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鄭承榆

時間: 2018/8/5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公廟;水仙宮;宮廟文物民俗與生活記憶;馬公市;臺廈郊會館;澎湖四大古廟;澎湖民間信仰;澎湖縣;鄭承榆

  澎湖水仙宮在1696年(康熙35年)由澎湖水師倡建,主祀水仙尊王,又祀大禹、伍子胥、屈原等五水仙及天上聖母,屬闔澎宮廟;因1875年(光緒元年)水仙宮的祭祀場所與臺灣、廈門郊商的會所合併,故又稱臺廈郊會館。   位在馬公市中央里的水仙宮歷史悠久,為澎湖四大古廟之一;據《澎湖廳志》記載,水仙宮有過數次修建,在1780年(乾隆45年)和1821年(道光元年)都曾修建過,但現今廟貌為街樓式風格的水仙宮樣貌是基於1929年(昭和4年)所改建的。   光緒年間,為因應澎湖、廈門、泉州等地區貿易熱絡,故將臺廈郊的辦公、仲裁會所和水仙宮宮廟合併;但隨著日治時期澎湖、廈門對航海貿易大量縮減,且清代時期鼎盛的郊商也漸趨沒落後,逐漸走入了歷史。但澎湖水仙宮作為臺灣郊商變遷的見證載體,迄今仍將祭祀功能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