鄉澎湖的派系研究,過去十年則投入健康營造的服務工作,也算亦步亦趨追隨了學校的成長。

我有討海「臭腥命」(台語)

本張照片是1936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老船長蔡明月先生,在其虎井老家門前講述幼年學習討海以來經歷的情形。蔡明月小時候主要跟隨父親在潮間帶旁珊瑚礁淺海區學習抓石硓魚。有一次他跟隨父親出海照罾漁業(燈火漁業的一種),這是二艘母船、二艘火船的作業團隊,他就坐在一艘小艇繫在母船後方,竟然繩子鬆開,隨潮水漂流到馬公市的鎖港,後來天亮碰到一艘帆船,才被救起。長大後,他繼承父親的船,當起船長,父親也在船上幫忙。結果有一次在討海時,不知何故,竟然責罵自己的父親,至今每次想起這件事,心裡都非常難過。

陳秀琴

本張照片是1937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的陳秀琴阿嬤在進行寶石珊瑚加工的情形。陳秀琴阿嬤20歲結婚,嫁給同村討海的蔡明月先生,養育5子女。因為先生討海經常不在,平常在虎井做煮熟魚、做魚乾的工作,賺取微薄工資養家。為了子女教育,帶著子女搬到馬公,並開始從事剝狗蝦仁等工作。後來因緣際會學做珊瑚加工,並且將加工好的珊瑚帶回虎井,用推車沿街叫賣給觀光客。等虎井西山建設以後,自己還在西山上搭了鐵皮屋販賣,最後才搬進現在由澎管處蓋的販賣區。幾十年下來,孩子都成家立業,現在二個老伴生活很自在,如果觀光客過來,就去虎井開店做生意,沒觀光客也就清閒過日子。

中美洲貝里斯農技團的張國亮

本張照片是1960年代後期出生澎湖的張國亮,在考取農技團前往中美洲貝里斯服務時期的留影。討海人家出身的張國亮,在澎湖水產學校養殖科畢業後便投入養殖工作,卻發現自己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因此等到澎湖專校夜間部水產養殖科第一屆招生時,就報考進入二技就讀進修,獲得更多專業知識的成長。畢業後,因為老師的推薦跟自己的努力,讓張國亮幸運地考上海外農技團,派駐中美洲的貝里斯服務。在一年多投入當地水產養殖技術的服務工作中,張國亮有機會親眼目睹這個極度貧窮國家底層人民的生活樣貌;也因為這種跨國生活反差的體驗,不僅讓他感受到世界之大,也讓他開始真正懂得珍惜、感謝台灣/澎湖的生活。

101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主張國亮伉儷

這張照片是張國亮榮獲101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接受頒獎後的留影。這是一個奇特的人生。1960年代後期出身澎湖的張國亮,從農技團回來考專技人員,卻也因為本身特殊水產專業,而被政府部門所延攬,再經由國考成為正式公務人員。十年磨一劍,接掌種苗繁殖場給了他揮灑的空間,讓他可以在自己終生追求的海洋水產養殖工作上,推動務實績效並且開拓可長可久的根基。這包括推動珊瑚礁的復育工作,也擴展各種澎湖海域重要漁類生物的種苗繁養殖與放流工作。老實說,今天澎湖人之所以還有海膽可吃,還有一些重要的魚類可捕撈,這個種苗繁殖場機構的長期努力,應該有它值得被肯定的位置。也因為種苗繁殖場的工作與成果,讓張國亮經推薦最終獲得公務人員的最高殊榮—考試院頒發的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

阿鳳伉儷與姊妹合影

本張照片是從越南嫁到澎湖的阮氏鳳,在她所開設的阿鳳牛肉河粉店前,跟他老公歐先生以及幾位越南姊妹的合影。年約40歲的阿鳳從開店創業以來,曾經走過慘澹經營的艱辛歲月。為了爭取更多的營業收入,阿鳳從早餐賣到晚餐,整天開業工作,非常辛苦;不忍這樣辛苦支撐,阿鳳的老公曾經要她結束營業出去工作。後來,因為可以嚐到家鄉味,跟姊妹講講家鄉話,而且非常照顧同樣嫁到澎湖的其他姊妹,阿鳳牛肉河粉成為澎湖新移民姊妹的重要據點。而且,為了不辜負娘家的支持,阿鳳咬緊牙根,煮出道地越南滋味,也得到澎湖在地許多貴人的支持,不僅逐漸成為澎湖人嚐鮮的新選擇,也已經成為網紅的澎湖美食。

澎湖縣湖西鄉湖西天后宮生活教化講座的蔡福松老師

本張照片是蔡福松老師在澎湖縣湖西鄉湖西天后宮進行生活教化講座的情景。1950年代出生的蔡福松老師,在退休離開27年的杏壇後,本想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卻發現上天早有安排的任務在等候。退休後從協助柯蔡宗親會組織與運作上軌道開始,蔡福松老師因緣際會被召喚進入天后宮協助宣講與廟務運作。為了讓神明的扶鸞降筆,可以對善信生活信仰發揮更大作用,蔡老師推動了扶鸞儀式普及化的創新,讓神明懿旨經過鑾手之後,再經蔡老師之手而直接在電腦與投影機、螢幕上昭示出來。每季一次的生活教化大型宣講,更讓廟宇信仰中心與善信的關係產生轉變。

澎湖縣湖西鄉圖書館洪瑞男館長

這張照片是擔任澎湖縣湖西鄉圖書館館長的洪瑞男先生。你可能無法相信,溫文儒雅、推廣儒學不遺餘力的湖西鄉圖書館洪瑞男館長,小時候的調皮指數,竟然可以到達「神明也瘋狂」的地步!!1960年代出生、在湖西鄉林投鄉下成長,洪館長跟小時候一起成長的鄰居小孩,因為當時沒有玩具,就各自去把家裡的神明請下來打仗,打一打,像關公有時候關刀打到都灣掉了。然後父母不讓他們去海邊玩,可是小孩子又喜歡玩水,經常就是背著父母親去海邊,脫光光玩水,坦誠相見。早期還有牽罟的活動,小孩子就常講說:不曉得魚在網內是什麼情形?大家就進網裡去體驗。這些或許是一種另類探索世界的獨特觸角,也是在這個靠海維生的漁村環境下所培養的不畏艱難個性。

蔡光庭老師研究澎湖姓氏源流的田野調查照片

本張照片是蔡光庭老師研究澎湖姓氏源流的田野調查照片。1950年代出生於馬公東文里的蔡光庭,在澎湖馬公高中退休之後,除了編修本身蔡氏族譜源流之外,也被地方文史工作者邀請參與湖西鄉志、望安鄉志的編修工作,逐步開啟了對於澎湖一市五鄉各姓氏源流的考察。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各家戶的神祖牌與戶政事務所所存日治時期以來的記載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尤其是祖先牌位內記載的內容,往往如同一道道的時光密碼,可以把該姓氏的入澎經過,遷徙歷程、血緣、姻緣、領養、過繼、童養、繁衍,以及後來各支系繁衍的狀況,以及各地村里聚落發展的歷史。

馬公高中時的蔡福松老師

本張照片是1950年代出生,後來任教馬公國中的蔡福松老師轉任馬公高中時的留影。在那個競爭大學窄門非常激烈的時代,蔡福松老師有點意外地被挖角到馬公高中任教。或許因為在馬公國中教書12年的優異表現,略有口碑,蔡老師因而被聘來協助這些被聯考決定生死關卡的高中青年。但是不同於國中生的是,處於青春年華、心情不定的高中生,由於正處於身心叛逆與變動時期,因此需要更多的耐性與引導。蔡老師特別提及有過一位因為打架惹是生非至休學的學生,在申請復學高二時,他家人特別找我希望能到班上就讀。在復學後,該學生對蔡老師管教多有不滿,經過長談,學生終於順利畢業,後來前往大陸創業,每次回澎一定探望蔡老師。說起來,一位老師的真心付出,就會被深刻地印記在一個年輕生命的轉捩點上。

李為芝派駐金門時期擔任軍醫官參與演習的留影

本張照片是1930年出生於山東的李為芝,在後來派駐金門時期擔任軍醫官參與演習的留影。國共內戰期間顛沛流離,一路從山東到南京時,當過中醫的父親卻在南京走了。受父親以及戰亂影響,李為芝在民國37年考進鎮江軍醫院學習,開始踏入軍隊醫務工作的行列。後來,國共內戰局勢轉變,李為芝跟隨國民政府軍轉進舟山群島,看到戰亂時代下,人們即使往生仍不得入土為安的辛酸與無奈,從而立誓要救治更多人。來到台灣以後,因故編入軍隊的衛生連,也就跟隨部隊四處移防,一直飄泊不定,直到1975年與澎湖竹篙灣陳秀雲小姐結婚,才終於在台灣穩定下來,好像找到可以停泊依靠的港灣。

郭清周通過河海人員副駕駛、正駕駛的證書

這二張照片是1934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後來擔任恆安輪船長的郭清周先生,在1971年通過考選部河海人員特種考試取得副駕駛資格、1974年再考試通過取得正駕駛的二張證書。郭清周在國小畢業那年經歷父親海難失蹤的重大變故,小小年紀便開始承接家中經濟重擔,從事海產加工買賣,以及上船討海捕魚的種種經歷。後來,因為討海暈船嘔吐嚴重,開始上西嶼交通船西基號擔任輪機工作,並正式為了考船長證而準備。受到當時澎湖輪楊船長的親自指導下,郭清周終於在第二次考試後通過,於民國61年收到寄到他們61號家的公文,也發現自己是以61分通過。

潛水打漁的葉生弘

本張照片是1980年出生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退伍後回鄉創業的葉生弘,在南方四島海域協助清理海底廢棄漁網的留影。當初結束打漁轉而創業,是有感於海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需要投入對海洋生態的保育,才能讓海洋觀光旅遊、導潛、浮潛等活動,可以有更為永續的條件。為了更加永續的經營,葉生弘走上完全申請完成合法化的水上遊憩公司,並且因此能夠接受政府與研究單位的專業委託,協助進行南方四島的島潛調查。葉生弘不諱言這是來自一路上的許多阻力,讓他因為不斷去克服解決這些阻力問題,而獲得不斷提升與進步的動力。放眼未來,只有做得更好,否則就沒有以後。

蔡萬生跟父母、兄弟在老家拆除重建前的留影

本張照片是1951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篙灣的蔡萬生先生(後排中),跟父母、兄弟在老家拆除重建前的留影。排行老三的蔡萬生說,「我們蔡家遷居竹灣到我已經是第17代,可是父親從小4歲失怙,家裡沒有背景,全靠雙手打拼。父親曾隨日本人學糕餅,還到過京都二年,可惜戰爭爆發,最後還是回鄉抓魚,過討海的生活。我們五兄弟因為家境清苦,從小就非常注重上對下的照顧,以及下對上的尊重,個個也都有了不錯的成就,全部都是高階軍公教人員,最高的是大哥當了國安局長,但是最難能可貴的是兄弟妯娌之間非常的和諧,互相幫助。」

主持讀書會的蔡福松老師

本張照片是退休後的蔡福松老師在澎湖縣湖西鄉圖書館正在主持讀書會的情景。1950年代出生的蔡福松老師,退休後被認為是湖西鄉的寶。過去在學校作育英才、誨人不倦,退休後除了被聖母召喚協助信仰宣講,還被鄉立圖書館邀請協助帶領讀書會,跟著一群有心的夥伴一起成長。這其實不是一般常見的讀書會,而是不經意開創的新講堂。這個每週三早上9點固定舉辦三小時的讀書會,在蔡老師與所有伙伴的努力下,形成對澎湖社會歷史文化交流討論,對在地與世界的投注關懷,以及對現在、過去與未來發展進行思索的重要園地。

馬中美食老闆娘卓黃季香

本張照片是馬中美食老闆娘卓黃季香講述開店經過的情景。1953年出生的卓黃季香本身是澎湖縣馬公市鎖港人,婚後跟著來自台北的夫婿從事澎湖海鮮的買賣配銷工作。後來因緣際會竟然開始賣麵。嗓門大又熱情的老闆娘,談起當初從海產買賣轉入在鎖港賣麵時,笑說自己原來是個連怎麼煮麵都不會的婦女,卻慢慢把生意愈做愈好。後來因緣際會進入馬公高中福利社賣麵,為了給正在發育的馬公高中學生便宜大碗又實在的早餐,一碗大大的乾麵只賣20元,這個好味道已經成為那段時間就讀馬公高中學生至今的共同記憶。後來因為福利社改建,轉而在馬公市中正路小巷子開設的麵店,也就使用了過去馬公高中賣麵長達18年之久的經歷,將店名取為「馬中美食」,也讓過去的學子可以回來尋找年輕歲月的記憶。

郭清周與郭鄭銀杯伉儷在內垵自宅

本張照片是在2016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郭清周(1934年次)與郭鄭銀杯(1936年次)伉儷自宅內所拍攝,受訪此時這對夫妻均已高齡八十多歲。1947年郭鄭銀杯自願從台南市賣到郭家成為童養媳以後,二人在1957年成親,並陸續生育培養5個子女長大。在偏僻的澎湖西嶼內垵要拉拔五個子女,只能用勤勞節儉的生活去累積必要的積蓄,讓子女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栽培。在民國五六十年代的西嶼內垵,只要能夠賺錢的工作,郭鄭銀杯幾乎都做過。因此,煮熟魚、曬魚乾的生活雖然艱苦,做小工挑磚頭砂石去蓋販厝、建碼頭、造堤防的日子雖然勞碌,卻都是能夠好好用來累積財富栽培子女的基礎。

顏勢任帶領的顏家「三協成」籃球隊

本張照片是1951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的顏勢任,在1996年組成顏家「三協成」隊參加籃球比賽的照片。從年輕就熱愛運動的顏勢任,在西嶼鄉的鄉運動會創下許多記錄,其中他所創的鐵餅、鉛球記錄至今仍未被打破。而年輕時代就開始熱愛的籃球,也是培養自己孩子樂於參與的運動。在顏勢任的帶動下,自己三兄妹的下一代共有6人進入體育系就讀,成為體育老師。也因此,以顏勢任為首組成的三協成籃球隊,曾創下多次冠軍的記錄。即使目前已將近70高齡,顏勢任至今依然是澎湖縣老馬籃球隊的基本成員,維持每週固定練球,並且經常組隊參加縣內外比賽的熱情。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運動熱情,成為顏家班的精神傳承,也是培養6位顏家下一代投入體育教育工作的關鍵。

創業的葉生弘跟妻女合影

本張照片是1980年出生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退伍後回鄉創業的葉生弘,在創辦的將軍澳貝殼館前跟太太小孩的合照。原本退伍後回家鄉從事漁業的葉生弘,後來決定轉入潛水、海洋生態觀光旅遊,更想讓大家認識將軍澳、認識後來的南方四島。從設立將軍澳貝殼館開始,接著又開始寫「一個隱藏台灣角落的島嶼—將軍澳嶼」部落格,逐漸有遊客進來,從浮潛跟潮間帶的解說,讓他們認識了將軍澳的美麗。客人經常回流後,也開始不斷擴大投資,至今已經申請成為水上遊憩業的完全合法化公司,往南方四島導潛、浮潛發展。葉生弘的心願是,不論住得多偏僻,年輕人長大後應該回鄉,地方才有發展的希望。

