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灣記事》浮青鱗
創作者: 竹灣國民小學
時間: 1999/7/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竹灣;竹灣記事;竹灣國小;浮青鱗;鄉土教材;澎湖;澎湖地方文獻;澎湖百年國小
本篇出自於澎湖縣西嶼鄉竹灣國民小學的鄉土教材《竹灣記事》,為介紹浮青鱗。以前村民經常在港內浮青鱗。浮青鱗可分為白天和晚上兩種。白天叫「結沈」,晚上叫「浮青鱗」,結沈大約是在農曆二月中到四月,浮青鱗大約是在農曆五月到九月。結沈時,網的上綱綁粿葉枝做的「網破仔」,下綱要結上「柳仔石」(長條形的石頭),使下綱能夠垂直沈到水裡,大約早上四點去結,九點左右去收。浮青鱗時不必結柳仔石,晚上出海後,靜聽哪裡有青鱗在跳的聲音,快速把網撒到海裡,並用槓仔敲打水面使魚害怕而去觸網。浮青鱗的網,一組網大約長達兩三百公尺,是由合夥人每人織幾塊湊合而成的。每家的網是家人分工合作織成的,女生把苧仔撚成線、男生把線織成網,之後浸「薯榔」(一種紅色染料),放到木桶裡蒸。這些網通常都曬在沙灘上,大人會把破的網補好,小孩也要幫忙把補過的、晒好的網捲起來,準備下次作業時用。 青鱗不是什麼高級的魚,所以價錢不高,但是數量多,容易抓,多少可以補貼家用,也可當作佐餐的菜,同時也是過去竹灣港內很重要的漁業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