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威定輪與保安宮

創作者: 陳英豪

時間: 2019/3/17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白沙鄉;保安宮;威定輪;宮廟文物民俗與生活記憶;通樑村;澎湖民間信仰;澎湖縣

澎湖白沙鄉通梁保安宮前古榕鬱鬱,是遊客必造訪的景點,廟內有一古匾「神明顯應」匾,不僅地方流傳著靈驗傳說,更是真實記載於史料的歷史事件。該匾為兩片拚接,中行陰刻金漆「神明顯應」,上下款「光緒戊子季秋吉旦」(1888年,光緒14年)、「總兵銜補用副將臺灣城守營參將信官胡德興/鹽運使銜補用道臺灣府知府信官程起鶚 敬立」。 地方傳說百多年前,清朝的官兵搭乘戰艇途經通梁海域遇颱擱淺,船上百餘人經村內漁船接駁上岸,廟內乩童起乩指示當天凌晨3時必有神助,信徒和總兵等人焚香祈禱,凌晨3時果然風浪大作,擱淺船隻有如神助順利脫離,因此總兵官事後頒贈「神明顯應」匾額答贈。 但事實上,這艘船最後沉沒了。查《光緒朝月摺檔》提到,1888年(光緒戊子年、光緒14年)10月12日威定輪於北磽(吉貝嶼)洋面遇難,由當時澎湖水師都司李培林帶水兵10餘人,雇用漁船8艘前往救援,一共救起50餘人,仍有10多名罹難。生還者中,文武職最高兩位官員,就是本匾贈匾人─臺灣府知府程起鶚與臺灣城守營參將胡德興。 這艘沉沒的威定輪,是劉銘傳請奏於1887年(光緒13年)向德國船商以白銀2萬6千兩所購得。威定輪曾與北洋水師的致遠、靖遠兩艘軍艦組成特遣隊,於1888年(光緒14年)8月於台東彈壓大庄事件(呂家望事件),威定輪作為運兵船,這可能是清帝國的第1次兩棲登陸作戰。戰事結束後,威定輪就在同年10月失事沉沒。 本匾不僅見證地方傳說與史事的相互應證,更是台灣近代史的縮影,見證劉銘傳於台灣推行新政的歷史,威定輪所參與大庄事件,更是土地清丈、租約改革及開山撫番等政策造成的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