高齡90歲講述生命經歷的崔棟

本照片是1926年出生於河北省的崔棟,在2016年高齡90歲時講述生命經歷的情景。崔棟出身河北省維縣,父兄以農業、船運業為生,後來黃河河道淤積,船運業沒落。當時正在北平就讀大同高中畢業後的崔棟,不願父兄為其升學學費張羅之困,並且因為國共內戰侵擾家園,乃投筆從戎,考入第二屆青年軍成為少尉軍官,開始參與對共軍作戰。後來因為政府有新設四年制官校於漢口,考入受訓後,因校長黃維將軍調派參加徐蚌會戰而停辦後,轉入軍官班受訓後,分配部隊擔任排長,開始參與南方四省的剿匪,深受賞識,以中尉官階受命副連長。民國38年撤退到金門,參與古寧頭戰役,著有戰功升任連長。

赤馬村顏家兄妹合影

本張照片是1934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赤馬村的顏家四千金顏淑娥女士與長兄、姊妹的合影。出身西嶼赤馬書香門第的顏淑娥,父親在日據時期就已經是國民公學校的教導,光復後更被拔擢擔任西嶼池東國小校長,在地方上既富有名望,又給了他們兄弟姊妹相對優於常人的成長環境。雖然如此,在那個經濟艱困且學歷普遍不高的年代,有幸讀完初中的顏家四小姐,本想要繼續升學,卻因為我哥哥考上成大電機系,他拜託我留在父母親邊略盡孝道。因此在初中畢業後,就留在父親身旁協助他許多事情。

受訪講述個人生命經歷的許福存

本張照片是1950年出生於澎湖七美、在1990年當選七美鄉長的許福存,在國立澎湖科大受訪講述個人生命經歷的留影。許福存1963年在七美雙福國小第一名畢業,卻因家中經濟無法讀國中,跟家人討海一年。後來小學校長遊說,父親終於讓他到馬公就讀澎湖縣立馬公國中,並再以第一名畢業,可直接保送省立馬公高中。不過在經濟考量下,選擇就讀澎湖水產學校。畢業、退伍一年後考上基層特考,開始在鄉公所服務。因為年輕、高職學歷、且很有服務熱誠,受到七美鄉親的信任。民國64年左右開始協助辦理土地繼承、移轉等事宜,到民國90年代自述共計幫七美人辦理二千多件土地事宜,深獲鄉民愛戴。

郭清周擔任廟主的內塹宮前與訪談者合影

本張照片是1934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郭清周,在他所擔任廟主的內塹宮(又稱池王廟)前,與訪談的國立澎湖科大團隊合影。郭清周說在他國小畢業那年父親師是以後,他母親就開始茹素,每天都要到廟裡拜拜,「她是個沒拜不行,沒吃飯沒關係的人啊!」後來,內塹宮原來廟主往生,廟宇老大公又選我接任廟主,並且在1974年因為廟宇漏水等問題,經決議重建,開始接任主任委員承擔廟宇重建的重擔。1975年新廟動工時,全部籌募二千萬的經費,都是廟宇委員大家同心協力。除了漁船的抽分以及村民的捐獻,也前往台灣尋求旅台鄉親的奉獻,中間的辛苦,真的是一言難盡。

澎湖水族館館長蔡萬生先生

本張照片是1951年出生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篙灣的蔡萬生先生,在後來擔任澎湖水族館館長的留影。因為本身經歷過水產業裡的漁撈、養殖與加工等不同領域,並且具備調查海洋漁業生態與水質營養鹽等環境條件專業能力,使得蔡萬生後來被賦予興建澎湖水族館的重任。在民國82-94年期間,從1997年興建完成啟用後,水族館逐漸成為旅澎遊客幾乎必到的景點。員工的認同努力,加上一批龐大而且熱情的在地志工,成為水族館成功背後的重要支柱。只是,民國94年配合政府為了執行民營化與自由化政策而將水族館OT委外經營,卻種下日後歇館的困境。

受訪講述生命記憶的將軍澳老漁人郭劣

本張照片是民國16年次、出生於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的老漁民郭劣先生,在受訪講述生命記憶時的神情。位於澎湖南海、隸屬澎湖望安鄉的將軍澳嶼,跟隔島對岸、古稱八罩且為行政中心的望安島有所不同,自古就是一座靠討海為生的漁民之島。因此2016年受訪時已經高齡90歲的老漁民郭劣,從13歲起也就開始上漁船學捕魚,可以遠到南淺漁場捕撈日本人最愛的嘉鱲魚。過沒幾年,因為二次大戰開打,美軍飛機的轟炸掃射,讓出海漁船難以平安捕撈,也就暫停出海。後來漁船更因為被海軍徵召,也就停止捕魚。戰後,沒有漁船的郭劣,跟著貨船做起兩岸之間利潤風險都高的搬有運無生意,直到政府遷台。

澎湖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鋒

蔡朝樂先生是位土生土長的澎湖人,從事海鮮冷凍加工食品30年,過去從沒想過要畫畫寫字作文創。受到長期執著藝術創作太太的引導與鼓勵下,是讓他轉入文創的關鍵。以仙人掌為創作核心,是因為它是澎湖意象的代表。取名知樂文創,是因為在這條文創的道路上,找到了工作上的樂趣,生活上的溫飽,精神上的喜悅,又可以結交很多很多的朋友。無論如何,學習、學習、再學習才是人生最大的動力。澎湖知樂文創基地位於澎湖縣馬公市鐵線里14-5號, 相關網址 : 澎湖知樂文化創意坊-知樂文創

王旭松老師的藝術歲月

王旭松老師為澎湖著名的紮紙師傅,其技術與工藝相當卓越,旭松老師從小跟著父親學紮紙、造王船,念書後持續學畫,大學進入國立藝專,受教的都是當時台灣頂尖的大師,像李梅樹、洪瑞麟、楊三郎、陳錦龍、李澤藩等等,畢業當完兵回澎湖投入教育樹人的工作三十幾年,也不斷創作。參加台灣或澎湖畫展或舉辦個展無數,畫作以澎湖雄偉美麗的自然風光為主,並努力將澎湖不斷消失的許多傳統建築、地標入畫。對於澎湖的藝術文化保存與傳承可謂是不遺於力的付出。

李為芝的澎防部醫師同仁

本張照片是1930年出生於山東的李為芝,在1972年派駐澎防部擔任醫務室主任時跟醫師同仁的合影。在國共內戰期間顛沛流離往南的李為芝,跟隨國民政府從大陸轉進台灣的過程中,李為芝不斷努力學習與受訓成為軍醫,也跟隨部隊到處調防,卻因為癡念跟著蔣中正打回大陸的夢想,一直沒有成家的打算。後來直到調防澎湖防衛司令部,這件事被同事恥笑「拿做夢當認真」,才霎時驚醒。經過同事介紹,直到四十四歲的大把年紀,才跟澎湖縣西嶼鄉竹篙灣的陳秀雲小姐結為連理,卻也因此更加珍惜,成為美好的千里姻緣。

在自己填海造陸海埔地所建造家園裡受訪的呂葉菜豆

本張照片是1944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後來嫁到白沙鄉大倉島的呂葉菜豆,正在自己填海造陸海埔地所建造家園裡受訪講述生命經歷的情景。因為家裡人丁旺盛,屋舍空間不足使用,呂葉菜豆跟夫婿投入漫長的填海造地起大厝的工程。除了水泥與鋼筋是從馬公購買運送過來之外,其他所有的建材都是夫妻倆從海中採集回來堆積在岸上空地,經過一、二年以上讓雨水洗去鹽分、淡化的漫長過程,才成為可以使用的建築材料。沒想到房屋蓋好,竟被誣告侵佔國有地,卻經過法院程序確認後辛苦取得產權。這個血淚與甜蜜交織的家,是夫妻倆年老的歸宿。

受訪講述生命故事的李為芝與夫人陳秀雲女士

本張照片是1930年出生於山東的李為芝軍醫官在退休後,偕同夫人陳秀雲女士於竹篙灣私宅受訪講述生命故事的情景。李為芝50歲那年從少校軍醫退伍。因為年輕,持續被網羅到民航局與聯勤等相關醫務單位服務,直到65歲屆齡退休。雖然當初是從山東來台,卻早已沒有回大陸的打算,在小孩子已經陸續成家立業可以獨立自主以後,只想跟太太回西嶼竹灣過夫妻倆神仙般的退休生活。最後決定搬到岳父家附近,體貼太太可以常回娘家,也可以就近跟娘家有個照應。夫妻倆從此開始種菜養雞作羹湯,李為芝也把山東美食帶進生活裡,讓美食與幸福飄香竹篙灣。

陳船頂身揹魚簍在其填海造陸後興建的私宅前留影

本張照片是1929年出生於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嶼的陳船頂先生,身揹魚簍在其填海造陸後興建的私宅前留影。位於澎湖內海的大倉嶼,宛如貝殼裡的珍珠,因此又被稱為珍珠島。住在澎湖內海上的這座珍珠小島,大倉擁有非常廣闊的珊瑚礁淺坪區,漁業生態豐富,大倉人因此也長期以海為田、靠海為生,發展出一支釣、鏢魚、拖網(卡越仔)、遮網等各種漁業模式,也是陳船頂幾乎都相當嫌熟的漁業。重要目標漁獲的玳瑁石斑,則是由妻女負責抓蝦姑,陳船頂出海手釣分工下的結果。妻子在珊瑚礁淺坪區潮間帶的作業,也有豐富的撿拾螺介貝類漁獲。所有漁獲通常拿去馬公市魚市場擺攤出售,也是澎湖人喜愛的。

善與人同:歐陽梯(1887-1962)-上

歐梯,本名歐陽梯,清代澎湖林投澳林投鄉人。依據蔡光庭的研究明治時期日人編填《戶口調查簿》時,為與日人名字區隔,遂將「歐陽」複姓纂改為單姓「歐」。二次戰後初期,林投鳳凰殿改建。改建工程自民國37年伊始(1948)至民國39年(1950)落成。此次改建由葉德令設計大木結構,黃文華負責鑿花、彩繪工程。此次改建本經費缺乏,然本年戊子海利大進,家家戶戶賺大錢,因此促成此次重建。歐梯為此次改建工程中南甲董事,至今鳳凰殿二樓的舊廟構件仍留有歐梯敬獻的楹聯「澎地汪澤海外青洲孤島 湖邊秀水尖山映帶當前」,上下款為「中華民國戌子年陽月吉置 中南甲弟子董事歐梯敬叩」。此外,尚有其他木雕作品,亦由歐梯敬獻。

善與人同:歐陽梯(1887-1962)-下

民國49年(1960)7月12日《建國日報》便報導:「代表會副主席歐梯老先生現已七十四高齡,雖然白髮銀鬚,但精神非常煥發,發言時聲若洪鐘,堪為一般少壯者楷模。」 1962年2月的《澎湖建設》亦作如下報導:「高齡代表(林投)的歐梯,雖以七十餘高齡,仍然準時出席大會,並多次發言,精神壯健如中年人。」歐梯於日治時期參與湖西庄漁業會,二次戰後亦常年當選漁民代表。民國41年(1952),澎湖縣漁會為了增進漁業生產與漁民福利,由理事長政大洽任隊長,鄭春滿、許德佐為副隊長,包含蔡孟凱、盧顯、呂清水、歐梯、呂築、許石柳等20人組團,前往台南、高雄、台北、淡水、蘇澳等地考察。 10月4日抵達台南時,受到許善爵理事長等澎湖同鄉熱情的款待。 接著前往台北魚市場、淡水與基隆,基隆市長謝貫一親自招待。 爾後再南下高雄、台南等地返航。民國51年(1962)7月1日,歐梯病逝於林投,享年七十有六。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為鄉長吳膽石,副主任委員為代表會主席許石柳、閻傑以及洪耀澎。8月,家屬遵其遺願,捐出治喪費伍佰三十元由《建國日報》轉予大陸難胞, 善莫大焉。歐梯過世之訃聞名為「歐陽公諱梯法名平定」,亦或是家屬遵其遺願恢復歐陽複姓,以及歐梯身為佛徒皈依的明證。

黃郁修回鄉創業的心情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馬公市一家「880咖啡」館合夥創辦人黃郁修先生述說當初創業時,前往台北學習調理咖啡的情形。「880咖啡」館位於馬公市樹德路21號,是由黃郁修先生與堂哥TED先生合開。年約30歲的黃郁修說,他當初並沒想過要回來創業,更別說要開咖啡館。他在大學畢業當完兵,就進入藥廠當業務,其實做得相當不錯。後來,因為從小帶他大的爺爺生病,就回家陪他好一段時間,也跟家人有更多的相處。老人家走後,他也開始思考我跟澎湖這塊土地的關係。那時剛好堂哥TED也自己在烘培咖啡豆,黃郁修也特別到台北「媽媽嘴咖啡」學了好一段時間。後來,二人寫了創業開店計畫書向二家的父母四人遊說,同意借他們資金,才真正創業。創業後,又是經過很多的起伏跟挑戰,才慢慢走到今天。

880咖啡館裡的黃郁修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馬公市一家「880咖啡」館合夥創辦人黃郁修先生正聚精會神為顧客調製咖啡的樣子。「880咖啡」館位於馬公市樹德路21號,是由年約30歲的黃郁修先生與堂哥TED先生合開。堂哥TED負責烘焙咖啡豆,黃郁修則負責為消費者調理咖啡,主要在店面負責日常業務。黃郁修談及,在他們創業開店的過程,其實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尤其在馬公這裡的一些同業前輩,他們會不藏私地給出批評與建議,讓他們得到很大的鼓勵。黃郁修在開店過程中,特別會跟顧客有更多互動,希望能帶給他們好的咖啡跟正確的一些咖啡知識。也因為880咖啡闖出名號,後來國立澎湖科大的餐旅系也請他去教咖啡,但是他自己強調還是常常要到台灣進修,才會進步,做出更好的咖啡。

應徵一份需要孤獨地在海邊生存的工作

本張照片是畢業於成功大學海事所碩士的詹昭賢講述自己為何熱愛海洋、投入海洋生態復育的背景經過。年約28歲的詹昭賢是一個來自苗栗客家庄的年輕人,一個從小生長在山坡丘陵地的年輕人,卻來到大海的故鄉——澎湖西嶼鄉二崁村,投入最辛苦、孤獨的海洋調查、記錄與復育的工作。曾經,阿賢在大學念的是應用數學系,卻在第一次前往屏東海生館接受解說志工訓練時,發現自己天生就是海洋之子,完全可以輕易瞭解別人眼中艱澀難懂的海洋生物習性。從此轉而攻讀成大海事所碩士,全身投入海洋調查、特別是生態復育工作。畢業之後曾經在臺灣濕地聯盟工作,更確認自己對於環境生物調查的樂趣與關懷,終於找到自己的天命!

