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內垵內塹宮

創作者: 鄭承榆

時間: 2019/7/25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內垵內塹宮;宮廟文物民俗與生活記憶;馬公市;澎湖民間信仰;澎湖縣;鄭承榆

內垵內塹宮,又作池王廟、池王宮,內垵村的公廟,主祀池府王爺,是臺灣少數將王爺信仰與觀音佛祖並祀的廟宇。 「內垵」舊稱「內塹」,「垵」、「塹」皆指地勢低窪的坑谷或灣澳之意,此處四周環丘,明末清初便有來自福建沿海的居民移居而來,一併將原鄉宗教信仰(道、佛、儒)引入。內塹宮起建可追溯1701年(康熙40年),據傳主祀的池府王爺係由鄰村外垵溫王宮分香而來,時稱「池王廟」,因當時村落地名為內塹,又名「內塹宮」。 內塹宮現貌乃奠基第五次重建,今總佔地110坪,廟庭面積75坪,多由信徒捐地而成。第一次修建時間於1776年(乾隆41年)、1847年(道光27年)為第二次翻修;1915年(大正4年)則大規模擴建至60坪,增設左右廂房,翌年竣工。 據地方耆老表示,現今廟址原是觀音佛祖選定修行之地,但因正逢內塹宮尋找新地、闢建新廟,卻苦無適宜地點,池府王爺霎時降臨內垵並與觀音佛祖商議:約以池府王爺主理廟中事務,正殿安奉池、李、吳、朱、范等五府千歲神像,內殿安奉觀音佛祖,但凡宗教慶典,另擺素桌禮敬觀音為條件,順利取得廟地。內塹宮於1979年(民國68年)落成,1980年(民國69年)元月1日舉辦入火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