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度習俗與政府限制

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 2019/8/18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中元普渡;禁忌;澎湖

《澎湖紀略》中記載「澎人最喜祀鬼祭孤」,又載「澳中必推一、二人為頭家,斂錢做會,延道五人作道場功果,或三晝夜、或一晝夜不等。每道場至夜必放燄口祭幽,又有破地獄、打鬼門之名,總謂之普度」澎湖人對於鬼神之崇敬與普渡規模可見一斑。然而,日治和二戰後卻接連受到政府限制或改變習俗之要求。日治時代,澎湖七月普渡有煙火、有排壇、有以宰豚為勝或肉林造景,爭奇鬥艷。從殖民者的角度而言不僅鋪張浪費,露天祭品也是有礙衛生,焚化金銀紙帛亦是,日人乃謀求改善,節制普度之辦理。1925年,遭逢景氣不佳,日人乃禁止中元普度演劇。 然而,昭和初年中元普度仍盛,民間習俗難以禁絕。二次戰後初期,政府便透過政策督導謀求改變中元普度之習俗,澎湖縣政府擬定十項中元普度準則,包括:組織督導小組、勸導會、活動時間規定、公教人員不請客不赴宴、禁止演戲、祭品簡便、放水燈禁止、……等,禁止居民切勿因為農、漁業有收穫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