到二崁復育海洋生態的詹昭賢

本張照片是畢業於成功大學海事所碩士、年約28歲的詹昭賢,正在二崁潮間帶講解生態復育的情形。在接受邀請接任二崁海洋牧場總幹事時,二崁村長只給他一個目標:希望能讓小時候的海域生態重現!這項工作需要社區的合作,更要取得居民的信任。身為一個外來者,這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需要溝通合作的對象大多是留在村子裡過了60歲以上的阿伯阿姆。但是他慢慢發現,「釣魚經」是他們最重要的話題,會釣魚更是被社區認可、接受的重要能力。從跟他們學釣魚,也一直為社區付出,他感到這些社區的人慢慢變成他的家人,讓他擁有最重要的在地支持,跨出一大步。此外,海洋復育工作還要依靠的是跟農漁局、水試所合作的潮池復育計畫,以及跟在地社團、澎湖科大老師、台灣的社團老師、甚至國際社團合作。另外,則是二年多來持續進行與紀錄的海域調查工作。二崁海域現在有了一點成果,希望慢慢能夠累積擴展出去。

蕭珊的及林春咖啡館

本張照片是位於澎湖縣湖西鄉林投公園內的及林春咖啡館內,創辦人蕭珊正在手沖咖啡的情景。當大學生都還在迷戀網路世界、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時,還在就讀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三年級的蕭珊,卻已經突破種種困難,開設一家典雅迷人的咖啡館—及林春咖啡屋。受訪時年約24歲的蕭珊說,當初標下這家位在澎湖林投公園裡咖啡屋OT案,其實相當的意外。她也是從標下以後,才開始一邊拜師學做沖調咖啡,一邊打造出今天大家所見到的及林春咖啡屋的模樣。在這個創業過程,最重要的是蕭珊碰到許多貴人的相助,讓及林春很快可以站穩腳步。

朱玉鳳大使全家福

本張照片是朱玉鳳大使(後排左二)就讀馬公高中時期所拍攝的全家福,拍攝地點在澎湖縣馬公市的相館,時間大約是民國60年左右。出生於1950年代後期的朱玉鳳大使會在澎湖出生,是因為出身福建宮廟匠師的爺爺,受澎湖天后宮的邀請,來澎湖修廟。在修復完成即將回福建之際,卻因大陸變色而就這麼留在馬公。子嗣都在福建的爺爺奶奶,後來領養了湖西鄉的父親,也幫忙迎娶了家住吉貝的美女媽媽。因為戰亂而就這麼糊里糊塗留在澎湖的祖父母,因為家當都不在身邊,生活也就只能仰靠爺爺修/建廟的微薄收入,也養成教導子孫不畏艱困奮鬥的精神。身為家裡的老大,朱大使也因此從小就知道要求自己要把書唸好,是給祖/父母最大的安慰。

朱玉鳳大使陪同呂副總統訪問索羅門群島

本張照片是澎湖縣馬公市出身的朱玉鳳大使,在2008年陪同當時呂秀蓮副總統訪問索羅門群島時的留影。朱玉鳳女士是出生於1950年代後期、澎湖出身的第一位大使,在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考上外交官,從一開始的禮賓司小科員一路升任到外交部常務次長退休,朱大使的外交生涯長達34年之久。在這期間,她至少打破了二項紀錄,一項是升任了我國外交部史上第一位禮賓司女司長,另一項則是從初任禮賓司小科員開始,竟然在禮賓司一待就是破紀錄的7年多時間沒有調動。朱大使說:「現在想想,當時卻是我蹲馬步,累積專業素養與經驗的最佳時候。」

朱玉鳳大使在希臘時期主持民國100年國慶活動

本張照片是朱玉鳳大使在希臘台北代表處主持民國100年國慶活動的情形。出生於1950年代後期的朱大使,經過國考進入外交部任職並多年歷練後,開始出任外館,首先是外放到舊金山擔任領務秘書,積極為華僑的領務工作服務。在5年多的時間裡,朱大使還帶了二個小孩在身邊,並且積極唸了社會學與經濟學二個在職碩士學位,實質開拓了國際外交與國際社會經濟變動之間深度關聯的視野。這樣專業的進修與歷練,讓她回國後有機會轉入國際合作暨經濟事務司服務,開展另一外交專業,對日後出使各國有很大的助益。三十多年的外交經歷,一步一腳印,既要建立駐地國對我國的認識與友好,也要處理僑界領務與社團紛爭問題,尤其在大部分沒有正式邦交的國家,更要想辦法維持尊嚴與獨立,以便為維護我國的對外關係而努力。派駐希臘台北帶則是退休前的最後一任工作。

朱玉鳳水墨畫個展

本張照片是1950年代後期在澎湖馬公市出生的朱玉鳳大使,在退休後於台北市舉辦的一次國畫個展開幕茶會。由於從小家境清寒,無法追求學習課程以外的才藝興趣,唸大學時看著室友在學書法國畫,只能把羨慕放在心裡。進入外交部工作以後,因緣際會跟著同事學水墨畫,後來才知道跟的李義弘大師,嫡傳自國畫大師溥心畬。後來,李老師有天說:妳可以開畫展了,讓朱大使的外交工作,從此多了一項文化交流的利器,可以突破僵硬政治的困境。像朱大使所說,「畫畫是我的桃花源,是我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餘,一個圓夢跟舒壓的空間。」師承李義弘大師,讓他體會了水墨畫需要佈局、構思、意境,尤其需要留白,讓人有個可以呼吸的空間。

杜瑀涵與愛爾蘭老公

本張照片是杜瑀涵跟他的愛爾蘭老公在台北某家餐廳拍攝的照片。1980年代出生的杜瑀涵,出身澎湖縣湖西鄉,母親是來自台東排灣族的原住民,嫁給湖西鄉的澎湖人。在她於花蓮師範學院就讀時,2007年在台北夜店認識被公司派到台灣出差的一位愛爾蘭籍的高階資訊工程師,經過一個多月的交往成為情侶,沒想等他離台後,這對跨國情侶還繼續聯絡並且維持感情。幾個月後,杜瑀涵就利用暑假出國找他。從此,也就一直用這樣遠距又親密的方式,從情侶變成夫妻,後來更有了二個寶貝。杜瑀涵說,雖然很慶幸他是我父親第一個可以接受的男生,可是我們的婚姻走得的確很辛苦,需要面對很不同的文化價值觀之間的調適跟考驗。

澎湖越南媳婦阮氏鳳

本張照片是從越南嫁到澎湖的阮氏鳳跟他老公歐先生的全家福照片。1998年,遠從澎湖跟著朋友到越南旅遊的歐先生,被身材嬌小美麗、年約20歲,還有一頭長髮的阿鳳所吸引,共結連理。婚後的生活,因為老公捕魚收入不穩定,經濟條件並不充裕,而婆婆臥病二年多需隨伺在側、抽痰,並且要同時照顧二個幼子,生活極其艱辛。雖然如此,因為夫妻同心,生活卻是幸福的。婆婆走後,開始重新打拼,也為了賭一口氣,讓其他嫁到澎湖的姊妹看得起,因此籌備創業開店,並且在娘家資金的支助下,開設阿鳳牛肉河粉。

巴里園咖啡館創辦人陳文博先生伉儷

這張照片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最早咖啡館:巴里園咖啡館的創辦人陳文博先生伉儷,以及訪談者國立澎湖科大團隊。1930年出生的陳文博先生在1947年從馬公中學畢業,日後同學大多留在馬公且各有發展。後來在大家退休前,開始定期在陳文博創辦於1955年的這間澎湖最早咖啡館聚會。這群畢業至今已經超過70年的同學,維持著每週二大家見面閒聊的情誼,到現在已經連續不斷相聚將近30年之久!這個獨特的忘年同學會,雖然成員日漸凋零,卻是大家生活裡的重要寄託,主辦的陳文博先生跟他的牽手,遲遲不敢輕言散席。

陳船頂跟父親填海造陸興建的家園

本張照片是1929年出生於澎湖縣白沙鄉大倉嶼的陳船頂先生,跟其父親填海造陸為海埔地之後,再興建的家園。照片所在位置,原本是一片沙灘,漲潮時海水會淹沒的區域,如今都已經是居民建造屋舍的土地。說起來,今日大倉的漁村聚落,有一半是靠村民胼手胝足從海裡載運硓𥑮石、玄武岩、海沙,經過漫長十幾年間的努力,才填海造路完成的海埔地。陳船頂的家,就是建造在他們父子花費十幾年填海而成的海埔地上。而建造這棟二層樓房所需要使用的沙子、石頭,則是陳船頂花費二三年時間,駕著船在內海到處打撈搬運回來的。當初建造過程,特別受到全村二三十位村民的協助,一直感念在心;而大倉每一間在海埔地上建造的房屋,也幾乎都是村民協力完成,實質反映出當時濃厚的鄰里情感。

硓𥑮石匠師-許福松、許自謀

許福松,民國30年(1941)出生,103年(2014)逝世,享年73歲;許自謀,民國42年(1953)出生,從小就在湖西鄉南寮村長大,他們是一對傳承家族事業的兄弟,一直從事 土水、修古厝、疊菜宅的工作,傳承著老一輩的智慧與技藝。許福松從15歲開始跟著父親做土水、疊硓𥑮石牆,說來也巧合,許自謀也是在15歲時,就跟著哥哥許福松一起工作。許福松與許自謀這一對相差了一輪的兄弟,他們是師徒、兄弟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

洪來先生

洪來,民國23年生,澎湖縣西嶼鄉大池角人,早期是捕魚為主,但因為無法克服暈船問題,而改為馬公報關行上班,又在台灣中藥行待了一段時間,覺得沒興趣、學起來很辛苦,就自己回澎湖。之後又自學了水電技巧,進而協助村里蓋房子,大池村裡很多棟房子都出自洪來先生之手。蓋房子沒特別丈量、規劃,早期就是想蓋多大就蓋多大。大兒子是池東國小的最後一屆畢業生。本篇文章為參加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所舉辦的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學員所撰寫的文章。

許波敬獻「慧風生紫竹山形增秀布慈雲」對聯上聯

許波,生於清光緒15年(1889),媽宮北甲人,日治時期馬公合發號的掌舵者,乃許魁之四子,許魁育有五子,元、梏、鐘、波、鵬,居住於馬公街馬公516番地 ,在媽宮館口一帶(原銅山館前)以販售蕃薯籤、雜糧為業。許波暨其所屬之合發號積極參與大正昭和年間澎湖寺廟的改築,大正15年(1926)9月,觀音亭發起改築,許波為12位發起人之一。昭和2年(1927),觀音亭落成,許合發在此次改築中捐「金五百拾円」,並敬獻「慧風生紫竹山形增秀布慈雲 甘露洒綠楊廟貌重新資法雨」之石柱對聯。

許波敬獻「甘露洒綠楊廟貌重新資法雨」對聯下聯

許波,生於清光緒15年(1889),媽宮北甲人,乃許魁之四子,居住於馬公街馬公516番地 。許魁去世後,長子許元與諸弟合力在今中央街3號及3-1號經營郊商「合發行」,許元壯年辭世後,改由四弟許波繼掌合發行。日治時期,合發號參與公共事務則多冠以「許合發」之名,昭和2年(1927)登記的經營者是許波。 昭和2年(1927),觀音亭落成,許合發在此次改築中捐「金五百拾円」,並敬獻「慧風生紫竹山形增秀布慈雲 甘露洒綠楊廟貌重新資法雨」之石柱對聯。

呂戊辰

呂戊辰(1880-1930),生於清代港仔鄉。呂戊辰本姓蕭,父親蕭鍬,係港仔南蕭三房9世裔孫,早亡;母再嫁呂各日,蕭戊辰乃從繼父姓,改姓呂。 呂戊辰爾後移居媽宮東門朝陽門城外「埔仔尾」89番號(今馬公市新生路14號),創建合昌號,從昭和2年的(1927) 《臺灣商工名錄》之登載,合昌以販售材木、煉瓦為主,也經營貸家(かしや:出租房子)。 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築,從<謹將天后宮重新改築諸董事捐金芳名開列於左>碑記,呂戊辰以蕭戊辰之名任改築董事捐「金百七十元」。大正11年至昭和2年(1922年-1927年),港仔保定宮發起重建, 呂戊辰亦以蕭戊辰之名任董事之職。大正15年(1926) 觀音亭改築,呂戊辰為12位發起改築董事之一,並捐金貳百円。

傻愛莊--合昌商行

呂戊辰(1880-1930),生於清代港仔鄉。呂戊辰本姓蕭,父親蕭鍬,係港仔南蕭三房9世裔孫,早亡;母再嫁呂各日,蕭戊辰乃從繼父姓,改姓呂。 呂戊辰爾後移居媽宮東門朝陽門城外「埔仔尾」89番號(今馬公市新生路14號),創建合昌號,從昭和2年的(1927) 《臺灣商工名錄》之登載,合昌以販售材木、煉瓦為主,也經營貸家(かしや:出租房子)。 1930年9月1日,呂戊辰因病去世,《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合昌材木商行呂戊辰在澎湖醫院治療疾病,不幸藥石罔效。其赤手空拳奮鬥20餘年,累積十餘萬家財,為事業成功之楷模。其為人溫良、富人情味,熱心於公共事務之寄附」。 合昌商行現址為現今「傻愛莊」。

合昌商行繼承者:次子呂安德

呂戊辰(1880-1930),生於清代港仔鄉。呂戊辰本姓蕭,父親蕭鍬,係港仔南蕭三房9世裔孫,早亡;母再嫁呂各日,蕭戊辰乃從繼父姓,改姓呂。 呂戊辰善於經營,妻陳玉又善於理財,因而商行的生意蒸蒸日上。經過數年,累積的財富便有餘裕在埔仔尾一帶購地擴張,當地人稱「埔仔尾三大地主」之一。呂戊辰過世後,合昌由其次子呂安德經營。呂安德,1915年(大正4)誕生於合昌,呂安德自馬公公學校畢業後,負笈日本內地讀書,進入京都同志社中學就讀,爾後畢業於日本大學專門部工科建築科。昭和12年至15年(1937-1940)任職澎湖廳庶務課, 二次戰後出任馬公鎮副鎮長,之後歷任馬公要塞司令部技正、澎湖縣建設科長、省府建設廳簡任技正及省議員要職,1973年更當選澎湖縣第七任的民選縣長,為第一位澎湖籍的地方首長。

媽宮陳柱卿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光緒16年(1890) 至明治31年(1898)於媽宮街私塾學習漢文與算術。明治32年(1899)已為藥種商。 明治42年治明治44年(1909-1911)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取締役(董事),並擔任媽宮街第四保第五甲甲長。 明治41年(1908)4月30日,日本軍艦松島號載運日本海軍軍官學校學生遠航實習,在澎湖馬公港風櫃附近海域,發生爆炸,因而不幸沉沒,造成船上222人的死亡和失蹤,為日本海軍史上一次相當大之慘劇。爾後,日本海軍開始拆解松島艦。此事件也成為陳柱卿政商發展的轉捩點。明治42年(1909)陳柱卿承包打撈沉沒松島艦的銅鐵構件,並由以帆船運入清國廈門、汕頭等埠,或由日本內地商人寄函購入,或由臺灣本島鐵匠來購,獲利頗豐。 1910年5月,陳柱卿再次入札標得松島艦銅鐵等類轉售, 也因此快速地累積資本。 大正3年8月4日,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同年12月以職務表現優異,獲頒12元獎勵金。

