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 2019/8/31 上午 12:00:00

關鍵字: 七月普渡;囝仔普;店仔口囝仔普;童子普;澎湖

陰曆七月普渡,有謂囝仔普,或稱童子普。祭祀意涵有二:一為普渡祭祀亡故的小孩,另一為組織者為孩子辦理的普渡。根據1907年8月18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內容,澎湖島七月普渡以提標、銅山等班兵伙館廟排場最為熱鬧,「童子普」則出現於1906年的農曆7月。「店仔口囝仔普」採取會員制,以今年普渡為例,繳交會費的會員有118人,每人繳交400元。費用支出概分如下:觀音媽金身(紙糊),牲禮部分為豬肉、小管乾、魚乾、皮蛋、豆干、花糕仔、鮮花、四果、素菜、餅乾、蛋捲、碗麵等,照片中為部分的普渡牲禮供品。為了使本文讀者能知曉廟宇過去相關事件,在原報導不支援無償閱讀的前提之下,本文以引用報導部分內文並搭配現今廟宇外貌照片的形式來撰寫資料。