株氏引授證--陳柱卿投資台灣製鹽株式會社

陳柱卿投資台灣製鹽株式會社圖。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光緒16年(1890) 至明治31年(1898)於媽宮街私塾學習漢文與算術。明治32年(1899)已為藥種商。 明治42年治明治44年(1909-1911)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取締役(董事),並擔任媽宮街第四保第五甲甲長。 明治41年(1908)4月30日,日本軍艦松島號載運日本海軍軍官學校學生遠航實習,在澎湖馬公港風櫃附近海域,發生爆炸,因而不幸沉沒,造成船上222人的死亡和失蹤,為日本海軍史上一次相當大之慘劇。爾後,日本海軍開始拆解松島艦。此事件也成為陳柱卿政商發展的轉捩點。明治42年(1909)陳柱卿承包打撈沉沒松島艦的銅鐵構件,並由以帆船運入清國廈門、汕頭等埠,或由日本內地商人寄函購入,或由臺灣本島鐵匠來購,獲利頗豐。 1910年5月,陳柱卿再次入札標得松島艦銅鐵等類轉售, 也因此快速地累積資本。 大正3年8月4日,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同年12月以職務表現優異,獲頒12元獎勵金。

陳柱卿宮廟活動、整修及建設參與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光緒16年(1890) 至明治31年(1898)於媽宮街私塾學習漢文與算術。明治32年(1899)已為藥種商。 明治42年治明治44年(1909-1911)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取締役(董事),並擔任媽宮街第四保第五甲甲長。在公廟的參與方面,清代金龜頭西垵一帶設有無祀壇,藉以埋瘞枯骨。廟中周歲燈油,春秋二祭俱由協營捐辦。媽宮各廟宇若舉辦神誕慶典,亦會派廟中執事帶牲禮龜粿等前往祠壇祭祀。大正2年(1913年),此地成為陸軍御用地,陳柱卿乃出面倡首遷建新廟於草仔尾一帶,名為大眾廟。 大正3年(1914)年,天后宮以呈現頹敗之勢,臺廈二郊商董邀集諸人募款重修, 然而遲遲未有下文。

陳柱卿公廟敬獻之匾「慈悲通慧」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在公廟的參與方面,清代金龜頭西垵一帶設有無祀壇,藉以埋瘞枯骨。廟中周歲燈油,春秋二祭俱由協營捐辦。媽宮各廟宇若舉辦神誕慶典,亦會派廟中執事帶牲禮龜粿等前往祠壇祭祀。大正2年(1913年),此地成為陸軍御用地,陳柱卿乃出面倡首遷建新廟於草仔尾一帶,名為大眾廟。 大正3年(1914)年,天后宮以呈現頹敗之勢,臺廈二郊商董邀集諸人募款重修, 然而遲遲未有下文。大正11年(1922),廟貌已頗形殘破,因此重修之議再起。這次的重修由臺廈郊暨日本人所主導,在街諸紳商共相議,舉董事四十五人,藉郡守竹下康之及街長上瀧宇太郎之力,申請督憲許可,並推舉街內出身的聞人陳柱卿擔任總董事。陳柱卿於大正12年(1923)敬獻「聖跡肇湄洲德普澎疆垂雨露 母儀昭宋代恩覃湖海靜鯨鯢」楹聯一對於天后宮。 昭和12年(1937)陳柱卿再獻匾「慈悲通慧」於觀音亭。

陳柱卿敬獻於天后宮之楹聯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大正3年(1914)8月4日,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4月被選舉為天后宮管理人。大正3年時,天后宮以呈現頹敗之勢,臺廈二郊商董邀集諸人募款重修, 然而遲遲未有下文。大正11年(1922),廟貌已頗形殘破,因此重修之議再起。這次的重修由臺廈郊暨日本人所主導,在街諸紳商共相議,舉董事四十五人,藉郡守竹下康之及街長上瀧宇太郎之力,申請督憲許可,並推舉街內出身的聞人陳柱卿擔任總董事。 陳柱卿於大正12年(1923)敬獻「聖跡肇湄洲德普澎疆垂雨露 母儀昭宋代恩覃湖海靜鯨鯢」楹聯一對於天后宮。

大池洪來木造船模

這是洪來阿公手工製作的模形船。他小時候和父親一起搖櫓出海捕魚過,當時所乘的船為大目舢舨類型的船隻,因此像是無師自通的會製作這類型的船模型,尺寸相當精確,十分的厲害。他除了製作大目舢舨船以外,還會製作動力船的模型,內裝也是原始呈現,都是可以動的精巧零件,外型則以原木色呈現。這些船模完成後,阿公大部分都拿去送朋友,很少自己留著,我們去拜訪過的法師長家中,也有這麼一艘船。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黃清池

黃清池阿公,民國24年出生,就讀過池東國小、西嶼初中,小學時受過日本教育,當下還有念日文給我們聽,平常幾乎都說閩南語。受訪時大部分聊到的是他在捕魚上的經驗,十分豐富,也給我們看各種他使用過的漁具,以及這些年來他的討海經驗談,包括在哪個季節有什麼樣的漁獲,像是在夏天可以捕捉到小管。八十幾歲仍身體健朗,平常還是習慣自己一個人開船出海去捕魚。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黃清池家中—結婚照

這張照片由黃清池阿公提供,阿公拿出來時十分開心,自己也很意外老照片能保存得這麼好。這張結婚照片當時在他家門口拍的,當時他24歲,妻子20歲,婚後育有三女二男。當時結婚是由長輩安排的,是媒妁之言,在那個年代絕大多數都是這樣。阿公認為現在的自由戀愛太過混亂,總是想愛誰就愛誰的,不像那時那麼單純,但我們訪問過的阿公們,也有部分是自由戀愛的,似乎也沒有誰好誰不好。阿公就只是看到時代的轉變下,愛情的價值觀也隨之轉變,有感而發。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所撰,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顏英傑家中—老照片

這是顏英傑阿公所提供的,他總共有7個孩子,全部都是男生,阿公自己提到當時規劃想和妻子再生一個女生,因為有七子八婿的典故,很有福氣、多子多孫的涵義。再說到這些孩子時,阿公很是自豪,孩子個個很爭氣,走出自己的人生。這張照片也能讓人看到那個年代,一個家庭裡孩子總是生得多,對比現今的家庭,孩子生得少,很明顯的今昔落差。本文為參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學研究中心所舉辦「澎湖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之學員李韻如,為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學生,於參與活動期間所進行之田野觀察記錄。

楊棋(1856-1935):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二)

楊棋,9歲時入楊增輝門下受教,又到陳觀光處就學,18歲應澎湖廳的考校,到21歲時經廳考、院考,畢業自楊增輝之門。22歲始任私塾教師,一直到26歲。27歲起一面隨父從商,35歲考上秀才,而後往福州應鄉試,不第。39歲時叔父逝世,乃開始經理家業。從事花生油製造業及蕃薯、酒類的販賣。明治31年(1898)12月臺灣總督府授予紳章。大正2年(1913),以楊棋為首組織澎湖信用販賣組合,該組合以販賣花生油為主,楊棋認購30股。大正5年9月10,蔡清溪發起成立地方改良會,相川廳長乃任命楊棋擔任會長,副會長則為陳柱卿。大正4年(1915)1月被澎湖廳錄用為參事。大正9年12月(1920)至昭和4年(1929)任西嶼庄庄長。日治時期,楊棋之全族共69口聚族而居,富甲一方。此即名聞遐邇合界頭楊氏五房所創立的永成聚落。現存古厝群包含今合界村53-56號、58-66號,楊棋即為「永成」的掌舵者。大正時期,楊棋不僅任澎湖聽參事,此時次子楊巡已於媽宮經營錦成號,三子楊攀則為小池角區之區長。錦成號為明治時期媽宮著名的商號之一。

楊棋(1856-1935):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三)

明治33年(1900)年媽宮郊商再次整頓臺廈郊業務,並奉天上聖母為主神,每年輪當爐主二名,分上下期辦理。上期3月23日辦至9月止,下期10月初10日辦至本年3月1日止。參與的郊商合計17家順序如下安興一鬮;鼎順二鬮;長順三鬮;裕記四鬮;怡發五鬮;同成六鬮;合發七鬮;豐順八鬮;振吉九鬮;錦成十鬮;益成十一鬮;源茂十二鬮;順美十三鬮;通發十四鬮;源合十五鬮;豐德十六鬮;合源十七鬮。錦成號為臺廈郊重整的17家商行中的一員,也代表錦成號在當時媽宮商場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1907年3月日本氣船自長崎載運六萬斤番薯簽到澎,由錦成號、長順號、怡發號與合源號配銷。同年5月,又自長崎載運番薯簽到澎,由怡發號、錦成號配銷。同年12月,則報導怡發號與錦成號等油商自五條港、新港、北港等地載運花生至澎製油。楊攀自明治43年(1910)至大正9年8月(1920)擔任澎湖廳小池角區區長,且為小池角鹽務支館的負責人,楊攀鹽館開設於小池角大菓葉,當時西嶼地區海鹽皆由此賣出。今日大菓葉2號的建築物即為楊家所有。綜合而言,楊棋家族商場觸角不僅在西嶼一庄,媽宮也是重要的據點。

楊棋(1856-1935):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六)

#參考文獻《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 第三卷 上》《台灣私法商事編》《臺灣日日新報》,<薯片競買>,1907年3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薯片暢消>,1907年5月9日。《臺灣日日新報》,<油商採豆>,1907年12月18日。<官鹽賣捌所業務擔當人變更>《臺灣日日新報》,<搜索船舶>,1908年8月7日。《臺灣日日新報》,<船貨兩亡>,1916年3月25日。<澎湖鸞堂之研究1853-2001>《儆世奇編》《澎湖縣志卷15雜志》<澎湖窮民籌濟會設立ノ件許可>《臺灣日日新報》,<管理換人>,1912年9月11日。《臺灣日日新報》,<紀念表彰>,1930年8月12日。

顏英傑先生

35年次的顏英傑先生,有四位兄弟,兩位妹妹,在家中排行老二,在高雄出生,六歲回澎湖。早期爸爸在高雄跟別人合開漢藥房,泰安藥房(高雄三民國小對面,現已無存),家中的阿伯也是中醫師,現已歿。很喜歡種苦瓜,還自製苦瓜泡酒。顏先生生了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人家說的「七子八婿」,意思是最後一個女兒會帶女婿回家,等於是多一個兒子。很常巡滬,記得抓過最多的是白腹鰆約5000隻,現在魚量減少很多。本篇文章為參與由澎湖科技大學所舉辦的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學員所撰寫的文章。

洪來先生的田

本圖為西嶼鄉大吃村村民洪來先生的田,近三年內洪來先生有種植鳳梨,因家裡兒子想種而種,但後來因處理麻煩,又加上年紀大,行動不便所以今年就沒種了。現在是放著養嘉寶瓜,和一些絲瓜、越瓜等。但並不特別照顧,僅為日常灑水。據洪來先生口述,現在的大池的田地很少人在種植,大部分會去廟口的菜車買菜,他種菜只是興趣,讓自己平常除了製作大目船外有個事情可以消遣。本篇文章為參與由澎湖科技大學所舉辦的島嶼生活記憶工作坊學員所撰寫的文章。

商場鉅子鍾紅樟(一)

鍾紅樟(1886-1937),生於光緒12年(1886),卒於昭和12年(1937),西嶼澳小池角人。鍾姓開基始祖為鍾龍祖,南明永曆初期,自漳州海澄徙澎。鍾龍祖傳鍾旺、鍾讚、鍾再三子,即今小池角鍾氏三房。裔孫皆居於社內頂寮。鍾姓特別重視子女教育,也因此於日治時期能人輩出,如昭和時期西嶼庒庒長的鍾鮔為鍾紅樟之長兄,小池角大同診所醫師鍾正雄、國小校長鍾如瑶、鍾如磨,現任法官鍾邦九、檢察官鍾忠孝皆係小池角鍾氏裔孫。鍾紅樟日治時期被譽為小池角當地的殷商,更活躍於媽宮市街。其登記的營業所位於媽宮街內706番地(今中央街3號、3-1號),與「合發」同一店址,兩人應為商業上合作的夥伴。但是耆宿對鍾紅樟營業地點的記憶多停留在水仙宮前的376番地(今中山路6巷6號),販售的商品是阿片,屬藥品、醫療機械類。日本人在臺澎地區實施酒類專賣之前,就曾販售酒類,日後並出任酒組合長,也兼營鹽館。

媽宮東甲郭石頭(三)

澎湖學子每年遠赴重洋復臺參加大專聯考交通不便、所費不貲,復請政府在澎湖設置大專考區,以利澎湖學子參加大專入學考試案。澎湖小離島眾多,尤以白沙鄉鳥嶼、員貝、大倉,西嶼鄉小門,望安鄉西吉、花嶼、東嶼坪、西嶼坪等困苦異常,請政府援例豁免澎縣八個貧困島嶼各項稅捐,並予生活補助。澎湖西嶼鄉橫礁村與白沙鄉通梁村間,更建請架設吊橋,使能聯接,增加軍事及經濟價值,因此有後來澎湖跨海大橋之興建。小離島交通不便,船隻更缺乏碼頭停靠,郭石頭促請政府建設東吉碼頭,以利離島交通。郭石頭對澎湖大專教育的提升及為關注,臺灣省議會第二屆第三次大會與章博隆分別提案,建議政府增加臺東、花蓮、澎湖等三縣籍高中畢業生保送大專就學名額。考量澎湖係離島地區,已有省立醫院,仍感醫師缺乏,望能繼續推行醫師流動性之調動,以解決地方人民就醫之困難;為培植偏僻地區之醫師人才,商請高雄醫學院專設得由澎湖及本島山地保薦進入該院修業。

時鐘達人-許有土(一)

許有土,民國16年(1927)生,是南寮村土生土長的居民,孩提時期的一場病,使他的雙眼失去了視力,雖然無法看見這塊美麗的土地,並因此而無法外出工作,但他憑藉著毅力,學習用手觸摸、用耳傾聽,使得他對於生活周遭的事物,有了不同的敏感度以及好奇心。在他50多歲的時候,有一次偶然間,撿回一個廢棄的老時鐘,在好奇心的驅使、以及抱持消磨時間的想法下,把玩起那個時鐘,並藉由觸摸以及聆聽其發出的聲音,希望了解時鐘的構造。在他每天摸索研究下,竟然無師自通將老時鐘修理好,也激發起他對研究時鐘的興趣。

浮球達人-趙長壽

趙長壽,民國22年(1933)出生,自小就在南寮社區長大,17歲出外到高雄謀生當學徒,59歲退休後,才回到了家鄉。回鄉後,時常騎著機車在澎湖四處走走,在海邊看到了許多大小不一的浮球,便興起了將它撿拾回家的念頭,歷經了三年多才撿拾到現今的規模,大約有數百顆浮球放在家門口,並在社區需要浮球美化時,也大力的支持提供浮球供學員彩繪,並安置於社區進行美化工作,社區因浮球而美麗,創造出特殊的景致,因此吸引電視劇及婚紗公司慕名前來南寮村取景。

北寮王耀廷墓

王耀廷北寮人(1891-1930),陳文石於昭和5年位其所書的墓誌銘,由於臨近海邊玄武岩墓碑風化嚴重,字跡漶漫難辨。王耀廷,石碑上又有王水晚墓誌銘字樣,耀廷可能為其字。王耀廷育有二男一女,長明山、次仲癸,三子具幼。王耀廷先世以農漁為業,王耀廷於年輕時則設教於鄉里。爾後東渡臺灣,任台南州北港郡四湖庄書記,也曾創歷共榮材木商。墓碑上記載生於明治24年(1891)正月14日,卒於昭和5年(1930)4月18日。墓碑留有銘曰:吾生須臾天地悠久如君生平可垂不朽猿坑之水奎壁之山墳封馬鬣水護山環再者,陳文石於其遺著《漱齋詩草》另有<輓王耀廷兄>,全文如下:<輓王耀廷兄>病魔底事苦君身,藥鼎茶鐺鎮日親。暫放牙籌歸靜養,去年七月是初旬。帶水相暌冷夢鷗,鄉情客況託音郵。願君早得三年艾,竹報平安疾早瘳。相別纔經一月餘,此間消息杳魚書。擔心聽到鄉人語,近狀日來更不舒。驚看噩耗電來時,涕淚悲君亦自悲。卌一年華空一世,那堪兒女尚嬌癡。淒涼子敬杳人琴,蜀魄宵啼引恨深。死尚遺言求誌墓,果真文字有知音。執紼無從致束芻,唁言忍寄慰諸孤。年來一副傷心淚,已為親朋哭盡枯。

馬公後窟潭呂全合(一)

呂全合(1914-1997),馬公後窟潭人(今重光里)。父親騰蛟,務農維生,育有四子,全合行次。曾拜謝自東師學藝,隨自東師參與宮廟的鑿花。謝自東師傅,父親謝江是澎湖有名的大木師傅,曾主持馬公觀音亭昭和2年(1927)的重建工作。日治末期,因推動皇民化運動謝自東赴台工作,後又因海南島有工事而前往,結果因「天狗熱」(登革熱)逝世於海南島。王文良稱「謝自東師離開澎湖後,呂全合師即未再參與鑿花工作,改做杉木生意,後從事造船工作。」然觀音亭於民國47年(1958)重修時,呂全合獻「彼岸同登」匾,從此匾觀之,呂全合及可能參與此次觀音亭鑿花之修復工作,事後寄附此匾於觀音亭。呂全合師亦擅塑像,馬公重光威靈殿前的兩對獅子即為其所塑。後窟潭當地呂全合亦為後窟潭日新堂總董事。

媽宮東甲郭石頭(二)

民國38年(1949)向省政府爭取農會基金50萬元,分配鄉鎮農會為週轉金,奠定各鄉鎮農會經濟基礎。民國39年(1950)國軍進駐澎湖成立軍民合作站,任站長,協助駐軍解決困難。民國43年(1954)5月2日澎湖縣第二屆臨時省議員選舉,郭石頭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連任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暨臺灣省議會議員。在省議員任期中,勤於任事提案。舉其要者:建議請政府速在澎湖存儲食糧以資,確保民食並請貸放澎湖採購民生必需品低利資金。建請政府撥付壹佰萬元專款綠化澎湖縣,以資挽救澎湖縣農林業。臺南工學院升格為臺南成功大學後,提案請政府准予澎湖縣每年保送五名就讀。民國45年(1956)11月16日第二光盛輪在東吉、西吉海域觸礁沉沒,106人中只有6人生還,死亡100人,為二次戰後台灣地區最嚴重的船難。郭石頭聯合澎湖縣議會、高雄市澎湖同鄉會等請省政府迅撥專款撫恤第二光盛輪失事死難遺屬,儘速追究責任並早日撥船恢復航行。有鑒於基督教與天主教皆能豁免房捐地租,惟獨佛教被排除,郭石頭乃提案請政府豁免本省各寺廟稅捐案,以示宗教信仰之平等。

媽宮東甲郭石頭(四)

郭石頭對民間宗教信仰極為虔誠熱衷。馬公東甲北極殿毀於二次大戰砲火,民國35年(1946)6月,東甲里人以郭石頭為正總董,許志、藍鋠西為副總董,高慶義等人為正董,發起重修。澎湖文澳城隍廟,建築大抵於民國38年(1949)間重修,郭石頭任總董事;正董事有鮑國佐;副董事為林欽賢;董事諸人為陳壁、莊立、莊有彩、林見來等人。民國46年(1957)馬公三甲人士爰發起組織觀音亭修建委員會,也以郭石頭為首發起重修,郭石頭並奉獻「除一切苦」匾額一方。民國52年(1963)元月6日逝世,葬於馬公草蓆仔尾公墓地。「一位在馬公東甲宮附近生活過的鄉親說,他記憶中東甲宮旁邊農會廣場有辦過一場很隆重的告別式。那一天,很多大人都用惋惜的口吻說:石頭伯死了!」郭石頭一生於澎湖、於台灣貢獻良多,也留給後人無限的追思。#顏其碩、莊東撰述,《澎湖縣誌 卷14人物志》#《臺灣日日新報》,<馬公共通信組開總會>,1935年1月22日。#《臺灣總督府府報》,<農業會登記>,1944年11月20日,典藏號:0072030823a021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參議會決議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46年08月21日,典藏號00301910020003。#許雪姬,<二二八事件在澎湖>,《西瀛風物》創刊號#《建國日報》,1944年5月3日,第二版。#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賴瑩蓉,2015年06月15日臉書

商場鉅子鍾紅樟(二)

昭和3年(1928)鍾紅樟與許波、林勇構入原本行駛於臺灣沖繩之間的小型汽船辨天丸,經營高雄馬公航線。鍾紅樟嶼有人合資經營馬高海上航線,故《澎湖馬公城隍廟(下)》稱其與友人合資創設了澎湖交通株式會社,然澎湖交通株式會社創立於昭和13年(1938)4月,當時股東包括許波、陳爐、陳朱豆、蔡獎等人共同出資10萬元,西嶼庄長鍾鮔、白沙庄長陳長桂則擔任顧問,斯時鍾紅樟先生已然過世,故不可能參與該組織。昭和10年(1935),為日本統治臺灣40週年,該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在臺灣各地舉辦博覽會,這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大型博覽會。鍾紅樟以煙酒組合仲賣人身分乃出面組團,參加台灣博覽會。 鍾紅樟也與兄長鍾鮔將商業觸角擴展到臺灣,聞名於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屏東大和旅社所在地前身原名「松風旅館」,旅館在原土地所有人日人寺井好太郎設定抵押貸款後遭拍賣,由鍾鮔及鍾紅樟兄弟取得權利。後來兄弟二人乃將旅社交由吉貝人陳量經營,陳量再將旅館易名為「大和ホテル」,是當時屏東最大的旅社。

商場鉅子鍾紅樟(三)

大正15年(1926)澎湖觀音亭以歷久風雨漂據,破壞不堪,鍾紅樟、葉淵、許波、許來等邀請同志商議修繕,鍾紅樟任總代。「觀徹色空瀛海居然南海 音清韻雅水聲響答鐘聲」,為此次重修「發起人總代鍾紅樟」所敬獻之石柱。立於昭和3年(1928)的<觀音亭改築發起人集金記念碑>以「鍾漢源」為首捐金六百円,「鍾漢源」應為鍾紅樟。昭和6年(1931) 孔廟發起重修,鍾紅樟捐金貳拾圓。同年城隍廟改建,鍾紅樟率先捐款1000元, 鍾紅樟也任正總董。城隍廟於今留有鍾紅樟所敬獻之石柱一對:「陰典默默機關用盡莫逃刑/陽法昭昭恣肆行為猶漏網」。 昭和10年(1935),紅木埕三官殿重修,鍾紅樟也任改築總董事。鍾紅樟以其良好的政商關係,熱心公益,於昭和8年1月(1933),榮膺馬公街協議會議員。日治時期,澎湖籍雕塑家黃清埕亦為小池角人,曾於1940年為鍾紅樟塑像,鍾紅樟塑像作品目前典藏於高雄市立美術館。鍾紅樟之長女鐘麥嫁與白沙鄉小赤崁人呂清樂(1908.4.6-1975.3.12),《續修澎湖縣志 卷十四人物志》有傳。

媽宮東甲郭石頭(一)

本圖為民國46年(1957)馬公三甲人士發起組織觀音亭修建委員會後,由郭石頭奉獻之「除一切苦」匾額 。郭石頭(1900-1963),1900年出生於今澎湖縣馬公市啟明里,別號青巖。大正元年(1912)13歲入上瀧組,後在日人運輸機構服務。昭和9年(1934)任馬公融通信用組合常務理事。昭和10年(1935)1月由澎湖人所組織之馬公共通信用組合召開總會並選舉理監事,由郭遠任組合長,理事有張溪泉、高恭、方勇、蔡獎等人,郭石頭與許良、邵魁則榮膺監事。昭和19年(1944)任馬公街農業會副會長。二次戰後,邀集各界組織治安委員會,任主任委員,維持地方秩序,待中央政府派員接收。民國35年(1946)當選澎湖縣商會理事長暨澎湖縣糧食公會理事長,任職達10年之久。同年當選澎湖縣參議會副議長。7月召開的澎湖縣參議會第1屆第2次大會,郭石頭建請「東吉及北島燈臺信號火宜復舊事」以維護航海安全;「非禁輸出品許可撤廢之件」以便利貨物流通、「請縣內往復及馬公往臺灣之船隻許可撤廢」以利交通等提案。民國36年(1947)成立糧食調劑委員會,當選主任委員,親向省政府請求賑濟。二二八事件時,以副議長身分與傅縣長、高鎮長等人居中協調努力,致力誘導群眾,維持澎湖地區安寧。

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楊棋

楊棋,一名翥其,又名子棋,或楊鴻儀,清代合界頭鄉楊氏五房之後裔。《續修澎湖縣志 卷14人物志》所載楊棋之生卒年月與照片皆是錯誤。楊棋,《人文薈萃》一書記載其生於安政3年12月8日(1856),《澎湖縣志人物志》記載卒年為1935年3月,故其生平為1856-1935,享壽80。《續修澎湖縣志》將其生平註記為1865-1972,楊棋竟有107歲之人生,與事實不符。其次,楊棋的照片從日治時代《臺灣列紳傳》或《人文薈萃》皆著傳統長袍造型,留有鬍鬚的老年模樣;《續修澎湖縣志》則為理平頭著近代的白襯衫,中年模樣。《續修澎湖縣志》所使用的照片並非楊棋,可能是其家族其他人物。

德高望重:陳彬

陳彬(1862-1945),字文質,嵵裡澳人,清同治元年 (1862) 生,爾後隨父親移居南甲。日治時期陳彬經營瑞發號,營業所為馬公402番地,主要營業項目為煙品與雜貨買賣批發,也曾於望安經營鹽館。昭和11年(1936)媽宮煙酒賣捌人(配銷人)主摧小賣店(零售商)辦理商品陳列競技會,陳彬與吳萬益、朱再同獲四等獎。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建,陳彬以董事身分捐金百六十元外,尚以馬公南甲油漆發起人捐金五十元。大正15年(1926),觀音亭改建,陳彬為12位發起人之一,寄附貳百參拾円。陳彬並敬獻石柱乙對:「佛放大光明重煥瀛西諸勝地,祖傳徽妙法別開海外一香山」。昭和6年(1931),原孔子廟管理人郭健秋逝世後,文石書院諸人推舉吳爾聰為管理人。此時,澎湖孔子廟也面臨風雨飄搖、白蟻剝蝕的窘境,林介仁、陳梅峰等發起重修,由鮑迪三、林裕堂、林顧卿、莊安邦等人輪接督造,陳彬亦捐金貳拾圓襄贊。同年,馬公城隍廟改建,林裕堂與鍾紅樟、許合發、謝得、陳溫而、陳彬、吳寶額、張純卿、劉石龍、陳息、黃火寿、郭騰芳、林吉木、顏留等14位為發起人,陳彬以正董身分捐款二百五十円。今日城隍廟內尚有陳彬敬獻楹聯乙對:「神靈明四目奚須孽鏡,感應本中心豈在爐香」。 爾後,陳彬也曾任三官殿改築董事,熱心奉獻於公共事務。

陳彬敬獻之石柱

陳彬(1862-1945),字文質,嵵裡澳人,清同治元年 (1862) 生,爾後隨父親移居南甲。日治時期陳彬經營瑞發號,營業所為馬公402番地,主要營業項目為煙品與雜貨買賣批發,也曾於望安經營鹽館。 昭和11年(1936)媽宮煙酒賣捌人(配銷人)主摧小賣店(零售商)辦理商品陳列競技會,陳彬與吳萬益、朱再同獲四等獎。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建,陳彬以董事身分捐金百六十元外,尚以馬公南甲油漆發起人捐金五十元。大正15年(1926),觀音亭改建,陳彬為12位發起人之一,寄附貳百參拾円。陳彬並敬獻石柱乙對:「佛放大光明重煥瀛西諸勝地,祖傳徽妙法別開海外一香山」。昭和6年(1931),原孔子廟管理人郭健秋逝世後,文石書院諸人推舉吳爾聰為管理人。此時,澎湖孔子廟也面臨風雨飄搖、白蟻剝蝕的窘境,林介仁、陳梅峰等發起重修,由鮑迪三、林裕堂、林顧卿、莊安邦等人輪接督造,陳彬亦捐金貳拾圓襄贊。同年,馬公城隍廟改建,林裕堂與鍾紅樟、許合發、謝得、陳溫而、陳彬、吳寶額、張純卿、劉石龍、陳息、黃火寿、郭騰芳、林吉木、顏留等14位為發起人,陳彬以正董身分捐款二百五十円。今日城隍廟內尚有陳彬敬獻楹聯乙對:「神靈明四目奚須孽鏡,感應本中心豈在爐香」。 爾後,陳彬也曾任三官殿改築董事,熱心奉獻於公共事務。

明治時期代書--林裕堂

林裕(1872-1932),字裕堂,馬公北甲人,居住於馬公614番地。澎湖日治時期成立的詩社多為清代之秀才、貢生、童生,如風櫃尾之蔡汝壁,媽宮許縉纓、林維藩、高遜人、陳錫如、蔡錫三、林裕堂、鮑迪三等;湖西之陳梅峰、吳爾聰、陳鑑堂、洪少陵;白沙之許凌雲;西嶼之楊棋等人為核心。 林裕堂作為澎瀛詩社的發起人之一,可見為當時著名的文人。林裕堂自明治43年(1910)至大正9年(1920),皆擔任媽宮區書記。爾後,於天后宮內執業代書,馬公觀音亭發起改築時,林裕堂所登記之職業即為代書業。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築,林裕堂捐金百六十円。天后宮改建完成後,西瀛吟社提倡開設於閱書樓(清風閣),並希望各界捐和漢書籍於此,俾利各界人士與小公學校生徒閱讀,以利文教之推展。其中,以林裕堂與曾以忠醫師捐書最多,旅外人士顏維珍、顏先誠自朴子、大稻埕也寄附大量書籍回澎。

詩禮傳家林裕堂

林裕(1872-1932),字裕堂,馬公北甲人,居住於馬公614番地。澎湖日治時期成立的詩社多為清代之秀才、貢生、童生,林裕堂作為澎瀛詩社的發起人之一,為當時著名的文人。明治43年(1910)至大正9年(1920),林裕堂皆擔任媽宮區的書記,爾後成為天后宮的代書。大正15年(1926)成為觀音亭改建的十二位發起人之一,捐金四十円。 昭和6年(1931),原孔子廟管理人郭健秋逝世後,文石書院諸人推舉吳爾聰為管理人、林裕堂為輔佐雜務,並報廳許可。昭和七年(1932),林玉堂仙逝,其一生致力於地方文教事務的發展與耕植。林裕堂子純嘏、循治。純嘏取名自詩經「錫爾純嘏、子孫其湛」,循治源於《三國志》:「……謹遇良善,治官曹文書,必循治……」,反映了林裕堂詩禮傳家之風。

天后宮「聖跡肇湄洲德普澎疆垂雨露 母儀昭宋代恩覃湖海靜鯨鯢」楹聯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光緒16年(1890) 至明治31年(1898)於媽宮街私塾學習漢文與算術。明治32年(1899)已為藥種商。明治42年至明治44年(1909-1911)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取締役(董事),並擔任媽宮街第四保第五甲甲長。明治41年(1908)4月30日,日本軍艦松島號載運日本海軍軍官學校學生遠航實習,在澎湖馬公港風櫃附近海域,發生爆炸,因而不幸沉沒,造成船上222人的死亡和失蹤,為日本海軍史上一次相當大之慘劇。爾後,日本海軍開始拆解松島艦。此事件也成為陳柱卿政商發展的轉捩點。明治42年(1909)陳柱卿承包打撈沉沒松島艦的銅鐵構件,並由以帆船運入清國廈門、汕頭等埠,或由日本內地商人寄函購入,或由臺灣本島鐵匠來購,獲利頗豐。 1910年5月,陳柱卿再次入札標得松島艦銅鐵等類轉售,也因此快速地累積資本。 大正3年(1914)8月4日,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同年12月以職務表現優異,獲頒12元獎勵金。大正4年(1915)2月當選澎湖海產株式會社監察役,4月被選舉為天后宮管理人,12月再度獲得職務表現優異獎勵金28元。大正5年(1916)當選澎湖信用販賣組合監事,同年9月10日,蔡清溪發起成立地方改良會,相川廳長乃任命楊棋擔任會長,副會長則為陳柱卿。大正6年6月4日(1917)臺灣總督男爵安東貞美依「臺灣紳章條規」,頒授紳章予陳柱卿。 大正11年(1922)至大正15年(1926)連任三屆馬公庄協議員, 也擔任農會評議員、神社改築委員長等。 此外,陳柱卿了投資了台灣製鹽株式會社,事業版圖日益廣大陳柱卿原本經營「瑞安堂中藥鋪」,包括薛號、陳連法、林君黨等三人,皆為瑞安堂敦聘的師傅。然而陳柱卿平日庶務繁忙,遂將中藥房無條件轉讓予夥計經營,瑞安堂中為陳連法先生接手經營,更名為「連發中藥房」;薛號則另覓四眼井旁的店舖開業,創立乾益堂中藥行;林君黨則成立保生堂。以「漁業增產及貸放資金」為宗旨的「將軍澳水產組合」在大正13年(1924)成立時,陳柱卿被聘為第一任的「組合長」,陳柱卿也順勢修建浚深潭門港附近「潭泉井」。昭和2年(1927)7月,陳柱卿與張瑞成暨台南人林福全、林福義成立澎湖製冰會社,促進澎湖漁業的近一步發展。在公廟的參與方面,清代金龜頭西垵一帶設有無祀壇,藉以埋瘞枯骨。廟中周歲燈油,春秋二祭俱由協營捐辦。媽宮各廟宇若舉辦神誕慶典,亦會派廟中執事帶牲禮龜粿等前往祠壇祭祀。大正2年(1913),此地成為陸軍御用地,陳柱卿乃出面倡首遷建新廟於草仔尾一帶,名為大眾廟。大正3年(1914),天后宮已呈現頹敗之勢,臺廈二郊商董邀集諸人募款重修,然而遲遲未有下文。大正11年(1922),廟貌已頗形殘破,因此重修之議再起。這次的重修由臺廈郊暨日本人所主導,在街諸紳商共相議,舉董事四十五人,藉郡守竹下康之及街長上瀧宇太郎之力,申請督憲許可,並推舉街內出身的聞人陳柱卿擔任總董事。陳柱卿於大正12年(1923)敬獻「聖跡肇湄洲德普澎疆垂雨露」、「母儀昭宋代恩覃湖海靜鯨鯢」楹聯一對於天后宮。昭和12年(1937)陳柱卿再獻匾「慈悲通慧」於觀音亭。 昭和5年(1930)8月,澎湖水產會開會,會中表揚上壠柳作、宮崎彌吉、陳長桂、楊棋、薜天嶙、陳謀、陳茂松、陳柱卿、蔡迫、陳晏諸人對水產會之貢獻。陳柱卿與諸人各獲贈表彰狀與木杯各一。 陳柱卿卒於昭和16年(1941),歐清石先生為其長女婿。陳柱卿君,精漢文、解國語,為人溫厚、名望最高,此為大正年間時人對其之評語,誠然可信也。

楊棋(1856-1935):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四)

(承前文)然而,楊棋家族也並非一帆風順。1908年3月26日,合界頭楊命駕駛之帆船金振盛號,「由廈門載石油六百箱、木材一千二百,並一切貨物,值得四千五百圓。欲帆赴東石港,船員共二十一名,迄今人船俱無,不知流落何地。」1916年2月8日楊長駕駛的帆船自臺出發,卻不幸於廈門附近之七星礁觸礁沉沒而殞命,損失超過6000元。先後兩次的人員與船貨的損失,肯定對楊棋家族造成相當的衝擊。楊棋除了政商上的表現,楊棋也努力教化人心風俗。明治30年(1904),紅羅罩鸞堂集會所向善堂歐陽梯,應邀至西嶼合界頭擔任私塾教師。楊棋在歐陽梯與洪瑞徵的協助下創立樂英堂,任堂主之職,扶鸞警世。今日合界威揚宮內右側廂房,存有「本鄉紳士楊鴻儀敬酬」于大正乙卯年(1915)的匾額「慈祥廣濟」一塊。明治35年(1902)澎湖遭旱魃之災,民幾於餓殍。《臺灣日日新報》刊布澎湖慘狀勸募。臺中、臺北、臺南各處慈善家或寄附金錢、捐附米糧薯簽者,統計有三萬餘圓。澎湖各地仕紳、實業家也發起<澎湖廳管下罹災籌民籌濟事務所>籌募救助金。明治36年(1903)9月10日,楊棋等16人,發起成立窮民籌濟會,以救助澎湖廳下凶歉災者。

楊棋(1856-1935):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五)

(承前文)清代,澎湖地方人士為求前往府城應試之士子,能有一處安身之所,遂於府城下大道公廟北方設立會館「澎湖書院」,清末至日治初期管理人為蔡汝壁與黃濟時,兩位碩儒相繼逝世後,1912年9月乃重新選出陳錫如與楊棋擔任管理人。1930年8月,澎湖水產會開會,會中表揚上壠柳作、宮崎彌吉、陳長桂、楊棋、薜天嶙、陳謀、陳茂松、陳柱卿、蔡迫、陳晏諸人對水產會之貢獻。已逾古稀之齡的楊棋,獲贈表彰狀與木杯各一,為其精彩的一生更添花錦。#參考文獻<澎湖廳林此到外十三名紳章附與ノ件>《續修澎湖縣志 卷14人物志》《澎湖縣志人物志》《人文薈萃》<產業上ノ功勞者及篤志者姓名及閱歷><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設立申請許可並謄本下付(楊棋外四十二名)>《臺灣日日新報》,<地方改良會>,1917年9月17日。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臺灣日日新報》,<參事再補>,1915年1月19日。《大海洋洋總是田-澎湖西嶼澳古厝聚落姓氏圖鑑》《澎湖臺廈郊會館之研究與修護計畫》

龍門洪明庭

洪明庭(1857-1926),又名瑞徵,亦寫成明廷,湖西鄉龍門村人。《澎湖縣誌-人物志》暨《湖西鄉志-人物志》稱其生於咸豐9年(1859),大正15年(1926)9月歿。依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0年授紳章之履歷書記載:「洪明廷:澎湖島良文港鄉六十六番戶,咸豐五年丁巳十一月誕生」。此份履歷書包括高攀、蔡汝壁、許凌雲等共九人,皆為其本人所呈交。「咸豐五年」應為乙卯年,「咸豐丁巳」年則為「咸豐七年」,乙卯與丁巳字體不一,然五與七筆劃接近,故咸豐五年即可能為咸豐七年抄錄之誤,洪明庭應生於咸豐7年(1857)。洪明庭曾於日治初期任大山澳辨務署副署長、隘門辨務署參事,第七區鄉長外,洪明庭亦於大正9年12月(1920)起擔任湖西庄庄長。

日治時期受到日本人重用的洪明庭

洪明庭(1857-1926),又名瑞徵,亦寫成明廷,為湖西鄉龍門村人。圖片為日治時期澎湖島廳針對洪明廷的記載資料。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稱洪明庭「吃素守分」,且熱於參與鑾堂與善堂事務。洪明庭不僅是擁有科舉功名的地方士紳,日治初期,洪明庭為日人所重用,在地方上自有他的領導能力與威望。爾後,包括龍門友善堂、菓葉村陳善堂、合界樂英堂、開蠻寺養性堂皆有洪明庭參與的足跡。洪明庭更在1969年以後龍門鸞堂先後出版之《響醒晨鐘》、《行善指南》、《普化慈舟》等書中以「西天護法神」的身分,數度蒞堂降鸞訓勉龍門鸞堂諸生修道為善。

澎湖秀才洪明庭

洪明庭(1857-1926),又名瑞徵,亦寫成明廷,為湖西鄉龍門村人。圖片為洪明庭的「履歷書」。洪明庭於清同治五年(1866)於尖山鄉開始就學,修習儒業、詩文各六年,共計十二年。清光緒十五年(1889)四月十六考取秀才,洪明庭不僅是擁有科舉功名的地方士紳,日治初期,洪明庭為日人所重用,在地方上自有他的領導能力與威望。此外,洪明庭熱衷於鑾堂之教授,自清光緒九年(1883)正月十七日至日治明治二十九年二月十日止,合計為師傳道十四年,更數度蒞堂降鸞訓勉龍門鸞堂諸生修道為善。

大正9年的湖西庄庄長洪明庭

洪明庭(1857-1926),又名瑞徵,亦寫成明廷,為湖西鄉龍門村人。洪明庭同時為地方科舉有功名的仕紳,以及日本人所重用的對象,在地方的領導與威望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日治初期,洪明庭曾任大山澳辨務署副署長、隘門辨務署參事,第七區鄉長外,洪明庭亦於日治大正9年(1920)12月起擔任湖西庄庄長。圖片為大正10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洪明庭於該年1月23日因新任庄長宴客之消息。大正15年9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亦有一段針對洪明庭謝世的報導:前隘門辨務署參事,及賜紳章任庄長之洪明庭氏吃素守分。對於一般迷信者又能極力啟導。不似儘誦彌陀者之第作出世想。故鄉族中人甚為信賴,不圖老病纏綿,已於近日謝世。戚友聞知,不甚悼惜。然兒孫滿眼,且能世首其職,第三子美煥,現為湖西庄保正,兼協議會員,天之報施善人為不爽云。

澎湖為師三十餘年者:謝贊

謝贊,清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東甲人。生於清道光23年(1843),卒於日本明治39年(1906),享年63歲。謝贊自七歲始,受業於郭猷乃秀才。咸豐10年往臺灣考試(1860),在洋被盗船劫掠。隔年,再往臺灣赴試,又在洋遭風,幸而生還。同年,老師郭猷乃仙逝,謝贊遂停止學業。同治元年(1862)謝贊設館於西衛鄉,並再度赴臺謀取功名,卻又遇風劫,連續三年遭難,時運不濟。謝贊於是在西衛、或媽宮等地設館教讀長達三十餘年,其門生數百人。謝贊雖為人師,亦勤學不輟,文石書院考課屢列上取。同時亦醉心於教化人心,其自稱二十八歲起,每年兼宣講聖諭廣訓十六條及勸善各書籍,或在媽宮或往鄉村,講勸不定。

澎湖廳參事謝贊

謝贊,清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東甲人。生於清道光23年(1843),卒於日本明治39年(1906),享年63歲。本圖為日本明治30年(1897)日人向臺灣總督上奏謝贊任澎湖廳參事文。光緒11年(1885)3月,法軍攻澎,謝贊避劫鄉村。光緒21年(1895)3月,日軍攻陷澎湖,挈妻子避難鄉野。日軍為穩定澎湖局勢,先後由松本龜太郎,伊集院兼良等人,催請謝贊協助事務。時任「澎湖列島行政廳長官」田中綱常少將亦再三催請,謝贊遂與弟科、子龍於同年3月29日出任澎湖列島行政廳臨時雇員。其工作包括查驗西衛民人,出示曉諭安民,調查地方有無藏匿清兵、鎗砲及東衛鄉藥彈,以及各鄉戶籍男女等。又同通譯官松本龜太郎到媽宮招勸各民回家安居及各商戶開市買賣、查勘敗兵再雇船渡清國兵勇回廈歸籍,以免在澎滋事;又,同尾本壽太郎通譯官賑濟列島貧民。明治30年,謝贊以功勳同蔡汝壁擔任澎湖廳參事並授紳章。

桃李滿天下-媽宮謝贊與其詩

謝贊,清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東甲人。生於清道光23年(1843),卒於日治明治39年(1906),享年63歲。其一生中,求取功名道路顛簸,卻仍孜孜不倦的學習,除此之外,更於媽宮等地設館教讀長達三十餘年,其門生數百人,知名者如附貢生許占魁、廪生許棼、秀才高攀、秀才郭丕謨、秀才鄭祖年、秀才林維藩及高汝曜等人。圖片為謝贊所作之詩,謝贊開館春風化雨,桃李滿天下,自然擅於詩文。所作之詩文有數首於日治明治38年臺北鳥松閣全臺徵詩時,收錄於明治39年由「臺灣日日新報社」出版的《鳥松閣倡和集》一書中。

詩禮傳家林裕堂-3

林裕(1872-1932),字裕堂,馬公北甲人,居住於馬公614番地。澎湖日治時期成立的詩社多為清代之秀才、貢生、童生,如風櫃尾之蔡汝壁,媽宮許縉纓、林維藩、高遜人、陳錫如、蔡錫三、林裕堂、鮑迪三等;湖西之陳梅峰、吳爾聰、陳鑑堂、洪少陵;白沙之許凌雲;西嶼之楊棋等人為核心。 林裕堂作為澎瀛詩社的發起人之一,可見為當時著名的文人。林裕堂自明治43年(1910)至大正9年(1920),皆擔任媽宮區書記。爾後,於天后宮內執業代書,馬公觀音亭發起改築時,林裕堂所登記之職業即為代書業。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築,林裕堂捐金百六十円。天后宮改建完成後,西瀛吟社提倡開設於閱書樓(清風閣),並希望各界捐和漢書籍於此,俾利各界人士與小公學校生徒閱讀,以利文教之推展。其中,以林裕堂與曾以忠醫師捐書最多,旅外人士顏維珍、顏先誠自朴子、大稻埕也寄附大量書籍回澎。

蔡汝壁生平增補

蔡汝璧 (1843.9-1912.3)的墓塚以蔡玉成為名,與其父蔡耀坤合葬於風櫃尾。墓碑以其祖籍地龍江為號,中書「例贈修職郎五代顯祖考蔡公玉成之佳城」。 從其受紳章之履歷書,蔡玉成於童蒙之齡,先於1852年(咸豐2年),就學於双頭跨鄉秀才張建勳,修儒業六年,迨1858年(咸豐8年)再就學於烏崁鄉增廣生葉清瀾修詩文五年,計十一年。1862年(同治元年),於風櫃尾鄉教授生徒六年,1867年(同治6年)受湖西鄉之聘教授生徒四年,為師共十年。1871年(同治10年)年考取生員。1875年(光緒元年),通判劉家聰札委文石書院監院。1876年(光緒2年),勸捐修理文石書院一切重新。1879年(光緒5年),通判蔡麟祥募修澎湖廳志,札委蔡玉成總理修志局事務。1885年(光緒11年),倡建媽官城內程朱祠、文昌閣。清法戰爭後,程邦基札委督修媽宮城隍廟。 蔡玉成於1897年(明治30年)受紳章,同年10月任命為澎湖廳參事。此年澎湖廳長伊集院兼良作豐年歌,澎島文人士紳多有倡和之作,蔡玉成署名風櫃尾鄉紳士蔡蘊輝汝璧。

光緒年間碇鉤、鷄膳紫菜採集爭議(一)

1735年(雍正13年),奎壁澳諸社以趙魁、陳良二人為首,聯名向澎湖廳提出碇鉤、鷄膳與北藔港二嶼一港的漁業權,後由澎湖廳批示在案。碇鉤、鷄膳紫菜採集權確定由奎壁澳諸社納餉輪流採捕,並應於每年十二月十五日開禁,聽令其他鄉民自由採捕。一百五十年後的光緒年間,奎壁澳諸社以風颱輒作,採捕無期,希望將碇鉤、鷄膳紫菜採集開禁日期延後至來春的二月初二日以後,澎湖通判龍景惇於1890年(光緒16年)12月初6日頒發告示未准。其次,《澎湖廳志》中龍景惇任職澎湖通判期間為1888年(光緒14年)8月至1890年(光緒16年)4月,接任者為俞鴻。從此告示,俞鴻於當年12月初尚未到任。

光緒年間碇鉤、鷄膳紫菜採集爭議(二)

1890年(光緒16年)12月,澎湖通判龍景惇頒發告示未准奎壁澳鄉耆延長紫菜採捕時間至隔年2月初2日。奎璧澳等七鄉鄉耆再次聯名陳情,以菓葉鄉船隻較大前往較為安全,其他澳社船隻較小風大則望洋興嘆,故希望延後開禁日期,使貧民百姓能利用晴日前往上述二嶼,採集紫菜以資糊口。龍景惇遂採取中道,以每年正月十五日為期開禁。1891年(光緒17年)3月,其告示如下: 即補清軍府署理臺南澎湖海防粮捕分府龍 為再行定期出示曉諭事。照得本年十月二十日,據奎璧澳鄉耆陳言、吳彩、楊德、蔡董、洪兩、許輟、許晟、許提、呂左、陳珍珠、林帶、蔡深、林廷、洪碧、姚秋蟬、蔡尚、謝捷、許入等僉稟稱:自先世請墾鷄膳碇鈎兩嶼採掇紫菜,徵納國餉,係該南藔、北藔、湖東、湖西、紅羅罩、白猿坑等各鄉相接輪當,訂于歷年十二月十六日開禁,聽各鄉民蜂擁採掇。近因十一月初生紫菜時,颶風連作月餘,值年之鄉舟楫不通,採掇無日。延及十二月間又將開禁,如或未及晴霽,勉強前往兩嶼,潮水高急異常,多有渰殛斃命者。言等目擊心傷,爰是聚集妥議,聯名僉稟改定於來春二月初二日開禁,計粘約字二紙,稟懇示禁等情一案,當經批飭仍照舊章,並出示曉諭在案。.以下詳見全文。

光緒年間碇鉤、鷄膳紫菜採集爭議(三)

1892年(光緒18年)4月,繼任澎湖通判的俞鴻,再次重申龍景惇對錠鉤雞善紫菜採集的裁示。從此告示,菓葉鄉以及船隻優於其他鄉里,而能自行決定輪值當年紫菜開禁日期。俞鴻之告示如下: 欽加知府銜即補清軍府署臺南澎湖海防粮捕分府俞 為 特再示諭事。照得奎璧澳海邊,有碇鈎鷄膳二嶼年年生發紫菜,各鄉貧民輪採輪納餉項。歷年訂於十二月十六日開禁,至今已一百五十餘年,相安無事。1891年(光緒17年)二月間,據湖東等鄉許川等稟稱:川等六鄉與菓葉計七鄉環處海濱,自趙魁墾成鷄膳碇鈎二嶼紫菜,而菓葉有分者惟鷄膳嶼而己。從前禁約以三年兩鄉輪當一次,川等六鄉所置皆一葉扁舟,冬季風狂浪急,惟有望洋徒嘆。請改為春季二月初二日開禁,且川等六鄉但禁自己至鷄膳嶼,輪菓葉鄉值年任其何月何日開禁各如其願等情。當經 龍前廳批飭開禁日期,如果苦於冬季浪大,該鄉船小實難前往採拾,姑准變通辦理,毋論舊約新章,酌中定於每年正月十五日為期,聽各鄉民往採,庶幾彼此兩無妨碍,各宜安分恪遵。如有抗違,定即嚴辦,一面出示曉諭在案。...以下詳見全文。

光緒年間碇鉤、鷄膳紫菜採集爭議(四)

1893年(光緒19年) ,通判潘文鳳對錠鉤雞膳紫菜採集的權利年分配,再次重新律定。雞善嶼作五年一輪,南寮二年、菓葉二年、紅羅罩一年,輪到之年始終歸此鄉採收,不必封禁開禁;碇鈎嶼則專歸湖東、湖西、白猿坑、北寮等四鄉管掌,四鄉各分配一年。兩嶼紫菜採集權明定分屬不同鄉社,互不干涉侵擾。此項規定遂成為定制,再次改變時,已是二次戰後之事。潘文鳳之告示如下: 欽加知府街儘先補用同知直隸州正堂調署澎湖分府卓異候陞潘 為 重申示禁事。照得雞善碇鈎二嶼向產紫菜,七鄉有份。南寮、菓葉、紅羅罩向以雞善嶼輪值完粮,兼迎神設醮。其碇鈎嶼則歸白猿坑、湖東、湖西、北寮四鄉輪值。近年菓葉鄉與南寮等鄉以開禁日期遲早,相爭纒訟多載。本分府前為斷結,雞善嶼作五年一輪,南寮二年、菓葉二年、紅羅罩一年,輪到之年始終歸此鄉採收,不必封禁開禁,免致相爭,已據遵依在案。惟雞善嶼既歸菓葉等三鄉與湖東等鄉無涉,則碇鈎嶼自應專歸湖東、湖西、白猿坑、北寮等四鄉管掌,其菓葉、南寮、紅羅罩三鄉不得前來爭收,方足以昭平允。七鄉既俱悅服,各具甘結附卷,永遠不得再啟爭端。...以下詳見全文。

銅屏山與臺灣神社遙拜所

1903年(明治36年)10月 ,澎湖廳石川慶三等11人提出於媽祖宮後方高地興建官幣大社臺灣神社遙拜所之申請,後來並推派富田喜一郎為總代。此地本為奈良丸船難紀念碑所在地,奈良丸船難紀念碑後來再遷徙至順承門一帶高地。從建築示意圖顯示,遙拜所興建地位於媽祖宮與測候所之間,今已開闢為民族路。遙拜所於同月底完工,時任廳長為小林三郎。 位於天后宮與測候所之間的臺灣神社遙拜所係興建於1903年(明治36年)10月,1920年(大正9年)重修,1921年(大正10年)2月完工,主要奉祀征台陣亡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人。流傳於網路的澎湖神社遙拜所照片,應為此次整修後之產物。其次,此地名為銅屏山,若報導用字無誤,應與鄰近的銅山館有關。今日銅山館地址本為媽祖館所在地,媽祖館亦為銅山人所建,然媽祖館又早於銅山館,兩者同為銅山人之產業。銅屏山,有屏障銅山之意。 大正末期,在馬公市區漸次發展後,空間逐漸不敷使用。1928年(昭和3年)2月11日,澎湖神社動工(今縣立游泳館一帶),同年11月8日完工,同年舉行遷座式將原本奉祀在遙拜所內的神位遷於新址,1934年(昭和9年)升格為縣社。

錠鉤雞善紫菜採集(終)

自清末潘文鳳律定錠鉤嶼紫菜由湖西、北寮,湖東、白坑每四年一輪,每村各採收一年,長久以來爭議較少。雞善嶼則五年一輪,菓葉、南寮各得二年,紅羅一年。然1994年(民國83年)澎湖耆老口述歷史,洪根本老師的說法則不同:菓葉兩年,南寮、紅羅各得一年,第五年為南寮與紅羅的共有年。每十五年(三輪次)則有三年之共有年,因南寮人口較多,南寮得二年,紅羅得一年。亦即每十五年,菓葉得六年,南寮得五年,紅羅得四年。後因南寮向紅羅要求租用該村之共有年,使輪流有序易記,如此五年一輪,菓葉,南寮各占兩年,紅羅僅占一年。雙方議定,南寮採收,紅羅暫讓之當年,鄉老偕同前往紅羅北極殿燒金銀紙,添油香,以替代收租金。后因南寮違約,紫菜採集再起風波。經縣府與鄉公所出面協调,更改為二十年(四輪次)。菓葉得八年,南寮七年,紅羅得五年。並於1953年(民國42年)重訂協議書,奎壁澳紫莱嶼風波遂告平息。..(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步仙:潭邊先賢歐百步

歐百步(1871-1954年),字仲侯,又名歐陽梯,潭邊鄉人。是橫跨清末、日治時代與二次戰後的澎湖先賢。從《澎湖歐陽氏族譜》記載,其祖父啟綱建築祠堂並充當書房教育子弟來看,自是書香門第。1920年(大正9年),書軒毀於颱風。歐百步乃重整先人塋塚並遷建祠堂於今現址,並有〈開澎始祖擇居潭邊記〉一文傳世。 1901年(明治34年)一新社以清水解鴉片煙毒轟動澎湖,洪汝明乃與紅羅罩數人至一新社叩求甘露水回紅羅罩為鄉人解鴉片煙毒。一新社宣講生康吟都也於此時接受洪汝明之邀請到紅羅罩宣講勸善,洪汝明與洪瑞徵乃於1901年(明治34年)農曆9月15日在紅羅罩成立集會所向善堂,並著造《化俗新編》一書。此時,歐百步也參與紅羅罩集會所向善堂的鸞務,擔任唱鸞生等職,其在鸞堂所使用的名號為歐陽仲侯或歐陽梯。爾後,歐百步應邀至西嶼合界擔任私塾教師,而將鸞法傳播至西嶼,協助合界頭於1904年(明治37年)成立樂英堂,歐百步可謂西嶼地區鸞堂的創始者之一。 日治時期,歐陽仲侯任私塾教師,港仔尾鄉許保富先生年少時即從師於歐陽仲侯,研習漢文達五年之久。

日治時期澎湖國語傳習所

1895年(明治28年)3月26日,日本於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日軍利用清朝澎湖鎮總兵官署為行政廳之廳舍,由海軍少將田中綱常擔任行政長官,展開對澎湖的殖民統治。田中綱常在澎湖的行政區域、戶籍管理、土地管理等訂定十條概略方針,作為統治的準則。其中第五條為簡易速成學校設立與教員派遣:「列島居民因未受教育,故無法以紙筆與之溝通交談。透過本廳的翻譯官或是由廈門福建至此工作者的口譯亦無法溝通,是以有必要成立教育機構。位於右方的馬公城內的清國政廳附屬官舍可以加以修繕,以充當將來的學舍,在列島重要的村落各找出兩名八、九歲到十四、五歲的學童(總員額限制在五、六十名),其中住馬公附近者通學,距離稍遠者則寄宿學舍,學科程度及授課內容則聽取專家意見。以現況判斷,學校教學仍需以教育語言為主要需求,其他科目則包含閱讀、寫字、算術之授課,畢業後授與教師資格,派遣至各村落任教。在校學習的三、五年中應可見顯著教育成效。有必要興建新校舍,準備學生食物以及學習用品、教具、紙筆,被差派來的三、四位教師以及其所需用品亦應一併附上。」

如「墓」之情

墓塚往往是研究歷史事件、人物、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文物。例如:太武的勇廟,原為1895年(光緒21年)乙未之役抵抗日軍侵略戰死疆場的英魂墓塚,換個角度而言,英靈們應該也足以入祀澎湖忠烈祠。英國商船S.S Bokhara(布哈拉) 在1892年(光緒18年)10月10日從上海參加板球比賽返回香港,途中遭遇颱風而在姑婆嶼附近觸礁沉沒,震驚中外。當時往生者的墓塚如果還存在,對澎湖刻近籌畫的水下博物館,不是注入一股強大的力量嗎?蔡廷蘭的墓塚、鄭步蟾的塋墳、蔡玉成的馬鬣封等等,他們不僅是澎湖的名人,更可透過墓碑的形制研究當時的石材來源、工藝師傅、打石產業在澎湖的發展。從金門、龍江、銀同等福建原鄉的追思,到澎江、東衛等在地的認同,樣樣皆是歷史、文化、社經等背景的呈現。可是,先人的墓區在現在的時空往往被認為有礙觀瞻、阻礙地方發展的絆腳石。我們的祖先怎麼成了後人的障礙?祖先之地怎麼會有礙觀瞻? 圖為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高姓歷代先祖的總墓。

郭遠祖系考證

郭遠(1863-1954),又名郭廷光,1863年(清同治2年)出生福建海澄,卒於1954年(民國43年)。大清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人士,行伍出身,光緒年間隨軍隊戍防澎湖並定居於此,曾參與討剿臺灣後山的卑南族戰役、澎湖班兵「海澄媽會」神明會發起人,日治時期曾出任保正以及澎湖天后宮、銅山武聖殿的董事。 根據考證,對於郭遠這一脈的開澎祖祖系有了不一樣的發現,從契約(如圖)與考證墓塚之記載,郭鳴珠與郭江氏傳子郭元吉,郭元吉育有三子分別為郭東陵、郭東波與郭東階,至第四代有郭遠、郭謙、郭平、郭狗等人。所以郭遠這一脈的開澎祖為郭鳴珠而非郭遠,而從契約上看出第二代郭元吉於道光初年已能收購土地推測,郭元吉應生於嘉慶初年(19世紀初),而郭鳴珠最遲於乾隆末年已由海澄遷居澎湖,而判定認為郭遠系出生於澎湖,是此脈郭氏第四代裔孫而非開澎祖。祖系與祖譜的考證,亦可透過早期契約文獻、墓碑,藉以爬梳出真實祖系脈絡... (更多內容詳見全文) 註: 開澎祖:遷移至澎湖開創基業的第一代祖先。

日治初期媽宮城內的清潔衛生

1885年(光緒11年)年3月29日早晨,孤拔乘坐旗艦拜雅(Bayard)號,共5艘戰艦排成單縱隊,向西嶼砲台航行並攻擊澎湖,並於3月31日順利佔領澎湖。該場戰役,法軍僅5人戰死以及12名受傷者。然而,媽宮的衛生狀況欠佳,霍亂疫疾橫行。法軍極力用石碳酸消毒除臭,改善媽宮環境衛生及飲用水等,然而士兵依然不敵病魔的侵襲,造成法軍數百人因疾病為死亡。 1895年(光緒21年、明治28年)年3月23日至25,日軍侵略澎湖的戰役中,日軍同樣面臨霍亂的侵襲,造成逾千名日軍的死亡。有鑒於此,日本統治台灣澎湖之初,於積極辦理傳染病的防治工作。除了公布各類傳染病預防令,發布各類傳染病防遏辦法以外,還施行船舶檢疫規則,種痘施行標準,以及清潔法、污物掃除規則,公布飲食物暨其他物品取締法,屠宰場和傳染病墓地與焚化場等。

西嶼外塹大王之神-靈籤筒與青花香爐

清初,1685年(康熙24年)蔣毓英《臺灣府志》載澎湖大王廟有 四座:一在良文港,一在沙港,一在通樑澳,一在八罩嶼。清末,林豪《澎湖廳志》論及澎湖各澳社多有大王廟,神各有其姓。歷經兩百年的發展,澎湖各鄉社大王廟已十分普遍,王爺信仰深入民間。其中又以西嶼外塹大王之神,尤著靈異。凡有商船出入,必備牲禮投海中,遙祀之。更可見聲名遠播。 外垵溫王宮傳世文物有一靈籤筒,上緣刻有「澎湖獅嶼頭宮」,中書「王爺」、「靈籤」,上款:道光戊申年三月吉置。下款:「澄邑青浦高港社弟子王堆金答謝」,謝字特別安排在下款的上緣。「獅嶼頭宮」乃西嶼頭宮之訛誤,蓋因獅與西的台語發音皆為「sai」;「澄邑」為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此籤筒為海澄王堆金於1848年(道光28年)所敬献,於今已逾170年。而從這兩件西嶼鄉外垵村溫王殿的文物,更充實了外垵與漳泉一帶通商貿易往來的歷史。 此外,尚有一青花香爐,口徑碩大,豪邁異常。中書「西嶼王府座前」,上款:「光緒庚寅十六年荷月吉立」,下款:「深滬船戶金懋成弟子吳世猴敬献」。深滬,乃今泉州深滬灣深滬鎮一帶。可遙想當年商民一體敬献牲禮的虔誠之心,更是西嶼大王靈驗的表徵。

大池村耆老黃清池

照片中人物為大池村耆老黃清池先生。黃清池,1935年(民國24年)出生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並於1948年(民國37年)畢業於池東國民學校,他在國小一、二年級時受日本教育,三;四年級時遭遇空襲無法讀書,五、六年級則接受戰後的國民政府教育。國小畢業後他曾經從事汽車修理工作,並前往接受台灣省農林廳漁業管理處的「狄塞爾輪機人員訓練」。1956年(民國45年)從軍中退伍後,透過王鴛鴦女士之介紹與顏雪娥結婚,開始討海為生。   1969年(民國58年) ,黃清池與其他五位大池村居民一同登上來自高雄的「新東洋號」擔任水手(海腳)。新東洋號為220噸的遠洋漁船,主要漁獲為鮪魚(串仔tshńg-á)、旗魚(釘挽ting-bán)。兩年間他們橫跨印度洋與大西洋,也繞過非洲尾端,最遠曾停靠於巴西聖保羅、累西腓港口。   黃清池先生一輩子從事海上漁業,有著豐富近海與遠洋討海經驗,他擁有一艘「昇興利號」小型漁船,現在仍經常出海。除此之外,他在大池村也擁有一塊坡地,自己種植十數種水果與花生等作物,並擁有一個牛棚。

大池村洪家第22代祖洪高士

照片為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洪家祖先洪高士先生,在清領時期,20歲的洪高士離開中國的家鄉—福建泉州前所拍攝。考慮千里迢迢渡海來台的路程艱辛,深怕一有不測,家眷卻全然不知,於是拍一張大頭照放在身上,方便遇難後可以辨認身分。 洪高士20歲時與父親洪光栓和祖父洪扶芳渡海來台,祖父洪扶芳是洪家來台最年長的開澎祖。洪高士後來在澎湖娶了大池村的妻子黃妹,並有三個兒子,其中一位是養子洪款,後來離開澎湖到台南新營;兒子洪賞,後來去中國安徽經商;另一個兒子是洪棟,娶合界村洪楊當為妻,當年是由親戚提親,來完成這樁婚事。洪棟的兒子洪頭,後來在1978年至1985年(民國67年至民國74年)間擔任大池村村長。

洪頭與女兒洪春芝的甜蜜時光

照片攝於1969年(民國58年)5月,地點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32號的洪家古厝,父親洪頭在廂房旁的浴室外幫一歲的洪春芝洗澡的合影,由洪春芝的大哥洪自選持底片相機拍攝,人物背後的牆壁則是硓𥑮石疊砌成。 底片相機是洪自選從17歲時,開始到馬公的西裝店當學徒,將每個月300元的薪水存起來,再加上成為師傅後的第一份薪水,在馬公花費4500元買下,並自學拍攝。那天洪自選剛從馬公的西裝店回到家中,恰巧見到洪春芝洗澡前的可愛模樣,便以相機記錄下來,但因技巧不純熟,使拍攝人物位於逆光的位置,導致背景曝光過度。 洪頭十分疼愛自己的五個女兒,相當不同於早期重男輕女的觀念。洪頭33歲時就為了就近陪伴大女兒,特地辭掉馬公的工作,回到大池村從事捕魚行業,也留下許多父女的合照,最重要的是讓每位女兒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清末纏足女性的大頭照

  這是1966年(民國55年)已經74歲的洪楊當畫像的照片。洪楊當是洪頭的母親,洪春芝的祖母。洪楊當在1893年(光緒19年)11月13日時出生於西嶼鄉合界村,1913年(大正2年)嫁給大池村的洪棟,後來洪棟不幸於1943年(昭和18年)中日戰爭時去世,洪楊當因此開始守寡,卒於1983年(民國72年)3月21日,享年91歲。   這是一張畫像,經相機翻拍留下的影像,並非直接拍攝本人的照片。其由來,是因為當時西嶼來往馬公的跨海大橋尚未通連,主要是搭乘西基號或軍用運輸船往來,洪頭希望母親留下相片寫真,卻又擔心母親裹小腳行動不便,搭船途中有摔傷的可能,因此請馬公的畫師到家中繪製全身寫真,再送去馬公翻拍成大頭照。後來洪楊當往生時便以此做遺照使用。   照片裡的畫像,頭髮似乎使用髮髻、髮油梳理,是當時老嫗代表性的打扮;身上所穿衣服,則是非常傳統樸素的閩南黑色對襟衫,使用布鈕釦。

西嶼大池村的復發國術館

照片為1980年(民國69年)7月洪春芝的三姐洪春瑩騎腳踏車在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治安宮附近的復發國術館前,由洪春芝持相機拍攝。 根據洪春芝口述,照片中的復發國術館的師傅為洪再發,洪再發的爸爸與其宗親們是走江湖的人士,常有一些跌打損傷,久病成良醫,因此在1972年(民國61年)建立大池村第一間國術館,洪再發妻子也在國術館內兼營理髮店,直到1996年(民國85年)才結束營業。 在大池村的復發國術館尚未出現以前,因為當時西醫看診和藥價都相當昂貴,因此若是病情輕微,村民會到二崁村的中藥店買藥酒和黑藥膏,自行以中藥服用以及推拿。如果是危急時,則會到小池角的池東村找軍醫官或是去西醫診所看病。 另外也可使用家裡「寄藥包」的藥物;所謂「寄藥包」是藥商將家庭常備藥物用紙袋裝著,直接挨家挨戶寄放在各戶人家家中,之後業務員會定時來補充藥物,並結算已使用的藥物費用,是早期澎湖以及台灣各地濃漁村偏鄉醫療資源匱乏地區常見的服務模式。

澎湖清代瓦硐張家在台產業

許益超於〈澎湖歷史風物的探討〉一文中提及澎湖明末聞人張百萬其家族於1773年(清乾隆38年)分產的鬮書,記載張家於台中大甲有田園百甲,鹿港、彰化、府城等處,均有店舖多間。可惜,鬮書因故遺失。 吳培基引用張家族譜認為四房祖之子-張時用(譜名孝,貢生),其子「賢」(四房14世,遷大甲)、「東成、東貴」(住大甲)。「賢」之子「阿紅、仕老」(四房15世,住大甲下大安庄)。由此推斷張氏四房,自「張時用」取得貢生的資格後,已在臺灣的大甲發展,並有大片土地。前述乾隆38年分產的鬮書,或許即屬於張氏四房。 而據日治時期總督府在完成以西部平原為主體的土地調查後,由殖產局林野調查課負責執行的第二波「資本主義基礎工事」的本林野調查。該事業起迄於1910-1914年(明治43年-大正3年)。此波土地調查,難免引起地主之間對土地歸屬的糾紛與異議,其中包括瓦硐張家族人之間的土地異議申立書。 從上述《台灣總督府》1914年(大正3年)所抄錄的文書,瓦硐張家在台中大甲、彰化鹿港,乃至於台南等地所擁有的產業,並非傳聞而是確有其事。瓦硐張家於光緒初年,事業版圖依然保有一定的規模。

澎湖新海租書店

澎湖新海書店坐落在澎湖縣馬公市民權路上,於1979年(民國68年)開幕,是一間三角窗的書店,2016年(民國105年)因敵不過時代的演變而結束營業。1952年(民國41年)左右這棟老房子是用在地石材硓𥑮石做牆面結構。原先是新成店號經營南北貨,賣甘蔗、番薯籤等品項,為長輩一代所開創的家業。1979年(民國68年),原店面改為租書店,並取新海做為店名,新是長輩的名字,海應該是書店離海比較近。 難以想像的是一間租書店的藏書量,竟然至少有十萬冊,遍及一樓裡裡外外,一樓往二樓的樓梯間及二樓的空間都是,地面上到處可見。早期的書量不多,武俠小說、小本規格,自行加工的三冊裝訂,因出版時間較慢,書架空間綽綽有餘,而隨著出版速度加快,架上的書冊愈來愈多,擠滿二層樓的所有空間。新海書店曾經歷過阿兵哥擠滿整間店的盛況,陪伴這些在澎湖當兵的台灣人,學生也曾是主要客群,有些學生就為了來這裡才學會騎車,在那個網路資訊尚未發達的時代,看漫畫、小說是許多小孩在童年時的重要課餘活動。不過擋不住時代的變遷,2016年(民國105年)9月,這間見證澎湖租書事業發展史的書店,畫上休止符。 本篇選自澎湖生活博物館通訊《食飽未》第30期,頁數為36-39頁,於2017年(民國106年) 5月1日出版。

鄭步蟾墓

  鄭步蟾墓、鄭步蟾佳城、鄭步蟾塋地,泛稱舉人墓,因其墓碑為白色花崗岩所製,故又被居民俗稱白墓,墓地位在澎湖縣馬公市案山里,該墓建於西元1880年(光緒6年),供奉著三位墓主,分別為媽宮舉人鄭步蟾、正室夫人李安英(空坑)與側室夫人朱日春。   澎湖早期文風不盛,綜觀清領時期全澎湖具備「舉人」身分者僅有四名,其中媽宮社東甲便出了兩名,分別是郭鶚翔(1839-1907)和鄭步蟾(1831-1878)。   鄭步蟾於西元1852年(咸豐2年)考取壬子科舉人,是澎湖當地著名文人;曾出任澎湖文石書院山長,對地方文教貢獻良多。西元1878年(光緒4年)過世後,鄭步蟾在家中「打桶」(即停柩)兩年,直至西元1880年(光緒6年)才下葬於案山塋地(今馬公市案山里);其墓座各有一對舉人的旗杆座,分頭刻寫「咸豐壬子科舉人」和「光緒六年仲春立」的文字。

1875年黃連慶借契

1875年(光緒元年),吉貝嶼黃連慶因乏資費用,托中引就將承自自己父親典過的大瓦厝再典與吉貝課館號,而在契約文中的課館號,為吉貝當地的鹽館。清代,澎湖的鹽館於媽宮設有大館總辦,其他於赤嵌社、吉貝嶼、八罩、網垵澳等地,俱分設小館。清代每年澎湖銷鹽總量約在一萬三千石,得價五、六千元,為戍兵加餉。緣奸棍販私,守口兵役包庇,致官鹽減銷,課餉日絀。人民不買官鹽,必用私鹽,之所以如此皆因鹽價太貴。尤以孤島之民,專捕魚為生。然獲魚雖多,必得鹽以醃之,而鹽價甚貴;有計所獲之魚,不能抵償買鹽之價者。漁獲豐收,無鹽可用;倘暴雨時至,則漁獲漂流無蹤,是以漁民常為此所苦。澎湖本地開設鹽埕之議常起。 1910年(明治43年)1月,澎湖廳長橫山虎次委託信太歌之助踏勘鹽埕,初步勘查以鄰近雙頭掛鄉西側海岸的雙港為鹽場,面積有十五萬坪。同年3月,將該地泥質寄呈試驗的結果不良,因而中止。1913年(大正2年)起又在文澳底開設鹽場,1914年(大正3年)持續購買石材建築鹽田,仍以失敗告終。

1854年吉貝李主胎借契

此借契為1854年(咸豐4年)吉貝嶼人李主因生活困頓,乃托中人將自己承繼於祖父的瓦厝向媽宮商號怡生,胎借銅錢陸仟文。 「胎字人」借契為提供擔保的金錢貸借契約,文中的擔保品就是大瓦厝。若無擔保品,則稱為「借契」。契約中的吉貝峙(sī)乃吉貝嶼(sū)之意,以峙(sī)代嶼(sū)為當地的發音。李主未與吉貝當地民眾胎借銅錢,捨近求遠,托中人與媽宮商號怡生借貸,略可窺知吉貝與媽宮兩地多有往來。而文中的「春腳」乃「伸腳」之意,也就是傳統澎湖建築一落四櫸頭兩側的「伸手」。年終清理契約之日,也多在冬至日進行。 此份契約,有吉貝當地語音的特色,吉貝與媽宮之間的商業交通往來,亦有傳統建築語彙。從蔡光庭老師的研究近一步推測,吉貝李姓至遲於康熙晚期17世紀末、18世紀初已在吉貝立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